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九貞元八年(壬申:[1]春,二月,壬寅,執夢沖,數其罪而斬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九貞元八年(壬申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九貞元八年(壬申

唐紀五十唐德宗貞元八年(壬申,公元792年)

[1]春,二月,壬寅,執夢沖,數其罪而斬之;雲南之路始通。

[1]春季,二月,壬寅(十七日),韋皋捉獲苴夢沖,在數說他的罪行後,斬殺了他。

前往雲南的道路開始暢通了。

[2]三月,丁丑,山南東道節度使曹成王皋薨。

[2]三月,丁丑(二十三日),山南東道節度使曹成王李皋去世。

[3]宣武節度使劉玄佐有威略,每李納使至,玄佐厚結之,故常得其陰事,先為之備;納憚之。

其母雖貴,日織絹一匹,謂玄佐曰:「汝本寒微,天子富貴汝至此,必以死報之。」

故玄佐始終不失臣節。

庚午,玄佐薨。

[3]宣武節度使劉玄佐威嚴而有謀略,每當李納的使者到來時,劉玄佐便深深地結納他們,所以經常能夠得知李納的秘事,預告做好防備,李納畏懼他。

他的母親雖地位尊貴,但每天都要織絹帛一匹。

她對劉玄佐說:「你本來門第卑微,天子使你富裕尊貴到這般地步,你一定要不惜一死,報答天子。」

所以,劉玄佐自始至終不曾失去為臣的節一操一。

庚午(十六日)劉玄佐去世。

[4]山南東道節度判官李實知留後事,一性一刻薄,裁損軍士衣食。

鼓角將楊清潭帥眾作亂,夜,焚掠城中,獨不犯曹王皋家;實逾城走免。

明旦,都將徐誠縋城而入,號令禁遏,然後止;收清潭等六人斬之。

實歸京師,以為司農少卿。

實,元慶之玄孫也。

丙子,以荊南節度使樊澤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4]山南東道節度判官李實執掌留後事務,他生一性一苛酷,削減將士的給養。

掌管鼓角的將領揚清潭率領眾人發動變亂,夜裡在城中縱火搶劫,唯獨不冒犯曹王李皋一家。

李實翻越城牆逃走,得以不死。

第二天早晨,都將徐誠用繩索縋入城中,發佈命令,禁止變亂,此後變亂便停止了,徐誠收捕了楊清潭等六人,斬殺了他們。

李實回到京城,德宗任命他為司農少卿。

李實是李元慶的玄孫。

丙子(二十二日),德宗任命荊南節度使樊澤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5]初,竇參為度支轉運使,班宏副之。

參許宏,俟一歲以使職歸之,歲餘,參無歸意;宏怒。

司農少卿張滂,宏所薦也,參欲使滂分主江、淮鹽鐵,宏不可;滂知之,亦怨宏。

及參為上所疏,乃讓度支使於宏,又不欲利權專歸於宏,乃薦滂於上;以滂為戶部侍郎、鹽鐵轉運使,仍隸於宏以悅之。

[5]當初,竇參出任度支轉運使,班宏擔任他的副職。

竇參向班宏許諾,等到一年以後,便將度支轉運使的正職交給他。

過了一年多時間,竇參還沒有交出使職的意思,班宏大怒。

司農少卿張滂是由班宏薦舉上來的,竇參打算讓張滂分管江淮地區的鹽鐵事務,班宏不肯答應。

張滂聽說此事,也怨恨班宏。

及至竇參被德宗疏遠以後,他才將度支使讓給班宏,但是他又不願意讓財政大權獨自落到班宏手中,於是便向德宗推薦張滂。

德宗任命張滂為戶部侍郎、鹽鐵轉運使,仍然隸屬於班宏,以便取一悅於他。

竇參陰狡而愎,恃權而貪,每遷除,多與族子給事中申議之。

申招權受賂,時人謂之「喜鵲」。

上頗聞之,謂參曰:「申必為卿累,宜出之以息物議。」

參再三保其無他,申亦不悛。

左金吾大將軍虢王則之,巨之子也,與申善,左諫議大夫、知制誥吳通玄與陸贄不葉,竇申恐贄進用,陰與通玄、則之作謗書以傾贄;上皆察知其狀。

夏,四月,丁亥,貶則之昭州司馬,通玄泉州司馬,申道州司馬;尋賜通玄死。

竇參陰險狡詐而又剛愎自用,憑藉著手中的權力,貪圖財利,每當任命官員時,他往往與擔任給事中的族侄竇申計議其事。

竇申借此招攬權事,收受賄賂,當時的人們把他叫做「喜鵲」。

德宗聽到了一些風聲,便對竇參說:「竇申肯定會連累你的,最好將他調出朝廷,也好平息眾人的議論。

「竇參反覆擔保竇申沒做別的事情,竇申卻依然不肯悔改。

左金吾大將軍虢王李則之是李巨的兒子,與竇申交好。

左諫議大夫、知制誥吳通玄與陸贄關係不睦,竇申唯恐陸贄被提拔任用,便暗中與吳通玄、李則之編造攻擊陸贄的書函,排擠他。

德宗完全查清了他們的情況。

夏季,四月,丁亥(初三),德宗將李則之貶為昭州司馬,將吳通玄貶為泉州司馬,將竇申貶為道州司馬。

不久,德宗又讓吳通玄自裁而死。

[6]劉玄佐之喪,將佐匿之,稱疾請代,上亦為之隱,遣使即軍中問「以陝虢觀察使吳湊為代可乎?」

監軍孟介、行軍司馬盧瑗皆以為便,然後除之。

湊行至汜水,玄佐之柩將發,軍中請備儀仗,瑗不許,又令留器用以俟新使;將士怒。

玄佐之婿及親兵皆被甲,擁玄佐之子士寧釋衰,登重榻,自為留後。

執城將曹金岸、浚儀令李邁,曰:「爾皆請吳湊者!」遂之;盧瑗逃免。

士寧以財賞將士,劫孟介以請於朝。

上以問宰相,竇參曰:「今汴人指李納以邀制命,不許,將合於納。」

庚寅,以士寧為宣武節度使。

士寧疑宋州刺史翟良佐不附己,託言巡撫,至宋州,以都知兵馬使劉逸准代之。

逸准,正臣之子也。

[6]劉玄佐去世後,將佐隱瞞實情,聲稱劉玄佐得了重病,請求派人替代。

德宗也裝作不知道,還派遣使者到軍中詢問「讓陝虢觀察使吳湊來替代劉玄佐的職務可以嗎?」

監軍孟介、行軍司馬盧瑗一致認為這是適宜的,此後德宗才任命了吳湊。

吳湊來到汜水時,劉玄佐的靈柩正要出殯,軍中將士請求為他備辦儀仗,盧瑗不肯答應,還命令留著器物用具,等新任觀察使到來時使用。

將士發怒,劉玄佐的女婿以及隨身士兵都穿上鎧甲,簇擁著劉玄佐的兒子劉士寧脫一去喪服,登上主帥的座位,自命為留後。

他們逮捕了守城將領曹金岸和浚儀縣令李邁,對二人說:「你們都是主張迎接吳湊的人!」於是將他們二人剮殺了。

盧瑗逃脫,倖免於死。

劉士寧用錢財獎賞將士,劫持著孟介,讓他向朝廷請求任命。

德宗詢問宰相的意見,竇參說:「現在汴州人指望著李納,才敢於請求任命,如果不答應,他們就要與李納聯合了。」

庚寅(初六),德宗任命劉士寧為宣武節度使。

劉士寧懷疑宋州刺史翟良佐沒有歸附自己,便假托巡視的名義,來到宋州,讓都知兵馬使劉逸准替代了他。

劉逸準是劉正臣的兒子。

[7]乙未,貶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竇參為郴州別駕,貶竇申錦州司戶。

以尚書左丞趙憬、兵部侍郎陸贄並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憬,仁本之曾孫也。

[7]乙未(十一日),德宗將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竇參貶為郴州別駕,將竇申貶為錦州司戶,讓尚書左丞趙憬、兵部侍郎陸贄一併出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趙憬是趙仁本的曾孫。

[8]張滂請鹽鐵舊簿於班宏,宏不與。

滂與宏共擇巡院官,莫有合者,闕官甚多。

滂言於上曰:「如此,職事必廢,臣罪無所逃。」

丙午,上命宏、滂分掌天下財賦,如大歷故事。

[8]張滂請班宏交出原有的鹽鐵帳簿,班宏不肯給他。

張滂與班宏一起選任巡院官,兩人的意見沒有相合的時候,因而缺任的官員為數很多。

張滂向德宗進言說:「像這個樣子,職任以內的事必然要荒廢了,我的罪責是無法逃脫的了。」

丙午(二十二日),德宗命令班宏與張滂分別掌管全國的財稅,一如大歷年間的先例。

[9]壬子,吐蕃寇靈州,陷水口支渠,敗營田。

詔河東、振武救之,遣神策六軍二千戍定遠、懷遠城;吐蕃乃退。

[9]壬子(二十八日),吐蕃侵犯靈州,毀去水口支流的渠道,破壞屯田。

德宗頒詔命令河東、振武前去援救,派遣神策六軍共兩千人戍守定遠和懷遠二城,於是吐蕃撤退了。

[10]陸贄請令台省長官各舉其屬,著其名於詔書,異日考其殿最,並以升黜舉者。

五月,戊辰,詔行贄議。

[10]陸贄請求讓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的長官各自推舉本省的屬官,將他們的名字登錄到詔書上,以便日後按名單考核他們辦事成績的優劣,並且據此提升或貶黜他們的推舉人。

五月,戊辰(十四日),德宗頒詔命令實施陸贄的建議。

未幾,或言於上曰:「諸司所舉皆有情故,或受貨賂,不得實才。」

上密諭贄:「自今除改,卿宜自擇,勿任諸司。」

贄上奏,其略曰:「國朝五品以上,制敕命之,蓋宰相商議奏可者也。

六品以下則旨授,蓋吏部銓材署職,詔旨畫聞而不可否者也。

開元中,起居、遺、補、御史等官,猶並列於選曹。

其後幸臣專朝,捨僉議而重己權,廢公舉而行私惠,是使周行庶品,苟不出時宰之意,則莫致也。」

又曰:「宣行以來,才舉十數,議其資望,既不愧於班行,考其行能,又未聞於闕敗。

而議者遽以騰口,上煩聖聰。

道之難行,亦可知矣!請使所言之人指陳其狀,其人受賄,某舉有情,付之有司,核其虛實;謬舉者必行其罰,誣善者亦反其辜。

何必貸其一奸一贓,不如辯詰,私其會議,不出主名,使無辜見疑,有罪獲縱,枉直同貫,人何賴焉!又,宰相不過數人,豈能遍諳多士!若令悉命群官,理須展轉詢訪;是則變公舉為私薦,易明揚以暗投,情故必多,為弊益甚。

所以承前命官,罕不涉謗。

雖則秉鈞不一,或自行情,亦由私訪所親,轉為所賣。

其弊非遠,聖鑒明知。」

又曰:「今之宰相則往日台省長官,今之台省長官乃將來之宰相,但是職名暫異,固非行舉頓殊。

豈有為長官之時則不能舉一二屬吏,居宰相之位則可擇千百具僚;物議悠悠,其惑斯甚。

蓋尊者領其要,卑者任其詳,是以人主擇輔臣,輔臣擇庶長,庶長擇佐僚,將務得人,無易於此。

夫求才貴廣,考課貴一精一。

往者則天欲收人心,進用不次,非但人得薦士,亦得自舉其才。

然而課責既嚴,進退皆速,是以當代謂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

又曰:「則天舉用之法傷易而得人,陛下慎簡之規太一精一而失士。」

上竟追前詔不行。

沒過多久,有人對德宗說:「各部門推舉的屬官都弄虛作假,有的人還收受賄賂,所以不能得到真有才幹的人。」

德宗暗中曉示陸贄說:「今後任官改官,最好由你親自選擇,不要讓各有關部門辦理。」

於是,陸贄進上奏章,大略是說:「本朝對於五品以上的官員,是通過詔書來加以任命的,這便是經由宰相互相商酌計議,上奏聖上批准的任命方法。

對於六品以下的官員的任命方法,則是通過聖上的旨意來授給官職,即經由吏部銓選人材,署任職務,聖上在詔旨上標上一個『聞』字,但不置可否。

在開元年間,起居郎、舍人、拾遺、補闕、御史等官職,還是由吏部選任上報的。

此後,一寵一臣專擅朝政,丟開眾人的公議而擴大自己的權力,廢棄公開的選舉而推行私人的恩惠,使宰相奏任官員的辦法遍及各級官員,如果不經過現任宰相的同意,就無法任官。」

他又說:「由三省長官各自推舉屬官的辦法宣佈實行以來,只推舉了十幾個人。

評議他們的資歷與聲望,已是無愧於他們的班列位次,考查他們的品行與才能,又沒有聽說有缺失敗壞的地方。

然而議論的人驟然橫加批評,向上打攪陛下的視聽。

治道的難以實行,於此也可見一斑了。

請讓進言的人指出並陳述具體情況,講清楚哪個人接受了賄賂,哪個人推舉時作一弊,將這些人交付有關部門,核實所言是實在的,還是沒有根據的。

對推舉失誤的人一定要實行懲罰,對誣告好人的人也要反過來追究他們的罪責。

為什麼一定要姑息作一弊與貪贓行為而不肯給以分辯與追究呢!將公開的評議變成私下進行的活動,而不肯公佈發言人的名字,使無罪的人遭受懷疑,使有罪的人得到縱容,無論虧理還是有理,全都一律對待,人們還有什麼依靠呢!加之,宰相不過只有幾個人,哪能普遍熟悉眾多的士子!如果讓宰相任命所有的官員,理應反覆詢問訪求,但這樣便將公開舉用變成私下推薦,將察舉賢良變成暗中投靠,弄虛作假的事情肯定很多,形成的流弊愈發嚴重。

所以,承續以前的辦法任命官員,很少有不牽涉謗議的。

雖然說這因為宰相把握標準不夠一致,有時會自行作一弊,但也由於私下訪問親近的人們,反而被他們捉弄了。

這一弊病並不是很久以前的事情,陛下聖明垂鑒,分明知道這些事情。」

他又說:「現在的宰相,就是過去的三省長官,現在的三省長官,便是將來的宰相,這不過是職務的名稱暫時不同,本不是推舉官員與任命官員在職權上有區別。

擔任三省長官的時候不能夠舉用一兩個下屬的官吏,到出任宰相以後便可選拔成千上百個官員,難道有這樣的道理嗎?眾人的議論飄忽不定,他們的迷惑以這一點最為嚴重。

一般說來,尊貴者統領事務的綱要,卑下者負責細節的處理。

所以,君主選任宰相,宰相選任各部門的長官,各部門的長官選任處於輔助地位的官吏,要想務求用人得當,便無法改變這種做法。

大凡尋求人才貴在廣博,考核官吏的成績貴在專一精一。

過去武則天想收買人心,提拔官吏不拘等次,不但百姓可以推薦士子,還可以自己推舉自己。

然而,那時對官吏的考核與督責非常嚴厲,官吏的升降都很迅速,所以當世認為武則天是有知人的明智的,連續幾朝都仰仗她選拔一出來的眾多士子為朝廷效力。」

他又說:「武則天推舉任用人才方法的失誤在於變動太快,但是能夠得到人才。

陛下慎重選擇官吏的方法過於一精一細,反而會失去人才。」

德宗終於還是追回了前不久頒發的詔書,不再實行。

[11]癸酉,平盧節度使李納薨,軍中推其子師古知留後。

[11]癸酉(十九日),平盧節度使李納去世,軍中將士推舉他的兒子李師古執掌留後事務。

[12]六月,吐蕃千餘騎寇涇州,掠田軍千餘人而去。

[12]六月,吐蕃騎兵一千餘人侵犯涇州,擄掠屯田軍一千多人,便離去了。

[13]嶺南節度使奏:「近日海舶珍異,多就安南市易,欲遣判官就安南收市,乞命中使一人與俱。」

上欲從之。

陸贄上言,以為:「遠國商販,惟利是求,緩之斯來,擾之則去。

廣州素為眾舶所湊,今忽改就安南,若非侵刻過深,則必招攜失所,曾不內訟,更蕩上心。

況嶺南、安南,莫非王土,中使、外使,悉是王臣,豈必信嶺南而絕安南,重中使以輕外使。

所奏望寢不行。」

[13]嶺南節度使奏稱:「近些時候,海上來的大船運載著珍奇的貨物,往往開到安南買賣交易,我準備派遣判官去安南收買,請派中使一人與判官同去。」

德宗打算準奏。

陸贄進言認為:「遠方各國經商販賣,唯利是圖,對他們寬和,他們就前來,對他們有所煩擾,他們就離去。

廣州歷來是各處船舶彙集的地方,現在忽然改道去安南,如果不是廣州方面侵漁刻剝過於嚴重,那肯定就是他們招引遠方各國商人的辦法不對頭,他們不曾自責,卻還想動搖陛下的心志。

況且,嶺南與安南,無不是陛下的國土,中使與外使無不是陛下的臣屬,何必相信嶺南而拒絕安南,重視中使而輕視外使呢!希望陛下將嶺南的奏議廢止了,不要實行。」

[14]秋,七月,甲寅朔,戶部尚書判度支班宏薨。

陸贄請以前湖南觀察使李巽權判度支,上許之。

既而復欲用司農少卿裴延齡,贄上言,以為:「今之度支,准平萬貨,刻吝則生患,寬假則容一奸一。

延齡誕妄小人,用之交駭物聽。

一屍一祿之責,固宜及於微臣;知人之明,亦恐傷於聖鑒。」

上不從。

己未,以延齡判度支事。

[14]秋季,七月,甲寅朔(初一),戶部尚書、判度支班宏去世。

陸贄奏請任命前湖南觀察使李巽暫時兼管度支,德宗准許了這一建議。

不久,德宗又打算起用司農少卿裴延齡,陸贄進言認為:「如今度支使的職任,需要運輸各種貨物,平抑物價,如果刻薄吝嗇,便會生出麻煩,如果寬容,便會姑息邪惡。

裴延齡是一個荒誕虛妄的小人,起用他會震駭人們的視聽。

一屍一位素餐的罪責,固然應當有我這微末小臣的一份;若說到知人善任的明德,恐怕也會有損陛下聖明的裁鑒。」

德宗不肯聽從。

己未(初六),德宗讓裴延齡兼管度支事務。

河南、北、江、淮、荊、襄、陳、許等四十餘州大水,溺死者二萬餘人,陸贄請遣使賑撫。

上曰:「聞所損殊少,即議優恤,恐生一奸一欺。」

贄上奏,其略曰:「流俗之弊,多徇諂諛,揣所悅意則侈其言,度所惡聞則小其事,制備失所,恆病於斯。」

又曰:「所費者財用,所收者人心,苟不失人,何憂乏用!」上許為遣使,而曰:「淮西貢賦既闕,不必遣使。」

贄復上奏,以為:「陛下息師含垢,宥彼渠魁,惟茲下人,所宜矜恤。

昔秦、晉仇敵,穆公猶救其饑,況帝王懷柔萬邦,唯德與義,寧人負我,無我負人。」

八月,遣中書舍人京兆奚陟等宣撫諸道水災。

河南、河北、江淮、荊襄、陳許等四十餘州洪水氾濫,淹死了兩萬餘人,陸贄請求派遣使者賑濟撫一慰。

德宗說:「聽說損失很少,如果議行豐厚的撫恤,恐怕會生出一奸一詐欺騙的事情來。」

陸贄上奏,大略是說:「世俗的弊病,往往是曲從人意,阿諛奉承,揣摩到人主喜歡什麼,便誇大其辭,猜度到人主討厭聽見什麼,便縮小其事。

朝廷所採取的措制與防備失去憑依,問題就經常出在這裡。」

他又說:「賑濟災民,消耗的是資財,得到的是人心。

如果不失去百姓的擁護,還用為缺少用度發愁嗎!」德宗答應派遣使者,但又說:「既然淮西不向朝廷繳納賦稅,就不要派遣使者賑濟他們了。」

陸贄再次上奏認為:「陛下停息戰事,隱忍包一皮容,寬宥了那些作亂者的首領,對於這些處於下層的人們,自當加以憐惜。

過去在諸侯國中秦國和晉國成了仇敵,秦穆公仍然救濟晉國的饑荒,況且帝王招撫萬邦,只有實行仁德與信義,寧可讓別人辜負我們,不能讓我們辜負別人。」

八月,德宗派遣中書舍人京兆人奚陟等人前往各道宣詔撫一慰遭受水災的人們。

[15]以前青州刺史李師古為平盧節度使。

[15]德宗任命前任青州刺史李師古為平盧節度使。

[16]韋皋攻維州,獲其大將論贊熱。

[16]韋皋攻打維州,俘虜了吐蕃大將論贊熱。

[17]陸贄上言,以邊儲不贍,由措置失當,蓄斂乖宜,其略曰:「所謂措置失當者,戍卒不隸於守臣,守臣不總於元帥。

至有一誠之將,一旅之兵,各降中使監臨,皆承別詔委任。

分鎮互千里之地,莫相率從;緣邊列十萬之師,不設謀主。

每有寇至,方從中覆,比蒙征發赴援,寇已獲勝罷歸。

吐蕃之比中國,眾寡不敵,工拙不侔,然而彼攻有餘,我守不足。

蓋彼之號令由將,而我之節制在朝,彼之兵眾合併而我之部分離析故也。

所謂蓄斂乖宜者,陛下頃設就軍、和糴之法以省運,制與人加倍之價以勸農,此令初行,人皆悅慕。

而有司競為苟且,專事纖嗇,歲稔則不時斂藏,艱食則抑使收糴。

遂使豪家、貪吏,反一操一利權,賤取於人以俟公私之乏。

又有勢要、近親、羈游之士、委賤糴於軍城,取斑價於京邑,又多支充直。

窮邊寒不可衣,鬻無所售,上既無信於下,下亦以偽應之,度支物估轉高,軍城谷價轉貴。

度支以苟售滯貨為功利,軍城以所得加價為羨餘。

雖設巡院,轉成橐。

至有空申簿帳,偽指倉,計其數則億萬有餘,考其實則百十不足。」

[17]陸贄進言認為,邊疆的儲備不充足,是由於處理不恰當,對糧食的儲積和徵收都不合時宜,他大略是說:「所說的處理不恰當,指的是戍邊的士兵不由守邊的將領管轄,守邊的將領不由元帥統領,以至於有時對同一城中的將士,同一軍中的官兵,朝廷都分別派遣中使監督,是按不同的詔旨委以職任。

朝廷所劃分的軍鎮綿亙在遠屆千里的土地上,無法相互統屬;沿著邊疆佈置了十萬軍隊,沒有設置主謀的人物。

每當有敵寇前來,也正好是自己內部傾軋瓦解之時,及至得到朝廷徵調的軍隊前來救援時,敵寇已經取得勝利,罷兵而歸了。

吐蕃與大唐相比,眾多與寡少不相匹敵,工巧與拙笨不能對比。

然而吐蕃發動進攻,還有餘力,我軍處於防守,仍然力量不足。

其原因大概就在於他們發佈命令是由將領掌管,我軍的調度管束卻由朝廷控制;他們的兵力合成一個整體,而我軍的各部卻是分散的。

所說的對糧食的儲積和徵收都不合時宜,指的是前不久陛下規定由官府前往軍屯處收購糧食以便節省運輸的辦法,命令付給人們加倍的糧食價錢,以示勉勵農耕的措施。

這一命令實行的初期,百姓們都是悅服而嚮往的。

然而,有關部門爭相得過且過地混日子,專門干瑣屑慳吝的事情。

年景豐收時,有關部門不肯將糧食按時徵收並儲存起來;五穀欠收時,他們卻強行指使有關人員收購糧食。

於是,使豪門富室、tan官污吏反而掌握了財利的權一柄一,用賤價向人們收購糧食,等到公家與私人缺糧時再賣出去。

加之,有一些權勢之家、親近一寵一幸之臣、游食之人委託軍鎮低價收買糧食,再運往京城,高價出一售。

而且人們往往支付葛布麻布充當糧食的價值,致使荒遠的邊疆在嚴寒季節穿不上衣服,買不到布料。

既然上面對下面不講信用,下面也就以欺詐回報上面。

度支規定的物價變得高了,軍鎮的谷價就變得貴了。

度支通過隨意售出滯銷的貨物獲取利益,軍鎮從糧食的加價中得到額外的收入。

雖然設有巡院訪查各地,實際上巡院反而成了藏污納垢之所,以至於有人憑空申報帳目,虛指糧食儲存,計算糧食數額雖然超過億萬,考核存糧的實況卻不足十分之一。」

又曰:「舊制以關中用度之多,歲運東方租米,至有斗錢運斗米之言。

習聞見而不達時宜者,則曰:『國之大事,不計費損,雖知勞煩,不可廢也。

』習一近一利而不防遠患者,則曰:『每至秋成之時,但令畿內和糴,既易集事,又足勸農。

』臣以兩家之論,互有長短,將制國用,須權重輕。

食不足而財有餘,則弛於積財而務實倉廩;食有餘而財不足,則緩於積食而嗇用貨泉。

近歲關輔屢豐,公儲委積,足給數年;今夏江、淮水潦,米貴加倍,人多流庸。

關輔以谷賤傷農,宜加價以糴而無錢;江、淮以谷貴人困,宜減價以糶而無米。

而又運彼所乏,益此所餘,斯所謂習見聞而不達時宜者也。

今江、淮斗米直百五十錢,運至東渭橋,僦直又約二百,米糙且陳,尤為京邑所賤。

據市司月估,斗糶三十七錢。

耗其九而存其餒彼人而傷此農,制事若斯,可謂深失矣!頃者每年自江、湖、淮、浙運米百一十萬斛,至河陰留四十萬斛,貯河陰倉,至陝州又留三十萬斛,貯太原倉,餘四十萬斛輸東渭橋。

今河陰、太原倉見米猶有三百二十餘萬斛,京兆諸縣斗米不過直錢七十,請令來年江、淮止運三十萬斛至河陰,河陰、陝州以次運至東渭橋,其江、淮所停運米八十萬斛,委轉運使每斗取八十錢於水災州縣糶之,以救貧乏,計得錢六十四萬緡,減僦直六十九萬緡。

請令戶部先以二十萬緡付京兆,令糴米以補渭橋倉之缺數,斗用百線以利農人;以一百二萬六千緡付邊鎮,使糴十萬人一年之糧,餘十萬四千緡以充來年和糴之價。

其江、淮米錢、僦直並委轉運使折市綾、絹、、綿以輸上都,償先貸戶部錢。」

陸贄又說:「依據原有的制度,由於關中費用浩繁,每年都需要從東部地區運輸租米,以至於有一斗錢運一斗米的說法。

對此,只曉得見聞之談而不能通達當時需要的人便會說:『國家的大事,不應該計較損耗,雖然知道運糧勞苦煩劇,但是不可廢止。

』只曉得眼前利益而不懂得預防長遠憂患的人又會說:『每到秋天莊稼收穫時,只讓官府在京城周圍和糴,這既容易把事情辦好,又足以勉勵農耕。

』我認為這兩派的議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要想節制國家的用度,必須權衡輕重。

如果糧食不足而錢財有餘,便應該延緩錢財積累,而務必使糧倉充盈起來;如果糧食有餘而錢財不足,便應該推遲儲備糧食,而節省使用貨幣。

近年以來,關中地區連年豐收,公家儲備的糧食積聚起來,足夠供一應好幾年。

今年夏天,江淮地帶雨水成災,糧米貴了一倍,有許多人流亡他鄉,淪為雇工。

關中地區因穀物跌價,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應當提高糧價收購,但沒有錢。

江淮地區因穀物昂貴,百姓困窘,應當降低糧價出一售,但沒有米。

現在反而將江淮地區所缺少的糧食運送出來,用以增益糧食已經有餘的關中地區,這就是我所說的只曉得見聞之談而不能夠通達當時需要的人。

如今江淮地區一斗米價值一百五十錢,運送到東渭橋,雇運的價錢每斗大約又要付二百錢,米碾磨不一精一,而且放陳了,所以在京城的價錢尤其低賤。

根據市司公佈的本月的價錢,一斗米的售價為三十七錢。

耗費了米價的十分之九而僅剩下十分之一,讓江淮地區的百姓挨餓,卻又損害關中地區農民的利益,像這樣辦事,可以說是嚴重的失誤。

不久以前,每年從江、湖、淮、浙運米一百一十萬斛,運到河陰,留下四十萬斛,儲存在河陰倉,運到陝州,再留下三十萬斛,儲存在太原倉,剩下的四十萬斛輸送到東渭橋。

現在,河陰倉和太原倉現存的米仍然有三百二十多萬斛,京兆府所屬各縣每斗米不過值七十錢。

請讓江淮地區明年只運送三十萬斛到河陰,再讓河陰、陝州依次運送到東渭橋,將江淮地區停止運送的八十萬斛米,委託轉運使,每斗定價八十錢,運往發生水災的州縣出一售,以便救助缺乏糧食的人,算來可得錢六十四萬緡,減少雇運錢六十九萬緡。

請讓戶部首先拿出錢二十萬緡,交給京兆府,讓京兆府收購糧米,以便彌補東渭橋倉缺運的數額,可以每斗定價一百錢,以使農民得到好處。

請再拿出錢一百零二萬六千緡,交給邊疆軍鎮,讓各軍鎮購進可供十萬人吃一年的糧食。

剩下的錢十萬四千緡,可以用來充當明年和糴的本錢。

對江淮地區的米錢和雇運錢,一併委託轉運使經折算後購買綾、絹、、綿,運往京城,償還原先向戶部所借的錢。」

九月,詔西北邊貴糴以實倉儲,邊備浸充。

九月,德宗頒詔命令西北邊疆官府以高價收購糧食,以便充實糧倉的儲備。

於是,邊地的儲備逐漸充足起來。

[18]冬,十一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18]冬季,十一月,壬子朔(初一),出現日食。

[19]吐蕃、雲南日益相猜,每雲南兵至境上,吐蕃輒亦發兵,聲言相應,實為之備。

辛酉,韋皋復遺雲南王書,欲與共襲吐蕃,驅之雲嶺之外,悉平吐蕃城堡,獨與雲南築大城於境上,置戍相保,永同一家。

[19]吐蕃與雲南的互相猜疑與日俱增。

每當雲南的兵馬開到邊境上,吐蕃總是也派出兵馬,聲稱前來接應,實際上是在防備雲南。

辛酉(十日),韋皋再次給雲南王送去書信,希望與雲南一起襲擊吐蕃,將他們驅逐到雲嶺以外,全部摧毀吐蕃的城關堡壘,僅與雲南在邊境上修築起一座大城,設置戍守人員自相保衛,永遠像一家人般地和睦相處。

[20]左庶子薑公輔久不遷官,詣陸贄求遷,贄密語之曰:「聞竇相屢奏擬,上不允,有怒公之言。」

公輔懼,請為道士。

上問其故,公輔不敢洩贄語,以聞參言為對。

上怒參歸怨於君;己巳,貶公輔為吉州別駕,又遣中使責參。

[20]左庶子薑公輔長期沒有陞官,便到陸贄處請求提升。

陸贄暗中告訴他說:「聽說竇相屢次上奏準備提升你,皇上不肯允許,而且說了惱怒你的話。」

姜公輔害怕,請求去做道士。

德宗詢問其中的原故,姜公輔不敢洩露陸贄說的話,便回答說這是聽竇參說的。

皇帝惱怒竇參把怨恨推給君主,己巳(十八日),將姜公輔貶為吉州別駕,還派遣中使去責備竇參。

[21]庚午,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奏敗吐蕃於芳州及黑水堡。

[21]庚午(十九日),山南西道節度使嚴震上奏說,他們在芳州與黑水堡打敗吐蕃。

[22]初,李納以棣州蛤有鹽利,城而據之;又戍德州之南三汊城,以通田緒之路。

及李師古襲位,王武俊以其年少,輕之,是月,引兵屯德、棣,將取膀及三汊城;師古遣趙鎬將兵拒之。

上遣中使諭止之,武俊乃還。

[22]當初,李納因棣州的蛤有鹽產之利,便在那裡築城據守,還戍守德州南面的三汊城,以便打通與田緒聯繫的道路。

及到李師古承襲節度使職位以後,王武俊因李師古年紀還輕,便輕視他。

就在這一月,王武俊領兵在德州與棣州駐紮,準備攻取膀與三汊城,李師古派遣趙鎬領兵抵禦他。

德宗派遣中使勸告王武俊罷手,於是王武俊領兵而回。

[23]初,劉怦薨,劉濟在莫州,其母弟在父側,以父命召濟而以軍府授之。

濟以為瀛州刺史,許他日代己。

既而濟用其子為副大使,怨之,擅通表朝廷,遣兵千人防秋。

濟怒,發兵擊,破之。

[23]當初,劉怦去世時,劉濟正在莫州,他的同母弟劉正在父親身邊,便以父親的名義召回劉濟,將節度使的軍府交給了他。

劉濟讓劉出任瀛州刺史,向他許下將來由他代替自己的諾言。

不久,劉濟起用自己的兒子為副大使,劉怨恨劉濟,便擅自向朝廷上表,派兵一千人參加防禦吐蕃。

劉濟大怒,派兵進擊劉,並打敗了他。

[24]左神策大將軍柏良器,募才勇之士以易販鬻者,監軍竇文場惡之。

會良器妻族飲醉,寓宿宮捨。

十二月,丙戌,良器坐左遷右領軍。

自是宦官始專軍政。

[24]左神策大將軍柏良器,招募既有才幹、又很勇敢的人們更換軍中的買賣人,監軍竇文場憎惡他。

恰巧柏良器妻子的族人喝醉了酒,曾在宮中值宿的房舍中過夜。

十二月,丙戌(初五),柏良器獲罪,貶為右領軍。

自此,宦官開始專擅軍中大政。

九年(祭酉、793)

九年(癸酉,公元793年)

[1]春,正月,癸卯,初稅茶。

凡州、縣產茶及茶山外要路,皆估其直,什稅一,從鹽鐵使張滂之請也。

滂奏:「去歲水災減稅,用度不足,請稅茶以足之。

自明年以往,稅茶之錢,令所在別貯,俟有水旱,以代民田稅。」

自是歲收茶稅錢四十萬緡,未嘗以救水旱也。

[1]春季,正月,癸卯(二十四日),開始徵收茶稅。

凡是生產茶葉的州、縣以及通往茶山的重要道路,都要估算茶葉的價值,收取十分之一的茶稅,這是聽從鹽鐵使張滂的建議才實行的。

張滂上奏:「去年因發生水災而減少稅收,國家的費用不夠,請徵收茶稅來補足稅收的缺額。

從明年以後,對徵收茶稅得到錢,可以讓徵收茶稅所在地另行儲存,等遇到水旱災害時,用此錢代替百姓的田稅。」

自此以後,朝廷每年徵收茶稅得錢四十萬緡,但不曾用來救濟水旱災害。

滂又奏:「一奸一人銷錢為銅器以求贏,請悉禁銅器。

銅山聽人開採,無得私賣。」

張滂又上奏說:「邪惡的人將錢熔化,鑄成銅器,藉以求利。

請禁止製造一切銅器,任憑人們開採產銅的礦山,但不能私自出賣。」

[2]二月,甲寅,以義武留後張升雲為節度使。

[2]二月,甲寅(初五),德宗任命義武留後張升雲為節度使。

[3]初,鹽州既陷,塞外無復保障;吐蕃常阻絕靈武,侵擾坊。

辛酉,詔發兵三萬五千人城鹽州,又詔涇原、山南、劍南各發兵深入吐蕃以分其勢,城之二旬而畢;命鹽州節度使杜彥光戍之,朔方都虞候楊朝晟戍木波堡,由是靈、夏、河西獲安。

[3]當初,鹽州陷落以後,邊疆地區不再有防守的屏障,吐蕃經常截斷靈武的通路,侵害攪擾州、坊州。

辛酉(十二日),德宗頒詔派兵三萬五千人修築鹽州城,還頒詔命令涇原、山南、劍南各自派兵深入吐蕃地區,以便分散吐蕃的勢力。

鹽州城經二十天的修築便告竣了,朝廷命令鹽州節度使杜彥光前往戍守,命令朔方都虞候楊朝晟戍守木波堡。

從此以後,靈州、夏州、河西一帶獲得安寧。

[4]上使人諭陸贄,以「要重之事,勿對趙憬陳論,當密封手疏以聞;」又「苗粲以父晉卿往年攝政,嘗有不臣之言,諸子皆與古帝王同名,今不欲明行斥逐,兄弟亦各除外官,勿使近屯兵之地;」又「卿清慎太過,諸道饋遺,一皆拒絕,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類,受亦無傷。」

贄上奏,其略曰:「昨臣所奏,惟趙憬得聞,陛下已至勞神,委曲防護。

是於心膂之內,尚有形跡之拘,跡同事殊,鮮克以濟。

恐爽無私之德,且傷不吝之明。」

又曰:「爵人必於朝,刑人必於市,惟恐眾之不睹,事之不彰。

君上行之無愧心,兆庶聽之無疑議,受賞安之無怍色,當刑居之無怨言,此聖王所以宣明典章,與天下公共者也。

凡是譖訴之事,多非信實之言,利於中傷,懼於公辯。

或雲歲月已久,不可究尋;或雲事體有妨,須為隱忍;或雲惡跡未露,宜假他事為名;或雲但棄其人,何必明言責辱。

詞皆近於情理,意實苞於矯誣,傷善售一奸一,莫斯為甚!若晉卿父子實有大罪,則當公議典憲;若被誣枉,豈令陰受播遷。

夫聽訟辨讒,必求情辨跡,情見跡著,辭服理窮,然後加刑罰焉,是以下無冤人,上無謬聽。」

又曰:「監臨受賄,盈尺有刑,至於士吏之微,尚當嚴禁,矧居風化之首,反可通行!賄道一開,展轉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

目見可欲,何能自窒於心!已與交私,何能中絕其意!是以涓流不絕,溪壑成災矣。」

又曰:「若有所受,有所卻,則遇卻者疑乎見拒而不通矣;若俱辭不受,則咸知不受者乃其常理,復何嫌阻之有乎!」

[4]德宗讓人告訴陸贄,說是「對於機要而重大的事情,不要當著趙憬的面陳述議論,應當將親手所寫的奏疏密封後上報朕聞知。」

又說:「苗粲因他的父親苗晉卿當年代理朝政時,曾經有過不合臣禮的言論,幾個兒子都與古代帝王的名字相同,現在不準備公開驅逐他,對他的兄弟也分別授給外地的官職,但不能讓他們接近駐紮軍隊的地方。」

又說:「你清廉謹慎得太過分了,對於各道贈送的物品,一概拒不接受,恐怕在事情的情理上是講不通的。

比如馬鞭、長靴一類的東西,接受了也無傷事體。」

陸贄進上奏章,大略是說:「昨天我上奏的事情,只有趙憬知道,陛下已經極為勞心費神,輾轉曲折地提防回護。

這表明陛下在親近信任的大臣中間,行為舉止還有種種拘束。

然而,外面表現出來的跡象相同,而內裡包一皮含的事實不同,很少能夠把事情辦好。

恐怕會違背毫無私心的德行,而且損害不惜改過的明智。」

他又說:「一定要在朝廷上給人以爵賞,一定要在鬧市中處人以死刑,這是惟恐大家看不見這些事情,事情辦理得不夠顯明。

君主問心無愧地實行賞罰,百姓毫無疑義地聽任處治,接受獎賞的人毫無愧色地安心受賞,應當受刑的人毫無怨言地接受懲處,這是聖明的君主發揚光大法令制度,並與百姓公開共同遵行的結果啊。

凡是讒言誹謗的事情,多數不是實在可信的言論,利於陰謀陷害而害怕公開論辯。

一旦進行公開論辯,有的說已經過了很長時間,難以追究下去;有的說妨礙事情的體統,需要克制忍耐;有的說不一良的行跡還沒有暴露出來,最好以其他事情為借口;有的說只要拋棄他本人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要明確表示責備與侮辱呢?這些措詞都與情理接近,而其中實在包一皮藏著假托名義、誣陷別人的意圖,傷害善良,散佈邪惡,沒有比這些說法更為嚴重的了!倘若苗晉卿父子確實有大罪惡,那就應當公開按照法律議處;如果他們遭到不實之辭的冤屈,怎麼能夠讓他們暗中遭受流亡遷徙?一般說來,聽取訴訟,分辨讒言,必須尋求實情,辨別形跡。

實情顯現,形跡昭著,無話可說而無理可辯,這時再施加刑罰。

由此下面才沒有遭受冤屈的人,上面才沒有錯聽人言的過失。」

他又說:「監督有關部門的長官收受賄賂,只要所得財物折為布帛以後滿了一尺,便以刑律相加。

下至卑微的士民屬吏,尚且該當嚴格禁止行一賄,何況宰相是風俗教化的倡導者,怎麼反而能夠放過他們受賄的行為呢!賄賂的途徑一經打通,反覆實行,就會益加嚴重,贈送馬鞭和長靴沒有止息,必然發展到贈送金玉。

眼睛看見願意得到的東西,怎麼能夠在心中自行打消得到它的念頭呢!已經跟贈物人結交了私情,怎麼能夠中途拒絕他的請求呢!所以,如果不斷絕行一賄的涓一涓細流,就要填滿溪澗溝壑而氾濫成災了!」他又說:「假如對贈送的物品有的接受,有的推卻,贈品被推卻了的人便會懷疑自己遭受拒絕而辦事難以順利。

如果一概推辭而不接受,人們便都知道不接受贈品才是通常的道理,又怎麼會生出疑慮來呢!」

[5]初,竇參惡左司郎中李巽,出為常州刺史。

及參貶郴州,巽為湖南觀察使。

汴州節度使劉士寧遺參絹五十匹,巽奏參交結藩鎮。

上大怒,欲殺參,陸贄以為參罪不至死,上乃止,既而復遣中使謂贄曰:「參交結中外,其意難測,社稷事重,卿速進文書處分。」

贄上言:「參朝廷大臣,誅之不可無名。

昔劉晏之死,罪不明白,至今眾議為之憤邑,叛臣得以為辭。

參貪縱之罪,天下共知;至於潛懷異圖,事跡曖一昧。

若不推鞫,遽加重辟,駭動不細。

竇參於臣無分,陛下所知,豈欲營救其人,蓋惜典刑不濫。」

三月,更貶參歡州司馬,男一女皆配流。

[5]當初,竇參嫌惡左司郎中李巽,將他斥逐為常州刺史。

及至竇參被貶為郴州別駕時,李巽正擔任湖南觀察使。

汴州節度使劉士寧贈給竇參絹帛五十匹,李巽申奏竇參與藩鎮交往。

德宗非常氣憤,打算殺掉竇參,陸贄認為竇參的罪過不至於處死,德宗才沒有處死竇參。

不久,德宗又派遣中使對陸贄說:「竇參與朝廷內外官員交往,他的意圖難以測度,這關係到國家存亡,事情重大,你快奏進一份處治他的公文。」

陸贄進言說:「竇參是朝廷大臣,要誅殺他不能沒有名義。

過去,劉晏被處死時,罪狀不夠清楚,直到今天,大家還在議論,為他憤懣不平,而背叛朝廷的臣屬卻在其中找到借口。

竇參貪婪放縱,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至於說他是否暗中包一皮藏別的圖謀,事情的跡象還模糊不清。

如果不進行審訊,驟然間便將他治以重罪,對輿論的驚動不算太小。

竇參和我沒有情分,這是陛下所瞭解的。

這並不是我打算營救他這個人,而是顧惜朝廷的常規,不宜越軌而行。」

三月,德宗又將竇參貶為州司馬,家中男一女人口一概被發配到邊遠地方。

上又命理其親一黨一,贄奏:「罪有首從,法有重輕,參既蒙宥,親一黨一亦應末減;況參得罪之初,私一黨一併已連坐,人心久定,請更不問。」

從之。

上又欲籍其家貲,贄曰;「在法,反逆者盡沒其財,贓污者止征所犯,皆須結正施刑,然後收藉。

今罪法未詳,陛下已存惠貸,若簿錄其家,恐以財傷義。」

時宦官左右恨參尤深,謗毀不已。

參未至歡州,竟賜死於路。

竇申杖殺,貨財、奴婢悉傳送京師。

德宗又命令處治與竇參親近的同一黨一,陸贄上奏說:「犯罪有主犯與脅從的區分,刑法有重懲與輕處的不同,既然竇參蒙受寬宥,與他親近的同一黨一也應該從輕論罪。

況且竇參剛剛被判罪時,他私結的一黨一羽已經一併連帶受罰,現在人心久已安定下來,請不要再追究下去。」

德宗聽從了這一建議。

德宗又打算沒收他全家的資財入官,陸贄說:「在刑法上明文規定,對於反叛忤逆的人,沒收全部財產入官,對於盜竊貪一污的人,只懲戒犯法者本人,而且都必須經過結案判定,才能施加刑罰,此後才能沒收家產。

如今對竇參沒有詳細地依法判罪,陛下對他已經存心加惠,予以寬恕,如果現在又要登記他的家產,恐怕會因財物而損害道義。」

當時,宦官周圍的人懷恨竇參尤其深切,對竇參的誹謗仍然沒有止息。

竇參沒有到達州,德宗終於在半路上賜他自裁而死,竇申服杖刑而死,他們的財物和奴婢全部由驛站送往京城。

[6]海州一團一練使張升,升雲之弟,李納之婿也,以父大祥歸於定州,嘗於公座罵王武俊,武俊奏之。

夏,四月,丁丑,詔削其官,遣中使杖而囚之。

定州富庶,武俊常欲之,因是遣兵襲取義豐,掠安喜、無極萬餘口,徙之德、棣。

升雲閉城自守,屢遣使謝之,乃止。

[6]海州一團一練使張升是張升雲的弟弟,李納的女婿。

他因父親兩週年的忌日需要祭奠而回到定州,曾經在公開場合辱罵王武俊,王武俊將此事上奏朝廷。

夏季,四月,丁丑(二十九日),德宗頒詔革除張升的官職,派遣中使用棍棒責打並囚禁了他。

定州物產豐饒,王武俊經常希望得到此地,因此派兵襲取義豐,擄掠了安喜和無極的百姓一萬多人,將他們遷徙到德州和棣州。

張升雲關閉城門,自行防守,屢次派遣使者向王武俊道歉,王武俊才停止了對他的攻掠。

上命李師古毀三汊城,師古奉詔;然常招聚亡命,有得罪於朝廷者,皆撫而用之。

德宗命令李師古毀除三汊城,李師古接受了詔旨。

然而,他經常招募聚集逃亡的人,凡是對朝廷犯有罪過的人,他都撫一慰並任用他們。

[7]五月,甲辰,以中書侍郎趙憬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義成節度使賈耽為右僕射,右丞盧邁守本官,並同平章事。

邁,翰之族子也。

憬疑陸贄恃恩,欲專大政,排己置之門下,多稱疾不豫事,由是與贄有隙。

[7]五月,甲辰(二十七日),德宗任命中書侍郎趙憬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任命義成節度使賈耽為右僕射,又讓右丞盧邁署理本官,與賈耽一起同平章事。

盧邁是盧翰的族侄。

趙憬懷疑陸贄仗恩恃一寵一,準備獨攬朝廷大政,將自己排擠到門下省,於是往往托病不問朝政。

由此以後,他與陸贄便結下嫌隙。

[8]陸贄上奏論備邊六失,以為:「措置乖方,課責虧度,財匱於兵眾,力分於將多,怨生於不均,機失於遙制。

[8]陸贄進上奏疏,論說邊疆防禦的六種過失。

他認為:「處理辦法違背方策,考核督責缺少法度,資財被眾多的士兵所耗盡,兵力被繁多的將領所分散,怨恨由分配不均產生出來,戰機因朝廷在遠處控制而喪失。

關東戍卒,不習土風,身苦邊荒,心畏戎虜。

國家資奉若驕子,姑息如倩人。

屈指計歸,張頤待哺;或利王師之敗,乘擾攘而東潰;或拔棄城鎮,搖遠近之心。

豈惟無益,實亦有損。

復有犯刑謫徙者,既是無良之類,且加懷土之情,思亂幸災,又甚戍卒。

可謂措置乖方矣。

「來自關東的戍邊士兵,不熟悉邊疆固有的風俗習慣,身受邊塞之困苦,心中畏懼戎虜。

朝廷像對驕生慣養的兒子那樣拿出資財來奉養他們,像對女婿那樣無原則地寬容他們。

他們屈指計算歸期,張嘴等待餵飯。

有時在官軍的失敗中尋找方便,乘著混亂之機向東潰退;有時又捨棄城邑市鎮,動搖遠近各地的民心。

讓他們戍守邊防,不但沒有益處,實際上還有損害。

戍邊的士兵中更有觸犯刑律流放而來的人,本來就是些不一良之輩,再加上懷念故土的情緒,他們希圖變亂興起,慶幸災禍發生,就比戍邊的士兵更嚴重了。

這些可以稱作處理辦法違背方策了。

自頃權移於下,一柄一失於朝,將之號令既鮮克行之於軍,國之典常又不能施之於將,務相遵養,苟度歲時。

欲賞一有功,翻慮無功者反仄;欲罰一有罪,復慮同晉者憂虞。

罪以隱忍而不彰,功以嫌疑而不賞,姑息之道,乃至於斯。

故使忘身效節者獲誚於等夷,率眾先登者取怨於士卒,僨軍蹙國者不懷於愧畏,緩救失期者自以為智能。

此義士所以痛心,勇夫所以解體。

可謂課責虧度矣。

「近來權力轉移到下面,朝廷失去了權一柄一,將領發佈的命令既很少能夠在軍隊中執行,國家慣常的法規又不能夠在將領中實施,上下務求相互姑息,苟且度日。

朝廷打算獎賞一個有功勞的人,反而顧虎沒有功勞的人會因此動盪不安;準備懲罰一個犯下罪過的人,又要顧慮與他狼狽為一奸一的人會因此憂慮不安。

人們犯下的罪過,因克制忍耐而不能給以揭露;人們立下的功勞,因嫌猜疑惑而不能給與獎賞。

無原則的寬容態度,竟然達到了這種程度,以至使忘記自身、竭盡忠誠的人在同輩中招致責備,使率領眾人首先登上敵城的人在士兵中自取埋怨,使敗壞軍旅、一逼一十迫朝廷的人心中沒有一點漸愧與畏懼,使故意不肯按期發兵援救的人認為自己機智能幹。

這便是有節一操一的人痛楚悲傷,勇敢的人心灰意冷的原因。

這可以稱作考核督責缺少法度了。

虜每入寇,將帥遞相推倚,無敢誰何,虛張賊勢上聞,則曰兵少不敵。

朝廷莫之省察,唯務征發益師,無裨備御之功,重增供億之弊。

閭井日耗,徵求日繁,以編戶傾家、破產之資,兼有司榷鹽、稅酒之利,總其所入,歲以事邊。

可謂財匱於兵眾矣。

「每當異族前來侵犯時,將帥交相推委倚靠,沒有人敢於查問,憑空張揚敵軍的聲勢上報朝廷,就說是兵力太少,不能抵敵。

朝廷未能檢查實情,只是致力於徵調人馬,增加兵力,結果沒有增益防備的功效,反而使軍需供一應更加疲睏。

村落百姓日益消耗,官府索求日益繁多。

用在編人戶傾家蕩產才交納上來的物資,加上有關部門專一賣食鹽與徵收酒稅的錢財,將這些收入合在一起,每年拿來從事邊備,這可以稱作資財被眾多的士兵所耗盡了。

吐蕃舉國勝兵之徒,才當中國十數大郡而已,動則中國懼其眾而不敢抗,靜則中國憚其強而不敢侵,厥理何哉?良以中國之節制多門,蕃丑之統帥專一故也。

夫統帥專一,則人心不分,號令不貳,進退可齊,疾徐如意,機會一靡一愆,氣勢自壯。

斯乃以少為眾,以弱為強者也。

開元、天寶之間,控御西北兩番,唯朔方、河西、隴右三節度。

中興以來,未遑外討,抗兩蕃者亦朔方、涇原、隴右、河東四節度而已。

自頃分朔方之地,建牙擁節者凡三使焉,其餘鎮軍,數目四十,皆承特詔委寄,各降中貴監臨,人得抗衡,莫相稟屬。

每俟邊書告急,方令計會用兵,既無軍法下臨,惟以客禮相待。

夫兵,以氣勢為用者也;氣聚則盛,散則消;勢合則威,析則弱。

今之邊備,勢弱氣消,可謂力分於將多矣。

「吐蕃全國可以拿起兵器當兵的人,只抵得上大唐十幾個大郡的人數罷了。

一有戰事發生,大唐便害怕他們人馬眾多,不敢抵抗他們,戰事平息以後,大唐又忌憚他們強盛,不敢侵犯他們,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實在是由於大唐軍隊需要接受許多部門的指揮,而吐蕃軍隊卻集中在一個將領的統帥之下的原故。

一般說來,如果軍隊的統帥是專一的,便會使人心不分散,號令不重複,軍隊的進退可以整齊劃一,行軍的快慢能夠符合統帥的意願,不會喪失戰機,軍隊的氣勢自然壯一盛。

這便是變少成多,變弱為強的原因啊。

在開元、天寶年間,控制西北地區吐蕃、突厥兩部番人,只有朔方、河西、隴右三處的節度使。

國家中興以來,來不及對外討伐,抵抗吐蕃、回紇兩部番人的,也只有朔方、涇原、隴石、河東四處的節度使罷了。

不久前,朝廷劃分朔方的地域,於是建立牙門、擁有旌節的便有三個節度使了,其餘的鎮軍為數差不多還有四十個。

軍隊的主帥一概接受特別詔旨的委任,朝廷還要各自派顯貴的宦官前來監督,他們可以與軍中主帥相互對抗,兩人互不從屬。

每當邊疆告急文書到來,朝廷這才命令他們盤算如何採取軍事行動。

既然沒有軍法不達,他們只好用賓客的禮節相互對待。

大凡軍事行動,是要講究氣勢的。

士氣凝聚便旺盛,士氣離散便消沉;聲勢會合便威猛,聲勢離析便衰弱。

現在的邊疆防禦,聲勢衰微,士氣消沉,這可以稱作兵力被繁多的將領所分散了。

理戎之要,在於練核優劣之科以為衣食等級之制,使能者企及,否者息心,雖有厚薄之殊而無觖望之釁。

今窮邊之地,長鎮之兵,皆百戰傷夷之餘,終年勤苦之劇,然衣糧所給,唯止當身,例為妻子所分,常有凍餒之色。

而關東戍卒,怯於應敵,懈於服勞,衣糧所頒,厚逾數等。

又有素非禁旅,本是邊軍,將校詭為媚詞,因請遙隸神策,不離舊所,唯改舊名,其於廩賜之饒,遂有三倍之益。

夫事業未異而給養有殊,苟未忘懷,孰能無慍!可謂怨生於不均矣。

「治理軍隊的關鍵,在於一精一細地核查將士的優劣品類,據以制定有關軍餉等級的制度,使有能力的人盼望得到較好的待遇,使沒有能力的人消除非份之想,雖然有待遇豐厚與菲薄的區別,但不會產生怨恨不滿的事端。

現在,在荒遠的邊境的土地上,長期鎮守的士兵,都是身經百戰,遍體創傷,又長年經受無以復加的勞苦與艱辛。

但是,供一應他們的衣服與口糧,只限於本人,而這些東西通常都是被他們的妻子兒女分去一部分,所以他們經常面有饑寒之色。

然而,在關東地區戍守的士兵,害怕與敵人應戰,不願意擔承勤苦的勞作,但是頒發給他們的衣服與口糧,卻高出好幾個等級。

又有平素就不屬於禁軍,本來就是邊防軍隊的,他們的將領編造逢迎之辭,乘機請求遙遙隸屬於神策軍,他們並不離開原來的駐地,只更改了原有的名稱,便得到了豐饒的軍餉頒賜,收到三倍的好處。

所從事的工作沒有不同,而頒發的給養卻有區別,如果人們尚不能忘卻利祿,有誰能夠不惱怒呢?這可以稱作怨恨由分配不均產生出來了。

凡欲選任將帥,必先考察行能,可者遣之,不可者退之,疑者不使,使者不疑,故將在軍,君使有所不受。

自頃邊軍去就,裁斷多出宸衷,選置戎臣,先求易制,多其部以分其力,輕其任以弱其心,遂令爽於軍情亦聽命,乖於事宜亦聽命。

戎虜馳突,迅如風飆,書上聞,旬月方報。

守土者以兵寡不敢抗敵,分鎮者以無詔不肯出師,賊既縱掠退歸,此乃陳功告捷。

其敗喪則減百而為一,其捃獲則張百而成千。

將帥既幸於總制在朝,不憂罪累,陛下又以為大權由己,不究事情。

可謂機失於遙制矣。

「大凡打算選擇任用將帥,必須事先考核驗察他的品行與才能,對滿意的人選,便派遣出去,對於不滿意的人選,便退還回去。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近來,對邊防軍隊的調動,由規劃到決斷,多數出於陛下的心意,選拔安排軍中的將領,首先要求容易轄制。

增加部隊的數目,藉以分散他們的勢力,減輕他們的職任,藉以削弱他們的心志,於是使他們即便不符合軍隊的實情也要服從命令,即便違反事情的處理也要服從命令。

異族兵馬奔馳衝突,像暴風一樣迅速,而我軍由驛站傳遞文書上報朝廷,卻需要一整月的時間才能答覆下來。

守衛疆土的將領因兵力微少而不敢抵抗敵軍,分守軍鎮的將領因沒有詔命而不肯出兵。

敵軍縱兵擄掠以後便撤退了,這時將領們便陳述功勞,向朝廷報捷。

在兵敗人亡時,他們便將損失減少到百分之一;在有所俘獲時,他們便將所得由一百張揚成一千。

將帥既慶幸朝廷統攬全局,不用為朝廷加罪擔憂,陛下又認為自己獨一操一大權,不再追究事情的真偽。

這可以稱戰機因朝廷在遠處控制而喪失了。

臣愚謂宜罷諸道將士防秋之制,令本道但供衣糧,募戍卒願留及蕃、漢子弟以給之。

又多開屯田,官為收糴,寇至則人自為戰,時至則家自力農,與夫倏來忽往者,豈可同等而論哉!又宜擇文武能臣為隴右、朔方、河東三元帥,分統緣邊諸節度使,有非要者,隨所便近而並之。

然後減一奸一濫虛浮之費以豐財,定衣糧等級之制以和眾,弘委任之道以宣其用,懸賞罰之典以考其成。

如是,則戎狄威懷,疆場寧謐矣!」上雖不能盡從,心甚重之。

「依我愚見,應當廢止徵調各道將士防禦吐蕃的制度,命令各道只供一應衣服與口糧,召募願意留下來的戍邊士兵以及番族人、漢族人的子弟,將各道提一供的給養供一應他們。

還要大量開闢屯田,由官府收購屯田收穫和糧食。

敵寇到來,屯田上的士兵每個人都要自行參加戰鬥,農忙之時,屯田上的士兵每一家都要自行努力務農,這與那種頻繁調動士兵、來去匆忙的情況相比,難道能夠同日而語嗎!還應該選拔有能力的文武大臣出任隴右、朔方、河東三處的元帥,讓他們分別統領分佈在邊境一帶的各位節度使,對於不夠重要的節鎮,按照方便與就近加以合併。

此後,還要減少不正當和不切實的費用,以使資財充實起來;確定有關屯田將士的衣服、口糧的等級,以調整將士之間的關係;弘揚委託信任將帥的原則,以顯示將帥的作用;公佈獎賞與懲罰的典章,以考核屯田將士的成績。

這樣,異族便會畏服歸附,國家的邊境便會安寧了。」

雖然德宗未能完全聽從他的建議,但在內心卻對他非常推重。

[9]韋皋遣大將董等將兵出西山,破吐蕃之眾,拔堡柵五十餘。

[9]韋皋派遣大將董等人領兵開出西山,打敗吐蕃的兵馬,攻克堡壘、柵欄五十多處。

[10]丙午,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董晉罷為禮部尚書。

[10]丙午(二十九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董晉被罷免為禮部尚書。

[11]雲南王異牟尋遣使者三輩,一出戎州,一出黔州,一出安南,各繼生金、丹砂詣韋皋,金以示堅,丹砂以示赤心,三分皋所與書為信,皆達成都。

異牟尋上表請棄吐蕃歸唐,並遺皋帛書,自稱唐雲南王孫、吐蕃贊普義弟日東王。

皋遣其使者詣長安,並上表賀。

上賜異牟尋詔書,令皋遣使慰撫之。

[11]雲南王異牟尋派遣使者共三批,一批取道戎州,一批取道黔州,一批取道安南,各自攜帶著金礦石和砂前往韋皋處,金礦石用以表示心地堅定,砂用以表示心地真誠。

雲南又將韋皋給他們寫的書信分成三份作為憑信,全都帶到成都。

異牟尋上表請求背棄吐蕃,歸順唐朝,並且給韋皋送去用絲織品寫成的文書,稱自己為唐雲南王孫、吐蕃贊普義弟日東王。

韋皋打發雲南使者前往長安,並且上表祝賀。

德宗向異牟尋頒賜了詔書,命令韋皋派遣使者慰問安一撫雲南。

[12]賈耽、陸贄、趙憬、盧邁為相,百官白事,更讓不言。

秋,七月,奏請依至德故事,宰相迭秉筆以處政事,旬日一易;詔從之。

其後日一易之。

[12]賈耽、陸贄、趙憬、盧邁四人擔任宰相,對百官稟報的事情交互推讓,不肯發言。

秋季,七月,他們上奏請求依據至德年間的慣例,由各位宰相輪流在政事堂執筆,以便處理行政事務,每十天一換人。

德宗頒詔同意此議。

後來,又改為一天一換人。

[13]劍南、西山諸羌女王湯立志、哥鄰王董臥庭、白狗王羅陀、弱水王董辟和、南水王薛莫庭、悉董王湯悉贊、清遠王蘇唐磨、咄霸王董邈蓬及逋租王,先皆役屬吐蕃,至是各帥眾內附。

韋皋處之於維、保、霸州,給以耕牛種糧。

立志、陀、辟和入朝,皆拜官,厚賜而遣之。

[13]居住在劍南、西山一帶的諸羌女王湯立志、哥鄰王董臥庭、白狗王羅陀、弱水王董辟和、南水王薛莫庭、悉董王湯悉贊、清遠王蘇唐磨、咄霸王董邈蓬以及逋租王,原先都臣屬於吐蕃,受其役使,至此,他們各自率領本部人眾歸附。

韋皋將他們安置在維州、保州和霸州,供給他們耕牛與糧種。

湯立志、羅陀、董辟和入京朝見,德宗一律授給官職,給他們優厚的賞賜,然後打發他們回去。

[14]癸卯,戶部侍郎裴延齡奏:「自判度支以來,檢責諸州欠負錢八百餘萬緡,收諸州一抽一貫錢三百萬緡,呈樣物三十餘萬緡,請別置欠負耗剩季庫以掌之,染練物則別置月庫以掌之。」

詔從之。

欠負皆貧人無可償,徒存其數者,一抽一貫錢給用隨盡,呈樣、染練皆左藏正物。

延齡徙置別庫,虛張名數以惑上。

上信之,以為能富國而一寵一之,於實無所增也,虛費吏人薄書而已。

[14]癸卯(二十七日),戶部侍郎裴延齡上奏說:「我自從兼管度支事務以來,查收各州虧欠錢計有八百多萬緡,收取鎊州一抽一貫錢三百萬緡,進呈上貢樣品三十多萬緡。

請將歸還虧欠和消耗所剩的錢另外交給季庫掌管,而將著色熟絹另外交給月庫掌管。」

德宗頒詔同意此議。

虧欠官府錢的,都是一些貧窮的人,無法償還,徒然存留著虧欠的數額,一抽一貫錢用來支付用度,隨用隨光,進呈上貢樣品與著色熟絹本來都是應歸左藏儲存的物品。

裴延齡徒然將它們安放到別的倉庫裡,虛張名目與數額,以此迷惑德宗。

德宗信以為真,認為他能夠使國家富裕起來,因而一寵一愛一他。

實際上他什麼也沒有增加,只是白白一浪一費吏人帳薄罷了。

京城西污濕地生蘆葦數畝,延齡奏稱長安、咸陽有陂澤數百頃,可牧廄馬。

上使有司閱視,無之,亦不罪也。

京城西面有一片污穢潮一濕的地面,生長著幾畝蘆葦,裴延齡奏稱在長安與咸陽一帶有數百頃的坡地與水沼,可以放牧廄中的馬匹。

德宗讓有關部門前去核實觀看,並沒有坡地與水沼,也不歸罪他。

左補闕權德輿上奏,以為:「延齡取常賦支用未盡者充羨餘以為己功。

縣官先所市物,再給其直,用充別貯。

邊軍自今春以來並不支糧。

陛下必以延齡孤貞獨立,時人醜正流言,何不遣信臣覆視,究其本末,明行賞罰。

今群情眾口喧於朝市,豈京城士庶皆為朋一黨一邪!陛下亦宜稍回聖慮而察之。」

上不從。

左補闕權德輿上奏認為:「裴延齡將支付使用而尚未用光的經常一性一的賦稅,拿來充當正常賦稅以外的收益,並將此作為自己的功勞。

縣官先購買物品,再交付物品的價錢,以此充當另外的儲存。

自從今年春天以來,邊疆的軍隊都沒有支付口糧。

如果陛下認為裴延齡獨守節一操一,出類拔萃,而時下之人嫉害正直,散佈謠言,為什麼不派遣一位可信的臣下重行審察,推究事情的原委,公開實行獎賞或懲罰?現在,大家情緒憤激,議論紛紛,在朝廷與市肆喧鬧不已,難道京城的士子與庶民都已經結成宗派私一黨一了嗎!陛下也應該稍微改變自己的考慮,調查他了。」

皇帝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15]八月,庚戌,太尉、中書令、西平忠武王李晟薨。

[15]八月,庚戌(初四),太尉、中書令、西平忠武王李晟去世。

[16]冬,十月,甲子,韋皋遣其節度巡官崔佐時繼詔書詣雲南,並自為帛書答之。

[16]冬季,十月,甲子(十八日),韋皋派遣他的節度巡官崔佐時攜帶詔書前往雲南,並且親自用絲織品寫成文書來答覆雲南王。

[17]十一月,乙酉,上祀圜丘,赦天下。

[17]十一月,乙酉(初十),德宗祭祀圜丘,大赦天下。

[18]劉士寧既為宣武節度使,諸將多不服。

士寧一婬一亂殘忍,出畋輒數日不返,軍中苦之。

都知兵馬使李萬榮得眾心,士寧疑之,奪其兵權,令攝汴州事。

十二月,乙卯,士寧帥眾二萬畋於外野;萬榮晨入使府,召所留親兵千餘人,詐之曰:「敕征大夫入朝,以吾掌留務,汝輩人賜錢三十緡。」

眾皆拜。

又諭外營兵,皆聽命。

乃分兵閉城門,使馳白士寧曰:「敕征大夫,宜速即路,少或遷延,當傳首以獻。」

士寧知眾不為用,以五百騎逃歸京師,比至東都,所餘僕妾而已。

至京師,敕歸第行喪,禁其出入。

[18]劉士寧出任宣武節度使以後,將領們多數並不佩服他。

劉士寧縱一欲放一蕩而生一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二 顯王元年(癸丑、前368)《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三 慎靚王元年(辛丑、前320)《資治通鑒》譯注·周紀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前19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無年(辛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漢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節三年(甲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 起昭陽作噩,盡屠維單閼,凡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陽朔三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綏和二年(甲寅、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元壽元年(己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國元年(己巳、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王莽下天鳳二年(乙亥、15)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一 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23)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顯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八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九肅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一 孝殤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四 孝順皇帝下陽嘉三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五 孝質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壽三年(丁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九 孝靈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 孝靈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一 孝靈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二 孝獻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三 孝獻皇帝丙興平元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四 孝獻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五 孝獻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六 孝獻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七 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八 孝獻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已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九 孝獻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十孝獻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一 世祖文皇帝上黃初元年 (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二 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四年(癸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龍三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七 邵陵厲公中正始七年(丙寅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八 邵陵厲公下嘉平五年(癸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九 高貴鄉公下甘露元年(丙子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寧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八 孝惠皇帝下永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九孝懷皇帝中永嘉三年(己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 孝懷皇帝下永嘉六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興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五 肅宗明皇帝下太寧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六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七 顯宗成皇帝中之上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八 顯宗成皇帝中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九 顯宗成皇帝下鹹康八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昇平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五 太宗簡文皇帝鹹安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五 起昭陽單閼,盡閼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六 安皇帝己義熙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七 安皇帝庚義熙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八 安皇帝辛義熙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九 安皇帝壬義熙十一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十 安皇帝癸義熙十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三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五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六 蒼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一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五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八 東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49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九 東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十 和皇帝中興元年(辛巳、501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一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壬午、5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 高祖武皇帝二天監四年(乙酉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三 高祖武皇帝三天監七年(戊子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監十四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五 高祖武皇帝五天監十八年 (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九 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 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五 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九 太宗簡文皇帝上大寶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 太宗簡文皇帝下大寶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一 世祖孝元皇帝下承聖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二 敬皇帝紹泰元年(乙亥、5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二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三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四 臨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六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八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十 長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開皇九年(己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二年(壬《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三 高祖文皇帝中開皇二十年(庚申、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四 高祖文皇帝下仁壽四年(甲子、604《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五 煬皇帝上之下大業四年(戊辰、608《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六 煬皇帝中大業九年(癸酉、613)《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七 煬皇帝下大業十二年(丙子、61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八 恭皇帝下義寧元年(丁丑、617)《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一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上武德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中武德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上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七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八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九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中貞觀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一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二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三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四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五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六 起旃蒙單瘀十月,盡玄勣yan茂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七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龍朔《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八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鹹亨《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九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則天順聖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一 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上長壽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二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三則天順聖皇后下久視元年(庚子、《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四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中神龍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五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下景龍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六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下景雲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七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中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八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下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九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上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五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六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七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八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歷九《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歷十四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三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四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五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六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五興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七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六興元元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八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七貞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九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八貞元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九貞元八年(壬申《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一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貞元十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二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一貞元十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三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四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五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六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七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八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中長慶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九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長慶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一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中太和八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二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下開成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三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中會昌三年(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