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袁彖傳:袁覬好學,有很好的才能,很早就有清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袁彖傳

南史白話文

袁彖傳

袁彖字偉才,是袁青的弟弟袁覬的兒子。

袁覬好學,有很好的才能,很早就有清雅的聲譽,在宋做官為武陵內史。

袁彖少年時期就很有風度,善於寫文章和談玄,被舉為秀才,歷經諸王府參軍,沒有就任。

袁覬臨終給哥哥袁青的信中說:「史公的才能學識可喜,足以光大先祖的基業了。」

史公,是袁彖的小字。

後來袁青被殺,宋明帝把他的一屍一體投到了長江中,不許收葬。

袁彖和舊時的奴僕一人,化裝去找一屍一體,四十多天才找到,秘密地埋在了石頭城後面的岡子上,是靠自己背土埋的。

他一直在懷裡放著他的文集,不曾離開過自己的身一體。

明帝死後,才改葬了袁青。

堂叔司徒袁粲、祖舅征西將軍蔡興宗都很器重他。

在宋朝做官擔任齊高帝太傅相國主簿、秘書丞。

在齊國做官擔任中書郎,兼太子中庶子。

又以中書郎而兼御史中丞。

因為彈劾謝超宗寫奏表遲疑不決,免官。

後來任命為廬陵王咨議。

當時南郡江陵縣人苟蔣之的弟弟苟胡之的媳婦,被曾口寺的和尚所一奸一婬一,和尚夜裡進入苟家,苟蔣之殺死了他,被官府所審查,苟蔣之敘述了家門的醜行,說是想告狀害怕羞恥,想忍下又不能夠,確實是自己殺死了他,苟胡之敘述的也是這樣,兄弟爭死。

江陵令宗躬報告給州里,荊州刺史廬江王請求多方討論。

袁彖說:「嚴寒季節,才看出青松翠竹的節一操一,危機出現,才見到堅貞獨具的風采。

我認為苟蔣之、苟胡之殺人,本心並非要做出暴行,論罪的時候,兄弟互讓生存,事情讓左右的人憐憫,義氣令行路的人悲哀。

從前孔融自引罪名,結果漏過了粗疏的法網,蔣之的心跡,正和古人相符合,如果用重刑治罪,實在是傷害了為善的人們。」

因此苟蔣之兄弟免去了死罪。

他逐步陞遷為太子中庶子,調出京城做了冠軍將軍,監管吳興郡的事務。

袁彖一性一格剛強,因為一些委婉的話觸犯了武帝,又鄙薄王晏的為人,王晏請求結交而不予答理。

武帝在便殿用金一柄一刀子切瓜,王晏在旁邊說:「在外面聽到有關於金刀的議論,恐怕不應該使用這東西。」

武帝追根溯源地追問究竟是為什麼,王晏說:「這是袁彖對我說的。」

皇上惱恨了很久。

袁彖到了郡上任職,因為多用了俸祿,被免官交付東冶。

袁彖的妹妹是竟陵王蕭子良的妃子,蕭子良的世子蕭昭胄當時年齡八歲,見了武帝而面容憔悴,武帝問是什麼緣故,蕭昭胄流著眼淚說:「我的舅舅犯了罪,現在還在尚方,我母親悲痛哭泣,不吃飯已經有很多日子,我所以不能安寧。」

武帝說:「特地為孩兒赦免他。」

稍後武帝遊覽孫陵,遠望東冶,說:「冶中有一個高貴的囚徒。」

過了幾天,與朝臣一起視察東冶,步行走到倉庫,於是舉行宴飲,賜給囚徒酒肉,下令會見袁彖,和他說話,第二天就把他釋放了。

後來,他做了侍中。

袁彖肥胖異常,常常隨從到郊野去射野雞,幾個人推扶著他,才能徒步走路。

他幼年的時候,母親就死了,養在伯母王氏那裡,袁彖像對待親生母親一樣侍奉她,在家中盡孝。

隆昌元年(494),袁彖去世,謚號靖子。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