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七 【宋紀六十七】:○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續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七 【宋紀六十七】

續資治通鑒

卷第六十七 【宋紀六十七】

起屠維作噩七月,盡上章Yan茂六月,凡一年。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熙寧二年(遼鹹雍五年)

秋,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戊辰,夏主遣使詣遼謝封冊。

初,知同州趙尚寬,知唐州高賦,知齊州王廣淵,皆條奏置義倉事。

知陳留縣蘇涓,亦言「臣勸諭百姓立義倉以備水旱」,因條上措置事。

義倉自慶歷中罷,帝善其法,將復之;會王安石主青苗,己巳,言於帝曰:「民有餘粟,乃使之輸官,非良法也。」

乃止。

庚午,詔御史中丞舉可為御史者,不限官高卑;趙抃爭之弗得。

於是侍御史知雜事劉述言:「舊制,舉御史,官須中行員外郎至太常博士,資任須實歷通判,又必翰林諸學士與本台丞、雜互舉。

蓋眾議僉同,則各務盡心,不容有偏蔽私一愛一之患。

今專委中丞,則一愛一憎在於一己,苟非其人,將受權臣屬托,自立一黨一援,不附己者得以媒櫱中傷,其弊不一。

夫變更法度,重事也。

今止參知二人同書答子,且宰相富弼暫謁告,曾公亮已入朝,台官今不闕人,何至急疾如此!願收還前旨,俟弼出,與公亮同議,然後行之。」

弗聽。

甲戌,太保、鳳翔、雄武軍節度使東平郡王允弼卒,帝臨哭之慟。

允弼,元屋之子也,一性一端重謹言,領宗正三十年,與濮安懿王共事,相友一愛一,為宗屬推敬。

辛巳,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

條例司言:「天下財用無餘,典領之官,拘於弊法,內外不相知,盈虛不相補。

諸路上供,歲有常數,豐年便道,可以多致而不能贏;年儉物貴,難於供億而敢不足。

遠方有倍蓰之輸,中都有半價之鬻,徒使富商大賈,乘公私之急以擅輕重斂散之權。

今發運使實總六路賦入,其職以制置茶、鹽、礬、酒稅為事,軍儲國用,多所仰給。

宜假以錢貨,資其用度,周知六路財賦之有無而移用之。

凡糴買、稅斂上供之物,皆得徙貴就賤,用近易遠,令預知中都帑藏年支見在之定數所當供辦者,得以從便變易蓄買以待上令。

稍收輕重斂散之權,歸之公上,而制其有無以便轉輸,省勞費,去重斂,寬農民,庶幾國用可足,民財不。」

詔本司具條例以聞;而以發運使薛向領均輸平准事,賜內藏錢五百萬緡,上供米三百萬石。

議者多言不便,帝弗聽。

向既董其事,乃請設置官屬,從之。

壬午,賑恤被水州軍,仍蠲竹木稅及酒課。

癸未,帝謂輔臣曰:「人君不可怠於政,朕非好勞苦,蓋思少壯一精一神,欲乘時有為以濟生靈。

至於兵,乃聖人之大權,所以安天下,但不可輕用,非獨殺人,心所弗忍,亦恐天道不祐也。」

詔:「自今文臣換右職,須實有謀勇,曾著績效,即得取旨。」

遼禁皇族恃勢侵漁細民。

甲申,帝御資政殿,因語及選任知州未得善法,曰:「朕每思祖宗百戰得天下,今以一州生靈付之庸人,常痛心疾首。

卿等謂如何則可?」

文彥博奏,以為責在監司,宜得至公之人,可任案察。

呂公弼曰:「朝廷能擇諸司長官及十八路監司,則無不濟矣。」

己丑,韓琦等上《仁宗實錄》,曾公亮等上《英宗實錄》。

八月,侍御史劉琦、監察御史裡行錢顗等言:「薛向小人,假以貨泉,任其變易,縱有所入,不免奪商賈之利。」

條例司檢詳文字蘇轍言:「昔漢武外事四夷,內興宮室,財用匱竭,力不能支,用賈人桑弘羊之說,買賤賣貴,謂之均輸,雖曰民不加富而國用饒足。

然法術不正,吏緣為一奸一,掊剋日深,民受其病。

今此論復興,眾口紛然,皆謂其患必甚於漢。

何者?方今聚斂之臣,財智方略未見有桑弘羊比;而朝廷破壞規矩,解縱繩墨,使得馳騁自一由,唯利是嗜,其害必有不可勝言者矣。」

權開封府推官蘇軾亦言:「均輸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然廣置官屬,多出緡錢,豪商大賈,皆疑而不敢動,以為雖不明言販賣,既已許之變易,而不與商賈爭利,未之聞也。」

帝方惑於王安石言,皆不行,乃進向天章閣待制,以手詔賜向。

然均輸法訖亦不能成。

癸卯,侍御史劉琦,貶監處州鹽酒務,監察御史裡行錢顗,貶監衢州鹽稅。

先是王安石爭謀殺自首之律,逾年不決,詔臨時奏聽敕裁。

安石又言:「律意因犯殺傷而自首得免,所因之罪,仍從故殺傷法。

若已殺從故殺法,則為首者必死,不須奏裁;為從者自有編敕奏裁之文,不須復立新制。」

時文彥博以下皆主司馬光議。

唐介與安石爭論於帝前,介曰:「此法天下皆以為不可首,獨曾公亮、王安石以為可首。」

安石曰:「以為不可首者,皆朋一黨一也。」

至是帝卒用安石言,敕自今並以去年七月詔書從事。

侍御史知雜事兼判刑部劉述率同列丁諷、王師元封敕還中書者再。

安石白帝,令開封府推官王克臣劾述罪。

於是述率琦、顗共上疏曰:「安石執政以來,專肆胸臆,輕易憲度。

陛下欲致治如唐、虞,而安石一操一管、商權詐之術,規以取媚,遂與陳升之合謀,侵三司利一柄一,取為己功,開局設官,用八人分行天下,驚駭物聽,動搖人心。

去年因許遵妄議案問自首之法,安石任一偏之見,改立新議以害天下。

先朝所立制度,自宜世守勿失,乃欲事事更張,廢而不用。

安石自應舉、歷官,士心歸向,陛下聞而知之,遂正位公府。

遭時得君如此之專,乃首建財利之議,務為容悅。

言行乖戾,一至於此,願早罷逐,以慰安天下。

曾公亮一陰一自結援。

久妨賢路,亦宜斥免。

趙抃則括囊拱手,但務依違,大臣事君,豈當如是!」疏上,安石奏貶琦、顗,司馬光言珂、顗所坐,不過疏直,乞還其本資,不報。

殿中侍御史孫昌齡,素附安石,顗將出一台,於眾中責昌齡曰:「君昔官金陵,奴事王安石,宛轉薦君,得為御史,亦當少思報國,奈何專欲附會以求美官?我視君犬彘之不若也!」即拂衣上馬去。

昌齡不得已,亦言王克臣阿奉當權,欺蔽聰明。

乙巳,貶昌齡通判蘄州。

顗後自衢徙秀,家貧母老,至丐貸親舊以給朝晡,怡然無謫宦之色。

丙午,同知諫院范純仁罷。

純仁自陝西轉運副使召還,帝問:「陝西城郭、甲兵、糧儲如何?」

對曰:「城郭粗全,甲兵粗修,糧儲粗備。」

帝愕然曰:「卿之才,朕所倚信,何為皆言粗?」

對曰:「粗者,未一精一之辭,如是足矣。

願陛下且無留意邊功,若邊臣觀望,將為它日意外之患。」

拜起居舍人、同知諫院,奏言:「王安石變祖宗法度,掊克財利,民心不寧。

《書》曰:『怨豈在明,不見是圖。

』願陛下圖不見之怨。」

帝問:「何謂不見之怨?」

對曰:「杜牧所謂『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怨』是也。」

加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

帝切於求治,多延見疏逖小臣,咨訪闕失,純仁言:「小人之言,聽之若可采,行之必有累,蓋知小忘大,貪近昧遠。

願加深察!」

富弼在相位,稱疾家居,純仁言:「弼受三朝眷倚,當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於恤物,憂疾過於憂邦,致主處身,二者均失。

弼與先臣素厚,臣在諫院,不敢私謁以致忠告,願示以此章,使之自省。」

又論呂誨不當罷御史中丞,李師中不可守邊。

及薛向行均輸法於六路,又言:「臣嘗親奉德音,欲修先王補助之政,今乃效桑弘羊均輸之法,而使小人為之掊克生靈,斂怨基禍。

王安石欲求近功,忘其舊學,尚法令則稱商鞅,言財利則背孟軻,鄙老成為因循,斥公論為流俗,合意者為賢,異己者為不肖。

劉琦、錢顗等,一言便蒙降黜,在廷之人,方大半趨附,陛下又從而驅之,其將何所不至!宜速還言者而退安石,以答中外之望。」

又言曾公亮年老不退,惟務雷同;趙抃心知其非,凡事不能力救,退有後言。

帝皆弗聽,遂求罷諫職;改判國子監,去意愈確。

政一府使諭之曰:「毋輕去,已議除知制誥矣。」

純仁曰:「此言何為至於我哉?言不用,萬鍾非所顧也!」

戊申,河徙東行,張鞏等因欲閉斷北流,帝意向之。

司馬光言:「鞏等欲塞二股河北流,臣恐勞費未易。

幸而可塞,則東流淺狹,堤防未全,必致決溢,是移恩、冀、深、瀛之患於滄、德等州也。

不若俟三二年,東流益深闊,堤防稍固,北流漸淺,薪芻有備塞之便。」

帝命光與張茂則往視,王安石曰:「光議事屢不合,今令視河,後必不從其議,是重使不安職也。」

乃獨遣茂則。

茂則奏二股河東傾已及八分,北流止二分;鞏等亦奏大河東徙,北流已閉,詔獎諭之。

已而河自許家港東決,氾濫大名、恩、德、滄、永靜五州軍境,果如光言。

夏國請從舊蕃儀,詔許之。

范純仁前後章疏,語多激切,帝悉不付外。

純仁盡錄申中書,於是在位大臣俱列名露章求罷,帝優詔答之。

富弼自此不復出視事。

安石乞重貶純仁,帝曰:「彼無罪,姑與一善地。」

己酉,命知河中府。

尋徙成都路轉運使,以新法不便,戒州縣無得遽行,安石怒其沮格,以事左遷知和州;未至,徙慶州。

庚戌,條例司本詳文字蘇轍罷。

轍與呂惠卿論事,動皆不合。

會遣八使於四方,訪求遺利,中外知其必迎一合生事,皆莫敢言。

轍往見陳升之曰:「昔嘉祐末,遣使寬恤諸路,各務生各,還奏,多不可行,為天下笑。

今何以異此!」又以書抵王安石,力陳其不可。

安石怒,將加以罪,升之止之。

至是乞別除一差遣,帝閱轍狀,問:「轍與軾如何?觀其學問頗相類。」

安石曰:「軾兄弟大抵以悅箝捭闔為事。」

帝曰:「如此,則宜合時事,何以反為異論?」

詔依所乞,除河南府推官。

甲寅,朝神御殿。

辛酉,以秘書省著作佐郎河南程顥、太原王子韶並為太子中允、權監察御史裡行。

顥自晉城令改著作佐郎,至是呂公著薦為御史。

帝素知其名,數召見。

每將退,必曰:「頻求對,欲常常見卿。」

一日,從容咨訪,報正午,始趨出庭中。

中官曰:「御史不知上未食乎?」

顥前後進說甚多,大要以正心窒慾、求賢育材為先,不飾辭辯,務以誠意感悟主上。

帝嘗使推擇人材,顥所薦數十人,以父表弟張載及弟頤為首。

又勸帝防未萌之欲,及勿輕天下士,帝俯躬曰:「當為卿戒之。」

帝嘗召顥,問所以為御史,對曰:「使臣拾遺補闕、裨贊朝廷則可,使臣掇拾群下短長以沽直名則不能。」

帝以為得御史體。

居職數月,章疏屢上。

又論時務十事,大略以為:「聖人創法,皆本諸人情,極乎理物。

聖人之所必為者,行之有先後,用之有緩急,在講求設施如何耳。」

帝嘉納之。

開封獄具,同判刑部丁諷、審刑院詳議官王師元皆誣伏。

侍御史知雜事兼判刑部劉述獨謂朝廷不當劾言事官,三問,不承。

王安石欲置之獄,司馬光與范純仁爭之,乃止。

壬戌,貶述知江州,諷通判復州,師元監安州稅。

是月,遼主謁慶陵。

九月,甲子朔,交州來貢。

丁卿,立常平給斂法。

戊辰,初開經筵。

出內庫緡錢百萬,糴河北常平粟。

初,陝西轉運使李參,以部內糧儲不足,令民自隱度粟麥之贏,先貸以錢,俟谷熟還官,號「青苗錢」;行之數年,廩有餘糧。

至是條例司言:「諸路常平、廣惠倉,錢谷斂散,未得其宜,故為利未博。

今欲以見在斗斛,遇貴量減市價糶,遇賤量增市價糴,可通融轉運司苗稅,及前錢斛就使轉易者,亦許兌換。

仍以見錢依陝西青苗錢例,願預借者給之,令隨稅輸納斗斛,半為夏料,半為秋料。

內有願請本色,或納時價貴,願納錢者,皆從其便。

如遇災傷,許展至次料豐熟日納。

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民既受貸,則兼併之家,不得乘新陳不接以邀信息。

又,常平、廣惠之物,收藏積滯,必待年凶物貴,然後出糶,所及不過城市游手之人。

今通一路有無,貴發賤斂,以廣蓄積,平物價,使農人得以趨時赴事,兼併者不得乘其急。

凡此皆以為民,而公家無所利焉,是亦先王散惠興利以為耕斂補助之意也。

欲量諸路錢谷多寡,分遣官提舉,每州選通判、幕職官一員,典干轉移出納,仍先自河北、京東、淮南三路施行,俟有緒,推之諸路。

其廣惠倉儲,量留給老疾貧窮人外,餘並用常平轉移法。」

從之。

初,王安石既與葉惠卿議定,出示蘇轍曰:「此青苗法也,有不便,以告。」

轍曰:「以錢貸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為利也。

然出納之際,吏緣為一奸一,法不能禁。

錢入民手,雖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納錢,雖富民不免逾限,恐鞭箠必用,州縣之事不勝煩矣。

唐劉晏掌國計,未嘗有所假貸,有尤之者,晏曰:『使民僥倖得錢,非國之福;使吏倚法督責,非民之便。

吾雖未嘗假貸,而四方豐凶貴賤,知之未嘗逾時。

有賤必糴,有貴必糶,以此四方無甚貴甚賤之病,安用貸為!』晏之所言,漢常平法耳。

今此法具在,而患不修;公誠有意於民,舉而行之,晏之功可立俟也。」

安石曰:「君言誠有理,當徐思之。」

由是逾月不言青苗。

會京東轉運使王廣淵言:「方春農事興,而民苦乏,兼併之家,得以乘急要利,乞留本道錢帛五十萬,貸之貧民,歲可獲息二十五萬。」

從之。

其事與青苗法合,安石始以為可用,召至京師,與之議。

廣淵請施之河北,安石遂決意行之,次第及於諸路。

辛卯,廢奉慈殿。

壬辰,以秘書省著作佐郎呂惠卿為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從王安石薦也。

王安石獨奏事,帝問曰:「程顥言不可賣祠部度牒作常平本錢,如何?」

安石曰「顥所言自以為王道之正,臣以為顥未達王道之權也。

今度牒所得,可置粟四十五萬石。

若凶年人貸三石,可全十五萬人。

如是而猶以為不可,豈為知權乎!」

遼西北路招討使耶律仁先奉命討准布,嚴斥候,扼敵沖,諸屬國並懷柔服從,諸事整飭。

准布來寇,仁先逆擊之,追殺八十餘里;大軍繼至,又敗之。

別部來救者,見仁先屢勝,不敢戰而降,北邊遂安。

冬,十月,丙申,富弼罷。

王安石專權自恣,弼度不能爭,常移病不入中書,久之遂辭位。

章數十上,許之,問曰:「卿既去,誰可代卿者?」

弼薦文彥博。

帝默然良久,曰:「王安石如何?」

弼亦默然。

加檢校太師,以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亳州。

弼初詣闕,即除司空兼侍中,固辭得免。

及罷,不復加恩,蓋帝意不樂故也。

以尚書右丞、知樞密院事陳升之行禮部尚書、同平章事。

故事,宰相以侍郎為之,而無左右丞拜者;學士王珪當制,以為言,升之於是躐遷尚書。

升之資歷高於安石,而素與安石相表裡,故安石勸帝先用之。

詔城綏州。

先是韓縝與夏人議,許令納安遠、塞門二砦,還以綏州。

郭逵曰:「此正商於之地六百里也!」時已有詔使逵焚棄綏州,逵曰:「一州既失,二砦不可得,中國為夏人所賣,安用守臣!」為藏其詔不出,上言綏州具存,且自劾違詔之罪。

召褒逵曰:「有臣如此,朕無西顧之憂矣!」既,誓詔已降,夏人猶不歸二砦,且遣剛明鄂特秋,言欲先得綏州。

逵命機宜文字趙離等如夏交所納二砦,且定地界。

剛明鄂特曰:「朝廷本欲得二砦,地界非所約。」

離曰:「然則塞門、安遠二牆墟耳,安用之!二砦之北,舊有三十六堡,以長城嶺為界,西平王祥符所移書固在也。」

剛明鄂特語塞。

離以夏人渝盟,請城綏州,不以易二砦;從之,改名綏德城。

司馬光入對,帝問:「近相陳升之,外議雲何?」

光曰:「閩人狡險,楚人輕易。

今二相皆閩人,二參政皆楚人,必將援引鄉一黨一之士,天下風俗,何由得更惇厚!」帝曰:「升之有才智,曉邊事。」

光曰:「不能臨大節而不可寺耳凡才智之人,必得忠直之士從旁制之,此明人之法也。」

光又言富弼去可惜,帝曰:「朕留之至矣。」

光曰:「弼所以去者,其言不用,與同列不合故也。」

帝又問:「王安石何如?」

光曰:「人言安石一奸一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

帝曰:「韓琦敢當事,賢於富弼,然為人太強。」

光曰:「琦實忠於國家,但好遂非,此其所短也。」

帝因歷問群臣,至呂惠卿,光曰:「惠卿憸巧,非佳士。

使王安石負謗於天下者,惠卿也。

近日不次進用,不大合群心。」

帝曰:「惠卿應對明辯,亦似美才。」

光曰:「江充、李訓若無才,何以動人主?」

戊戌,以蕃官禮賓使折繼世為忠州刺史;左監門衛將軍嵬名山為供備庫使,賜姓趙,名懷順。

己亥,遼主駐藕絲澱。

丙辰,詔:「御史請對,並許直由閤門上殿。」

時御史裡行張戩、程顥言:「台諫言責既均,則進見之期,理無殊別。

況往復俟報,必由中書,萬一事幹政一府,或致阻格。

乞依諫官例,牒閤門求對;或有急奏,仍許越次上殿。」

帝從其言,故有是詔。

戩,長安人也。

己未,夏遣使來謝封冊。

十一月,乙丑,命樞密副使韓絳同制置三司條例。

陳升之深狡多數,為小辟時,與王安石相遇淮南,安石深器之。

及安石得政,務變更舊制,患同列不從,奏設制置條例司,與升之共事,凡所欲為,自條例司直奏行之,無復齟齬。

升之心知其不可,而極力贊助;或時為小異,一陽一若不與安石同者。

安石不覺其詐,甚德之,故推升之使先為相。

升之既登相位,於條例司不肯關預,因言於帝曰:「臣待罪宰相,無所不統,所領職事,豈可稱司!」安石曰:「古之六卿,即今之執政,有司馬、司徒、司寇、司空,各名一職,何害於理!」升之曰:「茲事當歸之三司,何必攬取為己任?」

安石大怒,二人於是始判。

帝謂安石曰:「向者升之在密院,今俱在中書,以制置條例並歸中書,何如?」

安石曰:「升之以制詞云『金谷之計宜歸內吏』,故恥任此職。

陛下置司,本令中書、密院各差一人,今若差韓絳,共事甚便。」

帝曰:「善!」遂命絳。

安石每奏事,絳必曰:「安石所陳皆至當。」

安石恃以為助。

帝欲用蘇軾同修起居注,王安石譖之,乃罷軾不用,用蔡延慶、孫覺。

丁卯,遼詔:「四方館副使,止以契丹人充。」

甲戌,詔:「裁宗室授官法,惟宣祖、太祖、太宗之子,擇其後一人為公,世世不絕;其餘元孫之子,將軍以下,聽出外官;袒免之子,更不賜名授官,許令應舉。」

初,呂夷簡在仁宗時,改宗室補環衛宮,驟增廩給,其具後費大而不可止。

韓琦為相,嘗議更之而不果,至是遂行之。

丙子,罷諸路提點刑獄武臣。

帝以武臣罕習吏文,不足以察舉所部人才,故復用文臣;時皆以為便。

分農田水利約束。

丁丑,五國諸部叛遼,遼主命左伊勒希巴蕭蘇拉往討之。

庚辰,御邇英閣,司馬史讀《通鑒》至漢曹參代蕭何事,曰:「參不變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後時,天下晏然,衣食滋殖。」

帝曰:「漢常守蕭何之法不變,可乎?」

光曰:「何獨漢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湯、文、武之法,雖至今存可也。」

壬午,呂惠卿進講,因言:「先王之法,有一歲一變者,《月令》『季冬飾國典以待來歲之宜』,《周禮》『始和,布法於象魏』是也。

有數歲一變者,唐、虞『五載修五禮』,《周禮》『十一歲修法則』是也。

有一世一變者,『刑罰世輕、世重』是也。

有數十世而變者,夏貢、商助、周徹,夏校、商序、周庠之類是也。

有雖百世不變者,尊尊、親一親、貴貴、長長、尊賢、使能是也。

臣前見司馬光以為漢初之治皆守蕭何之法;臣案何雖約法三章,其後乃為九章,則何已不能自守其法矣。

惠帝除挾書律、三族令,文帝除誹謗、妖言,除秘祝法,皆蕭何法之所有,而惠與文除之,景帝又從而因之,則非守蕭何之法而治也。」

帝召問光,光曰:「布法象魏,布舊法也,何名為變?諸侯有變禮易樂者,王巡狩則誅之,王不自變也。

刑新國用輕典,亂國用重典,是為世輕世重,非變也。

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則修之,非大壞則不更造;大壞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則不成。

今二者皆無,臣恐風雨之不庇矣。

三司使掌天下財,不才而黜可也,不可使兩府侵其事。

今為制置三司條例司,何也?宰相以道佐人主,安用例?苟且例,則胥吏足矣。

今為看詳中書條例司,何也?」

惠卿不能對,以它語詆光。

帝曰:「相與論是非耳,何至是!」

光又言青苗之弊曰:「平民舉錢出息,尚能蠶食下戶,況縣官督責之威乎!」惠卿曰:「青苗法,願則與之,不願固不強。」

光曰:「愚民知取債之利,不知還債之害,非獨縣官不強,富民亦不強也。

昔太宗平河東,立和糴法以給戍卒,時米斗十錢,民樂與官為市。

其後物貴而和糴不解,遂為河東世患。

臣恐異日之青苗,亦猶是矣。」

帝曰:「陝西行之已久,民不以為病。」

光曰:「臣陝西人也,見其病,未見其利。」

帝問:「坐倉糴米何如?」

聽講者皆曰不便,惠卿獨曰:「京師坐倉得米百萬石,則減東南歲漕百萬石,轉易為錢以供京師。」

光曰:「東南錢荒而粒米狼戾,今棄其有餘,取其所無,農、末皆病矣。」

侍講吳申起曰:「誠至論也!」初,帝用儀鸞司官孫思道言,行坐倉糴米法,王安石以為善。

坐倉者,以諸軍餘糧願糶入官者,計價支錢,復儲其米於倉也。

光以為民有米而官不用其米,民無錢而官必使之出錢,非通財利民之道,故因問極言其害。

賜汴口役兵錢。

己丑,減天下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

閏月,庚子,詔調鎮、趙、邢、洺、磁、相州兵夫六萬浚御河,以寒食後入役,從劉彝、程昉言也。

壬寅,以張載為崇文院校書。

載少喜談兵,以書謁范仲淹,仲淹曰:「名教中自有可樂,何事於兵!」因勸讀《中庸》,載讀其書,猶以為未足,又訪諸釋、老,累年知無所得,反而求之《六經》。

後與程顥兄弟語道學之要,渙然自信曰:「吾道自足,焉用傍求!」至是以御史中丞呂公著薦,召見,問以治道,對曰:「為政不法三代者,終苟道也。」

帝悅,遂有是擢。

它日,見王安石,安石曰:「新政方行,欲求助於子。」

載曰:「公與人為善,則人以善歸公。

如教玉人琢玉,則宜有不受命者矣!」載,戩之兄也。

戊申,夏國主秉常遣使詣遼,乞賜印綬。

壬子,差官提舉諸路常平、廣惠倉兼管句農田水利差役事,從條例司請也。

時天下常平錢谷見在一千四百萬貫、石,諸路各置提舉管句官凡四十一人,而常平、廣惠之法遂變為青苗矣。

詔置交子務於潞州。

條例司言:「交子之法,行於成都府路,人以為便。

今河東官私苦運鐵錢勞費,請行交子之法,仍令轉運司舉官置務。」

從之。

十二月,癸亥朔,復減后妃、公主及臣僚推恩。

甲子,遼以太子行再生禮,減諸路徒以下罪一等。

乙丑,遼詔百官廷議國政。

癸酉,增失入死罪法。

甲戌,五國降於遼,仍獻方物。

遼主嘉蕭蘇拉功,徙北面林牙,尋改南院副部署。

帝以卿監、監司、知州有老不任職者,當與閒局,王安石亦欲以處異議者;丙戌,增置三京留司御史台、國子監及宮觀官使,不限員。

是月,知通進銀台司祖無擇以事下秀州獄。

初,無擇與王安石同知制誥。

故事,詞臣許受人饋,謂之潤筆。

時有饋安石者,辭不獲,取置院樑上。

安石憂去,無擇用為公費,安石聞而惡之,及得政,諷監司求無擇罪。

會知明州苗振以貪聞,御史裡行王子韶出案其獄,迎安石意,發無擇知杭州時事,自京師逮對,而以振獄付張載。

蘇頌言無擇列侍從,不當與故吏對曲直,張戩亦救之,皆不聽。

獄成,無貪狀,但得其貸官錢、接部民坐及乘船過制而已,遂謫忠正軍節度副使。

安石因言於帝曰:「陛下遣一御史出,即得祖無擇罪,乃知朝廷於事但不為,未有為之而無效者。」

無擇少從孫復學,以言語政事為時名卿,用小餅鍛煉,放棄終身,士論惜之。

中旨下開封府,減價買漸燈四千餘枝,直史館、權開封府推斷蘇軾言:「陛下留心經術,動法堯、舜,豈以燈為悅?此不過以奉兩宮之歡耳。

然百姓不可戶曉,皆謂以耳目不急之玩,奪其口體必用之資。

此事至小,體則甚大,願追還前命。」

即詔罷之。

軾因上書極論時政,凡七千餘言。

其略曰:「臣之所欲獻者,三言而已,曰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

「人主所恃者,人心也。

自古及今,未有和易同眾而不安,剛果自用而不危者。

祖宗以來,治財用者不過三司,今陛下又創製置三司條例司,使六七少年日夜講求於內,使者四十餘輩分行營干於外。

以萬乘之主而言利,以天子之宰而治財,君臣宵旰,幾一年矣,而富國之效,茫如捕風,徒聞內帑出數百萬緡,祠部度五千人耳。

以此為術,人皆知其難也。

汴水濁流,自生民以來,不以種稻,今欲陂而清之,萬頃之稻,必用千頃之陂,一歲一淤,三歲而滿矣。

陛下使相視地形,所在鑿空,訪尋水利,堤防一開,水失故道,雖食議者之肉,何補於民!自古役人必用鄉戶,徒聞江、浙之間,數郡顧役,而欲措之天下。

自楊炎為兩稅,租調與庸既兼之矣,奈何復欲取庸?青苗放錢,自昔有禁,今陛下始立成法,每歲常行,雖雲不許抑配,而數世之後,暴君污吏,陛下能保之乎?昔漢武以財力匱竭,用桑弘羊之說,買賤賣貴,謂之均輸。

於時商賈不行,盜賊滋熾,幾至於亂。

臣願陛下結人心者此也。

「國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淺深,不在乎強與弱;歷數之所以長短者,在風俗之厚薄,不在乎富與貧。

陛下當崇道德而厚風俗,不當急功利而貪富強。

仁祖持法至寬,用人有序,專務掩覆過失,未嘗輕放舊章。

考其成功,則曰未至;言乎用兵,則十出而九敗;言乎府庫,則僅足而無餘。

徒以德澤在人,風俗知義,故升遐之日,天下歸仁。

議者見其末年吏多因循,事不振舉,乃欲矯之以苛察,濟之以智能,招來新進勇銳之人,以圖一切速成之效,未享其利,澆風已成。

近歲樸拙之人愈少,巧進之士益多,唯陛下哀之救之,以簡易為法,以清淨為心,而民德歸厚。

臣願陛下厚風俗者此也。

「祖宗委任台諫,未嘗罪一言者,縱有薄責,旋即超升,許以風聞,而無官長。

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

台諫固未必皆賢,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須養其銳氣而借之重權者,將以折一奸一臣之萌也。

臣聞長老之談,皆謂台諫所言,常隨天下公議。

今者物論沸騰,怨讟交至,公議所在,亦知之矣。

臣恐自茲以往,習慣成風,盡為執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紀綱一廢,何事不生!臣願陛下存紀綱者此也。」

王安石見而深惡之。

遼武安州觀察使耶律迪裡遷長寧宮使,檢括戶部司乾州錢帛,逋負,立出納經畫法,公私便之。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熙寧三年(遼鹹雍六年)

春,正月,甲午,遼主如千鵝濼。

癸丑,錄唐李氏、周柴氏後。

乙卯,詔:「諸路常平、廣倉給散青苗錢,本為惠恤貧乏,今慮官吏不體此意,均配抑勒,翻成一騷一擾。

其令諸路提點刑獄官體量覺察,違者立以名聞,敢沮遏者亦如之。」

先是知通進銀台司范鎮言:「青苗錢者,唐衰亂之世所為。

苗青在田,先估其直,收斂未畢,已趣其償,是盜跖之法也。」

右正言李常、孫覺亦言:「王廣淵在河北,第一等給十五貫,第二等十貫,第三等五貫,第四等一貫五百,第五等一貫。

民間喧然不以為便,而廣入奏,稱民間歡呼歌舞,歌頌聖德。」

言者既交攻之,朝廷不得已,乃降是詔。

戊午,判尚書都省張方平出知陳州。

初,方平為參知政事,帝欲用王安石,方平以為不可,尋以父憂去。

服闋,以觀文殿學士判尚書都省;安石言留之不便,遂有是命。

及陛辭,極論新法之害,帝為之憮然。

未幾,召為宣徽北院使,留京師。

安石深祖之,方平亦力求去,乃復出判應天府。

二月,壬戌朔,河北安一撫使韓琦言:「臣准青苗詔書,務在優民,不使兼併者乘其急以邀倍息,而公家無所利其入。

今每借一千,令納一千三百,則是官自放錢取息,與初時抑兼併、濟困乏之意,絕相違戾,欲民信服,不可得也。

又,鄉村每保須有物力人為甲頭,雖雲不得抑勒,而上戶必不願請,下戶雖或願請,必難催納,將來決有行刑督責、同保均陪之患。

陛下勵一精一求治,若但躬行節儉以先天下,自然國用不乏,何必使興利之臣,紛紛四出,以致遠邇之疑哉!乞盡罷諸路提舉官,依常平舊法施行。」

癸亥,帝袖出琦奏,示執政曰:「琦真忠臣,雖在外,不忘王室。

朕始謂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且坊郭安得青苗,而亦強與之乎!」王安石勃然進曰:「苟從其欲,雖坊郭何害!」因難琦奏曰:「陛下修常平法以助民,至於收息,亦周公遺法也。

如桑弘羊籠天在下貨財以奉人主私用,乃可謂興利之臣。

今抑兼併,振貧弱,置官理財,非以佐私慾,安可謂興利之臣乎?」

曾公亮、陳升之皆言坊郭不當俵錢,與安石論難,久之而罷。

帝終始以琦說為疑,安石遂稱疾不出。

丙寅,以兵部員外郎傅堯俞同判流內銓。

堯俞始除喪,至京師,王安石數召之。

既見,語及新法,安石謂堯俞曰:「方今紛紛,遲君來久矣,將以待制、諫院還君。」

堯俞曰:「新法世不以為便。

誠如是,當極論之。

平生未嘗欺人,敢以實告。」

安石不悅,遂有此命。

王安石稱疾,求分司,翰林學士司馬光為批答曰:「今士夫沸騰,黎民一騷一動,乃欲委還事任,退取便安。

卿之私謀,固為無憾,朕之所望,將以委誰!」安石大怒,即抗章自辯。

帝封還其章,手札慰安石曰:「詔中二語,失於詳閱,今覽之甚愧。」

且命呂惠卿諭旨。

安石固請罷,帝固留之。

甲戌,以河州刺史瞎欺丁術征為紫金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

帝欲大用司馬光,訪之王安石,安石曰:「光外托劘上之名,內懷附下之實,所言盡害政之事,所與盡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預國政,是為異論者立赤幟也。

及安石在告,帝乃以光為樞密副使。

光上疏力辭。

且曰:「陛下誠能罷制置條例司,追還提舉官,不行青苗、助役等法,雖不用臣,臣受賜多矣。」

壬午,王安石出視事,詔以韓琦奏付條例司疏駁。

安石之在告也,帝諭執政罷青苗法,曾公亮、陳升之欲即奉詔,趙抃獨欲俟安石出,令自罷之。

安石既視事,持之益堅,人言不能入矣。

乙酉,韓琦以論青苗不見聽,上疏請解河北安一撫使,止領大名府一路;王安石欲沮琦,即從之。

司馬光力辭樞密副使之命,章凡九上。

帝使謂曰:「樞密,兵事也。

官各有職,不當以它事為辭。」

對曰:「臣未受命,則猶侍從也,於事無不可言者。」

會王安石出視事,遂詔收琿敕誥。

是月,命張茂則、張鞏相度澶、滑州以下至東流河勢堤防利害,時方浚御河,韓琦言:「事有緩急,工有先後。

今御河漕運通駛,未至有害,不宜減大河之役。」

乃詔輟夫卒三萬三千,專治東流。

三月,甲午,司馬光移書王安石,請罷條例司及常平使者。

開諭苦切,猶冀安石之悟而改也。

且曰:「忠信之士,於公當路時,雖齟齬可憎,後必徐得其力;諂諛之人,於今誠有順適之快,一旦失勢,必有賣公以自售者。」

光意蓋指呂惠卿也。

書凡三往反,安石答書,但言道不同而已。

條例司疏駁韓琦所言,王安石令曾布為之;琦再辯列,不報。

文彥博亦言青苗之害,帝曰:「吾遣二中使親問民間,皆雲甚便。」

彥博曰:「韓琦三朝宰相,不信,而信二宦者乎!」先是安石嘗與入內副都知張若水、藍元震交結,帝遣使潛察府界俵錢事,適命二人。

二人使還,極言民情深願,無抑配者,故帝信之不疑。

先是詔舉選人淹滯者與京官,凡三十七人。

國子直講奉符姜潛在舉中,帝聞其賢,召對延和殿,訪以治道,對曰:「有《堯》、《舜》二典在,顧陛下所以致之者如何耳。」

知陳留縣,至數月,青苗令下,潛出錢榜其令於縣門,已而徙之鄉落,各三日,無應者,遂撤榜付吏曰:「民不願矣。」

錢以是獨得不散。

司農、開封疑潛沮格,各使其屬來驗,皆入令。

會條例司劾祥符不散青苗錢,潛知且不免,移疾去。

己亥,御集英殿策試進干,罷詩、賦、論三題。

帝遣劉方有諭司馬光以依舊供職。

是日,光入對,曰:「臣自知無力於朝廷。

朝廷所行,皆與臣言相反。」

帝曰:「相反者何事也?」

光曰:「臣言條例司不當置,又言不宜多遣使者外撓監司,又言散青苗錢害民,豈非相反?」

帝曰:「言者皆雲法非不善,但所遣非其人耳。」

光曰:「以臣觀之,法亦不善。」

帝曰:「元敕不令抑勒。」

光曰:「敕雖不令抑勒,而所遣使者皆諷令俵配。

如開封界十七縣,惟陳留姜潛張敕榜縣門,聽民自來請則給之,卒無一人來請。

以此觀之,十六縣恐皆不免抑勒也。」

帝敦諭再三,光再拜固辭。

戊申,知通進銀台司范鎮罷。

時韓琦極論新法之害,送條例司疏駁;李常乞罷青苗錢,詔令分析。

鎮皆封還,詔五下,鎮執如初。

司馬光辭樞密副使,帝許之,鎮封還詔書,曰:「臣所陳大抵與光相類,而光追還新命,則臣亦合加罪責。」

帝令再送鎮行下,鎮又封還,曰:「陛下自除光為樞密副使,士大夫交口相慶,稱為得人,至於坊市細民,莫不歡慶。

今一旦追還誥敕,非惟詔命反汗,實恐沮光讜論忠計。」

帝不聽,以詔書直付光,不復由銀台司。

鎮言:「臣不才,使陛下廢法,有司失職。」

遂乞解銀台司,許之。

壬子,御集英殿,賜進士、明經、諸科葉祖洽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總八百二十九人。

祖洽策言:「祖宗多因循苟簡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

其意在投合也。

考官呂惠卿列阿時者在高等,訐直者居下;劉分覆考,悉反之。

李大臨、蘇軾編排上官均第一,葉祖洽第二,陸佃第五。

帝令陳升之面讀均等策,擢祖洽為第一。

祖洽,邵武人;佃,山一陰一人也。

蘇軾謂:「祖洽詆祖宗以媚時君,而魁多士,何以正風化!」乃擬進士第一篇獻之。

帝以示王安石,安石言:「軾才亦高,但所學不正,又以不得逞之故,其言遂跌蕩至此。」

數請黜之。

帝謂王安石曰:「陳薦言:『外人云,今朝廷以為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昨學士院進試館職策,其問意專指此三事。

』」安石曰:「陛下躬親庶政,唯恐傷民,懼天變也。

陛下採納人言,事無大小,唯是之從,豈不恤乎!然人言固有不足恤者,苟當於義理,何恤乎人言!至於祖宗之法不足守,則固當如此。

且仁宗在位四十年,凡數次修敕,若法一定,子孫當世世守之,祖宗何故屢變也?今議者以為法皆可守,然祖宗用人皆不以次。

陛下試如此,則彼異論者必更紛紛矣。」

乙卯,詔諸路毋有留獄。

丙辰,立試刑法及詳刑官。

帝因王安石議謀殺刑名,疑學者多不通律意,遂立刑法科,許有官無贓罪者試律令、《刑統》大義、斷案,取其通曉者,補刑法官。

右正言、知審官院孫覺,貶知廣德軍。

帝初即位,覺以言事忤帝意,罷去。

王安石早與覺善,將援以為助,自通州召還,知諫院,改知審官院。

時呂惠卿用事,帝以問覺,覺對曰:「惠卿辯而有才,特以為利之故,屈身王安石。

安石不悟,臣竊以為憂。」

帝曰:「朕亦疑之。」

青苗法行,議者謂:「《周官》泉府,民之貸者至輸息二十而五,國事之財用取具焉。」

覺條奏其妄曰:「成周賒貸,特以備民之緩急,不可徒與也,故以國服為之息。

說者不明,鄭康成釋《經》,乃引王莽計贏受息無過歲什一為據,不應周公取息重於莽時。

況載師任地,漆林之征特重,所以抑末作也。

今以農民乏絕,將補耕助斂,顧比末作而征之,可乎?國事取具,蓋謂泉府所領,若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有買有予,並賒貸之法而舉之;倘專取具於泉府,則塚宰九賦,將安用邪?聖世宜講求先王之法,不當取疑文虛說以圖治。」

安石覽之,怒,始有逐覺意。

會曾公亮言畿縣散常平錢有追呼抑配之擾,因遣覺行視虛實。

覺受命辭行,且言:「入陳留一縣,前後榜令請錢,卒無一人至者,故不散一錢,以此見民實不願與官中相交。

所有體量,望賜寢罷。」

遂坐奉詔反覆貶。

御史裡行程顥上疏曰:「臣近累上言,乞罷預俵青苗錢利息及汰去提舉官事,朝夕以覬,未蒙施行。

臣竊謂明者見於未形,智者防於未亂,況今日事理,顯白易知,若不因機亟決,持之愈堅,必貽後悔。

而近日所聞,尤為未便。

伏見制置條例司疏駁大臣之奏,舉劾不奉行之民,徒使中外物情,愈致驚駭。

伏望檢會臣所上言,早賜施行,則天下幸甚!」

夏,四月,癸亥,幸金明池觀水嬉,宴射瓊林苑。

丁卯,給兩浙轉運司度僧牒,募民入粟。

戊辰,御史中丞呂公著罷。

時青苗法行,公著上疏曰:「自古有為之君,未有失人心而能圖治,亦未有脅之以威,勝之以辯,而能得人心者也。

昔日之所謂賢者,今皆以此舉為非,豈昔皆賢而今皆不肖乎?」

王安石怒其深切。

帝使公著舉呂惠卿為御史,公著言惠卿一奸一邪不可用;帝以語安石,安石益怒。

會韓琦論青苗之害,帝語輔臣以公著上殿言:「朝廷摧沮韓琦太甚,將興晉一陽一之甲以除君側之惡。」

安石用此為公著罪,罷知穎州。

公著實無此言,蓋孫覺常為帝言:「今籓鎮大臣如此論列而遭挫折,而當唐末、五代之際,必有興晉一陽一之甲以除君側之惡者矣。」

帝誤記以為公著也。

己卯,參知政事趙抃罷。

抃上疏曰:「朝廷事有輕重,體有大小。

財利於事為輕,而民心得失為重;青苗使者於體為小,而禁近耳目之臣用捨為大。

今去重而取輕,失大而得小,懼非宗廟社稷之福也。」

遂出知杭州。

以樞密副使韓絳兼參知政事。

侍御史陳襄言:「王安石參預大政,首為興利之謀,先與陳升之同領條例司,未幾,升之用為相而絳繼之,曾未數月,遂預政事。

是中書大臣皆以利進。

乞罷絳新命,而求道德經術之賢以處之。」

不報。

以前秀州軍事判官李定為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裡行。

定,揚州人也,少受學於王安石,孫覺薦之朝。

初至京師,謁諫官李常,常問曰:「君從南方來,民謂青苗法如何?」

定曰:「民便之,無不喜者。」

常曰:「舉朝方共爭是事,君勿為此言。」

定即往白安石,且曰:「定但知據實而言,不知京師乃不許。」

安石大喜,謂定曰:「君且得見,盍為上道之。」

立薦對,帝問青苗事,具對如曩言。

於是諸言新法不便者,帝皆不聽。

命定知諫院,宰相言前無選人除諫官之例,遂拜監察御史裡行。

知制誥宋敏求、蘇頌李大臨言:「定不由銓考,擢授朝列,不緣御史,薦置憲台。

雖朝廷急於用才,度越常格,然墮紊法制,所益者小,所損者大。」

封還制書。

詔諭數四,敏求等執奏不已;並坐累格詔命,落知制誥,天下謂之「熙寧三舍人」。

未幾,監察御史陳薦言:「定頃為涇縣主簿,聞母仇氏死,匿不為服。」

詔下江東、淮、浙轉運使問狀,奏云:「定嘗以父年老,求歸侍養,不雲持所生母服。」

定自辯,言實不知為仇所生,故疑不敢服,而以侍養解官。

曾公亮謂定當追行服,安石力主之,罷薦御史,而改定為崇政殿說書。

監察御史林旦、薛昌朝、范育,復言定不孝之人,不宜居勸講之地,並論安石罪。

安石又白罷三人。

定亦不自安,求解職,乃以集賢校理、檢正中書吏房公事。

監察御史裡行程顥,每進見,必陳君道以至誠仁一愛一為本,未嘗及功利。

王安石之說既行,顥意多不合,事出必論列,數月之間,章疏十上。

尤極論者:輔臣不同心,小臣與大計,公論不行,青苗取息,諸路提舉官多非其人,京東轉運司剝民希一寵一,興利之臣日進,尚德之風浸衰,凡十餘事。

以言不用,求去。

帝令顥詣中書議,安石方怒言者,厲色待之,顥徐言曰:「天下事非一傢俬議,願平氣以聽之。」

安石為之愧屈。

乃出顥為京西路同提點刑獄。

顥上疏言:「台諫之任,朝廷綱紀所憑,使不以言之是非,皆得進職而去,臣恐綱紀自此廢弛。

臣雖無狀,敢以死請。」

乃改僉書鎮寧軍節度判官。

壬午,右正言,知諫院李常罷。

初,王安石與常善,以為三司條例檢詳官,改右正言、知諫院。

安石立新法,常預議,不欲青苗取息,至是疏言:「條例司始建,已致中外之議。

至於均輸、青苗,斂散取息,傅會經義,人且大駭,何異王莽猥析《周官》片言以流毒天下!」安石見之,遣所親密諭意,常不為止,又言:「州縣散常平錢,實不出本,勒民出息。」

帝詰安石,安石請令常具官吏主名,常以為非諫官體;遂落職,通判滑州。

貶監察御史裡行張戩知公安縣,王子韶知上元縣。

戩上疏論王安石變法非是,乞罷條例司及追還提舉常平使者,並劾曾公亮、陳升之、趙抃依違不能救正。

及韓絳代升之領條例司,戩言:「絳左右徇從安石,與為死一黨一,遂參政一柄一。

李定邪諂,自幕官擢台職。

陛下惟安石是信,今輔以絳之詭隨,台臣又用李定輩,繼續而來,芽櫱漸盛。

呂惠卿刻薄辯給,假經術以文飾一奸一言,附會安石,惑誤聖聽,不宜勸講君側。」

章數十上。

最後言:「今大惡未去,橫斂未除,不正之司尚存,無名之使方擾,臣自今更不敢赴台供職。」

又詣中書爭之,聲色甚厲。

曾公亮俛首不答,王安石以扇掩面而笑,戩怒曰:「戩之狂直,宜為公笑,然天下之笑公者不少矣!」陳升之從旁解之,戩顧曰:「公亦不得為無罪。」

升之有愧色。

戩尋被貶,後徙監司竹監,至,舉家不食筍。

子韶初附安石,按苗振之獄,陷祖無擇於罪;至是論新法不便,乞召還孫覺、呂公著,故與戩同貶。

初,戩兄載出按振獄,及還朝,會戩以言得罪,載乃謁告西歸,屏居終南山下,敝衣蔬食,專意學問。

癸未,侍御史知雜事陳襄,罷為同修起居注。

襄論青苗法不便,乞貶斥王安石、呂惠卿以謝天下;又乞罷韓絳政一府,以杜大臣爭利而進者;且言韓維不當為中丞,劉述、范純仁等無罪,宜復官;皆不聽。

會召試知制誥,襄以言不行,辭不肯試,願補外,帝惜其去,留修起居注。

以淮南轉運使謝景溫為工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

王安石屏異己者,數月之間,台諫一空。

景溫雅善安石,又與安石弟安國通姻。

先是安石獨對,曰:「陛下知今日所以紛紛否?」

帝曰:「此由朕置台諫非其人。」

安石曰:「陛下遇群臣無術數,失事機,別置台諫官,恐但如今日措置,亦未能免其紛紛也。」

於是專用景溫。

甲申,翰林學士司馬光讀《資治通鑒》至賈山上疏,因言從諫之美、拒諫之禍。

帝曰:「舜塈讒說殄行。

若台諫為讒,安得不黜!」及退,帝留光,謂曰:「呂公著言籓鎮欲興晉一陽一之甲,豈非讒說殄行?」

光曰:「公著平居與儕輩言,猶三思而發,何上前輕發乃爾?外人多疑其不然。」

帝曰:「今天下洶洶者,孫叔敖所謂國之有是,眾之所惡也。」

光曰:「然陛下當察其是非。

今條例司所為,獨王安石、韓絳、呂惠卿以為是耳,陛下豈能獨與此三人共為天下邪?」

光又讀至張釋之論嗇夫利口,曰:「孔子稱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夫利口何至覆邦家?蓋其人能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以賢為不肖,以不肖為賢。

人主信用其言,則邦家之覆,誠不難矣。」

時呂惠卿在坐,光所論,專指惠卿也。

先是遼西北路招討使耶律薩沙討蕃部之違命者,是月,以准布部長至行在。

蕃使中有能躍駝峰而上者,以儇捷稱相詫。

薩沙問左右曰:「誰能此?」

禁軍蕭和克被重鎧而出,手不及峰一,躍而上,蕃使大駭。

薩沙以女妻之。

遼主聞之,召為護衛。

五月,癸巳,詔並邊州軍毋給青苗錢。

太白晝見。

壬寅,命司馬光詳定轉對封事。

甲辰,詔:「近設制置三司條例司,本以均通天下財利;今大端已舉,惟在悉力應接以趣成效,其罷歸中書。」

先是文彥博等皆請罷條例司。

帝謂彥博曰:「俟群臣稍息,當罷之。」

蓋恐傷安石意也。

遼主清暑特古裡。

壬子,詔罷入閤議。

王珪等言:「入閤者,乃唐只日紫宸殿受常朝之儀也,非為盛禮,不可遵行。」

故罷之。

甲寅,遼設賢良科。

詔應是科者,先以所業十萬言進。

舊制,文臣京朝官,審官院主之;武臣內殿崇班至諸司使,樞密院主之,供奉以下,三班院主之。

丁巳,詔:「樞輔不當親有司之事,其以審官為東院;別置西守,專領閤門祇候以上諸司使磨勘、常程差遣。」

是月,夏人號十萬,築鬧訛堡,知慶州李復圭合蕃、漢兵才三千,遣偏將李信、劉甫、種詠等出戰。

信等訴眾寡不敵,復圭威以節制,親畫陣圖方略授之;兵進,遂大敗。

復圭懼,欲自解,即執信等而取其圖略,命州官李昭用劾以故違節制。

詠庾死獄,斬信、甫,配流郭貴。

復出兵邛州堡,夜入欄一浪一市,掠老幼數百;又襲金湯,而夏人已去,惟殺其老幼一二百人,以功告捷,而邊釁大起矣。

六月,癸亥,以前知廣德軍硃壽昌通判河中府。

壽昌,天長人,父巽,守京兆時,妾劉有娠而出,生在行昌,數歲,乃還父家,母子不相聞者五十年。

壽昌行四方,求之不得。

熙寧初,與家人訣,棄官入秦,誓不見母不還。

行次同州,得焉,劉時年七十餘矣。

知永興軍錢明逸以其事聞,詔壽昌赴闕。

時言者共攻李定不服母喪,王安石力主定,因忌壽昌,但付審官院授通判。

居數歲,其母卒,壽昌哭泣幾喪明,士大夫多以歌詩美之,蘇軾為作序,且激世人之不孝者。

李定見而銜之。

東上閤門使、樞密都承旨李評,喜論事,又嘗言助役法不可行,王安石尤惡之。

初,紫宸上壽,舊儀但言樞密、宣徽、三司副使不坐,而故事,親王、皇親並坐,惟集英大宴,乃有親王、駙馬都尉不坐之儀。

時評定新儀,初無改易,而遽劾閤門內不當令親王、皇親、駙馬於紫宸預坐,以為不遵新制,賈佑、馬仲良皆坐免官。

王安石奏:「評所定自不明,而輒妄劾閤門官吏,當罪評。」

帝曰:「評固有罪,然亦未可專罪評也。」

安石遂留自,乞東南一郡,帝不許。

安石惡評,必欲去之。

丁卯,入對,辯其上壽新儀不可用,且具言評欺罔之狀,乞推鞫;帝令送宣徽院取勘,亦不遽罪評。

己巳,安石謁告,請解機務。

帝怪安石求去,曰:「得非為李評事乎?朕與卿相知,近世以來所未有。

所以為君臣者,形而已,形固不足累卿;然君臣之義,固重於朋友。

若朋友與卿要約勤勤如此,亦宜少屈;朕既與卿為君臣,安得不為朕少屈!」安石欲退,帝又固留,約令入中書。

安石復具奏,而閤門言:「有旨,不許收接。」

安石乃奉詔。

司馬光乞差前知龍水縣范祖禹同修《資治通鑒》,許之。

祖禹,鎮從孫也。

戊寅,詔修武成王廟。

乙酉,遼以特裡袞耶律白為中京留守。

丙戌,知諫院胡宗愈罷。

王安石議分審官為東、西院,東主文,西主武,以奪樞密之權,且沮文彥博也。

彥博言於帝曰:「若是,則臣無由與武臣相接,何由知其才而委令之哉!」帝不聽。

宗愈亦力言其不可,且言李定匿喪不孝。

帝惡之,手詔:「宗愈潛伏一奸一意,中傷善良,貶通判真州。」

宗愈,宿之子也。

是月,遼主御永安殿,放進士趙廷睦等百三十八人。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續資治通鑒
卷第一 【宋紀一】卷第二 【宋紀二】卷第三 【宋紀三】卷第四 【宋紀四】卷第五 【宋紀五】卷第六 【宋紀六】卷第七 【宋紀七】卷第八 【宋紀八】卷第九 【宋紀九】卷第十 【宋紀十】卷第十一 【宋紀十一】卷第十二 【宋紀十二】卷第十三 【宋紀十三】卷第十四 【宋紀十四】卷第十五 【宋紀十五】卷第十六 【宋紀十六】卷第十七 【宋紀十七】卷第十八 【宋紀十八】卷第十九 【宋紀十九】卷第二十 【宋紀二十】卷第二十一 【宋紀二十一】卷第二十二 【宋紀二十二】卷第二十三 【宋紀二十三】卷第二十四 【宋紀二十四】卷第二十五 【宋紀二十五】卷第二十六 【宋紀二十六】卷第二十七 【宋紀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宋紀二十八】卷第二十九 【宋紀二十九】卷第三十 【宋紀三十】卷第三十一 【宋紀三十一】卷第三十二 【宋紀三十二】卷第三十三 【宋紀三十三】卷第三十四 【宋紀三十四】卷第三十五 【宋紀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宋紀三十六】卷第三十七 【宋紀三十七】卷第三十八 【宋紀三十八】卷第三十九 【宋紀三十九】卷第四十 【宋紀四十】卷第四十一 【宋紀四十一】卷第四十二 【宋紀四十二】卷第四十三 【宋紀四十三】卷第四十四 【宋紀四十四】卷第四十五 【宋紀四十五】卷第四十六 【宋紀四十六】卷第四十七 【宋紀四十七】卷第四十八 【宋紀四十八】卷第四十九 【宋紀四十九】卷第五十 【宋紀五十】卷第五十一 【宋紀五十一】卷第五十二 【宋紀五十二】卷第五十三 【宋紀五十三】卷第五十四 【宋紀五十四】卷第五十五 【宋紀五十五】卷第五十六 【宋紀五十六】卷第五十七 【宋紀五十七】卷第五十八 【宋紀五十八】卷第五十九 宋紀五十九卷第六十 【宋紀六十】卷第六十一 【宋紀六十一】卷第六十二 【宋紀六十二】卷第六十三 【宋紀六十三】卷第六十四 【宋紀六十四】卷第六十五 【宋紀六十五】卷第六十六 【宋紀六十六】卷第六十七 【宋紀六十七】卷第六十八 【宋紀六十八】卷第六十九 【宋紀六十九】卷第七十 【宋紀七十】卷第七十一 【宋紀七十一】卷第七十二 【宋紀七十二】卷第七十三 【宋紀七十三】卷第七十四 【宋紀七十四】卷第七十五 【宋紀七十五】卷第七十六 【宋紀七十六】卷第七十七 【宋紀七十七】卷第七十八 【宋紀七十八】卷第七十九 【宋紀七十九】卷第八十 【宋紀八十】卷第八十一 【宋紀八十一】卷第八十二 【宋紀八十二】卷第八十三 【宋紀八十三】卷第八十四 【宋紀八十四】卷第八十五 【宋紀八十五】卷第八十六 【宋紀八十六】卷第八十七 【宋紀八十七】卷第八十八 【宋紀八十八】卷第八十九 【宋紀八十九】卷第九十 【宋紀九十】卷第九十一 【宋紀九十一】卷第九十二 【宋紀九十二】卷第九十三 【宋紀九十三】卷第九十四 【宋紀九十四】卷第九十五 【宋紀九十五】卷第九十六 【宋紀九十六】卷第九十七 【宋紀九十七】卷第九十八 【宋紀九十八】卷第九十九 【宋紀九十九】卷第一百 【宋紀一百】卷第一百○一 【宋紀一百一】卷第一百○二 【宋紀一百二】卷第一百○三 【宋紀一百三】卷第一百○四 【宋紀一百四】卷第一百○五 【宋紀一百五】卷第一百○六 【宋紀一百六】卷第一百○七 【宋紀一百七】卷第一百○八 【宋紀一百八】卷第一百○九 【宋紀一百九】卷第一百一十 【宋紀一百十】卷第一百一十一 【宋紀一百十一】卷第一百一十二 【宋紀一百十二】卷第一百一十三 【宋紀一百十三】卷第一百一十四 【宋紀一百十四】卷第一百一十五 【宋紀一百十五】卷第一百一十六 【宋紀一百十六】卷第一百一十七 【宋紀一百十七】卷第一百一十八 【宋紀一百十八】卷第一百一十九 【宋紀一百十九】卷第一百二十 【宋紀一百二十】卷第一百二十一 【宋紀一百二十一】卷第一百二十二 【宋紀一百二十二】卷第一百二十三 【宋紀一百二十三】卷第一百二十四 【宋紀一百二十四】卷第一百二十五 【宋紀一百二十五】卷第一百二十六 【宋紀一百二十六】卷第一百二十七 【宋紀一百二十七】卷第一百二十八 【宋紀一百二十八】卷第一百二十九 【宋紀一百二十九】卷第一百三十 【宋紀一百三十】卷第一百三十一 【宋紀一百三十一】卷第一百三十二 【宋紀一百三十二】卷第一百三十三 【宋紀一百三十三】卷第一百三十四 【宋紀一百三十四】卷第一百三十五 【宋紀一百三十五】卷第一百三十六 【宋紀一百三十六】卷第一百三十七 【宋紀一百三十七】卷第一百三十八 【宋紀一百三十八】卷第一百三十九 【宋紀一百三十九】卷第一百四十 【宋紀一百四十】卷第一百四十一 【宋紀一百四十一】卷第一百四十二 【宋紀一百四十二】卷第一百四十三 【宋紀一百四十三】卷第一百四十四 【宋紀一百四十四】卷第一百四十五 【宋紀一百四十五】卷第一百四十六 【宋紀一百四十六】卷第一百四十七 【宋紀一百四十七】卷第一百四十八 【宋紀一百四十八】卷第一百四十九 【宋紀一百四十九】卷第一百五十 【宋紀一百五十】卷第一百五十一 【宋紀一百五十一】卷第一百五十二 【宋紀一百五十二】卷第一百五十三 【宋紀一百五十三】卷第一百五十四 【宋紀一百五十四】卷第一百五十五 【宋紀一百五十五】卷第一百五十六 【宋紀一百五十六】卷第一百五十七 【宋紀一百五十七】卷第一百五十八 【宋紀一百五十八】卷第一百五十九 【宋紀一百五十九】卷第一百六十 【宋紀一百六十】卷第一百六十一 【宋紀一百六十一】卷第一百六十二 【宋紀一百六十二】卷第一百六十三 【宋紀一百六十三】卷第一百六十四 【宋紀一百六十四】卷第一百六十五 【宋紀一百六十五】卷第一百六十六 【宋紀一百六十六】卷第一百六十七 【宋紀一百六十七】卷第一百六十八 【宋紀一百六十八】卷第一百六十九 【宋紀一百六十九】卷第一百七十 【宋紀一百七十】卷第一百七十一 【宋紀一百七十一】卷第一百七十二 【宋紀一百七十二】卷第一百七十三 【宋紀一百七十三】卷第一百七十四 【宋紀一百七十四】卷第一百七十五 【宋紀一百七十五】卷第一百七十六 【宋紀一百七十六】卷第一百七十七 【宋紀一百七十七】卷第一百七十八 【宋紀一百七十八】卷第一百七十九 【宋紀一百七十九】卷第一百八十 【宋紀一百八十】卷第一百八十一 【宋紀一百八十一】卷第一百八十二 【宋紀一百八十二】卷第一百八十三 【元紀一】卷第一百八十四 【元紀二】卷第一百八十五 【元紀三】卷第一百八十六 【元紀四】卷第一百八十七 【元紀五】卷第一百八十八 【元紀六】卷第一百八十九 【元紀七】卷第一百九十 【元紀八】卷第一百九十一 【元紀九】卷第一百九十二 【元紀十】卷第一百九十三 【元紀十一】卷第一百九十四 【元紀十二】卷第一百九十五 【元紀十三】卷第一百九十六 【元紀十四】卷第一百九十七 【元紀十五】卷第一百九十八 【元紀十六】卷第一百九十九 【元紀十七】卷第二百 【元紀十八】卷第二百十一 【元紀十九】卷第二百十二 【元紀二十】卷第二百十三 【元紀二十一】卷第二百十四 【元紀二十二】卷第二百十五 【元紀二十三】卷第二百十六 【元紀二十四】卷第二百十七 【元紀二十五】卷第二百十八 【元紀二十六】卷第二百十九 【元紀二十七】卷第二百一十 【元紀二十八】卷第二百一十一 【元紀二十九】卷第二百一十二 【元紀三十】卷第二百一十三 【元紀三十一】卷第二百一十四 【元紀三十二】卷第二百一十五 【元紀三十三】卷第二百一十六 【元紀三十四】卷第二百一十七 【元紀三十五】卷第二百一十八 【元紀三十六】卷第二百一十九 【元紀三十七】卷第二百二十 【元紀三十八】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