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王晏傳:在宋朝做官,起初是建安國左常侍,漸漸升到車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王晏傳

南史白話文

王晏傳

王晏字休默,一字士彥。

在宋朝做官,起初是建安國左常侍,漸漸升到車騎,晉熙王劉燮在安西任命王晏為主簿,當時齊武帝為長史,與王晏相遇。

軍府轉為鎮西,又任命王晏為記室。

沈攸之發難後,他跟隨武帝鎮守盆城。

齊高帝當時雖然威權很重,但眾人心裡仍然疑惑,王晏則專心侍奉,軍事文件都委託給他。

他一性一情諂媚,逐漸受到一寵一信,常常參與議論機密。

建元初年(479),他擔任太子中庶子。

武帝在東宮,專斷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報,王晏擔心會獲罪,便稱病自動疏遠他。

武帝即位,他做長兼侍中,信任如舊。

升為侍中祭酒。

中間遭到了母親的喪事,後來起用為司徒左長史。

王晏的父親王普曜藉著王晏的勢力,做了許多顯達官職。

王普曜死後,王晏居喪有禮。

永明六年(488),擔任丹一陽一尹。

王晏地位重要而且很受信賴,豫章王蕭嶷、尚書令王儉等都放下架子和他結交,而王晏常常因為工作出現疏漏受到責備,所以連連稱說有病。

時間久了,轉為江州刺史。

他哭著不願外出,結果留下擔任吏部尚書、太子右率,終於因為舊恩而受到一寵一幸。

當時尚書令王儉雖然官位高貴,卻被疏遠,王晏負責選拔官吏以後,權力管到台閣,和王儉很不融洽。

王儉去世,禮官想依照王導的先例給他追加謚號為「文獻」,王晏上奏說:「王導才能得到這樣的謚號,但宋朝以來不加給素族。」

而對親人說:「已經把他當成平民宰相了。」

永明十一年,為右僕射,兼任太孫右衛率。

武帝去世,遺旨把尚書事交給王晏和徐孝嗣。

鬱林王即位,轉為左僕射。

後來明帝謀劃廢立皇帝,王晏便響應推舉,轉為尚書令,封為曲江縣侯,配給樂隊一部、衛隊五十人入殿。

當時明帝形勢已經公開,而沒人敢於先說,蕭諶兄弟握有兵權,遲疑不決,王晏接連三夜便裝步行到蕭諶家中商議,當時的人們因此觀望著他們。

明帝與王晏在東府談到時事,王晏和他擊掌說道:「您常說王晏怯懦,現在如何?」

建武元年(494),晉陞官號為驃騎大將軍,配給班劍二十人,又加兵一百人,兼太子少傅,晉陞爵位為公。

因為魏軍出動,配給兵士一千人。

王晏對親戚舊友十分熱情,為當時人所稱讚,現在自認為輔佐維新,言談之間常常非議武帝舊時的事情,眾人才開始加以責怪。

明帝雖然在關鍵時刻需要王晏,但心裡卻懷疑排斥。

他翻閱武帝時的詔令,得到給王晏的手詔三百餘張,都是議論國家政事。

永明時期(483~493),武帝想讓明帝代王晏兼管選舉,王晏啟奏說:「蕭鸞一精一明幹練有餘,然而不熟悉諸姓百家,恐怕不能擔任這一職務。」

於是停下了。

等看見這張詔書後,明帝更加猜忌和鄙薄他。

明帝初即位時,始安王蕭遙光就勸他殺掉王晏,明帝說:「王晏對我有功勳,而且也沒有罪過。」

蕭遙光說:「王晏尚且不能為武帝,怎能為陛下?」

明帝默然地改變了臉色。

當時明帝常常派心腹左右陳世范等人外出到路途街巷中去探聽反對言論,從此便以王晏為對象。

王晏一性一情浮躁,私慾無厭,自己聲言旦夕之間就可以官至開府。

又企望做錄尚書,常常對別人說:「徐公應為尚書令。」

又和徐公詩云:「槐序候方調。」

他的名位在徐公的前面,徐公如果有三槐,則王晏不言自明。

有人便對他進行譏諷。

王晏的威望不重,又與皇上平素疏遠,中興初年(501),雖然為了政事而委任他,但內心卻相疑慮,王晏沒有防備的心理。

位居朝堂,事情多是獨斷專行,內外要職,都要用來安排親信,常常與皇上爭執用人。

他多次叫相面的人來給自己相面,說他要大貴。

跟客人談話,好支開旁人。

皇上聽說後,懷疑王晏要謀反,於是便有了誅殺王晏的心思。

有個人叫鮮於文粲,與王晏的兒子王德元往來,他秘密地探聽到朝廷的旨意後,就告發王晏有異志。

又有身邊的單景俊、陳世范等人聽了巫覡的話啟奏皇上,說王晏懷有異圖。

這時要在南郊進行祭天,皇帝應該親自到場,單景俊等人就說王晏要借此機會和武帝以前的主帥在中途偷偷發難。

正巧趕上有野獸侵犯南郊的祭壇,皇帝越發害怕,在尚未郊祭的前一天,皇上便決定取消這一行動。

首先報知了王晏和徐孝嗣,徐孝嗣領旨,而王晏則上言郊祀是件大事,皇上一定要親自去辦。

單景俊的話更加得到證明。

元旦會見群臣結束以後,便召見了王晏,在華林省把他殺死。

下詔書公佈了他的罪名,並說河東王蕭鉉識力微弱,想讓他空居帝位,一併下令由廷尉收監。

王晏做員外郎時,父親王普曜齋房前的柏樹忽然變為梧桐,談論的人認為梧桐雖然有棲居鳳凰的美妙,卻失去最後凋落的節一操一。

等王晏敗亡,果然是這樣。

又在沒有敗亡以前,他見屋上的椽子都是大蛇,近前再看還是木頭。

王晏很討厭它們,便用紙把椽子裹上,還看見紙內在搖動,簌簌有聲。

又曾在北山廟答賽神靈後夜間回來,王晏醉酒,部屬也飲了酒,儀仗錯亂,前後十幾里中,不再能夠控制。

懂得的人說這顯示將不能長久。

不久便敗亡了。

王晏的兒子王德元,有意進取,位居車騎長史。

王德元初名王湛,武帝說:「劉湛、江湛,都不是善終,這不是個好名字。」

王晏便給他改了,到現在也被牽連殺死。

王晏的弟弟王詡,位居少府卿。

皇帝下令沒當上黃門郎以前,不准蓄女伎,王詡和射聲校尉一陰一玄智因為蓄伎而被免官,囚禁了十年。

皇帝下令特別寬免了王詡。

王詡也很重舊交。

後來任命為廣州刺史。

王晏被殺後,皇上派人也把他殺死。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