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
西南夷傳
中天竺國
中天竺國,在大月支東南數千里,方圓三萬里,又名身毒。
漢代張騫出使大夏,見到邛竹杖、蜀布,大夏人說是在身毒買的,就是天竺。
從月支、高附以西,南到西海,東到盤越,排列著幾十個國家,每國都有王,國名雖不同,但都屬身毒。
漢朝時受月支管轄。
其風習為定居農耕,與月支相同。
但地方低濕暑熱,人民害怕打仗,比月支軟弱。
天竺臨大江,江名新陶,源出崑崙山。
分為五江,總名叫恆水。
江水甜美,下邊有真鹽,顏色正白如水晶。
當地出產犀牛、象、貂鼠、玳瑁、火齊、金銀銅鐵、金縷織的金氈、細密白疊、好裘、誄登一毛一。
火齊狀如雲母,色如紫金,有光澤,揭開薄如蟬翼,迭起來像一層層薄紗。
向西方和大秦、安息在海上貿易。
國內多大秦珍貴物品,有珊瑚、琥珀、金碧、珠璣、琅王干、郁金、蘇合。
蘇合是合各種香汁煎成,不是自然生成的一種物品。
又有人說大秦人采蘇合,先搾出它的汁作成香膏,而把渣滓賣給各國商人,所以輾轉來到中國的蘇合就不太香。
郁金只產於..賓國,花色正黃而細一嫩,和蓮花裡面包著蓮蓬的那層相似。
..賓人拿它供奉佛寺,過些天乾枯了就扔掉,商人就把它轉賣到別國去。
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派使者從日南郡外來進獻,這是大秦與漢代惟一的一次外交往來。
大秦商人往往到扶南、日南、交趾,西南部境外各國人卻少有到大秦的。
孫權黃武五年(226),有大秦商人叫秦論的來到交趾,太守吳邈派人送去見孫權。
孫權詢問秦論大秦風土習俗,秦論都一一作答。
當時諸葛恪征伐丹一陽一,俘獲黝、歙矮人。
秦論見了說:「大秦少見這種人。」
孫權用男一女各十人,並派官吏會稽人劉鹹送秦論,劉鹹在路上死去,秦論便自己回國去了。
漢和帝時,天竺曾幾次派使者來進獻,後來因西域反叛就斷絕了交往。
到桓帝延熹三年、四年,頻繁從日南郡境內來進獻,魏晉兩朝斷絕不再來往。
只有三國吳時扶南王范旃派親信蘇勿到天竺出使,蘇勿從扶南投拘利口岸出發,沿著海灣正西北方向駛入,歷經海灣邊數國,大約一年多到達天竺江口,逆水行七千里才到了天竺。
天竺王驚奇道:「海濱極為遙遠,還會有人到這裡來嗎?」
就讓他在國內參觀,並派陳、宋等二人用四匹月支馬報謝范旃。
蘇勿他們走了四年才回到扶南。
當時吳國派中郎康泰出使扶南,見到陳、宋等人,詢問天竺國風土民情,回答說:「天竺以佛教興國。」
人民豐足,土地把沃,國王號茂論。
國都中到處水流環繞縱橫,最後都注入大江。
國王的宮殿全都雕鏤彩飾,十分華麗;街巷集市,房屋樓台,熱鬧非凡,到處鐘鼓音樂,人們服飾香一艷華麗,水陸交通發達,商賈雲集,各種玩物珍寶,可以隨一心一所一欲地享用。
左右有嘉維、捨衛、葉波等十六個大國,離天竺有的二三千里,都尊奉天竺,認為它在天地的中心。
梁天監初年,天竺王屈多派遣長史竺羅達上表獻琉璃唾壺、雜香、古貝等物品。
師子國
師子國,是在天竺旁邊的一個國家。
那地方溫和舒適,沒有冬夏的分別。
五穀無論什麼時候種都可以,不論時節。
國內從前沒有人,只有鬼神和龍居住。
各國商人來和它們作生意,鬼神不見蹤影,只是拿出珍寶,顯示其價錢,商人按價拿取。
各國人聽說這塊地方安樂,因此競相前往,很多人定居了下來,於是成為大國。
晉義熙初年,開始派使者進獻玉像,走了十年才來到。
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潔潤,形狀工藝很特殊,恐怕不是人工製成。
這座像歷經晉、宋,放在瓦官寺內。
在此之前有征士戴安道造了五座佛像,另有顧長康的《維摩畫圖》,世人並此稱為三絕。
到齊東昏侯時毀了玉像,先截去手臂,後又毀了身軀,為他的一愛一妾潘貴妃作釵釧用。
宋元嘉五年(428),師子國王剎利摩訶派使者上表朝貢。
十二年,又派使者來朝貢。
梁大通元年(527),後來的國王迦葉伽羅訶黎邪派使者奉表朝貢。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