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李大可宗正卿李大可嘗至滄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廣記》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

太平廣記

卷第四百三十一 虎六

李大可 藺庭雍 王太 荊州人 劉老 虎婦 趙倜 周義 中朝子

李大可

宗正卿李大可嘗至滄州。

州之饒安縣有人野行,為虎所逐。

既及,伸其左足示之,有大竹刺,貫其臂。

虎俯伏貼耳,若請去之者。

其人為拔之,虎甚悅,宛轉搖尾,隨其人至家乃去。

是夜,投一鹿於庭。

如此歲余,投野豕獐鹿,月月不絕。

或野外逢之,則隨行。

其人家漸豐,因潔其衣服,虎後見改服,不識,遂齒殺之。

家人收葬訖,虎復來其家。

母罵之曰:「吾子為汝去刺,不知報德,反見殺傷。

今更來吾捨,豈不愧乎?」

虎羞慚而出。

然數日常旁其家,既不見其人,知其誤殺,乃號呼甚悲,因入至庭前,奮躍拆脊而死。

見者鹹異之。

宗正卿李大可曾經到過滄州。

滄州的饒安縣有一個人在野外走路,被虎追趕。

追上以後,老虎伸出它的左腳給這個人看。

虎腳上有一根大竹刺,穿透了它的腿。

老虎俯首貼耳,好像請求他給拔掉的樣子。

那人為它拔掉了。

老虎很高興,又是轉圈又是搖尾,跟著那人趕到家才離去。

這一夜 ,老虎往那人的院子裡扔了一頭死鹿。

如此一年多,往院子裡扔野豬、獐子、鹿,月月不斷。

有時那人在野外與老虎相遇,老虎就跟著他一塊走。

那人家裡漸漸富了,於是就換穿一身乾淨的新衣服。

老虎又見到他,因為他換了衣服不認識了,就把他咬死了。

家裡人把他收一屍一埋葬之後,虎又來到他家。

他的母親衝著老虎罵道:「我兒子為你拔刺,你不知道報恩,反而被你害死,現在你還來,難道不知道慚愧嗎?」

老虎羞愧地走出去,但它幾天一直在屋前屋後守著,見那人始終不露面,知道是自己誤殺了他,於是就非常悲慘地號叫,來到院子前面,奮力一跳,折斷脊骨自一殺了。

見到的人全感到驚異。

藺庭雍

吉一陽一治在涪州南。

泝黔一江一 三十里有寺,像設靈應,古碑猶在,物業甚多,人莫敢犯。

涪州裨將藺庭雍妹因過寺中,盜取常住物。

遂即迷路。

數日之內,身變為虎。

其前足之上,銀纏金釧,宛然猶存。

每見鄉人,隔樹與語云:「我盜寺中之物,變身如此。」

求見其母,托人為言之。

母畏之,不敢往。

虎來郭外,經年而去。

(出《錄異記》)

吉一陽一的治所在涪州南。

泝黔一江一 往上走三十里的地方,那裡有一座寺院。

寺中所設的神像都很靈驗,左碑至今還在。

寺中的東西很多,誰也不敢隨便動。

涪州裨將藺庭雍的妹妹,因為路過寺院的時候拿了寺裡的東西,於是就迷了路,幾天之內,變成一隻老虎。

它前腳上好像還保留著銀飾物金鐲子之類的東西。

每次見到人,它都隔著樹對人家說:「我偷了寺裡的東西,身子變成這樣了。」

它要求見見母親,托人家捎信。

但是母親害怕,不敢去。

老虎來到城外,過了一年才離去。

王 太

海陵人王太者與其徒十五六人野行,忽逢一虎當路。

其徒云:「十五六人決不盡死,當各出一衣以試之。」

至太衣,吼而隈者數四。

海陵(「陵」字原缺,明抄本補。

)多虎,行者悉持大棒。

太選一棒,脫一衣 獨立。

謂十四人:「卿宜速去。」

料其已遠,乃持棒直前,擊虎中耳,故悶倒,尋復起去。

太背走惶懼,不得故道,但草中行。

可十餘里,有一神廟,宿於樑上。

其夕,月明,夜後聞草中虎行。

尋而虎至廟庭,跳躍變成男子,衣冠甚麗。

堂中有人問云:「今夕何爾累悴?」

神曰:「卒遇一人,不意勁勇,中其健棒,困極迨死。」

言訖,入座上木形中。

忽舉頭見太,問是何客,太懼墮地,具陳始末。

神云:「汝業為我所食。

然後十餘日方可死。

我取爾早,故中爾棒。

今以相遇,理當佑之。

後數日,宜持豬來。

以己血塗之……」指庭中大樹,「可系此下,速上樹,當免。」

太后如言。

神從堂中而出為虎,勁躍,太高不可得,乃俯食豬。

食畢,入堂為人形。

太下樹再拜乃還。

爾後更無患。

(出《廣異記》)

海陵人王太。

和他的十五六個同伴一起在野外走路,忽然遇上一隻老虎攔在路上。

他的同伴說:「十五六個人,絕不能都死,應該各出一件衣服試一試。」

輪到王太的衣服,那虎又吼又彎曲身形四次。

海陵虎多。

走路的人都拿著大棒子。

王太選了一根結實的木棒,脫去衣服獨自站在那裡,對同伴們說:「你們應該馬上離開。」

估計夥伴們已經走遠,他便拎著棒子上前,一棒子打在老虎的耳朵上,虎就倒下了,不一會兒又站起來走了。

王太打完老虎之後轉身就跑,由於害怕,慌不擇路,就沒走原先的老路,只在草地上奔跑。

跑出十幾里,有一座神廟,他就宿到神廟的樑上了。

那天晚上月色明亮,入夜以後聽到草地上有老虎走路的聲音。

不大一會兒老虎走進廟的院子中來,一蹦高兒變成一個男子,衣帽很像樣。

堂中有人問道:「你今晚為啥這麼狼狽?」

虎神說:「突然碰上一個人,沒想到這人又勇又猛,被他打了一棒子,睏倦得要死。」

說完,他走進座上的木形中,一抬頭看見了王太,忙問道:「客人是誰?」

王太嚇得掉下來,詳細地陳述了始末。

虎神說:「你已經是我的食物了,但是你得十幾天以後才能死。

我取你取早了,所以讓你打了一棒子。

今天已經相遇,理應保佑你。

幾天以後,你弄一頭豬來,用你自己的血把豬塗一下……」他指了指院子裡的一棵大樹說:「可綁在那下邊,你趕快上樹,應該能免除。」

王太后來照他的話做了,虎神從堂中出來變成虎,用力跳躍,王太在樹上吃不到,就俯身把豬吃了。

吃完之後,入堂內又變形人形。

王太從樹上下來,又行禮拜謝之後才回家。

這以後就更不怕了。

荊州人

荊州有人山行,忽遇倀鬼,以虎皮冒己,因化為虎,受倀鬼指揮。

凡三四年,搏食人畜及諸野獸,不可勝數。

身雖虎而心不願,無如之何。

後倀引虎經一寺門過,因遽走入寺庫,伏庫僧床 下。

道人驚恐,以白有德者。

時有禪師能伏諸橫獸。

因至虎所,頓錫問:「弟(明抄本、陳校本「弟」作「佛」。

)子何所求耶?為欲食人?為厭獸身?」

虎弭耳流涕,禪師手巾繫頸,牽還本房。

恆以眾生食及他味哺之。

半年毛落,變人形。

具說始事,二年不敢離寺。

後暫出門,忽復遇倀,以虎皮冒己,遽走入寺,皮及其腰下,遂復成虎。

篤志誦經,歲余方變。

自爾不敢出寺門,竟至死。

(出《廣異記》)

荊州有一個人在山中走路,忽然遇到倀鬼。

倀鬼把虎皮蓋到他身上,於是他就變成了老虎。

老虎受倀鬼指揮,一共三四年,搏殺而吃下的人、畜及各種野獸不可勝數。

儘管身是虎身,但是心裡不願意,又無可奈何。

後來倀鬼領著虎經過一座寺院,虎就迅速地跑進寺庫中,趴在庫僧的床 下。

庫僧十分驚恐。

把這事告訴了品行好的人。

當時有個禪師能降伏各種野獸,於是他來到寺庫老虎跟前,敲弟錫杖問道:「弟子有什麼要求嗎?是因為想要吃人,還是因為討厭獸身?」

老虎順從地流淚。

禪師用手巾繫住虎脖子,把它牽回自己房中,經常用眾生的食物及其它食品餵它。

半年之後毛落了,變成一人 形。

於是他詳細地述說了當初的事。

他二年沒敢離開寺院。

後來他暫時出門,忽然又遇上倀鬼,倀鬼又用虎皮蓋他,他急忙跑回寺來,皮和腰以下就又變成虎。

他篤志誦經,一年多以後才變回來。

從此他再也沒敢出寺門,一直到死。

劉 老

信州劉老者以白衣住持於山溪之間。

人有鵝二百餘隻詣劉放生,恆自看養。

數月後,每日為虎所取,以耗三十餘頭。

村人患之,羅落陷阱,遍於放生所。

自爾虎不復來。

後數日,忽有老叟巨首長鬣來詣劉,問鵝何以少減。

答曰:「為虎所取。」

又問何不取虎?答云:「已設陷阱,此不復來。」

叟曰:「此為倀鬼所教,若先制倀,即當得虎。」

劉問何法取之?叟云:「此鬼好酸,可以烏白等梅及楊梅布之要路,倀若食之,便不見物,虎乃可獲。」

言訖不見。

是夕,如言布路之,四鼓後,聞虎落阱。

自爾絕焉。

(出《廣異記》)

信州的劉老,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住持在山溪之間。

有一個人將二百多隻鵝到劉老這裡來放生。

劉老長期地看養著它們。

幾個月以後。

每天都要被老虎叼走幾隻,已經損失三十多隻了。

村裡的人害怕了,在放生這個地方的前前後後佈置了陷阱捕捉老虎。

但是老虎從此以後不再來了。

幾天之後,忽然有一位大腦殼長一胡一 須的老頭到劉老這裡來。

老頭問道:「鵝子為什麼減少了?」

劉老回答說:「被老虎叼走了。」

老頭又問:「為什麼不想辦法捉住老虎?」

劉老說:「已經設了陷阱,可設了陷阱它就不再來了。」

老頭說:「這是倀鬼教的。

如果能先把倀鬼制住,就能捉到虎了。」

劉老問怎麼個製法。

老頭說:「這種鬼喜歡吃酸的,可以把烏白梅和楊梅佈置在重要道路上,倀鬼如果吃了,就看不見東西了,虎就可以捉到了。」

老頭說完就不見了。

這天晚上,按老頭說的把道路佈置了一番,四更以後,就聽到老虎落入陷阱的聲音。

從此以後老虎絕跡了。

虎 婦

利州賣飯人,其子之婦山園采菜,為虎所取。

經十二載而後還。

自說入深山石窟中,本謂遇食。

久之相與寢處,窟中都自四虎,妻婦人者最老。

老虎恆持糜鹿等肉還以哺妻,或時含水吐其口中。

婦人欲出,輒為所怒,驅以入窟,積六七年。

後數歲,漸失余虎,老者獨在。

其虎自有婦人,未(「未」原作「來」,據明抄本改。

)常外宿。

後一日,忽夜不還。

婦人心怪之,欲出而不敢。

如是又一日,乃徐出,行數十步,不復見虎,乃極力行五六里。

聞山中伐木聲,逕往就之。

伐木人謂是鬼魅,以礫石投擲。

婦人一大言其故,乃相率詰問。

婦人云:「己是某家新婦。」

諸人亦有是鄰里者,先知婦人為虎所取,眾人方信之。

鄰人因脫衫衣之,將還。

會其夫已死,翁姥憫而收養之。

婦人亦憨戇。

乏精神,恆為往來之所狎。

劉全白親見婦人,說其事雲。

(出《廣異記》)

利州有一個賣飯的人,他的兒媳婦到山園中采菜,被老虎叼走。

過去十二年之後,她又回來了。

她自己說,她被老虎叼到一個深山裡的石窟中,本來以為要被吃掉,時間長了就和老虎一起睡覺了。

石窟裡一共有四隻老虎,以這位婦人為妻的老虎最老。

老虎經常把麋鹿等動物的肉叼回來給婦人吃,有時候用口含水回來吐到婦人口中。

婦人想要出去。

老虎就發怒,把她趕回石窟裡去。

一直這樣過了六七年。

後來的幾年,其它老虎漸漸不見了,只剩下這隻老虎。

這隻虎自從有了這位婦人,不曾在別處過夜。

後來有一天,老虎忽然一夜 未歸。

婦人心裡好奇怪。

她想要出來卻沒敢。

如此又是一天,她才慢慢走出來。

走了幾十步,不見虎來趕她,她這才極力走了五六里,聽到山中伐木的聲音,便走過去。

伐木的人們以為她是鬼怪,扔石頭打她。

她大聲述說事情的前因後果。

伐木的人們這才一塊上前盤問她。

她說她是某家某人的新媳婦。

這些人當中也有是這一家的鄰居的,以前知道婦人被虎叼走的事。

大伙這才相信她。

鄰居就把自己的衣衫脫下來給她穿上。

又回到家裡以後,她的丈夫已經死了。

她的公公婆婆可憐她,仍然收留了她。

她很愚很憨,缺少精神,經常被來往的人取笑侮辱。

劉全白說他親眼見過這婦人,是他講的這個故事。

趙 倜

荊州有一商賈,姓(「姓」原作「說」,據明抄本改。

)趙名倜。

多南泛江湖。

忽經歲余未歸。

有一人先至其家,報趙倜妻云:「趙倜物貨俱沒於湖中,倜僅免一死。

甚貧乏,在路即當至矣。」

其妻驚哭不已。

後三日,有一人,一如趙倜儀貌,來及門外大哭。

其妻遽引入家內,詢問其故。

安存經百餘日。

欲再商販,謂趙倜妻曰:「我慣為商在外,在家不樂,我心無聊。

勿以我不顧戀爾,當容我卻出,投一交一 友。」

俄而倜輦物貨自遠而至,及入門,其妻反乃驚疑走出,以投鄰家。

其趙倜良久問其故,知其事,遂令人喚其人。

其人至,既見趙倜,奔突南走。

趙倜與同伴十餘人共趁之,直入南門。

其人回(「回」原作「面」,據明抄本改。

)顧,謂倜曰:「我通靈虎也,勿逐我,我必傷爾輩。」

遂躍身化為一赤色虎,叫吼而去。

(出《瀟湘錄》)

荊州有一個買賣人,姓趙名倜。

趙倜經常向南泛游於江湖。

忽然有一年多沒有回來。

有一個人先到趙倜家,對趙倜的妻子說,趙倜的貨物全沉入湖中。

周倜僅免一死,現在很窮困,正走在路上,快到家了。

趙倜的妻子大吃一驚,哭泣不已。

三天後,有一個和趙倜一模一樣的人,來到門外就大哭。

趙倜的妻子忙把他拉回家去。

詢問是怎麼回事。

兩口子恩恩愛愛地過了一百多天,丈夫還要出去做買賣,就對妻子說:「我習慣在外面做買賣,在家裡覺得沒什麼樂趣,心裡無聊,你可千萬不要以為我不顧戀你,你應該容許我出去結一交一 朋友。」

忽然間趙倜用車拉著貨物回來了。

等到趙倜進了門,他的妻子反倒驚疑地跑到鄰居家去了。

那趙倜老半天才開始打聽怎麼回事。

知情之後,他讓人把那個人找來。

那個人一見到趙倜。

回頭就向南逃跑。

趙倜和十幾個同伴一起追趕,一直追到南山。

那人回頭看看趙倜說:「我是一隻通靈虎。

不要追我,追我,我肯定會傷害你們。」

於是他一跳變成一隻紅色老虎,吼叫著奔去。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廣記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術一卷第七十二 道術二卷第七十三 道術三卷第七十四 道術四卷第七十五 道術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異人一卷第八十二 異人二卷第八十三 異人三卷第八十四 異人四卷第八十五 異人五卷第八十六 異人六卷第八十七 異僧一卷第八十八 異僧二卷第八十九 異僧三卷第九十 異僧四卷第九十一 異僧五卷第九十二 異僧六卷第九十三 異僧七卷第九十四 異僧八卷第九十五 異僧九卷第九十六 異僧十卷第九十七 異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異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釋證一卷第一百 釋證二卷第一百一 釋證三卷第一百二 報應一(金剛經)卷第一百三 報應二(金剛經)卷第一百四 報應三(金剛經)卷第一百五 報應四(金剛經)卷第一百六 報應五(金剛經)卷第一百七 報應六(金剛經)卷第一百八 報應七(金剛經)卷第一百九 報應八(法華經)卷第一百一十 報應九(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報應十(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報應十一(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三 報應十二(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四 報應十三(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五 報應十四(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六 報應十五(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七 報應十六(陰德)卷第一百一十八 報應十七(異類)卷第一百一十九 報應十八(冤報)卷第一百二十 報應十九(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一 報應二十(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二 報應二十一(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三 報應二十二(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四 報應二十三(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五 報應二十四(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六 報應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報應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報應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報應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報應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報應三十(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報應三十一(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報應三十二(殺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報應三十三(宿業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應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應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應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應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應五(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 征應六(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應七(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應八(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應九(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應十(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應十一(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數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數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數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數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數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數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數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數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數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數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數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數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數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數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數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應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應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讖應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賢(諷諫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儉(吝嗇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氣義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氣義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氣義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辯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辯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貢舉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貢舉二卷第一百八十 貢舉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貢舉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貢舉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貢舉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貢舉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銓選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銓選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職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權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將帥一卷第一百九十 將帥二(雜譎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驍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驍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憐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樂一卷第二百四 樂二卷第二百五 樂三卷第二百六 書一卷第二百七 書二卷第二百八 書三卷第二百九 書四卷第二百一十 畫一卷第二百一十一 畫二卷第二百一十二 畫三卷第二百一十三 畫四卷第二百一十四 畫五卷第二百一十五 算術卷第二百一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一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一十八 醫一卷第二百一十九 醫二卷第二百二十 醫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絕藝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戲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詭詐卷第二百三十九 諂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諂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諂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謬誤(遺忘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