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儒林傳序:以此來弘揚王化匡正風俗,這是王者治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儒林傳序

南史白話文

儒林傳序

如今的儒學,本是承繼古時的六經之學。

以此來弘揚王化匡正風俗,這是王者治國的首要之舉。

自從秦氏焚書坑儒,儒道因之亡缺。

到漢武帝時,開設學校,立五經博士,設置弟子生員,分設科目進行策問,並以官祿相鼓勵,因此傳習儒學者便越來越多了。

此後的太學生徒,經常有上萬人,各郡國的學校也處處滿員,那些自學於山野的人,也都來加入其行列。

所以自兩漢薦舉賢人,都是根據其經術如何。

到魏正始年間以後,改為崇尚玄虛,無論公卿士庶,少有人能通經術。

當時荀青、摯虞等人,雖然也曾議及創尊儒之制,但沒有人能夠改換當時的風氣。

從此中原潰敗,禮義沉一淪。

等到東晉偏安江左,自身難保,也就顧不上這些。

這種狀況一直到宋、齊,國家的學校雖然有時也開辦,然而勉勵督導不夠,難以維持到十年以上,只不過作一時文飾而已。

當時各地鄉間無人開館講學,公卿也少有通經術的。

朝廷大儒,只是自學而不肯培養徒眾,後生晚輩孤陋寡聞,抱著經書而沒地方聽人講授,大道鬱閉不通實在太久了。

到梁武帝開創基業,很為儒道敗落憂傷。

天監四年(505),下詔開設五經學館,建立國家的學校,總括《五經》進行講授,設置《五經》博士各一人。

當時以平原明山賓、吳郡陸璉、吳興沈峻、建平嚴植之、會稽賀蠩充任博士,各人主持一館。

每館有數百生員,供給其生活用度,其中經考核通曉經術的,馬上就任為官吏,於是學習儒家經典的人雲集而來。

又選拔學生派遣到會稽雲門山,向廬江何胤受學業。

分派博士、祭酒到各州郡開設學校。

七年(508),又下詔令皇太子、宗室、王侯都到學校受業,武帝御駕親臨,祭祀先師先聖孔子,對師生們慇勤寄語,贈束帛以慰勞,一時人才滿座,濟濟一堂,一派奉行大道的氣象。

及陳武帝創立新朝,正經歷天下動亂,士大夫遭難,賊寇尚未平定,敦促勉勵經學之事,也就顧不上了。

天嘉年間以後,逐漸設置學官,雖然廣招生徒,但成就很少。

所搜羅來作點綴的,也都還是梁朝遺儒。

如今一併彙集起來,以作為儒林傳。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