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八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鹹亨:[1]春,正月,甲子,上幸東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八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鹹亨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八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鹹亨

唐紀十八唐高宗鹹亨二年(辛未,公元671年)

[1]春,正月,甲子,上幸東都。

[1]春季,正月,甲子(二十六日),唐高宗來到東都洛陽。

[2]夏,四月,甲申,以西突厥阿史那都支為左驍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以安集五咄陸之眾。

[2]夏季,四月,甲申(十八日),唐朝任命西突厥阿史那都支為左驍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以安一撫五咄陸的部眾。

[3]初,武元慶等既死,皇后奏以其姊子賀蘭敏之為士之嗣,襲爵周公,改姓武氏,累遷弘文館學士、左散騎常侍。

魏國夫人之死也,上見敏之,悲泣曰:「吾出視朝猶無恙,退朝已不救,何蒼猝如此!」敏之號哭不對。

後聞之,曰:「此兒疑我。」

由是惡之。

敏之貌美,蒸於太原王妃;及居妃喪,釋哀,奏一妓一。

司衛少卿楊思儉女,有殊色,上及後自選以為太子妃,婚有日矣,敏之一逼一十而一婬一之。

後於是表言敏之前後罪惡,請加竄逐。

六月,丙子,敕流雷州,復其本姓。

至韶州,以馬韁絞死。

朝士坐與敏之交遊,流嶺南者甚眾。

[3]當初,皇后武則天的哥哥武元慶等已死,皇后便上奏唐高宗,以她姐姐的兒子賀蘭敏之作為她父親武士的嗣子,承襲周國公爵位,改姓武氏。

武敏之連續陞官,此時任弘文館學士、左散騎常侍。

魏國夫人被武則天毒死時,唐高宗遇見武敏之,悲痛哭泣,說:「早上我外出臨朝聽政時,她還安然無恙,退朝時就無法搶救了,為何死得如此匆促?」

武敏之只是大哭,並不答話。

武則天聽到這個情況後,說:「這小子懷疑我。」

於是開始憎恨他。

武敏之相貌漂亮,與他外祖母太原王妃楊氏一婬一亂;在為楊氏守喪期間,他又脫一去喪服,命歌一妓一奏樂歌舞。

司衛少卿楊思儉的女兒美貌出眾,唐高宗和武則天親自選她為太子妃,婚期已定,武敏之竟****了她。

武則天於是給唐高宗上書,揭露他前後的罪惡,請求將他放逐到邊遠地區。

六月,丙子(十一日),唐高宗命令把武敏之流放到雷州,恢復他的本姓賀蘭。

敏之走到韶州,被用馬韁繩絞死。

朝廷官吏中不少人因曾與他交遊,被流放嶺南。

[4]秋,七月,乙未朔,高侃破高麗餘眾於安市城。

[4]秋季,七月,乙未朔(初一),高侃在安市城打敗叛唐的高麗殘餘部隊。

[5]九月,丙申,潞州刺史徐王元禮薨。

[5]九月,丙申(初二),潞州刺史徐王李元禮去世。

[6]冬,十一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6]冬季,十一月,甲午朔(初一),出現日食。

[7]車駕自東都幸許、汝;十二月,癸酉,校獵於葉縣;丙戌,還東都。

[7]唐高宗由東都洛陽巡遊許州、汝州;十二月,癸酉(初十),在葉縣進行圍獵;丙戌(二十三日),返回東都洛陽。

三年(壬申、672)

三年(壬申,公元672年)

[1]春,正月,辛丑,以太子左衛副率梁積壽為姚州道行軍總管,將兵討叛蠻。

[1]春季,正月,辛丑(初八),唐朝任命太子左衛副率梁積壽為姚州道行軍總管,率領軍隊討伐叛蠻。

[2]庚戌,昆明蠻十四姓二萬三千戶內附,置殷、敦、總三州。

[2]庚戌(十七日),昆明蠻十四姓二萬三千戶歸附唐朝。

唐朝在他們的居住地區設置殷州、敦州和總州。

[3]二月,庚午,徙吐谷渾於鄯州浩水南。

吐谷渾畏吐蕃之強,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狹,尋徙靈州,以其部落置安樂州,以可汗諾曷缽為刺史。

吐谷渾故地皆入於吐蕃。

[3]二月,庚午(初八),唐朝將吐谷渾遷移到鄯州浩水以南。

吐谷渾因畏懼吐蕃的強大,在鄯州住不踏實,同時也因該地區狹小,不久又遷移到靈州。

唐朝在他們的新住地設置安樂州,任命他們的可汗諾曷缽為州刺史。

吐谷渾原來的居住地都被吐蕃吞併。

[4]己卯,侍中永安郡公姜恪薨。

[4]己卯(十七日),侍中、永安郡公姜恪去世。

[5]夏,四月,庚午,上幸合璧宮。

[5]夏季,四月,庚午(初九)唐高宗巡幸合璧宮。

[6]吐蕃遣其大臣仲琮入貢,上問以吐蕃風俗,對曰:「吐蕃地薄氣寒,風俗樸魯;然法令嚴整,上下一心,議事常自下而起,因人所利而行之,斯所以能持久也。」

上詰以吞滅吐谷渾、敗薛仁貴、寇一逼一十涼州事,對曰:「臣受命貢獻而已,軍旅之事,非所聞也。」

上厚賜而遣之。

癸未,遣都水使者黃仁素使於吐蕃。

[6]吐蕃派遣大臣仲琮入朝進貢,唐高宗向他詢問吐蕃地方的風俗,他回答說:「吐蕃土地貧瘠,天氣寒冷,民風誠樸遲鈍,但法令嚴肅而完備,上下一心,討論政事常常自下而上,根據人們的利益所在而實施。

這是吐蕃能夠長期存在的原因。」

唐高宗又責問他有關吐蕃吞滅吐谷渾,打敗薛仁貴,以及侵一逼一十涼州等事。

他回答說:「我的任務只是前來進貢,至於軍事方面的事,則不是我所應當知道的。」

唐高宗賞賜他優厚的禮物,打發他返回吐蕃。

癸未(二十二日),唐朝派遣都水使者黃仁素出使吐蕃。

[7]秋,八月,壬午,特進高陽郡公許敬宗卒。

太常博士袁思古議:「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

按《謚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謚為繆。」

敬宗孫太子舍人彥伯訟思古與許氏有怨,請改謚。

太常博士王福議,以為:「得失一朝,榮辱千載。

若嫌隙有實,當據法推繩;如其不然,義不可奪。」

戶部尚書戴至德謂福曰:「高陽公任遇如是,何以謚之為繆?」

對曰:「昔晉司空何曾既忠且孝,徒以日食萬錢,秦秀謚之為『繆』。

許敬宗忠孝不逮於曾,而飲食男一女之累過之,謚之曰『繆』,無負許氏矣。」

詔集五品已上更議,禮部尚書陽思敬議:「按《謚法》,既過能改曰恭,請謚曰恭。」

詔從之。

敬宗嘗奏流其子昂於嶺南,又以女嫁蠻酋馮盎之子,多納其貨,故思古議及之。

福,勃之父也。

[7]秋季,八月,壬午(二十四日),特進高陽郡公許敬宗去世。

討論為他定謚號時,太常博士袁思古評論說:「許敬宗遺棄大兒子於邊遠地區,將小女兒嫁給夷貊,按照《謚法》:『名與實不符稱為繆』,請給他以『繆』的謚號。」

許敬宗的孫子太子舍人許彥伯指責袁思古與許家有私怨,請求改定別的謚號。

太常博士王福認為:「一時的得失,關係到千載的榮辱。

如藉機洩私怨是事實,應當依法論罪;否則,袁思古提的謚號按理是不應更改的。」

戶部尚書戴至德對王福說:「高陽郡公在朝廷中有這樣高的職位和待遇,何以給予『繆』的謚號?」

王福回答說:「從前晉朝司空何曾既忠且孝,只因每日飲食耗費萬錢,秦秀在他死後就給定謚號為『繆』。

許敬宗忠和孝都不及何曾,而飲食女色的耗費卻超過他。

給予『繆』的謚號,已對得起許敬宗了。」

唐高宗下詔令召集五品以上官員重新評議。

禮部尚書陽思敬評議說:「按照《謚法》,有了過失能改正稱為『恭』,請給他定謚號為『恭』。」

唐高宗下詔接受這個意見。

許敬宗曾向皇帝奏請將他兒子許昂流放嶺南,又曾將女兒嫁給蠻族首領馮盎的兒子,並多收取他的財物,所以袁思古的評議談到了此事。

王福就是王勃的父親。

[8]九月,癸卯,徙沛王賢為雍王。

[8]九月,癸卯(十五日),唐朝改封沛王李賢為雍王。

[9]冬,十月,己未,詔太子監國。

[9]冬季,十月,己未(初二),唐高宗下詔,令皇太子監理國家政事。

[10]壬戌,車駕發東都。

[10]壬戌(初五),唐高宗車駕從東都洛陽出發。

[11]十一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11]十一月,戊子朔(初一),出現日食。

[12]甲辰,車駕至京師。

[12]甲辰(十七日),唐高宗車駕回到京師長安。

[13]十二月,高侃與高麗餘眾戰於白水山,破之。

新羅遣兵救高麗,侃擊破之。

[13]十二月,唐將高侃與高麗殘餘部隊戰於白水山,高侃把他們打敗。

新羅派兵援救高麗,高侃也把他們打敗。

[14]癸卯,以左庶子劉仁軌同中書門下三品。

[14]癸卯(疑誤),唐朝任命左庶子劉仁軌為同中書門下三品。

[15]太子罕接宮臣,典膳丞全椒邢文偉輒減所供膳,並上書諫太子。

太子復書,謝以多疾及入侍少暇,嘉納其意。

頃之,右史缺,上曰:「邢文偉事吾子,能撤膳進諫,此直士也。」

擢為右史。

[15]太子很少接近東宮的屬官,典膳丞全椒人邢文偉便減少他的膳食,並上書規勸太子。

太子在給他的覆信中承認錯誤,表示接受他的意見,提出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自己多病,而且需要經常入宮侍候皇帝,空閒時間少。

不久,右史職位出現空缺,唐高宗說:「邢文偉侍奉我兒子,能用撤減膳食的方式進行規勸,這是耿直的人」,於是提升他為右史。

太子因宴集,命宮臣擲倒,次至左奉裕率王及善,及善曰:「擲倒自有伶官,臣若奉令,恐非所以羽翼殿下也。」

太子謝之。

上聞之,賜及善縑百匹,尋遷左千牛衛將軍。

太子在一次宴會時,命令東宮的屬官表演「擲倒」的雜耍。

當依次該左奉裕率王及善表演時,他說:「表演『擲倒』,本是樂官的事,如果我執行您的命令,恐怕就失去輔佐殿下的身份了。」

太子向他承認了錯誤。

唐高宗聽說這個情況後,賞賜給王及善縑一百匹,不久又提升他為左千牛衛將軍。

四年(癸酉、673)

四年(癸酉,公元673年)

[1]春,正月,丙辰,絳州刺史鄭惠王元懿薨。

[1]春季,正月,丙辰(二十九日),唐朝絳州刺史鄭惠王李元懿去世。

[2]三月,丙申,詔劉仁軌等改修國史,以許敬宗等所記多不實故也。

[2]三月,丙申(初十),唐高宗下詔書,命劉仁軌等改修國史,因為原來許敬宗等所記錄的國史多不符合事實。

[3]夏,四月,丙子,車駕幸九成宮。

[3]夏季,四月,丙子(疑誤),唐高宗車駕到達九成宮。

[4]閏五月,燕山道總管、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大破高麗叛者於瓠蘆河之西,俘獲數千人,餘眾皆奔新羅。

時謹行妻劉氏留伐奴城,高麗引攻之,劉氏擐甲帥眾守城,久之,虜退。

上嘉其功,封燕國夫人。

謹行,人突地稽之子也,武力絕人,為眾夷所憚。

[4]閏五月,燕山道總管、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在瓠蘆河以西大敗高麗反叛者,俘虜數千人,其餘的都投奔新羅。

當時李謹行的妻子劉氏居留伐奴城,高麗帶領人來攻城,劉氏披甲率眾守城,相持一段時間後,敵人終於撤退了。

唐高宗嘉獎她的功勞,封她為燕國夫人。

李謹行是人突地稽的兒子,勇一猛過人,使許多夷人畏懼。

[5]秋,七月,婺州大水,溺死者五千人。

[5]秋季,七月,婺州發生大水災,被淹死的有五千人。

[6]八月,辛丑,上以瘧疾,令太子於延福殿受諸司啟事。

[6]八月,辛丑(十九日),唐高宗因患瘧疾,命令太子在延福殿接受各部門陳述事情。

[7]冬,十月,壬午,中書令閻立本薨。

[7]冬季,十月,壬午(初一),中書令閻立本去世。

[8]乙巳,車駕還京師。

[8]乙巳(二十四日),唐高宗車駕返回京師長安。

[9]十二月,丙午,弓月、疏勒二王來降。

西突厥興昔亡可汗之世,諸部離散,弓月及阿悉吉皆叛。

蘇定方之西討也,擒阿悉吉以歸。

弓月南結吐蕃,北招咽面,共攻疏勒,降之。

上遣鴻臚卿蕭嗣業發兵討之。

嗣業兵未至,弓月懼,與疏勒皆入朝;上赦其罪,遣歸國。

[9]十二月,丙午(二十五日),弓月王和疏勒王來投降唐朝。

當初,西突厥興昔亡可汗統治的時候,屬下諸部離散,弓月和阿悉吉都反叛。

後來唐將蘇定方領兵討伐西突厥,擒阿悉吉返回唐朝,弓月便向南邊勾結吐蕃,向北邊招引咽面,共同進攻疏勒,迫使疏勒投降。

於是唐高宗派遣鴻臚卿蕭嗣業發兵討伐弓月。

蕭嗣業率領的兵馬尚未到達,弓月畏懼,便與疏勒一起來唐朝投降。

唐高宗赦免他的罪過,遣送他回國。

上元元年(甲戌、674)

上元元年(甲戌,公元674年)

[1]春,正月,壬午,以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衛尉卿李弼、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副之,發兵討新羅。

時新羅王法敏既納高麗叛眾,又據百濟故地,使人守之。

上大怒,詔削法敏官爵;其弟右驍衛員外大將軍、臨海郡公仁問在京師,立以為新羅王,使歸國。

[1]春季,正月,壬午(疑誤),唐高宗任命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衛尉卿李弼、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為劉仁軌的副手,領兵討伐新羅。

當時新羅王金法敏既接納高麗叛兵,又佔據百濟原有的土地,並派人鎮守。

唐高宗對此十分憤怒,下令削除新羅王金法敏的官爵;另立他居留在京師長安的弟弟右驍衛大將軍、臨海郡公金仁問為新羅王,並派他回國。

[2]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2]三月,辛亥朔(初一),出現日食。

[3]賀蘭敏之既得罪,皇后奏召武元爽之子承嗣於嶺南,襲爵周公,拜尚衣奉御;夏,四月,辛卯,遷宗正卿。

[3]賀蘭敏之獲罪以後,皇后武則天奏請從嶺南召回她哥哥武元爽的兒子武承嗣,承襲周國公的爵位,擔任尚衣奉御。

夏季,四月,辛卯(十二日),升任宗正卿。

[4]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簡公為宣皇帝,妣張氏為宣莊皇后;懿王為光皇帝,妣賈氏為光懿皇后;太武皇帝為神堯皇帝,太穆皇后為太穆神皇后;文皇帝為太宗文武聖皇帝,文德皇后為文德聖皇后。

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後,以避先帝、先後之稱。

改元,赦天下。

[4]秋季,八月,壬辰(十五日),唐高宗追尊他的七世祖宣簡公李熙為宣皇帝,七世祖母張氏為宣莊皇后;六世祖懿王李天賜為光皇帝,六世祖母賈氏為光懿皇后;祖父太武皇帝李淵為神堯皇帝,祖母太穆皇后為太穆神皇后;父親文皇帝李世民為太宗文武聖皇帝,母親文德皇后為文德聖皇后。

為了迴避已故皇帝、皇后的稱號,唐高宗改稱天皇,皇后武則天改稱天後;改年號為上元,赦免天下罪人。

[5]戊戌,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帶;四品服深緋,金帶;五品服淺緋,金帶;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並銀帶;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並石帶;庶人服黃,銅鐵帶。

自非庶人,不聽服黃。」

[5]戊戌(二十一日),唐高宗詔命:「文武官員三品以上穿紫色衣服,佩金玉帶;四品穿深紅色衣服,佩金帶;五品穿淺紅色衣服,佩金帶;六品穿深綠色衣服,七品穿淺綠色衣服,都佩銀帶;八品穿深青色衣服,九品穿淺青色衣服,都佩黃銅帶;無官爵的平民百姓穿黃色衣服,佩銅鐵帶。

其餘工商雜戶,不許穿黃色衣服。」

[6]九月,癸丑,詔追復長孫晟、長孫無忌官爵,以無忌曾孫翼襲爵趙公,聽無忌喪歸,陪葬昭陵。

[6]九月,癸丑(初七),唐高宗命令恢復長孫晟、長孫無忌官爵,讓長孫無忌曾孫長孫翼承襲趙公爵位;准許長孫無忌的遺體從流放地黔州送回長安,陪葬在唐太宗的昭陵。

[7]甲寅,上御翔鸞閣,觀大。

分音樂為東西朋,使雍王賢主東朋,周王顯主西朋,角勝為樂,郝處俊諫曰:「二王春秋尚少,志趣未定,當推梨讓棗,相親如一。

今分二朋,遞相誇競,俳優小人,言辭無度,恐其交爭勝負,譏誚失禮,非所以崇禮義,勸敦睦也。」

上瞿然曰:「卿遠識,非眾人所及也。」

遽止之。

[7]甲寅(初八),唐高宗登翔鸞閣,觀看大會飲,分樂隊為東西兩部分,讓雍王李賢主持東半部,周王李顯主持西半部,東西兩部分相比賽勝負以取樂。

郝處俊對唐高宗規勸說:「雍王和周王還屬少年,志趣尚未定型,應當『推梨讓棗』,互諒互讓,親密無間。

現在分成兩部分互相誇耀競爭,歌舞藝人,言語本來就沒有節制,為了爭勝負,恐怕難免互相譏諷指責而失禮,這不是崇尚禮義,鼓勵親一愛一和睦的做法。」

唐高宗震驚地說:「你的遠見卓識,不是大家所能及的。」

於是立即下令停止比賽。

是日,衛尉卿李弼暴卒於宴所,為之廢一日。

這一天,衛尉卿李弼暴死在宴會上,為悼念他,停止大會飲一天。

[8]冬,十一月,丙午朔,車駕發京師;己酉,校獵華山之曲武原;戊辰,至東都。

[8]冬季,十一月,丙午朔(初一),唐高宗從京師長安出發;己酉(初四),在華山下的曲武原圍獵;戊辰(二十三日),到達東都洛陽。

[9]箕州錄事參軍張君澈等誣告刺史蔣王惲及其子汝南郡王煒謀反,敕通事舍人薛思貞馳傳往按之。

十二月,癸未,惲惶懼,自縊死,上知其非罪,深痛惜之,斬君澈等四人。

[9]箕州錄事參軍張君澈等誣告箕州刺史蔣王李惲和他的兒子汝南郡王李煒謀反。

唐高宗命令通事舍人薛思貞乘驛站的馬車趕去審查此事。

十二月,癸未(初八),蔣王李惲畏懼,上吊自一殺。

唐高宗知道他沒有罪,深感痛惜,於是處死張君澈等四人。

[10]戊子,于闐王伏雄來朝。

[10]戊子(十三日),于闐王尉遲伏雄前來朝見天子。

[11]辛卯,波斯王卑路斯來朝。

[11]辛卯(十六日),波斯王卑路斯前來朝見天子。

[12]壬寅,天後上表,以為:「國家聖緒,出自玄元皇帝,請令王公以下皆習《老子》,每歲明經,准《孝經》、《論語》策試。

又請「自今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

又,京官八品以上,宜量加俸祿。」

及其餘便宜,合十二條。

詔書褒美,皆行之。

[12]壬寅(二十七日),天後武則天上表高宗,認為:「國家聖業的開端,出自玄元皇帝,請皇帝命令王公以下各級官員都學習《老子》,每年明經科加試《老子》,考試方法同《孝經》、《論語》一樣。」

又請求「從現在起,父親仍在世,為死去的母親服喪,著齊衰三年。

又,八品以上在京官員,應當酌量增加俸祿」,以及其他應辦的事情,共十二條。

唐高宗下詔對武則天給予表揚,全部接受並實行她的建議。

[13]是歲,有劉曉者,上疏論選,以為:「今選曹以檢勘為公道,書判為得人,殊不知考其德行才能。

況書判借人者眾矣。

又,禮部取士,專用文章為甲乙,故天下之士,皆捨德行而趨文藝,有朝登甲科而夕陷刑辟者,雖日誦萬言,何關理體!文成七步,未足化人。

況盡心卉木之間,極筆煙霞之際,以斯成俗,豈非大謬!夫人之慕名,如水趨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陛下若取士以德行為先,文藝為末,則多士雷奔,四方風動矣!」

[13]本年,有個叫劉曉的人,給唐高宗上書論選拔人才。

他以為:「現今吏部以考查功過為公平,以書法和判文作為獲取人才的手段,而不知道考察人的道德品行和才能。

何況假借別人的書法和判文的人多著呢!還有,禮部取士,專以文章定等次,因此天下的士人都捨棄道德品行而追求寫作技巧,結果出現了早上考取甲等進士,晚上即因犯法而被治罪的人。

這樣的人,即使每日能誦讀上萬言,與治道又有什麼關係!能在行走七步的時間內寫成文章,不足以教化百姓。

況且把心思全貫注在花草樹木之間,將筆墨全耗費在雲霞之際,這種情況竟成為風氣,豈不是太荒謬了!人們羨慕聲名的本一性一,就像水必然向下流一樣,在上一位的人喜歡什麼,在下位的人喜歡的程度就一定會超過他們。

陛下如果選拔人才,首先考慮道德品行,寫作技巧只放在末位,則眾多的士人就會雷厲風行地修養德行,四方就會聞風響應。」

二年(乙亥、675)

二年(乙亥,公元675年)

[1]春,正月,丙寅,以于闐國為毗沙都督府,分其境內為十州,以于闐王尉遲伏雄為毗沙都督。

[1]春季,正月,丙寅(二十一日),唐朝在于闐國設立毗沙都督府,將于闐國分為十州,任命于闐王尉遲伏雄為毗沙都督。

[2]辛未,吐蕃遣其大臣論吐渾彌來請和,且請與吐谷渾復修鄰好;上不許。

[2]辛未(二十六日),吐蕃派遣大臣論吐渾彌到唐朝求和,而且請求與吐谷渾恢復睦鄰關係;唐高宗不允許。

[3]二月,劉仁軌大破新羅之眾於七重城;又使浮海,略新羅之南境,斬獲甚眾。

仁軌引兵還。

詔以李謹行為安東鎮撫大使,屯新羅之買肖城以經略之,三戰皆捷,新羅乃遣使入貢,且謝罪;上赦之,復新羅王法敏官爵。

金仁問中道而還,改封臨海郡公。

[3]二月,劉仁軌在七重城大敗新羅的部隊;又讓從海路奪取新羅南部地區,殺死和俘虜很多人。

劉仁軌率兵返回。

唐高宗下詔任命李謹行為安東鎮撫大使,屯兵新羅的買肖城,以經營該地區,李謹行打了三仗都取得勝利,新羅於是派遣使者到唐朝進貢,並且請罪;唐高宗赦免了他們,並恢復新羅王金法敏的官職和爵位。

金法敏的弟弟金仁問中途返回唐朝,改封為臨海郡公。

[4]三月,丁巳,天後祀先蠶於邙山之陽;百官及朝集使皆陪位。

[4]三月,丁巳(十三日),天後武則天在邙山之南祭蠶神,朝廷官員及各州的朝集使,都出席陪祭。

[5]上苦風眩甚,議使天後攝知國政。

中書侍郎同三品郝處俊曰:「天子理外,後理內,天之道也。

昔魏文著令,雖有幼主,不許皇后臨朝,所以杜禍亂之萌也。

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後乎!」中書侍郎昌樂李義琰曰:「處俊之言至忠,陛下宜聽之!」上乃止。

[5]唐高宗受嚴重風眩病的困擾,商議由天後武則天代理國家政事,中書侍郎、同三品郝處俊說:「皇帝治理外朝,皇后治理後宮,是天經地義的。

從前魏文帝曹丕曾立下法令,雖然皇帝幼小,也不許太后臨朝聽政,為的是防止禍亂發生。

陛下為何不將高祖、太宗的天下傳給子孫,而托付給天後呢!」中書侍郎昌樂人李義琰說:「郝處俊的話是最忠誠的,陛下應當聽取!」唐高宗於是放棄原來的打算。

[6]天後多引文學之士著作郎元萬頃、左史劉之等,使之撰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凡千餘卷。

朝廷奏議及百司表疏,時密令參決,以分宰相之權,時人謂之北門學士。

之,子翼之子也。

[6]天後武則天廣泛招攬文人學士,如著作郎元萬頃、左史劉之等,要他們撰寫《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共一千多卷。

朝廷的奏議及各部門的表疏,時常秘密地讓他們參與裁決,以此來削減宰相的權力,當時的人稱這批人為北門學士。

劉之就是劉子翼的兒子。

[7]夏,四月,庚辰,以司農少卿韋弘機為司農卿。

弘機兼知東都營田,受詔完葺宮苑。

有宦者於苑中犯法,弘機杖之,然後奏聞。

上以為能,賜絹數十匹,曰:「更有犯者,卿即杖之,不必奏也。」

[7]夏季,四月,庚辰(初六),唐朝任命司農少卿韋弘機為司農卿。

韋弘機兼管東都洛陽屯田事務,奉命維修東都的宮殿園林。

有宦官在皇帝園林裡犯法,韋弘機先行杖打,然後再向唐高宗報告。

唐高宗認為他辦事能幹,賞賜他數十匹絹,說:「再有類似的犯法者,你就拷打,不必報告。」

[8]初,左千牛將軍長安趙尚高祖女常樂公主,生女為周王顯妃。

公主頗為上所厚,天後惡之。

辛巳,妃坐廢,幽閉於內侍省,食料給生者,防人候其突煙,已而數日煙不出,開視,死腐矣。

自定州刺史貶栝州刺史,令公主隨之官,仍絕其朝謁。

[8]當初,左千牛將軍長安人趙娶唐高祖的女兒常樂公主,所生女兒即周王李顯的妃。

常樂公主得到唐高宗的厚待,天後武則天因此憎恨她。

辛巳(初七),周王的妃因犯罪被廢黜,禁閉在內侍省,送給的食物都是生的,看守觀察她的煙囪是否冒煙,後來發現有幾天不冒煙,打開門一看,人已死去並腐爛了。

趙也由定州刺史貶為栝州刺史,同時命令常樂公主隨他赴任,不許他們回京師長安朝見唐高宗。

[9]太子弘仁孝謙謹,上甚一愛一之;禮接士大夫,中外屬心。

天後方逞其志,太子奏請,數迕旨,由是失一愛一於天後。

義陽、宣城二公主,蕭淑妃之女也,坐母得罪,幽於掖庭,年逾三十不嫁。

太子見之驚惻,遽奏請出降,上許之。

天後怒,即日以公主配當上翊衛權毅、王遂古。

己亥,太子薨於合璧宮,時人以為天後鴆之也。

[9]太子李弘仁一愛一孝順、謙虛謹慎,唐高宗很喜歡他。

他對士大夫能以禮相待,得到了朝廷內外的一愛一戴。

天後武則天正要施展個人抱負,太子李弘奏事多次違反她的旨意,因此武則天對他不喜歡。

義陽、宣城二位公主,是蕭淑妃的女兒,因受母親牽連而獲罪,被囚禁在後宮中,年過三十不能結婚。

太子李弘見到這種情況,既吃驚又同情,便立即上奏請求准許她們出嫁,得到唐高宗的批准。

武則天很惱火,當天便把她們分別嫁給正在值班的翊衛權毅、王遂古。

己亥(二十五日),太子李弘死於合璧宮,當時人以為是被天後武則天用鴆酒毒死的。

壬寅,車駕還洛陽宮。

五月,戊申,下詔:「朕方欲禪位皇太子,而疾遽不起,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可謚為孝敬皇帝。

壬寅(二十八日),唐高宗回到洛陽宮。

五月,戊申(初五),唐高宗下詔說:「朕正準備把帝位禪讓給太子,而他忽然一病不起。

應當重申以前的旨意,給予尊貴的名號,可定謚號為孝敬皇帝。」

六月,戊寅,立雍王賢為皇太子,赦天下。

六月,戊寅(初五),唐朝立雍王李賢為皇太子,赦免天下罪人。

[10]天後惡慈州刺史杞王上金,有司希旨奏其罪;秋,七月,上金坐解官,澧州安置。

[10]天後武則天厭惡慈州刺史杞王李上金,有關部門迎一合她的旨意奏報他有罪。

秋季,七月,李上金因此被解除職務,在澧州安置。

[11]八月,庚寅,葬孝敬皇帝於恭陵。

[11]八月,庚寅(十九日),唐朝葬孝敬皇帝李弘於恭陵。

[12]戊戌,以戴至德為右僕射,庚子,以劉仁軌為左僕射,並同中書門下三品如故。

張文為侍中,郝處俊為中書令;李敬玄為吏部尚書兼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中如故。

[12]戊戌(二十七日),唐朝任命戴至德為右僕射,庚子(二十九日),任命劉仁軌為左僕射,兩人都仍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任命張文為侍中,郝處俊為中書令;李敬玄為吏部尚書兼左庶子,仍然擔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劉仁軌、戴至德更日受牒訴,仁軌常以美言許之,至德必據理難詰,未嘗與奪,實有冤結者,密為奏辯。

由是時譽皆歸仁軌。

或問其故,至德曰:「威福者人主之一柄一,人臣安得****之!」上聞,深重之。

有老嫗欲詣仁軌陳牒,誤詣至德,至德覽之未終,嫗曰:「本謂是解事僕射,乃不解事僕射邪!遍我牒!」至德笑而授之。

時人稱其長者。

文時兼大理卿,囚聞改官,皆慟哭。

文一性一嚴正,諸司奏議,多所糾駁,上甚委之。

劉仁軌、戴至德按日輪流接受訟辭。

劉仁軌常用動聽的言詞答應遞訟辭人的要求,戴至德定要據理責問,未曾輕易答應或否定,確實有冤枉的,才私下上奏皇帝為其申辯。

因此,當時美好的聲譽都歸於劉仁軌。

有人問戴至德,這是什麼緣故,他說:「刑罰和賞賜都是皇帝的權力,作臣下的怎能盜用呢!」唐高宗聽到這話後,很器重他。

曾有老婦人要找劉仁軌呈遞訟辭,錯找了戴至德。

戴至德還未完看完訟辭,老婦人發現找錯了,說:「原來以為是懂事的僕射,竟是不懂事的僕射!快把訟辭還我!」戴至德笑著把訟辭交還她。

當時人稱讚他是個恭謹忠厚的人。

張文當時兼任大理卿,囚犯們聽說他改任侍中,無不痛哭。

張文秉一性一嚴肅正直,各部門向皇帝陳述問題的上書,他常加以糾正或提出異議,唐高宗很依靠他。

儀鳳元年(丙子、676)

儀鳳元年(丙子,公元676年)

[1]春,正月,壬戌,徙翼王輪為相王。

[1]春季,正月,壬戌(二十三日),唐朝改封冀王李輪為相王。

[2]納州獠反,敕黔州都督發兵討之。

[2]納州獠人反叛唐朝,唐高宗命令黔州都督發兵討伐。

[3]二月,甲戌,徙安東都護府於遼東故城;先是有華人任東官者,悉罷之。

徙熊津都督府於建安故城;其百濟戶口先徙於徐、兗等州者,皆置於建安。

[3]二月,甲戌(初六),唐朝將安東都護府遷至遼東故城;這以前有華人在安東任官的,一律免職。

又將熊津都督府遷至建安故城;原先已遷至徐、兗等州居住的百濟人,都安置在建安。

[4]天後勸上封中岳;癸未,詔以今冬有事於嵩山。

[4]天後武則天勸唐高宗封中岳嵩山;癸未(十五日),唐高宗下詔說,定於今年冬季封嵩山。

[5]丁亥,上幸汝州之溫湯。

[5]丁亥(十九日),唐高宗到達汝州溫泉。

[6]三月,癸卯,黃門侍郎來恆、中書侍郎薛元超並同中書門下三品。

恆,濟之兄;元超,收之子也。

[6]三月,癸卯(初五),黃門侍郎來恆、中書侍郎薛元超都任同中書門下三品。

來恆是來濟的哥哥;薛元超是薛收的兒子。

[7]甲辰,上還東都。

[7]甲辰(初六),唐高宗返回東都洛陽。

[8]閏月,吐蕃寇鄯、廓、河、芳等州,敕左監門衛中郎將令狐智通發興、鳳等州兵以御之。

己卯,詔以吐蕃犯塞,停封中岳。

乙酉,以洛州牧周王顯為洮州道行軍元帥,將工部尚書劉審禮等十二總管,并州大都督相王輪為涼州道行軍元帥,將左衛大將軍契何力等,以討吐蕃。

二王皆不行。

[8]閏三月,吐蕃侵擾鄯、廓、河、芳等州,唐高宗命令左監門衛中郎將令狐智通征發興、鳳等州的兵士抵禦他們。

己卯(十一日),唐高宗下詔說,因吐蕃侵犯邊塞,停止封中岳嵩山。

乙酉(十七日),唐朝任命洛州牧周王李顯為洮州道行軍元帥,率領工部尚書劉審禮等十二總管;并州大都督相王李輪為涼州道行軍元帥,率領左衛大將軍契何力等人,討伐吐蕃。

李顯、李輪都沒有到任。

[9]庚寅,車駕西還。

[9]庚寅(二十二日),唐高宗西返長安。

[10]甲寅,中書侍郎李義琰同中書門下三品。

[10]甲寅(疑誤),中書侍郎李義琰同中書門下三品。

[11]戊午,車駕至九成宮。

[11]戊午(疑誤),唐高宗到達九成宮。

[12]六月,癸亥,黃門侍郎晉陵高智周同中書門下三品。

[12]六月,癸亥(二十七日),黃門侍郎晉陵人高智周同中書門下三品。

[13]秋,八月,乙未,吐蕃寇疊州。

[13]秋季,八月乙未(疑誤),吐蕃侵擾疊州。

[14]壬寅,敕:「桂、廣、交、黔等都督府,比來注擬土人,簡擇未一精一,自今每四年遣五品已上清正官充使,仍令御史同往注擬。」

時人謂之南選。

[14]壬寅(初七),唐高宗命令:「桂、廣、交、黔等都督府,近來任命當地人中為官,挑選不當。

從現在起,每四年一次,派遣五品以上清正官員充任使者,並令御史一同前往選任官員。」

當時人稱它為南選。

[15]九月,壬申,大理奏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左監門中郎將范懷義誤斫昭陵柏,罪當除名;上特命殺之。

大理丞太原狄仁傑奏:「二人罪不當死。」

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殺則為不孝。」

仁傑固執不已,上作色,令出,仁傑曰:「犯顏直諫,自古以為難。

臣以為遇傑、紂則難,遇堯、舜則易。

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殺之,是法不信於人也,人何所措其手足!且張釋之有言:『設有盜長陵一土,陛下何以處之?』今以一株柏殺二將軍,後代謂陛下為何如矣!臣不敢奉詔者,恐陷陛下於不道,且羞見釋之於地下故也。」

上怒稍解,二人除名,流嶺南。

後數日,擢仁傑為侍御史。

[15]九月,壬申(初七),大理寺上奏說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左監門中郎將范懷義誤砍昭陵柏樹,論罪應當除去官吏名籍;唐高宗特意命令處死他們。

大理丞太原人狄仁傑上奏說:「這兩人的罪行不夠處死。」

唐高宗說:「權善才等砍昭陵柏樹,我不殺他們就是不孝。」

狄仁傑一再堅持自己的意見,唐高宗滿臉怒色,命令他出去,狄仁傑說:「冒犯皇帝的威嚴,直言規勸,自古以來就認為很難作到。

我以為遇到桀、紂則困難,遇到堯、舜則容易。

現在依照法律不該處死的人,而陛下特意殺他,是法律不能取信於人,人們將何所適從?漢朝張釋之對文帝說過:『假如有人****高祖長陵一土,陛下如何處分他?』現在因砍一棵柏樹而殺兩位將軍,後代會認為陛下是怎麼樣的君主?我之所以不執行處死他們的命令,是恐怕使陛下陷於無道的處境,而且無臉見張釋之於九泉之下的緣故。」

唐高宗的怒氣這才消解,權善才、范懷義被除去名籍,流放嶺南。

幾天以後,朝廷提升狄仁傑為侍御史。

初,仁傑為并州法曹,同僚鄭崇質當使絕域。

崇質母老且病,仁傑曰:「彼母如此,豈可使之有萬里之憂!」詣長史藺仁基,請代之行。

仁基素與司馬李孝廉不葉,因相謂曰:「吾輩豈可不自愧乎!」遂相與輯睦。

當初,狄仁傑為并州法曹,同事鄭崇質應當出使遙遠的地區。

鄭崇質的母親年老又有病,狄仁傑說:「他母親的情況如此,怎麼可以讓她有萬里離別的憂愁!」於是找到長史藺仁基,請求代替鄭崇質承擔出使的任務。

藺仁基一貫與司馬李孝廉不和,這時候兩人不禁相對說:「我們難道自己不感到羞愧麼?」

以後兩人和睦相處。

[16]冬,十月,車駕還京師。

[16]冬季,十月,唐高宗返回京師長安。

[17]丁酉,享太廟,用太學博士史璨議,後三年而,後二年而。

[17]丁酉(初三),唐朝集合祖先神主於太廟舉行祭,採納太學博士史璨的建議,祭以後三年舉行祭,祭以後二年舉行祭。

[18]郇王素節,蕭淑妃之子也,警敏好學。

天後惡之,自岐州史左遷申州刺史。

乾封初,敕曰:「素節既有舊疾,不須入朝。」

而素節實無疾,自以久不得入覲,乃著《忠孝論》。

王府倉曹參軍張柬之因使潛封其論以進。

後見之,誣以贓賄,丙午,降封鄱陽王,袁州安置。

[18]郇王李素節是蕭淑妃的兒子,機敏好學。

天後武則天討厭他,自岐州刺史降職為申州刺史。

乾封初年,唐高宗命令說:「李素節既然有病,就不必入宮朝見。」

其實李素節並沒有病。

自己覺得長期不得朝見皇帝,便撰寫了《忠孝論》。

他的王府倉曹參軍張柬之派人悄悄將他的《忠孝論》密封呈送唐高宗。

天後武則天見到後,誣告李素節貪贓受賄,丙午(十二日),降封他為鄱陽郡王,在袁州安置。

[19]十一月,壬申,改元,赦天下。

[19]十一月,壬申(初八),唐高宗更改年號為儀鳳,赦天下。

[20]庚寅,以李敬玄為中書令。

[20]庚寅(二十六日),唐朝任命李敬玄為中書令。

[21]十二月,戊午,以來恆為河南道大使,薛元超為河北道大使,尚書左丞鄢陵崔知悌、國子司業鄭祖玄為江南道大使,分道巡撫。

[21]十二月,戊午(二十五日),唐朝任命來恆為河南道大使,薛元超為河北道大使,尚書左丞鄢陵人崔知悌、國子司業鄭祖玄為江南道大使,分別前往各道巡視、安一撫。

二年(丁丑、677)

二年(丁丑,公元677年)

[1]春,正月,乙亥,上耕藉田。

[1]春季,正月,乙亥(十二日),唐高宗舉行耕種藉田典禮。

[2]初,劉仁軌引兵自熊津還,扶余隆畏新羅之一逼一十,不敢留,尋亦還朝。

二月,丁巳,以工部尚書高藏為遼東州都督,封朝鮮王,遣歸遼東,安輯高麗餘眾;高麗先在諸州者,皆遣與藏俱歸。

又以司農卿扶余隆為熊津都督,封帶方王,亦遣歸安輯百濟餘眾,仍移安東都護府於新城以統之。

時百濟荒殘,命隆寓居高麗之境。

藏至遼東,謀叛,潛與通;召還,徙邛州而死,散徙其人於河南、隴右諸州,貧者留安東城傍。

高麗舊城沒於新羅,餘眾散入及突厥,隆亦竟不敢還故地,高氏、扶余氏遂亡。

[2]當初,唐朝將領劉仁軌領兵從熊津返回,扶余隆畏懼新羅一逼一十迫,不敢逗留,不久也返回唐朝。

二月,丁巳(二十五日),唐朝任命工部尚書高藏為遼東州都督,封朝鮮王,送回遼東,安一撫高麗餘眾;高麗人先已安置在各州的,都與高藏一起送回遼東。

又任命司農卿扶余隆為熊津都督,封帶方王,也送他回去安一撫百濟餘眾,又遷移安東都護府於新城,以統轄遼東州和熊津。

當時百濟荒蕪殘破,命令扶余隆寓居高麗境內。

高藏來到遼東,陰謀反叛,暗通;被唐朝召回,遷徙到邛州後死去,他的部下被分散遷徙到河南、隴右各州,貧窮的留在安東城附近。

高麗舊城被新羅吞沒,餘眾分散投奔和突厥,扶余隆最終也不敢返回原居留地區,高氏、扶余氏於是滅亡。

[3]三月,癸亥朔,以郝處俊、高智周並為左庶子,李義琰為右庶子。

[3]三月,癸亥朔(初一),唐朝任命郝處俊、高智周為左庶子,李義琰為右庶子。

夏,四月,左庶子張大安同中書門下三品。

大安,公謹之子也。

夏季,四月,左庶子張大安同中書門下三品。

張大安是張公瑾的兒子。

[4]詔以河南、北旱,遣御史中丞崔謐等分道存問賑給。

侍御史寧陵劉思立上疏,以為:「今麥秀蠶老,農事方殷,敕使撫巡,人皆竦,忘其家業,冀此天恩,聚集參迎,妨廢不少。

既緣賑給,須立簿書,本欲安存,更成煩擾。

望且委州縣賑給,待秋務閒,出使褒貶。」

疏奏,謐等遂不行。

[4]唐高宗下詔,因河南、河北發生旱災,派遣御史中丞崔謐等分別到各道慰問救濟,侍御史寧陵人劉思立上書認為:「現在正當麥子一抽一穗春蠶吐絲的季節,農事正忙,皇帝派遣使者巡視安一撫,百姓翹首企待,歡欣鼓舞,忘了生產,期望得到皇帝的恩惠,聚集起來參拜、歡迎使者,對農事妨礙很大。

皇帝本意是安一撫一慰問百姓,結果卻造成對他們的困擾。

既然是為了救濟,官署應建立支付的帳薄,希望先委派各州縣救濟,等到秋後農閒,再派出使者到各地考核救濟工作的好壞。」

奏疏上達後,崔謐等便沒有出使。

[5]五月,吐蕃寇扶州之臨河鎮,擒鎮將杜孝升,令繼書說松州都督武居寂使降,孝升固執不從。

吐蕃軍還,捨孝升而去,孝升復帥餘眾拒守。

詔以孝升為游擊將軍。

[5]五月,吐蕃侵擾唐朝扶州的臨河鎮,擒獲鎮將杜孝升,命令他送信說服松州都督武居寂投降,杜孝升堅決拒絕。

吐蕃撤退時,沒有把杜孝升帶走,於是他又率領餘部防守臨河鎮。

唐高宗下令任命杜孝升為游擊將軍。

[6]秋,八月,徒周王顯為英王,更名哲。

[6]秋季,八月,唐朝改封周王李顯為英王,改名為李哲。

[7]命劉仁軌鎮洮河軍。

冬,十二月,乙卯,詔大發兵討吐蕃。

[7]唐朝命令劉仁軌鎮守洮河軍。

冬季,十二月,乙卯(二十七日),唐高宗下令大規模發兵討伐吐蕃。

[8]詔以顯慶新禮,多不師古,其五禮並依《周禮》行一事。

自是禮官益無憑守,每有大禮,臨時撰定。

[8]唐高宗下令:因顯慶年間所推行的新禮,多不傚法古禮,其後五禮均依照《周禮》執行。

從此禮官更加無所憑據,每次遇到大禮儀時,才臨時選定。

三年(戊寅、678)

三年(戊寅,公元678年)

[1]春,正月,辛酉,百官及蠻夷酋長朝天後於光順門。

[1]春季,正月,辛酉(初四),唐朝百官及蠻夷首領朝見天後武則天於光順門。

[2]劉仁軌鎮洮河,每有奏請,多為李敬玄所抑,由是怨之。

仁軌知敬玄非將帥才,欲中傷之,奏言:「西邊鎮守,非敬玄不可。」

敬玄固辭。

上曰:「仁軌須朕,朕亦自往,卿安得辭!」丙子,以敬玄代仁軌為洮河道大總管兼安一撫大使,仍檢校鄯州都督。

又命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李孝逸等發劍南、山南兵以赴之。

孝逸,神通之子也。

[2]劉仁軌鎮守洮河,每次上書向唐高宗提出什麼要求,多被李敬玄壓制,因此對他懷恨。

劉仁軌明知道李敬玄並無將帥的才能,為了陷害他,便上奏說:「西邊的鎮守任務,非李敬玄不能勝任。」

李敬玄對此一再推辭。

唐高宗對他說:「劉仁軌如果需要朕,朕也親自去,你怎麼能推辭呢!」丙子(十九日)任命李敬玄接替劉仁軌為洮河道大總管兼安一撫大使,並任檢校鄯州都督。

又命令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李孝逸等發劍南、山南兵支援他。

李孝逸是淮安王李神通的兒子。

癸未,遣金吾將軍曹懷舜等分往河南、北募猛士,不問布衣及仕宦。

癸未(二十六日),唐朝派遣金吾將軍曹懷舜等分別往河南、河北招募勇士,不論平民還是官員都可應募。

[3]夏,四月,戊申,赦天下,改來年元為通乾。

[3]夏季,四月,戊申(二十二日),唐朝大赦天下罪人,改明年年號為通乾。

[4]五月,壬戌,上幸九成宮。

丙寅,山中雨,大寒,從兵有凍死者。

[4]五月,壬戌(初七),唐高宗到達九成宮。

丙寅(十一日),山中下雨,天氣寒冷,隨從的士兵有人被凍死。

[5]秋,七月,李敬玄奏破吐蕃於龍支。

[5]秋季,七月,李敬玄上奏唐高宗說,在龍支打敗吐蕃。

[6]上初即位,不忍觀《破陳樂》,命撤之。

辛酉,太常少卿韋萬石奏:「久寢不作,懼成廢缺。

請自今大宴會復奏之。」

上從之。

[6]唐高宗初即位時,沒耐心觀看歌舞《破陣樂》,下令撤除。

辛酉(初七),太常少卿韋萬石上奏說:「久不演唱,《破陣樂》恐怕要失傳。

請求今後遇到大宴會時恢復演唱。」

唐高宗聽從他的意見。

[7]九月,辛酉,車駕還京師。

[7]九月,辛酉(初七),唐高宗返回京師長安。

[8]上將發兵討新羅,侍中張文臥疾在家,自輿入見,諫曰:「今吐蕃為寇,方發兵西討;新羅雖雲不順,未嘗犯邊,若又東征,臣恐公私不勝其弊。」

上乃止。

癸亥,文薨。

[8]唐高宗將要發兵討伐新羅,侍中張文臥病在家,得知後便自己坐轎入宮晉見唐高宗,規勸說:「現在吐蕃侵擾,正發兵向西討伐;新羅雖說不馴服,但還未曾侵犯邊境,如果又發兵東征,我恐怕官府和百姓都難於承受這種負擔。」

唐高宗於是停止發兵東征。

癸亥(初九日),張文去世。

[9]丙寅,李敬玄將兵十八萬與吐蕃將論欽陵戰於青海之上,兵敗,工部尚書、右衛大將軍彭城僖公劉審禮為吐蕃所虜。

時審禮將前軍深入,頓於濠所,為虜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

聞審禮戰沒,狼狽還走,頓於承風嶺,阻泥溝以自固,虜屯兵高岡以壓之。

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夜帥敢死之士五百人襲擊虜營,虜眾潰亂,其將跋地設引兵遁去,敬玄乃收餘眾還鄯州。

[9]丙寅(十二日),李敬玄率兵十八萬與吐蕃將領論欽陵交戰於青海之上,打了敗仗,工部尚書、右衛大將軍彭城僖公劉審禮被吐蕃俘虜。

當時劉審禮正率前軍深入敵境,駐紮在濠所,被吐蕃攻擊,李敬玄畏懼,不敢前去救援。

聽說劉審禮戰敗被俘,他又狼狽後撤,駐紮在承風嶺,利用泥溝自我防衛,吐蕃屯兵高崗,居高臨下向他施加壓力。

左領軍員外將軍黑齒常之,夜間率領敢死隊五百人襲擊吐蕃軍營,吐蕃軍潰散,他們的將領跋地設領兵逃走,李敬玄於是收集殘餘士兵返回鄯州。

審禮諸子自縛詣闕,請入吐蕃贖其父,敕聽次子易從詣吐蕃省之。

比至,審禮已病卒,易從晝夜號哭不絕聲;吐蕃哀之,還其一屍一,易從徒跣負之以歸。

劉審禮的幾個兒子自己捆一綁著來到皇宮門前,請求赴吐蕃贖回他們的父親。

唐高宗准許他的次子劉易從去吐蕃探望。

等到他抵達吐蕃時,劉審禮已病死。

劉易從日夜不停地痛哭;吐蕃人同情他,交還他父親的遺體。

劉易從背著父親遺體,赤足步行而歸。

上嘉黑齒常之之功,擢拜左武衛將軍,充河源軍副使。

唐高宗嘉獎黑齒常之的功勞,提升他為左武衛將軍,充任河源軍副使。

李敬玄之西征也,監察御史原武婁師德應猛士詔從軍,及敗,敕師德收集散亡,軍乃復振。

因命使於吐蕃,吐蕃將論贊婆迎之赤嶺。

師德宣導上意,諭以禍福,贊婆甚悅,為之數年不犯邊。

師德遷殿中侍御史,充河源軍司馬,兼知營田事。

李敬玄西征時,監察御史原武人婁師德在朝廷招募勇士時應募從軍。

西征失敗,唐高宗命令婁師德收集被打散的兵卒,軍力又得以恢復,於是又命令他出使吐蕃。

吐蕃將領論贊婆在赤嶺迎接他。

他向論贊婆傳達唐高宗的旨意,指明利害關係,論贊婆很高興,為此好幾年沒有侵擾唐朝邊境。

婁師德升任殿中侍御史,充任河源軍司馬,兼管屯田事宜。

上以吐蕃為憂,悉召侍臣謀之,或欲和親以息民;或欲嚴設守備,俟公私富實而討之;或欲亟發兵擊之。

議竟不決,賜食而遣之。

唐高宗認為與吐蕃的關係是可憂慮的事情,於是召集全部身邊的大臣討論對策,有人想用和親的辦法求取和平,使百姓得到休息;有人想加強守備,待公私都富足時再討伐;有人想馬上發兵討伐。

討論到最後也沒有取得一致意見,只好賜給大家一頓飯吃,然後讓他們散去。

太學生宋城魏元忠上封事,言御吐蕃之策,以為:「理國之要,在文與武。

今言文者則以辭華為首而不及經綸,言武者則以騎射為先而不及方略,是皆何益於理亂哉!筆陸機著《辨亡》之論,無救河橋之敗,養由基射穿七札,不濟鄢陵之師,此已然之明效也。

古語有之:『人無常俗,政有理亂;兵無強弱,將有巧拙。

』故選將當以智略為本,勇力為末。

今朝廷用人,類取將門子弟及死事之家,彼皆庸人,豈足當閫外之任!李左車、陳湯、呂蒙、孟觀,皆出貧賤而立殊功,未聞其家代為將也。

太學生宋城人魏元忠給唐高宗上密封的奏章,獻防禦吐蕃的計策,認為:「治理國家,關鍵在文和武兩個方面。

現今講文的人只以言詞華麗為首要,而不涉及籌劃治理國家大事;講武的人只以騎馬射箭為先,而不涉及計謀策略。

這對國家的治亂有什麼益處呢?所以陸機著《辯亡論》,總結孫吳興亡的原因,但挽救不了他自己在河橋的敗亡;楚國大夫養由基有射穿七層甲片的勇力,也不能避免楚軍在鄢陵之戰中失敗。

這已經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古語中有這樣的說法:『人沒有一成不變的習俗,政事卻有治理得好和壞;兵士無所謂強與弱,將領卻有聰明和笨拙。

』所以選擇將領應當以謀賂為根本,勇力為次要。

現今朝廷用人,一般都錄用將門子弟和為國事而犧牲的人的家屬。

他們都是平庸的人,怎麼能擔當軍事重任!李左車、陳湯、呂蒙、孟觀,都出身貧賤而建立特殊功勳,未曾聽說他們家世代都是武將。

夫賞罰者,軍國之切務,苟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堯、舜不能以致理。

議者皆云:『近日征伐,虛有賞格而無事實。

』蓋由小才之吏,不知大體,徒惜勳庸,恐虛倉庫。

不知士不用命,所損幾何!黔首雖微,不可欺罔。

豈得懸不信之令,設虛賞之科,而望其立功乎!自蘇定方征遼東,李破平壤,賞絕不行,勳仍淹滯,不聞斬一台郎,戮一令史,以謝勳人。

大非川之敗,薛仁貴、郭待封等不即重誅,使早誅仁貴等,則自余諸將豈敢失利於後哉!臣恐吐蕃之平,非旦夕可冀也。

「賞功罰罪,是軍隊和國家最迫切的事務,假如有功不獎賞,有罪不處罰,雖堯、舜再生也不能使國家得到治理。

人們都議論說:『近來征伐,頒賞的等級、標準有名無實。

』這大概由於才識短小的官吏不識大體,只吝惜授給功勳,恐怕倉庫空虛。

而不知道將士不捨命效勞損失有多大?百姓地位雖卑微,但也是欺騙不了的。

怎麼能靠發佈沒有信用的法令,規定不能兌現的頒賞條例,就指望他們奮勇立功呢!自從蘇定方征伐遼東,李世攻破平壤,賞賜就不再實行,有功勞的人得不到提升,沒有聽說斬一名掌管記功頒賞的台郎、令史,以向有功勞的人表示歉意。

大非川的失敗,薛仁貴、郭待封等沒有處以重刑,假使早處死薛仁貴等,則其餘諸將後來怎麼還敢失利呢!我恐怕吐蕃的平定,並非短期內能指望實現的。

又,出師之要,全資馬力。

臣請開畜馬之禁,使百姓皆得畜馬;若官軍大舉,委州縣長吏以官錢增價市之,則皆為官有。

彼胡虜恃馬力以為強,若聽人間市而畜之,乃是損彼之強為中國之利也。」

先是禁百姓畜馬,故元忠言之。

上善其言,召見,令直中書省,仗內供奉。

「還有,出兵時重要的一條,全仰仗馬力。

我請求廢除養馬的禁令,使百姓都能夠養馬;若官軍大規模行動,即委託州縣長官用官錢加價購買,則馬就全都成為國家所有了。

胡人本來依賴馬力逞強,如果允許民間買馬飼養,便是減弱他們的有利條件,進而變為我們的有利條件了。」

原來唐朝禁止百姓養馬,所以魏元忠上奏時提到它。

唐高宗認為他的意見很好,召見了他,並命令他在中書省任事,朝會時得隨百官朝見皇帝。

[10]冬,十月,丙午,徐州刺史密貞王元曉薨。

[10]冬季,十月,丙午(二十三日),徐州刺史密貞王李元曉去世。

[11]十一月,壬子,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來恆薨。

[11]十一月,壬子(疑誤),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來恆去世。

[12]十二月,詔停來年通乾之號,以反語不善故也。

[12]十二月,唐高宗詔令停止原定明年改用的通乾年號,原因是它的反語不好。

調露元年(己卯、679)

調露元年(己卯,公元679年)

[1]春,正月,己酉,上幸東都。

[1]春季,正月,己酉(二十八日),唐高宗來到東都洛陽。

司農卿韋弘機作宿羽、高山、上陽等宮,制度壯麗。

上陽宮臨洛水,為長廊亙一里。

宮成,上徙御之。

侍御史狄仁傑劾奏弘機導上為奢泰,弘機坐免官。

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

仁傑奏其一奸一,請付法司,上特原之,仁傑曰:「國家雖乏英才,豈少本立輩!陛下何惜罪人,以虧王法。

必欲曲赦本立,請棄臣於無人之境,為忠貞將來之戒!」本立竟得罪。

由是朝廷肅然。

司農卿韋弘機營建宿羽、高山、上陽等宮,規模壯麗。

上陽宮臨洛水,建有綿延一里長的長廊。

宮殿落成後,唐高宗移居其中。

侍御史狄仁傑上奏彈劾韋弘機引導皇帝奢侈無度,韋弘機因此獲罪被免官。

左司郎中王本立依仗皇帝的恩一寵一濫用權力,朝廷百官都畏懼他。

狄仁傑上奏揭發他的邪惡行徑,要求將他交給司法部門查辦。

唐高宗特意赦免他。

狄仁傑說:「國家雖缺乏優秀人才,但並不缺少像王本立這類人!陛下為何一愛一惜有罪的人,從而損害王法。

如果一定要赦免王本立,那就請先將我流放到荒無人煙的地方,作為將來忠貞之臣的鑒戒。」

王本立終於被治罪。

從此朝廷嚴肅有法度。

[2]庚戌,右僕射、太子賓客道恭公戴至德薨。

[2]庚戌(二十九日),右僕射、太子賓客道恭公戴至德去世。

[3]二月,壬戌,吐蕃贊普卒,子器一弩一悉弄立,生八年矣。

時器一弩一悉弄與其舅麴薩若詣羊同發兵,有弟生六年,在論欽陵軍中。

國人畏欽陵之強,欲立之,欽陵不可,與薩若共立器一弩一悉弄。

二月,壬戌(十一日),吐蕃贊普去世,他八歲的兒子器一弩一悉弄繼位。

當時器一弩一悉弄同他舅舅麴薩若去羊同國徵兵,他六歲的弟弟正在論欽陵軍中。

吐蕃人畏懼論欽陵擁有強兵,想讓他弟弟繼位,論欽陵不同意,與麴薩若共同擁立器一弩一悉弄。

上聞贊普卒,命裴行儉乘間圖之。

行儉曰:「欽陵為政,大臣輯睦,未可圖也。」

乃止。

唐高宗得知贊普去世,命令裴行儉乘機進攻吐蕃。

裴行儉說:「論欽陵掌權,大臣一團一結和睦,不能進攻。」

於是沒有行動。

[4]夏,四月,辛酉,郝處俊為侍中。

[4]夏季,四月,辛酉(十二日),郝處俊任侍中。

[5]偃師人明崇儼,以符咒幻術為上及天後所重,官至正諫大夫。

五月,壬午,崇儼為盜所殺,求賊,竟不得。

贈崇儼待中。

[5]偃師人明崇儼,依仗符咒幻術為唐高宗和天後武則天所器重,官做到正諫大夫。

五月,壬午(初三),明崇儼被盜賊殺死,搜捕盜賊,竟沒有捕到。

唐高宗追贈他為侍中。

[6]丙戌,命太子監國。

太子處事明審,時人稱之。

[6]丙戌(初七),唐高宗命令太子監理國家政事。

太子處理事情明白周密,受到當時人的稱讚。

[7]戊戌,作紫桂宮於澠池之西。

[7]戊戌(十九日),唐朝在澠池之西營建紫桂宮。

[8]六月,辛亥,赦天下,改元。

[8]六月,辛亥(初三),唐朝大赦天下罪人,更改年號。

[9]初,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其別帥李遮匐與吐蕃連和,侵一逼一十安西,朝議欲發兵討之。

吏部侍郎裴行儉曰:「吐蕃為寇,審禮覆沒,干戈未息,豈可復出師西方!今波斯王卒,其子泥洹師為質在京師,宜遣使者送歸國,道過二虜,以便宜取之,可不血刃而擒也。」

上從之。

命行儉冊立波斯王,仍為安一撫大食使。

行儉奏肅州刺史王方翼以為己副,仍令檢校安西都護。

[9]當初,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同他的別帥李庶匐與吐蕃聯合,侵一逼一十安西,朝廷討論想發兵討伐西突厥。

吏部侍郎裴行儉說:「吐蕃侵擾,劉審禮全軍覆沒,現在戰事還未停息,怎麼可以再出兵西方!現今波斯王已死,他兒子泥洹師作為人質還留在京師長安,應該派遣使者送他回國,在途經阿史那都支和李庶匐統治區時,見機行一事襲取他們,可以不經激戰而將他們擒獲。」

唐高宗採納裴行儉的意見,裴行儉上奏要求任命肅州刺史王方翼為自己的副職,並充任檢校安西都護。

[10]秋,七月,己卯朔,詔以今年冬至有事於嵩山。

[10]秋季,七月,己卯朔(初一),唐高宗下詔定於今年冬至封嵩山。

[11]初,裴行儉嘗為西州長史,及奉使過西州,吏人郊迎,行儉悉召其豪傑子弟千餘人自隨,且揚言天時方熱,未可涉遠,須稍涼乃西上。

阿史那都支覘知之,遂不設備。

行儉徐召四鎮諸胡酋長謂曰:「昔在西州,縱獵甚樂,今欲尋舊賞,誰能從吾獵者?」

諸鬍子弟爭請從行,近得萬人。

行儉陽為畋獵,校勒部伍,數日,遂倍道西進。

去都支部落十餘里,先遣都支所親問其安否,外示閒暇,似非討襲,續使促召相見。

都支先與李遮匐約,秋中拒漢使,猝聞軍至,計無所出,帥其子弟迎謁,遂擒之。

因傳其契箭,悉召諸部酋長,執送碎葉城。

簡其一精一騎,輕繼,晝夜進掩遮匐,途中,獲都支還使與遮匐使者同來;行儉釋遮匐使者,使先往諭遮匐以都支已就擒,遮匐亦降。

於是囚都支、遮匐以歸,遣波斯王自還其國,留王方翼於安西,使築碎葉城。

[11]當初,裴行儉曾任西州長史,等到他奉命出使,路過西州,當地的官吏和百姓都到郊外迎接。

裴行儉將當地豪傑子弟千餘人招來充當自己的隨從,而且聲稱天氣正熱,不適合遠行,等待天氣涼爽後再西進。

阿史那都支偵察到這一情況,於是不加防備。

裴行儉便從容不迫地召集龜茲、毗沙、焉耆、疏勒四鎮的胡人酋長,對他們說:「從前我在西州時,打獵很愉快,現在想尋求往日的歡樂,誰願意同我一起打獵去?」

胡人子弟爭相要求隨行,又召集到將近萬人。

裴行儉佯裝打獵,整編隊伍,數日後便兼程迅速西進。

到距離阿史那都支部落十多里處,先派遣與他親近的人去向他問安,表現出安閒無事,並非要討伐襲擊他的樣子,接著又派使者急召他前來相見。

阿史那都支原先與李庶匐相約,到八月時一起抗拒唐朝的使者,突然聽說唐軍到達,一時想不出對付的辦法,只好率領子弟出來迎接,於是被擒獲。

接著又用他的令箭召集他屬下諸部的酋長,一起押送碎葉城。

然後挑選一精一銳騎兵,輕裝前進,日夜兼程突襲李庶匐。

進軍途中,俘獲阿史那都支從李庶匐處返回的使者和與他同行的李庶匐的使者。

裴行儉釋放李庶匐的使者,讓他先去通知李庶匐,說阿史那都支已經就擒,李庶匐便投降了。

於是裴行儉拘押阿史那都支和李庶匐回長安,打發波斯王自己返回他的國家,留王方翼於安西,讓他修築碎葉城。

[12]冬,十月,單于大都護府突厥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俱反,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二十四州酋長皆叛應之,眾數十萬,遣鴻臚卿單于大都護府長史蕭嗣業、右領軍衛將軍花大智、右千牛衛將軍李景嘉等將兵討之。

嗣業等先戰屢捷,因不設備;會大雪,突厥夜襲其營,嗣業狼狽拔營走,眾遂大亂,為虜所敗,死者不可勝數。

大智、景嘉引步兵且行且戰,得入單于都護府。

嗣業減死,流桂州,大智、景嘉並免官。

[12]冬季,十月,單于大都護府突厥阿史德溫傅、奉職兩部一起反抗唐朝,擁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二十四州酋長一起反叛,響應他們,擁兵數十萬。

唐朝派遣鴻臚卿單于大都護府長史蕭嗣業、右領軍衛將軍花大智、右千牛衛將軍李景嘉等率兵討伐他們。

蕭嗣業等開始時作戰接連告捷,因而不注意防備;遇上下大雪,突厥人乘夜偷襲他們的軍營,蕭嗣業狼狽拔營逃走,部隊於是大亂,被突厥兵打敗,被打死的士兵很多。

花大智、李景嘉率領步兵且戰且走,得以退入單于都護府。

蕭嗣業免除死罪,流放桂州,花大智、李景嘉都被免官。

突厥寇定州,刺史霍王元軌命開門偃旗,虜疑有伏,懼而宵遁。

州人李嘉運與虜通謀,事洩,上令元軌窮其一黨一與,元軌曰:「強寇在境,人心不安,若多所逮系,是驅之使叛也。」

乃獨殺嘉運,余無所問,因自劾違制。

上覽表大喜,謂使者曰:「朕亦悔之,向無王,失定州矣。」

自是朝廷有大事,上多密敕問之。

突厥人侵擾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軌命令打開城門,放下旗幟。

突厥人懷疑有埋伏,畏懼而乘夜間天黑撤走。

定州人李嘉運與突厥人暗通,事情敗露後,唐高宗命令李元軌徹底追究他的同一黨一。

李元軌說:「強敵臨境,人心不安,如果過多逮捕人,會一逼一十使他們叛變。」

於是只殺李嘉運,其餘的都不追究,並上書說自己違反了命令。

唐高宗閱讀他的奏表後很高興,對使者說:「朕也後悔了,假使沒有霍王,便失去定州了。」

從此,朝廷有大事,唐高宗多下密詔徵詢他的意見。

[13]壬子,遣左金吾衛將軍曹懷舜屯井陘,右武衛將軍崔獻屯龍門,以備突厥。

突厥扇誘奚、契丹侵掠營州,都督周道務遣戶曹始平唐休將兵擊破之。

[13]壬子(初五),唐朝派遺左金吾衛將軍曹懷舜屯兵井陘,右武衛將軍崔獻屯兵龍門,以防備突厥。

突厥煽動誘一惑奚、契丹侵掠營州,都督周道務派遣戶曹始平人唐休領兵將他們打敗。

[14]庚申,詔以突厥背誕,罷封嵩山。

[14]庚申(十三日),唐高宗下詔,因突厥違抗朝命不受調度約束,停止封嵩山。

[15]癸亥,吐蕃文成公主遣其大臣論塞調傍來告喪,並請和親,上遣郎將宋令文詣吐蕃會贊普之葬。

[15]癸亥(十六日),吐蕃文成公主派遣大臣論塞調傍來長安報告贊普的喪事,並請求和親。

唐高宗派遣郎將宋令文去吐蕃參加贊普的葬禮。

[16]十一月,戊寅朔,以太子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高智周為御史大夫,罷知政事。

[16]十一月,戊寅朔(初一),唐朝任命太子左庶子、同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二 顯王元年(癸丑、前368)《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三 慎靚王元年(辛丑、前320)《資治通鑒》譯注·周紀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前19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無年(辛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漢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節三年(甲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 起昭陽作噩,盡屠維單閼,凡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陽朔三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綏和二年(甲寅、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元壽元年(己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國元年(己巳、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王莽下天鳳二年(乙亥、15)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一 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23)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顯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八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九肅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一 孝殤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四 孝順皇帝下陽嘉三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五 孝質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壽三年(丁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九 孝靈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 孝靈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一 孝靈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二 孝獻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三 孝獻皇帝丙興平元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四 孝獻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五 孝獻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六 孝獻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七 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八 孝獻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已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九 孝獻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十孝獻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一 世祖文皇帝上黃初元年 (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二 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四年(癸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龍三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七 邵陵厲公中正始七年(丙寅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八 邵陵厲公下嘉平五年(癸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九 高貴鄉公下甘露元年(丙子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寧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八 孝惠皇帝下永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九孝懷皇帝中永嘉三年(己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 孝懷皇帝下永嘉六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興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五 肅宗明皇帝下太寧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六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七 顯宗成皇帝中之上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八 顯宗成皇帝中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九 顯宗成皇帝下鹹康八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昇平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五 太宗簡文皇帝鹹安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五 起昭陽單閼,盡閼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六 安皇帝己義熙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七 安皇帝庚義熙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八 安皇帝辛義熙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九 安皇帝壬義熙十一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十 安皇帝癸義熙十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三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五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六 蒼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一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五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八 東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49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九 東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十 和皇帝中興元年(辛巳、501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一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壬午、5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 高祖武皇帝二天監四年(乙酉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三 高祖武皇帝三天監七年(戊子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監十四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五 高祖武皇帝五天監十八年 (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九 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 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五 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九 太宗簡文皇帝上大寶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 太宗簡文皇帝下大寶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一 世祖孝元皇帝下承聖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二 敬皇帝紹泰元年(乙亥、5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二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三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四 臨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六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八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十 長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開皇九年(己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二年(壬《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三 高祖文皇帝中開皇二十年(庚申、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四 高祖文皇帝下仁壽四年(甲子、604《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五 煬皇帝上之下大業四年(戊辰、608《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六 煬皇帝中大業九年(癸酉、613)《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七 煬皇帝下大業十二年(丙子、61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八 恭皇帝下義寧元年(丁丑、617)《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一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上武德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中武德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上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七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八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九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中貞觀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一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二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三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四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五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六 起旃蒙單瘀十月,盡玄勣yan茂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七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龍朔《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八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鹹亨《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九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則天順聖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一 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上長壽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二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三則天順聖皇后下久視元年(庚子、《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四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中神龍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五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下景龍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六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下景雲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七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中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八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下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九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上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五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六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七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八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歷九《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歷十四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三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四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五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六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五興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七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六興元元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八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七貞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九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八貞元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九貞元八年(壬申《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一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貞元十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二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一貞元十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三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四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五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六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七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八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中長慶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九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長慶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一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中太和八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二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下開成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三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中會昌三年(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