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吳明徹傳:父親吳樹,在梁朝任右軍將軍。吳明徹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吳明徹傳

南史白話文

吳明徹傳

吳明徹,字通火召,秦郡人。

父親吳樹,在梁朝任右軍將軍。

吳明徹自幼父親去世,他本一性一非常孝順。

十四歲時,有感於父親的墳墓尚未修建,家裡又貧困難以拿出錢來,便勤於耕種。

當時天旱,禾苗枯焦,吳明徹非常傷心,每天到田里大哭,抬頭向蒼天訴說。

過了幾天,有人從田里回來,說莊稼已死而復生,吳明徹以為是騙他的,可是當去看過以後,才知道是真的。

秋天時他家獲得大豐收,足夠給父親營葬的費用。

這時有位姓伊的人,善於占卜墓地,他對吳明徹的哥哥說:「當你進行安葬時,必定有騎白馬追鹿的人經過墳地,這是最小的那位孝子大貴的徵兆。」

到營葬時,果然如此。

吳明徹正是吳樹最小的兒子。

當侯景進犯都城時,吳明徹家裡還有三千多斛粟麥,而周圍鄉村的人都正在忍饑挨餓。

吳明徹便對他的哥哥們說:「如今的人難以說能活多久,何不拿出來和鄉里人共同吃呢?」

於是,他們按各家人口平均分配,老少相同,群盜聽說之後都不從這裡經過,鄉鄰們賴以生存的人很多。

陳武帝鎮守京口時,想和他深相交結往來。

吳明徹便去拜訪陳武帝,陳武帝降階相迎,拉著手一同入席。

吳明徹也略讀過一些書史經傳,並向汝南人周弘正學過天文、卜時、遁甲等,略通其術,頗以英雄自居,陳武帝也覺得他很不一般。

當陳武帝受禪讓之後,任命吳明徹為安南將軍,和侯安都、周文育一起領兵討伐王琳。

當眾軍大敗時,吳明徹自己帶領軍隊回到都城。

陳文帝即位,吳明徹以本官加封右衛將軍。

周迪反叛時,朝廷詔令吳明徹任江州刺史,領豫章太守,總率各軍討伐周迪。

吳明徹本一性一剛直,部眾們不太和睦,文帝得知之後,派安成王頊去替代吳明徹,讓他以本封號回朝廷。

天嘉五年(564),改任吳興太守。

當到朝廷辭行赴郡任職時,文帝對他說:「吳興雖是一郡,但因是帝室之鄉,責任重大,所以委派你去。」

宣帝即位,任命他為領軍將軍,不久又改任丹一陽一尹,並詔令可以帶護衛人員四十人出入宮殿。

到仲舉假傳聖旨,要將宣帝排擠出朝廷時,一毛一喜預先知道了這個一陰一謀,宣帝很害怕,就讓一毛一喜去找吳明徹一起謀劃。

吳明徹說:「繼任之君守喪期間,萬事缺乏處理,殿下是朝廷的周公召公,德過於古代賢相伊、霍,請留在朝中詳盡計議,千萬不要招致懷疑。」

當湘州刺史華皎一陰一謀叛亂時,朝廷詔令吳明徹任都督、湘州刺史,和征南大將軍淳於量等共同討伐華皎。

華皎被討平,吳明徹受封為開府儀同三司,晉爵位為公爵。

太建五年(573),朝廷計議北伐,公卿們各有不同意見,吳明徹堅決請求北進。

詔令加封他為侍中、都督征討諸軍事,總領軍隊十多萬人從京都出發,沿江的城鎮,相繼歸降。

軍隊到秦郡時,齊國的大將軍尉破胡領兵增援,被吳明徹的軍隊打跑了,秦郡歸降南朝。

宣帝因為秦郡是吳明徹的故鄉,便傳旨送來太牢的祭祀禮品,讓他祭拜祖先祠堂和上墳。

各種文武儀仗十分興盛。

鄉里人都以此為榮。

又進軍並攻佔仁州,朝廷任命吳明徹為征北大將軍,晉封南平郡公。

再進一逼一壽一陽一,齊國派王琳前來抵禦防守,吳明徹乘天黑進攻,到半夜擊潰了齊軍,齊兵後退,佔據相國城和金城。

吳明徹命令在軍中增修攻城器一具,又攔住肥水灌城,城中苦於水濕,許多人得了腸胃病,手腳都浮腫,死去的有十之六七。

正好齊國派大將皮景和率領幾十萬軍隊來救援,到離壽春三十里的地方,止步不前。

諸將都問:「用什麼計謀?」

吳明徹說:「兵貴神速,而對方結營不敢前進,自挫鋒芒,我知道他不敢和我們作戰,這還不是很清楚的嗎?」

於是,吳明徹親自穿上甲冑,在城四面猛烈進攻,城內非常驚慌,陳軍一鼓作氣活捉了王琳等送往建鄴。

皮景和驚懼而逃。

朝廷下詔任命吳明徹為車騎大將軍、豫州刺史,增封的食邑連同以前的共有三千五百戶。

皇帝派中謁者蕭淳到壽一陽一送來策文,吳明徹在城南設壇,有士兵二十萬,他在壇前陳列旗鼓戈甲,登壇拜受策文和封號,成禮之後才退下。

六年,吳明徹從壽一陽一入朝,皇帝的車駕親臨他家,賜給鐘磬一部。

七年,進攻彭城,軍隊到呂梁時,又大敗齊軍。

八年,進位為司空,賜給他大都督的鐵鉞、龍麾。

不久又任命他為都督、南兗州刺史。

當周滅齊時陳宣帝準備對徐州、兗州進兵。

九年,詔令吳明徹北征,並讓他的世子慧覺代管州事。

軍隊到呂梁,周的徐州總管梁士彥帶領大家抵抗,吳明徹多次打敗敵軍,並攔截清河水以灌城,進攻得十分猛烈,在城下羅列戰艦。

周朝派大將軍王軌前來救援。

王軌輕裝急進,從清水進入淮河口,在橫流中放置許多木頭,用鐵鎖穿住車輪,阻斷船行的水路。

眾將聽說後十分驚恐不安,商議要挖開河堰讓軍隊撤退,用船運載馬匹。

馬明戌、裴子烈說:「您如果挖開水壩下船,船就會傾倒,怎麼能行呢?不如先將馬匹送出。」

這時正好吳明徹背上有非常嚴重的疾病,他知道自己難以成功,便聽從了他們。

於是,吳明徹派蕭摩訶帶領幾千馬軍先回,吳明徹自己挖掘大堰,然後乘著水力退軍。

到達清河口時,水力很小,舟艦都難以渡過,眾軍都潰散了。

吳明徹已經無計可施,便被抓住了。

周朝封他為懷德郡公,位為大將軍。

他因為憂愁過度而得病,死於長安。

後來他的舊部下偷了他的靈柩運回南方。

至德元年(583),朝廷下詔追封他為邵陵侯,讓他的兒子慧覺繼承他的爵位。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