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郭原平傳:一性一情謙虛,每為人做活兒,只收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郭原平傳

南史白話文

郭原平傳

郭世通的兒子郭原平,字長恭,也具有仁孝的品行,全靠自己的力量來贍養父母,給人家做工掙取善食。

一性一情謙虛,每為人做活兒,只收取打短工的工錢。

主人供一應飯食,原平因為自己家貧,父母都沒有吃過好飯的緣故,就只吃些鹹飯。

如果有時候家裡斷了頓兒,便自己在外邊也空肚子一天,義不獨飽。

必定等到傍晚收了工,領了工錢回去,在附近買了糧食以後,才生火做飯。

父親病重一年,從冬到夏,原平衣不解一帶,不吃蔬菜,也從來沒有躺下睡過覺。

父親死後,蹦著腳哭昏過去,幾天後才醒過來。

他認為給父母辦喪事,從道理上講,不管是情義還是禮節都應該由孝子自己來幹,喪葬之事,不宜交別人代理。

他雖然靈巧卻不懂怎麼做墳墓,就打聽到本地有造墓的,去給人家幫忙,這樣經常出力幹活,時間長了便一精一通此道。

又十次頂替別人服役來掙取費用。

造墓的事,辦得節儉又合乎禮節。

他並沒有經過什麼專門的學習,全是憑內心一股自然靈氣。

葬完父親以後,就到僱主家裡去幹活兒而毫無懈怠,和其他奴僕分擔勞務,把輕鬆的事讓別人,自己揀重活兒干。

主人不忍心使喚他,幾次讓他回去,而原平辛勤勞作不曾停歇。

得到的工錢用來養母,有餘剩就攢著自己贖身。

他學了造墓手藝之後,對這活兒很一精一通,每到宜於喪葬的吉日,來求他的人絡繹不絕。

原平一定先撿最窮的人家去幹,不但收的費用低,還整天當勞力去幫著幹活兒。

等他父親喪事辦完後,自己蓋了兩間小屋作為祠堂,逢年過節,常在這裡悲哀悼念,只啃幾口乾糧,不喝湯水。

父親喪服期滿後,再也不吃肉。

高一陽一許瑤之免去建安郡丞後回鄉,派人送他一斤絲綿,原平不要。

瑤之就親自登門,對他說:「今年冬天太冷,建安的絲綿又好,所以我拿來奉送令堂大人。」

原平才拜謝收下。

他母親死時,悲痛傷身更甚,勉強支撐到喪服期滿。

母墓前有幾十畝田,不屬他所有,每到耕種收穫季節,種田人經常赤身露體地幹活兒。

原平不想讓人褻瀆了父母墳墓,就變賣家產,出高價買下這塊地,農忙時節,就穿戴整齊,流著眼淚親自去耕種。

每次出門賣東西,只要半價,本地人都知道這情況,總是加上原價付錢,彼此相讓,原平一定要讓價錢稍便宜些,才肯收錢。

他家房子附近種著竹子,夜裡有人來偷筍,被原平碰上了,賊逃跑時掉進了溝裡。

原平就在種竹處的溝上修了座小橋供人來往,又採下筍放在籬笆外邊,鄰里感到慚愧,再無人來偷取。

宋文帝駕崩,原平嚎啕大哭,一天只吃了一個麵餅,這樣一連五天。

有人說他:「誰不是皇帝的臣民呢,你何必這樣?」

原平哭著回答說:「我家被先帝看重,受褒獎之賞,不能報恩,所以心裡特別難受。」

他又以種瓜為業,大明七年(463)大旱,運瓜的河溝不能通船。

縣令劉僧秀可憐他窮困老邁,給他往河溝裡放水。

原平說:「普天大旱,百姓們都受苦害,怎能再減少澆地的水,用來通運瓜的船呢。」

於是就步行從別的旱路去錢塘賣瓜。

每次在來往途中,碰到拉船過水壩,總是趕緊劃過去幫忙。

而他卻總是自己拉船,不求助人家。

如果是自家的船先過水壩,後邊的人還沒到,常常停下船等待,這樣做已成了習慣。

曾有一次在縣南郭鳳埭幫人拉船,碰到有人打架,被差吏抓捕,打架的人都跑了,只有原平一人留了下來,差役把他拿住送到縣裡。

縣令是新來的,不認識他,就要對他嚴加責罰,原平脫一衣領受責打,一句也不爭辯。

左右上下的人都磕頭求情,才得以倖免。

原平從來不去拜謁官長,從出了這事以後,才開始學著去孝敬當官的。

太守蔡興宗到本郡上任,十分看重他,把他私人的米饋贈原平和山一陰一朱百年的妻子。

原平誓死不受,百年妻也堅決不要。

會稽郡特別看重望計與望孝,如若被薦舉者出身士族高門,那麼授官不會下於秘書、著作郎。

宋明帝泰始七年(471),興宗打算薦舉山一陰一孔仲智兒子為望計,原平次子為望孝。

仲智是會稽高門大族,原平是一方人倫楷模,想找兩個旗鼓相當的人。

碰上明帝下詔用了別人,所以這兩個人選都被擱置一邊。

興宗被徵召回京,向朝廷報告原平不尋常的德行,薦舉他為太學博士。

趕上興宗去世,此事未能辦成。

原平死在家裡。

三子一弟,都秉承家風具有孝行。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