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張敬兒傳:父親張丑,是郡將軍,官做到節府參軍。張敬兒少年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張敬兒傳

南史白話文

張敬兒傳

張敬兒,南一陽一冠軍人。

父親張丑,是郡將軍,官做到節府參軍。

張敬兒少年時候就熟悉弓馬、有膽氣,喜歡射獵猛獸,發箭無不射中。

南一陽一新野風俗多出騎射能手,而張敬兒臂力尤其大。

逐漸官職做到了寧蠻行參軍,跟隨本郡人劉胡討伐襄一陽一各地的山蠻,深入險阻地區,所到之處都把敵人打敗。

又去出擊胡一陽一蠻人,官軍撤退,張敬兒單馬走在後面,賊軍不能相抗。

山一陽一人王休佑鎮守壽一陽一,尋求善於騎射的武士,張敬兒和襄一陽一的俞湛應選。

張敬兒善於侍奉別人,於是受到一寵一愛一,做了官長兼任參軍。

泰始初年,隨著軍府轉為驃騎參軍,被任命為中兵,率領軍隊討伐義嘉的賊軍,和劉胡在鵲尾洲相對抗,上奏明帝請求主管本郡。

事情平定,任命他為南一陽一太守。

張敬兒做襄一陽一府將的時候,家裡很貧窮,每到休假的時候就去打工自給。

他曾經為城東吳泰家擔水,和吳泰所喜一愛一的婢女私通。

事情暴露,他將要被吳泰殺死,逃到了出賣的棺材裡,把蓋蓋在上面,才得以倖免。

後來在鵲尾洲,他啟奏明帝說:「吳泰以絲幫助雍州刺史袁青做弓弦,結為同一黨一一齊反叛,如果事情平定的時候,我請求接受他的家財。」

明帝答應了他。

這時他便沒收了吳氏家業,只有一個家人光著身一子逃出,僕役財物價值幾千萬,都歸張敬兒所有。

以前所私通的婢女,被納為妾。

後來他做了越騎校尉,桂一陽一王事件發生,他隸屬於齊高帝屯駐在新亭。

賊軍箭和石頭一齊發來,劉休范身穿白色衣服坐著車子到樓下慰勞。

張敬兒與黃回告訴高帝請求用詐降來攻破他們。

高帝說:「卿如果能辦成事,一定把你的本州賞給你。」

張敬兒便和黃回一起出了城南,扔下武器奔跑,大喊著要投降。

劉休范很高興,把他們召到了車子旁邊。

黃回假裝傳達高帝的秘密意旨,劉休范相信了。

黃回看著張敬兒,張敬兒奪過劉休范的防身刀把他殺死,他身邊的百十個人都跑散了。

張敬兒拿著人頭回到了新亭。

授為驍騎將軍,加任輔國將軍。

高帝設酒對張敬兒說:「不是卿的功勞,就沒有今天。」

高帝認為張敬兒名位較輕,不想就讓他主管襄一陽一這個重鎮。

張敬兒不停地請求,他說動高帝道:「沈攸之在荊州,您知道他想要幹什麼,不派敬兒前往防備他,恐怕對您是不利的。」

高帝笑著而沒有說話,便任命他為雍州刺史,加任都督,封為襄一陽一縣侯。

他的部隊停泊在沔口,張敬兒乘著舴艋小舟過江,去見晉熙王劉燮。

在江中遇到大風翻了船,身邊健壯的人各自游水逃走,剩下兩個小吏淹沒在船下求張敬兒救他們,張敬兒用兩掖挾著他們,隨著船仰過來得以到了船上,就這樣翻來覆去行了幾十里,才得到有人迎接。

丟掉了所帶的信節,重新給他發了一個。

到了藩鎮,和沈攸之建立了很深的交情,從而獲得了他的活動情況,然後秘密地告訴了高帝,始終沒有二心。

他又和沈攸之的司馬劉攘兵非常要好。

等蒼梧王廢黜,張敬兒懷疑沈攸之會借這個機會起兵,秘密地詢問劉攘兵,劉攘兵沒有說什麼,送給張敬兒馬蹬一雙。

張敬兒便做了準備。

升明元年(477)冬天,沈攸之反叛,派遣使者報告了張敬兒。

張敬兒接待慰勞非常周到,設飯讓他吃過以後,列開儀仗在大廳前面把他斬首。

然後集合部隊。

偵察到沈攸之沿江而下,他便準備襲擊江陵。

張敬兒報告軍變的使者到達京城,高帝大喜,晉陞他為鎮軍將軍,改為都督。

沈攸之到了郢城戰敗逃走,他的兒子沈元琰和兼長史江..、別駕傅宣等返回江陵。

張敬兒的軍隊開到了白水,沈元琰聽到城外鶴鳴,以為是人的叫一聲,十分恐懼打算逃走。

當天夜裡,江..、傅宣開門出逃,城內潰亂,沈元琰逃到一寵一洲被殺死。

張敬兒到了江陵,殺死了沈攸之的親一黨一,沒收他們的財物數千萬,好的都入了私人手裡,送到朝廷的不到百分之一。

沈攸之在湯渚村自縊而死,當地人把他的人頭送到荊州。

張敬兒讓人用盾舉著,上面蓋著青色的傘,在街市和外城巡遊一周,然後送到建鄴。

晉陞爵位為公。

張敬兒在雍州十分貪婪殘暴,世上只要有一件物品能用,無不強奪過來。

他在襄一陽一城西建起了一處宅院,宅院的大小幾乎和襄一陽一城相等。

他又想搬移羊叔子墮淚碑,在那裡建一座檯子。

州中的主簿勸諫說:「這是羊太傅的遺德,不宜遷動。」

張敬兒說:「太傅是誰?我不認識。」

齊帝接受禪讓以後,他轉任侍中、中軍將軍,調為散騎常侍、車騎將軍,設置了輔佐官吏。

高帝逝世,遺詔加升他為開府儀同三司。

他在家裡偷偷地哭著說:「官家大老天子真可惜死去了,太子年少,過去我和他都沒有什麼聯繫!」等到拜見的時候,王敬則給他開玩笑,稱他為褚彥回。

張敬兒說:「我是在馬背上得到的地位,到底不能去做華林閣的功臣。」

王敬則非常憤恨。

起初,張敬兒微賤的時候,有個妻子一毛一氏,生了個兒子叫道門,而同鄉尚氏的女兒頗有美貌,張敬兒很喜歡她,於是便拋棄了一毛一氏而納尚氏為妻。

等他位居三司,尚氏還住在襄一陽一宅院中。

考慮著以後不再外出,便把家裡的人都接到京城居住,啟奏了武帝,卻沒有得到武帝的慰問,張敬兒心裡便生了疑惑。

等到垣崇祖死後,越發恐懼。

他一性一情一愛一好占卜,信夢尤其厲害,起初征討荊州,每次見到各位將帥,顧不上別的事情,只是敘述夢中的情景說:「還沒有富貴的時候,夢見住在村子裡,村中的樹很快地長到了幾十丈高。

後來在雍州,又夢見村中的樹一直長到天上。」

他以此誘騙部下,自稱貴不可言。

從此很不自量,十分無知。

又派人在家鄉造出謠言,讓小懊子唱道:「天子在何處,宅在赤谷口,天子是阿誰,非豬如是狗。」

張敬兒家在冠軍,宅前有個地方叫赤谷。

得到開府以後,又望著儀仗,對別人說:「我車子旁邊還缺少一些珍奇物品。」

張敬兒在荒遠的地方長大,少年時候就練習武藝,既在京城發展,且又征討四方,卻越發感到不得志。

他的妻子尚氏也說:「我從前夢見有一隻手熱得像火燒,而你得到了南一陽一郡;元徽年間(473~477),夢見一條大一腿熱得像火燒,你便得到了本州;建元年間(479~482),夢見半個身一子熱,不久就得到了開府;現在又全身都熱了。」

他把這些都告訴了他所親近的人,說他妻子的初夢次夢,又說「現在全身都熱了」。

太監聽到了他的話都互相說起,事情傳到了武帝那裡。

張敬兒又派遣使者與蠻人來往,武帝懷疑他有異志。

永明元年(483),下令讓朝臣舉行八關齋,在座位上把張敬兒抓了起來。

起初,身邊人員雷仲顯常常勸誡張敬兒不要自滿,他不肯聽從,到現在知道有了變故,抱著張敬兒哭起來,張敬兒脫掉冠貂扔在地上說:「是這些東西害了我。」

他的兒子道門、道暢、道休都被處死,少子道慶被寬免。

後經數年,皇上與豫章王蕭嶷在三月初三舉行曲水內宴,舴艋小舟流到皇帝座位的前面覆沒,皇上由此說起張敬兒,後悔不該把他殺死。

張敬兒開始沒有讀書,等做了地方長官,才學習《孝經》、《論語》。

起初徵調他擔任護軍,他便在密室中屏退了眾人學揖讓對答,對著空中一仰一俯,侍妾偷偷地看了發笑。

將要封為三司時,對他的妻子、嫂子說:「我封官後府裡要開個黃閣。」

於是自己在口中學起了鼓聲。

剛得了樂隊的時候,因為害羞而不讓他們演奏。

又在新林的慈姥廟中為他的妾向神靈祈求生子,嘴裡自稱三公,他就是這樣的鄙俗。

開始他的母親在田地裡躺著,夢見一條狗的崽子有角而用嘴一舔一它。

隨後自己就懷孕生了張敬兒,所以起初名叫苟兒。

又生了一個兒子,隨著苟兒的名字又叫豬兒。

宋明帝嫌苟兒的名字低俗,改為敬兒,所以豬兒也改為恭兒,位居正員郎,告病回到了本縣,常常住在上保村,不肯出來做官,和居民沒有什麼區別。

他和張敬兒友一愛一很深。

等他聽說張敬兒被殺,逃跑進入蠻人區。

後又出來自首,朝廷寬恕了他的罪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