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胡藩傳:少年時成為孤兒,居喪以哀傷聞名。太守韓伯見了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胡藩傳

南史白話文

胡藩傳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

少年時成為孤兒,居喪以哀傷聞名。

太守韓伯見了他,對胡藩的叔叔尚書胡少廣說:「您的這個侄子一定會以義烈成名。」

州府徵召,他不去上任,等二弟加冠結婚完畢,才到郗恢的軍幕中擔任參謀。

當時殷仲堪為荊州刺史,胡藩的妻兄羅企生是殷仲堪的參軍。

胡藩從江陵經過,去看望羅企生,從而勸說殷仲堪說:「桓玄的意趣沒有常一性一,您對他的崇信太過分了,不是迎接未來的好方法。」

殷仲堪很不高興。

胡藩下來後對羅企生說:「倒過戈一柄一來交給別人,必定會導致大禍,如果不早早離開,後悔就來不及了。」

後來桓玄從夏口襲擊殷仲堪,胡藩參謀殷仲堪後軍軍事。

殷仲堪失敗,羅企生果然因為跟從他而遭了禍患。

胡藩轉換職務為太尉大將軍相國參謀軍事。

宋武帝起兵,桓玄戰敗將要逃跑。

胡藩拉著馬韁說:「現在羽林軍的射手還有八百人,都是過去西部的義兵,一旦捨棄他們,再想回歸難道還能做得到嗎?」

桓玄只是用鞭子指著天空。

從此奔逃,互相失散,後來他在蕪湖追上了桓玄。

桓玄見了胡藩,高興地對張須無說:「您這一州總是多出士人,今天又見到了王修。」

桑落失敗後,胡藩的軍艦被燒燬,他穿著鎧甲跳入水中,潛泳了三十來步,才得以登岸。

於是回到了家中。

武帝平時聽說胡藩對殷仲堪直言勸告,又為桓玄盡節,便召聘他到本鎮軍中參謀軍事。

跟隨征討慕容超,慕容超的軍隊屯聚在臨朐。

胡藩告訴武帝說:「賊軍屯兵城外,留守部隊必然很少,現在前往攻取他的城池而斬斷他的旗幟,這便是韓信戰勝趙軍的辦法。」

武帝便派檀韶與胡藩秘密前往,於是攻克了此城。

賊軍見城池陷落,立即逃走,退軍去保廣固。

武帝又把它包圍起來,將要攻下的那天夜裡,忽然有一隻鳥像鵝一樣大,青黑色,飛入武帝帳幕中。

眾人都認為不祥。

胡藩慶賀說:「青黑,是胡虜的顏色。

胡虜歸我,大吉大祥。」

第二天早晨攻城,城被攻陷。

他跟隨征討盧循到達左裡,屢戰有功,被封為吳平縣五等子。

不久任命為鄱一陽一太守,跟隨討伐劉毅。

起初,劉毅要去荊州,上表請求繞道東部回建鄴辭別陵墓。

離都城還有幾十里,沒再前行,面向宮闕叩拜。

武帝前往倪塘會見劉毅,胡藩請求把他殺掉,便對武帝說:「您認為劉衛軍在您以下麼?」

武帝說:「您以為怎樣?」

他說:「要論豁達大度,功高天下,聚集百萬之眾,合乎天人願望,劉毅當然應該佩服您。

至於涉獵記傳,吟詠談說,自許為雄傑,進行誇口,官紳白面之士,紛紛投歸,在這方面劉毅就不肯在您之下了。」

武帝說:「我與劉毅都有克復的功勞,他的罪過還沒有彰顯,不可以自相圖謀。」

到了現在,又對胡藩說:「以前如果聽從了你在倪塘的計謀,就不需要有今天的行動了。」

他又跟隨征討司馬休之,做了參軍。

徐逵之敗亡,武帝非常生氣,當天就在馬頭岸渡江。

江津岸邊峭壁千丈,司馬休之臨岸佈陣,無法攀登。

武帝叫來胡藩,命令攀登上岸,胡藩臉色猶疑。

武帝發怒了,命令左右把他押來,想要斬他。

胡藩不甘被殺,回過頭來說:「寧可前進而死。」

便用刀頭在岸上鑿孔,勉強容下腳指,逕直上攀,隨著攀上的人越來越多。

登上以後,拚死戰鬥,終於打敗了敵人。

跟隨討伐關中時,為太尉軍事參謀,統領另一支隊伍到了河東。

暴風吹著輜重艦漂到北岸,魏軍得到了這只軍艦。

胡藩十分氣憤,率領身邊十二人乘小船徑直前往。

魏騎兵五六百人,看見胡藩前來,一齊笑他。

胡藩善於騎射,登岸射擊,應弦而倒的約有十人。

魏軍通通退走,全部收復了所失的土地,然後返回。

又派遣胡藩和朱超石等追魏軍到達半城,魏軍幾萬人進行合圍,胡藩和朱超石兵不滿五千,奮力作戰,大破了敵軍。

武帝回到彭城,參與相國軍事。

議論他平定司馬休之和廣固的功勞,封為一陽一山縣男。

元嘉年間(424~453),位居太子左衛率。

死後,謚號為壯侯。

兒子胡隆世繼承了他的爵位。

胡藩的幾個兒子,大都不遵守法度,第十四子胡遵世夥同孔熙先謀反,文帝因為胡藩是功臣,不想暴露這件事,便讓江州官員借其他事情把他殺死。

第十六子胡誕世,第十七子胡茂世,後來企圖擁戴平民劉義康,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豫章,將他們討平。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