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常 夷唐建康常夷,字叔通,博覽經典,雅有文藝。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

太平廣記

卷第三百三十六 鬼二十一

常夷 張守一 鄭望 宇文覿 李瑩 裴晟 李氏

常 夷

唐建康常夷,字叔通,博覽經典,雅有文藝。

性耿正清直,以世業自尚。

家近清溪,常晝日獨坐。

有黃衫小兒繼書直至閣前曰:「朱秀才相聞。」

夷未嘗識也,甚怪之。

始發其書,云:「吳郡秀才朱均,白常高士。」

書中悉非生人語,大抵「家近在西崗,幸為善鄰,思奉顏色。」

末有一詩云:「具陳(明抄本「雲」下空七字,疑原有五言二句,脫去八字)平生游城郭,殂沒委荒榛。

自我辭人世,不知秋與春,牛羊久來牧,松柏幾成薪。

分絕車馬好,甘隨狐兔群。

何處清風至,君子幸為鄰。

烈烈盛名德,依依佇良賓。

千年何旦暮,一室動人神。

喬木如在望,通衢良易遵。

高門倘無隔,向與折龍津。」

其紙墨皆故弊。

常夷以感契殊深,歎異久之,乃為答書,慇勤切至。

仍直剋期,請與相見。

既去,令隨視之,至捨西一里許,入古墳中。

至期,夷為具酒果。

須臾,聞扣門,見前小兒云:「朱秀才來謁。」

夷束帶出迎。

秀才著角巾葛單衣曳履,可年五十許,風度閒和。

雅有清致。

與相勞苦,秀才曰:「僕梁朝時,本州舉秀才高第。

屬四方多難,遂無宦情,屏居求志。

陳永定末終此地,久處泉壤,常欽風味,幽明路絕,遂廢將迎。

幸因良會,大君子不見嫌棄,得申鬱積,何樂如之。」

夷答曰:「僕以暗劣,不意冥靈所在咫尺,久闕承稟,幸蒙殊顧,欣感實多。」

因就坐噉果飲酒,問其梁陳間事,歷歷分明。

自雲朱異從子。

說異事武帝,恩幸無匹。

帝有織成金縷屏風,珊瑚鈿、玉柄塵尾,林邑所獻七寶澡瓶、沉香鏤枕,皆帝所秘惜。

常於承雲殿講竟,悉將以賜異。

昭明太子薨時,有白霧四塞。

葬時玄鵠四雙,翔繞陵上,徘徊悲鳴,葬畢乃去。

元帝一目失明,深忌諱之。

為湘東鎮荊州,王嘗使博士講《論語》。

至於見瞽者必變色,語不為隱,帝太怒,乃鴆殺之。

又嘗破北虜,手斬一裨將。

於謹破一江一 陵,帝見害,時行刀者乃其子也。

沈約母拜建昌太夫人,時帝使散騎侍郎就家讀策受印綬,自僕射何敬容已下數百人,就門拜賀,宋梁以來命婦未有其榮。

庚肩吾少事陶先生,頗多藝術。

嘗盛夏會客,向空大噓氣,盡成雪,又禁諸器物悉住空中。

簡文帝詔襄一陽一造鳳林寺,少剎柱木未至,津吏於一江一 中獲一樟木,正與諸柱相符。

帝性至孝,居丁貴嬪柩,涕泣不絕,臥痛潰爛,面盡生瘡。

侯景陷台城,城中水米隔絕,武帝既敕進粥,官中無米,於黃門布囊中繼得四升,食盡遂絕,所求不給而崩。

景所得梁人,為長枷,悉納其頭,命軍士以三投矢亂射殺之,雖衣冠貴人,亦無異也。

陳武帝既殺王僧辯,天下大雨百餘日。

又說陳武微時,家甚貧,為人庸保以自給。

常盜取長城豪富包氏池中魚,擒得以擔竿擊,甚困。

即祚後,滅包氏。

此皆史所脫遺。

事類甚多,不可悉載。

後數相來往,談宴賦詩,才甚清舉,甚成密一交一 。

夷家有吉凶,皆預報之。

後夷病甚,秀才謂曰:「司命追君為長史,吾亦預巡察,此職甚重,尤難其選,冥中貴盛無比。

生人會當有死,縱復強延數年,何似居此地。

君當勿辭也。」

夷遂欣然,不加藥療,數日而卒。

(出《廣異記》)

唐建康人常夷,字叔通。

博覽經典,高雅善文,性情清正耿直。

自我尊尚家業,居家靠近清溪,經常白日裡獨坐一天。

有個穿黃衫的小孩,拿著書信直奔他家,說:「聽說過朱秀才嗎?」

常夷不曾認識,就拆開書信。

上面寫著:吳郡秀才朱均白常高士。

信中都不是活人說的話。

大致說他家在西岡附近,有幸成為鄰居,想見上一面。

最後有一首詩寫道,「平生游城郭,殂沒委荒榛。

自我辭人世,不知秋與春。

牛羊久來牧,松柏幾成薪。

分絕車馬好,甘隨狐兔群。

何處清風至,君子幸為鄰。

烈烈盛名德,依依佇良賓。

千年何旦暮,一室動人神。

喬木如在望,通衢良易遵。

高門倘無隔,向與折龍津。」

書信的紙墨都很破舊,常夷感慨頗深、歎異良久,就寫封回信,慇勤邀請,約定日期,和他見面。

小孩走了,常夷讓人跟隨,到住宅西約一里路的地方,進入到古墓中。

到了約會的時候,常夷為他準備了酒菜水果。

一會兒聽到敲門聲,看見前次來的小孩說:「朱秀才來拜見!」常夷繫上腰帶出來迎接。

秀才戴著角巾,穿著葛布單衣,拖拉著鞋。

年紀約五十歲,風度閒和,雅有清致,倆人互相問候。

秀才說:「我在南朝梁時,考中了本州秀才。

時值四方多難,我就沒有做官的心情,隱居起來保持志氣。

南陳永定末年死在這裡。

長期處於黃泉,總是仰慕高士風範,一陰一府路絕,也就清除了相見的企望,幸虧有了這次很好的機會,您不嫌棄,得以傾訴心中的抑鬱。

有什麼快樂能像這樣呢?」

常夷說:「我因為愚昧不留意冥靈近在眼前。

故很長時間未到府上求見。

幸蒙光顧,非常高興。」

就坐下吃水果飲酒。

常夷問他陳梁間的事,他歷歷分明。

自稱是朱異的侄子。

說朱異為武帝做事,受到的恩一寵一 沒人和他相比。

武帝有織成金縷屏風。

珊瑚鈿,玉柄塵尾拂塵,林邑所獻七寶澡瓶,沉香鏤枕。

都是武帝珍愛之物。

常在承雲殿從頭到尾講這些事,這些東西都賜給了朱異;昭明太子死的時候,有白霧四下湧來。

下葬時有玄鵠四雙,繞著陵墓飛翔,徘徊悲鳴。

下葬完畢才飛走;元帝一隻眼睛失明,非常忌諱。

當湘東鎮守荊州的主將時,曾讓博士給他講解《論語》講到瞎眼人必定變色。

博士言語不隱諱。

元帝大怒,就毒死了他。

又曾在攻破北虜時,親手殺掉一名副將。

於謹攻破一江一 陵,元帝被害時,持刀的人是他兒子;沈約的母親封為建昌太夫人,當時皇帝讓散騎侍郎到其家宣讀策書,授與她官印。

從僕射何敬容以下幾百人登門拜賀。

宋梁以後,婦人沒有像她這樣的榮耀;庾肩吾小時師從陶先生。

陶先生很會法術,曾經在盛夏時會宴賓客。

向天空大口吹氣,氣盡成雪。

又讓各種器物全停留在空中;簡文親下詔在襄一陽一建造鳳林寺廟宇。

做柱子的木頭沒到,差吏在一江一 中得到一根樟木,正好和那些柱子一樣,簡文帝性情孝順,在丁貴妃的靈柩前,哭泣不絕。

躺下感覺疼痛,身體潰爛,臉上都生了瘡;侯景攻陷台城,城中斷了水米。

武帝同意喝粥。

宮中沒米,在寺院中施得四升。

吃完就沒了,再要不給就死了;侯景捕獲梁人,戴上長枷,要全砍下他們腦袋,讓軍士三次亂箭射之,雖是衣冠貴人,也不能倖免,陳武帝殺了王僧辯,天下起了大雨,一連一百多天;又傳說陳武帝小時家裡很窮,替別人當雇工生活。

常偷長城富豪包氏池塘中的魚,被抓獲後用扁擔打他。

他當了皇帝後,就滅了包家。

這都是史書中遣漏的事。

故事很多,不能全都說完。

以後多次來往,談宴賦詩,才華坦露,成了密友。

常夷家有吉凶之事,朱秀才都預報給他,後來常夷病得厲害,秀才對他說:「司命任命你為長史,我也是先來巡察,這個職務很重要,人選很困難。

一陰一界中尊貴無比。

活著的人都會死的,縱然勉強多活幾年,與擔當這個職務有什麼兩樣呢?你不應該推辭。」

常夷就欣然同意,不用藥物治療,幾天就死了。

張守一

乾元有張守一,為大理少卿。

性仁恕,以平反折獄,死囚出免者甚多。

後當早朝,有白頭老人,傴僂策杖,詣馬前拜謝。

守一問故,請避從者,曰:「非生人,明公所出死囚之父也。

幽明卑賤,無以報德。

明公倘有助身之求,或能致耳。

請受教。」

守一曰:「賢子無罪,非我屈法伸恩,不敢當此。

忝列九卿,頗得自給,幸無勞苦。」

再三慰遣之,鬼曰:「當爾且去,倘有求不致者,幸相念。」

遂不見。

俄爾有詔賜酺,城中縱觀,守一於會中窺見士人家女,姿色艷絕,相悅之而防閒甚急,計無從出,試呼前鬼:「頗能為我致否?」

言訖即至,曰「此易事耳,然不得多時,才可七日。」

曰:「足矣。

得非變化相惑耶?」

鬼曰:「明公何疑之深,僕以他物代取其身。」

遂營寂靜之處,設帷帳。

有頃,奄然而至。

良久寤驚曰:「此何處?」

唯守一及鬼在傍,紿云:「此是天上天使」因與款暱,情愛甚切。

至七日,謂女曰:「天上人間當隔異,歡會尚淺,便爾乖離如何?」

因流涕取別。

鬼復掩其目送還。

守一後私覘女家,云:「家女卒中惡,不識人,七日而醒。」

後經十年,又逢此鬼曰:「天曹相召,便當承訣。

今奉藥一丸,此能點化雜骨,為骨髆刀把之良者。

願公寶之,有急當用。

因歔欷而去。」

藥如雞卵許大。

至武太后時,守一以持法寬平,為酷吏所構。

流徙嶺表,資用窘竭,乃以藥點骨,信然。

因取給,藥盡遂卒。

(出《廣異記》)

乾元年中有個張守一是大理寺少卿。

性情仁慈。

平反獄中的死囚,死囚獲免出獄的人很多。

後來張守一想上早朝,有個白髮老翁,傴僂身體,拄著枴杖到馬前拜謝。

守一問原因,他請求迴避跟從的人,說:「我不是活人,是明公放出的死囚的父親。

在一陰一間身份卑微,沒有機會報答恩德。

明公倘若有求助的事,或許能用到我,請告訴我。」

守一說:「賢子無罪,不是我枉法施恩,不敢接受你的謝意。

我身為九卿,生活能得到保障,沒有什麼勞苦。」

再三安慰送走他。

鬼說:「暫且離開,如果有用到我而我不在的時候,就呼喚我。」

說完就不見了。

不久皇上下詔舉行酒會,在城裡盡情觀賞。

守一在酒會中,看見一個士人家的女兒,姿色美麗絕倫。

守一喜歡她但防範很嚴,沒有辦法,試著召呼以前那個鬼:「能為我把她弄來嗎?」

說完,鬼就到了。

說:「這是容易的事,但時間不能長,只可七天。」

守一說:「足矣。

須得變化來迷惑她嗎?」

鬼說:「明公何必顧慮這麼多,我用別的東西來代替她的身體。」

就在寂靜的地方建了一個帷帳。

一會兒,女子突然來了。

老半天從睡夢中驚醒過來,說:「這是什麼地方?」

只有守一和鬼在旁邊,騙她呢:「這是天上的天使,想同你親近。」

情愛非常真切。

到了第七天,對女子說:「天上人間相隔不同,在一起的歡樂沒有結束,只好強迫你離開了。

怎麼樣?」

就流淚告別。

鬼又蒙住她的眼睛送回去了。

後來守一私自去了女子家。

她家人說女兒突然病了,不認識人了,七天才醒過來。

後來經過十年,守一又遇到這個鬼。

鬼說:「天曹召喚,就該永別,現在送你一丸藥。

這藥能融化各種骨頭,是蝕骨的好藥。

你應該珍惜它,有急事再用。」

說完就歎息著走了。

藥象雞蛋般大小。

到武太后時,守一因執法公平,被酷吏拘禁。

流放到嶺外。

費用沒了。

生活窘迫。

就把藥滴在骨頭上,果然像鬼說的那樣。

靠著這藥供給所用,藥用盡就死了。

鄭 望

乾元中,有鄭望者,自都入京,夜投野狐泉店宿,未至五六里而昏黑。

忽於道側見人家,試問門者,雲是王將軍,與其亡父有舊,望甚喜。

乃通名參承,將軍出,與望相見。

敘悲泣,人事備之,因爾留宿,為設饌飲。

中夜酒酣,令呼蘧蒢三娘唱歌送酒。

少間,三娘至,容色甚麗,尤工唱《阿鵲監》,及曉別去。

將軍夫人傳語,令買錦褲及頭髻花紅朱粉等。

後數月東歸,過送所求物。」

將軍相見歡洽,留宿如初。

望問:「何以不見蘧蒢三娘?」

將軍云:「已隨其夫還東京。」

以明日辭去,出門不復見宅,但余丘隴。

望憮然卻回,至野狐泉,問居人,曰:「是王將軍塚。

塚邊伶人至店,其妻暴疾亡,以葦席裹一屍一,葬將軍墳側。

故呼曰「蘧蒢三娘」雲。

旬日前,伶官亦移其一屍一歸葬長安訖。」

(出《玄怪錄》)

乾元年中有個叫鄭望的人,自東都入京,晚上在野狐泉店投宿。

未到五、六里路天就黑了。

忽然在道旁看見一戶人家,試問守門人。

說是王將軍家,和他死去的父親有舊一交一 。

鄭望非常高興,就通報姓名參拜。

將軍出來與鄭望相見,詳細泣敘人事,就留他住了一宿,為他設置酒菜。

半夜喝得興起,讓招呼蘧蒢來唱歌助酒興。

一會兒三娘到了,容貌非常美麗,尤其一精一於演唱《阿鵲監》。

天快亮的時候告別。

將軍夫人傳話說讓買錦褲及頭髻、花紅、朱粉等東西。

過了幾個月,鄭望回來,過來送夫人捐買的東西。

將軍見了非常高興。

和當初一樣留住一宿。

鄭望問:「怎麼不見蘧蒢三娘?」

將軍說她已經跟隨她的丈夫回京城了。

第二天鄭望告辭,出門後沒再看到房子,只剩下荒丘。

鄭望悵然而歸。

走到野狐泉,問當地的居民。

居民說:「是王將軍墳。

墳旁邊有個唱戲的住在客店,他的妻子暴病而死,葦席裹一屍一葬在將軍墳側。

所以都說她是:『蘧蒢三娘』。

十天前唱戲的已經遷移她的一屍一體歸葬在長安了。」

宇文覿

韓徹者,以乾元中任隴州吳山令。

素與進士宇文覿、辛稷等相善,並隨徹至吳山讀書,兼許秋賦之給。

吳山縣令號凶闕,前任多死。

令廳有大槐樹,覿、稷等意為一精一魅所憑,私與典正欲徹不在,砍伐去之。

期有一日矣,更白徹。

徹謂二子曰:「命在於天,責不在樹,子等無然。」

其謀遂止。

後數日,覿、稷行樹,得一孔,旁甚潤澤,中有青氣,上升為雲。

伺徹還寢,乃命縣人掘之。

深數尺,得一塚,塚中有棺木而已爛壞,有少齒發及脛骨胯骨猶在。

遙望西北陬有一物,眾謂是怪異,乃以五千雇二人取之。

初縋,然晝燭一束,二人背刀緣索往視其食瓶,瓶中有水,水上有林擒縋夾等物,瀉出地上,悉如煙銷。

徹至,命佐史收骨發以新棺斂葬諸野。

佐史偷錢,用小書函,折骨埋之。

既至捨,倉卒欲死,家人白徹,徹命巫視之。

巫於徹前靈語,云:「己是晉將軍契苾鍔,身以戰死,受葬於此縣。

立塚近馬坊,恆苦糞穢,欲求遷改。

前後累有所白,多遇合死人,遂令冥苦無可上達。

今明府恩及幽壤,俸錢市櫬,甚惠厚。

胥吏酷惡,乃以書函見貯骨發,骨長函短,斷我胯脛,不勝楚痛,故復仇之耳。」

徹辭謝數四,自陳:「為主不明,令吏人等有此偽欺。

當令市櫬,以衣被相送。

而可小赦其罪,誠幸也。」

又靈語云:「尋當釋之,然創造此謀,是宇文七及辛四。

幽魂佩戴,豈敢忘之?辛候不久自當擢祿,足光其身。

但宇文生命薄無位,雖獲一第,終不及祿,且多厄難。

無當救其三死,若忽為官,雖我亦不能救。」

言畢乃去。

佐史見釋,方獲禮葬。

覿家在岐山,久之,鍔忽空中語云:「七郎夫人在莊疾亟,適已往彼營救,令亦小痊。

尋有莊人來報,無可懼也。

若還,妻可之後,慎無食馬肉。」

須臾使至,具如所白。

覿入門,其妻亦愈。

會莊客馬駒死,以熟腸及肉饋覿。

覿忘其言而食之,遇乾霍亂,悶而氣絕者數矣。

忽聞鍔言云:「令君勿食馬,何故違約?馬是前世冤家,我若不在,君無活理;我在,亦無苦也。」

遂令左右執筆疏方,藥至服之,乃愈。

後覿還吳山,會岐州土賊欲僭偽號,署置百官,覿有名,被署中書舍人。

賊尋被官兵所殺,覿等七十餘人,系州獄待旨。

鍔復至覿妻所語云:「七郎犯事,我在地中大為求請。

然要三千貫錢。」

妻辭貧家,實不能辦。

鍔曰:「地府所用,是人間紙錢。」

妻云:「紙錢當力辦之。」

焚畢,復至獄中謂覿曰:「我適於夫人所得三千貫為君屬請,事亦解矣。

有劉使君至者,即當得放,飽食無憂也。」

尋而詔用劉晏為隴州刺史,辭日奏曰:「占污名賢,曾未相見,所由但以為逆所引,悉皆系獄。

臣至州日,請一切釋免。」

上可其奏。

晏至州,上畢,悉召獄囚宣出放之。

覿既以為賊所署,恥而還家。

半歲余,呂崇賁為河東節度,求書記之士。

在朝多言覿者,崇賁奏覿左衛兵曹河東書記,敕賜衣一襲,崇賁送絹百疋。

敕至,覿甚喜。

受敕,衣綠裳西向拜蹈,一奴一忽倒地。

鍔靈語歎息久之,謂覿:「勿令作官,何故受之?此度不能相救矣。」

覿云:「令卻還之,如何?」

答云:「已受官畢,何謂復還?千萬珍重,不復來矣。」

後四日,覿遇疾卒。

初女巫見鍔衣冠甚偉,鬢髮洞赤,狀若今之庫莫奚雲。

(出《廣異記》)

韓徹這個人,乾元年中任隴州吳山縣令。

一向與進士宇文覿、辛稷友善。

他們一起跟隨韓徹到吳山讀書。

韓徹還付給他們秋天趕考的費用。

吳山縣令的宅子號稱凶衙,前幾任都死了。

縣令宅子的大廳內有棵槐樹,宇文覿、辛稷等認為是一精一魅盤距的地方,私下與典正商量想趁韓徹不在的時候,砍去這棵槐樹。

有一天就告訴了韓徹。

韓徹對二位先生說:「命在於天,責任不在於樹。

先生們不必這樣。」

他們的計劃就停止了。

幾天後,宇文覿、辛稷走到樹前看到一個洞,旁邊非常濕潤,從中冒出青氣,上升成了雲彩。

等韓徹回去休息了,就讓吏人挖掘這個洞。

幾尺深的地方有一個墳,墳中有棺木已經腐爛了。

有少許的牙齒和頭髮,脛骨、胯骨還在。

遠看西北角有個東西,大家說是鬼怪,就用五千錢雇二人抓獲。

開始用繩子送下去時那東西像一束燭光。

二人背著刀順著繩索下去看食瓶,瓶中有水,水上有林擒縋夾等物,倒在地上都像煙一樣消散。

韓徹來了。

讓佐史盛斂骨頭和頭髮。

用新棺材葬在野外。

佐史貪一污錢財,折斷骨頭用小書套裝起來埋葬了。

等回到家,突然快要死了。

他家告訴韓徹。

韓徹讓巫師看看,巫師在韓徹面前「顯靈」說:「我是晉代將軍契苾鍔。

因為戰鬥而死,被葬在此縣,墳墓靠近馬廄。

常常苦於臭糞的污穢,想請求遷墳,前後多次訴說,都遇上該當死亡之人。

使我在一陰一間受的苦無處上達。

現在明府恩澤涉及到我,拿錢買棺材恩惠極厚,酷吏可惡,用書套裝我的骨頭、頭髮。

骨頭長,書套短,折斷我的脛骨和胯骨,痛楚難忍,所以我報復他。」

韓徹拜謝四次,自稱為官不明,讓吏人有這樣欺詐的事,應當派人買棺材,再送些衣被。

如能赦免他的罪過,則是非常幸運的。

巫師又傳靈語說:「馬上就放過他。

但促成這件事的,是宇文七和辛四。

我雖為幽魂,怎麼能忘記呢?辛侯不久就能陞官,光照其身。

宇文生命薄,雖然進士擢第,最終不能做官。

而且多災多難,我能救他三次死難。

假如他做了官,雖然是我也不能救助了。」

說完就走了。

佐史被釋,就以禮葬之。

宇文覿家在岐山。

過了很長時間,契苾鍔在空中對他說:「七郎夫人在莊中病得很厲害。

剛才我已經去那裡營救,現在已經好了。

一會兒由莊人來報告,可不必擔心,若還家妻子病癒之後,千萬不要吃馬肉。」

一會兒,莊人到了,說的都像契苾鍔告訴的一樣。

宇文覿進了家門,他的妻子病也好了。

正趕上莊客的馬匹死了,把一些熟腸及馬肉送給宇文覿。

宇文覿忘了他的話就吃了,染上霍亂,呼吸困難。

忽然聽到契苾鍔的話語:「讓你不要吃馬肉。

為什麼違背諾言呢?馬是前世冤家。

我若不在。

你沒有活的可能,我在,就沒有苦惱了。」

就讓身邊的人拿筆開藥方,藥服下就好了。

後來宇文覿回吳山,碰上岐山土賊另立朝廷。

設置百官。

宇文覿被任命為中書舍人。

賊兵不久被官軍擊敗,宇文覿等七十餘人關在州中監獄等候發落。

契苾鍔又到宇文覿的妻子的住所說:「七郎犯事了。

我在地下為他大力求情,但需要三千貫錢。」

妻子推辭說貧窮之家,實在不能辦到。

契苾鍔說:「地下所用的是人間的紙錢。」

妻子說:「紙錢應該極力辦到。」

燒完紙錢,契苾鍔又到獄中對宇文覿說:「我剛才從夫人那裡拿了三千貫錢為你求情,事情也解決了。

有個劉使君到來,你就能得以釋放,飽食無憂。」

不久劉晏傳詔到了。

劉晏是隴州剌史,他上書言道:「玷污名賢之士,不曾有根據,只是逆賊引誘,全都關押在牢獄。

臣到州上的時候,請求一切赦免。」

皇上准了他的奏章。

劉晏到州上,召來全部獄中囚犯。

宣佈釋放宇文覿。

宇文覿因為被賊兵封官。

蒙恥還鄉。

半年以後,呂崇賁為河東節度使,想找一個擔任書記的人。

朝中有很多推薦宇文覿的人。

呂崇賁上奏宇文覿為左衛兵曹河東書記,皇帝下詔賜衣一襲,崇賁送絹百疋。

詔書到了。

宇文覿非常高興,接過官服向西拜謝,忽然倒在地上。

契苾鍔歎息良久,說宇文覿不要做官,何必接受官服呢?這次不能救你了。

宇文覿說:「現在拒絕回來怎麼樣?」

回答說:「已經做上官了,怎麼能說再退回去呢?千萬珍重,我不再來了。」

過了四天,宇文覿因病而死。

開始女巫說契苾鍔衣帽非常高大,鬢髮紅赤,好像現在的庫莫奚。

李 瑩

壽昌令趙郡李瑩,同堂妹第十三未嫁。

至德初,隨諸兄南渡,卒,葬於吳之海鹽。

其親兄岷莊在濟源,有妹寡居,去莊十餘里。

祿山之亂,不獲南出。

上元中,忽見妹還,問其由來,雲為賊所掠,言對有理,家人不之詰。

姊以亂故,恐不相全,倉卒將嫁近莊張氏。

積四五年,有子一人,性甚明惠,靡所不了,恆於岷家獨鎖一房,來去安堵。

岷家田地,多為人所影占,皆公訟收復之。

永泰中,國步既清,岷及諸弟,自一江一 東入京參選。

事畢還莊,欲至數百里。

妹在莊忽謂婢云:「諸兄弟等,數日當至,我須暫住張家。」

又過娣別,娣問其故,曰:「頻夢云爾。」

婢送至中路,遣婢還。

行十餘步,回顧不復見,婢頗怪之。

後二日,張氏報雲已死,姨及外甥等,悲泣適已,而諸兄弟遂至。

因發張氏妹喪。

岷言:「渠上元中死,擯在海鹽,何得至此?恐其鬼魅。」

因往張家臨視,舉被不復見一屍一。

驗其衣鏡,皆入棺時物。

子亦尋死。

(出《廣異記》)

壽昌縣令趙郡人李瑩的堂妹,排行第十三,沒有出嫁。

至德初年,和她的哥哥一起南渡,死了葬在吳地的海鹽。

她親哥哥岷莊在濟源。

妹妹寡居在外,離莊子有十幾里路,安祿山作亂的時候,她不能南行。

上元年中,哥哥忽然看見妹妹回來了,問她從那兒來?她說被賊兵擄掠,言辭答對有根有據,家人不再對她盤問。

嫂子以動亂為原因,恐怕不能照顧她,很快將她嫁給了附近村子的張家。

過了四、五年,有了一個兒子,性情非常聰明,沒有不知道的。

常在岷家獨佔一個房間,來去在此休息。

岷家田地,很多被別人侵佔,都打官司收了回來。

永泰年中,國家清靖,岷和各位兄弟從一江一 東入京參加選官,完事返回莊子,還有幾百里就要到了。

妹妹在莊子忽然對婢女說:「各位兄弟們幾天內就會回來,我須暫時住到張家。」

又過去與嫂子告別,嫂子問她原因?她說:「總做夢。」

婢女送到途中,她讓婢女回去。

婢女走了十幾步回頭一看,她不見了。

婢女非常奇怪。

二天後,張家來報她已經死了。

姐妹和孩子剛剛哭完,各位兄弟就到了,發送妹妹的喪事。

岷說她上元年間就死了,葬在海鹽怎麼能到這裡?恐怕是她的鬼魅。

就到張家看看。

掀開被子不見一屍一體,驗看她的衣物,都是當時入殮時的東西。

兒子不久也死了。

裴 晟

河東裴晟,幼好彈箏。

時有彈箏師,善為新曲,晟妹欲就學,難其親受。

於是晟就學,轉受其妹,遂有能名。

久之晟客一江一 湘,卒於南楚。

母妹在家,晟忽輕身獨還,家驚喜,問其故,云:「囊繼並一奴一等在後,日暮方至。」

歡慶之後,因求箏彈,復令其妹理曲。

有所誤錯,悉皆正之。

累正十餘曲,因不復見。

須臾喪輿乃至雲。

(出《廣異記》)

河東裴晟,小時愛好彈箏。

當時有個彈箏的師傅,善於彈奏新曲。

裴晟的妹妹想跟他學,難於親自教授,於是裴晟就學完再轉授給他妹妹。

於是才名遠揚。

過了很長時間,裴晟客居一江一 湘,死在南楚,母親和妹妹在家。

裴晟忽輕裝獨自還家,家人驚喜地問他原因?裴晟說:「行李和僕人在後面,晚上才能到。」

歡慶之後,就要來箏彈,又讓他妹妹彈奏曲子,有錯誤的地方,他都糾正過來,共糾正了十多支曲子,就不見了。

一會兒,喪車就到了。

李 氏

上都來庭裡婦人李氏者,晝坐家堂,忽見其夫亡娣,身衣白服,戴布幘巾,逕來逐己。

李氏繞床 避走,追逐不止,乃出門絕騁。

崎嶇之中,莫敢支吾救援之者。

有北門萬騎卒,以馬鞭擊之,隨手而消,止有帕頭布,奄然至地,其下得一髑髏骨焉。

(出《廣異記》)

上都來庭裡婦人李氏,白天坐在家中,忽然看見她丈夫死去的小妾,身穿白色衣服,戴著布頭巾,逕直來追李氏。

李氏繞床 躲避著跑,她追逐不止。

李氏就出門狂奔。

道路崎嶇,逃跑中不能呼喊救援之人,在北門遇見騎兵,用馬鞭打她。

她隨手消失了,只有布頭巾悄然墜地,在它下面看到一具骷髏。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廣記
卷第一 神仙一卷第二 神仙二卷第三 神仙三卷第四 神仙四卷第五 神仙五卷第六 神仙六卷第七 神仙七卷第八 神仙八卷第九 神仙九卷第十 神仙十卷第十一 神仙十一卷第十二 神仙十二卷第十三 神仙十三卷第十四 神仙十四卷第十五 神仙十五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卷第十七 神仙十七卷第十八 神仙十八卷第十九 神仙十九卷第二十 神仙二十卷第二十一 神仙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神仙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神仙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神仙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神仙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神仙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神仙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神仙二十九卷第三十 神仙三十卷第三十一 神仙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神仙三十二卷第三十四 神仙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神仙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神仙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神仙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神仙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神仙三十九卷第四十 神仙四十卷第四十一 神仙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神仙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神仙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神仙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神仙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神仙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神仙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神仙四十九卷第五十 神仙五十卷第五十一 神仙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神仙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神仙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神仙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神仙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女仙一卷第五十七 女仙二卷第五十八 女仙三卷第五十九 女仙四卷第六十 女仙五卷第六十一 女仙六卷第六十二 女仙七卷第六十三 女仙八卷第六十四 女仙九卷第六十五 女仙十卷第六十六 女仙十一卷第六十七 女仙十二卷第六十八 女仙十三卷第六十九 女仙十四卷第七十 女仙十五卷第七十一 道術一卷第七十二 道術二卷第七十三 道術三卷第七十四 道術四卷第七十五 道術五卷第七十六 方士一卷第七十七 方士二卷第七十八 方士三卷第七十九 方士四卷第八十 方士五卷第八十一 異人一卷第八十二 異人二卷第八十三 異人三卷第八十四 異人四卷第八十五 異人五卷第八十六 異人六卷第八十七 異僧一卷第八十八 異僧二卷第八十九 異僧三卷第九十 異僧四卷第九十一 異僧五卷第九十二 異僧六卷第九十三 異僧七卷第九十四 異僧八卷第九十五 異僧九卷第九十六 異僧十卷第九十七 異僧十一卷第九十八 異僧十二卷第九十九 釋證一卷第一百 釋證二卷第一百一 釋證三卷第一百二 報應一(金剛經)卷第一百三 報應二(金剛經)卷第一百四 報應三(金剛經)卷第一百五 報應四(金剛經)卷第一百六 報應五(金剛經)卷第一百七 報應六(金剛經)卷第一百八 報應七(金剛經)卷第一百九 報應八(法華經)卷第一百一十 報應九(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一 報應十(觀音經)卷第一百一十二 報應十一(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三 報應十二(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四 報應十三(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五 報應十四(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六 報應十五(崇經像)卷第一百一十七 報應十六(陰德)卷第一百一十八 報應十七(異類)卷第一百一十九 報應十八(冤報)卷第一百二十 報應十九(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一 報應二十(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二 報應二十一(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三 報應二十二(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四 報應二十三(冤報)卷第一百二十五 報應二十四(冤報)卷第一百二十六 報應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七 報應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八 報應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九 報應二十八(婢妾)卷第一百三十 報應二十九(婢妾)卷第一百三十一 報應三十(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二 報應三十一(殺生)卷第一百三十三 報應三十二(殺生)卷第一百三十四 報應三十三(宿業畜生)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應一(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六 征應二(帝王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七 征應三(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八 征應四(人臣休征)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應五(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 征應六(邦國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一 征應七(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二 征應八(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應九(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四 征應十(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五 征應十一(人臣咎徵)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數一卷第一百四十七 定數二卷第一百四十八 定數三卷第一百四十九 定數四卷第一百五十 定數五卷第一百五十一 定數六卷第一百五十二 定數七卷第一百五十三 定數八卷第一百五十四 定數九卷第一百五十五 定數十卷第一百五十六 定數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七 定數十二卷第一百五十八 定數十三卷第一百五十九 定數十四(婚姻)卷第一百六十 定數十五(婚姻)卷第一百六十一 感應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感應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讖應卷第一百六十四 名賢(諷諫附)卷第一百六十五 廉儉(吝嗇附)卷第一百六十六 氣義一卷第一百六十七 氣義二卷第一百六十八 氣義三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卷第一百七十 知人二卷第一百七十一 精察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精察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辯一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辯二(幼敏附)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卷第一百七十六 器量一卷第一百七十七 器量二卷第一百七十八 貢舉一卷第一百七十九 貢舉二卷第一百八十 貢舉三卷第一百八十一 貢舉四卷第一百八十二 貢舉五卷第一百八十三 貢舉六卷第一百八十四 貢舉七(代族附)卷第一百八十五 銓選一卷第一百八十六 銓選二卷第一百八十七 職官卷第一百八十八 權倖卷第一百八十九 將帥一卷第一百九十 將帥二(雜譎智附)卷第一百九十一 驍勇一卷第一百九十二 驍勇二卷第一百九十三 豪俠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豪俠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豪俠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豪俠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博物卷第一百九十八 文章一卷第一百九十九 文章二卷第二百一 才名(好尚附)卷第二百二 儒行(憐才 高逸)卷第二百三 樂一卷第二百四 樂二卷第二百五 樂三卷第二百六 書一卷第二百七 書二卷第二百八 書三卷第二百九 書四卷第二百一十 畫一卷第二百一十一 畫二卷第二百一十二 畫三卷第二百一十三 畫四卷第二百一十四 畫五卷第二百一十五 算術卷第二百一十六 卜筮一卷第二百一十七 卜筮二卷第二百一十八 醫一卷第二百一十九 醫二卷第二百二十 醫三卷第二百二十一 相一卷第二百二十二 相二卷第二百二十三 相三卷第二百二十四 相四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卷第二百二十六 伎巧二卷第二百二十七 伎巧三(絕藝附)卷第二百二十八 博戲卷第二百二十九 器玩一卷第二百三十 器玩二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卷第二百三十四 食(能食、菲食附)卷第二百三十五 交友卷第二百三十六 奢侈一卷第二百三十七 奢侈二卷第二百三十八 詭詐卷第二百三十九 諂佞一卷第二百四十 諂佞二卷第二百四十一 諂佞三卷第二百四十二 謬誤(遺忘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