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張方 鍾道 晉安民 劉萬年 微生亮 蘆塘 彭城男子 朱法公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廣記》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

太平廣記

卷第四百六十九 水族六

(水族為人)

張方 鍾道 晉安民 劉萬年 微生亮 蘆塘 彭城男子 朱法公 王奐 蔡興 李增 蕭騰 柳鎮 隋文帝 大興村 萬頃陂 長鬚國

張 方

廣陵下市廟,宋元嘉十八年,張方女道香送其夫婿北行,日暮,宿祠門下。

夜有一物,假作其婿來云:「離情難遣,不能便去。」

道香俄昏惑失常。

時有王纂者能治邪,疑道香被魅,請治之。

始下針,有一獺從女被內走入前港,道香疾便愈。

(出《異苑》)

南朝劉宋元嘉十八年,廣陵有個下市廟,張方的女兒道香送丈夫去北方。

回來的途中天黑了,她就睡在廟門前。

夜間有一個東西裝扮成她丈夫模樣來說:「離別的愁緒難以排解,我不想馬上離開。」

道香一會兒就被迷惑得失去常態。

當時有個叫王纂的人能卻除邪病,他懷疑道香被妖孽所迷惑,請求給她治病,剛下針,就有一隻水獺從道香的被子裡跑出來,一直跑到前面的水港裡去了,道香的病也好了。

鍾 道

宋永興縣吏鍾道得重病初差,情慾倍常。

先樂白鶴墟中女子,至是猶存想焉。

忽見此女子振衣而來,即與燕好。

是後數至,道曰:「吾甚欲雞舌香。」

女曰:「何難?」

乃掬香滿手,以授道。

道邀女同含咀之,女曰:「我氣素芳,不假此。」

女子出戶,狗忽見,隨咋殺之,乃是老獺。

口香即獺糞,頓覺臭穢。

(出《幽明錄》)

南北朝劉宋永興縣吏鍾道得了重病剛好,情慾比平時倍增。

他先前喜歡白鶴墟的一個女子,到這時就更想念她了。

有一天他忽然看見那個女子衣服飄動著走來了,就和她一溫一 存起來。

從此以後,這個女子多次來同鍾道相會。

鍾道對她說:「我很想弄點雞舌香來。」

女子說:「這有什麼難的。」

於是兩手捧著雞舌香,送給鍾道。

鍾道邀請女子同他一起含著雞舌香並咀嚼。

女子說:「我呼出的氣息就有芳香味,不用借助這個東西。」

女子走出門外,一隻狗忽然發現了她,撲上去將她咬死了,原來是一隻老水獺,口香就是獺糞。

鍾道立刻覺得又臭又髒。

晉安民

晉安郡民斷溪取魚,忽有一人著白帢,黃練單衣,來詣之,即同飲饌。

饌畢,語之曰:「明日取魚,當有大魚甚異,最在前,慎勿殺。」

明日,果有大魚,長七八丈,逕來沖網,其人即賴殺之。

破腹,見所食飯悉有。

其人家死亡略盡。

(出《廣古今五行記》)

晉安郡有個平民截住溪水捉魚,忽然有一個著白色便帽,穿黃色熟絹單衣的人走來會見他,兩個人便一起喝酒吃飯。

吃完飯,那個人對捉魚人說:「明天捉魚,會有一條大魚很奇特,游在最前面,你千萬不要殺了它。」

第二天,果然有一條大魚,長七八尺,逕直游過來撞到網上。

捉魚人為了獲利而殺了大魚。

他割開魚的肚子,看見魚胃裡全是昨天吃的飯菜。

事情過後,這個捉魚人家裡的人幾乎全都死去。

劉萬年

宋後廢帝元徽三年,京口戍將劉萬年夜巡於北固山西,見二男子,容止端麗,潔白如玉,遙呼萬年謂曰:「君與今帝姓族近遠?」

萬年曰:「望異姓同。」

一人曰:「汝雖族異,恐禍來及。」

萬年曰:「吾有何過?」

答曰:「去位,禍即不及。」

萬年見二人所言,益異之。

萬年謂二人:「深謝預聞,何用見酬。」

萬年欲請歸鎮,二人曰:「吾非世人,不食世物。」

萬年與語之次,化為魚,飛入一江一 去。

萬年翌日托疾,遂罷其位,後果如魚所言。

(出《一江一 表異同錄》)

南朝劉宋後廢帝元徽第三年,守衛京口一帶的將軍劉萬年夜裡到北固山的西面巡查,看見兩個男人,面貌舉止端莊秀氣,皮膚象玉石一樣潔白,遠遠地招呼劉萬年並對他說:「你和當今的皇上在姓氏和宗族上是近是遠?」

劉萬年說:「郡望不同而姓氏相同。」

一個人說:「你雖然郡望與皇上不同。

恐怕仍會遭受災禍。」

劉萬年說:「我有什麼過錯?」

回答說:「你辭去官職,就不會遭受災禍了。」

劉萬年聽了兩個人說的話,更加覺得很奇怪便對這兩個人說:「深切感謝你們的預告,用什麼來酬報你們呢?」

劉萬年想請兩個人同他一起回到京口去。

兩個人說:「我們不是人類,不吃普通的食物。」

在劉萬年和兩個人繼續說話的過程中,他們變成了魚,飛進一江一 裡。

劉萬年第二天借口有病,於是被罷免了職務,後來事情果然像魚說的一樣。

微生亮

明月峽中有二溪東西流,宋順帝昇平二年,溪人微生亮釣得一白魚長三尺,投置舡中,以草覆之。

及歸取烹,見一美一女 在草下,潔白端麗,年可十六七。

自言:「高唐之女,偶化魚游,為君所得。」

亮間曰:「既為人,能為妻否?」

女曰:「冥契使然,何為不得。」

其後三年為亮妻,忽曰:「數已足矣,請歸高唐。」

亮曰:「何時復來?」

答曰:「情不可忘者,有思復至。」

其後一歲三四往來,不知所終。

(出《三峽記》)

明月峽中有兩條溪水,一向東流,一向西流。

劉宋順帝昇平第二年,在溪邊住的一個叫微生亮的人釣到一條三尺長的大白魚,他把魚扔到船艙裡,用草覆蓋上。

等回到家裡去拿魚準備煮著吃的時候,只見一個美一女 躺在草的下面,皮膚潔白,端莊美麗,年齡大約十六七歲。

她自己說是雲夢高唐觀那裡的姑娘,偶而出來變成魚遊玩,被你捉住了。

微生亮問她說:「既然是人,能做我的妻子嗎?」

女子說:「冥冥中已定的姻緣,怎麼不行呢?」

從此這個女子做了三年微生亮的妻子。

三年後,她忽然說:「天數的期限到了,請讓我回高唐去吧。」

微生亮說:「什麼時候再來。」

回答說:「感情是不能忘記的,我思念你的時候一定會回來。」

從那以後她每年回來住三四次,後來不知道怎麼樣了。

蘆 塘

耒一陽一縣東北有蘆塘八九頃,其深不可測。

中有大魚,當至五日,一奮躍出水,大可三圍,其狀異常。

每出水,則小魚奔迸,隨水上岸,不可勝計。

又雲,此塘有鮫魚,五日一化,或為美婦人,或為美男子,至於變亂尤多。

郡人相戒,故不敢有害心。

後為雷電所擊,此塘遂干。

(出《錄異記》)

耒一陽一縣東北有個八九頃的蘆葦塘,不知道它究竟有多深。

塘裡有條大魚,每月初五的這天,它都用力跳出水面。

這時可以看到它大約有三圍那麼粗,樣子很特殊。

它每次躍出水面的時候,那些小魚也奔竄著隨著波浪跳到岸上,多得數不過來。

還有人說:「這個葦塘裡有條人魚,每隔五天就變化一次,有時變成美婦人,有時變成美男子,至於變化成其它的形象就更多了。

當地的人們都互相提醒,不敢有傷害它的想法,後來人魚被雷電擊死,這個葦塘才平靜下來。

彭城男子

彭城有男子娶婦不悅之,在外宿月餘日。

婦曰:「何故不復入?」

男曰:「汝夜輒出,我故不入。」

婦曰:「我初不出。」

婿驚。

婦云:「君自有異志,當為他所惑耳。

後有至者,君便抱留之,索火照視之,為何物?」

後所願還至,故作其婦,前卻未入,有一人從後推令前,即上床 ,婿捉之曰:「夜夜出何為?」

婦曰:「君與東捨女往來,而驚欲托鬼魅,以前約(明抄本「約」作「納」)相掩耳。」

婿放之,與共臥,夜半心悟。

乃計曰:「魅迷人,非是我婦也。」

乃向前攬捉,大呼求火,稍稍縮小,發而視之,得一鯉魚長二尺。

(出《列異傳》)

彭城有個男子娶了妻子卻不喜歡她,在外面睡了一個多月。

妻子說:「什麼原因使你不回家來住?」

男子說:「你到了晚上就總出去,我所以才不回家。」

妻子說:「我從來不出去。」

丈夫很吃驚。

妻子說:「你本來就想著別的女人,一定是被別人迷惑住了。

以後有女人來到你這裡,你就抱住她留宿,找來火照著看她是什麼東西。」

後來彭城男子所思念的人來了,裝作是他的妻子,開始時沒有馬上進屋,有個人從後面推著她,讓她上床 。

男子捉住她的手說:「你為什麼天天晚上出去。」

妻子說:「你和東面鄰居家的女兒來往,卻裝著吃驚假托有鬼魅,用以前有約定來遮掩自己的行為。」

丈夫放了她,和她一起睡下。

到了半夜男子醒悟過來,心裡想:這是鬼魅在迷人,不是我的妻子。

於是上前去抱住她,大聲喊叫,叫人取火照亮。

那女人漸漸地縮小了,掀開被子一看,是一條二尺長的鯉魚。

朱法公

山一陰一朱法公者,嘗出行,憩於台城東桔樹下。

忽有女子,年可十六七,形甚端麗,薄晚,遣婢與法公相聞。

方夕,欲詣宿,至人定後,乃來,自稱姓檀,住在城側。

因共眠寢,至曉而云:「明日復來。」

如此數夜。

每曉去,婢輒來迎。

復有男子,可六七歲,端麗可愛,女雲是其弟。

後曉去,女衣裙開,見龜尾及龜腳,法公方悟是魅,欲執之。

向夕復來,即然火照覓,尋失所在。

(出《續異記》)

山一陰一縣的朱法公路途中在台城東面的桔子樹下休息,忽然遇到一個女子,年齡大約十六七歲,樣子端莊美麗。

傍晚的時候,這女子派女僕與朱法公搭話,約定天黑以後去朱法公那裡住宿。

到了半夜,女子才來,她自稱姓檀,住在城邊。

於是兩人共同睡在一起,到天亮時離開時說:「第二天再來。」

像這樣一連過個好幾個晚上,每天早晨離開的時候,女僕都來迎接她。

同女僕一塊來的還有個孩子,約六七歲,長得很好看,女子說是她的弟弟。

後來有一天早晨她離開的時候,裙子開了個口子。

朱法公看見了裡面有龜尾和龜腳,朱法公才醒悟她是妖魅,打算捉住她。

到了晚上女子又來時,朱法公就點火照著尋找,不久就失去了蹤跡。

王 奐

齊王奐自建業將之渚宮,至一江一 州,泊舟於岸。

夜深,風生月瑩。

忽聞前洲上有十餘人喧噪,皆女子之音。

奐異之,謂諸人曰:「一江一 渚中豈有是人也。」

乃獨棹小舟,取葭蘆之一陰一,循洲北岸,而於藂葦中見十餘女子,或衣綠,或衣青碧,半坐半立。

坐者一女子泣而言曰:「我始與姊妹同一居 一陰一宅,長在一江一 漢,不意諸娘,虛為上峽小兒所娶,乃至分離。」

立者一女子歎曰:「潮水有回,而我此去,應無返日。」

言未竟,北風微起。

立者曰:「潮至矣,可以還家。」

奐急從蘆葦中出捕,悉化為龜,入水而去。

(出《九一江一 記》)

齊國的王奐從建業去一江一 陵,走到一江一 州,船停泊在岸邊。

夜深了,一江一 風拂面,月色皎潔,他忽然聽見前面水中的陸地上有十多人在亂七八糟地說話,全是女人的聲音。

王奐覺得很奇怪,對船上人說:「一江一 中的陸地上難道會有人嗎?」

於是一個人划著小船,順著葭蘆旁的一陰一暗處,沿著水中那塊陸地的北岸往前划船。

在一處蘆葦叢生的地方他看見了十多個女人,有的人穿著綠色衣服,有的人穿著青綠色的衣服。

其中一半人坐著一半人站著。

坐著的一個女子哭著說:「我原先和姐妹們一起住在一陰一暗潮濕的地方,生長在一江一 漢,想不到各位姑娘被上峽的那個小人所欺騙,嫁了過去,使我們姐妹分離。」

站著的一個女子歎著氣說:「潮水退了還有漲潮的時候。

可是我這次離開這裡,就不會再回來了。」

話沒說完,北風輕輕地吹來。

站著的女子說:「潮水來了,可以回家了。」

王奐急忙叢蘆葦叢中跳出來去捕捉,那些女子都變成烏龜,走進水裡離開了。

蔡 興

晉陵民蔡興忽得狂疾,歌吟不恆,常空中與數人言笑。

或云:「當再取誰女!」復一人云:「家已多。」

後夜,忽聞十餘人將物入裡人劉余之家。

余之拔刀出後戶,見一人黑色,大罵曰:「我湖長,來詣汝,而欲殺我!」即喚群伴:「何不助余耶?」

余之即奮刀亂砍,得一大鼉及狸。

(出《幽明錄》)

晉陵的平民蔡興忽然得了瘋病,不停地又唱又說,常常地向著空中與幾個人說笑。

空中有個人說:「我應當再娶某某人的女兒。」

又一個說:「家裡的妻子已經太多了。」

隔一天夜晚,忽然有十多個人拿著東西進入同鄉之人劉余之的家裡。

劉余之拔出刀從後門出來,看見了一個全身漆黑色的人。

那個人一大聲罵道:「我是湖裡的首領,來會見你,你卻要殺我!」劉余之招呼夥伴說:「為什麼不來幫助我呢?」

然後用盡力氣揮刀亂砍,砍死了一隻大鼉和一隻狸。

李 增

永一陽一人李增行經大溪,見二蛟浮於水上,發矢射之,一蛟中焉。

增歸,因復出市,有女子,素服銜淚,捉所射箭。

增怪而問焉,女答之:「何用問焉?為暴若是!」便以相還,授矢而滅,增惡而驟走,未達家,暴死於路。

(出《異苑》)

永一陽一人李增走路經過一條大河,看見二隻蛟浮在水面上,他發箭射蛟,一隻蛟被射中。

李增就回家去了,過一會他到集市上去,有個穿著喪服的女子眼裡含著淚,手裡拿著李增射蛟時用的箭。

李增奇怪地詢問那個女子。

那女子回答他說:「你犯的暴行,還用問別人嗎?」

就把這支箭還給李增就不見了。

李增厭惡這件事急忙往家跑,還沒到家,就突然死在半路上了。

蕭 騰

襄一陽一金城南門外道東,有參佐廨,舊傳甚凶,住者不死必病。

梁昭明太子臨州,給府寮呂休茜。

休茜常在廳事北頭眠,鬼牽休茜,休茜墜地。

久之悟。

俄而休茜有罪賜死。

後今肖騰初上,至羊口岸,忽有一丈夫著白紗高室帽,烏布褲,披袍造騰。

疑其服異,拒之。

行數里復至,求寄載,騰轉疑焉,如此數回,而騰有妓妾數人,舉止所為,稍異常日,歌笑悲啼,無復恆節。

及騰至襄一陽一,此人亦經日一來,後累辰不去。

好披袍縛褲,跨狗而行,或變易俄頃,詠詩歌謠,言笑自若,自稱是周瑜,恆止騰捨。

騰備為禳遣之術,有時暫去,尋復來。

騰又領門生二十人,拔刀砍之,或跳上室梁,走入林中,來往迅速,竟不可得。

乃入妾屏風裡,作歌曰:「逢歡羊口岸,結愛桃林津。

一胡一 桃擲去肉,訝汝不識人。」

頃之,有道士趙曇義為騰設壇,置醮行禁。

自道士入門,諸妾並悲叫,若將遠別。

俄而一龜徑尺餘,自到壇而死,諸妾亦差,騰妾聲貌悉不多。

諮議參軍韋言辯善戲謔,因宴而啟云:「常聞世間人道『黠如鬼』,今見鬼定是癡鬼,若黠,不應魅蕭騰妓。

(「妓」原作「故」,據明抄本改。

)以此而度,足驗鬼癡。」

(出《南雍州記》)

襄一陽一郡金城縣南門外的道路東面,有一所參佐的官署,歷來傳說那裡很凶險,住在裡面的人不死也一定得病。

梁國的昭明太子治理襄一陽一的時候,把這處地方送給了郡府裡的官員呂休茜。

有一次呂休茜在廳堂的北面睡覺,有鬼來拉扯呂休茜,呂休茜掉到地上,很長時間才甦醒過來,不久呂休茜有罪被處死。

後來,蕭騰來上任,走到羊口岸,忽然有一個男子頭戴白紗高帽,穿著黑褲子,披著袍子來見蕭騰。

蕭騰見他的服飾特殊,心中疑惑,拒絕同他見面。

走了幾里地,那個男子又來求見,並要求搭船,蕭騰對他更加懷疑。

像這樣男子來了好幾次,這時蕭騰的幾個妾出現異常,一舉一動和平時不一樣。

唱歌大笑還悲傷地啼哭,毫無節制。

等到蕭騰到了襄一陽一,那個怪人一天來一次,後來竟一連幾天也不離開。

他喜歡披著袍子,穿著白色的褲子,騎著狗走路。

有時他一會改變一套裝束,還吟詩唱歌,說笑自然得意。

他說自己是周瑜,長久地住在蕭騰家裡。

蕭騰多次請人施行法術驅趕他,他有時暫時離開,不久又回來了。

蕭騰領著二十個自己的學生用刀砍他,他有時跳上房梁,有時進入樹林,來往非常迅速,竟然砍不著他。

他還進入蕭騰妻子的屏風內,唱歌道:「唱著歌相逢在羊口岸邊,結友情不忘桃林渡口。

吃一胡一 桃竟拋掉桃仁,你為什麼不認識我!」不久,有個叫趙曇義的道士來為蕭騰設祭壇驅妖,安排祭祀儀式實行作法。

道士一進門,蕭騰所有的妻妾一起悲哀地哭叫,像是即將離別的樣子。

不一會,一隻直徑有一尺多長的烏龜自己走到壇前死去了。

各位妻妾的病也好了,聲音笑貌恢復了正常。

有個咨議參軍叫韋言辯的很善於說笑話,他在一次宴會上說:「常常聽說世上的人處事像鬼一樣狡猾,現在看來這個鬼一定是個癡鬼。

如果這個鬼狡猾,就不該去迷惑蕭騰的妻妾。

從這個鬼的行動來推論,足以說明它是個癡鬼。」

柳 鎮

河東柳鎮字子元,少樂閑靜,不慕榮貴。

梁天監中,自司州游上元,便愛其風景,於鍾山之西建業裡,買地結茅,開泉種植,隱操如耕父者。

其左右居民,皆呼為柳父,所居臨一江一 水,嘗曳策臨眺,忽見前洲上有三四小兒,皆長一尺許,往來遊戲,遙聞相呼求食聲。

鎮異之。

須臾,風濤洶湧,有大魚驚躍,誤墜洲上。

群小兒爭前食之。

又聞小兒傳呼云:「雖食不盡,留與柳父。」

鎮益驚駭,乃乘小舟,逕捕之,未及岸,諸小兒悉化為獺,入水而去。

鎮取巨魚以分鄉里,未幾,北還洛一陽一,於所居書齋柱,題詩一首云:「一江一 山不久計,要適暫時心。

況念洛一陽一士,今來歸舊林。」

是歲天監七年也。

(出《窮怪錄》)

河東人柳鎮字子元,喜歡清閒安靜,不羨慕榮華富貴。

梁國天監年間他從司州到上元去遊玩,愛上了那裡的風景,就在鍾山西面的建業裡,買地蓋了房子,引水種地,隱居耕種像個老農夫。

附近的居民,全都叫他「柳父」。

他住的地方靠近一江一 邊,有一次他拄著枴杖在一江一 邊眺望,忽然看見前面的一江一 中陸地上有三四個小孩,都只有一尺多高,來往遊戲,遠遠地聽見他們互相呼叫著尋找吃的,柳鎮覺得很奇怪。

不一會,風起浪湧,有一條大魚受驚跳了起來,不小心掉在小島上。

這一群小孩爭著跑去吃大魚。

還聽到小孩子們喊著互相告訴說:「我們吃不完,剩下的留給柳父吧。」

柳鎮更加驚奇,就坐上小船,前去捕捉他們。

還沒到岸上,這群小孩全變成水獺,進到水裡跑了,柳鎮帶回那條大魚把它分給鄉親們吃。

不久,他回到洛一陽一,在他居住的書齋的柱子上,題了一首詩說:「一江一 山不久計,要適暫時心,況念洛一陽一士,今來歸舊林。」

這一年是天監七年。

隋文帝

隋文帝開皇中,掖庭宮每有人來挑宮人,司宮以聞,帝曰:「門衛甚嚴,人從何而入!當妖一精一耳。」

因戒宮人曰:「若來,但砍之。」

其後夜來登床 ,宮人抽刀砍之,若中枯骨,其物走落,宮人逐之,因入池而沒。

明日,帝令涸池,得一龜尺餘,其上有刀痕,殺之遂絕。

(出《廣古今五行記》)

隋文帝開皇年間,經常有人入掖庭宮挑逗宮女。

司宮把這件事報告給文帝,文帝說:「門衛把守得很嚴,人是從什麼地方進來的?一定是個妖一精一。」

接著又告誡宮女說:「如果那人再來,就用刀砍他。」

後來那個人晚上來到宮女的床 上,宮女就抽出刀來砍他,像砍中枯骨一樣。

那個東西逃跑,宮女在後面追趕他,那個東西跳進池水中沉下去了。

第二天,文帝命令淘干水池,得到一隻一尺長烏龜,背有刀痕,殺了它,就再也沒有怪事發生了。

大興村

隋開皇末,大興城西南村民設佛會,一老翁皓首白裙襦,求食而去。

眾莫識,追而觀之。

行二里許,遂不見。

但有一陂,水中有白魚長丈餘,小而從者無數,人爭射之,或弓折弦斷,後竟中之。

割其腹,得粳米飯。

後數日,漕梁暴溢,射者家皆溺死。

(出《廣古今五行記》)

隋朝開皇末年,大興村西南面的村民設齋飯舉行佛教祭祀活動。

一個滿頭白髮穿一身白色衣褲的老頭,要了一點飯吃就走了。

大家都不認識他,就在後面跟隨著看他住在哪裡,走了二里多路,老頭就不見了。

附近有一個池塘,水裡有一條大白魚有一丈多長,無數條小魚跟著它,人們爭著射大白魚,有的人弓折了,有的人弦斷了,後來有的人射中了大白魚,剖開魚的肚子,裡面全是粳米飯。

又過了幾天,漕梁河突然發生大水,射死大白魚的那個人的全家都淹死了。

萬頃陂

唐齊州有萬頃陂,魚鱉水族,無所不有。

鹹亨中,忽一僧持缽乞食,村人長者施以蔬供,食訖而去。

於是漁人網得一魚,長六七尺,緝鱗鏤甲,錦質寶章,特異常魚。

欲繼赴州餉遺,至村而死,遂共剖而分之。

於腹中得長者所施蔬食,儼然並在。

村人遂於陂中設齋過度,自是陂中無水族,至今猶然絕。

(出《朝野僉載》,明抄本作出《五行記》)

唐代的齊州有個方圓萬頃的池塘,裡面魚鱉等各種水生動物全都有。

鹹亨年間,忽然有一個和尚拿著缽要飯吃,村子裡年長的人把飯菜送給他吃。

他吃完就走了。

當時有個打魚的人,網住了一條六七尺長的大魚,一精一巧的鱗片閃閃發光,色彩鮮艷花紋美麗,與平常的魚一點也不一樣,他準備送給州衙請賞,可走到村子裡的時候魚死了。

於是大家一起動手把魚割開分了,在魚肚子裡找到了村中長者施捨給和尚的飯菜。

村裡人就在池塘邊安排舉行祭祀儀式超度魚的亡靈。

從這以後池塘裡再也沒有水生動物了,到現在也還是沒有。

長鬚國

唐大足(「足」原作「定」,據明抄本改。

)初,有士人隨新羅使,風吹至一處,人皆長鬚,語與唐言通,號長鬚國。

人物甚盛,棟宇衣冠,稍異中國,地曰扶桑洲。

其署官品,有正、長、戢、波、日、沒、島、邏等號。

士人歷謁數處,其國皆敬之。

忽一日,有車馬數十,言大王召客。

行兩日,方至一大城,甲士門焉。

使者導士人入,伏謁。

殿宇高敞,儀衛如王者。

見士人拜伏,小起,乃拜士人為司風長,兼駙馬。

其主甚美,有須數十根。

士人威勢烜赫,富有珠玉,然每歸,見其妻則不悅。

其王多月滿夜則大會,後遇會,士人見嬪姬悉有須,因賦詩曰:「花無葉不妍,女有須亦丑。

丈人試遣總無,未必不如總有。」

王大笑曰:「駙馬竟未能忘情於小女頤頷間乎?」

經十餘年,士人有一兒二女。

忽一日,其君臣憂蹙,士人怪問之,王泣曰:「吾國有難,禍在旦夕,非駙馬不能救。」

士人驚曰:「苟難可弭,性命不敢辭也。」

王乃令具舟,令兩使隨士人,謂曰:「煩駙馬一謁海龍王,但言東海第三浥第七島長鬚國,有難求救。

我國絕微,須再三言之。」

因涕泣執手而別。

士人登舟,瞬息至岸。

岸沙悉七寶,人皆衣冠長大,士人乃前,求謁龍王。

龍宮狀如佛寺所圖天宮,光明迭激,目不能視。

龍王降階迎,士人齊級升殿。

訪其來意,士人且說:「龍王即命速勘。」

良久,一人自外白:「境內並無此國。」

士人復哀祈,具言長鬚國在東海第三浥第七島,龍王復叱使者細尋勘,速報。

經食頃,使者返曰:「此島蝦合供大王此月食料,前日已追到。」

龍王笑曰:「客固為蝦所魅耳。

吾雖為王,所食皆稟天符,不得妄食。

今為客減食。」

乃令引客視之,見鐵鑊數十如屋,滿中是蝦,有五六頭,色赤,大如臂,見客跳躍,似求救狀。

引者曰:「此蝦王也。」

士人不覺悲泣,龍王命放蝦王一鑊,令二使送客歸中國,一夕至登州,顧二使,乃巨龍也。

(出《酉一陽一雜俎》)

唐代大足初年,有個讀書人隨著新羅國的使者乘船,被大風吹到一個地方。

那裡的人全長著長一胡一 子,語言和唐朝的語言相通,叫長鬚國。

國內的人特別多,房屋和衣帽,與中國稍有不同,地名叫扶桑洲。

他們的官署中的官吏級別,有正、長、戢、波、日、沒、島、邏等稱號,讀書人拜見遊覽了許多人物和地方,那個國家的人都敬重他。

忽然有一天,來了幾十輛車馬,說是大王召見客人。

走了兩天,才來到一座巨大的城鎮,披著鎧甲的士兵守衛著宮殿的門,使者領著讀書人進去後就伏在地上拜見大王。

只見宮殿又高又寬敞,儀仗很有王者的氣派。

大王看見讀書人伏地拜見,稍稍抬起身子回禮。

於是任命讀書人擔任司風長的官職,同時招為駙馬,那個公主生得很美,但長了幾十根一胡一 子。

讀書人的權威氣勢很大,富有珍珠寶玉。

可是每當回到家裡,看見妻子心裡就不高興。

那個國王大多在月圓的晚上召開大會。

後來有一次大會,讀書人看見大王的嬪妃全都長著一胡一 須,於是作了一首詩說:「花朵沒有葉子的襯托就不美,女子長了一胡一 須則更醜,有的男人總想使自己不長一胡一 子,但未必比長了一胡一 子更好。」

國王大笑說:「駙馬難道就不能不計較我女兒下巴上的幾根一胡一 須嗎?」

過了十多年,讀書人有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

忽然有一天,長鬚國的君臣們皺著眉頭顯得非常憂愁的樣子。

讀書人奇怪地詢問有什麼事。

國王哭著說:「我們國家將有災難,就在旦夕之間降臨,不是駙馬就解救不了我們。」

讀書人吃驚地說:「如果能夠消除災難,就是要我的命我也不推辭。」

國王就派人準備好船隻,並派兩個使者跟著讀書人,他說:「麻煩駙馬去拜見海龍王,你就說是東海第三浥第七島的長鬚國有難求救。

我們是個非常小的國家,你必須反覆說清楚。」

接著流著眼淚同他拉了拉手分別了。

人上了船,不一會就到了岸邊,岸上的沙子全是寶物,人的衣帽全都又長又大。

讀書人就走上前去,請求拜見龍王。

龍宮的樣子就像佛廟裡壁畫上所畫的天宮,異彩紛呈,使人不敢睜開眼睛。

龍王走下台階迎接他,讀書人和龍王一齊順台階走上宮殿。

龍王詢問他的來意,讀書人就說了。

龍王就派人迅速去查找,過了很久,一個人在外面說:「境內沒有這個國家。」

讀書人又悲哀地乞求,詳細說明長鬚國在東海第三浥第七島上。

龍王又叱責使者要細心地查找,並迅速回報。

過了一頓飯的工夫,使者回來說:「這個島的蝦應當是大王這個月食物,前天已經捉來了。」

龍王笑著說:「客人原來是被蝦迷惑了,我雖然是龍王,但吃的全都必須遵照上天的安排,不能隨便亂吃,現在要為客人少吃點東西了。」

就派人領著客人去觀看,讀書人看見幾十個像屋子大小的鐵鍋,裡面全都裝滿了蝦,有五六隻紅色的大蝦,大小象手臂一樣,看見了客人就跳躍起來,像是求救的樣子。

領著的人說:「這是蝦王。」

讀書人不覺悲傷地哭起來,龍王就派人放了蝦王這一鍋蝦,又派兩個使者送客人回中國。

一晚上就到了登州,讀書人回頭看兩個使者,是兩條巨大的龍。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廣記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術一卷第七十二 道術二卷第七十三 道術三卷第七十四 道術四卷第七十五 道術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異人一卷第八十二 異人二卷第八十三 異人三卷第八十四 異人四卷第八十五 異人五卷第八十六 異人六卷第八十七 異僧一卷第八十八 異僧二卷第八十九 異僧三卷第九十 異僧四卷第九十一 異僧五卷第九十二 異僧六卷第九十三 異僧七卷第九十四 異僧八卷第九十五 異僧九卷第九十六 異僧十卷第九十七 異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異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釋證一卷第一百 釋證二卷第一百一 釋證三卷第一百二 報應一(金剛經)卷第一百三 報應二(金剛經)卷第一百四 報應三(金剛經)卷第一百五 報應四(金剛經)卷第一百六 報應五(金剛經)卷第一百七 報應六(金剛經)卷第一百八 報應七(金剛經)卷第一百九 報應八(法華經)卷第一百一十 報應九(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報應十(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報應十一(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三 報應十二(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四 報應十三(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五 報應十四(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六 報應十五(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七 報應十六(陰德)卷第一百一十八 報應十七(異類)卷第一百一十九 報應十八(冤報)卷第一百二十 報應十九(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一 報應二十(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二 報應二十一(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三 報應二十二(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四 報應二十三(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五 報應二十四(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六 報應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報應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報應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報應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報應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報應三十(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報應三十一(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報應三十二(殺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報應三十三(宿業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應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應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應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應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應五(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 征應六(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應七(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應八(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應九(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應十(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應十一(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數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數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數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數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數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數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數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數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數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數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數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數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數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數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數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應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應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讖應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賢(諷諫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儉(吝嗇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氣義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氣義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氣義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辯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辯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貢舉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貢舉二卷第一百八十 貢舉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貢舉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貢舉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貢舉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貢舉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銓選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銓選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職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權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將帥一卷第一百九十 將帥二(雜譎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驍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驍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憐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樂一卷第二百四 樂二卷第二百五 樂三卷第二百六 書一卷第二百七 書二卷第二百八 書三卷第二百九 書四卷第二百一十 畫一卷第二百一十一 畫二卷第二百一十二 畫三卷第二百一十三 畫四卷第二百一十四 畫五卷第二百一十五 算術卷第二百一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一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一十八 醫一卷第二百一十九 醫二卷第二百二十 醫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絕藝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戲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詭詐卷第二百三十九 諂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諂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諂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謬誤(遺忘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