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循吏傳序:前代史書也說,「如今的郡守,就是古代的諸侯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循吏傳序

南史白話文

循吏傳序

從前漢宣帝認為「政治穩定,獄訟得以妥善處理,恐怕靠的是郡守一級的地方長官了」。

前代史書也說,「如今的郡守,就是古代的諸侯啊」。

所以各級官吏的職責,就是要一愛一惜百姓。

至於道德教化,移風易俗,沒有不要靠他們的。

宋武帝出身百姓,知道民眾生活的艱難,等到做了帝王,常留心吏治。

然而朝廷忙於對外戰爭,顧不上修整內務,軍費開支日耗千金。

雖說沒機會減輕民眾負擔,但能克制自己的物質欲一望,用節儉來律己,左右沒有一寵一幸的小人,居室沒有豪華的裝飾。

所以能夠連年興兵,而不煩擾境內百姓。

文帝自幼寬懷仁一愛一,承續帝業,後來陝西戰亂,北魏南侵,宋朝廷興軍遣將,是為了拯救天下。

軍費也都出自庫存,沒有加重百姓負擔。

那時境內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繳納的賦稅和徭役,只限於常年的定額。

人民早出晚歸,只是為自己的生計忙碌。

州郡長官的任職以六年為期,雖說比不上前代終身不改任那樣穩定,然而人民有所依靠,官吏不事聚斂,家家還能吃穿不乏。

雖然時事艱難,但溝死路埋之事,尚可倖免。

只要是有百戶人的鄉村,有集市的市鎮,都有人們聚會歡樂,歌謠舞蹈,那是宋代的極盛之時。

到了元嘉二十七年(450),傾全國之力抵禦外患,耗盡積蓄,尚不足用,於是重賦厚斂,天下動盪不安。

從此直到孝武帝孝建年間,戰亂不止。

以區區江東,地域狹窄,承受連年戰爭,又加上災害饑荒,以前的繁盛景象,從此衰亡。

晉朝歷代帝王多居於內房,朝會宴享,不過在東西二堂舉行。

晉孝武末年,才建有清暑殿。

及宋武帝受命為帝,也沒什麼改變,他所居之處只稱為西殿,並不造華麗的名號。

文帝承襲不改,便也有合殿的名稱。

及宋孝武帝即位,賦稅徵調越來越多,朝廷的犬馬大量糟踏糧食,宮室裝飾奢華無比。

鄙視前代簡樸的規制,又加造正光、玉燭、紫極諸殿。

雕樑畫棟,珠窗秀戶,對於一寵一愛一的嬖女幸臣,賞賜起來幾乎傾國庫所有;竭盡四海的物產也難以滿足帝王的欲一望,搭上人的一性一命也不能讓他稱心。

明帝即位後,生活更加奢華,對下民毫無體恤,以至國家動盪。

治民的地方官吏,年年更換,灶上的煙囪還沒燻黑,炕上的蓆子尚未暖熱,怎能夠做出什麼政績。

難道能只怪官吏不如古時,民心與往昔不同,都是上邊把事情弄壞,致使教化難以實現。

齊高帝在這種奢侈縱一欲的風習下,輔立幼主,想救民疾苦,整頓世風。

當政不到一年,提拔山一陰一縣令傅琰為益州刺史,於是減免奢華,恢復簡樸,做帝王嚴於律己,親身為民眾作表率,本心就是為不侵擾百姓。

因為山一陰一是大城邑,官司案件繁多,建元三年(480),另設獄丞一職,與建康同等。

武帝繼承帝業,用心治理天下,仗帝王之威而善於裁斷,尚且還有錯漏,官吏犯法,令其自裁。

郡縣長官任職,以三年為期滿。

遇有水旱災荒,便對百姓撫恤賑濟。

十來年當中,百姓未受絲毫驚擾,都市繁盛,男一女老少安居樂業,載歌載舞,盛服華妝。

桃花綠水之間,秋月春風之下,無處不是樂土。

明帝未登基之前,就瞭解為官之道,等即位以後,專門留心官吏對官司案件的處理,從不曾枉法寬容瀆職者,地方官吏由此感到震懾。

後來因為魏軍入侵,國家動盪,戰火連年不息,沒有喘一息之機,戰爭耗費巨大,國勢從此衰落。

接下來朝廷昏亂,政權被一夥壞人把持,賦稅繁多,徭役無度。

地方官依附權貴,相互間助長貪婪暴虐,搜刮聚斂,侵擾黎民。

天下人心動盪,不知所措。

梁武帝未登基前,已知民間疾苦,等他剛剛平定齊末的混亂局面,就頒布文告,廢除東昏侯時所有額外的繁雜賦稅,於是天下百姓才得以減輕重負。

登基之後,親自過問民間事務,每天處理政務直到太一陽一偏西。

關心撫一慰人民疾苦,派使臣到四方瞭解風土民情,在朝廷外設置肺石,讓窮苦人下情上達。

努力先取信於民,所做的都是民眾急難之事。

天監元年(502),開始廢除按戶徵收絹綿實物的戶調,改為按實際丁口徵收。

自己身穿舊衣,宮內沒有華麗的裝飾。

日常御膳,惟有素食,飯桌上擺酒不過三盞,這是要先為天下作儉僕的表率啊。

所以每當選任官吏時,一定挑那些廉潔公正的人,並都親自召見,勉勵他們好好為官。

先前曾提拔尚書殿中郎到溉為建安內史,左戶侍郎劉繞為晉安太守。

到溉等人在任上都以廉潔著稱。

又下令:小縣長官有才能,可升任大縣令;大縣長官有才能,升任州郡太守。

山一陰一縣令丘仲孚有突出政績,升為長沙內史;武康縣令何遠清廉正直,升任宣城太守。

因此那時作官的都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

這是近代勉勵為官者的好辦法。

按前代史書各立有《循吏傳》,記述其美德,如今也採集此類事,以著成此篇。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