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張緒傳:父親張演,是宋朝的太子中舍人。張緒少年知名,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張緒傳

南史白話文

張緒傳

張緒字思曼,是張岱哥哥的兒子。

父親張演,是宋朝的太子中舍人。

張緒少年知名,清簡寡慾,他的堂伯張敷和叔父張鏡、堂叔張暢都認為他很高貴奇異。

張鏡把他比作樂廣,張敷稱「與我們是同一類人」。

張暢向孝武帝推薦,任用他做尚書倉部郎。

都令史讓他詳細介紹一下郡縣儲米的情況,張緒肅然直視,對這些很不在意。

宋明帝每次見到張緒,就讚歎他的清淡。

調轉為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升為司徒左長史。

吏部尚書袁粲告訴皇帝說:「臣看張緒有正始遺風,應該擔任宮中職務。」

又轉為中庶子。

後來做了侍中,調任吏部郎,參與掌管大選。

元徽初年,東宮官員罷免,選曹打算讓舍人王儉為格外記室。

張緒認為王儉人才地位都很美,應該轉為秘書丞。

依從了他。

張緒又調任侍中,曾經私下對客人說:「我一生不懂得惟諾應承。」

有人把這話告訴給了袁粲、褚彥回,由此把他調出京城去做吳郡太守,而張緒起初並不知道。

升明二年(478)從祠部尚書轉為齊高帝太傅長史。

建元元年(479)擔任中書令。

張緒善於談玄,很被人敬重並覺得驚異。

僕射王儉曾說:「張緒在過江南渡的人物中沒有能比的,在北方的士人中可以尋求。

不知道漢代的陳仲弓、黃叔度是否能超過他?」

皇帝駕臨莊嚴寺聽僧達道人講《維摩》經,因為坐得太遠聽不到張緒說話,皇上不便讓張緒移動,便讓僧達道人遷移地點,以便接近他。

當時皇帝想任用張緒為右僕射,問王儉的意見。

王儉說:「張緒少年時候就有美好的聲望,確是很好的人選。

南方士人向來很少擔任這一職務。」

褚彥回說:「王儉的少年時代可能記不起來了,江東任用的陸玩、顧和,都是南方人。」

王儉說:「晉朝政治衰落,不可作為楷模。」

先前張緒的幾個兒子都是輕俠,中間的兒子張充少年時又不拘小節,王儉又一次進言,便放下了。

後來成立了國學,讓張緒擔任太常卿,兼國子祭酒;讓王延之代替張緒為中書令。

何點讚歎說:「晉朝以子敬、季延擔任此職,現在以王延之、張緒擔當,可以說是清雅官職。

以後接替的人,實在是不容易。」

張緒長於《周易》,語言一精一辟,道理深奧,一時間被奉為宗法。

他常常說:「何平叔不懂《易》中的七個問題。」

武帝即位,轉任吏部尚書,祭酒職務依舊。

永明二年(484),兼任南郡王師,加官給事中。

三年,轉為太子詹事,王師、給事中職務依舊。

張緒每次朝見,武帝目送著他,對王儉說:「張緒因為地位尊崇我,我因為道德珍視張緒。」

調任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王師職依舊,配給親信二十人。

又兼任中正。

長沙王蕭晃囑托選用吳郡人聞人邕為州議曹,張緒因為他資格不當,堅持不答應。

蕭晃寫信給張緒堅持請求,張緒嚴肅地對蕭晃的送信人說:「這是我身家所在的州鄉,殿下怎能強一逼一?」

才算罷了。

張緒談吐風一流,聽的人都忘記了飢餓和疲勞,見到的人態度肅然如同置身於宗廟。

即使終日和他住在一起,也無法測度他。

劉悛任職於益州,給武帝獻了幾棵蜀地的柳樹,枝條很長,形狀像是絲縷。

當時舊宮芳林苑剛剛建成,武帝把它們種在太昌靈和殿前,常常玩賞嗟歎,說:「這些楊柳風一流可一愛一,很像張緒當年的樣子。」

他就是如此地受到賞一愛一。

王儉擔任尚書令、丹一陽一尹,當時各位令史前來拜訪,有一個令史善於俯仰,舉止美觀。

王儉對他十分欣賞和驚異,問他說:「曾經和誰共過事?」

回答說:「十多歲時在張令門下。」

王儉一直目送著他。

當時尹丞殷存至在座,說:「這是康成的弟子。」

永明七年(489),竟陵王蕭子良兼任國子祭酒,武帝給王晏下詔說:「我想讓司徒辭去祭酒把它授給張緒,眾人的議論以為怎樣?」

蕭子良終於沒有上任,以張緒兼任國子祭酒。

張緒口不言利,有財物就分散掉。

端坐清談,有時一整天也不吃飯。

僕人們見張緒餓了,就為他備飯,然而他自己卻沒有要求過。

死了以後,沒有房宅殯殮,他遺囑「喪事不設柳謔做棺飾,只用蘆葭。

喪車拉著靈柩,靈柩上放上一杯水和香火,不設祭品」。

堂弟張融很尊敬張緒,侍奉他像親兄長一樣。

抱著酒在張緒的靈前酌飲痛哭說:「阿兄風一流忽然終止。」

追贈為散騎常侍、特進、光祿大夫,謚號簡子。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