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鑒》卷第五十三 【宋紀五十三】:○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皇祐四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續資治通鑒》卷第五十三 【宋紀五十三】

續資治通鑒

卷第五十三 【宋紀五十三】

起玄黓執徐九月,盡昭一陽一大荒落七月,凡十一月。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皇祐四年(遼重熙二十一年)

九月,戊申,儂智高殺廣南鈐轄蔣偕於賀州太平場,莊宅副使何宗古、右侍禁張達、三班奉職唐峴皆歿。

偕始受命討賊,馳驛十七日,至廣州城下,入城,數知州仲簡曰:「君留兵自守,不襲賊,又縱部兵馘平民以幸賞,可斬也!」仲簡曰:「安有一團一練使欲斬侍從官!」偕曰:「斬諸侯劍在吾手,何論侍從!」左右解之,乃止。

及賊去廣州,楊畋檄偕焚儲糧,退保韶州。

軍次賀州,賊夜入其營,襲殺之。

偕舉動輕肆,卒以此敗。

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賈昌朝初除母喪,乙卯,召赴邇英閣講《乾卦》。

帝曰:「將相侍講,天下盛事。」

昌朝稽首謝。

尋命昌朝判許州,將行,詔講讀官餞於資善堂。

丙辰,降廣南東、西路體量安一撫經制賊盜楊畋知鄂州,同體量安一撫經制賊盜曹修為荊南都監,廣南東路鈐轄兼捉殺蠻賊蔣偕為潭州都監。

初,畋與修聞儂智高徙軍沙頭,將濟江,即命偕棄英州,焚儲糧,乃召內殿承製丌贇、岑宗閔、閤門祗候開封王從政退保韶州,仍移文御史台及諫院,故並責之。

時偕死已九日矣。

馬軍副都指揮使、耀州觀察使周美卒。

駕臨奠,輟朝一日,贈忠武節度使,謚忠毅。

自陝西用兵,美前後十餘戰,平族帳二百,焚寨二十四,招種落內附者十一族,復故城堡甚眾。

在軍中所得俸祿賞賜,多分其麾下,有餘悉以饗勞之,及卒,家無餘資。

丁巳,命知桂州余靖提舉廣南東路兵甲、經制賊盜。

己未,贈嶺南諸州死事者官有差,知封州曹覲為太常少卿,知康州趙師旦為光祿少卿。

始,師旦嘗知江山縣,斷治出於己,吏不能得民一錢,棄物道上,人無敢取。

及是喪過江山,江山人哭祭於路,數百里不絕,康州立廟祭之。

及田瑜安一撫廣南,亦為覲立廟封州。

庚申,儂智高破昭州,知州柳應辰棄城走,廣西鈐轄王正倫與賊斗於館門驛,死之,閤門祗候王從政、三班奉職徐守一、借職文海皆被害。

從政罵賊不絕口,至以湯沃之,終不屈而死。

辛酉,以太常博士韓絳為右正言。

帝面諭曰:「卿朕所選用,言事不宜沽激,當存朝廷事體,務令可行,毋使朕為不聽諫者。」

絳前使江南,所寬減財力、賑救全活十數事;創為五則,以均衙役;斥陂湖利,奪其錮者予貧民;罷信州民運鹽,趣發運司以時輸送;宣州守貪暴不法,收以付獄,州人相賀。

使還稱旨,故有是命。

癸亥,詔:「外官有所陳事,並附遞聞朝廷,毋得申御史台。」

時州郡多以狀申御史台,欲其繳奏而行之。

楊畋、曹修經制蠻事,師久無功,改命孫沔及余靖等,帝猶以為憂。

或言儂智高欲得邕、桂七州節度使即降,樞密副使梁適曰:「若爾,嶺外非朝廷有矣!」帝問宰相龐籍,誰可將者,籍薦樞密副使狄青。

青亦上表請行;翼日,入對,自言:「臣起行伍,非戰伐無以報國,願得蕃落騎數百,益以禁兵,羈賊首至闕下。」

帝壯其言。

庚午,改宣徽南院使、荊湖南、北路宣撫使、提舉廣南東、西路經制賊盜事。

初,欲用入內都知任守忠為青副,諫官李兌言唐以宦官觀軍容,致主將掣肘,是不足法,遂罷守忠。

是月,遼主謁懷陵,追上嗣聖皇帝、天順皇帝尊謚,更謚彰德皇后曰靖安,謚齊天皇后曰仁德。

旋謁祖陵,增太福謚曰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更謚貞烈皇后曰淳欽,恭順皇帝曰章肅,後蕭氏曰和敬。

冬,十月,甲戌,殿中丞胡瑗落致仕,為光祿寺丞、國子監直講,同議大樂。

丙子,詔鄜延、環慶、涇原路擇蕃落廣銳軍曾經戰鬥者各五千人,仍逐路遣使臣一員,押赴廣南行營,從狄青請也。

青言:「賊便於乘高履險,步兵力不能抗,故每戰必敗。

願得西邊蕃落兵自從。」

或謂南方非騎兵所宜,樞密使高若訥言:「蕃落善射,耐艱苦,上下山如平地,當乘瘴未發時,疾馳破之,必勝之道也。」

青卒用騎兵破賊。

丁丑,儂智高入賓州,知州陳東美棄城。

戊寅,遼主駐中會川。

己卯,降空名宣頭、答子各一百道,錦襖子、金銀帶各二百,下狄青以備賞軍功。

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仲簡,落職知筠州。

庚辰,狄青辭,置酒垂拱殿。

青既行,帝謂輔臣曰:「青有威名,賊必畏其來,左右使令,非親信者不可,雖飲食臥起,皆宜防竊發。」

因馳使戒之。

辛巳,內降手詔付狄青:「應避賊在山林者,速招令復業。

其乘賊勢為盜,但非殺人,及賊所脅從能逃歸者,並釋其罪。

已嘗刺面,令取字給公憑自便。

若為人所殺而冒稱賊首級,令識驗,給錢米周之。

其被焚劫者,權免戶下差徑;見役,仍寬與假,使營葺室居。

凡城壁嘗經焚燬,若初無城及雖有城而不固,並加完築。

器甲朽敝不可用者,繕治之。」

右正言韓絳,言青武人,不可獨任。

帝以問龐籍,籍曰:「青起行伍,若用文臣副之,必為所制,而號令不專,不如不遣。」

乃詔廣南將佐皆稟青節制,若孫沔、余靖分路討擊,亦各聽沔等指揮。

甲申,儂智高復入邕州,知州宋克隆棄城。

克隆承賊踐蹂之後,不營葺守備,頗縱士卒下諸山寨,殺逃民,詐為獲盜,一級賞錢十千文,詐給親兵貼,以為嘗有功。

及智高再至,克隆無以御賊,遂遁去。

丁亥,夏主遣使如遼,乞弛邊備,防遼即遣蕭友括往諭之。

戊子,遼主如顯、懿二州。

庚寅,帝謂輔臣曰:「比日言政事得失者少,豈非言路壅塞所致乎!其下閤門、通進銀台司、登聞理檢院、進奏院,自今州縣奏請及臣僚表疏,毋得輒有阻留。」

甲午,詔:「比有軍卒邀車駕進狀而衛士失呵止者,其貸之。」

帝初幸景靈宮,既登輦,因戒衛士:「今歲天下舉人皆集京師,如有投訴者,勿呵止之。」

及軍卒進狀,衛士亦不之禁,有司欲論罪,帝具以其事語輔臣而貸之。

遼以南院大王潞王札拉為南院樞密使,進封越國王;遼興軍節度使蕭虛烈封鄭王。

戊戌,遼主射虎於南撒葛柏。

十一月,壬寅朔,日有食之。

遼增謚文獻皇帝為文獻欽義皇帝,及謚二後曰端順,曰柔貞,復更謚世宗孝烈皇后為懷節。

丁未,增孝成皇帝謚曰孝成康靖皇帝,更謚聖神宣獻皇后為睿智。

先是以知制誥長社何中立知秦州,諫官、御史皆言中立非邊才;己酉,改知慶州。

中立奏曰:「臣不堪於秦,則不堪於慶矣,願守汝州。」

不報。

會戍卒有告大校受贓者,中立曰:「是必挾它怨也。

鞭告者,竄之。

或謂:「貸一奸一可乎?」

中立曰:「部曲得持短長以制其上,則人不安矣。」

癸丑,以都官員外郎大名郭申錫為侍御史。

申錫嘗知博州,戍兵出巡,有欲脅聚為亂者,申錫戮一人,黥二人,乃定。

奏至,帝謂執政曰:「申錫小辟,臨事如此,豈易得也!」京東盜執濮州通判井淵,詔移申錫知濮州。

至未閱月,凶一黨一悉獲。

戊午,詔免江西、湖南、廣南民供軍需者今年秋稅十之三。

庚申,賜故參知政事蔡齊墓次所建佛祠曰寶嚴。

初,齊母張氏請賜,中書以為無例;帝特賜之,因謂輔臣曰:「朕臨御以來,命參知政事多矣,其間忠純可紀者,蔡齊、魯宗道、薛奎而已。

宰臣如王曾、張知白,皆履行忠謹,雖時有小失,而終無大過。

李迪心亦忠樸,但言多輕發耳。」

龐籍等對曰:「才難,自古然也。」

帝復曰:「朕記其大,不記其小,然皆近名臣也。」

諫官韓贄言:「發運使舊例雖嘗入奏,不聞逐次改官。

乞今每歲更不許赴京奏事,只差一人附奏年額足數。」

詔:「發運使自今押米運至京城外,更不朝見。」

甲子,遼主次中會川。

回鶻遣使貢名馬、文豹於遼。

丙寅,遼錄囚。

十二月,壬申朔,廣西鈐轄陳曙擊儂智高,兵敗於金城驛,東頭供奉官王承吉、白州長史徐噩死之。

曙素無威令,既與賊遇,士卒猶聚博營中,使承吉將宜州忠敢兵五百為先鋒,倉卒披甲以前,遂致覆軍。

丁丑,以樞密直學士程戡為端明殿學士、知益州。

初,孟知祥據蜀,李順起為盜,歲皆在甲午。

或言明年甲午,蜀且有變,帝謂龐籍曰:「朕擇重臣鎮撫西南,莫如戡者。」

遂再使守蜀。

前守多以嫌不治城,戡獨修築之。

戊子,知桂州余靖言:「交趾累移文乞會兵討賊,而朝廷久未報。

觀其要約甚誠,縱未能滅賊,亦可使相離貳。」

朝廷從其請。

已而狄青奏:「李德政聲言將步兵五萬、騎一千赴援,此非情實;且假兵於外以除內寇,非我利也。

以一智高橫蹂二廣,力不能討,乃假蠻夷兵。

蠻夷貪得忘義,因而啟亂,何以御之?願罷交趾兵勿用,且檄靖無通交趾使。」

人鹹服青有遠略雲。

先是邇英閣講《尚書·無逸》。

帝曰:「朕深知享國之君宜戒逸豫。」

楊安國言:「舊有《無逸圖》,請列屏間。」

帝曰:「朕不欲坐席背聖人之言,當別書置之左方。」

因令丁度取《孝經》之《天子》、《孝治》、《聖治》、《廣要道》四章對為右圖,命王洙書《無逸》,知制誥蔡襄書《孝經》,又命翰林學士承旨王拱辰為二圖序,而襄書之。

甲午,洙、襄皆以所書來上。

乙未,錄顏真卿後。

戊戌,遼以鄭王虛烈為北府宰相,以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義先為特裡袞,釋役徒限年者。

庚子,諫官韓絳因對而言曰:「天下一柄一不下移,事當簡出睿斷。」

帝曰:「朕固不憚處分,所慮未中於理,故每欲先盡大臣之慮而後行之。」

絳又言:「林獻可遣其子取書抵臣,多斥中外大臣過失。

臣不敢不以聞。」

帝曰:「朕不欲留中,恐開告訐之路。

第持歸焚之。」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皇祐五年(遼重熙二十二年)

春,正月,壬寅朔,御大慶殿受朝。

乙巳,遼主如混同江。

丁未,詔廣南西路轉運使移文止交趾助兵,從狄青之請也。

青合孫沔、余靖兵自桂州次賓州。

先是張忠、蔣偕皆輕敵取死,軍聲大沮。

青戒諸將:「無得妄與賊鬥,聽吾所為。」

陳曙恐青獨有功,乘青未至,輒以步卒八千犯賊,潰於昆關,其下殿直袁用等皆遁。

青曰:「令之不齊,兵所以敗。」

己酉晨,會諸將堂上,揖曙起,並召用等三十二人,案所以敗亡狀,驅出軍門斬之,沔、靖相顧愕然。

靖嘗迫曙出戰,因離席而拜曰:「曙失律,亦靖節制之罪。」

青曰:「舍人文臣,軍旅非所任也。」

諸將皆股慄。

詔:「廣南東、西、湖南、江西路新置轉運判官四員,蓋緣嶺表用兵,均漕輓之勞,非久制也;候在任滿三年,具逐人勞績取旨,罷不復置。」

辛亥,觀文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尚書右丞丁度卒。

是日旬休,駕臨奠,贈吏部尚書,謚文簡。

度一性一純質,左右無姬侍,常語諸子曰:「王旦為宰相十五年,卒之日,子猶布衣。

汝曹宜自力,吾不復有請也。」

丙辰,以廣南用兵,罷上元張燈。

丁巳,會靈觀火。

道士飲酒殿廬,既醉而火發。

居宇神像悉焚,獨三聖御容得存,乃詔權奉安於景靈宮。

諫官賈黯言:「天意所欲廢,當罷營繕,赦守衛罪,以示儆懼修省之意。」

狄青既戮陳曙,乃案軍不動,更令調十日糧,眾莫測。

賊覘者還,以為軍未即進。

翼日,遂進軍,青將前陣,孫沔將次陣,余靖將後陣,以一晝夜絕昆關。

時值上元節,令大張燈燭,首夜宴將佐,次夜宴從軍官,三夜享軍校。

首夜,樂飲徹曉。

次夜二鼓,青忽稱疾,暫起入內;久之,又諭沔主席行酒,少服藥乃出,數勸勞坐客。

至曉,各未敢退,忽有馳報者,云「三鼓已奪昆關矣」。

初,賊諜知青宴樂,不為備。

是夜,大風雨,青既度關,喜曰:「賊不知守此,無能為矣。

彼謂夜半風雨,吾不敢來也。」

遂出歸仁鋪為陣。

戊午,賊悉其眾列三銳陣以拒官軍,執大盾、標一槍一,衣絳衣,望之如火。

及戰,前軍稍卻,右將開封孫節死之。

賊氣銳甚,沔等懼失色。

青起,自執白旗麾蕃落騎兵,張左右翼,出賊後交擊,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左者復左,右者復右,賊眾不知所為,大敗走。

儂智高復趨邕州。

追奔五十里,捕斬二千二百級,其一黨一黃師宓、儂建中、智忠並偽官屬,死者五十七人,生禽五百餘人。

智高夜縱火燒城遁,由合江入大理國。

遲明,青按兵入城,獲金皇巨萬,雜畜數千,招復老壯七千二百嘗為賊所俘脅者,慰遣使歸。

梟師宓等首於邕州城下,得一屍一五千三百四十一,築京觀城北隅。

時有賊一屍一衣金龍衣,眾以為智高已死,欲具奏,青曰:「安知非詐邪!寧失智高,不敢誣朝廷以貪功也。」

青始至邕州,會瘴霧昏塞,或謂賊毒水下流,士卒飲者多死,青甚憂之。

一夕,有泉一湧寨下,汲之甘,眾遂以濟。

智高自起至平,幾一年,暴踐一方,如行無人之境,吏民不勝其毒。

先是謠言「農家種,糴家收」,已而智高為青所破,果如其謠。

當戰于歸仁也,右班殿直張玉為先鋒,如京副使賈逵將左,西京左藏庫副使孫節將右。

既陣,青誓曰:「不待令而舉者斬!」及節搏賊死山下,逵私念:「所部忠敢、澄海皆土兵,數困易衄,苟待令,必為賊所薄。

且兵法,先據高者勝。」

乃引軍疾趨山立,立始定而賊至。

逵擁眾而下,揮劍大呼,斷賊陣為二;玉以先鋒突出陣前,而青指麾蕃落騎兵出賊後,賊遂大潰。

逵乃詣帳下請罪,青拊逵背曰:「違令而勝,權也,何罪之有!」

壬戌,以知定州韓琦為武康節度使、知并州,徙判并州李昭亮判成德軍,知成德軍宋祁知宋州。

琦至并州,首罷昭亮所興不急之役。

走馬承受廖浩然,怙中官勢,既誣奏昭亮,所為益不法,琦奏還之,帝命鞭諸本省。

命知制誥王洙修纂地理書。

甲子,遣使撫問廣南將校,賜軍士緡錢。

二月,庚辰,遼主如春水。

癸未,以宣徽南院使、彰化節度使狄青為護國節度使、樞密副使,依前宣徽南院使。

初,廣西捷書至,帝大喜,謂宰相龐籍曰:「青破賊,卿議之力也。」

遂欲擢青樞密使、同平章事。

籍以為不可,力爭之,乃罷。

甲申,赦廣南。

凡戰歿者,給彗櫝護送還家,無主者葬祭之。

免賊所過州縣田賦一年,死事科徭二年;貢舉人免解至禮部不預奏名者,亦以名聞。

乙酉,以孫沔、余靖並為給事中,仍詔靖留屯邕州,經制餘一黨一,候處置畢,乃還桂州。

狄青嘗問沔何以破賊,沔曰:「使賊出上計,取其保聚,退守巢一穴一,當徐圖之。

據邕州以拒我師,猶為中計。

若恃勝求戰,此計最下。

然賊有輕我心,必出下計。

將成禽耳。」

已而果然。

沔與青夜謀幄中,晝則惟青治青,附賊者多誅殺。

沔請與青分治,所免釋數百人。

命軍中制長刀巨斧,人謂刀斧非所用,及戰,賊皆翳大盾,翼兩標,置陣甚堅,矢石不可動,竟賴刀斧雜短兵搏擊,陣乃破。

眾皆歎服。

廣南東、西、湖南、江西路安一撫副使、入內押班石全彬及閤門祗候狄諮、右侍禁狄詠並進官。

諮、詠,皆青子也。

賜青敦教坊第一區。

丙戌,詔廣西都監蕭注等追捕儂智高。

丁亥,下德音,減江西、湖南系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丁壯饋運廣南軍需者,減夏稅之半,仍免科徭一年。

戊子,詔:「文武官遇南郊,得奏薦子孫,而年老無子孫者,聽奏期親一人。」

從知諫院李兌請也。

論廣西棄城罪,壬辰,貸知邕州宋克隆死,除名,杖脊,刺配沙門島。

谿洞都巡檢劉莊,除名,杖脊,刺配福建牢城。

賓州推官、權通判王方,靈山縣主簿、權推官楊德言,併除名免杖,刺配湖南本城,永不錄用。

乙未,詔大宗正司,宗室有能習詩賦文詞者以名聞。

後二日,又詔通經者差官試驗,慮其專尚華藻,不留意典籍也。

贈荊湖北路都監孫節為忠武軍留後,官其子二人,從子三人,給諸司副使俸終喪。

三月,庚戌,右龍武大將軍克悚上擬試詩、賦、論十卷,且請隨舉人赴殿試。

帝曰:「宗子好學,亦朝廷美事也。」

令學士院召試三題,既中等,遷左衛大將軍。

古渭州距秦州三百里,道經啞兒峽,邊臣屢欲城之,朝廷以艱於饋餉,不許。

陝西轉運使范樣,狃於功利,權領州事,遽請修築,未得報,輒自興役。

蕃部驚擾,青唐族羌攻破廣吳嶺堡,圍啞兒峽寨,殺官軍千餘人。

辛酉,賜進士安陸鄭獬等及第、出身、同出身。

壬戍,賜諸科及第、出身。

丙寅,賜特奏名進士、諸科與廣南特奏名出身及試銜文學、長史。

遼主如黑水濼。

夏,四月,庚午朔,陝西轉運使、度支員外郎范祥降為屯田員外郎、知唐州,坐擅興古渭之役也。

議者謂責祥太輕雲。

命陝西轉運使須城李參制置解鹽,代范祥也。

時參為陝西轉運使,閱五年矣。

自軍興,諸路經略使多貸三司錢以佐軍,謂之隨軍錢;軍罷乃償。

參權慶州,鉤考得所貸八萬緡,悉償之,遂廢其庫。

又,戍兵多而食苦不足,參視民闕乏,時令自隱度穀麥之入,預貸以官錢,穀麥熟則償,謂之青苗錢。

數年,兵食常有餘。

其後青苗法蓋取諸此。

朝廷患入中法歲費增廣,參請立飛錢於邊郡以平估糴,權罷入中。

比參之法行,省榷貸錢以二千萬計。

壬申,狄青還朝,置酒垂拱殿。

庚辰,御崇政殿,令蕃落騎兵佈陣,如歸仁鋪破賊之勢,觀其馳逐擊刺,等第推賞,仍以拱聖馬三百補其闕。

都大提舉教閱陣法、右班殿直張玉,遷內殿承製。

樞密直學士、給事中孫沔還自嶺南,帝問勞,解所御服帶賜之。

壬午,命知杭州,沔自請也。

戊子,遼主獵於鶴澱。

庚寅,詔毋得連用太宗、真宗舊名。

甲午,命參知政事劉沆、梁適監議大樂。

五月,乙巳,樞密使、戶部侍郎高若訥,罷為尚書左丞、觀文殿學士。

帝復欲用狄青為樞密使、同平章事,宰臣龐籍曰:「昔太祖時,慕容延釗將兵,一舉得荊南、湖南之地方數千里,兵不血刃,不過遷官加爵邑,錫金帛,不用為樞密使。

曹彬平江南,禽李煜,欲求使相,太祖不與,曰:『今西有汾晉,北有幽薊;汝為使相,那肯復為朕死戰邪!』賜錢二十萬貫而已。

祖宗重名一器如山嶽,輕金帛如糞壤,此陛下所當法也。

青奉陛下威靈,殄戮凶丑,誠可褒賞。

然比於延釗與彬之功,不逮遠矣。

若遂用為樞密使、同平章事,則青名位已極,萬一它日更立大功,欲以何官賞之?且樞密使高若訥無過,若何罷之?不若且與移鎮,加檢校官,多賜金帛,亦足以酬青功矣。」

帝曰:「向者諫官、御史言若訥舉胡恢書《石經》,恢狂險無行;又,若訥前導者毆人致死,何為無過?」

籍曰:「今之庶僚舉選人充京官,未遷官者猶不坐,況若訥大臣,舉恢以本官書《石經》,未嘗有所選也,奈何以此解其樞密哉!若訥居馬上,前導去之裡餘,不幸毆人致死,若訥尋執之以付開封正其法,若訥何罪!且陛下既已赦之,今乃追舉以為罪,無乃不可乎!」參知政事梁適曰:「王則止據貝州一城,文彥博攻而拔之,還為宰相。

儂智高擾廣南兩路,青討而平之,為樞密使,何足為過哉!」籍曰:「貝州之賞,論者已嫌其太厚。

然彥博為參知政事,若宰相有闕次補,亦當為之,況有功乎?又,國朝文臣為宰相,出入無常;武臣為樞密使,非有大過,不可罷也。

且臣不欲青為樞密使者,非徒為國家惜名一器,亦欲保全青之功名耳。

青起於行伍,擢為樞密副使,中外鹹以為國朝未有此比。

今青立功,言者方息,若又賞之太過,是復召眾言也。」

爭之累日,帝乃從之,曰:「然則更與其諸子官,如何?」

籍曰:「昔衛青有功,四子皆封侯。

前世有之,無傷也。」

帝既從籍言,後數日,兩府奏事,帝顧籍笑曰:「卿前日商量除青官,深合事宜,為慮遠矣。」

是時適以若訥為樞密使,位在己上,宰相有缺當次補;青武臣,雖為樞密使,不妨己塗轍,故於帝前爭之。

既不得,退,甚不懌,乃密為奏言:「狄青功大賞薄,無以勸後。」

又密使人以帝前之語告青,又使人語入內押班石全彬,使於禁中自頌其功,極言青與孫沔褒賞太薄。

帝既日聞之,不能無信,於是兩府進對,帝忽謂籍曰:「平南之功,前者賞之太薄,今以狄青為樞密使,孫沔為副;石全彬先給觀察使俸,更俟一年除觀察使;高若訥遷一官加近上學士,置之經筵;召張堯佐歸宣徽院。」

聲色俱厲。

籍錯愕,對曰:「容臣等退至中書商議,明日再奏。」

帝曰:「只於殿門閤內議之,朕坐於此以俟。」

籍乃與同列議奏,皆如聖旨。

復入對,帝容色乃和。

因詔:「軍國大政、邊防重事,候前殿退,請對後殿,先一日具所陳以聞。」

故事,樞密使罷,必學士院降制,及罷若訥,止命舍人草詞,後遂為例。

丙午,詔判河一陽一、宣徽南院使張堯佐歸院供職。

丁未,以樞密直學士、給事中、知杭州孫沔為樞密副使。

沔行至南京,召還。

以給事中、知桂州余靖為工部侍郎。

時御史梁蒨倩數言靖賞薄,孫沔既與狄青繼踐二府,故靖亦加秩。

戊申,詔曰:「聞諸路轉運使多掊克於民,以官錢為羨餘,入助三司經費,又高估夏秋諸物,抑人戶輸見錢,並宜禁絕之。」

時三司常責諸道羨餘,淮南轉運使張瓖獨上金九錢,三司怒,移文詆之甚急。

瓖以賦數民貧為對,卒不能奪。

戊午,翰林學士承旨王拱辰言:「奉詔詳定大樂,比臣至局,鐘磬已成。

竊緣律有長短,磬有大小。

黃鐘九寸最長,其氣一陽一,其象土,其正聲為宮,為諸律之首,蓋君德之象,不可並也。

今十二鐘磬,一以黃鐘為率,與古為異。

臣亦嘗詢阮逸、胡瑗等,皆言依律大小,則聲不能諧。

臣竊有疑,請下詳定大樂所,更稽古義參定之。」

辛酉,知諫院李兌言:「曩者紫宸殿閱太常新樂,議者以鍾之形制未中律度,遂斥而不用,復詔近侍詳定。

竊聞崇文院聚議,而王拱辰欲更前史文義,王洙不從,語言往復,殆至喧嘩。

夫樂之道,廣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豈可輕議!阮逸罪廢之人,務為異說,欲規恩賞。

朝廷制樂數年,當國賦匱乏之時,煩費甚廣;器既成矣,又欲改為,雖命兩府大臣監議,然未能裁定得當。

請以新成鐘磬與祖宗舊樂參校其聲,但取諧和近雅者合用之。」

洙既與瑗、逸更造鐘磬,而無形制容受之別,又數勸帝用新樂於南郊,而議者多以為非,後亦不復用。

癸亥,御史中丞王舉正罷為觀文殿學士、知通進、銀台司兼門下封駁事。

初,狄青遷樞密使,舉正力爭之,既不能得,因請解言職。

帝稱其有風憲體,遣使就第賜白金三百兩,而有是命。

以翰林學士孫抃權御史中丞。

諫官韓絳論奏抃非糾繩才,不可任風憲。

抃即手疏曰:「臣觀方今士人,趨進者多,廉退者少,以善求事為一精一神,以能訐人為風采,捷給若嗇夫者謂之有議論,刻深若酷吏者謂之有政事;諫官所謂才者,無乃謂是乎!若然,臣誠不能也。」

帝察其言,趣令視事,且命知審官院。

抃辭以任言責不當兼事局,乃止。

甲子,詔:「諫官、御史上章論事,毋或朋比以中傷善良。」

六月,辛未,還曹利用所籍樂游第宅。

帝閔利用死非辜,既賜謚立碑,至是又以其第還之。

壬申,遼主駐胡呂山。

乙亥,御紫宸殿,奏太常寺新定《大安》之樂,召輔臣至省一愛一館閣學官預觀之。

仍觀宗廟祭器,賜詳定官器幣有差。

壬午,右武衛大將軍宗諤上《治原》十五卷,降詔獎諭。

宗諤,允寧子也。

丙戌,新修集禧觀成。

初,會靈觀火,更名曰集禧,即舊址西偏復建一殿,共祀五嶽,名曰奉神殿。

壬辰,詔:「諸路轉運使上供觔斗,依時估收市物,毋得抑配人戶;仍停考課賞罰之制。」

先是三司與發運使謀聚斂,奏諸路轉運使上供不足者皆行責降,有餘則加升擢,由是貪進者競為誅剝,民不堪命。

帝聞之,特降是詔。

甲午,贈邕州司戶參軍孔宗旦為太子中允。

知袁州祖無擇始以宗旦死事聞故也。

乙未,詔:「河北荐饑,轉運使察州縣長吏能招輯勞徠者上其狀,不稱職者舉劾之。」

秋,七月,乙巳,詔:「荊湖北路民因災傷,所貸常平倉米免償。」

己酉,詔曰:「朕思得賢才,故開薦舉之路,虛心納用。

而比年以來,率多繆濫,或人才庸下而褒引乖實,或宿負丑愆而亟請湔洗,或職任疏遠而推授過重,考其心跡,非衒鬻崇私,何以臻此!自今所舉非其人者,其令御史台彈奏,當置於法。

見任監司以上,毋得論薦。」

准布大王率諸部長獻馬駝於遼。

庚戌,帝謂輔臣曰:「頃聞諸州軍常於夏秋之際,先奏時雨沾足,田稼登茂;後或災傷,遂不敢奏,致使民稅不得蠲除,甚非長吏一愛一民之意,宜申飭之。」

戊午,詔太常定謚毋溢美。

庚申,以莊宅副使開封趙滋權並代鈐轄。

初,滋授定州路駐泊都監,常因給軍食,同列言粟不善,滋叱之曰:「爾欲以是怒眾邪!使眾有一言,當先斬爾以徇!」韓琦聞而壯之,以為真將相材。

滋有是命,從琦所奏也。

遼主如黑嶺。

閏月,戊辰朔,詔內侍省:「自今內侍供奉官至黃門,以一百八十人為額。」

詔:「廣南經蠻寇所踐而民逃未復者,限一年復業,仍免兩歲催科及蠲其徭役三年。」

從體理安一撫周沆所奏也。

先是民避賊,多棄田里遠去;吏以常法,滿半載不還,聽它人占佃。

沆曰:「是豈可與凶年逃租役者同科?」

乃奏延期一年,已佔佃仍舊還之,貧者官貸以種糧。

初,帝詔沆:「廣南地惡,非賊所至處不必往。」

沆曰:「遠民新羅荼毒,當布宣天子德澤。」

遂遍行州縣。

庚午,烏庫貢於遼。

辛未,徙知青州文彥博知秦州,知秦州張智知青州。

時方城古渭州,日議不合故也。

御史中丞孫抃言:「朝廷昨者築城境外,眾蕃之心已皆不安。

今又特命舊相臨邊,事異常例,是必轉增疑慮,或生它變。

聞知永興軍晏殊秩將滿,不若遣鎮關中,兼制秦鳳事宜,庶蕃部不至驚擾,在於國體,實為至便。」

壬申,戶部侍郎、平章事龐籍罷,以本官知鄆州。

初,齊州學究皇甫淵獲賊,法當得賞錢,淵上書願易一官。

道士趙清貺者,籍甥也,紿為淵白籍,而與堂吏共受淵賂。

淵數詣待漏院自言,籍乃勒淵歸齊州。

有小吏告清貺等受賂事,籍即捕送開封府,清貺及堂吏皆坐贓刺配嶺外,行至許州死。

諫官韓絳言籍一陰一諷府杖殺清貺以滅口,又言事當付樞密院,不當中書自行,故罷之。

然謂籍一陰一諷開封,覆之無實也。

以判大名府陳執中為吏部尚書、平章事,給事中、參知政事梁適為吏部侍郎、平章事。

甲戌,贈祕書監致仕胡且為工部侍郎,仍賜其家錢三十萬,令襄州為營葬事。

知州項城馬尋,言旦家貧,久不克葬,故恤之。

尋以明習法律稱,其在襄州,會歲饑,或群入富家掠囷粟,獄吏鞫以強盜,尋曰:「此迫於饑耳,其情與強盜異。」

奏,得減死論,遂著為例。

乙亥,詔:「諸路知州軍武臣,並須與僚屬參議公事,毋得專決,仍令安一撫、轉運使、提點刑獄司常檢察之。」

丙子,以集賢校理李中師為淮南轉運使。

中師入辭,帝謂曰:「比聞諸路轉運使多獻羨餘以希進,然遇災傷,不免暴取於民,此朕所不取也,其戒之。」

出內藏庫緡錢十萬,紬絹二十萬,綿十萬,下河北助糴軍儲。

庚辰,秦鳳路言部署劉渙等破蕃部,斬首二千餘級。

戊子,詔禮部貢院:「自今諸科舉人,終場問大義十道,每道舉科首一兩句為問,能以本經註疏對而加以文詞潤色發明之者為上;或不指明義理而且引註疏備者次之,並為通;若引註疏及六分者為粗;不識本義或連引它經而文意乖戾、章句斷絕者為不通。

並以四通為合格。

《九經》止問大義,不須註疏全備;其《九經》場數並各減二場,仍不問兼經。」

又詔:「開封府、國子監進士,自今每一百人解十五人,其試官親嫌,令府、監互相送;若兩處俱有親嫌,即送別頭。」

己丑,詔:「古謂塞修城卒,權給保捷請給,仍以蕃官左班殿直訥支藺氈為本地分巡檢,月俸錢五千,候一年,能彈壓蕃部,即與除順州刺史。」

藺氈世居古渭州,密邇夏境。

夏人牧牛羊於境上,藺氈掠取之,夏人怒,欲攻之,藺氈懼力不敵,因獻其地,冀得戍兵以敵夏人。

范祥欲立奇功,亟往城之。

藺氈先世跨有九谷,後浸衰,僅保三谷,餘悉為它族所鋸。

青唐族最強,據其鹽井,日獲利,可市馬八百匹。

藺氈白祥:「此本我地,亦乞漢家取之。」

祥又多奪諸族地以招弓箭手,故青唐及諸族皆怒,舉兵叛。

祥既坐責黜,張日請棄古渭勿城。

夏人復來言:「古渭州本我地,今朝廷置州於彼,違誓詔。」

帝遣傅求制置糧草,專度其利害,求言:「今棄勿城,夏人必據其地,更為秦州患。

且已得而棄之,非所以強國戚。

按藺氈祖父皆受漢官,其地非夏人所有明甚,但當更名古渭寨,不為州,以應誓詔耳。」

即召青唐等族酋,諭以「朝廷今築城,實為汝諸族守衛,而汝叛,何也?」

皆言:「官奪我鹽井及地,我無以為生。」

求曰:「今不取汝鹽井及地則如何?」

眾皆喜,聽命,遂罷兵。

求乃割其地四分之一以畀青唐等族,卒城古渭。

始加藺氈以爵秩。

癸巳,遼於長春州置錢帛司。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續資治通鑒
卷第一 【宋紀一】卷第二 【宋紀二】卷第三 【宋紀三】卷第四 【宋紀四】卷第五 【宋紀五】卷第六 【宋紀六】卷第七 【宋紀七】卷第八 【宋紀八】卷第九 【宋紀九】卷第十 【宋紀十】卷第十一 【宋紀十一】卷第十二 【宋紀十二】卷第十三 【宋紀十三】卷第十四 【宋紀十四】卷第十五 【宋紀十五】卷第十六 【宋紀十六】卷第十七 【宋紀十七】卷第十八 【宋紀十八】卷第十九 【宋紀十九】卷第二十 【宋紀二十】卷第二十一 【宋紀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宋紀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宋紀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宋紀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宋紀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宋紀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宋紀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宋紀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宋紀二十九】卷第三十 【宋紀三十】卷第三十一 【宋紀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宋紀三十二】卷第三十三 【宋紀三十三】卷第三十四 【宋紀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宋紀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宋紀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宋紀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宋紀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宋紀三十九】卷第四十 【宋紀四十】卷第四十一 【宋紀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宋紀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宋紀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宋紀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宋紀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宋紀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宋紀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宋紀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宋紀四十九】卷第五十 【宋紀五十】卷第五十一 【宋紀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宋紀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宋紀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宋紀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宋紀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宋紀五十六】卷第五十七 【宋紀五十七】卷第五十八 【宋紀五十八】卷第五十九 宋紀五十九卷第六十 【宋紀六十】卷第六十一 【宋紀六十一】卷第六十二 【宋紀六十二】卷第六十三 【宋紀六十三】卷第六十四 【宋紀六十四】卷第六十五 【宋紀六十五】卷第六十六 【宋紀六十六】卷第六十七 【宋紀六十七】卷第六十八 【宋紀六十八】卷第六十九 【宋紀六十九】卷第七十 【宋紀七十】卷第七十一 【宋紀七十一】卷第七十二 【宋紀七十二】卷第七十三 【宋紀七十三】卷第七十四 【宋紀七十四】卷第七十五 【宋紀七十五】卷第七十六 【宋紀七十六】卷第七十七 【宋紀七十七】卷第七十八 【宋紀七十八】卷第七十九 【宋紀七十九】卷第八十 【宋紀八十】卷第八十一 【宋紀八十一】卷第八十二 【宋紀八十二】卷第八十三 【宋紀八十三】卷第八十四 【宋紀八十四】卷第八十五 【宋紀八十五】卷第八十六 【宋紀八十六】卷第八十七 【宋紀八十七】卷第八十八 【宋紀八十八】卷第八十九 【宋紀八十九】卷第九十 【宋紀九十】卷第九十一 【宋紀九十一】卷第九十二 【宋紀九十二】卷第九十三 【宋紀九十三】卷第九十四 【宋紀九十四】卷第九十五 【宋紀九十五】卷第九十六 【宋紀九十六】卷第九十七 【宋紀九十七】卷第九十八 【宋紀九十八】卷第九十九 【宋紀九十九】卷第一百 【宋紀一百】卷第一百○一 【宋紀一百一】卷第一百○二 【宋紀一百二】卷第一百○三 【宋紀一百三】卷第一百○四 【宋紀一百四】卷第一百○五 【宋紀一百五】卷第一百○六 【宋紀一百六】卷第一百○七 【宋紀一百七】卷第一百○八 【宋紀一百八】卷第一百○九 【宋紀一百九】卷第一百一十 【宋紀一百十】卷第一百一十一 【宋紀一百十一】卷第一百一十二 【宋紀一百十二】卷第一百一十三 【宋紀一百十三】卷第一百一十四 【宋紀一百十四】卷第一百一十五 【宋紀一百十五】卷第一百一十六 【宋紀一百十六】卷第一百一十七 【宋紀一百十七】卷第一百一十八 【宋紀一百十八】卷第一百一十九 【宋紀一百十九】卷第一百二十 【宋紀一百二十】卷第一百二十一 【宋紀一百二十一】卷第一百二十二 【宋紀一百二十二】卷第一百二十三 【宋紀一百二十三】卷第一百二十四 【宋紀一百二十四】卷第一百二十五 【宋紀一百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六 【宋紀一百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七 【宋紀一百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八 【宋紀一百二十八】卷第一百二十九 【宋紀一百二十九】卷第一百三十 【宋紀一百三十】卷第一百三十一 【宋紀一百三十一】卷第一百三十二 【宋紀一百三十二】卷第一百三十三 【宋紀一百三十三】卷第一百三十四 【宋紀一百三十四】卷第一百三十五 【宋紀一百三十五】卷第一百三十六 【宋紀一百三十六】卷第一百三十七 【宋紀一百三十七】卷第一百三十八 【宋紀一百三十八】卷第一百三十九 【宋紀一百三十九】卷第一百四十 【宋紀一百四十】卷第一百四十一 【宋紀一百四十一】卷第一百四十二 【宋紀一百四十二】卷第一百四十三 【宋紀一百四十三】卷第一百四十四 【宋紀一百四十四】卷第一百四十五 【宋紀一百四十五】卷第一百四十六 【宋紀一百四十六】卷第一百四十七 【宋紀一百四十七】卷第一百四十八 【宋紀一百四十八】卷第一百四十九 【宋紀一百四十九】卷第一百五十 【宋紀一百五十】卷第一百五十一 【宋紀一百五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二 【宋紀一百五十二】卷第一百五十三 【宋紀一百五十三】卷第一百五十四 【宋紀一百五十四】卷第一百五十五 【宋紀一百五十五】卷第一百五十六 【宋紀一百五十六】卷第一百五十七 【宋紀一百五十七】卷第一百五十八 【宋紀一百五十八】卷第一百五十九 【宋紀一百五十九】卷第一百六十 【宋紀一百六十】卷第一百六十一 【宋紀一百六十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宋紀一百六十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宋紀一百六十三】卷第一百六十四 【宋紀一百六十四】卷第一百六十五 【宋紀一百六十五】卷第一百六十六 【宋紀一百六十六】卷第一百六十七 【宋紀一百六十七】卷第一百六十八 【宋紀一百六十八】卷第一百六十九 【宋紀一百六十九】卷第一百七十 【宋紀一百七十】卷第一百七十一 【宋紀一百七十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宋紀一百七十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宋紀一百七十三】卷第一百七十四 【宋紀一百七十四】卷第一百七十五 【宋紀一百七十五】卷第一百七十六 【宋紀一百七十六】卷第一百七十七 【宋紀一百七十七】卷第一百七十八 【宋紀一百七十八】卷第一百七十九 【宋紀一百七十九】卷第一百八十 【宋紀一百八十】卷第一百八十一 【宋紀一百八十一】卷第一百八十二 【宋紀一百八十二】卷第一百八十三 【元紀一】卷第一百八十四 【元紀二】卷第一百八十五 【元紀三】卷第一百八十六 【元紀四】卷第一百八十七 【元紀五】卷第一百八十八 【元紀六】卷第一百八十九 【元紀七】卷第一百九十 【元紀八】卷第一百九十一 【元紀九】卷第一百九十二 【元紀十】卷第一百九十三 【元紀十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元紀十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元紀十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元紀十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元紀十五】卷第一百九十八 【元紀十六】卷第一百九十九 【元紀十七】卷第二百 【元紀十八】卷第二百十一 【元紀十九】卷第二百十二 【元紀二十】卷第二百十三 【元紀二十一】卷第二百十四 【元紀二十二】卷第二百十五 【元紀二十三】卷第二百十六 【元紀二十四】卷第二百十七 【元紀二十五】卷第二百十八 【元紀二十六】卷第二百十九 【元紀二十七】卷第二百一十 【元紀二十八】卷第二百一十一 【元紀二十九】卷第二百一十二 【元紀三十】卷第二百一十三 【元紀三十一】卷第二百一十四 【元紀三十二】卷第二百一十五 【元紀三十三】卷第二百一十六 【元紀三十四】卷第二百一十七 【元紀三十五】卷第二百一十八 【元紀三十六】卷第二百一十九 【元紀三十七】卷第二百二十 【元紀三十八】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