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江夏王蕭鋒傳:母親張氏有容貌和德行,宋朝的蒼梧王一逼一著要娶她,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江夏王蕭鋒傳

南史白話文

江夏王蕭鋒傳

江夏王蕭鋒字宣穎,是高帝的第十二個兒子。

母親張氏有容貌和德行,宋朝的蒼梧王一逼一著要娶她,又想要害死蕭鋒。

高帝十分恐懼,不敢讓他住在舊宅裡,而把他藏在張氏的家中,當時是四歲。

他一性一格方正,喜一愛一學習書法,張家沒有紙,他就靠著井欄寫字,寫滿了就洗掉,然後再寫,就這樣過了幾個月。

又早晨起來不肯拂去窗戶上的塵土,而先在塵土上畫道,學習寫字。

五歲時,高帝讓他學習鳳尾諾,一學就很好。

高帝十分高興,拿玉麒麟賜給他,說:「這是把麒麟賞給鳳尾了。」

到了十歲,便能寫文章。

武帝的時候,對藩王的府邸辨定很嚴,諸王不許讀異書,《五經》之外,只能看《孝子圖》。

蕭鋒便秘密地派人在街市里巷中購買圖書典籍,一個月之中,差不多都買齊了。

喜一愛一琴書,大概也是他的天一性一。

他曾經去看望武帝,武帝賜給了他一架寶裝琴,他便在武帝前彈奏起來,大受讚賞。

武帝對鄱一陽一王蕭鏘說:「..梨彈琴也是柳令一類,他既然事事有意,我想試著讓他以此去對民眾。」

蕭鏘說:「從前鄒忌鼓琴,威王便托付給他國家大政。」

於是便調出去做南徐州刺史。

他善於和人交往,與行一事王文和、別駕江纏等,都互相友好。

後來王文和被征為益州刺史,置酒告別,王文和流著眼淚說:「下官從少年以來就不曾作詩,今日分別十分依戀,不覺得文思生於情感。」

王儉聽到後說:「江夏王可以說是善於感化的絲絃啊。」

蕭鋒一精一於書法,為當時的藩王所推重。

南郡王蕭昭業也以一精一於書法見稱,他對武帝說:「我的書法當然應該勝過江夏王。」

武帝回答說:「..梨第一,法身第二。」

法身,是蕭昭業的小名;..梨,是蕭鋒的小名。

隆昌元年(494),他擔任侍中,兼領驍騎將軍,不久加任秘書監。

後來明帝掌權,藩王危懼,江纏曾經對王晏說:「江夏王有才能和德行,也善於隱遁形跡,他以琴道教授羊景之,景之成了著名人物,而江夏王卻在世上掩蓋著自己的才能,這不只是會彈七弦而已,對於諸子百家也是一樣。」

蕭鋒聽到後歎息說:「江纏成了又一個混沌畫眉的張敞,想著幫忙反倒惹禍了。

我只喜歡音樂飲酒,一愛一好戲狗走馬,哪裡需要去豪邁一番呢!」當時的人們把這當成了話題。

他常常煩悶不樂,寫了一篇《修柏賦》來表達自己的志向,說:「不僅超群而高一聳,同時堅貞而挺拔。

哪是春天才芬芳,處在霜下更茂盛。

暴風不能摧折它的枝條,積雪不能改變它的本一性一。

雖然當年歷經坎坷,但卻後凋值得詠歎。」

當時國家大業暗中轉移,蕭鋒獨自慨然有復興的志向,由於受到行一事典簽的一逼一迫,所以不能實現。

他曾經見到明帝,談話間說到蕭遙光的才力可以委任的意思,蕭鋒回答說:「遙光之於殿下,猶如殿下之於高皇,保衛宗廟,安定社稷,實在可以寄托。」

明帝聽了不禁失色。

蕭鋒很有武力,明帝殺戮諸王,蕭鋒給他寫信詰問指責,左右的人不給他傳送。

明帝非常害怕,不敢在府第中抓他。

蕭鋒出外登車,兵士想要上車一逼一迫,蕭鋒用手擊退了數人,都立即倒在地上,於是被殺害了。

江纏聽說他死去,流著眼淚說:「香蘭生在門前,不能不把它除掉,這就是《修柏賦》的深意所在吧!」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