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
卷第三百九十七 山(溪附)
山
玉笥山 大翮山 山一精一 石雞山 新豐山 慶山 甕峰 誇父山 插灶 河山石斛 終南乳洞 古鐵鎖 崖山 聖鍾山 嵩梁山 石鼓山 射的山 怪山 鳴鐃山 贛台 上霄峰 麥積山 斗山觀 大竹路
溪
溪毒山
玉笥山
漢武帝好仙,於玉笥山頂上,置降真壇大還丹灶。
道士晝夜祈禱,天感其誠,乃降白玉笥,置壇上。
武帝遣使取之,至其壇側,飄風大震,卷玉笥而去。
因此則為玉笥山焉。
(出《玉笥山錄》)
漢武帝好仙,在玉笥山頂上設置了降真壇大還丹灶。
道士晝夜不停地祈禱,上天被他的至誠所感動,就降下一個白玉笥放在壇上。
漢武帝派人去取它,剛到壇的旁邊,忽然來了一陣大旋風,把玉笥給捲走了。
因此取名叫玉笥山。
大翮山
上郡人王次仲,少有異志,變倉頡舊文為今隸書。
秦始皇時,官務煩多,以次仲所易文,簡便於事,因而召之。
凡三徵不致。
次仲懷道履真,窮數術之妙。
始皇怒其不恭,令檻車送之,次仲行次。
忽化為大鳥,出車外,翻飛而去。
落二翮於斯山,故其峰巒有大翮小翮之名矣。
魏《土地記》曰:「沮一陽一城東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
山上神名大翮。
廟東有一溫一 湯水口,一溫一 湯療治萬病。
泉所發之麓,俗謂之土亭山。
北水熱甚諸湯,療病者,要須別消息用之。
(出《水經》)
王次仲是上郡人,少年時就有不同於別人的志向,把倉頡的舊文字改變為現今的隸書。
秦始皇的時候,官務繁多,用次仲所改變的文字,辦事就簡便多了。
因而召他進宮。
王次仲心裡有著追求真知的思想,窮究天文、占卜的奧妙。
三次徵召他都沒來,始皇十分惱怒,認為他對皇帝不恭敬,下令用囚禁押解犯人的車把他送到京城,次仲正走著,忽然變成一隻大鳥飛出囚車而去,落下兩根翎在那座山上,因此其山峰有大翮山小翮山的名字。
魏《土地記》說:「在沮一陽一城東北六十里,有大翮山和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
廟的東面有一溫一 泉,一溫一 泉水能治療各種疾病。
湧出一溫一 泉的山,百姓叫它土亭山。
山北面湧出的一溫一 泉水的一溫一 度比其他泉水都高。
治病的人,要弄清楚各泉的情況再去應用。」
山 一精一
吳天門張蓋,冬月,與村人共獵。
見大樹下有蓬庵,似寢息處,而無煙火。
有頃,見一人,身長七尺,毛而不衣,負數頭死猿。
蓋與語不應,因將歸,閉空屋中。
十餘日,復送故處。
又孫皓時,臨海得毛人。
《山海經》云:「山一精一如人,面有毛。」
此(「此」字下原空闕一字,明字作將字。
)山一精一也。
故《抱朴子》曰:「山之一精一,形如小兒而獨足。
足向後,喜來犯人。
其名蚑,知而呼之,即當自卻耳。
(「耳」原作「再」,據明抄本改)一名曰超空,亦可兼呼之。」
又有山一精一,或如鼓,赤色一足,其名曰渾。
又或如人,長九尺,衣裘戴笠,名曰金累。
又或如龍,有五赤色角,名曰飛龍。
見之,皆可呼其名,不敢為害。
玄中記。
山一精一如人,一足,長三四尺。
食山蟹,夜出晝藏。
(出《異苑》)
吳時天門有個叫張蓋的人,冬天與同村人一起去打獵。
看見大樹下有一個蓬草搭成的小屋,好像是供睡覺休息的地方,但是沒有煙火。
過了一會兒,見到一個人,身高有七尺,身上長毛而不穿衣了,背著幾頭死猿。
張蓋和他說話,沒有回應。
因此把他帶了回去,關在一間空屋中,過了十幾天,又送回原來的地方。
又:孫皓時期,在臨海抓獲一個毛人。
《山海經》講:山一精一好像是人,面部有毛。」
這就是山一精一啊!因此《抱朴子》說:「山一精一形似小孩,但只有一隻腳而且向後,喜好進攻人。
他的名叫蚑,知道並且喊他,馬上就自己退回去了。
還有一個名叫超空,兩個名都可以叫。」
還有,山一精一有的象鼓,紅色,一隻腳,他的名字叫渾。
還有的像人,高九尺,穿皮衣,戴斗笠,名叫金累。
又還有的象龍,有五個紅色的角,名叫飛龍。
見到他,可以喊他的名,它就不敢傷害你。
《玄中記》中記載,山一精一像人,一隻腳,高三四尺,吃山蟹,夜裡出來活動,白天躲藏起來。
石雞山
晉永嘉之亂,宜一陽一有女子,姓彭名娥。
父母昆弟為長沙賊所虜。
時娥負器出汲於溪,還見塢壁已破,殆不勝哀。
與賊相格,賊縛娥,驅去溪邊。
將殺之際,有大山石壁,娥仰呼皇天:「山靈有神不,我為何罪?」
因奔走向山,山立開,廣數丈。
平路如砥。
群賊亦逐娥入山,山遂崩合,泯然如初。
賊皆壓死山裡,頭出山外。
娥遂隱不復出。
娥所捨汲器,化為石,形似雞。
土人因號曰石雞山,溪為娥潭。
(出《幽明錄》)
晉朝永嘉之亂時期,宜一陽一有個女子叫彭娥。
她的父母兄弟都被長沙賊抓走了。
這時彭娥正背著容器到溪邊取水,回來時看見土堡的牆壁已經破損,感到一陣幾乎不能承受的悲哀。
她便與賊人格鬥,後來被賊人綁住,趕她到溪邊。
前面有大山石壁,在那將殺她的時候,彭娥仰面大呼:「皇天,山神有靈驗嗎?我有什麼罪?」
於是向大山石壁衝去,大山馬上就分開了,中間寬有數丈,路平的象磨刀石,群賊也追趕彭娥進了山路,山馬上又崩合到一起,竟然與原來一樣。
群賊都壓死在山裡,只有頭露在外面。
彭娥則隱蔽在裡面不再出來。
她所丟棄的裝水的容器變成了石頭,形狀像一隻雞,當地人因此把這座山叫石雞山,把溪叫做娥潭。
新豐山
唐高宗朝,新豐出山,高二百尺。
有神池,深四十尺。
水中有黃龍現,吐寶珠,浮出大如拳。
山中有鼓鳴。
改新豐縣為慶山縣。
(出《廣德神異錄》)
唐高宗時,新豐縣出現了一座山,高二百尺,上面有神池,水深四十尺,池水中有黃龍出現,黃龍口吐寶珠,那珠浮出水面大小如拳頭。
山中還有象擊鼓一樣的響聲。
因此,把新豐縣改名為慶山縣。
慶 山
昭應慶山,長安中,亦不知從何飛來。
夜過,聞有聲如雷,疾若奔,黃(「若奔黃」三字原空闕,據明抄本補。
)土石亂下,直墜新豐西南。
一村百餘家,因山為墳。
今於其上起持國寺。
(出《傳載》)
昭應慶山,則天皇帝長安年間,在長安中,也不知道從何處飛來。
一天夜裡,人們聽到打雷一樣的響聲,急驟如人在奔跑,黃土石塊紛亂落下,一直掉到新豐縣西南。
有一個村子有一百多家住戶,因山崩塌被埋在下面,那座山成了他們的墳墓。
現在在那上面修建了持國寺。
甕 峰
華岳雲台觀,中方之上,有山崛起,如半甕之狀,名曰甕肚峰。
玄宗嘗賞望,嘉其高回,欲於峰腹大鑿「開元」二字,填以白石,令百餘里外望見之。
諫官上言,乃止。
(出《開天傳信記》)
在華山雲台觀中方的上邊,有一座山崛起,好像半個甕的形狀,因此名叫甕肚峰。
玄宗曾經觀賞過,讚美它高聳迂迴,想要在山峰中部開鑿「開元」兩個大字,在裡面填上白色的石頭,讓百里以外也能看到它。
諫官上奏勸阻,才停止了。
誇父山
辰州東有三山,鼎足直上,各數千丈。
古老傳曰:一鄧一 誇父與日競走,至此煮飯,此三山者,誇父支鼎之石也。
(出《朝野僉載》)
在辰州東面有三座山,成鼎足之勢直上雲霄,各高有數千丈。
據古老的傳說講:「當初誇父追趕太一陽一,到了這裡煮飯,這三座山,就是誇父來支鼎煮食物的石頭啊!」
插 灶
荊州有空舲峽,絕崖壁立數百丈,飛鳥不棲。
有一火燼,插在崖間,望見可長數尺。
傳雲,洪水時,行舟者泊爨於此,餘燼插之,至今猶曰插灶。
(出《洽聞記》)
在荊州有個空舲峽,懸崖絕壁有數百丈高,連飛鳥也不在上面棲息。
有一根被火燒過的木插在山崖上,遠遠望去有數尺長。
據傳說,發洪水的時候,駕船的人停泊在這裡燒火煮飯,把沒有燒完的木頭插在那裡,到現在還叫插灶。
河山石斛
融州河水,有泉半巖,將注其下,相次九磴,每磴下一白石浴斛承之,如似鐫造。
嘗有人攜一婢,取下浴斛中浣巾。
須臾,風雨忽至,其婢震死。
所浣巾斛,碎於山下。
自別安一斛,新於向者。
(出《酉一陽一雜俎》)
在融州河邊的大岩石中間有一個水泉。
泉水沿著岩石下流,依次流過九級石台階,每個石台階下都有一個白色石頭的浴斛(一種容器)接著,好像是人工鑿成的。
曾經有人帶領一個婢女,在最下邊的浴斛裡面洗手巾。
不一會兒就來了風雨,霹靂把那個婢女擊死,洗手巾的那個浴斛,在山下變得粉碎。
又另外在石階上安放一個浴斛,看起來比原有的要新。
終南乳洞
有人游終南山一乳洞,洞深數里,乳旋滴瀝,(「滴瀝」原作「的歷」,據明抄本改。
)成飛仙狀。
洞中已有數十,眉目衣服,形制一精一巧。
一處滴至腰已上,其人因手承漱之。
經年再往,見所承滴像已成矣,乳不復滴,當手承處,衣缺二寸不就。
(出《酉一陽一雜俎》)
有一個人遊覽終南山的一個鐘乳洞,洞深有數里,乳水轉動稀疏下落形成了飛仙狀的鐘乳石。
此洞中已有數十個,那飛仙眉目衣服,都生成的很一精一巧。
有個地方一個鐘乳飛仙已滴成到腰部以上,那個人在這裡用手捧水漱口。
過了一年他又去了,見到他捧水漱口的那個滴像已經完成,乳水也不再滴了,但當年手捧水的地方,衣服缺有二寸沒有滴成。
古鐵鎖
齊郡接歷山,上有古鐵鎖。
大如臂,繞其峰再浹。
相傳本海中山,山神好移,故海神鎖之。
挽鎖斷,飛於此。
(出《酉一陽一雜俎》)
齊郡與歷山相連,山上有一把古鐵鎖鏈,粗如胳膊,環繞那座山峰兩周。
相傳這座山本來是海中山,但是山神好遷移,因此海神把山鎖上了,後來繫著的鎖鏈斷了,飛到了這個地方。
崖 山
太原郡東有崖山,天旱,土人常燒此山以求雨。
俗傳崖山神娶河伯女,故河伯見火,必降雨救之。
今山上多生水草。
(出《酉一陽一雜俎》)
太原郡東邊有座山叫崖山,每當天旱的時候,當地人常常放火燒這座山以求雨。
傳說,崖山神娶河伯的女兒為妻,因此河伯見崖山火起,就必然降雨去救他們。
現在山上生長很多水草。
聖鍾山
黎州聖鍾山,古老傳此山有鐘,聞其聲而形不見。
南詔犯境,鍾則預鳴。
唐天寶、大和、鹹通、乾符之載,群蠻來寇,皆有征也。
昔有名僧講《大乘經論》,鍾亦震焉。
乾寧中,刺史張惠安請門僧京師右街淨眾寺惠維講《妙法蓮花經》一遍,此鍾頻鳴,如人扣擊,知向所傳者不謬矣。
(出《黎州圖經》)
黎州有座聖鍾山,據古老傳說,這座山上有一座鐘,只能聽見鐘聲而看不見鍾形。
南詔侵犯邊境時,此鍾就事先鳴響。
唐朝天寶、大和、鹹通、乾符年間,群蠻來侵犯,也都先有徵兆。
過去一個有名的僧人宣講《大乘經論》時,鍾也響了。
在乾寧年間,刺使張惠安邀請門僧京師右街淨眾寺的惠維來宣講《妙法蓮花經》一遍,這個鐘頻繁的鳴響,好像有人擊打。
這才知道以前所傳說的是真的。
嵩梁山
澧州嵩梁山,今名石門。
永安六年,自然洞開,玄朗如門,高三百丈。
角上生竹,倒垂下拂,謂之天帚。
(出《十道記》)
澧州有座嵩梁山,現在名叫石門。
在永安六年那年,這座山自己貫通打開,幽深開闊像是一個大門,高有三百丈。
邊上長有竹子,倒垂下來輕輕飄拂,人們把它叫做天帚。
石鼓山
歙州石鼓山,有石如鼓形,又有石人石驢。
俗傳石鼓鳴,則驢鳴人哭,而縣官不利。
後鑿破其鼓,遂不復鳴。
(出《歙州圖經》)
歙州有座石鼓山,山上有塊大石頭象鼓的形狀,還有石人、石驢。
傳說石鼓如果響,則石驢也叫而石人則哭,倘若有這種情況,則對縣官不利。
以後把石鼓鑿破了,就不再響了。
射的山
孔曄(「曄」字原空闕,據明抄本改)《會稽記》云:「射的山,遠望的的,有如射侯,故曰射的。
南有石室,可方丈,謂之射室。
傳雲,羽人所遊憩,土人常以此占谷貴賤。
諺云:『射的白,米斛一百;射的玄,米斛一千。
』」孔靈符《會稽記》云:「射的石水數十丈,其清見底。
其西有山,上參煙雲。
半嶺石室,曰仙人射堂。
水東高巖臨潭(「潭」原作「渾」,據明抄本改)有石的,形甚員明,視之如鏡。」
又《會稽錄》云:「仙人常射如此,使白鶴取箭,北有石帆壁立。」
(出《洽聞記》)
孔曄《會稽記》說:「射的山,遠遠望去好像射箭的靶子,因此叫射的。
南面有一個石室,大約有一丈見方,叫做射室,傳說飛仙遊覽常在這休息。
當地人常用它來預測穀物的貴賤。
諺語說:「射的白,一斛米賣一百;射的黑,一斛米賣一千。」
孔靈符《會稽記》說:「射的石水深數十丈,其水清澈見底。
它的西邊有座山,山高出雲際,半山腰有個石室,叫仙人射堂。
它的東面有高大的岩石靠在潭邊,潭邊有石靶,其外形十分圓潤光滑,看上去好像鏡子。」
還有《會稽錄》說:「仙人常在這個地方射箭,讓白鶴往回取箭。
北面有石帆象牆壁一樣立在那裡。」
怪 山
會稽山一陰一郭中,有怪山,世傳本琅琊東武山。
時天夜雨晦冥,旦而見在此焉。
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
(出《廣古今五行記》)
會稽山一陰一郭中,有一座山叫怪山。
相傳這座山本來是琅琊的東武山,有一天夜裡一陰一雨昏暗,等到天明就看見它到了這個地方。
百姓感到很奇怪,因此給它起名叫怪山。
鳴鐃山
鳴鐃山,蕭子開《建安記》云:「一名大戈山,越王無諸,乘象輅,大將軍乘。
鳴鐃載旗,畋獵登於此山。」
古老傳,天欲雨,其山即有音樂聲也。
(出《建州國經》)
鳴鐃山在蕭子開的《建安記》當中是這樣記載的:「它又名大戈山。
越王無諸,乘坐有象牙裝飾的車子,由大將軍駕車,敲著鐃舉著旗,打獵登上了這座山。」
還有古老的傳說,天將要下雨的時候,這裡就有音樂聲發出。
贛 台
虔州贛台縣東南三百六十三里。
《南康記》云:山上有台,方廣數丈,有自然霞,如屋形。
風雨之後,景氣明淨,頗聞山上有鼓吹聲,即山都木客,為其舞唱。
(出《十道記》)
贛台在虔州贛台縣東南三百六十三里。
《南康記》記載說:「山上有個台,有數丈大小,有天然光彩,形狀象屋子。
在風雨之後,景物空氣格外清明潔淨時,可以聽見山上有吹吹打打的聲音,那是山上怪獸在這裡跳舞唱歌。
上霄峰
補闕熊皎雲。
廬山有上霄峰者,去平地七千仞,上有石跡,雲是夏禹治水之時,泊船之所。
鑿石為竅,以繫纜焉。
磨崖為碑,皆科斗文字,隱隱可見。
則知大禹之功,與天地不朽矣。
(出《玉堂閒話》)
補闕官熊皓說:廬山有個上霄峰,高有七千仞。
峰上有石跡,說那是夏禹治水的時候,停泊船隻的地方。
他在石頭上鑿個孔用來把船繫住。
當時有人把崖上的石頭磨平當作碑,刻的都是蝌蚪文,隱隱約約還可以看清。
看後就可以知道大禹治水的功勞可以和天地一樣永垂不朽。
麥積山
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岡巒,麥積處其半。
崛起一石塊,高百萬尋,望之一團一 一團一 ,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
其青雲之半,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室。
雖自人力,疑其鬼功。
隋文帝分葬神尼舍利函於東閣之下,石(「石」原作「加」據明抄本改)室之中,有庾信銘記,刊於巖中。
古記云:「六國共修。
自平地積薪,至於巖巔,從上鐫鑿其龕室佛像。
功畢,旋旋折薪而下,然後梯空架險而上。
其上有散花樓,七佛閣,(「閣」原作「用」,據明抄本改)金蹄銀角犢兒。
由西閣懸梯而上,其間千房萬屋,緣空躡虛,登之者不敢回顧。
將及絕頂,有萬菩薩堂,鑿石而成。
廣若(「若」原作「古」,據明抄本改)今之大殿。
其雕樑畫栱,繡棟雲楣,並就石而成。
萬軀菩薩,列於一堂。
自此室之上,更有一龕,謂之天堂,空中倚一獨梯,攀緣而上。
至此,則萬中無一人敢登者,於此下顧,其群山皆如堷樓。
王仁裕時獨能登之,仍題詩於天堂西壁上曰:「躡盡懸空萬仞梯,等閒身共白雲齊。
簷前下視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
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巖松健鶴頻棲。
天邊為要留名姓,拂石慇勤手自題。
時前唐末辛未年,登此留題。」
於今三十九載矣。
(出《玉堂閒話》)
麥積山,北跨清水、渭水,南面接近兩當縣,岡巒亙延五百里,麥積山位於五百里岡巒的中間。
崛起一塊巨石,高有百萬尋,望去成圓形,好像民間麥堆的形狀,固此有麥積山之名。
在半山腰裡,懸崖峭壁之間,鑿岩石而成佛像,萬龕千室,雖然是人工雕鑿,但好像是借助鬼神之力。
隋文帝楊堅將佛教神尼的骨頭匣子分別放在東閣下面的石室之中,庾信在岩石上刻文字進行記載。
過去有記載說是六國共同修建的。
自平地上堆積木柴一直達到岩石的頂端,從上面開始開鑿龕室佛像,完工後,一面撤去堆積的木柴,一面曲折回轉地下來。
然後建梯級於險處上去,上面有散花樓、七佛閣、金蹄銀角犢兒等。
由西閣爬懸梯而上,那裡有千房萬屋,好像懸於空中,下無基礎一般,登上去的人不敢回頭看。
快要到最頂上,有萬菩薩堂,是鑿石而成,大小如現在的大殿,雕樑畫拱、繡棟雲楣都是用石頭雕鑿而成。
一萬尊菩薩雕像,排列在一個大室內。
在這個室的上面,還有一龕,叫做天堂。
空中靠著一個獨木梯子,可以順著它爬上去。
到了這個地方,就一萬個人當中也沒有一個人敢攀登的。
從這裡向下看,群山都像一些小土丘。
當時只有王仁裕能單獨登上去。
並在天堂的西牆上題詩說:「登到懸空萬仞高梯的盡頭,已經身與白雲同高。
在簷前向下望去,群山變得矮小,天堂和落下的太一陽一一樣高低。
絕頂路險很少有人到達,古老的岩石強勁的青松引誘得仙鶴經常來這裡棲息。
到達天際為的是要留下姓名,輕輕擦試岩石情意深重地在這裡自己題寫詩句。」
當時是前唐末辛未年,登到這裡題詩留念的,到現在已經三十九年。
斗山觀
漢乾祐中,翰林學士王仁裕雲,興元有斗山觀,自平川內,聳起一山,四面懸絕,其上方於斗底,故號之。
薜蘿松檜,景象尤奇。
上有唐公昉飲李八百仙酒,全家拔宅之跡。
其宅基三畝許,陷為坑,此蓋連地而上升也。
仁裕辛巳歲,於斯為節度判官,嘗以片板題詩於觀曰:「霞衣欲舉醉陶陶(公昉一家飲八百洗瘡,一家酒醉而上升),不覺全家住絳霄。
拔宅只知雞犬在,上天誰信路歧遙。
三清遼廓拋塵夢,八景雲煙事早朝。
為有故林蒼柏健,露華涼葉鎖金飆。」
舊說雲,斗山一洞,西去二千里,通於青城大面山,又與嚴真觀井相通。
仁裕癸未年入蜀,因謁嚴真觀,見斗山詩碑在焉。
詰其道流,雲,不知所來,說者無不驚奇之。
(出《玉堂閒話》)
五代後漢國乾祐年間,翰林學士王仁裕說:在興元有個斗山觀,從平地上聳立起一座山,四面懸崖峭壁,它的上邊如斗的底,因此叫斗山。
山上生有常綠灌木、籐蘿、松柏等,景致奇異。
上有唐代公昉喝李八百仙酒、全家人隨住房一起拔地升天的遺跡。
其宅基佔地約有三畝,下陷成大坑,這是因為與地基相連的地也一起上升而成。
仁裕辛巳年在這個地方任節度判官,曾經用薄木片在觀內題詩說:「霞衣欲舉醉陶陶,不覺全家住降霄。
拔宅只知雞犬在,上天誰信路歧遙。
三清遼廓拋塵夢,八景雲煙事早朝。
為有故林蒼柏健,露華涼葉鎖金飆。」
過去還有傳說,斗山有一個洞,往西面去二千里,通到青城縣的大面山,又與嚴真觀裡的井相通。
仁裕癸未年到四川,因為去拜謁嚴真觀,看見斗山詩碑還在。
他詢問道士,回答說:「不知道從哪來。」
聽說的人沒有不驚奇的。
大竹路
興元之南,有大竹路,通於巴州。
其路則深溪峭巖,捫蘿摸石,一上三日,而達於山頂。
行人止宿,則以緪蔓繫腰,縈樹而寢。
不然,則墮於深澗,若沈黃泉也。
復登措大嶺,蓋有稍似平處,路人徐步而進,若儒之布武也。
其絕頂謂之孤雲兩角,彼中諺云:「孤雲兩角,去天一握。」
淮一陰一侯廟在焉。
昔漢祖不用韓信,信遁歸西楚。
蕭相國追之,及於茲山,故立廟貌。
王仁裕嘗佐褒梁師王思同,南伐巴人,往返登陟,亦留題於淮一陰一祠。
詩曰:「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猶說漢淮一陰一,孤雲不掩興亡策,兩角曾懸去住心。
不是冕旒輕布素,豈勞丞相遠追尋。
當時若放還西楚,尺寸中華未可侵。」
崎嶇險峻之狀。
未可殫言。
(出《玉堂閒話》)
興元的南面有一條大竹路通於巴州。
這條路在深溪峭壁上,要抓著籐蘿攀著石塊,上去一次需三天時間,才能到達山頂。
行人在這裡住宿,睡覺時要用粗的籐蔓捆住腰,繫在樹上,否則,就要掉進深澗,被埋葬掉。
再登上措大嶺,路稍有些平的地方,走路的都慢慢的行進,好像儒生在踱方步。
它的最高處叫「孤雲兩角」。
這裡有諺語說:「孤雲兩角,離天只有一拳頭。」
淮一陰一侯廟在這裡。
過去,漢高祖不重用韓信,韓信逃跑回歸西楚。
蕭何追趕他,在這座山追上了,因此在這立廟。
王仁裕曾經輔佐褒梁師王思同征伐巴蜀,來來回回多次登攀,也題詩留念於淮一陰一祠。
詩說:「在這離天只有一拳的地方,古木叢深,過路的人還在談論著漢伐的淮一陰一侯。
『孤雲』掩蓋不住韓信那能主宰興亡的滿腹韞略,『兩角』也曾經懸掛住韓信那離去或留下的猶豫心理。
如若不是帝王劉邦輕視地位低下的韓信,豈能勞累肖何追得這麼遠?當時假如將韓信放回西楚,廣闊中原的一尺一寸土地,劉邦也別想佔領。」
其崎嶇險峻的情況,不是用語言可以說盡的。
溪
溪 毒
一江一 南間有溪毒,疾發時,如重傷寒。
識之者,取水筆管,內於鼻中,以指彈之三五下,即出墨血,良久疾愈。
不然,即致卒矣。
(出《錄異記》)
一江一 南有的小溪有毒,中毒發病時,症狀好像重傷寒。
明白的人,可取一根小筆管,插入鼻孔中,用手指彈三五下,就流出黑色的血,過一段時間病就好了。
否則,可能導致死亡。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