《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經部一○易類一:經稟聖裁,垂型萬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經部一○易類一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一·經部一○易類一

○經部總敘

經稟聖裁,垂型萬世,刪定之旨,如日中天,無所容其贊述。

所論次者,詁經之說而已。

自漢京以後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學凡六變。

其初專門授受,遞稟師承,非惟詁訓相傳,莫敢同異,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聞,其學篤實謹嚴,及其弊也拘。

王弼、王肅稍持異議,流風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賈、啖、趙以及北宋孫復、劉敞等,各自論說,不相統攝,及其弊也雜。

洛閩繼起,道學大昌,擺落漢唐,獨研義理,凡經師舊說,俱排斥以為不足信,其學務別是非,及其弊也悍(如王柏、吳澄攻駁經文,動輒刪改之類)。

學脈旁分,攀緣日眾,驅除異己,務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學見異不遷,及其弊也黨(如《論語集注》誤引包鹹夏瑚商璉之說,張存中《四書通證》即闕此一條以諱其誤。

又如王柏刪《國風》三十二篇,許謙疑之,吳師道反以為非之類)。

主持太過,勢有所偏,才辨聰明,激而橫決,自明正德、嘉靖以後,其學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守仁之末派皆以狂禪解經之類)。

空談臆斷,考證必疏,於是博雅之儒引古義以抵其隙,國初諸家,其學徵實不誣,及其弊也瑣(如一字音訓動辨數百言之類)。

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互為勝負。

夫漢學具有根柢,講學者以淺陋輕之,不足服漢儒也。

宋學具有精微,讀書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

消融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經義明矣。

蓋經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

今參稽眾說,務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為十類:曰易、曰書、曰詩、曰禮、曰春秋、曰孝經、曰五經總義、曰四書、曰樂、曰小學。

○易類一

聖人覺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

《詩》寓於風謠,《禮》寓於節文,《尚書》、《春秋》寓於史,而《易》則寓於卜筮。

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左傳》所記諸占,蓋猶太卜之遺法。

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

一變而為京、焦,入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

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

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

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

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

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則多戒占者,聖人之情,見乎詞矣。

其餘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

今參校諸家,以因象立教者為宗,而其他《易》外別傳者亦兼收以盡其變,各為條論,具列於左。

△《子夏易傳》·十一卷(內府藏本)

舊本題「卜子夏撰」。

案說《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書。

其偽中生偽,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書。

《唐會要》載開元七年詔:「子夏《易傳》,近無習者,令儒官詳定。」

劉知幾議曰:「《漢志》《易》有十三家而無子夏作傳者,至梁阮氏《七錄》,始有《子夏易》六卷,或雲韓嬰作,或雲丁寬作。

然據《漢書》,《韓易》十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合,事殊隳刺,必欲行用,深以為疑。」

司馬貞議亦曰「案劉向《七略》有《子夏易傳》,但此書不行已久,今所存多失真本。

荀勖《中經簿》云:《子夏傳》四卷,或雲丁寬。

是先達疑非子夏矣。

又《隋書·經籍志》云:《子夏傳》殘闕,梁六卷,今二卷。

知其書錯繆多矣。

又王儉《七志》引劉向《七略》云:《易傳》子夏,韓氏嬰也。

今題不稱韓氏而載薛虞記,其質粗略,旨趣非遠,無益後學」云云。

是唐以前所謂《子夏傳》,已為偽本。

晁說之《傳易堂記》又稱:「今號為《子夏傳》者,乃唐張弧之《易》」(案弧唐末為大理寺評事,有《素履子》,別著錄),是唐時又一偽本並行。

故宋《國史志》以《假托子夏易傳》與《真子夏易傳》兩列其目,而《崇文總目》亦稱此書篇第,略依王氏,決非卜子夏之文也。

朱彝尊《經義考》,證以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應麟《困學紀聞》所引,皆今本所無。

德明、鼎祚猶曰在張弧以前,應麟乃南宋末人,何以當日所見與今本又異?然則今本又出偽托,不但非子夏書,亦並非張弧書矣。

流傳既久,姑存以備一家云爾。

(謹案:唐徐堅《初學記》以太宗御制升列歷代之前,蓋臣子尊君之大義。

焦《國史經籍志》、朱彝尊《經義考》並踵前規。

臣等編摩《四庫》,初亦恭錄御定《易經通注》、御纂《周易折中》、御纂《周易述義》弁冕諸經。

仰蒙指示,命移冠國朝著述之首,俾尊卑有序而時代不淆。

聖度謙沖,酌中立憲,實為千古之大公。

謹恪遵彝訓,仍托始於《子夏易傳》,並發凡於此,著《四庫》之通例焉。

又案:托名之書有知其贗作之人者,有不知其贗作之人者,不能一一歸其時代,故《漢書·藝文志》仍從其所托之時代為次。

今亦悉從其例。

△《周易鄭康成注》·一卷(通行本)

宋王應麟編。

應麟,字伯厚,慶元人。

自署浚儀,蓋其祖籍也。

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鴻詞科。

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

事跡具《宋史·儒林傳》。

案《隋志》載鄭玄《周易注》九卷,又稱鄭玄、王弼二注,梁陳列於國學,齊代惟傳鄭義,至隋王注盛行,鄭學浸微。

然《新唐書》著錄十卷,是唐時其書猶在,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

宋《崇文總目》惟載一卷,所存者僅《文言》、《序卦》、《說卦》、《雜卦》四篇,餘皆散佚。

至《中興書目》始不著錄(案《中興書目》今不傳,此據馮椅《易學》所引),則亡於南北宋之間。

故晁說之、朱震尚能見其遺文,而淳熙以後諸儒即罕所稱引也。

應麟始旁摭諸書,裒為此帙,經文異字,亦皆並存。

其無經文可綴者,則總錄於末簡。

又以玄注多言互體,並取《左傳》,《禮記》,《周禮》,《正義》中論互體者八條,以類附焉。

考玄初從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從馬融受費氏《易》,故其學出入於兩家。

然要其大旨,費義居多,實為傳《易》之正脈。

齊陸澄《與王儉書》曰:「王弼注《易》,玄學之所宗。

今若崇儒,鄭注不可廢。」

其論最篤。

唐初詔修《正義》,仍黜鄭崇正,非達識也。

應麟能於散佚之餘,搜羅放失,以存漢《易》之一線,可謂篤志遺經,研心古義者矣。

近時惠棟別有考訂之本,體例較密。

然經營創始,實自應麟,其捃拾之勞亦不可泯。

今並著於錄,所以兩存其功也。

(謹按:前代遺書後人重編者,如有所竄改增益,則從重編之時代,《曾子》、《子思子》之類是也。

如全輯舊文,則仍從原書之時代。

故此書雖宋人所輯,而列於漢代之次。

後皆仿此。

△《新本鄭氏周易》·三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惠棟編。

棟字定宇,長洲人。

初,王應麟輯鄭玄《易注》一卷,其後人附刻《玉海》之末。

雖殘章斷句,尚頗見漢學之崖略,於經籍頗為有功。

然皆不著所出之書,又次序先後,間與經文不應,亦有遺漏未載者。

棟因其舊本,重為補正。

凡應麟書所已載者,一一考求原本,注其出自某書,明其信而有徵,極為詳核。

其次序先後,亦悉從經文釐定。

復搜采群籍,《上經》補二十八條,《下經》補十六條,《系辭傳》補十四條,《說卦傳》補二十二條,《序卦傳》補七條,《雜卦傳》補五條。

移應麟所附《易贊》一篇於卷端,刪去所引諸經《正義》論互卦者八條。

而別據玄《周禮·太師》注作《十二月爻辰圖》,據玄《月令》注作《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圖》,附於卷末,以駁朱震《漢上易傳》之誤。

雖因人成事,而考核精密,實勝原書。

應麟固鄭氏之功臣,棟之是編,亦可謂王氏之功臣矣。

△《陸氏易解》·一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明姚士磷所輯吳陸績《周易注》也。

《吳志》載績所著有《易注》,不言卷數。

《隋書·經籍志》有陸績《周易注》十五卷。

《經典釋文·序錄》作陸績《周易述》十三卷,《會通》一卷。

《新、舊唐書·志》所載卷數與《釋文》同。

原本久佚,未詳其孰是。

此本為《鹽邑志林》所載,凡一百五十條。

朱彝尊《經義考》以為鈔撮陸氏《釋文》、李氏《集解》二書為之。

然此本采京氏《易》傳注為多,而彝尊未之及。

又稱其《經》文異諸家者,「履帝位而不疚」,疚作疾;「明辨晰也」,晰作逝;「納約自牖」,牖作誘;「三年克之,憊也」,憊作備。

此本又皆無之。

豈所見別一本歟?然彝尊明言《鹽邑志林》,其故則不可詳矣。

彝尊又言:「曹溶曾見有三卷者。」

然諸家著錄,並無三卷之本。

殆京氏《易傳》三卷,舊本題曰「陸績注」。

溶偶觀之未審,因誤記誤說也。

昔宋王應麟輯鄭氏《易注》,為學者所重。

士磷此本,雖不及應麟搜討之勤博,而掇拾殘剩,存什一於千百,亦可以見陸氏《易注》之大略矣。

績字公紀,吳郡人。

官至鬱林太守,加偏將軍。

事跡具《吳志》。

士磷字叔祥,海鹽人。

十三而孤,年二十猶目不識丁。

寓居德清姜氏家,姜始授以句讀,晚乃卓然自立,蓋亦奇士雲。

△《周易注》·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上、下經》注及《略例》,魏王弼撰。

《系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注,晉韓康伯撰。

《隋書·經籍志》以王、韓之書各著錄,故《易注》作六卷,《略例》作一卷,《系辭注》作三卷。

《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皆載弼注七卷,蓋合《略例》計之。

今本作十卷,則並韓書計之也。

考王儉《七志》,已稱弼《易注》十卷(按《七志》今不傳。

此據陸德明《經典釋文》所引),則並王、韓為一書,其來已久矣。

自鄭玄傳費直之學,始析《易傳》以附經,至弼又更定之。

說者謂鄭本如今之《乾卦》,其《坤卦》以下又弼所割裂。

然鄭氏《易注》,至北宋尚存一卷。

《崇文總目》稱存者為《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四篇,則鄭本尚以《文言》自為一傳,所割以附經者,不過《彖傳》、《象傳》。

今本《乾》、《坤》二卦各附《文言》,知全經皆弼所更定,非鄭氏之舊也。

每卷所題《乾傳》第一、《泰傳》第二、《噬嗑傳》第三、《鹹傳》第四、《夬傳》第五、《豐傳》第六,各以卷首第一卦為名。

據王應麟《玉海》,此目亦弼增標。

蓋因毛氏《詩傳》之體例,相沿既久,今亦仍舊文錄之。

惟《經典釋文》以《泰傳》為《需傳》,以《噬嗑傳》為《隨傳》,與今本不同。

證以《開成石經》,一一與陸氏所述合。

當由後人以篇頁不均為之移並,以非宏旨之所繫,今亦不復追改焉。

其《略例》之注,為唐邢璹撰。

璹裡籍無考,其結銜稱「四門助教」。

案《唐書·王鉷傳》稱為「鴻臚少卿邢璹」,子緈,以謀反誅。

則終於鴻臚少卿也。

《太平廣記》載其奉使新羅,賊殺賈客百餘人,掠其珍貨貢於朝。

其人殊不足道,其注則至今附弼書以行。

陳振孫《書錄解題》稱:「蜀本略例有璹所注,止有篇首釋『略例』二字,文與此同,餘皆不然。」

是宋代尚有一別本。

今則惟此本存,所謂蜀本者已久佚矣。

弼之說《易》,源出費直。

直《易》今不可見,然荀爽《易》即費氏學,李鼎祚書尚頗載其遺說。

大抵究爻位之上下,辨卦德之剛柔,已與弼注略近。

但弼全廢象數,又變本加厲耳。

平心而論,闡明義理,使《易》不雜於術數者,弼與康伯深為有功。

祖尚虛無,使《易》竟入於老莊者,弼與康伯亦不能無過。

瑕瑜不掩,是其定評。

諸儒偏好偏惡,皆門戶之見,不足據也。

△《周易正義》·十卷(內府刊本)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

《易》本卜筮之書,故末派寢流於讖緯。

王弼乘其極敝而攻之,遂能排擊漢儒,自標新學。

然《隋書·經籍志》載晉揚州刺史顧夷等有《周易難王輔嗣義》一卷,《冊府元龜》又載顧悅之(案悅之即顧夷之字)《難王弼易義》四十餘條,京口閔康之又申王難顧,是在當日已有異同。

王儉、顏延年以後,此揚彼抑,互詰不休。

至穎達等奉詔作疏,始專崇王注而眾說皆廢。

故《隋志》「易類」稱:「鄭學寢微,今殆絕矣。」

蓋長孫無忌等作《志》之時,在《正義》既行之後也。

今觀其書,如《復·彖》「七日來復」,王偶用六日七分之說,則推明鄭義之善。

《乾》九二「利見大人」,王不用「利見九五」之說,則駁詰鄭義之非。

於「見龍在田,時捨也」,則曰「《經》但云『時捨』,《注》曰『必以時之通捨』者,則輔嗣以通解捨,捨是通義也」,而不疏捨之何以訓通。

於「天玄而地黃」,則曰「恐莊氏之言,非王本意,今所不取」,而不言莊說之何以未允。

如斯之類,皆顯然偏袒。

至《說卦傳》之分陰分陽,韓注「二四為陰,三五為陽」,則曰「輔嗣以為初上無陰陽定位」,此注用王之說。

「帝出乎震」,韓氏無注,則曰「《益卦》六二『王用亨於帝,吉』,輔嗣注云:『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出震而齊巽者也』,則輔嗣之意以此帝為天帝也」。

是雖弼所未注者,亦委曲旁引以就之。

然疏家之體,主於詮解注文,不欲有所出入。

故皇侃《禮疏》或乖鄭義,穎達至斥為「狐不首丘,葉不歸根」,其墨守專門,固通例然也。

至於詮釋文句,多用空言,不能如諸經《正義》根據典籍,源委粲然,則由王注掃棄舊文,無古義之可引,亦非考證之疏矣。

此書初名《義贊》,後詔改《正義》,然卷端又題曰《兼義》,未喻其故。

《序》稱十四卷,《唐志》作十八卷,《書錄解題》作十三卷。

此本十卷,乃與王韓注本同,殆後人從注本合併歟?

△《周易集解》·十七卷(內府藏本)

唐李鼎祚撰。

鼎祚《唐書》無傳,始末未詳。

惟據《序》末結銜,知其官為秘書省著作郎。

據袁桷《清容居士集》載「資州有鼎祚讀書檯」知為資州人耳。

朱睦挈《序》稱為秘閣學士,不知何據也。

其時代亦不可考。

《舊唐書·經籍志》稱錄「開元盛時四部諸書」而不載是編,知為天寶以後人矣。

其書《新唐書·藝文志》作十七卷,晁公武《讀書志》曰:「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無所亡失。」

豈後人並之耶?《經義考》引李燾之言,則曰:「鼎祚《自序》止雲十卷,無亡失也。」

朱睦挈《序》作於嘉靖丁巳,亦云《自序》稱十卷,與燾說同。

今所行毛晉汲古閣本乃作一十七卷,《序》中亦稱王氏《略例》附於卷末,凡成一十八卷。

與諸家所說截然不同,殊滋疑竇。

今考《序》中稱「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經注《文言》,書之不盡,別撰《索隱》,錯綜根萌,音義兩存,詳之明矣」云云,則《集解》本十卷,附《略例》一卷為十一卷,尚別有《索隱》六卷,共成十七卷。

《唐志》所載蓋並《索隱》、《略例》數之,實非舛誤。

至宋而《索隱》散佚,刊本又削去《略例》,僅存《集解》十卷,故與《唐志》不符。

至毛氏刊本,始析十卷為十七卷,以合《唐志》之文。

又改《序》中一十卷為一十八卷,以合附錄《略例》一卷之數,故又與朱睦挈《序》不符。

蓋自宋以來,均未究《序》中「別撰《索隱》」一語,故疑者誤疑,改者誤改。

即辨其本止十卷者,亦不能解《唐志》稱十七卷之故,致愈說愈訛耳。

今詳為考正,以祛將來之疑。

至十卷之本,今既未見,則姑仍以毛本著錄。

蓋篇帙分合,無關宏旨,固不必一一追改也。

其書仍用王弼本,惟以《序卦傳》散綴六十四卦之首,蓋用《毛詩》分冠《小序》之例。

所採凡子夏、孟喜、焦贛、京房、馬融、荀爽、鄭玄、劉表、何晏、宋衷、虞翻、陸績、干寶、王肅、王弼、姚信、王廙、張璠、向秀、王凱沖、侯果、蜀才、翟元、韓康伯、劉巘、何妥、崔憬、沈驎士、盧氏(案盧氏《周易注》《隋志》已佚其名)、崔觀、伏曼容、孔穎達(案以上三十二家,朱睦挈序所考)、姚規、朱仰之、蔡景君(案以上三家,朱彝尊《經義考》所補考)等三十五家之說。

《自序》謂「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

蓋王學既盛,漢《易》遂亡,千百年後學者,得考見畫卦之本旨者,惟賴此書之存耳。

是真可寶之古笈也。

△《周易口訣義》·六卷(永樂大典本)

唐史徵撰。

《崇文總目》曰:「河南史徵,不詳何代人。」

晁公武《讀書志》曰:「田氏以為魏鄭公撰,誤。」

陳振孫《書錄解題》曰:「三朝史志有其書,非唐則五代人。」

避諱作證字。

《宋史·藝文志》又作「史文徽」,蓋以徽徵二字相近而訛。

別本作「史之徵」,則又以之文二字相近而訛耳。

今定為史徵,從《永樂大典》。

定為唐人,從朱彝尊《經義考》也。

《永樂大典》載徵《自序》云:「但舉宏機,纂其樞要,先以王注為宗,後約孔疏為理。」

故《崇文總目》及晁氏《讀書志》皆以為「直鈔註疏,以便講習,故曰口訣」。

今詳考之,實不盡然。

如《乾·彖》引周氏說,《大象》引宋衷說,《屯·彖》引李氏說,《師·彖》引陸績說,六五引莊氏說,《謙》六五引張氏說,《賁·大象》引王廙說,《頤·大象》引荀爽說,《坎·大象》引莊氏說,上六引虞氏說,《鹹·大象》引何妥說,《萃·彖》引周宏正說,《升·彖》引褚氏說,《井·大象》引何妥說,《革·彖》引宋衷說,《鼎·彖》引何妥說,《震》九四引鄭眾說,《漸·彖》引褚氏說,《大象》引侯果說,《困·大象》引周宏正說,《兌·大象》引鄭眾說,《漸》九五引陸績說,多出孔穎達《疏》及李鼎祚《集解》之外。

又如《賁·大象》所引王氏說,《頤·大象》所引荀爽說,雖屬集解所有,而其文互異。

《坎》上六所引虞翻說,則《集解》刪削過略,此所載獨詳。

蓋唐去六朝未遠,《隋志》所載諸家之書猶有存者,故徵得以旁搜博引。

今閱年數百,舊籍佚亡,則遺文緒論,無一非吉光片羽矣。

近時惠棟作《九經古義》,余蕭客葺《古經解鉤沈》,於唐以前諸儒舊說,單辭只義,搜采至詳,而此書所載,均未之及,信為難得之秘本。

雖其文義間涉拙滯,傳寫亦不免訛脫,而唐以前解《易》之書,《子夏傳》既屬偽撰,王應麟所輯鄭玄注,姚士磷所輯陸績注,亦非完書。

其實存於今者,京房、王弼、孔穎達、李鼎祚四家,及此書而五耳。

固好古者所宜寶重也。

徵《自序》作六卷,諸家書目並同。

今僅闕《豫》、《隨》、《無妄》、《大壯》、《晉》、《暌》、《蹇》、《中孚》八卦,所佚無多。

仍編為六卷,存其舊焉。

△《周易舉正》·三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舊本題「唐郭京撰」。

京不知何許人。

《崇文總目》稱其官為蘇州司戶參軍。

據《自序》言「御注《孝經》,刪定《月令》」,則當為開元後人。

《序》稱曾得王輔嗣、韓康伯手寫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國學鄉貢人等本,舉正其謬。

凡所改定,以朱墨書別之。

其書《崇文總目》始著錄,《書錄解題》於宋鹹《易補注》條下稱「鹹得此書於歐陽修」,是天聖、慶歷間乃行於世也。

洪邁、李燾並以為信。

晁公武則謂以繇彖相正,有闕漏可推而知,託言得王韓手札及石經。

趙汝梅亦詆其挾王、韓之名以更古文。

王應麟又援《後漢書·左雄傳》「職斯祿薄」句,證其改《旅卦》斯字為斯之非。

近時惠棟作《九經古義》,駁之尤力。

今考是書,《唐志》不載。

李燾以為京開元後人,故所為書不得著錄(按燾說見《文獻通考》),然但可以解《舊書·經籍志》耳。

若《新書·藝文志》則唐末之書無不具列,豈因開元以後而遺之。

疑其書出宋人依托,非惟王韓手札不可信,並唐郭京之名亦在有無疑似之間也。

顧其所說,推究文義,往往近理。

故晁公武雖知其托名,而所進《易解》,乃多引用。

即朱子《本義》,於《坤·象傳》之「履霜堅冰」、《賁·象傳》之「剛柔交錯」、《震·彖傳》之「不喪匕鬯」,亦頗從其說。

則亦未嘗無可取矣。

晁公武《讀書志》載京《原序》,稱所改正者一百三十五處,二百七十三字。

而洪邁《容齋隨筆》、趙汝梅《易序叢書》皆作一百三處。

今本所載《原序》,亦稱差謬處一百三節。

則晁氏所云,殆為疏舛。

又原本稱別以朱墨,蓋用《經典釋文》之例。

今所行本已全以墨書,蓋非其舊。

以非宏旨之所繫,故仍從近刻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一·經部一○易類一卷二·經部二○易類二卷三·經部三○易類三卷四·經部四○易類四卷五·經部五○易類五卷六·經部六○易類六卷七·經部七○易類存目一卷八·經部八○易類存目二卷九·經部九○易類存目三卷十·經部十○易類存目四卷十一·經部十一○書類一卷十二·經部十二○書類二卷十三·經部十三○書類存目一卷十四·經部十四○書類存目二卷十五·經部十五○詩類一卷十六·經部十六○詩類二卷十七·經部十七○詩類存目一卷十八·經部十八○詩類存目二卷十九·經部十九○禮類一卷二十·經部二十○禮類二卷二十一·經部二十一○禮類三卷二十二·經部二十二○禮類四卷二十三·經部二十三○禮類存目一卷二十四·經部二十四○禮類存目二卷二十五·經部二十五○禮類存目三卷二十六·經部二十六○春秋類一卷二十七·經部二十七○春秋類二卷二十八·經部二十八○春秋類三卷二十九·經部二十九○春秋類四卷三十·經部三十○春秋類存目一卷三十一·經部三十一○春秋類存目二卷三十二·經部三十二○孝經類卷三十三·經部三十三○五經總義類卷三十四·經部三十四○五經總義類存目卷三十五·經部三十五○四書類一卷三十六·經部三十六○四書類二卷三十七·經部三十七○四書類存目卷三十八·經部三十八○樂類卷三十九·經部三十九○樂類存目卷四十·經部四十○小學類一卷四十一·經部四十一○小學類二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卷四十三·經部四十三○小學類存目一卷四十四·經部四十四○小學類存目二卷四十五·史部一○正史類一卷四十六·史部二○正史類二卷四十七·史部三○編年類卷四十八·史部四○編年類存目卷四十九·史部五○紀事本末類卷五十·史部六○別史類卷五十一·史部七○雜史類卷五十二·史部八○雜史類存目一卷五十三·史部九○雜史類存目二卷五十四·史部十○雜史類存目三卷五十五·史部十一○詔令奏議類卷五十六·史部十二○詔令奏議類存目卷五十七·史部十三○傳記類一卷五十八·史部十四○傳記類二卷五十九·史部十五○傳記類存目一卷六十·史部十六○傳記類存目二卷六十一·史部十七○傳記類存目三卷六十二·史部十八○傳記類存目四卷六十三·史部十九○傳記類存目五卷六十四·史部二十○傳記類存目六卷六十五·史部二十一○史鈔類卷六十六·史部二十二○載記類卷六十七·史部二十三○時令類卷六十八·史部二十四○地理類一卷六十九·史部二十五○地理類二卷七十·史部二十六○地理類三卷七十一·史部二十七○地理類四卷七十二·史部二十八○地理類存目一卷七十三·史部二十九○地理類存目二卷七十四·史部三十○地理類存目三卷七十五·史部三十一○地理類存目四卷七十六·史部三十二○地理類存目五卷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類存目六卷七十八·史部三十四○地理類存目七卷七十九·史部三十五○職官類卷八十·史部三十六○職官類存目卷八十一·史部三十七○政書類一卷八十二·史部三十八○政書類二卷八十三·史部三十九○政書類存目一卷八十四·史部四十○政書類存目二卷八十五·史部四十一○目錄類一卷八十六·史部四十二○目錄類二卷八十七·史部四十三○目錄類存目卷八十八·史部四十四○史評類卷八十九·史部四十五○史評類存目一卷九十·史部四十六○史評類存目二卷九十一·子部一○儒家類一卷九十二·子部二○儒家類二卷九十三·子部三○儒家類三卷九十四·子部四○儒家類四卷九十五·子部五○儒家類存目一卷九十六·子部六○儒家類存目二卷九十七·子部七○儒家類存目三卷九十八·子部八○儒家類存目四卷九十九·子部九○兵家類卷一百·子部十○兵家類存目卷一百一·子部十一○法家類卷一百二·子部十二○農家類卷一百三·子部十三○醫家類一卷一百四·子部十四○醫家類二卷一百五·子部十五○醫家類存目卷一百六·子部十六○天文算法類卷一百七·子部十七○天文算法類二卷一百八·子部十八○術數類一卷一百九·子部十九○術數類二卷一百十·子部二十○術數類存目一卷一百十一·子部二十一○術數類存目二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藝術類一卷一百十三·子部二十三○藝術類二卷一百十四·子部二十四○藝術類存目卷一百十五·子部二十五○譜錄類卷一百十六·子部二十六○譜錄類存目卷一百十七·子部二十七○雜家類一卷一百十八·子部二十八○雜家類二卷一百十九·子部二十九○雜家類三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雜家類四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雜家類五卷一百二十二·子部三十二○雜家類六卷一百二十三·子部三十三○雜家類七卷一百二十四·子部三十四○雜家類存目一卷一百二十五·子部三十五○雜家類存目二卷一百二十六·子部三十六○雜家類存目三卷一百二十七·子部三十七○雜家類存目四卷一百二十八·子部三十八○雜家類存目五卷一百二十九·子部三十九○雜家類存目六卷一百三十·子部四十○雜家類存目七卷一百三十一·子部四十一○雜家類存目八卷一百三十二·子部四十二○雜家類存目九卷一百三十三·子部四十三○雜家類存目十卷一百三十四·子部四十四○雜家類存目十一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類書類一卷一百三十六·子部四十六○類書類二卷一百三十七·子部四十七○類書類存目一卷一百三十八·子部四十八○類書類存目二卷一百三十九·子部四十九○類書類存目三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小說家類一卷一百四十一·子部五十一○小說家類二卷一百四十二·子部五十二○小說家類三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小說家類存目一卷一百四十四·子部五十四○小說家類存目二卷一百四十五·子部五十五○釋家類卷一百四十六·子部五十六○道家類卷一百四十七·子部五十七○道家類存目卷一百四十八·集部一○楚辭類卷一百四十九·集部二○別集類二卷一百五十·集部三○別集類三卷一百五十一·集部四○別集類四卷一百五十二·集部五○別集類五卷一百五十三·集部六○別集類六卷一百五十四·集部七○別集類七卷一百五十五·集部八○別集類八卷一百五十六·集部九○別集類九卷一百五十七·集部十○別集類十卷一百五十八·集部十一○別集類十一卷一百五十九·集部十二○別集類十二卷一百六十·集部十三○別集類十三卷一百六十一·集部十四○別集類十四卷一百六十二·集部十五○別集類十五卷一百六十三·集部十六○別集類十六卷一百六十四·集部十七○別集類十七卷一百六十五·集部十八○別集類十八卷一百六十六·集部十九○別集類十九卷一百六十七·集部二十○別集類二十卷一百六十八·集部二十一○別集類二十一卷一百六十九·集部二十二○別集類二十二卷一百七十·集部二十三○別集類二十三卷一百七十一·集部二十四○別集類二十四卷一百七十二·集部二十五○別集類二十五卷一百七十三·集部二十六○別集類二十六卷一百七十四·集部二十七○別集類存目一卷一百七十五·集部二十八○別集類存目二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別集類存目三卷一百七十七·集部三十○別集類存目四卷一百七十八·集部三十一○別集類存目五卷一百七十九·集部三十二○別集類存目六卷一百八十·集部三十三○別集類存目七卷一百八十一·集部三十四○別集類存目八卷一百八十二·集部三十五○別集類存目九卷一百八十三·集部三十六○別集類存目十卷一百八十四·集部三十七○別集類存目十一卷一百八十五·集部三十八○別集類存目十二卷一百八十六·集部三十九○總集類一卷一百八十七·集部四十○總集類二卷一百八十八·集部四十一○總集類三卷一百八十九·集部四十二○總集類四卷一百九十·集部四十三○總集類五卷一百九十一·集部四十四○總集類存目一卷一百九十二·集部四十五○總集類存目二卷一百九十三·集部四十六○總集類存目三卷一百九十四·集部四十七○總集類存目四卷一百九十五·集部四十八○詩文評類一卷一百九十六·集部四十九○詩文評類二卷一百九十七·集部五十○詩文評類存目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詞曲類一卷一百九十九·集部五十二○詞曲類二卷二百·集部五十三○詞曲類存目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