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李項生唐垂拱初,譙國公李崇義男項生染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廣記》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

太平廣記

卷第四百四十八 狐二

李項生 王義方 何讓之 沈東美 楊伯成 葉法善 劉 甲 李參軍

李項生

唐垂拱初,譙國公李崇義男項生染病。

其妻及女於側侍疾。

忽有一狐,從項生被中走出。

俄失其所在。

數日,項生亡。

(出《五行記》

唐朝垂拱年初,譙國公李崇義的兒子李項生生病,他的妻子和女兒在身邊侍候。

忽然有一隻狐狸從李項生的被窩裡鑽出來,頃刻間就不見了。

幾天之後,李項生死了。

王義方

唐前御史王義方黜萊州司戶參軍,去官歸魏州,以講授為業。

時鄉人郭無為頗有術,教義方使野狐。

義方雖能呼得之,不伏使,卻被群狐競來惱。

每擲瓦甓以擊義方。

或正誦讀,即襲碎其書。

聞空中有聲云:「有何神術,而欲使我乎?」

義方竟不能禁止。

無何而卒。

(出《朝野僉載》)

唐朝前御史王義方被罷黜了萊州司戶參軍,離開官位回到魏州,以講授學業為職業。

當時鄉里有個叫郭無為的人很有道術,他教王義方使用狐狸。

王義方雖然能把狐狸呼喚出來,但是狐狸不聽使喚,還遭到群狐的強烈反抗,常常扔瓦片襲擊他。

有時候他正在誦讀,就扯裂他的書,聽到空中有聲音說:「你有什麼神術,就想要使喚我呢?」

王義方到底不能禁止它們。

不久他就死了。

何讓之

唐神龍中,廬一江一 何讓之赴洛。

遇上巳日,將陟老君廟,瞰洛中游春冠蓋。

廟之東北二百餘步,有大丘三四,時亦號後漢諸陵。

故張孟一陽一七哀詩云:「恭文遙相望,原陵郁膴膴。」

原陵即光武陵。

一陵上獨有枯柏三四枝,其下盤石,可容數十人坐。

見一翁,姿貌有異常輩。

眉鬢皓然,著賨幪巾襦褲,幘烏紗,抱膝南望,吟曰:「野田荊棘春,閨閣綺羅新。

出沒頭上日,生死眼前人。

欲知我家在何處,北邙松柏正為鄰。」

俄有一貴戚,金翠車輿。

如花之婢數十,連袂笑樂而出徽安門,抵榆林店。

又睇中橋之南北,垂楊拂於天津,繁花明於上苑。

紫禁綺陌,軋亂香塵。

讓之方歎棲遲,獨行踽踽,已訝前吟翁非人,翁忽又吟曰:「洛一陽一女兒多,無奈孤翁老去何?」

讓之遽欲前執,翁倏然躍於丘中,讓之從焉。

初入丘,曛黑不辨,其逐翁已復本形矢。

遂見一狐跳出,尾有火焰如流星。

讓之卻出玄堂之外。

門東有一筵已空。

讓之見一几案,上有朱盞筆硯之類,有一帖文書,紙盡慘灰色,文字則不可曉解。

略記可辨者。

其一云:「正色鴻燾,神思化代。

穹施後承,光負玄設。

嘔淪吐朋,垠倪散截。

迷腸郗曲,霨(音朦)零(音乙林反)霾曀(入聲)。

雀燬龜冰,健馳御屈。

拿尾研動,袾袾晰晰。

□用秘功,以嶺以穴。

柂薪伐藥,莽榤萬茁。

嘔律則祥,佛倫惟薩。

牡虛無有,頤咽蕊屑。

肇素未來,晦明興滅。」

其二辭曰:「五行七曜,成此閏余。

上帝降靈,歲旦涒徐。

蛇蛻其皮,吾亦神攄。

九九六六,束身天除。

何以充喉,吐納太虛。

何以蔽踝?霞袂雲袽。

哀爾浮生,櫛比荒墟。

吾復麗氣,還形之初。

在帝左右,道濟忽諸。」

題云:應天狐超異科策八道。

後文甚繁,難以詳載。

讓之獲此書帖,喜而懷之,遂躍出丘穴。

後數日,水北同德寺僧志靜來訪讓之。

說云:「前者所獲丘中文書,非郎君所用,留之不祥。

其人近捷上界之科,可以禍福中國。

郎君必能卻歸此,他亦酬謝不薄。

其人謂志靜曰:「吾已備三百縑,欲贖購此書。

如何?」

讓之許諾。

志靜明日,挈三百縑送讓之。

讓之領訖,遂話志靜,言其書以為往還所借,更一兩日當征之,便可歸本。

讓之復為朋友所說,云:「此僧亦是妖魅,奈何欲還之?所納絹,但諱之可也。」

後志靜來,讓之悉諱,云:「殊無此事,兼不曾有此文書。」

志靜無言以退。

經月餘,讓之先有弟在東吳,別已逾年。

一旦,其弟至焉。

與讓之話傢俬中外,甚有道。

長夜則兄弟聯床 。

經五六日,忽問讓之:「某聞此地多狐作怪,誠有之乎?」

讓之遂話其事。

而誇云:「吾一月前,曾獲野狐之書文一帖,今見存焉。」

其弟固不信,寧有是事?讓之至遲旦,揭篋,取此文書帖示弟。

弟捧而驚歎。

即擲於讓之前,化為一狐矣。

俄見一美少年,若新官之狀,跨白馬,南馳疾去。

適有西域一胡一 僧賀云:「善哉,常在天帝左右矣!」少年歎讓之相紿,讓之嗟異。

未幾,遂有敕捕,內庫被人盜貢絹三百匹,尋蹤及此。

俄有吏掩至,直挈讓之囊檢焉。

果獲其縑,已費數十匹。

執讓之赴(「赴」原作「越」,據明抄本改)法。

讓之不能雪,卒斃枯木。

(出《乾鐉子》)

唐朝神龍年間,廬一江一 的何讓之到洛一陽一去,趕上一個三月三,就去登老君廟,俯視洛一陽一城中人們游春衣帽紛呈車蓋連連的景象。

廟的東北二百多步的地方,有三四個大墳丘,當時叫做後漢諸陵。

所以張孟一陽一《七哀》詩說:「恭文遙相望,原陵郁膴膴。」

原陵就是光武陵。

有一座陵墓上獨特地長著幾棵枯柏,那下邊是盤石,可容下幾十人坐在那裡。

那裡現在坐著一位老頭。

這老頭的神態相貌與一般老頭不大一樣。

他的眉毛、鬢髮都白了,穿的是當時最時髦的布料做成的衣褲,頭頂烏紗,抱著膝向南瞭望。

他吟誦道:「野田荊棘春,閨閣綺羅新。

出沒頭上日,生死眼前人。

欲知我家在何處,北邙松柏正為鄰。」

何讓之又望見一位貴戚。

這位貴戚的車子金翠輝映,前後有幾十個如花似玉的婢女,她們衣袖相連地說笑著從徽安門裡走出來。

貴戚來到榆林店。

又望視中橋南北。

垂楊在高空飄拂,繁花在上苑開放,紫禁宮中綺麗的小路上,車子軋亂了香塵。

何讓之正在感歎歇息,踽踽獨行,已經驚訝前面吟詩的老頭不是非常人。

老頭忽然又吟道:「洛一陽一女兒多,無奈狐翁老去何。」

何讓之急忙上前想要捉住他。

只見他倏地就跳進墳丘裡了。

何讓之也跟了進去。

墳丘裡很昏暗,看不清東西。

何讓之追趕的那個老頭已經恢復了原形。

於是就有一隻狐狸跳出來。

狐狸的尾巴上有流星一樣的火花。

何讓之也退到玄堂外邊來。

門東有筵席,已經空了。

何讓之看到席上有一張几案,几案上有紅色小杯、筆墨之類的東西,還有一帖文書。

文書的紙全都是慘灰色的,上邊的文字已經不能辨認。

現將略微可辨的記在下面。

其一是:「正色鴻燾,神思化代。

穹施後承,光負玄設。

嘔淪吐朋,垠倪散截。

迷腸郗曲,霨零霾曀。

雀燬龜冰,健馳御屈。

拿尾研動,袾袾晰晰。

□用秘功,以嶺以穴。

柂薪伐藥,莽榤萬茁。

嘔律則祥,佛倫惟薩。

牡虛無有,頤咽蕊屑。

肇素未來,晦明興滅。」

其二是:「五行七曜,成此閏余。

上帝降靈,歲旦涒徐。

蛇蛻其皮,吾亦神攄。

九九六六,束身天除。

何以充喉,吐納太虛。

何以蔽踝,霞袂雲袽。

哀爾浮生,櫛比荒墟。

吾復麗氣,還形之初。

在帝左右,道濟忽諸。」

題目是:「應天狐超異科策八道」。

後邊的文字特別繁雜,難以詳細記載。

何讓之得了這一書帖,很高興地把它揣起來。

於是他就跳出墓穴。

幾天之後,河北岸同德寺的和尚志靜來拜訪何讓之。

志靜說:「前兩天你得到的墳丘裡的文書,不是你能用的,留下是不祥的。

那個人與天界來往密切,可以左右中國的禍福。

你要是一定能把文書退還給他,他給你的酬謝也不會少的。

那個人對我說,『我已經準備了三百匹絹,想要贖回這帖書。

』怎麼樣?」

何讓之同意了。

第二天,志靜拿來三百匹絹送給何讓之。

何讓之收下之後,就欺騙志靜,說那文書已被別人借去了,得過幾天把它要回來就可以歸還本人。

何讓之又把這事對朋友講了。

朋友說:「這個志靜和尚也是妖物,為什麼要還給他?收他的那些絹,只要不承認就行。」

後來志靜來取文書,何讓之全不承認,既不承認志靜送來過絹,也不承認自己有什麼文書。

志靜也沒說什麼便走了。

一個多月以後,有一天,何讓之的弟弟來了。

他這個弟弟在東吳,兄弟分別已經一年多了。

弟弟和他說家事的裡裡外外,說得很有道理。

夜間,兄弟倆床 挨床 睡在一起。

過了五六天,弟弟忽然問何讓之:「我聽說這地方有很多狐狸作怪的事,真有這樣的事嗎?」

何讓之就講了那件事,自誇地說:「我在一個月前,曾經得到野狐狸的一帖文書,現在就在我這兒。」

他弟弟根本不信,說:「難道有這樣的事?」

何讓之等到天要亮的時候,打開箱子,把文書拿出來給弟弟看。

弟弟捧著文書驚歎。

立即就扔到何讓之面前,變成一隻狐狸了。

不一會兒有一位俊美的年輕人,像個新官的樣子,騎著一匹馬向南飛快地奔去。

恰好有一個西域的一胡一 人和尚祝賀說:「好啊,常在天帝左右啦!」那年輕人慨歎何讓之欺騙他。

何讓之覺得奇怪。

不久,就有朝廷的捕快來到。

內庫裡被人偷走三百匹絹,捕快們是尋蹤追到此地的。

頃刻就有官吏突然闖進來,直接拿何讓之的口袋來檢查,果然查到了那些絹。

絹已經用去幾十匹。

捕快們捉拿何讓之赴法。

何讓之說不明白,終於死如枯草朽木。

沈東美

唐沈東美為員外郎(太子詹事佺期之子)。

家有青衣,死且數歲。

忽還家曰:「吾死為神,今憶主母,故來相見。

但吾餓,請一餐可乎?」

因命之坐,仍為具食。

青衣醉飽而去。

及暮,僮發草積下,得一狐大醉。

須臾,狐乃吐其食,盡婢之食也,乃殺之。

(出《紀聞》)

唐朝,沈東美是員外郎,他家裡有一個婢女,死了已經幾年了,忽然有一天回到家裡來說:「我死了之後變成神,現在想念主母,所以就回來看她。

但是我很餓,給點東西吃可以嗎?」

於是就讓她坐下,還給她準備了飯。

婢女吃飽喝足就走了。

到了傍晚,家僮從一個草堆下面,捉到一條喝得爛醉的狐狸。

不一會兒那狐狸吐了,吐出的食物全是那婢女吃過的食物。

於是就把狐狸殺了。

楊伯成

楊伯成,唐開元初,為京兆少尹。

一日有人詣門,通雲吳南鶴。

伯成見,年三十餘,身長七尺,容貌甚盛。

引之升座,南鶴文辨無雙,伯成接對不暇。

久之,請屏左右,欲有密語。

乃云:「聞君小娘子令淑,願事門下。」

伯成甚愕,謂南鶴曰:「女因媒而嫁。

且邂逅相識,君何得便爾?」

南鶴大怒,呼伯成為老一奴一:「我索汝女,何敢有逆。」

慢辭甚眾,伯成不知所以。

南鶴逕脫一衣 入內,直至女所,坐紙隔子中。

久之,與女兩隨而出。

女言今嫁吳家,何因嗔責。

伯成知是狐魅,令家人十餘輩擊之,反被料理,多遇泥塗兩耳者。

伯成以此請假二十餘日。

敕問何以不見楊伯成?皆言其家為狐惱。

詔令學葉道士術者十餘輩至其家,悉被泥耳及縛,無能屈伏。

伯成以為愧恥。

及賜告,舉家還莊。

於莊上立吳郎院,家人竊罵,皆為料理。

以此無敢言者。

伯成暇日無事,自於田中,看人刈麥,休息於樹下。

忽有道士,形甚瘦悴,來伯成所求漿水。

伯成因爾設食。

食畢,道士問:「君何故憂愁?」

伯成懼南鶴,附耳說其事。

道士笑曰:「身是天仙,正奉帝命,追捉此等四五輩。」

因求紙筆。

楊伯成使小一奴一取之。

然猶懼其知覺,戒令無喧。

紙筆至,道士書作三字,狀如古篆。

令小一奴一持至南鶴所放前云:「尊師喚汝。」

一奴一持書入房,見南鶴方與家婢相謔。

一奴一以書授之。

南鶴見書,匍匐而行,至樹下。

道士呵曰:「老野狐敢作人形!」遂變為狐,異常病疥。

道士云:「天曹驅使此輩,不可殺之。

然以君故,不可徒爾。」

以小杖決之一百,流血被地。

伯成以珍寶贈饋,道士不受。

驅狐前行,自後隨之。

行百餘步,至柳林邊,冉冉升天,久之遂滅。

伯成喜甚,至於舉家稱慶。

其女睡食頃方起。

驚云:「本在城中隔子裡,何得至此?」

眾人方知為狐所魅,精神如睡中。

(出《廣異記》)

楊伯成在唐朝開元年初的時候,是京兆少尹。

一天,有一個人來到門前,通報說叫吳南鶴。

楊伯成接見了他。

這個人三十多歲,身高七尺,容貌挺像樣。

入座之後,吳南鶴的文辭巧辨能力天下無雙,楊伯成接對不及。

過了一會兒,吳南鶴請屏退左右,要秘密說什麼。

屏退左右之後,他就說:「聽說你女兒美貌賢惠,特來求婚」楊伯成十分驚愕,對吳南鶴說:「女孩子靠媒人傳媒才能出嫁,況且我們是偶然相識,你怎麼就能這樣呢?」

吳南鶴大怒,叫楊伯成是「老一奴一」,說:「我要你女兒,你還敢不順從?」

他說了不少傲慢的話。

楊伯成不知道為什麼這樣。

吳南鶴直接脫去衣服,走進裡邊去,來到女兒的住處,坐入紙隔子中。

過了些時候,他和女兒一塊走出來。

女兒說:「現在我已經嫁給吳家了。

為什麼要生氣責怪呢?」

楊伯成知道是狐狸一精一作祟,就讓十幾個家人一齊去打吳南鶴。

沒想到反被人家收拾了。

多次被對手在兩耳上塗泥。

楊伯成因此請假二十多天。

皇上問為什麼沒見到楊伯成,大伙都說他家正為狐狸煩惱。

皇上詔令學習 道術的道士、術師十幾個去到楊伯成家,全被兩耳塗泥並上了綁。

無奈只好屈服。

楊伯成感到羞愧、感到恥辱,於是他又向皇上請了假,全家回到家鄉的田莊去,在莊上。

家人偷偷地罵吳南鶴,都被收拾了。

因此沒有敢再說的。

楊伯成困暇之餘沒事做,就親自來到田間,看人家割麥子,正在樹下休息,忽然來了一位道士。

這道士身形挺瘦削,是來向楊伯成要水喝的。

楊伯成於是就給他準備了一頓飯。

吃完飯,道士問:「你因為什麼發愁?」

楊伯成怕吳南鶴聽見,趴在道士耳邊小聲說了這件事。

道士笑著說:「我是天上的神仙,正奉上帝的命令,追捕四五個這樣的妖孽。」

於是就讓找紙筆。

楊伯成讓小一奴一去取。

但是還怕吳南鶴知道,警告他不要大聲說出去。

小一奴一把紙筆拿來,道士寫了三個字,樣子象古篆。

道士讓小一奴一拿著這三個字到吳南鶴面前,說「尊師叫你!」。

小一奴一拿著三個字進屋,見吳南鶴正與婢女玩笑。

小一奴一把三個字一交一 給他。

吳南鶴見了這三個字,趴在地上往前走。

來到樹下,道士呵斥道:「老野狐敢變成一人 樣?」

吳南鶴於是就變成狐狸,非常難看。

道士說:「天府驅使這些東西,不能殺它們。

但是由於你的原因,不能白白作罷,可用小木棍打它一百下。」

打完之後,流血滿地。

楊伯成把珍寶送給道士,道士不收。

道士趕著狐狸在前邊走,自己跟在後邊。

走了一百多步,來到柳林邊上,就慢慢地升上天去,過了一會兒就不見了。

楊伯成非常高興。

甚至於全家慶賀。

他的女兒睡了一頓飯的時間才醒來,吃驚地說:「我本來在城裡的隔子裡,怎麼能到這來?」

眾人這才知道,被狐狸迷了,精神就像在沉睡之中。

葉法善

道士葉法善,括蒼人。

有道術,能符禁鬼神。

唐中宗甚重之。

開元初,供奉在內,位至金紫光祿大夫鴻臚卿。

時有名族得一江一 外一宰,將乘舟赴任。

於東門外,親朋盛筵以待之。

宰令妻子與親故車,先往胥溪水濱。

日暮,宰至舟旁,饌已陳設,而妻子不至。

宰復至宅尋之,雲去矣。

宰驚,不知所以。

復出城問行人。

人曰:「適食時,見一婆羅門僧執幡花前導,有數乘車隨之。

比出城門,車內婦人皆下從婆羅門,齊聲稱佛,因而北去矣。」

宰遂尋車跡,至北邙虛墓門。

有大塚,見其車馬皆憩其旁。

其妻與親表婦二十餘人,皆從一僧,合掌繞塚,口稱佛名。

宰呼之,皆有怒色。

宰前擒之,婦人遂罵曰:「吾正逐聖者,今在天堂。

汝何小人,敢此抑遏?」

至於一奴一僕,與言皆不應,亦相與繞塚而行。

宰因執一胡一 僧,遂失。

於是縛其妻及諸婦人,皆喧叫。

至第,竟夕號呼,不可與言。

宰遲明問於葉師。

師曰:「此天狐也。

能與天通,斥之則已,殺之不可。

然此狐齋時必至,請與俱來。

宰曰:「諾。」

葉師仍與之符,令置所居門。

既置符,妻及諸人皆寤。

謂宰曰:「吾昨見佛來,領諸聖眾,將我等至天堂。

其中樂不可言。

佛執花前後,吾等方隨後作法事,忽見汝至,吾故罵,不知乃是魅惑也。」

齋時,婆羅門果至,叩門乞食。

妻及諸婦人聞僧聲,爭走出門,喧言佛又來矣。

宰禁之不可。

乃執一胡一 僧,鞭之見血,面縛,舁之往葉師所。

道遇洛一陽一令。

僧大叫稱冤。

洛一陽一令反咎宰。

宰具言其故,仍請與俱見葉師。

洛一陽一令不信宰言,強與之去。

漸至聖真觀,僧神色慘沮不言。

及門,即請命。

及入院,葉師命解其縛,猶一胡一 僧也。

師曰:「速復汝形!」魅即哀請。

師曰:「不可。」

魅乃棄袈裟於地,即老狐也。

師命鞭之百。

還其袈裟,復為婆羅門。

約令去千里之外。

一胡一 僧頂禮而去,出門遂亡。

(出《紀聞》)

道士葉法善,是括蒼人。

他有道術,能用符咒禁止鬼神,唐中宗特別器重他。

開元年初,他在宮中任職,官位到金紫光祿大夫鴻臚卿。

當時有一個出身名族的人被授予一江一 南某地的邑宰,將要坐著船去赴任。

他的親戚朋友們在東門外設宴為他送行。

他讓妻子兒女及親故的車子先到胥溪岸邊等他。

傍晚,他來到船邊一看,飯食已經擺好,而妻子還沒到。

他又回到住宅去尋找。

有人告訴他,妻子等人已經走了。

他大吃一驚,不知怎麼回事。

他又出門問路上的行人。

行人說:「剛才一頓飯的時間之前,看見一個婆羅門僧人拿著旗旛和花在前邊引導,有幾輛車跟著,接連走出城門。

車裡的婦人,都下來跟著僧人步行,齊聲念佛,一直向北去了。」

邑宰尋著車子的蹤跡,來到北邙虛墓門。

這地方有一個大墳堆。

他見到他的車馬都停在墳堆旁邊。

他妻子和其他二十幾個親表婦人,都跟著一個僧人,合掌圍繞著墳堆,口裡念著佛。

邑宰喊她們。

她們都有怒色。

邑宰上去捉住妻子。

妻子就罵:「我正追趕聖人,現在在天堂。

你是什麼小人,敢這樣阻攔?」

至於那些一奴一僕,也都一樣,和他們說話他們不答應,也一塊繞著墳堆而行。

邑宰於是就去捉那僧人。

僧人就忽然不見了。

於是邑宰把妻子和各位婦人綁了回來。

她們都大吼大叫。

回到家裡,她們整整哭叫了一夜 。

不能和她們講話。

天將亮的時候,邑宰去問葉法善。

葉法善說:「這是一隻天狐,它能通天,斥責它就行了,殺它是不行的。

但是這狐狸吃飯的時候一定來,你可以和它一塊到我這來一下。」

邑宰說好。

葉法善還給邑宰寫了符,讓他把符貼到他家的門上。

把符貼上之後,妻子和各位婦人都醒了。

妻子對邑宰說:「我昨天看見佛來,領著許多聖人,把我們領到天堂,那裡的樂趣簡直沒法說。

佛拿著花走在前前後後,我們正跟在他後面作法事,忽然看見你來了,我因此就罵你,竟不知那是被妖魅魔住了。」

吃飯的時候,那僧人果然來了,敲門要飯吃。

妻子和各位婦人聽到僧人的聲音,爭搶著跑出門去,大聲叫道:「佛又來了!」邑宰阻攔也攔不住。

於是他就把一胡一 僧捉起來,用鞭子把一胡一 僧打得見了血。

當面把僧人綁起來,抬著往葉法善的住處來。

道上遇到了洛一陽一令。

一胡一 僧大聲喊冤。

洛一陽一令反說邑宰無法無天。

邑宰詳細陳述事情的前因後果,還請洛一陽一令一塊去見葉法善。

洛一陽一令不相信邑宰的話,勉強跟他去了。

漸漸走近聖真觀,一胡一 僧的神色悲慘沮喪,不說話。

到了門前,一胡一 僧就請求保全自己的性命。

等到進了院子,葉法善讓解去一胡一 僧身上的繩子,還是一胡一 僧的樣子。

葉法善說:「趕快恢復你的原形!」一胡一 僧就哀求饒他。

葉法善說:「不行!」這時候一胡一 僧便把袈裟扔到地上,變成了一隻老狐狸。

葉法善讓打了狐狸一百鞭子,又把袈裟還給狐狸,狐狸便又化作一胡一 僧。

葉法善和一胡一 僧約好,讓他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

一胡一 僧千恩萬謝地行大禮而去,出門就不見了。

劉 甲

唐開元中,彭城劉甲者為河北一縣。

將之官。

途經山店,夜宿。

人見甲婦美,白云:「此有靈祇,好偷美婦。

前後至者,多為所取。

宜慎防之。」

甲與家人相勵不寐,圍繞其婦。

仍以麵粉塗婦身首。

至五更後,甲喜曰:「鬼神所為,在夜中耳。

今天將曙,其如我何?」

因乃假寐。

頃之間,失婦所在。

甲以資帛顧村人,悉持棒,尋面而行。

初從窗口中出,漸過牆東,有一古墳,墳上有大桑樹,下小孔,面入其中。

因發掘之。

丈餘,遇大樹坎如連屋,有老狐,坐據玉案,前兩行有美一女 十餘輩,持聲樂。

皆前後所偷人家女子也。

旁有小狐數百頭,悉殺之。

(出《廣異記》)

唐朝開元年間,彭城人劉甲被授為河北一個縣的縣令,將要去上任。

路上經過一個山區小店,就在那裡住宿。

有一個人見劉甲的妻子很美,就對劉甲說:「這裡有一種鬼神,喜歡偷漂亮女人,先後來過的,大多都被偷去了。

你應該嚴加提防。」

劉甲和家人們互相勉勵,都不睡覺,圍繞在妻子的前前後後。

還用白面把妻子的頭和身上塗抹了一遍。

到了五更之後,劉甲高興地說:「鬼神幹什麼都是在夜間進行,現在天要亮了,它能把我怎麼樣呢?」

於是他就瞇了一小覺。

頃刻之間,他的妻子就不知哪去了。

劉甲用資帛財物雇村裡人,讓他們全都拿著大棒,尋著白面的蹤跡往前走。

一開始是從窗子出來的,漸漸過了東牆,那裡有一個古墳,墳上有一棵大桑樹,樹下有一個小孔,白面就進到這個小孔裡。

於是就挖掘。

挖到一丈多深,遇到一個大樹洞,像挺大的一間屋子,裡邊有一隻老狐狸據案而坐,前邊有十幾個美一女 站作兩行。

這些女人有的唱歌有的奏樂,都是先後偷來的女子。

旁邊還有幾百隻小狐狸。

劉甲把它們全殺了。

李參軍

唐兗州李參軍拜職赴任,途次新鄭逆旅。

遇老人讀漢書。

李因與一交一 言,便及姻事。

老人問先婚何家?李辭未婚。

老人曰:「君名家子,當選婚好。

今聞陶貞益為彼州都督,若逼以女妻君,君何以辭之?陶李為婚,深駭物聽。

僕雖庸劣,竊為足下差之。

今去此數里,有蕭公是吏部璇之族,門地亦高。

見有數女,容色殊麗。」

李聞而悅之,因求老人紹介於蕭氏。

其人便許之。

去久之方還。

言蕭公甚歡,敬以待客。

李與僕御偕行。

既至蕭氏,門館清肅,甲第顯煥。

高槐修竹,蔓延連亙,絕世之勝境。

初,二黃門持金倚床 延坐。

少時,蕭出,著紫蜀衫,策鳩杖,兩袍褲扶側,雪髯神鑒,舉動可觀。

李望敬之,再三陳謝。

蕭云:「老叟懸車之所,久絕人事。

何期君子,迂道見過。」

延李入廳。

服玩隱映,當世罕遇。

尋薦珍膳,海陸一交一 錯,多有未名之物。

食畢觴宴。

老人乃云:「李參軍向欲論親,已蒙許諾。」

蕭便敘數十句語,深有士風。

作書與縣官,請卜人剋日。

須臾卜人至,云:「卜吉,正在此宵。」

蕭又作書與縣官,借頭花釵絹(明抄本「絹」作「媚」。

)兼手力等,尋而皆至。

其夕,亦有縣官來作儐相。

歡樂之事,與世不殊。

至入青廬,婦人又姝美。

李生愈悅。

暨明,蕭公乃言:「李郎赴上有期,不可久住。」

便遣女子隨去。

寶鈕犢車五乘,一奴一婢人馬三十疋。

其他服玩,不可勝數。

見者謂是王妃公主之流,莫不健羨。

李至任,積二年,奉使入洛,留婦在捨。

婢等並妖媚盅冶,眩惑丈夫。

往來者多經過焉。

異日,參軍王顒曳狗將獵。

李氏群婢見狗甚駭,多騁而入門。

顒素疑其妖媚,爾日心動,逕牽狗入其宅。

閤家拒堂門,不敢喘息,狗亦掣攣號吠。

李氏婦門中大詬曰:「婢等頃為犬咋,今尚遑懼。

王顒何事牽犬入人家?同官為僚,獨不為李參軍之地乎?」

顒意是狐,乃決意排窗放犬,咋殺群狐。

唯妻死,身是人,而其尾不變。

顒往白貞益,貞益往取驗覆。

見諸死狐,嗟歎久之。

時天寒,乃埋一處。

經十餘日,蕭使君遂至。

入門號哭,莫不驚駭。

數日,來詣陶聞訴。

言詞確實,容服高貴,陶甚敬待。

因收王顒下獄。

土固執是狐,取前犬令咋蕭。

時蕭陶對食,犬至,蕭引犬頭膝上,以手撫之,然後與食,犬無搏噬之意。

後數日,李生亦還。

號哭累日,剡然發狂,嚙王通身盡腫。

蕭謂李曰:「一奴一輩皆言死者悉是野狐,何其苦痛!當日即欲開瘞,恐李郎被眩惑,不見信。

今宜開視,以明奸妄也。」

命開視,悉是人形。

李愈悲泣。

貞益以顒罪重,錮身推勘。

顒私白云:「已令持十萬,於東都取咋狐犬,往來可十餘日。

貞益又以公錢百千益之。

其犬既至,所由謁蕭對事。

陶於正廳立待。

蕭入府,顏色沮喪,舉動惶擾,有異於常。

俄犬自外入,蕭作老狐,下階走數步,為犬咋死。

貞益使驗死者,悉是野狐。

顒遂見免此難。

(出《廣異記》)

唐朝兗州李參軍授職以後趕去上任,路上住在新鄭的一家客棧裡,遇上一位老人正在讀《漢書》,他就和老人一交一 談起來。

於是就說到了婚姻方面的事。

老人問他娶誰家的女兒為妻。

他說他還沒有結婚。

老人說:「你是名家子弟。

應該選好這門親事。

聽說陶貞益是那個州的都督,如果他硬要把女兒嫁給你,你怎麼呢?姓陶的和姓李的成婚,多麼駭人聽聞!我雖然平庸無能,也為你感到羞恥!現在離這幾里的地方,有個蕭公是吏部蕭璿的本家,門第也很高,現有幾個女兒,都長得天仙一般美麗。」

李參軍聽了很高興,就求老人給介紹一下蕭氏。

老人答應了。

老人去了許久才返回來。

說蕭公很喜歡,對客人很尊敬。

李參軍便和僕從們一起跟著老人來到蕭氏門前。

門庭館舍清新肅然,甲第寬敞顯赫,高高的槐,長長的竹,連綿蔓延,世上少有的勝地。

一開始,兩個宦者拿著金禮器靠在床 邊歡迎他入座。

一會兒,蕭公出來了。

他穿的是紫蜀衫,拄著鳩形枴杖,兩隻袍袖和兩條褲腿扶在身側,一胡一 須象雪一樣白,眼神像鏡子一樣明亮,舉止可觀。

李參軍一看便生敬意,再三地陳述謝忱。

蕭公說:「老叟年過七十辭官之後住在這個地方,很久沒人來了,哪裡想到君子繞道而來!」蕭公把李參軍迎進客廳。

廳裡各種服用和玩賞的物品互相隱映,都是些當今世上難遇的寶物。

不長時間便擺好宴席,山珍海味都有,大多是些叫不出名來的東西。

吃完飯開始喝酒的時候,老人才說:「李參軍剛才要求親,已得到許諾。」

蕭公便接著說了幾十句話,很有大人風度。

他寫信給縣官,請卜人來給選個好日子。

卜人一會兒就來到,說,好日子就在今晚。

蕭公又寫信給縣官,借頭花、釵絹和雜役人手什麼的。

不多時什麼都齊了。

那天晚上,也有縣官來作幫助迎送客人。

歡樂的事情,和當世沒什麼兩樣。

進入拜堂的青廬之後,見新娘子特別漂亮,李參軍更加高興。

到了天明,蕭公就說:「李郎上任有一定的期限,不能久住。」

便打發女兒和李參軍一起走。

五輛用珠寶裝飾的牛車,一奴一婢人馬三十多號,其它眼用和賞玩的物品不可勝數,見到的人都以為小夫妻是王妃公主一類人物,沒有不艷羨的。

李參軍到任,過了二年,奉使進入洛一陽一,將妻子留在京裡。

婢女們個個都嫵媚妖冶,迷惑成年男子,來往的成年男子大多都遇到過她們的挑逗。

有一天,參軍王顒牽著狗要出去打獵路過這裡,李參軍的這群婢女們見了狗非常害怕,大多都跑回家裡去。

王顒素來懷疑她們的妖媚,今天心裡一動,逕直牽著狗闖到李家宅院裡去。

李家全家拒守堂門,氣兒都不敢喘。

狗往前掙著狂叫。

李參軍的妻子在門裡大罵道:「婢女們不久前被狗咬了,到現在還害怕,王顒有什麼事牽著狗進人家?你和李參軍是同僚,難道這不是李參軍的地方嗎?」

王顒心裡判定她是狐狸,就下決心推開窗子把狗放進去。

狗把群狐全咬死了,只有李參軍的妻子死了之後還是人身子,但是尾巴沒變。

王顒去告訴了陶貞益。

陶貞益去驗一屍一,看到了那些死狐,嗟歎了好長時間。

當時天很冷,就把它們埋在一處。

過了十幾天,李參軍的老丈人蕭公來了,進門就哭,沒有不驚駭的。

幾天後,他去拜見陶貞益,提出了控訴,他的言詞準確真實,儀容服飾高貴,陶貞益很敬重地接待他。

於是就把王顒捉起來下了大獄。

王顒堅決認為她們是狐狸。

讓人把那條狗弄來咬姓蕭的。

當時姓蕭的正在和陶貞益面對面吃飯。

狗來了之後,姓蕭的把狗頭拉到自己的膝蓋上,用手撫摩它,然後給它東西吃。

狗沒有咬他的意思。

後來幾天之後,李參軍也回來了,一天天地號哭,狀似發狂,把王顒的全身都咬腫了。

蕭公對李參軍說:「一奴一才們都說死的全是野狐狸,多麼令人痛苦。

當天就想要把她們挖出來,怕你被迷惑,不相信。

現在打開看,來證明一奴一才們的奸詐和荒謬。」

於是讓人挖開看。

全是人的身形。

李參軍更加悲痛。

陶貞益因為王顒罪重,把他禁錮起來審查。

王顒偷偷告訴陶貞益說,已經派人拿著十萬錢到東都去取一條專咬狐狸的狗去了,往來十幾天就行。

陶貞益又從公家的錢中撥出一百千增加到這件事裡來。

那條狗取來之後,陶貞益就請蕭公來大堂問話。

陶貞益站在正廳等著。

姓蕭的走進府來,顏色沮喪,舉動慌張,和平常大不一樣。

不大一會兒狗從外邊進來,姓蕭的就變成一隻老狐狸,跳下階去只跑了幾步,就被狗咬死了。

陶貞益讓人查驗原先那些死者,全都是狐狸。

王顒便免除了這場大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廣記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術一卷第七十二 道術二卷第七十三 道術三卷第七十四 道術四卷第七十五 道術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異人一卷第八十二 異人二卷第八十三 異人三卷第八十四 異人四卷第八十五 異人五卷第八十六 異人六卷第八十七 異僧一卷第八十八 異僧二卷第八十九 異僧三卷第九十 異僧四卷第九十一 異僧五卷第九十二 異僧六卷第九十三 異僧七卷第九十四 異僧八卷第九十五 異僧九卷第九十六 異僧十卷第九十七 異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異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釋證一卷第一百 釋證二卷第一百一 釋證三卷第一百二 報應一(金剛經)卷第一百三 報應二(金剛經)卷第一百四 報應三(金剛經)卷第一百五 報應四(金剛經)卷第一百六 報應五(金剛經)卷第一百七 報應六(金剛經)卷第一百八 報應七(金剛經)卷第一百九 報應八(法華經)卷第一百一十 報應九(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報應十(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報應十一(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三 報應十二(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四 報應十三(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五 報應十四(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六 報應十五(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七 報應十六(陰德)卷第一百一十八 報應十七(異類)卷第一百一十九 報應十八(冤報)卷第一百二十 報應十九(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一 報應二十(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二 報應二十一(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三 報應二十二(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四 報應二十三(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五 報應二十四(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六 報應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報應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報應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報應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報應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報應三十(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報應三十一(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報應三十二(殺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報應三十三(宿業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應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應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應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應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應五(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 征應六(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應七(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應八(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應九(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應十(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應十一(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數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數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數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數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數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數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數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數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數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數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數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數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數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數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數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應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應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讖應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賢(諷諫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儉(吝嗇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氣義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氣義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氣義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辯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辯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貢舉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貢舉二卷第一百八十 貢舉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貢舉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貢舉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貢舉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貢舉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銓選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銓選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職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權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將帥一卷第一百九十 將帥二(雜譎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驍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驍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憐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樂一卷第二百四 樂二卷第二百五 樂三卷第二百六 書一卷第二百七 書二卷第二百八 書三卷第二百九 書四卷第二百一十 畫一卷第二百一十一 畫二卷第二百一十二 畫三卷第二百一十三 畫四卷第二百一十四 畫五卷第二百一十五 算術卷第二百一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一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一十八 醫一卷第二百一十九 醫二卷第二百二十 醫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絕藝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戲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詭詐卷第二百三十九 諂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諂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諂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謬誤(遺忘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