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無年(辛:[1]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資治通鑒》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無年(辛

資治通鑒

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無年(辛

漢紀九漢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

[1]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策問以古今治道,對者百餘人。

廣川董仲舒對曰:「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

故聖王已沒,而子孫長久,安寧數百歲,此皆禮樂教化之功也。

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政亂國危者甚眾;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僕滅也。

夫周道衰於幽、厲,非道亡也,幽、厲不繇也。

至於宣王,思昔先王之德,興滯補敝,明文、武之功業,周道粲然復興,此夙夜不懈行善之所致也。

[1]冬季,十月,漢武帝下詔,令大臣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的人才,武帝親自出題,圍繞著古往今來治理天下的「道」,進行考試。

參加考試的有一百多人。

廣川人董仲舒在回答說:「所謂的『道』,是指由此而達到天下大治的道路,仁、義、禮、樂都是推行『道』的具體方法。

所以,古代聖明的君王去世之後,他的後代可以長期穩坐天下,國家幾百年太平無事,這都是推行禮樂教化的功績。

凡是君主,沒有人不希望自已的國家能安寧長存,但是政治昏亂、國家危亡的卻很多。

用人不當,治理國家的方法不是正道,所以國家政治一天比一天接近滅亡。

周王朝有幽王、厲王時期出現衰敗,並不是由於治國的道路不存在了,而是由於幽王、厲王不遵循治國之道。

到了周宣王在位時,他仰慕過去先王的德政,恢復被淡忘的先王善政,彌補殘缺,發揚周文王、周武王的功業,周代的王道再次煥發出燦爛的光彩,這是日夜不懈地推行善政而取得的成效。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故治亂廢興在於已,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一操一持悖謬,失其統也。

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

四方正,遠近莫敢不壹於正,而亡有邪氣一奸一其間者,是以陰陽調而風雨時,群生和而萬民殖,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畢至,而王道終矣!

「孔子說:『人可以發揚光大道,而不是道弘揚人。

』所以,國家的治亂興亡在於君主自己,只要不是天意要改朝換代,統治權就不會喪失;君主的作為悖理錯誤,就會喪失統治地位。

做君主的人,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整肅朝廷,整肅了朝廷才能用以整肅百官,整肅了百官才能用以整肅天下百姓,整肅了天下百姓才能用以整肅四方的夷狄各族。

四方的夷狄各族都已整肅完畢,遠近沒有膽敢不統一於正道的,就沒有邪氣沖犯天地之間,因此陰陽諧和,風調雨順,生物安和相處,百姓繁衍生息,所有象徵辛福的東西和可以招致吉祥事,全都出現,這就是王道的最佳境界了!

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自悲可致此物,而身卑賤不得致也。

今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一操一可致之勢,又有能致這資;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一愛一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

然而天地未應而美祥莫至者,何也?凡以教化不立而萬民不正也。

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古之王者明於此,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

立太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

聖王之繼亂世也,掃除其跡而悉去之,復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習俗已成,子孫循之,行五六百歲尚未敗也。

秦滅先聖之道,為苟且之治,故立十四年而亡,其遺毒余烈至今未滅,使習俗薄惡,人民頑,抵冒殊捍,熟爛如此之甚者也。

竊譬之:琴瑟不調。

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

「孔子說:『鳳凰不來,黃河也不出現圖畫,我算完了!』他認為自己的德行本可招致這些祥瑞,但因為身份卑賤不能招致,而感到悲哀。

現在,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身居得以招致祥端的尊位,手持可以招致祥瑞的權勢,又有能夠招致祥瑞的資質;品行高尚而恩德深厚,頭腦聰明而心地善良,一愛一護百姓而尊重賢士,可稱得上是仁義君主了。

但是,天地沒有相應的表示,祥瑞沒有出現,原因何在?主要在於沒有推行道德教化,百姓沒有走上正路。

百姓追逐財利,就如同水流向低處一樣,不用教化築成堤,就不能阻止。

古代英明的君主深知此理,所以面南為王治理天下時,沒有不把教化作為根本大事的。

建立太學,以便在都城興起教化,興辦學府,以便在地方城邑中開導民眾,當時的刑罰很輕而沒有人觸犯法禁,其原因在於推行了教化而社會風俗很好。

聖明的君主繼承亂世道,首先要把它的一切殘餘全部掃除,還要推行教化,提高教化;教化已見明效,好的社會風俗已經形成,子孫後代沿襲不變,實行五六百年也不會衰敗。

秦朝毀棄先代聖王的治國之道,實行不顧長遠、只顧眼前的統治方法,所以立國僅有十四年就滅亡了。

秦遺留下來的惡劣影響至今還沒有清除,導致社會風俗淺薄惡劣,百姓不講忠信德義,牴觸冒犯,殊死反抗,風俗竟然敗壞到如此程度。

我私下做了這樣一個比喻:琴瑟聲音不和諧,嚴重時必須解下舊弦,更換新弦,才可以彈奏;實施統治遇到了阻礙,嚴重時一定要加以改變,才能治理好國家。

所以,自從漢朝得到天下以來,一直想治理好國家,但至今沒有治理得好,其原因就在於應當實行改革的時候而沒有實行改革。

臣聞聖王之治天下也,少則習之學,長則材諸位,爵祿以養其德,刑罰以威其惡,故民曉於禮誼而恥犯其上。

武王行大誼,平殘賊,周公作禮樂以文之;至於成、康之隆,囹圄空虛四十餘年:此亦教化之漸而仁誼之流,非獨傷肌膚之效也。

至秦則不然,師申、商之法,行韓非之說,憎帝王之道,以貪狼為俗,誅名而不察實,為善者不必免而犯惡者未必刑也。

是以百官皆飾虛辭而不顧實,外有事君之禮,內有背上之心,造偽飾詐,趨利無恥;是以刑者甚眾,死者相望,而一奸一不息,俗化使然也。

今陛下並有天下,莫不率服,而功不加於百姓者,殆王心未加焉。

《曾子》曰:『尊其所聞,則高明矣;行其所知,則光大矣。

高明光大,不在於他,在乎加之意而已。

』願陛下因用所聞,設誠於內而致行之,則三王何異哉!

「我聽說聖明的君主治理天下,臣子年幼時就學習知識,成年後就給他官位以磨礪他的才能,頒給爵位俸祿以培養他的品德,實施刑罰以威懾他的罪惡念頭,所以,百姓才能通曉禮義,而以沖犯君主為恥。

周武王奉行天下大義,推翻了獨夫民賊,周公製作了禮和樂來修飾周政;到了成王、康王的大治時期,沒有人犯罪,監獄空虛長達四十多年。

這也是教化的浸一潤和仁義的流布,而不止是傷殘皮肉的刑罰的成效。

到秦代就不是這樣了。

秦尊奉申不害、商鞅的法*令,實行韓非的學說,憎惡聖明帝王的治世之道,提倡貪求財利的風俗,只看虛名而不注重實際,做好事的人不一定能辛免受刑罰,而做壞事的人也不一定能受到懲罰。

因此,百官都粉飾虛名假譽而不注重實際政務,表面上有侍奉君主的禮儀,內心卻有背叛君主的念頭,弄虛作假,追逐財利,毫無廉恥;所以遭受刑罰的人很多,死人相連,但是犯罪卻沒被制止,是風俗的影響造成了這樣的狀況。

現在陛下統治全國,天下沒有不服從的,但是卻沒有給百姓帶來功德,大概是由於您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吧。

《曾子》一書說:『尊重所聽到的道理,他就算是高明了;實踐所知道的的知識,他就算是光大了。

高明光大,不在於別的,就在於認真注意罷了。

』希望陛下能依據所聽到的道理,真誠地信奉它並把它推行開來,那麼,您與聖明的三王就沒有什麼不同了!

夫不素養士而欲求賢,譬猶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故養士之大者,莫大呼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

今以一郡、一國之眾對,亡應書者,是王道往往而絕也。

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考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

今之郡守、縣令,民之師帥,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師帥不賢,由主德不宣,恩澤不流。

今吏既亡教訓於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暴虐百姓,與一奸一為市,貧窮孤弱,冤苦失職,甚不稱陛下之意;是以陰陽錯繆,氛氣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濟,皆長吏不明使至於此也!

「平常不招徠和尊重士人,而想求得賢能之臣,就好像不雕琢玉石而想得到花紋美麗的玉器一樣。

所以,招徠和尊重士人的方法,莫過於興建太學;太學,是賢士的來源,是推行教化的根本。

現在,讓一郡、一國的所有民眾都來回答,而沒有一個符合詔書要求的人才,這說明上古聖王之道常常滅絕了。

臣希望陛下興建太學,設置學識淵博的老師,用來培養天下的士人,經常考試以便學生能全面表現自己的才能,就可以得到出類拔萃的人傑了。

現在的郡守和縣令,是百姓的表率,其職責就在於上承仁德而向下傳播教化;所以,如果這些表率人物無德無才,就會君主仁德不能傳播,恩澤不能流布。

現在的官吏都不能教化民眾,有的還不遵守朝廷的法度,殘酷地虐一待百姓,與壞人勾結,貪求財利,百姓貧困孤弱,冤屈痛苦,無法維持生計,十分不合陛下的心這都是官吏不稱職造成的後果!

夫長吏多出於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選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賢也。

且古所謂功者,比任官稱職為差,非謂積日累久也;故小材雖累日,不離於小辟,賢材雖未久,不害為輔佐,是以有司竭力盡知,務治其業而以赴功。

今則不然。

累日以取斌,積久以致官,是以廉恥貿亂,賢不肖渾淆,未得其真,臣愚以為使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擇其吏民之賢者,歲貢各二人以給宿衛,且以觀大臣之能;所貢賢者,有賞,所貢不肖者,有罰。

夫如是,諸吏二千石皆盡心於求賢,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遍得天下之賢人,則三王之盛易為而堯、舜之名可及也。

毋以日月為功,實試賢*能為上,量材而授官,錄德而定位,則廉恥殊路,賢不肖異處矣!

「官吏大部分出自郎中,中郎、二千石官員的子弟,選任郎官又以家庭富於資財為條件,所選的人未必是賢能的人。

而且,古代所說的『功』,是按照任官政績的好壞來區分大小,並不是指任職的累積時間;所以,本事小的人,即使是任職時間很長,也仍做小辟,賢能的棟樑之才,即使是任職時間很短,也不妨做輔政大臣,所以,官吏們都盡心竭力,一心做好本職工作而建功立業。

現在就不是這樣了。

累積時日就可以獵取盎貴,任期長久就可以陞官晉職,因此,廉潔與恥辱相互轉化攙雜,賢能和不肖混淆,不能判明真偽。

我認為應讓列侯、郡守、二千石官秩的官員,各自從所管理的官吏、百姓中選擇賢能的人,每年向朝廷選送二人,到宮中服務,而且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觀察大臣的才能高低;選送的人有賢德,就給以賞賜,選送的人不好,就給以懲罰。

如果這樣,所有二千石官員都會全力以赴地尋求賢人,天下的人傑都可以成為國家官員而為皇上效力了。

把天下的賢人都吸收到朝廷中來,那麼,三代聖王的功業不難於造就,而且堯舜的美名也可以企及。

不要用任職時間長短計算功勞,而以實際考察出來的賢能為上,根據各人才能大小傍以不同的官職,核查品行的高低而確定不同的地位,就會使廉潔和恥辱、賢與不肖區別得很清楚了!

臣聞眾少成多,積小致鉅,故聖人莫不以致明,以微致顯;是以堯發於諸侯,舜興呼深山,非一日而顯也,蓋有漸以致之矣。

言出於已,不可塞也;行發於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

故盡小者大,慎微者著;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銷膏而人不見*也;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紂之可為悼懼者也。

「我聽說積少成多,積小成大,所以古代的聖人,沒有一個不是由默默無聞而變成美名遠揚,由卑徽而達到顯赫;因此,堯起步於諸侯之位,舜興起於深山之中,並不是一日之內突然顯赫起來,應該說是逐漸達到的。

言語是由自己說出來的,不能阻塞;行為是由自身做出來的,無法掩飾;言語和行為,是治理天下的重要內容,君子正憑藉著它而感動天地。

所以,能做好一切小事的人,才能成就大業,能注意一切細徽的人,才能功德彰明。

本身積累善德,就像人的身一體長高時那樣,每天都在增長自己卻不知道;本身積累惡行,就像燈火消耗燈油一樣,自己也沒有察覺;這正是唐堯虞舜成就美名和夏桀商紂令人悲悼戎懼的原因。

夫樂而不亂,復而不厭者,謂之道。

道者,萬世亡敝;敝者,道之失也。

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處,故政有而不行,舉其偏者以補其敝而已矣。

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將以救溢扶衰,所遭之變然也。

故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乎!』改正朔,易服色,以順天命而已;其餘盡循堯道,何更為哉!筆王者有改制之名,亡變道之實。

然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者,所繼之救當用此也。

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

夏因於虞,而獨不言所損益者,其道一而所上同也。

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聖相受而守一道,亡救敝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損益也。

繇是觀之,繼治世者其道同,繼亂世者其道變。

「快樂而不一婬一亂,反覆行善而不厭倦,這就是『道』。

遵循道行一事,萬世無弊害;只要有弊害產生,一定是因為沒有按照道行一事。

一定是因為執行先王之道有所偏廢,所以政治昏亂政令不行,補救的方法,就是運用王道中被偏廢的部分去補救積弊罷崑了。

三代聖王的治國之道,側重點各有不同,並不是它們相互矛盾,它們都是為了醫治社會積弊,只是由於各自面對的社會情況不同,才形成了治國之道的不同。

所以孔子說:『要說無為而治的人,應該是舜吧!』舜改換曆法,改變衣服顏色,只是順應天意罷了。

其餘一切都遵循堯的治國之道,哪裡改變過什麼呢!所以,聖明的君主,有改變制度的名義,而沒有改變治道的實際內容。

然而,夏代推崇忠直,商代推崇恭敬,周代推崇禮儀,形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因為它們要各自拯救前朝的缺失,必須使用各自不同的方法。

孔子說:『商代繼承了夏代的制度,所廢除的和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繼承了商代的制度,所廢除的和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若有*人繼承周代,就是過了一百代之後所實行的制度,也可以推測得出來。

』這是說百代君主所用的治國之道,也就是使用夏商周這三種了。

夏代是繼承了有虞氏的制度,而孔子唯獨沒有說到兩者之間的增減,是因為兩者的治國之道一致,而且所推崇的原則相同。

道之所以一精一深博大,是因為它來源於天,只要天不變,道也就不會變;所以,夏禹繼承虞舜,虞舜繼承唐堯,三位聖王相互授受禪讓天下,而遵循相同的治道,是因為其間不需要補救積弊,所以孔子不說他們之間的增減。

由此看來,繼承一個大治的朝代,繼起者實行與原來相同的治國之道;繼承一個政治昏亂的朝代,繼起者一定要改變治國之道。

今漢繼大亂之後,若宜少損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

夫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共是天下,以古准今,壹何不相逮之遠也!安所繆而陵夷若是?意者有所失於古之道與,有所詭於天之理與?

「現在漢朝是在大亂之後而建國的,似乎應該略為改變周代制度的過分強調禮儀,而提倡夏代的忠直之道。

古代的天下,也就是現在的天下,同是這一個天下,為什麼古代與現在相比,卻會有那麼大的差距!為什麼敗壞到如此程度?估計或許是因為沒有遵循古代的治國之道吧,或許是因為違背了天理吧?

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齒者去其角,傅其翼者兩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

古之所予祿者,不食於力,不動於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與天同意者也。

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況人呼!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

身一寵一而載高位,家溫而食厚祿,因乘富貴之資力以與民爭利於下,民安能如之哉!民日削月,浸以大窮。

富者奢侈羨溢,貧者窮急愁苦;民不樂生,安能避罪!此刑罰之所以蕃而一奸一邪不可勝者也。

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視效,遠方之所四面而內望也;近者視而放之,遠者望而效之,豈可以居賢人之位而為庶人行哉!夫皇皇求財利,常恐乏匱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

《易》曰:『負且乘,致寇至。

』乘車者,君子之位也;負擔者,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為庶人之行者,患禍必至也。

若居君子之位,當君子之行,則捨公儀休之相魯,無可為者矣。

「天對萬物也有一定的分配賜予:賜給利齒的動物不讓它再長犄角,賜給雙翅的鳥類只讓它有兩隻腳,這是讓已受大利的,不能再取得小利。

古代那些接受俸祿的官員,不許靠氣力謀食,不得經營工商末業,這也是既得大利就不能再取小利,與天的旨音是相同的。

那些已得大利又要奪取小利的人,連天*都不能滿足其貪慾,更何況人呢!這正是百姓紛紛怨歎困苦不足的原因。

那些達官顯貴,身受朝廷榮一寵一而居高位,家庭富裕又享受豐厚俸祿,於是憑藉著既富又貴的資本和權勢,在下面與平民百姓去爭利,百姓比得上他們啊!百姓逐日逐月地被削弱,最後陷入窮困。

富袷的人奢侈成風揮金若土,窮困的人走投無路苦不聊生;百姓沒有感覺到活著有什麼樂趣,怎麼能避免犯罪呢!這正是刑罰繁多卻不能制止犯罪的原因。

天子的官員,是平民百姓觀察倣傚的對象,是遠方各民族從四面八方向中央觀察倣傚的對象;遠近的人都觀察和倣傚他們,怎麼可以身居賢人的高位卻去做平民百姓所做的事呢!急急忙忙地追求財利,經常害怕窮困,這是平民百姓的心理狀態;急急忙忙地追求仁義,經常害怕不能用仁義去感化百姓,這是官員應有的意境。

《易經》說:『既背負著東西又乘車,招來了強盜搶劫。

』乘坐車輛,這是君子的位置;身背肩擔,這是小人的事;《易經》的這句話,是說居於君子尊位而去做平民百姓的事,這樣的人,一定會招來禍患。

輔政的方法之外,就沒有別的方法了。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

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春秋》推崇的天下一統,這是天地之間的永久原則,是古往今來的一致道義。

現在,每個經師傳授的道不同,每個人的論點各異,百家學說旨趣不同,因此,君主沒有辦法實現統一,法令制度多次變化,臣下不知應該遵守什麼。

我認為,方向不同,所有不屬於儒家『六藝』範圍之內,不符合孔子學說的學派,都禁絕其理論,不許它們與儒學並進,使邪惡不正的學說歸於滅絕,這樣做了就能政令統一,法度明確,臣民就知道該遵循什麼了!」

天子善其對,以仲舒為江都相。

會稽莊助亦以賢良對策,天子擢為中*大夫。

丞相衛綰奏:「所舉賢良,或治申、韓、蘇、張之言亂國政者,請皆罷*。」

奏可。

董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者*皆師尊之。

及為江都相,事易王。

易王,帝兄,素驕,好勇。

仲舒以禮匡正,王敬重焉。

武帝很讚賞董仲舒的對答,任命他做江都國的相。

會稽人莊助也以賢良的身份參加了考試對答,武帝擢拔他擔任中大夫。

丞相衛綰向武帝上奏:「舉薦來的賢良,有研究申不害、韓非、蘇秦、張儀的學說,擾亂國家政治的,請都予以遣返。」

武帝批准了奏請。

董仲舒從小研究《春秋》。

孝景帝時做了博士官,進退舉止,不做任何不合乎禮法的事,學者們都用尊師的禮節尊敬他。

等到董仲舒做了江都國的相,侍奉江都易王劉非。

易王劉非,是武帝的哥哥,歷來驕橫,好逞勇力。

董仲舒用禮義來輔佐糾正他,易王也很敬重董促舒。

[2]春,二月,赦。

[2]春季,二月,漢武帝頒布赦令。

[3]行三銖錢。

[3]朝廷發行三銖錢。

[4]夏,六月,丞相衛綰免。

丙寅,以魏其侯竇嬰為丞相,武安侯田為太尉。

上雅向儒術,嬰、俱好儒,推轂代趙綰為御史大夫,蘭陵王臧為郎中令。

綰請立明堂以朝諸侯,且薦其師申公。

秋,天子使使束加璧、安車駟馬以迎申公。

既至,見天子。

天子問治亂之事,申公年八十餘,對曰:「為治者不至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是時,天子方好文詞,見申公對,默然;然已招致,則以為太中大夫,捨魯邸,議明堂、巡狩、改歷、服色事。

[4]夏季,六月,丞相衛綰被免職,丙寅(初七),武帝任命魏其侯竇嬰做丞相,任命武安侯田做太尉。

武帝一向看重儒求,竇嬰、田都喜好儒求,極力推薦代地人趙綰擔任御史大夫,推薦蘭陵人王臧擔任郎中令。

趙綰奏請興建明堂以接受諸侯王的朝見,並且向武帝推薦了他的老師申公。

秋季,武帝派出使者帶著表示禮聘的帛和玉璧,駕著安車駟馬去迎接申公入朝。

申公到了京城,拜見武帝。

武帝詢問關於國家治亂*的事,申公已是八十多歲的高齡,回答說:「治理天下的人,不以說得多為完善,只看努力實幹得怎樣罷了。」

這時,武帝正喜一愛一文辭,看到申公的對答,沉默不語;武帝雖然對申公的對答不滿意,但既然已把他招來了,就任命他做了太中大夫,安頓他住大魯王在京城的官邸中,商議有關興建明堂、天子視察各地、改換曆法和服色等事情。

[5]是歲,內史寧成抵罪髡鉗。

[5]這一年,內史寧成犯罪,被判處髡鉗刑。

二年(壬寅、前139)

[1]冬,十月,淮南王安來朝。

上以安屬為諸父而材高,甚尊重之,每宴見談語,昏暮然後罷。

二年(壬寅,公元前139年)

[1]冬季,十月,淮南王劉安來朝見武帝。

武帝因為劉安從輩份說是叔父,而且有很高的才能,很尊重他,每當安閒無事時,召他來交談,總到黃昏後才停止。

安雅善武安侯田,其入朝,武安侯迎之霸上,與語曰:「上無太子,王親高皇帝孫,行仁義,天下莫不聞。

宮車一日晏駕,非王尚誰立者!」安大喜,厚遺金錢財物。

劉安一直與武安侯田友好,他來京朝見時,武安侯到霸上迎接他,告訴他說:「皇上沒有太子,大王是高皇帝的親孫子,廣行仁義,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

假若皇帝突然去世,除了大王之外還有誰能繼承帝位呢!」劉安聞言大喜,贈送給田豐厚的金錢財物。

[2]太皇竇太后好黃、老言,不悅儒術。

趙綰請毋奏事東宮。

竇太后大怒曰:「此欲復為新垣平邪!」陰求得趙綰、王臧一奸一利事,以讓上;上因廢明堂事,諸所興為皆廢。

下綰、臧吏,皆自一殺;丞相嬰、太尉免,申公亦以疾免歸。

[2]太皇竇太后喜好黃老學說,不喜歡儒家學說。

趙綰奏請,國家政務不要再向太后奏報,竇太后勃然大怒說:「他想做第二個新垣平吧!」竇太后暗中搜集到趙綰、王臧貪贓的證據,以此責備景帝用人不當;景帝就廢止了興建明堂的事,趙綰等人主張的一切都被廢止。

趙綰、王臧被交付官吏處置,他們都自一殺了。

丞相竇嬰、太尉田被免職,申公也以有病為借口,被免職歸家。

初,景帝以太子傅石奮及四子皆二千石,乃集其門,號奮為「萬石君」。

萬石群無文學,而恭謹無與比。

子孫為小吏,來歸謁,萬石君必朝服見之,不名。

子孫有過失,不責讓,為便坐,對案不食;然後諸子相責,因長老肉袒謝罪,改之,乃許。

子孫勝冠者在側,雖燕居必冠。

其執喪,哀戚甚悼。

子孫遵教,皆以孝謹聞乎郡國。

及趙綰、王臧以文學獲罪,竇太后以為為儒者文多質少;今萬石君家不言而躬行,乃以其長子建為郎中令,少子慶為內史。

建在上側,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極切,至廷見,如不能言者;上以是親之。

慶嘗為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舉手曰:「六馬。」

慶於諸子中最為簡易矣。

當初,漢景帝因為太子太傅石奮及其四個兒子,都有二千石的官秩,就總計他一門父子五人的官秩之和,稱石奮為「萬石君」。

萬石君沒有文才學問,但恭敬謹慎卻沒有人可以與他相比。

子孫做小辟,回來看望他,萬石君必定身穿朝服以禮相見,不叫他們的名字。

子孫有了過錯,他不加以責備,而為此離開正室坐到廂屋中,對著桌子不吃飯;然後,兒子們互相批評,有過失的人通過長輩人來求情,並且袒露上身前來請罪,表示一定要改正,石奮才答應他的要求而進餐。

已經成年的子孫在身邊,石奮即使閒居無事,也必定衣冠整齊。

他主持喪事,表情極為悲痛。

子孫遵循他的教導,都以孝順謹慎聞名於各地。

等到趙綰、王臧因有文采學問卻犯了罪,竇太后就認為儒生富於文采卻欠缺質樸,現在萬石君一家人不多說話卻能身一體力行,就任命他的大兒子石建擔任郎中令,任命他的小兒子石慶擔任內史。

石建在武帝身邊任職,發現了應該進諫的事,讓人迴避之後,他對武帝暢所欲言,十分尖銳。

到了朝廷上與百官朝見武帝時,石建卻像一個不善言談的人。

武帝因此很親近他。

石慶曾擔任太僕,為武帝駕車外出,武帝問有幾匹馬拉車,石慶舉起馬鞭一一點數馬匹後,舉起手來回答:「有六匹馬。」

石慶在石奮的兒子中是最為隨便的,做事還如此恭敬謹慎。

竇嬰、田既免,以侯家居。

雖不任職,以王太后故親幸,數言事多效;士吏趨勢利者,皆去嬰而歸,日益橫。

竇嬰、田被罷免之後,以列侯的身份閒住在家中。

田雖然不擔任官職,但因有與王太后是同母弟的關係,仍得到皇帝的親近一寵一幸,多次議論國事大多被採納;趨炎附勢的士人和官吏,都離開了竇嬰而歸附田,田一天比一天地驕橫起來。

[3]春,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3]春季,二月,丙戌朔(初一),出現日食。

[4]三月,乙未,以太常柏至侯許昌為丞相。

[4]三月,乙未(初四),武帝任命太常柏至侯許昌擔任丞相。

[5]初,堂邑侯陳午尚帝姑館陶公主嫖,帝之為太子,公主有力焉;以其*女為太子妃,及即位,妃為皇后。

竇太主恃功,求請無厭,上患之。

皇后驕妒,擅一寵一而無子,與醫錢凡九千萬,欲以求子,然卒無之;後一寵一浸衰。

皇太后謂上曰:「汝新即位,大臣未服,先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長主,必重得罪。

婦人一性一易悅耳,宜深慎之!」上乃於長主、皇后復稍加恩禮。

[5]當初,武帝的姑姑館陶公主劉嫖下嫁給堂邑侯陳午,武帝能得以立為太子,館陶公主是發揮了很大作用的;公主把她的女兒嫁給太子做正妃,等到武帝即位稱帝,妃就做了皇后。

竇太主即館陶公主劉嫖,自恃授立武帝有功,無休無止地請求賞賜、干預國政,武帝對她很不滿。

陳皇后驕橫嫉,獨佔君一寵一,卻沒有生育孩子,給醫生的費用合計九千萬,想求得生下兒子,但是終究沒有生育;對陳皇后的一寵一愛一漸漸衰退。

皇太后對武帝說:「你剛剛做上皇帝,大臣還沒有歸附你,就先興建明堂,太皇太后已經很惱怒了;現在又得罪竇太主,必定會受到重責。

婦人的一性一情是容易高興的,你應該慎之又慎!」武帝於是就對竇太主、陳皇后母女倆又稍稍以恩禮相待。

上祓霸上,還,過上姊平陽公主,悅謳者衛子夫。

子夫母衛媼,平陽公主家僮也;主因奉送子夫入宮,恩一寵一日隆。

陳皇后聞之,恚,幾死者數矣;上愈怒。

武帝到霸上舉行祓除儀式,返宮途中,去看望他的姐姐平陽公主,看中了平陽公主府中的歌女衛子夫。

衛子夫的母親衛媼,是平陽公主家的奴婢;平陽公主就把衛子夫送入宮中,衛子夫日益受到武帝的一寵一幸。

陳皇后得知,極為惱怒,好幾次幾乎給氣死;武帝對陳皇后更為惱怒。

子夫同母弟衛青,其父鄭季,本平陽縣吏,給事侯家,與衛媼私通而生青,冒姓衛氏。

青長,為侯家騎奴。

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篡取之。

上聞,乃召青為建章監、侍中,賞賜數日間累千金。

既而以子夫為夫人,青為太中大夫。

衛子夫的同母異父弟衛青的父親鄭季,本來是平陽縣的縣吏,去平陽侯家中供職當差,和衛媼私通而生了衛青,讓他昌充姓衛。

衛青長大了,在平陽侯家中當騎奴。

大長公主劉嫖抓住衛青囚禁起來,想殺了他;衛青的好友騎郎公孫敖和勇士把他給搶了回來。

武帝得知此事,就召見衛青並任命他為建章宮的宮監,還給他侍中的官銜,幾天之內給衛青高達上千金的賞賜。

不久,武帝立衛子夫為夫人,任命衛青為太中大夫。

[6]夏,四月,有星如日,夜出。

[6]夏季,四月,夜間出現了一顆光亮如同太陽的異星。

[7]初置茂陵邑。

[7]開始設立茂陵邑。

[8]時大臣議者多冤晁錯之策,務摧抑諸侯王,數奏暴其過惡,吹一毛一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諸侯王莫不悲怨。

[8]當時,朝廷大臣的議論中多對晁錯提出削藩之策被殺而表示冤枉,一心摧一殘和抑制諸侯王,經常彈劾揭露諸侯王的過失和罪惡,甚至達到吹一毛一求疵的程度,用笞刑罰威一逼一十諸侯王的臣子屈服,迫使他們證明諸侯王有過失和罪惡;諸侯王沒有一個不為此而悲愁怨恨。

三年(癸卯、前138)

三年(癸卯,公元前138年)

[1]冬,十月,代王登、長沙王發、中山王勝、濟川王明來朝。

上置酒,勝聞樂聲而泣。

上問其故,對曰:「悲者不可為累欷,思者不可為歎息。

今臣心結日久,每聞幼眇之一聲,不知涕泣之橫集也。

臣得蒙肺附為東藩,屬又稱兄。

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一毛一之重;群居一黨一議,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卻,骨肉冰釋,臣竊傷之!」具以吏所侵聞。

於是上乃厚諸侯之禮,省有司所奏諸侯事,加親一親之恩焉。

[1]冬季,十月,代王劉登、長沙王劉發、中山王劉勝、濟川王劉明來京朝見武帝。

武帝設酒宴款待,劉勝在席間聽到音樂聲就哭了起來。

武帝問他為什麼哭,劉勝回答:「悲傷的人聽不得一抽一噎的聲音,憂愁的人聽不得歎息的聲音。

現在我心中積壓了許多憂傷,每當聽到幽妙一精一微的音樂,不知不覺地就會涕淚橫流。

我有幸得到朝廷重用,受封為東方的藩臣,從親屬關係說來,又是皇上的哥哥。

現在朝廷群臣與皇上之間沒有血緣親情,沒有承擔國家的任何重任,卻結成朋友一黨一發出偏私的議論,相互勾結,使宗室皇族受到打擊和排斥,骨肉親情冰雪般融化,我私下為此而悲傷!」他就把官吏侵奪欺凌諸侯王的事,一一向武帝奏報。

於是,武帝就增加諸侯的禮遇,廢止了有關官吏檢舉諸侯王不法行為的文書,對諸侯王施行優侍親屬的恩惠。

[2]河水溢於平原。

[2]黃河在平原郡氾濫成災。

[3]大饑,人相食。

[3]發生了大饑荒,人吃人。

[4]秋,七月,有星孛於西北。

[4]秋季,七月,西北天空中出現了一顆異星。

[5]濟川王明坐殺中傅,廢遷房陵。

[5]濟川王劉明因殺死中傅而犯罪,被廢去王位,流放到房陵縣。

[6]七國之敗也,吳王子駒亡走閩越,怨東甌殺其父,常勸閩越擊東甌。

閩粵從之,發兵圍東甌。

東甌使人告急天子。

天子問田,對曰:「越人相攻擊,固其常;又數反覆,自秦時棄不屬,不足以煩中國往救也。」

莊助曰:「特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誠能,何故棄之!且秦舉咸陽而棄之,何但越也!今小一柄一以窮困來告急,天子不救,尚安所訴;又何以子萬國乎!」上曰:「太尉不足與計。

吾新即位,不欲出虎符發兵郡國。」

乃遣助以節發兵會稽。

會稽守欲距法不為發,助乃斬一司馬,諭意指,遂發兵浮海救東甌。

未至,閩越引兵罷。

東甌請舉國內徙,乃悉舉其眾來,處於江、淮之間。

[6]七國叛亂失敗時,吳王的兒子劉駒逃亡到閩越,怨恨東甌誘殺了他的父親,經常慫恿閩越進攻東甌。

閩越王聽從了劉駒的意見,發兵包一皮圍了東甌都城,東甌王派人向天子告急求援。

武帝徵詢田的意見,田回答說:「越人相互攻擊,本來就是常有的事;又多次叛服不定,從秦朝時就被放棄,不屬於中國,不值得煩勞中原朝廷去援救他們。」

莊助說:「現在只怕力量小不能前去援救,朝廷德薄不能保護他們;假如能做到這些,為什麼要拋棄他們呢!況且,秦朝連整個都城咸陽都拋棄,何止是拋棄了越人呢!現在東甌這樣的小一柄一因走投無路來向朝廷告急,如果陛下不去救援,他們還能去何處求援告急呢;陛下又怎樣能使天下萬國臣服呢!」武帝說:「太尉的見識,不值得我和他商議國家大事。

我剛即位,不想用虎符征發郡國的軍隊去打仗。」

於是派莊助持皇帝的符節去征發會稽郡的軍隊。

會稽郡的郡守本想依據不見虎符不得發兵的法令,不給莊助征發軍隊,莊助殺了一位司馬官,把武帝的意思告知郡守,於是發兵渡海前來援救東甌。

漢軍尚未達到,閩越就領兵撤走了。

東甌請求全國人內遷中原歸順朝廷,得到朝廷批准之後,東甌王領著所有部眾遷來,他們被安置在長江和淮河之間。

[7]九月,丙子晦,日有食之。

[7]九月,丙子晦(三十日),出現日食。

[8]上自初即位,招選天下文學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數,上簡拔其俊異者一寵一用之。

莊助最先進;後又得吳人朱買臣、趙人吾丘壽王、蜀人司馬相如、平原東方朔、吳人枚皋、濟南終軍等,並在左右,每令與大臣辨論,中外相應以義理之文,大臣數屈焉。

然相如特以辭賦得幸;朔、皋不根持論,好詼諧,上以俳優畜之,雖數賞賜,終不任以事也。

朔亦觀上顏色,時時直諫,有所補益。

[8]武帝從剛即位開始,就在招徠選拔博學有才智的人,予以破格重用。

天下士人很多人向朝廷上書議論國家政事的得失,自我標榜和自我推薦的人數以千計,武帝從中選拔傑出的人才給以一寵一信重用。

莊助第一個被提拔,以後又招致了吳人朱買臣、趙人吾丘壽王、蜀人司馬相如、平原人東方朔、吳人枚皋、濟南人終軍等,都成了武帝的左右親信,武帝經常命令他們與朝廷大臣辯論,中朝官與外朝官用義理文辭相互駁難,外朝大臣多次被駁得無法對答。

但是,司馬相如只是以擅長辭賦寫作而得到武帝一寵一幸;東方朔、枚皋的論點沒有根據,喜歡幽默嘲諷,武帝僅把他們視做演戲的藝人收養,雖然經常賞賜財物,終究不把國事朝政委託他們處理。

東方朔同樣對武帝察顏觀色,經常利用時機直言進諫,對朝政發揮了一定補益作用。

是歲,上始為微行,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南獵長楊,東遊宜春,與左右能騎射者期諸殿門。

常以夜出,自稱平陽侯;旦明,入南山下,射鹿、豕、狐、兔,馳騖禾稼之地,民皆號呼罵詈。

、杜令欲執之,示以乘輿物,乃得免。

又嘗夜至柏谷,投逆旅宿,就逆旅主人求漿,主人翁曰:「無漿,正有溺耳!」且疑上為一奸一盜,聚少年欲攻之;主人嫗睹上狀貌而異之,止其翁曰:「客非常人也;且又有備,不可圖也。」

翁不聽,驅飲翁以酒,醉而縛之。

少年皆散走,嫗乃殺雞為食以謝客。

明日,上歸,召嫗,賜金千斤,拜其夫為羽林郎。

這一年,武帝開始改換裝束暗中離宮外出,向北走到池陽縣,向西走到黃山宮,向南到長楊宮打獵,向東去宜春一宮遊樂。

武帝與能騎馬射箭的左右親隨相約在殿門前集會,經常在夜時出宮,自稱平陽侯;黎明時,到達終南山腳下,射殺鹿、野豬、狐狸、野兔等動物,策馬踐踏農田莊稼,百姓都大聲怒罵。

縣和杜縣的縣令想要收捕這批人,這批人拿了天子專用的物品為證,才得以脫身。

又有一次,武帝等人曾在夜時到達柏谷,去旅店投宿,向旅店的主人要酒,主人說:「沒有酒,只有尿!」而且,旅店的主人懷疑武帝一行人是強盜,召集了一些青年後生準備收拾他們;店主的妻子見到武帝的體態容貌,覺得不同尋常,就勸阻丈夫說:「來客不是普通人,而且他們已有準備,不能圖謀收拾他們。」

丈夫不聽她的勸告,她就讓丈夫喝酒,等他喝醉了之後就把他捆一綁起來。

召集來的青年後生都走了,店主的妻子就殺雞做飯招待客人。

第二天,武帝返回宮中,召見那位婦人,賞賜千金,任命她的丈夫做羽林郎。

後來,武帝就為處出巡遊設立了秘密的更衣休息的地方,從宣曲宮向南共設了十二處,夜間投宿在長楊宮、五柞宮等宮殿。

上以道遠勞苦,雙為百姓所患,乃使太中大夫吾丘壽王舉籍阿城以南,以東,宜春以西,提封頃畝,及其賈直,欲除以為上林苑,屬之南山。

又詔中尉、左右內史表屬縣草田,欲以償、杜之民。

壽王奏事,上大說稱善。

時東方朔在傍,進諫曰:「夫南山,天下之阻也。

漢興,去三河之地,止霸、以西,都涇、渭之南,此所謂天下陸海之地,秦之所虜西戎、兼山東者也。

其山出玉、石、金、銀、銅、鐵、良材,百工所取傍,萬民所足也。

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饒,土宜姜、芋,水一多蛙、魚,貧者得以人給家足,無饑寒之憂;故酆、鎬之間,號為土膏,其賈畝一金。

今規以為苑,絕陂池水澤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是其不可一也。

盛荊、棘之林。

廣狐、菟之苑,大虎、狼之虛,壞人塚墓,發人室廬,令幼弱懷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是其不可二也。

斥而營之,垣而囿之,騎馳東西,車鶩南北,有深溝大渠。

夫一日之樂,不足以危無堤之輿,是其不可三也。

夫殷作九市之宮而諸侯畔,靈王起章華之台而楚民散,秦興阿房之殿而天下亂。

糞土愚臣,逆盛意,罪當萬死!」上乃拜朔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賜黃金百斤。

然遂起上林苑,如壽王所奏。

武帝因為道路遙遠身一體勞苦,又給百姓帶來禍患,就派太中大夫吾丘壽王把阿城以南、以東、宜春以西這一區域的土地及其價格,統計登記,準備把它修建成上林苑,連接到終南山。

武帝又下詔命令中尉、左右內史,上報所屬各縣的荒田數量,準備給縣和杜縣的百姓作為補償。

吾丘壽王辦理完畢回來報告,武帝很高興連聲稱讚。

當時,東方朔正在武帝身邊,提出批評意見說:「終南山是國家的天然屏障。

漢朝建國,離開了三河之地,在霸水、水之西,涇河、渭河之南建立都城,這就是所謂的天下像大海一般富饒的陸上之地,秦王朝憑藉著它降服西戎,兼併崤山以東的地區。

這一帶山中出產玉、石、金、銀、銅、鐵、優質木材,各種手工業用它們做原料,百姓靠它們維持生活。

又盛產、稻、梨、栗、桑、麻、竹箭等物品,土地適宜於種植和芋頭,水中有許多青蛙和魚類,貧窮的人可以人人溫飽家家富足,不必擔憂受饑寒之苦;所以酆水與鎬水之間,號稱肥沃之地,每畝土地價值一斤黃金。

現在將這片土地劃為上林苑,斷絕了池沼湖澤的財利來源,奪取了百姓的肥沃土地,對上減少了國家財政費用的來源,對下破壞了農桑生產,這是不應該這樣做的第一個理由。

荊棘之林得以蔓延,擴大狐狸、野兔、虎、狼的活動範圍,破壞百姓的墳墓,拆毀百姓的房屋,使幼童懷戀故土而憂愁,老人痛哭流涕而悲傷,這是不應該這樣做的第二個理由。

開拓並營建上林苑,周圍築牆以做為禁苑,策馬東西奔馳,驅車南北追逐,其中有深溝大河。

為追求一天射獵的樂趣,不值得尊貴無比的天子去涉險犯難,這是不應該這樣做的第三個理由。

當年商紂王興建了內有九市的宮殿導致諸侯背叛,楚靈王築起章華台而導致楚國百姓四散逃走,秦始皇興造阿房宮而導致天下大亂。

我只是卑賤愚笨的臣僕,竟然冒犯陛下的旨意,真是罪該萬死!」武帝就任命東方朔為太中大夫,並授以給事中的官銜,賜給他一百斤黃金以示獎勵。

但是,武帝仍然按照吾丘壽王所奏報的規模興建了上林苑。

上又好自熊、豕,馳逐野獸。

司馬相如上疏諫曰:「臣聞物有同類而殊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險,射猛曾,卒然遇逸材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盡為難矣。

是胡、越起於轂下而羌、夷接軫也,豈不殆哉!雖萬全而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馳,猶時有銜橛之變;況乎涉豐草,騁丘墟,前有利獸之樂而內無存變之意,其為害也不難矣。

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樂出萬有一危之塗以為娛,臣竊為陛下不取。

蓋明者遠見於未萌而知者避危於無形,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此言雖小,可以諭大。」

上善之。

武帝又喜歡親自出擊殺熊和野豬,策馬追捕野獸。

司馬相如上疏勸諫說:「我聽說,有的東西類型相同而才能不同,所以力量大數得著烏獲,行動敏捷要說慶忌,勇一猛無敵應歸於孟賁和夏育。

依我的愚見,人確實有這樣的情形,野獸也是這樣。

現在陛下喜一愛一攀登險要的地方,射殺猛獸,萬一突然遇到力大兇猛的野獸,它在無路可逃的絕境,拚死冒犯陛下的隨從車輛,陛下的車輛來不及調轉方向,人來不及施展應變的巧計,即便是有烏獲、逄蒙的超群技藝,也來不及使用,那麼枯樹朽木也會成為禍害了。

這種情況,相當於胡人和越人突然出現在京城,而羌人和夷人接近了陛下的車輛,怎麼能不危險萬分呢!即便是萬無一失而沒有禍害,然而這種環境本來就不是陛下應該接近的啊。

更何況陛下入都要在清道戒嚴之後才出發,車輛要在道路的正中間奔馳,即便如此謹慎,還經常遇到控馭馬匹的鐵勒折斷,或是車輪脫出等意外變故,更何況穿過茂密的荒草,馳過丘陵廢墟,前面有即將捕獲獵物的誘一惑,而心中沒有預防意外的準備,野獸要對陛下形成危害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了。

看輕皇帝的萬乘尊位,不注意自身的安全,反則樂於行進在潛伏著危險的道路上尋求刺激和娛樂,我私下覺得陛下不該如此。

大概聰明的人能預見到尚未萌芽的問題,有智慧的人能提前避開還沒有完全形成的災禍,災禍本來大多隱藏在不易被察覺的細微之處,而發生在容易被人忽略的環節上。

所以俗語說:『家中積累有千金的家產,就不能坐在堂屋的邊緣。

』這句話雖然說的是小事,卻可以比喻大事。」

武帝認為他說得很好。

四年(甲辰、前137)

[1]夏,有風赤如血。

四年(甲辰,公元前137年)

[1]夏季,刮起了一場如同血紅色的風。

[2]六月,旱。

[2]六月,出現旱災。

[3]秋,九月,有星孛於東北。

[3]秋季,九月,東北天空出現了異星。

[4]是歲,南越王佗死,其孫文王胡立。

[4]這一年,南越王趙佗死,他的孫子文王趙胡繼承了王號。

五年(乙巳,前136)

[1]春,罷三銖錢,行半兩錢。

(乙巳,公元前136年)

[1]春季,朝廷宣佈停止使用三銖錢,發行半兩錢。

[2]置五經博士。

[2]朝廷設立五經博士。

[3]夏,五月,大蝗。

[3]夏季,五月,發生嚴重的蝗災。

[4]秋,八月,廣川惠王越、清河哀王乘皆薨,無後,國除。

[4]秋季,八月,廣川惠王劉越、清河哀王劉乘都死去,沒有後代,他們的封國被廢除。

六年(丙午、前135)

[1]春,二月,乙未,遼東高廟災。

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

[1]春季,二月,乙未(初三),遼東郡的高祖廟發生火災。

[2]夏,四月,壬子,高園便殿火;上素服五日。

[2]夏季,四月,壬子(二十一日),高祖陵寢中的偏殿發生火災;武帝因此穿戴了五天白色冠服,以示請罪。

[3]五月,丁亥,太皇太后崩。

[3]五月,丁亥(二十六日),太皇太后駕崩。

[4]六月,癸巳,丞相昌免;武侯田為丞相。

驕侈:治宅甲諸第,田園極膏腴;市買郡縣物,相屬於道;多受四方賂遺;其家金玉、婦女、狗馬、聲樂、玩好,不可勝數。

每入奏事,坐語移日,所言皆聽;薦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權移主上。

上乃曰:「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

嘗請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庫!」是後乃稍退。

[4]六月,癸巳(初三),丞相許昌被免職,武安侯田任丞相。

田驕橫奢侈:修建的住宅比所有官員的住宅都豪華,佔有的田園最肥沃;從各郡各縣購買的物品,在道路上絡繹不絕;大量接受各地的賄賂;他家的金玉、美一女、狗馬、歌一妓一舞女、古董器物,多得數不過來。

田每次進宮奏報政務,坐在那兒對著武帝一說就是大半天,所說的都被武帝所採納;他推薦的人,有的從平民百姓直接做到了二千石的高官,侵奪了皇帝的權力。

武帝不滿地說:「您任命的官吏,任命完了沒有?我也想任命官吏。」

田曾經請求把考工官府的土地撥給他,以便擴建住宅,武帝憤怒地說:「您為什麼不乾脆要武庫!」從此以後,他的氣焰才稍收斂了一些。

[5]秋,八月,有星孛於東方,長竟天。

[5]秋季,八月,東方天空出現了異星,長尾橫掃天空。

[6]閩越王郢興兵擊南越邊邑;南越王守天子約,不敢擅興兵,使人上書告天子。

於是天子多南越義,大為發兵,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農令韓安國出會稽,擊閩越。

[6]閩越王郢發兵進攻南越國的邊境城邑,南越王遵守武帝的約定,不敢擅自發兵,派人向武帝上書告急。

因此,武帝很讚賞南越王的忠義,調集大批軍隊去援救南越,派大行王恢率軍從豫章郡出發,派大農令韓安國率軍從會稽郡出發,合力進攻閩越。

淮南王安上書諫曰:「陛下臨天下,布德施惠,天下攝然,人安其生,自以沒身不見兵革。

今聞有司舉兵將以誅越,臣安竊為陛下重之。

淮南王劉安上書勸阻說:「陛下統治天下,推行德政普施恩惠,天下太平,每個人都專心地從事自己的產業,自認為一生不會見到戰爭。

現在聽說有關官員將要率兵去進攻閩越,我劉安私下替陛下感到擔擾。

越,方外之地,剪髮文身之民也,不可以冠帶之國法度理也。

自三代之盛,胡、越不與受正朔,非強勿能服,威弗能制也;以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煩中國也。

自漢初定以來七十二年,越人相攻擊者不可勝數,然天子未嘗舉兵而入其地也。

臣聞越非有城郭邑里也,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習於水鬥,便於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險;中國之人不知其勢阻而入其地,雖百不當其一。

得其地,不可郡縣也,攻之,不可暴取也。

以地圖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過寸數,而間獨數百千里,險阻、林叢弗能盡著;視之若易,行之甚難。

天下賴宗廟之靈,方內大寧,戴白之老不見兵革,民得夫婦相守,父子相保,陛下之德也。

越人各為藩臣,貢酎之奉不輸大內,一卒之奉不給上事;自相攻擊,而陛下發兵救之,是反以中國而勞蠻夷也!且越人遇戇輕薄,負約反覆,其不用天子之法度,非一日之積也。

壹不奉詔,舉兵誅之,臣恐後兵革無時得息也。

「越人生活在中原之外的土地上,是剪斷頭髮、在身上刺刻花紋的野蠻人,不能用禮義之幫的法度進行治理。

早在當年夏商週三代最強盛的時期,胡人和越人都不受中原的統治,並不是三代王朝的國勢不能征服他們,也不是三代王朝的軍威不能克制他們,而是因為三代王朝認為越人的土地無法居住,越人野蠻無法統治,不值得煩勞中原王朝。

自從漢朝初定天下以來,七十二年間,越人自相攻擊的事件,數都數不過來,但是天子從來沒有發兵進入越人居住區域。

我聽說越人沒有城池村莊,而生活在山谷溪流之間,叢林密竹之中,習慣於水上戰鬥,擅長划船行舟,地形複雜,草木叢生而且有許多河流險阻;中原地區的人不瞭解當地的地勢險阻而進入其境內,即使一百個人也抵不過一個越人。

佔領了他們的土地,無法設置郡縣進行統治,進攻他們,又不能迅速取勝。

從地圖上看,越地的山川河流屯兵要塞相距也不過只有幾寸的地方,而實際距離卻有幾百里千里。

國家依賴祖宗神靈的保佑,全境安寧,白髮蒼蒼的老人沒有見過兵器甲仗,百姓得以夫妻相互廝守,父子相互保養,這都是陛下恩德。

越人名義上是國家的藩屬國,實際上不向朝廷繳納任何貢品和酎金,不為朝廷負擔一兵一卒的徭役;他們自相攻擊,陛下卻派兵援救,這是反過來為了野蠻人而使中原遭受疲勞困苦啊!況且越人遇笨鄙薄,違背盟約,反覆無常,他們不遵守朝廷的法度,並不是一天一日如此,而是由來已久。

如果越人一不奉行皇帝詔令,就發兵進攻他們,我恐怕以後的戰爭沒有停止的時候了。

間者,數年歲比不登,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

賴陛下德澤振救之,得毋轉死溝壑;四年不登,五年復蝗,民生未復。

今發兵行數千里,資衣糧,入越地,輿轎而逾領,拖舟而入水,行數百千里,夾以深林叢竹,水道上下擊石;林中多蝮蛇、猛獸,夏月暑時,歐洩霍亂之病相隨屬也;曾未施兵接刃,死傷者必眾矣。

前時南海王反,陛下先臣使將軍間忌將兵擊之,以其軍降,處之上淦。

後復反,會天暑多雨,樓船卒水居擊棹,未戰而疾死者過半;親老涕泣,孤子啼號,破家散業,迎一屍一千里之外,裹骸鼻而歸。

悲哀之氣,數年不息,長老至今以為記,曾未入其地而禍已至此矣。

陛下德配天地,明象日月,恩至禽一獸,澤及草木,一人有饑寒不終其天年而死者,為之淒愴於心。

今方內無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漬山谷,邊境之民為之早閉晏開,朝不及夕,臣安竊為陛下重之。

「最近,連續幾年收成不好,百姓要靠出賣爵位、讓兒子充當贅婿換回錢財維持生活。

仰賴陛下的恩德救濟百姓,百姓才得以不餓死在流亡途中;前年歉收,去年又鬧蝗災,百姓的生活沒有恢復正常。

現在調兵遠征數千里之外,應徵的人,自帶衣物糧食,進入越人居住地區,抬著轎子翻越山嶺,拉著船在水中跋涉,遠行數百里甚至上千里,河兩岸是繁密的樹林和叢生的亂竹,船在河中上下行走,經常撞在石頭上;樹林中有許多蝮蛇、猛獸,夏季炎熱之時,上吐下洩以及霍亂等瘟疫接連不斷,不必等到交戰,死傷的人必定就很多了。

前些時期南海王反叛,陛下已去世的臣子、我的先父派遣將軍間忌率軍進攻他們,南海王率領他的軍隊歸降,就把他們安置在上淦地區。

後來他們再次叛亂,正是暑熱多雨季節,前來平叛的樓船水軍將士長期居住在水面上,還要划槳行船,有一大半的人還沒有交戰就死於疾病;年邁的父母流淚,幼小的孤兒哭號,變賣所有家財產業,到千里之外,去接親人的一屍一體,肉已不存,只好包一皮裹骸鼻返鄉。

那種悲痛哀傷的氣氛,持續幾年沒有消失,老人們至今記憶猶新,當時還沒有進入越人的居住地區,就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禍害。

陛下的仁德如同天地一樣廣大,英明如同日月高照,恩惠施加到禽一獸和草木,如果有一個人身受饑寒沒有安享天年而死,陛下就為此而心中慘悲傷。

現在境內沒有任何不安的現象,連犬吠的驚嚇都沒有,卻使陛下的士兵喪生,一屍一身暴露原野,鮮血浸染山谷。

邊境的百姓因此在下午早早關閉城門,上午很晚才敢打開城門,這樣每天早上還要為晚上能否平安無事而擔憂,我劉安私下替陛下覺得此事應該三思而行。

不習南方地形者,多以越為人眾兵強,能難邊城。

淮南全國之時,多為邊吏,臣竊聞之,與中國異;限以高山,人跡絕,車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外內也。

其入中國,必下領水,領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載食糧下也。

越人欲為變,必先田余干界中,積食糧,乃入,伐材治船。

邊城守候誠謹,越人有入伐材者,輒收捕,焚其積聚,雖百越,奈邊城何!且越人綿力薄材,不能陸戰,又無車騎、弓一弩一之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險,而中國之人不耐其水土也。

臣聞越甲卒不下數十萬,所以入之,五倍乃足,挽車奉餉者不在其中。

南方暑濕,近夏癉熱。

暴露水居,蝮蛇生,疾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什二三,雖舉越國而虜之,不中以償所亡。

「不熟悉南方地形的人,大多認為越人由於人多兵強,所以能攻擾邊境城邑。

當年淮南國領有它的全部封地的時候,大量任命邊境的官吏,我私下聽說,越人與中原人不同。

有高山為界,行人絕跡,車道不通,這是天地用來限隔中原和邊外的自然屏障。

越人要進入中原地區,一定要沿著領水順流而下,領水流經的地區山勢險峻,水勢湍急,能沖走巨石撞毀船隻,不能用大船運載糧食順流而下。

越人要想圖謀進犯,一定先要在余干縣境內開墾土地,積蓄糧食,然後才進入境內,砍伐樹木修造船隻。

邊境防守戎備如果很謹慎很警惕,畹牧甘常?詞褂幸話俑*越族,又能對邊境城邑構成什麼威脅呢!況且越人身單力薄,不能在陸地作戰,又沒有戰車、騎兵、弓一弩一等軍事裝備。

然而卻不能進佔其居住地,原因就在於越人據守險要的地勢,而中原的將士又不服當地水土。

我聽說越人的士兵不少於數十萬人,要想進佔越地,必須有五倍的兵力才夠,其中還不包一皮括拉車運輸糧餉的後勤部隊。

南方炎熱潮一濕,臨近夏季容易流行瘟疫,出征的將士暴露在外,生活在水鄉,蝮蛇繁衍為害,疾病頻繁發作,兵器還沒有見血,就會有十分之二三的將士死於疾病,這樣,即便是把越國人全部俘虜了,也不足以補償漢軍所受的損失。

臣聞道路言:閩越王弟甲弒而殺之,甲以誅死,其民未有所屬。

陛下若欲來,內處之中國,使重臣臨存,施德垂賞以招致之,此必攜幼、扶老以歸聖德。

若陛下無所用之,則繼其絕世,存其亡國,建其王侯,以為畜越,此必委質為藩臣,世共貢職。

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組,填撫方外,不勞一卒,不頓一戟,而威德並行。

今以兵入其地,此必震恐,以有司為欲屠滅之也,必雉兔逃,入山林險阻。

背而去之,則復相群聚;留而守之,歷歲經年,則士卒罷倦,食糧乏絕,民苦兵事,盜賊必起。

臣聞長老言:秦之時,嘗使尉屠睢擊越,又使監祿鑿渠通道,越人逃入深山林叢,不可得攻;留軍屯守空地,曠日引久,士卒勞倦;越出擊之,秦兵大敗,乃發適戍以備之。

當此之時,外內騷動,皆不聊生,亡逃相從,群為盜賊,於是山東之難始興。

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聳。

臣恐變故之生,一奸一邪之作,由此始也。

「我聽到了這樣的傳言:閩越王的弟弟甲殺了閩越王,甲也因此被殺,越國部眾沒有首領統轄。

陛下如果想招越人歸順,把他們遷往中原安置,可以派重臣前去慰問,施加仁德,給予獎賞,以便招他們前來歸順,這些越人一定會扶老攜幼來歸順聖明有德的天子。

假若陛下沒有什麼地方用得著這些越人,就*延續越人已斷絕的世系,保存越人已滅亡的國家,封立越人的王侯,用這種方法畜養越人,這些越人一定會送來人質朝廷的藩屬臣子,世世代代繳納貢品和賦稅。

陛下僅用一寸見方的印章,一丈二尺長的印綬,就能鎮撫境外地區,不出一兵一卒,不損壞一支長戟,而產生威德並行的效果。

現在用兵進佔越地,越人一定震驚恐懼,以為將軍們要把他們斬盡殺絕,必定會像野雞野兔那樣逃跑,進入山林險阻地區。

漢軍如果撤走,越人就重新結集;漢軍如果留守越地,長年累月,就會使將士們疲倦困苦,缺乏糧食,百姓因軍事行動而受困苦,就一定會出現盜賊。

我聽老人們說:秦朝統治時期,曾派郡都尉屠睢率兵進攻越人,又派一位名叫祿的監郡御史指揮開鑿河渠,打通道路,越人逃入深山叢林之中,秦軍無法進攻;留下軍隊駐守無人居住的空地,曠日持久,士兵困苦疲倦,越人出山襲擊,秦軍大敗,這才調集罪犯和賤民充軍用來防禦越人。

在那個時候,境內外動盪不安,百姓都無法正常生活,結伴逃亡,聚集成了盜賊,於是崤山以東的大規模變亂開始出現。

戰爭是凶險的事情,一方出現了危險局面,四面都會驚動。

我擔心變亂的產生,一奸一邪的出現,都從進攻越人而開始。

臣聞天子之兵有征而無戰,言莫敢校也。

如使越人蒙徼幸以逆執事之顏行,廝輿之卒有一不備而歸者,雖得越王之首,臣猶竊為大漢羞之。

陛下以四海為境,生民之屬,皆為臣妾。

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安生樂業,則澤被萬世,傳之子孫,施之無窮,天下之安,猶泰山而四維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為一日之閒而煩汗馬之勞乎!《詩》云:『王猶允塞,徐方既來。

』言王道甚大而遠方懷之也。

臣安竊恐將吏之以十萬之師為一使之任也!」

「我聽說天子的軍隊只有征伐而沒有真正的戰爭,這是說沒有人敢於較量,假若越人懷著僥倖心理迎戰領兵將領的先鋒部隊,哪怕是只有一個砍柴駕車之類的卑賤士兵乘著不備逃走了,即便是漢軍得到了越王的頭顱,我還是要私下為大漢朝廷而感到羞恥。

陛下把四海之內廣大區域做為疆域,所有生活在其中的百姓,都是陛下的男一女奴僕。

陛下降下德政恩惠,用來養育百姓,使他們安居樂業,就會使陛下的恩惠德澤普蓋於萬世,把它傳給子孫後代,推行到永無終止的將來,國家的安寧,就如同泰山而又增加了四面維繫的繩索一樣穩定;野蠻人的土地,還不夠天子用來做一天的遊樂使用,怎麼值得為它而興師動眾呢!《詩經》說:『大王仁德滿天下,徐方部族自歸順。

』這是說王道光明正大,遠方的部族都很仰慕。

我劉安私下認為,恐怕將官們的率軍伐越,。

是時,漢兵遂出,未逾領,閩越王郢發兵距險。

其弟餘善乃與相、宗族謀曰:「王以擅發兵擊南越不請,故天子兵來誅。

漢兵眾強,即幸勝之,後來益多,終滅國而止。

今殺王以謝天子,天子聽罷兵,固國完;不聽,乃力戰;不勝,即亡入海。」

皆曰:「善!」即殺王,使使奉其頭致大行。

大行曰:「所為來者,誅王。

今王頭至,謝罪;不戰而殞,利莫大焉。」

乃以便宜案兵,告大農軍,而使使奉王頭馳報天子。

詔罷兩將兵,曰:「郢等首惡,獨無諸孫繇君丑不與謀焉。」

乃使中郎將立丑為越繇王,奉閩越先祭祀。

餘善已殺郢,威行於國,國民多屬,竊自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二 顯王元年(癸丑、前368)《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三 慎靚王元年(辛丑、前320)《資治通鑒》譯注·周紀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前19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無年(辛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漢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節三年(甲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 起昭陽作噩,盡屠維單閼,凡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陽朔三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綏和二年(甲寅、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元壽元年(己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國元年(己巳、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王莽下天鳳二年(乙亥、15)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一 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23)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顯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八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九肅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一 孝殤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四 孝順皇帝下陽嘉三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五 孝質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壽三年(丁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九 孝靈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 孝靈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一 孝靈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二 孝獻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三 孝獻皇帝丙興平元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四 孝獻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五 孝獻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六 孝獻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七 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八 孝獻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已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九 孝獻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十孝獻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一 世祖文皇帝上黃初元年 (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二 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四年(癸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龍三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七 邵陵厲公中正始七年(丙寅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八 邵陵厲公下嘉平五年(癸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九 高貴鄉公下甘露元年(丙子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寧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八 孝惠皇帝下永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九孝懷皇帝中永嘉三年(己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 孝懷皇帝下永嘉六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興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五 肅宗明皇帝下太寧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六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七 顯宗成皇帝中之上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八 顯宗成皇帝中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九 顯宗成皇帝下鹹康八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昇平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五 太宗簡文皇帝鹹安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五 起昭陽單閼,盡閼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六 安皇帝己義熙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七 安皇帝庚義熙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八 安皇帝辛義熙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九 安皇帝壬義熙十一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十 安皇帝癸義熙十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三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五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六 蒼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一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五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八 東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49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九 東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十 和皇帝中興元年(辛巳、501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一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壬午、5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 高祖武皇帝二天監四年(乙酉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三 高祖武皇帝三天監七年(戊子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監十四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五 高祖武皇帝五天監十八年 (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九 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 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五 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九 太宗簡文皇帝上大寶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 太宗簡文皇帝下大寶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一 世祖孝元皇帝下承聖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二 敬皇帝紹泰元年(乙亥、5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二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三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四 臨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六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八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十 長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開皇九年(己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二年(壬《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三 高祖文皇帝中開皇二十年(庚申、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四 高祖文皇帝下仁壽四年(甲子、604《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五 煬皇帝上之下大業四年(戊辰、608《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六 煬皇帝中大業九年(癸酉、613)《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七 煬皇帝下大業十二年(丙子、61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八 恭皇帝下義寧元年(丁丑、617)《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一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上武德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中武德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上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七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八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九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中貞觀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一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二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三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四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五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六 起旃蒙單瘀十月,盡玄勣yan茂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七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龍朔《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八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鹹亨《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九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則天順聖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一 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上長壽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二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三則天順聖皇后下久視元年(庚子、《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四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中神龍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五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下景龍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六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下景雲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七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中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八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下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九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上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五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六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七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八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歷九《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歷十四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三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四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五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六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五興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七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六興元元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八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七貞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九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八貞元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九貞元八年(壬申《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一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貞元十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二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一貞元十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三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四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五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六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七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八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中長慶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九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長慶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一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中太和八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二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下開成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三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中會昌三年(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