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東洛張生牛僧孺任伊闕縣尉,有東洛客張生,應進士舉,攜文往謁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

太平廣記

卷第三百五十七 夜叉二

東洛張生 薛淙 丘濡 陳越石 張融 蘊都師

東洛張生

牛僧孺任伊闕縣尉,有東洛客張生,應進士舉,攜文往謁。

至中路,遇暴雨雷雹,日已昏黑,去店尚遠,歇於樹下。

逡巡,雨定微月,遂解鞍放馬。

張生與僮僕宿於路側,睏倦甚,昏睡良久方覺。

見一物如夜叉,長數丈,拿食張生之馬。

張生懼甚,伏於草中,不敢動。

讒訖,又取其驢,驢將盡,遽以手拽其從一奴一,提兩足裂之。

張生惶駭,遂狼狽走。

野叉隨後,叫呼詬罵。

里餘,漸不聞。

路抵大塚,塚畔有一女立。

張生連呼救命,女人問之,具言事,女人曰:「此是古塚,內空無物,後有一孔,郎君且避之。

不然,不免矣。」

張生遂尋塚孔,投身而入,內至深,良久亦不聞聲。

須臾,覺月轉明。

忽聞塚上有人語,推一物,便聞血腥氣。

視之,乃死人也,身首皆異矣。

少頃,又推一人,至於數四,皆死者也。

既訖,聞其上分錢物衣服聲,乃知是劫賊。

其帥且唱曰,某色物與某乙,某衣某錢與某乙,都唱十餘人姓名。

又有言不平,相怨怒者,乃各罷去。

張生恐懼甚,將出,復不得。

乃熟念其賊姓名,記得五六人。

至明,鄉村有尋賊者,至墓旁,睹其血,乃圍墓掘之。

睹賊所殺人,皆在其內。

見生驚曰:「兼有一賊墮於墓中。」

乃持出縛之。

張生具言其事,皆不信,曰:「此是劫賊,殺人送於此,偶墮下耳。」

笞擊數十,乃送於縣。

行一二里,見其從一奴一驢馬鞍馱悉至,張生驚問曰:「何也?」

從者曰:「昨夜困甚,於路旁睡著。

至明,不見郎君,故此尋求。」

張生乃說所見,從者曰:「皆不覺也。」

遂送至縣。

牛公先識之,知必無此,乃為保明。

張生又記劫賊數人姓名,言之於令,令遣撲捉,盡獲之,遂得免。

究其意,乃神物冤魄,假手於張生,以擒賊耳。

(《出逸史》)

牛僧孺任伊闕縣的縣尉,有一個從東洛來的張生要去考進士,帶著自己的文章拜見牛僧孺。

張生走到半路,遇上了雷雨冰雹,這時天已昏黑,離客店還很遠,就在大樹下避雨。

過了一會,雨停了,月色朦朧,就卸鞍落馬,和僮僕在路旁歇息,由於睏倦睡得很熟,過了很久醒來了,突然看見一個怪物像個夜叉,有好幾丈高,正撕扯著張生的馬吞食。

張生嚇壞了,伏在草叢中不敢動。

夜叉吃完了馬,又去吃僮僕騎的驢,驢吃完了,突然又拽起僮僕,抓著兩條腿一裂兩半。

張生急忙奔逃,夜叉緊跟在後面又吼又罵。

張生跑出一里多地,後面的夜叉追趕聲聽不見了,來到一個大墳邊上,見墳旁站著個女子,張生連呼救命。

女人問他,他說了詳情,女人說。

「這是個古墳,裡面什麼也沒有,墳後還有個洞口,你先躲進去吧,不然就沒命了。

張生鑽進洞口,裡面非常深。

過了半天,聽見外面沒有動靜了,覺得外面月亮也很明朗,想走出來,忽然又聽見墳上有人說話,接著就有個東西被推進墳裡來,張生立刻聞到一股血腥氣,原來是個死人,身子和腦袋已經分家了。

片刻之間,又推進來一個死人,這樣連著推進來四個一屍一體,接著就聽見墳上傳來分錢物衣服的聲音,這才知道是一夥強盜。

強盜頭子還大聲地說,這件東西分給你,那件衣服分給他,陸續叫了十多人的名了。

還聽到因為分贓不均有的人埋怨有的人怒罵,過了好久強盜們散去了。

張生十分害怕,想要出去又不敢,心裡就熟記了五六個強盜的姓名,仍在墳墓裡蹲著。

天亮後,村子裡的人四處搜尋盜賊,來到墳墓旁,看見了血跡,就把墳挖開,見強盜殺死的人都在裡面,發現張生後,村人說:「有一個強盜掉進墳裡了!」就把張生抓出來綁上。

張生說自己的真實情況,村人都不信,認為張生就是強盜,殺了人以後往墳裡送時不小心自己掉進了墳裡,於是把張生打了幾十棍子送到縣裡。

走了一二里時,張生突然看見自己的僮僕和驢、馬都一同走來,就驚問是怎麼回事。

僮僕說,「昨天夜裡太睏了,在路旁睡醒後發現你不見了,所以來找你。」

張生向僮僕說了昨夜那些夜叉吃驢馬的事,僮僕說根本不知道。

村人把張生一塊送到縣上,縣尉牛僧孺知道張生是個讀書人,絕不會幹搶劫的事,就替他作證保了下來。

張生又把記在心裡的幾個強盜姓名告訴縣令,縣令派人一一捉拿歸案,張生才完全解脫出來。

細細推究,其實是神靈冤魂借助於張生擒賊而已。

薛 淙

前進士薛淙,元和中,游衛州界村中古一精一捨。

日暮欲宿,與數人同訪主人僧,主人僧會不在。

唯聞庫西黑室中呻吟聲,迫而視,見一老僧病,鬚髮不剪,如雪,狀貌可恐。

淙乃呼其侶曰:「異哉病僧!」僧怒曰:「何異耶?少年予要聞異乎?病僧略為言之。」

淙等曰:「唯唯。」

乃曰:「病僧年二十時,好游絕國。

服藥休糧,北至居延,去海三五十里。

是日平明,病僧已行十數里。

日欲出,忽見一枯立木,長三百餘丈,數十圍,而其中空心。

僧因根下窺之,直上,其明通天,可容人。

病僧又北行數里,遙見一女人,衣緋裙,跣足袒膊,被發而走,其疾如風。

漸近,女人謂僧曰:『救命可乎?』對曰:『何也?』云:『後有人覓,但言不見,恩至極矣。

』須臾,遂入枯木中。

僧更行三五里,忽見一人,乘甲馬,衣黃金衣,備弓劍之器。

奔跳如電,每步可三十餘丈,或在空,或在地,步驟如一。

至僧前曰:『見某色人否?』僧曰:『不見。

』又曰:『勿藏,此非人,乃飛天夜叉也。

其一黨一 數千,相繼諸天傷人,已八十萬矣。

今已並擒戮,唯此乃尤者也,未獲。

昨夜三奉天帝命,自沙吒天逐來,至此已八萬四千里矣。

如某之使八千人散捉,此乃獲罪於天,師無庇之爾。

』僧乃具言。

須臾,便至枯木所。

僧返步以觀之,天使下馬,入木窺之。

卻上馬,騰空繞木而上。

人馬可半木已來,見木上一緋點走出,人馬逐之,去七八丈許,漸入霄漢,沒於空碧中。

久之,雨三數十點血,意已為中矢矣。

此可以為異。

少年以病僧為異,無乃陋乎?」

(出《博異傳》,陳校本作出《博異志》。

唐憲宗元和年間,有個前科進士薛淙,到河北衛州的一個鄉村去尋訪一座古廟,晚上想在廟裡住下,就和幾個遊客一同拜訪廟裡的住持和尚。

住持不在,人們聽到廟中倉庫西面的黑屋裡傳出呻吟聲,近前一看,見屋裡有個生病的老和尚,很長的白髮白一胡一 子,形貌很可怕。

薛淙就招呼同伴們說:「你們快看這個得怪病的和尚?」

那和尚生氣地說:「我有什麼怪的?你們這些年輕人想聽聽真正的怪是什麼樣子嗎?」

薛淙和朋友們說願意聽。

和尚就說,「我二十歲時專門愛到荒漠偏僻而遙遠的國度去渡游,而且只服丹藥不進飲食。

往北到過甘肅的居延關,離西海(今青海湖)只有三五十里路。

有一天黎明時分,我已走了十多里,太一陽一快要出來時,忽然看見一株枯樹,有三百丈高,好幾十圍粗,樹心卻是空的。

我在樹根裡往上看,這樹直上通天,裡面可以住人。

然後我又住北走了幾里地,遠遠看見一個女人,穿著紅衣裙,敞著懷光著腳,披頭散髮地奔走,其快如風。

女人跑到我面前求我救命,我問怎麼回事,她說有人在後面追她,只要對追她的人說沒看見她,就感恩不盡了,那女人說罷就鑽進枯樹洞裡。

我又走了三五里,忽然又見一個騎著披鐵甲的馬,穿著黃金衣,手持刀劍弓的人,像閃電般飛馳,每一步就能跨三十多丈遠,有時在半空有時在地上,跑的步伐一樣。

這人來到我面前問看見什麼人沒有,我說沒看見。

那人說,『千萬不要幫她躲藏,她是一隻飛天夜叉,不是人類,她們一共有好幾千,在天界已傷害了八十萬人。

現在那幾千飛天夜叉已經都被抓住殺掉,只剩下一個最厲害的逃脫了。

我昨夜接到天帝三次命令,從沙吒天追捕而來,已經跑了八萬四千里了。

天帝已派了跟我一樣的八千天使四處追捕那飛天夜叉,因為她是天界的罪犯,你可千萬不要庇護她呀!」我就說了實話。

片刻間,那騎馬的天使就奔到了枯樹前,我跑回去看,見那天使下馬進了枯樹,又跑出來騎上馬繞著枯樹追上去,只上到樹的一半時,只見一個紅點從樹裡出來,天使騎馬緊追,追了有七八丈高後,漸漸追上雲天,消失在空中。

過了半天,空中落下三四十點血,看樣子那飛天夜叉已中了箭。

這件事才稱得上是怪事呢。

你們這些年輕人看我這個病和尚奇怪,你們不是太少見多怪了嗎?!」

丘 濡

博士丘濡說,汝州傍縣五十年前,村人失其女,數歲,忽自歸。

言初被物寐中牽去,倏止一處。

及明,乃在古塔中,見美丈夫,謂曰:「我天人,分合得汝為妻。

自有年限,勿生疑懼。」

且誡其不窺外也。

日兩返下取食,有時炙餌猶熱。

經年,女伺其去,竊窺之,見其騰空如飛,火發藍膚,磔耳如驢,至地,乃復人焉。

女驚怖汗洽。

其物返,覺曰:「爾固窺我。

我實夜叉,與爾有緣,終不害爾。」

女素慧,謝曰:「我既為君妻,豈有惡乎。

君既靈異,何不居人間,使我時見父母乎?」

其物言:「我罪業,或與人雜處,則疫作。

今形跡已露。

任爾縱觀,不久當歸爾也。」

其塔去人居止甚近,女常下視,其物在空中,不能化形,至地,方與人雜。

或有白衣塵中者,其物斂手則避。

或見枕其頭唾其面者,行人悉若不見。

及歸,女問之:「向者君街中,有敬之者,有戲狎之者,何也?」

物笑曰:「世有吃牛肉者,予得而欺矣。

遇忠直孝養,釋道守戒律法錄者,吾誤犯之,當為天戮。」

又經年,忽悲泣語女:「緣已盡,候風雨送爾歸。」

因授一青石,大如雞卵,言至家,可磨此服之,能下毒氣。

後一夕風雷,其物遽持女曰:「可去矣。」

如釋氏言,屈伸臂頃,已至其家,墜在庭中。

其母因磨石飲之,下物如青泥斗余。

(出《酉一陽一雜俎》。

據博士丘濡說,汝州旁縣五十年前有一個村人丟失了女兒,過了幾年女兒忽然自己回來了。

據女兒說,起初她被一個怪物在睡夢中拽走,轉眼來到一個地方,天亮後才看出這是一座古塔,塔裡有個英俊的男子對她說,「我是天神,命中該得到你作妻子,這是有年限的,不會永遠留你在這裡,你不必害怕。」

男子還警告她不許向塔外偷看。

這男子每天兩次到塔下去取飯,有時拿來的飯菜、肉食還是熱的。

一年後,女子趁他離去時在後面偷偷看,見那男子騰空飛行,紅頭髮藍身子,兩隻長耳像驢,等落到地上時就又恢復了人形。

女子嚇得渾身冷汗,才知道他是妖怪。

怪物返回塔中後已有所察覺,對女子說,「即然你已偷看,就實話告訴你吧,我是夜叉,但因為和你有緣,不會傷害你的。」

女子本來就很嫻惠,就陪禮道,「我即然已經作了你的妻子,怎能嫌惡你呢?夫君你即然有神力,為什麼不到人間去居住,使我能常常見到父母呢?」

夜叉說,「我是個散佈災難的神靈,如果和人們住在一起,就會使人間發生瘟疫。

現在你即然知道我的實情,我就讓你徹底看個夠,然後我就送你回家。」

這個古塔離村鎮很近,女子經常往下看,見夜叉在空中時不能變化形體,一落地才能變成一人 形混到人群中去,但夜叉常常遇見穿白衣的人就縮手縮腳地躲避,有時又見夜叉靠近某個人的頭吐他的臉,那人卻毫無反應。

夜叉回來後,女子問道,「剛才你在街上對有些人敬而遠之,對有些人耍弄侮辱,這是怎麼回事?」

夜叉說,世上有些吃牛肉的,我遇見就欺辱他們。

對那些講究忠孝信佛守法的人,我必須尊敬,如果冒犯了他們,天帝會嚴懲我殺死我的。」

又過了一年,夜叉忽然悲傷地哭著說,「我們的緣分已經到頭了,等有風雨時我就送你回家。」

說著送給女子一塊雞蛋大的青石,讓她帶回去可磨碎了服用,能去除毒氣。

第二天風雨大作,夜叉突然挾起女子說,「你可以回去了。」

正如佛經上形容的那樣,屈伸手臂的工夫女子已來到家裡,站在院中了。

女子的母親把那塊青石磨碎了喝下去,拉出了一斗多像青泥一樣的髒東西。

陳越石

穎州陳越石,初名黃石,郊居於王屋山中,有妾張氏者。

元和中,越石與張氏俱夜食,忽聞燭影后,有呼吸之一聲 甚異。

已而出一手,至越石前。

其手青黑色,指短,爪甲纖長,有黃毛連臂,似乞食之狀。

越石深知其怪,惡而且懼。

久之,聞燭影下有語:「我病饑,故來奉謁。

願以少肉致掌中,幸無見阻。」

越石即以少肉投於地,其手即取之而去。

又曰:「此肉味甚美。」

食訖,又出手越石前。

越石怒罵曰:「妖鬼何為輒來,宜疾去。

不然,且擊之,得無悔耶?」

其手即引去,若有所懼。

俄頃,又出其手,至張氏前,謂張曰:「女郎能以少肉見惠乎?」

越石謂張氏曰:「慎無與。」

張氏竟不與。

久之,忽於燭影旁出一面,乃一夜 叉也,赤髮蓬然,兩目如電,四牙若鋒刃之狀,甚可懼。

以手擊張氏,遽僕於地,冥然不能動。

越石有膽勇,即起而逐之,夜叉遂走,不敢回視。

明日,窮其跡,於垣上有過蹤。

越石曰:「此物今夕將再來矣。」

於是至夜,持杖立東北垣下,以伺之。

僅食頃,夜叉果來,既逾牆,足未及地,越石即以杖連擊數十。

及夜叉去,以燭視其垣下,血甚多,有皮尺餘,亦在地,蓋擊而墮者。

自是張氏病癒。

至夕,聞數里外有呼者曰:「陳黃石何為不歸我皮也?」

連呼不止。

僅月餘,每夕,嘗聞呼聲。

越石度不可禁,且惡其見呼,於是遷居以避之,因改名為越石。

元和十五年,登第進士,至會昌二年,卒於藍田令。

(出《宣室志》)

陳越石原名黃石,是穎州人,在王屋山下的郊野住。

有個妾姓張。

唐憲宗元和年間,有一天陳越石和張氏正吃夜飯,忽然聽見燈影後面有很怪的呼吸聲,接著一隻手突然伸到陳越石面前像討東西吃,看那手是青黑色,手指很短,指甲細長,手臂上長滿了黃毛。

陳越石一看這手就知是個妖怪,心裡又怕又厭惡。

過了半天,又聽得燈影下的妖怪說,「我實在太餓了,萬不得已才來求你請往我手裡少擱一點肉吧,請別拒絕我。」

陳越石就夾了一小塊肉扔到地下,那怪物用手揀起來吃了,又說,「這肉真是太香了。」

就又伸手來討要。

陳越石怒罵道,「可惡的妖魔,你怎麼要起來沒完了,快滾出去,不然,我揍你,你可別後悔!」那手就立刻縮回去了,好像有些害怕。

但不一會又把手伸到張氏面前說,「姑娘,能給我點肉吃嗎?」

陳越石對張氏說,「不許給他!」張氏就沒有給。

又過了半天,怪物從燈影後露出了臉,原來是一隻夜叉,一頭披散的紅髮,兩眼像閃電,四隻犬牙像刀刃一樣鋒利,很嚇人。

夜叉伸手就打張氏,張氏仆倒在地上不能動。

陳越石有膽量,跳起來追打夜叉,夜叉就不回頭地逃走了。

第二天陳越石尋找夜叉的腳印,見牆上有夜叉翻牆的痕跡。

越石估計夜叉晚上還會來,就在當夜拿著根大棍子站在東北牆根等著。

果然不久夜叉又來了,翻過牆腳還沒落地,越石就撲上去連打了幾十棍。

等夜叉逃走以後,越石點燈察看,見牆下有很多血,還有塊皮,大概是用棍子打爛的夜叉皮。

從那以後張氏的病就好了。

一天晚上,越石聽見幾里地外那個挨了揍的夜叉不斷地大喊:「陳黃石,為什麼不把我的皮還我!」連續一個月,每夜都聽到夜叉的喊聲。

越石暗想畢竟鬥不過夜叉,又非常厭惡聽那喊聲,就遷到別處去住,把名字也從黃石改成了越石。

元和十五年,陳越石考中了進士,到唐武宗會昌年間任陝西蘭田縣令,後來死在任上。

張 融

渤海張融,字眉嵎。

晉咸寧中,子婦產男,初不覺有異,至七歲,聰慧過人。

融曾將看射,令人拾箭還,恆苦遲。

融孫云:「自為公取也。」

後射才發,便赴,遂與箭俱至棚,倏已捉矢而歸,舉坐怪愕。

還經再宿,孫忽暴病而卒。

將殯,呼諸沙門燒香,有一一胡一 道人謂云:「君速斂此孫,是羅剎鬼也,當啖害人家。」

既見取箭之事,即狼狽闔棺。

須臾,聞棺中有撲擺聲,鹹輟悲駭愕,遽送葬埋。

後數形見,融作八關齋,於是便去。

(出《宣驗記》)

張融字眉嵎,渤海郡人。

晉代咸寧年間,兒媳生了個男孩。

這孩子起初一切正常,到七歲時就聰明過人。

有一次張融帶孫子去看自己射箭,箭射出後叫人去把箭拾回來,那人走得太慢,半天才把箭拾回來。

這時張融的小孫子說,「我去給爺爺拾回來。」

張融剛把箭射出去,那孩子就起跑,竟和箭跑得一樣快,和箭同時到達靶棚,轉眼間就把箭拿回來了,全座人都大為驚異。

從射箭場回來第二天,孩子忽然暴病而死。

將要出殯前,張融請來些和尚燒香,這時有一個西城來的道士對張融說,「請快快把你孫子裝殮埋掉吧,他是個夜叉,會吃你們家人的。」

張融看見取箭的事已經懷疑孫子不是人類,這時立刻蓋上棺材,果然聽見裡面折騰撞擊的聲音,家人都嚇得不再悲傷,很快抬出去埋掉。

後來那夜叉又幾次現形,張融按佛經的要求,作出「八關齋戒」的法事,那夜叉才沒敢再來。

蘊都師

經行寺僧行蘊,為其寺都僧。

嘗及初秋,將備盂蘭會,灑掃堂殿,齊整佛事。

見一佛前化生,姿容妖冶,手持蓮花,向人似有意。

師因戲謂所使家人曰:「世間女人,有似此者,我以為婦。」

其夕歸院,夜未分,有款扉者曰:「蓮花娘子來。」

蘊都師不知悟也,即應曰:「官家法禁極嚴,今寺門已閉,夫人何從至此?」

既開門,蓮花及一從婢,妖姿麗質,妙絕無倫,謂蘊都師曰:「多種中無量勝因,常得親奉大圓正智。

不謂今日,聞師一言,忽生俗想。

今已謫為人,當奉執巾缽。

朝來之意,豈遽忘耶?」

蘊都師曰:「某信愚昧,常獲僧戒。

素非省相識,何嘗見夫人。」

遂相紿也。

「即日,師朝來佛前見我,謂家人曰,倘貌類我,將以為婦。

言猶在耳,我感師此言,誠願委質。」

因自袖中出化生曰:「豈相紿乎?」

蘊師悟非人,回惶之際,蓮花即顧侍婢曰:「露仙可備帷幄。」

露仙乃陳設寢處,皆極華美。

蘊雖駭異,然心亦喜之,謂蓮花曰:「某便誓心矣。

但以僧法不容,久居寺捨,如何?」

蓮花大笑曰:「某天人,豈凡識所及。

且終不以累師。」

遂綢繆敘語,詞氣清婉。

俄而滅燭,童子等猶潛聽伺之。

未食頃,忽聞蘊失聲,冤楚頗極。

遽引燎照之,至則拒戶闥,禁不可發。

但聞狺牙嚙垢嚼骨之一聲 ,如一胡一 人語音而大罵曰:「賊禿一奴一,遣爾辭家剃髮,因何起妄想之心。

假如我真女人,豈嫁與爾作婦耶?」

於是馳告寺眾,壞垣以窺之,乃二夜叉也,鋸牙植發,長比巨人,哮叫拿獲,騰踔而出。

後僧見佛座壁上,有二畫夜叉,正類所睹,唇吻間猶有血痕焉。

(原闕出處,黃本、許本、明抄本俱作出《河東記》)

經行寺裡有個和尚法名行蘊,是寺中和尚的頭領都僧。

有一年初秋,寺裡準備盂蘭節的盛會,大家都清掃廟宇殿堂準備作佛事,行蘊和尚看見一尊佛前有一個用蠟塑成的「化生」女子塑像十分美艷,手拿一支蓮花,好像對人眉目傳情。

行蘊和尚就和家人們開玩笑說,「世上如果有哪個女人能像她這樣美貌,我就娶她為妻。」

晚上回到廟院睡覺時,夜裡忽聽有人敲門說,「蓮花娘子到了!」行蘊和尚還沒想起白天開玩笑的事,就說,「官家的法規極嚴,現在廟門已閉,夫人來幹什麼?」

開門一看,蓮花娘子帶一個侍女,貌似天仙,嬌美絕倫,對行蘊說,「佛緣無量使得我能有幸親自侍奉大圓正智佛,本已六根清淨。

不料今天聽到你那番話,使我頓生凡念。

現在我已被貶到人世,願為你鋪床 疊被結為夫妻。

你白天向我吐露的意思,你難道現在就忘了嗎?」

行蘊和尚忙說,「我雖然天性愚昧,但也常記著佛家戒律。

我從來不認識你,你為什麼要說這些騙人的話呢?」

那蓮花娘子說,「你今天早上在佛堂看見我,就對人說如果有容貌像我的女人,你就娶為妻子,這話還在我耳邊。

我感於你的真心,才真心投奔你來。」

說著從袖子裡取出那個化生塑像說,「你看,這是我騙你嗎?」

行蘊暗想這個女子肯定不是人類,正在思慮猶豫時,蓮花娘子就回身對侍女說,「露仙,你快準備床 鋪錦帳。」

露仙立刻就準備了十分華麗的床 帳。

這時,行蘊儘管懷疑害怕,但已被女子的容貌迷住,也非常高興地對蓮花說,「我就豁出去了!然而寺裡僧法不容,你久住在寺裡不行啊。」

蓮花大笑說「我是天仙,凡人誰能發現我呢?放心吧,我絕不會連累你的。」

於是兩人親切一交一 談,蓮花情意綿綿,語軟情深,不一會兒就吹滅了蠟燭。

這時窗外有些小孩們,一直在偷一聽 。

不一會兒,忽然聽見行蘊和尚失聲喊叫,聽來十分痛苦,外面的人趕快拿來燈火照看,然而門在裡面閂著,進不了屋,只聽得屋裡傳出野獸撕肉啃骨的聲音,還聽到一個一胡一 人口音的人一大罵說:「你個賊禿和尚,讓人剃髮出家,還敢心生邪念。

如果我真是女人,也不會嫁給你這個禿驢!」外面的人趕快告訴寺裡的僧眾,推倒牆垣一看,竟是兩個夜叉,頭髮直立牙齒像鋸,又吼又跳地逃走了。

後來有些和尚在佛座牆上看見壁畫上有兩隻夜叉,正是剛才看見的那兩個,而且它們嘴上還留有剛吃了行蘊後的血痕呢。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廣記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術一卷第七十二 道術二卷第七十三 道術三卷第七十四 道術四卷第七十五 道術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異人一卷第八十二 異人二卷第八十三 異人三卷第八十四 異人四卷第八十五 異人五卷第八十六 異人六卷第八十七 異僧一卷第八十八 異僧二卷第八十九 異僧三卷第九十 異僧四卷第九十一 異僧五卷第九十二 異僧六卷第九十三 異僧七卷第九十四 異僧八卷第九十五 異僧九卷第九十六 異僧十卷第九十七 異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異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釋證一卷第一百 釋證二卷第一百一 釋證三卷第一百二 報應一(金剛經)卷第一百三 報應二(金剛經)卷第一百四 報應三(金剛經)卷第一百五 報應四(金剛經)卷第一百六 報應五(金剛經)卷第一百七 報應六(金剛經)卷第一百八 報應七(金剛經)卷第一百九 報應八(法華經)卷第一百一十 報應九(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報應十(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報應十一(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三 報應十二(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四 報應十三(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五 報應十四(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六 報應十五(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七 報應十六(陰德)卷第一百一十八 報應十七(異類)卷第一百一十九 報應十八(冤報)卷第一百二十 報應十九(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一 報應二十(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二 報應二十一(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三 報應二十二(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四 報應二十三(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五 報應二十四(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六 報應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報應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報應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報應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報應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報應三十(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報應三十一(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報應三十二(殺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報應三十三(宿業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應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應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應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應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應五(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 征應六(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應七(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應八(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應九(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應十(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應十一(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數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數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數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數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數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數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數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數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數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數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數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數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數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數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數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應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應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讖應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賢(諷諫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儉(吝嗇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氣義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氣義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氣義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辯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辯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貢舉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貢舉二卷第一百八十 貢舉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貢舉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貢舉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貢舉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貢舉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銓選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銓選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職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權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將帥一卷第一百九十 將帥二(雜譎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驍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驍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憐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樂一卷第二百四 樂二卷第二百五 樂三卷第二百六 書一卷第二百七 書二卷第二百八 書三卷第二百九 書四卷第二百一十 畫一卷第二百一十一 畫二卷第二百一十二 畫三卷第二百一十三 畫四卷第二百一十四 畫五卷第二百一十五 算術卷第二百一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一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一十八 醫一卷第二百一十九 醫二卷第二百二十 醫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絕藝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戲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詭詐卷第二百三十九 諂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諂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諂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謬誤(遺忘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