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十七·子部二十七○雜家類一:立說著書,各為流品。《漢志》所列備矣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十七·子部二十七○雜家類一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一百十七·子部二十七○雜家類一

衰周之季,百氏爭鳴。

立說著書,各為流品。

《漢志》所列備矣。

或其學不傳,後無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絕續不同,不能一概著錄。

後人株守舊文,於是墨家僅《墨子》、《晏子》二書,名家僅《公孫龍子》、《尹文子》、《人物誌》三書,縱橫家僅《鬼谷子》一書,亦別立標題,自為支派,此拘泥門目之過也。

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於寥寥不能成類者併入雜家。

雜之義廣,無所不包。

班固所謂合儒、墨,兼名、法也。

變而得宜,於例為善。

今從其說,以立說者謂之雜學,辨證者謂之雜考,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雜說,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雜品,類輯舊文,塗兼眾軌者謂之雜纂,合刻諸書、不名一體者謂之雜編,凡六類。

△《鬻子》·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舊本題周鬻熊撰。

《崇文總目》作十四篇,高似孫《子略》作十二篇,陳振孫《書錄解題》稱陸佃所校十五篇。

此本題唐逢行注,凡十四篇,蓋即《崇文總目》所著錄也。

考《漢書·藝文志》道家《鬻子說》二十二篇,又小說家《鬻子說》十九篇,是當時本有二書。

《列子》引《鬻子》凡三條,皆黃、老清靜之說,與今本不類。

疑即道家二十二篇之文。

今本所載與賈誼《新書》所引六條文格略同,疑即小說家之《鬻子》說也。

杜預《左傳注》,稱鬻熊為祝融十二世孫。

孔穎達疏謂不知出何書。

《史記》載鬻熊子事文王,早卒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

成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受封於楚。

《漢書》載魏相奏記霍光,稱文王見鬻子,年九十餘。

雖所說小異,然大約文、武時人。

今其書乃有昔者魯周公語,又有昔者魯周公使康叔往守於殷語,而賈誼《新書》亦引其成王問答凡五條,時代殊不相及。

劉勰《文心雕龍》雲,鬻熊知道,文王諮詢。

遺文餘事,錄為《鬻子》。

則裒輯成編,不出熊手。

流傳附益,或構虛詞,故《漢志》別入小說家歟?獨是偽《四八目》一書見北齊陽休之序錄,凡古來帝王輔佐有數可紀者,靡不具載。

而此書所列禹七大夫皋陶、杜子業、既子、施子黯、季子甯、然子堪、輕子玉,湯七大夫慶甫、伊尹、湟裡且、東門虛、南門、西門疵、北門側,皆具有姓名,獨不見收。

似乎六朝之末尚無此本。

或唐以來好事之流依仿賈誼所引,撰為贗本,亦未可知。

觀其標題甲乙,故為佚脫錯亂之狀,而誼書所引則無一條之偶合,豈非有心相避,而巧匿其文,使讀者互相檢驗,生其信心歟?且其篇名冗贅,古無此體,又每篇寥寥數言,詞旨膚淺,決非三代舊文。

姑以流傳既久,存備一家耳。

卷首有逢行序及永徽四年進書表,自署華州鄭縣尉。

裡居未詳。

△《墨子》·十五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舊本題宋墨翟撰。

考《漢書·藝文志》,《墨子》七十一篇,注曰名翟,宋大夫。

《隋書·經籍志》亦曰宋大夫墨翟撰。

然其書中多稱子墨子,則門人之言,非所自著。

又諸書多稱墨子名翟,因樹屋書影則曰墨子姓翟,母夢烏而生,因名之曰烏,以墨為道。

今以姓為名,以墨為姓,是老子當姓老耶?其說不著所出,未足為據也。

宋《館閣書目》稱《墨子》十五卷六十一篇,此本篇數與《漢志》合,卷數與《館閣書目》合。

惟七十一篇之中僅佚節用下第二十二,節葬上第二十三,節葬中第二十四,明鬼上第二十九,明鬼下第三十,非樂中第三十三,非樂下第三十四,非儒上第三十八,凡八篇,尚存六十三篇,與《館閣書目》不合。

陳振孫《書錄解題》又稱有一本止存十三篇者,今不可見。

或後人以兩本相校,互有存亡,增入二篇歟?抑傳寫者訛以六十三為六十一也。

墨家者流,史罕著錄,蓋以孟子所辟,無人肯居其名。

然佛氏之教,其清淨取諸老,其慈悲則取諸墨。

韓愈《送浮屠文暢序》,稱儒名墨行,墨名儒行。

以佛為墨,蓋得其真。

而讀《墨子》一篇,乃稱墨必用孔,孔必用墨。

開後人三教歸一之說,未為篤論。

特在彼法之中,能自嗇其身,而時時利濟於物,亦有足以自立者。

故其教得列於九流,而其書亦至今不泯耳。

第五十二篇以下,皆兵家言,其文古奧,或不可句讀,與全書為不類。

疑因五十一篇言公輸般九攻、墨子九拒之事,其徒因采摭其術,附記其末。

觀其稱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守固之器在宋城上,是能傳其術之徵矣。

△《子華子》·二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舊本題晉人程本撰。

按程本之名見於《家語》,子華子之名見於《列子》,本非一人。

《呂氏春秋》引《子華子》者凡三見,高誘以為古體道人。

是秦以前原有《子華子》書。

然《漢志》已不著錄,則劉向時書亡矣。

此本自宋南渡後始刊版於會稽。

晁公武以其多用字說,指為元豐後舉子所作。

朱子以其出於越中,指為王至、姚寬輩所托,而又疑非二人所及。

周氏《涉筆》則據其神氣一篇,指為黨禁未開之時,不得志者所為。

今觀其書,多采掇黃、老之言,而參以術數之說。

《呂氏春秋·貴生篇》一條今在陽城渠胥問篇中,知度篇一條今在虎會篇中,審為篇一條則故佚不載,以掩剽之跡,頗巧於作偽。

然商榷治道,大旨皆不詭於聖賢。

其論黃帝鑄鼎一條,以為古人之寓言,足正方士之謬。

其論唐堯土階一條,謂聖人不徒貴儉,而貴有禮,尤足砭墨家之偏。

其文雖稍涉曼衍,而縱橫博辨,亦往往可喜,殆能文之士發憤著書,托其名於古人者。

觀篇末自敘世系,以程出於趙,卷卷不忘其宗,屬其子勿有二心以事主,則明寓宋姓。

其殆熙寧、紹聖之間,宗子之忤時不仕者乎?諸子之書,偽本不一。

然此最有理致文彩,辨其贗則可,以其贗而廢之則不可。

陳振孫謂其文不古而亦有可觀,當出近世能言之流,實為公論。

晁公武以謬誤淺陋譏之,過矣。

△《尹文子》·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周尹文撰。

前有魏黃初末山陽仲長氏序,稱條次撰定為上、下篇。

《文獻通考》著錄作二卷。

此本亦題大道上篇、大道下篇,與序文相符,而通為一卷。

蓋後人所合併也。

《莊子·天下篇》以尹文、田駢並稱,顏師古注《漢書》謂齊宣王時人。

考劉向《說苑》載文與宣王問答,顏蓋據此。

然《呂氏春秋》又載其與湣王問答事,殆宣王時稷下舊人,至湣王時猶在歟?其書本名家者流。

大旨指陳治道,欲自處於虛靜,而萬事萬物則一一綜核其實,故其言出入於黃、老、申、韓之間。

周氏《涉筆》謂其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蓋得其真。

晁公武《讀書志》以為誦法仲尼,其言誠過,宜為高似孫《緯略》所譏。

然似孫以儒理繩之,謂其淆雜,亦為未允。

百氏爭鳴,九流並列,各尊所聞,各行所知,自老、莊以下,均自為一家之言。

讀其文者,取其博辨閎肆足矣,安能限以一格哉!序中所稱熙伯,蓋繆襲之字。

其山陽仲長氏不知為誰。

李淑《邯鄲書目》以為仲長統,然統卒於建安之末,與所云黃初末者不合。

晁公武因此而疑史誤,未免附會矣。

△《慎子》·一卷(少詹事陸費墀家藏本)

周慎到撰。

到,趙人,《中興書目》作瀏陽人。

陳振孫《書錄解題》曰,慎到,趙人,見於《史記》。

瀏陽在今潭州,吳時始置縣,與趙南北了不相涉。

蓋據書坊所稱,不知何謂也,則稱瀏陽者非矣。

明人刻本又雲到一名廣。

案陸德明《莊子釋文》田駢下注曰,慎子雲名廣,然則駢一名廣,非到一名廣,尤舛誤也。

《莊子·天下篇》曰,慎到棄知去己,而緣不得已,泠汰於物,以為道理,曰知不知,將薄知而後鄰傷之者也。

謑髁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縱脫無行而非天下之大聖。

椎拍刓斷,與物宛轉,捨是與非,苟可以免,不師智慮,不知前後,魏然而已矣。

推而後行,曳而後往,若飄風之還,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無非。

動靜無過,未嘗有罪。

是何故?夫無知之物,無建已之患,無用知之累,動靜不離於理,是以終身無譽。

故曰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無用賢聖。

夫塊不失道,豪傑相與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適得怪焉云云。

是《慎子》之學近乎釋氏,然漢志列之於法家。

今考其書,大旨欲因物理之當然,各定一法而守之。

不求於法之外,亦不寬於法之中,則上下相安,可以清淨而治。

然法所不行,勢必刑以齊之。

道德之為刑名,此其轉關。

所以申、韓多稱之也。

(語見《漢書·藝文志》。

)其書《漢志》作四十二篇,《唐志》作十卷,《崇文總目》作三十七篇,《書錄解題》則稱麻沙刻本凡五篇,已非全書。

此本雖亦分五篇,而文多刪削,又非陳振孫之所見,蓋明人捃拾殘剩,重為編次。

觀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二句,前後兩見,知為雜錄而成,失除重複矣。

△《鶡冠子》·三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案《漢書·藝文志》載《鶡冠子》一篇,注曰楚人。

居深山,以鶡為冠。

劉勰《文心雕龍》稱鶡冠綿綿,亟發深言。

《韓愈集》有《讀鶡冠子》一首,稱其《博選篇》四稽五至之說,《學問篇》一壺千金之語,且謂其施於國家,功德豈少。

《柳宗元集》有《鶡冠子辨》一首,乃詆為言盡鄙淺,謂其世兵篇多同《鵬賦》,據司馬遷所引賈生二語,以決其偽。

然古人著書,往往偶用舊文,古人引證,亦往往偶隨所見。

如谷神不死四語,今見《老子》中,而《列子》乃稱為黃帝書。

克己復禮一語,今在《論語》中,《左傳》乃謂仲尼稱志有之。

元者善之長也八句,今在《文言傳》中,《左傳》乃記為穆姜語。

司馬遷惟稱賈生,蓋亦此類,未可以單文孤證,遽斷其偽。

惟《漢志》作一篇,而《隋志》以下皆作三卷,或後來有所附益,則未可知耳。

其說雖雜刑名,而大旨本原於道德,其文亦博辨宏肆。

自六朝至唐,劉勰最號知文,而韓愈最號知道,二子稱之,宗元乃以為鄙淺,過矣。

此本為陸佃所注,凡十九篇。

佃序謂愈但稱十六篇,未睹其全。

佃,北宋人,其時古本韓文初出,當得其真。

今本韓文乃亦作十九篇,殆後來反據此書以改韓集,猶劉禹錫《河東集》序稱編為三十二通,而今本柳集亦反據穆修本改為四十五通也。

佃所作《埤雅》,盛傳於世,已別著錄,此注則當日已不甚顯,惟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其名。

晁公武《讀書志》則但稱有八卷一本,前三卷全同《墨子》,後兩卷多引漢以後事。

公武削去前後五卷,得十九篇。

殆由未見佃注,故不知所注之本先為十九篇歟。

△《公孫龍子》·三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周公孫龍撰。

案《史記》,趙有公孫龍,為堅白異同之辨。

《漢書·藝文志》,龍與毛公等並游平原君之門,亦作趙人。

高誘注《呂氏春秋》,謂龍為魏人,不知何據。

《列子》釋文,龍字子秉,莊子謂惠子曰,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

秉即龍也。

據此,則龍當為戰國時人。

司馬貞《索隱》謂龍即仲尼弟子者,非也。

其書《漢志》著錄十四篇,至宋時八篇已亡,今僅存跡府、白馬、指物、通變、堅白、名實凡六篇。

其首章所載與孔穿辨論事,《孔叢子》亦有之,謂龍為穿所絀,而此書又謂穿願為弟子,彼此互異。

蓋龍自著書,自必欲伸己說。

《孔叢》偽本,出於晉、漢之間,朱子以為孔氏子孫所作,自必欲伸其祖說。

記載不同,不足怪也。

其書大旨疾名器乖實,乃假指物以混是非,借自馬而齊物我,冀時君有悟而正名實,故諸史皆列於名家。

《淮南鴻烈解》稱,公孫龍粲於辭而貿名。

揚子《法言》稱,公孫龍詭辭數萬。

蓋其持論雄贍,實足以聳動天下,故當時莊、列、荀卿並著其言,為學術之一。

特品目稱謂之間,紛然不可數計,龍必欲一一核其真,而理究不足以相勝,故言愈辨而名實愈不可正。

然其書出自先秦,義雖恢誕,而文頗博辨。

陳振孫《書錄解題》概以淺陋迂僻譏之,則又過矣。

明鍾惺刻此書,改其名為《辨言》,妄誕不經。

今仍從《漢志》,題為《公孫龍子》。

又鄭樵《通志略》載此書,有陳嗣古注、賈士隱注各一卷,今俱失傳。

此本之注,乃宋謝希深所撰,前有自序一篇。

其注文義淺近,殊無可取,以原本所有,姑並錄焉。

△《鬼谷子》·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案《鬼谷子》,《漢志》不著錄。

《隋志》縱橫家有《鬼谷子》三卷,注曰周世隱於鬼谷。

《玉海》引《中興書目》曰,周時高士,無鄉里族姓名字,以其所隱,自號鬼谷先生。

蘇秦、張儀事之,授以捭闔至符言等十有二篇,及轉丸本經、持樞中經等篇。

因《隋志》之說也。

《唐志》卷數相同,而注曰蘇秦。

張守節《史記正義》曰,鬼谷在雒州陽城縣北五里。

《七錄》有蘇秦書,樂壹注雲,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

此又《唐志》之所本也。

胡應麟《筆叢》則謂《隋志》有蘇秦三十一篇,張儀十篇,必東漢人本二書之言,薈萃為此,而托於鬼谷,若子虛亡是之屬。

其言頗為近理,然亦終無確證。

《隋志》稱皇甫謐注,則為魏、晉以來書,固無疑耳。

《說苑》引《鬼谷子》有人之不善而能矯之者難矣一語,今本不載;又惠洪《冷齋夜話》引《鬼谷子》曰,崖蜜,櫻桃也,今本亦不載;疑非其舊。

然今本已佚其《轉丸》、《胠亂》二篇,惟存捭闔至符言十二篇,劉向所引或在佚篇之內。

至惠洪所引,據王直方詩話,乃《金樓子》之文,惠洪誤以為《鬼谷子》耳。

(案:王直方《詩話》今無全本,此條見朱翌《猗覺寮雜記》所引。

)均不足以致疑也。

高似孫《子略》稱其一闔一關,為《易》之神。

一翕一張,為老氏之術。

出於戰國諸人之表,誠為過當。

宋濂《潛溪集》詆為蛇鼠之智,又謂其文淺近,不類戰國時人,又抑之太甚。

柳宗元辨《鬼谷子》,以為言益奇而道益隘,差得其真。

蓋其術雖不足道,其文之奇變詭偉,要非後世所能為也。

△《呂氏春秋》·二十六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舊本題秦呂不韋撰,考《史記·文信侯列傳》,實其賓客之所集也。

太史公自序又稱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考序意篇,稱維秦八年,歲在涒灘,是時不韋未遷蜀,故自高誘以下,皆不用後說,蓋史駁文耳。

《漢書·藝文志》載《呂氏春秋》二十六篇。

今本凡十二紀,八覽,六論。

紀所統子目六十一,覽所統子目六十三,論所統子目三十六,實一百六十篇。

《漢志》蓋舉其綱也。

其十二紀,即禮記之月令。

顧以十二月割為十二篇,每篇之後,各間他文四篇。

惟夏令多言樂,秋令多言兵,似乎有義,其餘則絕不可曉,先儒無說,莫之詳矣。

又每紀皆附四篇,而季冬紀獨五篇。

末一篇標識年月,題曰序意,為十二紀之總論。

殆所謂紀者猶內篇,而覽與論者為外篇、雜篇歟?唐劉知幾作《史通》內外篇,而自序一篇亦在內篇之末,外篇之前,蓋其例也。

不韋固小人,而是書較諸子之言獨為醇正大。

大抵以儒為主而參以道家、墨家,故多引六籍之文與孔子、曾子之言。

其他如論音則引《樂記》,論鑄劍則引《考工記》,雖不著篇名,而其文可案。

所引莊、列之言,皆不取其放誕恣肆者。

墨翟之言,不取其非儒、明鬼者。

而縱橫之術,刑名之說,一無及焉。

其持論頗為不苟。

論者鄙其為人,因不甚重其書,非公論也。

自漢以來,注者惟高誘一家,訓詁簡質。

於引證顛舛之處,如制樂篇稱成湯之時生於庭,則據書序以駁之;稱南子為厘夫人,則據《論語》、《左傳》以駁之;稱西門豹在魏襄王時,則據《魏世家》、《孟子》以駁之;稱晉襄公伐陸渾,稱楚成王慢晉文公,則皆據《左傳》以駁之;稱顏闔對魯莊公,則據《魯世家》以駁之;稱衛逐獻公立公子黚,則據《左傳》、《衛世家》以駁之;皆不蹈注家附會之失。

然如稱魏文侯虜齊侯,獻之天子,傳無其事,不知誘何以不糾。

其謂梅伯說鬼侯之女好,妲己以為不好,因而見醢,謂白乙丙、孟明皆蹇叔子,謂寧戚扣角所歌乃碩鼠之詩,謂公孫龍為魏人,並不著所出,亦不知其何所據。

又共伯得乎共首及張毅、單豹事,均出《莊子》,乃於共伯事則曰不知其出何書,於張毅、單豹事則引班固《幽通賦》,竟未見《漆園》之書,亦為可異。

若其注五世之廟曰逸書,則梅賾偽本尚未出。

引詩庶姜孽孽作巘巘,鼉鼓逢逢作韸韸,則經師異本。

均不足為失也。

△《淮南子》·二十一卷(內府藏本)

漢淮南王劉安撰,高誘注。

安事跡具《漢書》本傳。

《漢書·藝文志·雜家》,《淮南》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

顏師古注曰,內篇論道,外篇雜說。

今所存者二十一篇,蓋內篇也。

高誘序言此書大較歸之於道,號曰鴻烈。

故《舊唐志》有何誘《淮南鴻烈音》一卷,言鴻烈之音也。

《宋志》有《淮南鴻烈解》二十一卷,亦鴻烈之解也。

而注其下曰淮南王安撰,似乎解亦安撰者。

諸書引用,遂並《淮南子》之本文亦題曰《淮南鴻烈解》,誤之甚矣。

晁公武《讀書志》稱,《崇文總目》亡三篇,李淑《邯鄲圖書志》亡二篇。

其家本惟存原道、ㄈ真、天文、墜形、時則、覽冥、精神、本經、主術、繆稱、齊俗、道應、泛論、詮言、兵略、說林、說山十七篇,亡其四篇。

高似孫《子略》稱,讀《淮南》二十篇。

是在宋已鮮完本。

惟洪邁《容齋隨筆》稱,今所存者二十一卷,與今本同。

然白居易《六帖引》烏鵲填河事,雲出《淮南子》,而今本無之,則尚有脫文也。

公武謂許慎注稱記上,陳振孫謂今本題許慎注,而詳序文即是高誘,殆不可曉。

蘆泉劉績又謂記上猶言標題進呈,並非慎為之注。

然《隋志》、《唐志》、《宋志》皆許氏、高氏二注並列。

陸德明《莊子釋文》,引《淮南子》注稱許慎。

李善《文選注》,殷敬順《列子釋文》引《淮南子》,注或稱高誘,或稱許慎,是原有二注之明證。

後慎注散佚,傳刻者誤以誘注題慎名也。

觀書中稱景古影字,而慎說文無影字,其不出於慎審矣。

誘,涿郡人,盧植之弟子。

建安中辟司空掾,歷官東郡濮陽令,遷河東監。

並見於自序中,慎則和帝永元中人,遠在其前,何由記上誘注?劉績之說,蓋徒附會其文而未詳考時代也。

△《人物誌》·三卷(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

魏劉撰。

字孔才,邯鄲人。

黃初中官散騎常侍。

正始中賜爵關內侯。

事跡具《三國誌》本傳。

別本或作劉劭,或作劉邵。

此書未有宋庠跋雲,據今官書,《魏志》作勉劭之劭,從力。

他本或從邑者,晉邑之名。

按《字書》,此二訓外別無他釋,然俱不協孔才之義。

《說文》則為,音同上,但召旁從耳,訓高也,李舟切韻訓美也。

高美又與孔才義符。

揚子《法言》曰,周公之才之是也。

所辨精核,今從之。

其注為劉丙所作。

丙字延明,敦煌人。

舊本名上結銜題涼儒林祭酒。

蓋李時嘗授是官。

然《十六國春秋》稱,沮渠蒙遜平酒泉,授丙秘書郎,專管注記。

魏太武時又授樂平從事中郎。

則丙歷事三主,惟署涼官者誤矣。

書凡十二篇,首尾完具。

晁公武《讀書志》作十六篇,疑傳寫之誤。

其書主於論辨人才,以外見之符,驗內藏之器,分別流品,研析疑似,故《隋志》以下皆著錄於名家。

然所言究悉物情,而精核近理。

視尹文之說兼陳黃、老、申、韓,公孫龍之說惟析堅白同異者,迥乎不同。

蓋其學雖近乎名家,其理則弗乖於儒者也。

丙注不涉訓,惟疏通大意,而文詞簡古,猶有魏、晉之遺。

漢魏叢書所載,惟每篇之首存其解題十六字,且以卷首阮逸之序,訛題晉人,殊為疏舛。

此本為萬曆甲申河間劉用霖所刊,蓋用隆慶壬申鄭舊版而修之,猶古本雲。

△《金樓子》·六卷(永樂大典本)

梁孝元皇帝撰。

《梁書·本紀》稱帝博總群書,著述詞章,多行於世。

其在藩時,嘗自號金樓子,因以名書。

《隋書·經籍志》、《唐書》、《宋史·藝文志》俱載其目,為二十卷。

晁公武《讀書志》謂其書十五篇,是宋代尚無闕佚。

至宋濂《諸子辨》、胡應麟《九流緒論》所列子部,皆不及是書。

知明初漸已湮晦,明季遂竟散亡。

故馬驌撰《繹史》,徵采最博,亦自謂未見傳本,僅從他書摭錄數條也。

今檢《永樂大典》各韻,尚頗載其遺文。

核其所據,乃元至正間刊本。

勘驗序目,均為完備。

惟所列僅十四篇,與晁公武十五篇之數不合,其二南五霸一篇與說蕃篇,文多復見。

或傳刻者淆亂其目,而反佚其本篇歟?又《永樂大典》詮次無法,割裂破碎,有非一篇而誤合者,有割綴別卷而本篇反遺之者。

其篇端序述,亦惟戒子、后妃、捷對、志怪四篇尚存,餘皆脫逸。

然中間興王、戒子、聚書、說蕃、立言、著書、捷對、志怪八篇,皆首尾完整,其他文雖攙亂,而幸其條目分明,尚可排比成帙。

謹詳加裒綴,參考互訂,厘為六卷。

其書於古今聞見事跡,治忽貞邪,鹹為苞載。

附以議論,勸戒兼資,蓋亦雜家之流。

而當時周、秦異書未盡亡佚,具有徵引。

如許由之父名,兄弟七人,十九而隱,成湯凡有七號之類,皆史外軼聞,他書未見。

又立言、聚書、著書諸篇,自表其撰述之勤,所紀典籍源流,亦可補諸書所未備。

惟永明以後,艷語盛行,此書亦文格綺靡,不出爾時風氣。

其故為古奧,如紀始安王遙光一節,句讀難施,又成偽體。

至於自稱五百年運余何敢讓,儼然上比孔子,尤為不經。

是則瑕瑜不掩,亦不必曲為諱爾。

△《劉子》·十卷(內府藏本)

案《劉子》十卷,《隋志》不著錄。

《唐志》作梁劉勰撰。

陳振孫《書錄解題》、晁公武《讀書志》俱據唐播州錄事參軍袁孝政序,作北齊劉晝撰。

《宋史·藝文志》亦作劉晝。

自明以來,刊本不載孝政注,亦不載其序。

惟陳氏載其序,略曰,晝傷己不遇,天下陵遲,播遷江表,故作此書。

時人莫知,謂為劉勰、劉歆、劉孝標作云云。

不知所據何書,故陳氏以為終不知晝為何代人。

案梁通事舍人劉勰,史惟稱其撰《文心雕龍》五十篇,不雲更有別書。

且《文心雕龍·樂府篇》稱,塗山歌於僕人,始為南音。

有娀謠乎飛燕,始為北聲。

夏甲歎於東陽,東音以發。

殷整思於西河,西音以興。

此書辨樂篇稱,夏甲作破斧之歌,始為東音,與勰說合。

其稱殷辛作靡靡之樂,始為北音,則與勰說迥異,必不出於一人。

又史稱勰長於佛理,嘗定定林寺經藏,後出家,改名慧地。

此書末篇乃歸心道教,與勰志趣迥殊。

《白雲霽道藏目錄》亦收之《太玄部·無字號》中,其非奉佛者明甚。

近本仍刻劉勰,殊為失考。

劉孝標之說,《南史》、《梁書》、俱無明文,未足為據。

劉歆之說,則激通篇稱班超憤而習武,卒建西域之績,其說可不攻而破矣。

惟北齊劉晝字孔昭,渤海阜城人,名見《北史·儒林傳》。

然未嘗播遷江表,與孝政之序不符。

傳稱晝孤貧受學,恣意披覽,晝夜不息。

舉秀才不第,乃恨不學屬文,方復綴輯詞藻,言甚古拙,與此書之縟麗輕清亦不合。

又稱求秀才十年不得,乃發憤撰高才不遇傳。

孝昭時出詣晉陽上書,言亦切直而多非世要,終不見收,乃編錄所上之書為帝道。

河清中又著金箱壁言,以指機政之不良,亦不雲有此書。

豈孝政所指,又別一劉晝歟?觀其書末九流一篇,所指得失,皆與《隋書·經籍志·子部》所論相同。

使《隋志》襲用其說,不應反不錄其書。

使其剽襲《隋志》,則貞觀以後人作矣。

或袁孝政采掇諸子之言,自為此書而自注之。

又恍惚其著書之人,使後世莫可究詰,亦未可知也。

然劉勰之名,今既確知其非,自當刊正。

劉晝之名則介在疑似之間,難以確斷。

姑仍晁氏、陳氏二家之目,題晝之名,而附著其抵牾如右。

△《顏氏家訓》·二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舊本題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撰。

考陸法言《切韻序》作於隋仁壽中,所列同定八人,之推與焉,則實終於隋。

舊本所題,蓋據作書之時也。

陳振孫《書錄解題》雲,古今家訓,以此為祖。

然李翱所稱《太公家教》,雖屬偽書,至杜預《家誡》之類,則在前久矣。

特之推所撰,卷帙較多耳。

晁公武《讀書志》雲,之推本梁人,所著凡二十篇。

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以訓世人。

今觀其書,大抵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經訓,故《唐志》、《宋志》俱列之儒家。

然其中歸心等篇,深明因果,不出當時好佛之習。

又兼論字畫音訓,並考正典故,品第文藝,曼衍旁涉,不專為一家之言。

今特退之雜家,從其類焉。

又是書《隋志》不著錄,《唐志》、《宋志》俱作七卷,今本止二卷。

錢曾《讀書敏求記》載有宋鈔淳熙七年嘉興沈揆本七卷。

以閣本、蜀本及天台謝氏所校五代和凝本參定,末附考證二十三條,別為一卷,且力斥流俗並為二卷之非。

今沈本不可復見,無由知其分卷之舊,姑從明人刊本錄之。

然其文既無異同,則卷帙分合,亦為細故,惟考證一卷佚之可惜耳。

△《長短經》·九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

唐趙蕤撰。

孫光憲《北夢瑣言》載,蕤,梓州鹽亭人。

博學韜鈐,長於經世。

夫婦俱有隱操,不應辟召。

《唐書·藝文志》亦載蕤字太賓,梓州人。

開元中召之不赴。

與光憲所紀略同,惟書名作《長短要術》為少異。

蓋一書二名也。

是書皆談王伯經權之要,成於開元四年。

自序稱凡六十三篇,合為十卷。

《唐志》與晁公武《讀書志》卷數並同。

今久無刊本。

王士禎《居易錄》記徐乾學嘗得宋槧於臨清。

此本前有傳是樓一印,又有健收藏圖書一印,後有乾學名印,每卷之末皆題杭州淨戒院新印七字,猶南宋舊刻,蓋即士禎所言之本,然僅存九卷。

末有洪武丁巳沈新民跋,稱其第十卷載陰謀家本闕,今存者六十四篇云云。

(案:此跋全剿用晁公武之言,疑書賈偽托。

)是佚其一卷而反多一篇,與蕤序六十三篇之數不合。

然勘驗所存,實為篇六十有四,疑蕤序或傳寫之訛也。

第一卷八篇,題曰文上,第三卷四篇,題曰文下。

第二卷四篇,則有子目而無總題,以例推之,當脫文中二字。

第四卷一篇,題曰霸紀上。

第五卷一篇,論七雄之事,題曰霸紀中。

第六卷一篇,論三國之事,亦無總題,以例推之,當脫霸紀下三字。

第七卷二篇,題曰權議。

第八卷十九篇,題曰雜說。

第九卷二十四篇,題曰兵權。

其第十卷所謂陰謀者,則今不可考。

篇中注文頗詳,多引古書,蓋即蕤所自作。

注首或標以議曰二字,或亦不標,體例不一,亦未詳其故也。

劉向序《戰國策》,稱或題曰長短,此書辨析事勢,其源蓋出於縱橫家,故以長短為名。

雖因時制變,不免為事功之學,而大旨主於實用,非策士詭譎之謀,其言固不悖於儒者,其文格亦頗近荀卿《申鑒》、劉邵《人物誌》,猶有魏、晉之遺。

唐人著述,世遠漸稀,雖佚十分之一,固當全璧視之矣。

△《兩同書》·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唐羅隱撰。

隱字昭諫,新城人,本名橫。

以十舉不中第,乃更名。

朱溫篡唐,以諫議大夫召,不應。

後仕錢鏐為錢塘令。

尋為鎮海軍掌書記節度判官,鹽鐵發運副使。

授著作佐郎,司勳郎中。

歷遷諫議大夫,給事中。

《吳越備史》載隱所著有《淮海寓言》、《讒書》,不言有此書。

然《淮海寓言》及《讒書》陳振孫已訪之未獲,惟此書猶傳於今,凡十篇。

上卷五篇,皆終之以老氏之言。

下卷五篇,皆終之以孔子之言。

《崇文總目》謂以老子修身之說為內,孔子治世之道為外,會其指而同原。

然則兩同之名,蓋取晉人將無同之義。

晁公武以為取兩者同出而異名,非其旨矣。

《書錄解題》引《中興書目》,以為唐吳筠撰。

考《宋史·藝文志》別有吳筠《兩同書》二卷,與此書同載之雜家類中,非一書也。

△《化書》·六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舊本題曰齊邱子,稱南唐宋齊邱撰。

宋張耒跋其書,遂謂齊邱犬鼠之雄,蓋不足道。

晁公武亦以齊邱所撰著於錄。

然宋碧虛子陳景元跋,稱舊傳陳摶言,譚峭景升在終南著化書。

因游三茅,歷建康,見齊邱有道骨,因以授之。

曰是書之化,其化無窮。

願子序之,流於後世。

於是杖靸而去。

齊邱遂奪為己有而序之。

則此書為峭所撰,稱齊邱子者非也。

書凡六篇,曰道化,術化,德化,仁化,食化,儉化。

其說多本黃、老道德之旨,文筆亦簡勁奧質。

元陸友仁《硯北雜誌》稱譚景升化書世未嘗見,他書言其論書道,鍾、王而下一人而已。

今考書道一條,見在仁化篇中,而友仁顧未之見,則元世流傳蓋已罕矣。

明初代王府嘗為刊行,後復有劉氏、申氏諸本。

今仍改題化書,而以陳景元跋附焉。

峭為唐國子司業洙之子。

師嵩山道士,得辟榖養氣之術。

見沈汾《續仙傳》中。

其說神怪,不足深辨。

又道家稱峭為紫霄真人。

而《五代史·閩世家》稱王昶好巫,拜道士譚紫霄為正一先生。

其事與峭同時,不知即為一人否?方外之士,行蹤靡定,亦無從而究詰矣。

△《昭德新編》·三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宋晁迥撰。

迥字明遠,澶州清豐人。

自其父始遷家彭門。

太平興國五年進士。

至道末擢右正言,直史館,知制誥。

旋為翰林學士,加承旨,天禧中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以太子太保致仕。

卒謚文元。

事跡具《宋史》本傳。

是編為其晚年所作。

因居昭德坊,故以名書。

宋初承唐餘俗,士大夫多究心於內典。

故迥著書,大旨雖主於勉人為善,而不免兼入於釋氏。

自序謂東魯之書文而雅,西域之書質而備,故此五說,酌中而作,蓋指下卷指迷五說也。

李淑言其服膺《墳典》,耆年不倦,少遇異人指導心要。

王古稱其名理之妙,雖白樂天不逮,其所學可知矣。

迥五世孫溯,搜羅家集,得此書於丹稜李燾。

慶元中嘗有刊本,明嘉靖間又有重刊本。

此本首題裔孫伏武重錄。

迥自序及李遵勖後序,皆與晁溯所記相符。

蓋猶舊本。

其後附迥及明晁栗、晁東吳三人之詩數十首,蓋其後人采輯家集而未成者,文不相屬,實為駢拇枝指。

今悉刪之,不著於錄焉。

△《芻言》·三卷(永樂大典本)

宋崔敦禮撰。

敦禮家本河北,南渡後與弟敦詩同登紹興進士。

官至諸王宮大小學教授。

愛溧陽山水,買田築室居焉。

是編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學。

其造文皆規模揚雄、王通,無語錄鄙俚之習。

然首卷以道德仁義分析差等,中又以諸經傳注為蠹道之書,其旨頗雜於黃、老,未為粹然儒者之言。

至其間指切事理,於人情物態,抉摘隱微,多中疑要,則亦不可盡廢者。

雜家者流,《七略》著錄,固不妨並存其說,備采擇焉。

△《樂遺書》·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舊本題宋李衡撰。

其門人龔昱編。

衡有《周易義海撮要》,已著錄。

昱字立道,昆山人。

據隆慶元年沈珠序,稱舊本五卷,今定為四卷。

舊曰《語錄》,今更曰《遺書》。

然珠但稱初得《語錄》一冊,不言其所自來。

又言隨失去,復得郡守曹紫峰抄本。

所謂初得一本,當即指天順癸未成廷所刻者。

而卷末天順己卯鄭文康跋在刻前四年,亦稱僅得抄本,是終莫詳此書授受之的也。

考書中所言,大抵與隆、萬間心學相合。

卷首吳仁傑序,與所作《兩漢刊誤》、《離騷草木疏》、《古周易》諸序截然如出二手。

其大旨以悟為宗。

又述周必大書曰,樂臨行一著,實是難得,禪和子亦服他。

蓋尋常說時甚易,臘月三十日直是不能瞞人。

此老平生跌宕,到此乃得力,可敬可羨,亦殊不似必大之語。

考《宋史》衡本傳,有臨沒沐浴冠巾,然而逝,周必大聞之曰,世謂潛心釋氏,乃能達生死,衡非逃儒入墨者,而臨終超然如此,殆幾孔門所謂聞道者歟云云。

無乃姚江末流,借此語以影撰此書此序,藉以助心學之瀾,並所謂天順刻本之序跋亦出影撰歟?不然昱此編出於淳熙中,正與朱子同時,何以朱子於張九成、陸九淵辨析不遺餘力,而此書混儒、墨而一之,至輪對上殿,敢謂周公亦坐禪,而朱子寂無一語也?疑以傳疑,存備雜家之一種可矣。

△《習學記言》·五十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宋葉適撰。

適字正則,自號水心居士,永嘉人。

淳熙五年進士,官至寶文閣學士。

謚忠定。

其書乃輯錄經史百氏各為論述,條列成編。

凡經十四卷,諸子七卷,史二十五卷,文鑒四卷。

所論喜為新奇,不屑摭拾陳語,故陳振孫《書錄解題》謂其文刻峭精工,而義理未得為純明正大。

劉克莊為趙虛齋作《注莊子序》,亦稱其講學析理,多異先儒。

今觀其書,如謂太極生兩儀等語為文淺義陋,謂檀弓膚率於義理,而謇縮於文詞,謂孟子、子產不知為政,仲尼不為已甚,語皆未當,此類誠不免於駭俗。

然如論讀詩者專溺舊文,不得詩意,盡去本序,其失愈多。

言《國語》非左氏所作,以及考子思生卒年月,斥漢人言洪範五行災異之非,皆能確有所見,足與其雄辨之才相副。

至於論唐史諸條,往往為宋事而發,於治亂通變之原,言之最悉,其識尤未易及。

特當宋之末世,方恪守洛、閩之言,而適獨不免於同異,故振孫等不滿之耳。

△《本語》·六卷(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

明高拱撰。

拱有《春秋正旨》,已著錄。

是書成於萬曆丙子,距拱罷歸之日已十三年,故開卷即以否泰兩卦君子小人消長為言。

其中論裴度,論劉晏,皆陰以自比。

論李林甫,論哈麻。

皆以陰比徐階,論盧懷慎,則陰比殷士儋輩。

亦發憤而著書者也。

其間如隆慶六年宿良鄉,夢見孔子之類,頗為夸誕;如謂無意之妙,非意之所能為,故聖人貴忘之類,亦頗涉虛無;至駁伊川說春秋災異一條,欲破董仲舒、劉向、劉歆之說,遂謂天道不關於人事,尤為紕繆。

其他辨詰先儒之失,抉摘傳注之誤,詞氣縱橫,亦其剛狠之餘習。

然頗有剖析精當之處,亦不可磨。

五卷以下,皆論時事,率切中明季之弊。

故《明史》稱其練習政體,有經濟才。

一書之中,蓋瑕瑜互見雲。

──右「雜家類」雜學之屬,二十二部,一百七十八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古者庠序之教,胥天下而從事六德、六行、六藝,無異學也。

周衰而後,百氏興。

名家稱出於禮官,然堅石白馬之辨,無所謂禮;縱橫家稱出於行人,然傾危變詐,古行人無是詞命;墨家稱出於清廟之守,並不解其為何語;〔以上某家出某,皆班固之說。

〕實皆儒之失其本原者各以私智變為雜學而已。

其傳者寥寥無幾,不足自名一家,今均以雜學目之。

其他談理而有出入,論事而參利害,不純為儒家言者,亦均附此類。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一·經部一○易類一卷二·經部二○易類二卷三·經部三○易類三卷四·經部四○易類四卷五·經部五○易類五卷六·經部六○易類六卷七·經部七○易類存目一卷八·經部八○易類存目二卷九·經部九○易類存目三卷十·經部十○易類存目四卷十一·經部十一○書類一卷十二·經部十二○書類二卷十三·經部十三○書類存目一卷十四·經部十四○書類存目二卷十五·經部十五○詩類一卷十六·經部十六○詩類二卷十七·經部十七○詩類存目一卷十八·經部十八○詩類存目二卷十九·經部十九○禮類一卷二十·經部二十○禮類二卷二十一·經部二十一○禮類三卷二十二·經部二十二○禮類四卷二十三·經部二十三○禮類存目一卷二十四·經部二十四○禮類存目二卷二十五·經部二十五○禮類存目三卷二十六·經部二十六○春秋類一卷二十七·經部二十七○春秋類二卷二十八·經部二十八○春秋類三卷二十九·經部二十九○春秋類四卷三十·經部三十○春秋類存目一卷三十一·經部三十一○春秋類存目二卷三十二·經部三十二○孝經類卷三十三·經部三十三○五經總義類卷三十四·經部三十四○五經總義類存目卷三十五·經部三十五○四書類一卷三十六·經部三十六○四書類二卷三十七·經部三十七○四書類存目卷三十八·經部三十八○樂類卷三十九·經部三十九○樂類存目卷四十·經部四十○小學類一卷四十一·經部四十一○小學類二卷四十二·經部四十二○小學類三卷四十三·經部四十三○小學類存目一卷四十四·經部四十四○小學類存目二卷四十五·史部一○正史類一卷四十六·史部二○正史類二卷四十七·史部三○編年類卷四十八·史部四○編年類存目卷四十九·史部五○紀事本末類卷五十·史部六○別史類卷五十一·史部七○雜史類卷五十二·史部八○雜史類存目一卷五十三·史部九○雜史類存目二卷五十四·史部十○雜史類存目三卷五十五·史部十一○詔令奏議類卷五十六·史部十二○詔令奏議類存目卷五十七·史部十三○傳記類一卷五十八·史部十四○傳記類二卷五十九·史部十五○傳記類存目一卷六十·史部十六○傳記類存目二卷六十一·史部十七○傳記類存目三卷六十二·史部十八○傳記類存目四卷六十三·史部十九○傳記類存目五卷六十四·史部二十○傳記類存目六卷六十五·史部二十一○史鈔類卷六十六·史部二十二○載記類卷六十七·史部二十三○時令類卷六十八·史部二十四○地理類一卷六十九·史部二十五○地理類二卷七十·史部二十六○地理類三卷七十一·史部二十七○地理類四卷七十二·史部二十八○地理類存目一卷七十三·史部二十九○地理類存目二卷七十四·史部三十○地理類存目三卷七十五·史部三十一○地理類存目四卷七十六·史部三十二○地理類存目五卷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類存目六卷七十八·史部三十四○地理類存目七卷七十九·史部三十五○職官類卷八十·史部三十六○職官類存目卷八十一·史部三十七○政書類一卷八十二·史部三十八○政書類二卷八十三·史部三十九○政書類存目一卷八十四·史部四十○政書類存目二卷八十五·史部四十一○目錄類一卷八十六·史部四十二○目錄類二卷八十七·史部四十三○目錄類存目卷八十八·史部四十四○史評類卷八十九·史部四十五○史評類存目一卷九十·史部四十六○史評類存目二卷九十一·子部一○儒家類一卷九十二·子部二○儒家類二卷九十三·子部三○儒家類三卷九十四·子部四○儒家類四卷九十五·子部五○儒家類存目一卷九十六·子部六○儒家類存目二卷九十七·子部七○儒家類存目三卷九十八·子部八○儒家類存目四卷九十九·子部九○兵家類卷一百·子部十○兵家類存目卷一百一·子部十一○法家類卷一百二·子部十二○農家類卷一百三·子部十三○醫家類一卷一百四·子部十四○醫家類二卷一百五·子部十五○醫家類存目卷一百六·子部十六○天文算法類卷一百七·子部十七○天文算法類二卷一百八·子部十八○術數類一卷一百九·子部十九○術數類二卷一百十·子部二十○術數類存目一卷一百十一·子部二十一○術數類存目二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藝術類一卷一百十三·子部二十三○藝術類二卷一百十四·子部二十四○藝術類存目卷一百十五·子部二十五○譜錄類卷一百十六·子部二十六○譜錄類存目卷一百十七·子部二十七○雜家類一卷一百十八·子部二十八○雜家類二卷一百十九·子部二十九○雜家類三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雜家類四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雜家類五卷一百二十二·子部三十二○雜家類六卷一百二十三·子部三十三○雜家類七卷一百二十四·子部三十四○雜家類存目一卷一百二十五·子部三十五○雜家類存目二卷一百二十六·子部三十六○雜家類存目三卷一百二十七·子部三十七○雜家類存目四卷一百二十八·子部三十八○雜家類存目五卷一百二十九·子部三十九○雜家類存目六卷一百三十·子部四十○雜家類存目七卷一百三十一·子部四十一○雜家類存目八卷一百三十二·子部四十二○雜家類存目九卷一百三十三·子部四十三○雜家類存目十卷一百三十四·子部四十四○雜家類存目十一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類書類一卷一百三十六·子部四十六○類書類二卷一百三十七·子部四十七○類書類存目一卷一百三十八·子部四十八○類書類存目二卷一百三十九·子部四十九○類書類存目三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小說家類一卷一百四十一·子部五十一○小說家類二卷一百四十二·子部五十二○小說家類三卷一百四十三·子部五十三○小說家類存目一卷一百四十四·子部五十四○小說家類存目二卷一百四十五·子部五十五○釋家類卷一百四十六·子部五十六○道家類卷一百四十七·子部五十七○道家類存目卷一百四十八·集部一○楚辭類卷一百四十九·集部二○別集類二卷一百五十·集部三○別集類三卷一百五十一·集部四○別集類四卷一百五十二·集部五○別集類五卷一百五十三·集部六○別集類六卷一百五十四·集部七○別集類七卷一百五十五·集部八○別集類八卷一百五十六·集部九○別集類九卷一百五十七·集部十○別集類十卷一百五十八·集部十一○別集類十一卷一百五十九·集部十二○別集類十二卷一百六十·集部十三○別集類十三卷一百六十一·集部十四○別集類十四卷一百六十二·集部十五○別集類十五卷一百六十三·集部十六○別集類十六卷一百六十四·集部十七○別集類十七卷一百六十五·集部十八○別集類十八卷一百六十六·集部十九○別集類十九卷一百六十七·集部二十○別集類二十卷一百六十八·集部二十一○別集類二十一卷一百六十九·集部二十二○別集類二十二卷一百七十·集部二十三○別集類二十三卷一百七十一·集部二十四○別集類二十四卷一百七十二·集部二十五○別集類二十五卷一百七十三·集部二十六○別集類二十六卷一百七十四·集部二十七○別集類存目一卷一百七十五·集部二十八○別集類存目二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別集類存目三卷一百七十七·集部三十○別集類存目四卷一百七十八·集部三十一○別集類存目五卷一百七十九·集部三十二○別集類存目六卷一百八十·集部三十三○別集類存目七卷一百八十一·集部三十四○別集類存目八卷一百八十二·集部三十五○別集類存目九卷一百八十三·集部三十六○別集類存目十卷一百八十四·集部三十七○別集類存目十一卷一百八十五·集部三十八○別集類存目十二卷一百八十六·集部三十九○總集類一卷一百八十七·集部四十○總集類二卷一百八十八·集部四十一○總集類三卷一百八十九·集部四十二○總集類四卷一百九十·集部四十三○總集類五卷一百九十一·集部四十四○總集類存目一卷一百九十二·集部四十五○總集類存目二卷一百九十三·集部四十六○總集類存目三卷一百九十四·集部四十七○總集類存目四卷一百九十五·集部四十八○詩文評類一卷一百九十六·集部四十九○詩文評類二卷一百九十七·集部五十○詩文評類存目卷一百九十八·集部五十一○詞曲類一卷一百九十九·集部五十二○詞曲類二卷二百·集部五十三○詞曲類存目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