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
王懿傳
王懿字仲德,是太原祁縣人,自己說是漢朝司徒王允的弟弟幽州刺史王懋的七世孫。
祖父王宏在石季龍那裡做官,父親王苗跟隨苻堅做官,都達到二千石的級別。
王仲德少年的時候一性一格沉穩,有主意和智謀,侍奉母親很恭謹,學問通曉一陰陽一,一精一解聲律。
苻氏失敗,王仲德年齡十七歲。
他和他的哥哥王睿一同發兵起義,和慕容垂作戰失敗,王仲德受了重傷逃走,和家屬失去了聯繫。
路上經過一個大澤,被困住不能離去,躺在林子裡。
有一個小孩穿著青色的衣服,年齡大約七八歲,騎著牛正在走路,見了王仲德吃驚地說:「這位漢子吃飯了沒有?」
王仲德說肚子很餓,小孩走了,過了一會又返回來,拿了飯給他吃。
吃過後想走,卻下起了暴雨,看不見路徑,有一條白狼來到跟前,仰天叫著,叫罷銜起了王仲德的衣服,於是渡水,王仲德隨在它的後面,也得以渡過,與王睿相遇。
他們渡過黃河到了滑台,又被翟遼所挽留,讓他做將帥。
幾年以後王仲德想要南歸,於是便丟開翟遼奔往泰山。
翟遼的騎兵追趕得很急,仲德夜間行走忽然看見前頭有熊熊的火炬在引導著他們,藉著火光走了一百來里才得以逃脫。
晉朝太元末年,遷居彭城。
兄弟名字犯了晉朝宣、元二帝的忌諱,所以都以字行世。
王睿字元德。
北方重視同姓,都稱做骨肉,有遠來相投的人,無不竭力贍養和相助。
如果有一個人不到的,就被認為是不義,不為同鄉人所寬容,王仲德聽說王愉在江南十分顯貴,是太原人,就遠來投奔王愉。
王愉接待非常微薄,於是便到姑熟去投桓玄。
正遇上桓玄篡位,見到了輔國將軍張暢,說到了這事。
王仲德說:「自古革命誠然不止一族,然而現在的起事者恐怕不能夠成大事。」
王元德果決剛勁很有謀略,宋武帝十分瞭解他,把舉義的事情告訴了他,讓他到京城去襲擊桓玄。
王仲德聽到了他們的謀劃,對王元德說:「天下的事情不可不保密,而且兵也不以遲緩巧妙為貴。
桓玄一性一情沒有遠慮,喜好夜晚出入,現在捉他正需要一個勇士的力量。」
事情秘密洩露,王元德被桓玄殺死,王仲德逃走。
正遇上義軍攻克了建鄴,王仲德抱著元德的兒子王方回出來迎候武帝,武帝在馬上抱著方回,與仲德相對痛哭。
追贈王元德為給事中,封為安復縣侯,任命王仲德為鎮軍中兵參軍。
武帝討伐廣固,王仲德擔任前驅,逢有戰鬥就戰敗敵人,進行了大小二十多次戰鬥。
盧循的軍隊前來進攻,眾人的議論都想要遷都,王仲德臉色嚴正地說:「當今天子對著太一陽一、面向南方,各位明公著名當世,共同輔佐,新建大功,威震四海。
妖寇猖狂,是趁我們遠征,一旦凱旋入京,他們將自行逃散。
如果今日投向草莽,則和匹夫相同,匹夫來發號令,怎麼能有權威?這種計謀如果能夠確立,在下請求從此告辭。」
武帝很高興。
後來武帝與盧循在左裡作戰,王仲德功勞冠於諸將,封為新淦縣侯。
義熙十二年(416)北伐,晉陞王仲德為征虜將軍,擔任冀州刺史,督前鋒諸軍事。
冠軍將軍檀道濟、龍驤將軍王鎮惡開向洛一陽一,寧朔將軍劉遵考、建武將軍沈林子出往石門,寧朔將軍朱超石、胡藩開向半城,都受王仲德的統率。
王仲德率龍驤將軍朱牧、寧遠將軍竺靈秀、嚴綱等開往鉅野進入黃河,於是總合各路軍隊進據潼關。
長安平定,任命王仲德為太尉咨議參軍。
武帝打算遷都到洛一陽一,眾人討論都認為是適當的。
王仲德說:「不同尋常的事是人們所驚駭的,現在軍隊在外已經很久,士人都想回去,所以應當以建鄴為王業的基礎。
遷都應該等到國家全部統一以後。」
武帝十分贊同。
派人護送姚泓先回彭城。
武帝即位,他逐步陞遷為徐州刺史,擔任都督。
元嘉時期(424~453),到彥之向北拓展疆土,王仲德同行。
魏國丟棄了河南,司、兗三州平定,三軍都很高興,而王仲德卻有憂慮,他說:「諸位賢士不熟悉北國的虛實情況,一定會落入他們的圈套。」
各路軍隊進駐靈昌,魏軍從委粟津渡過黃河,虎牢、洛一陽一都丟掉了。
到彥之聽說兩座城市都失陷了,打算燒掉船隻步行逃走。
王仲德說:「洛一陽一既然失敗,虎牢無法自立,道理必然是這樣。
現在賊兵走了我們還仍有土地千里,滑台還駐有強兵。
如果就捨掉船隻,士卒必定潰散。
而且應當進入濟水到達馬耳谷口,再仔細研究下一步的對策。」
結果是回軍沿著濟南歷城步行而上,燒掉了船隻,丟棄了兵甲,回到彭城。
王仲德因此而被免官。
不久和檀道濟救滑台,糧食用盡而退回,從此重又丟掉了河南。
元嘉九年,又擔任徐州刺史。
王仲德三臨徐州,威德顯揚於彭城。
他建立佛寺,在塔中塑了白狼、童子像,是根據他在河北的經歷而做的。
晉陞稱號為鎮北大將軍。
元嘉十五年去世,謚號為桓侯。
也在廟中設立了白狼、童子壇,每次祭祀,一定要同時為他們祈禱。
兒子王正循承襲了他的爵位,後來被家童殺死。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