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1]春,正月,司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資治通鑒》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

資治通鑒

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

魏紀三魏明帝太和二年(戊申,公元228年)

[1]春,正月,司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斬孟達。

申儀久在魏興,擅承製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執之,歸於洛陽。

[1]春季,正月,司馬懿圍攻新城,用十六天時間,攻下了城,斬殺孟達。

申儀在魏興已經很久,擅稱秉受旨意刻印,多次假借名義授官。

司馬懿召見而逮捕了他,返回洛陽。

[2]初,征西將軍夏侯淵之子尚太祖女清河公主,文帝少與之親善,及即位,以為安西將軍,都督關中,鎮長安,使承淵處。

[2]起初,征西將軍夏侯淵的兒子夏侯和太祖的女兒清河公主結了婚,文帝年少時和他親近友好,等到繼子帝位,便任命他為安西將軍,都督關中,鎮守長安,讓他承接夏侯淵的防區。

諸葛亮將入寇,與群下謀之。

丞相司馬魏延曰:「聞夏侯,主婿也,怯而無謀。

今假延一精一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聞延奄至,必棄城逃走。

長安中惟御史、京兆太守耳。

橫門邸綁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

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亮以為此危計,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

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諸葛亮將要攻打魏,稅下人商量這次軍事,行動。

丞相司馬魏延說:「聽說夏侯是魏帝的女婿,此人膽卻而沒有智謀。

現請給我五千人的一精一銳部隊,帶著五千人口糧,直接從褒中出發,沿著秦嶺向東,到子午道後折向北方,用不了十天功夫,可以抵達長安。

夏侯聽到我突然來到,一定棄城逃走。

長安城中就只有御史、京兆太守了。

橫門糧倉的存糧以及百姓逃散剩下的糧食,足以供給軍糧。

等到魏國在東方集結起軍隊,還要二十多天時間,而您從斜谷出來接應,也完全可以到達。

這樣,就可以一舉而平定咸陽以西的地區了。」

諸葛亮認為這是危而不妥的計策,不如安全地從平坦的路上出去,可以穩穩當當地取得隴右地區,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取勝而不會有失,所以不用魏延之計。

亮揚聲由斜谷道取,使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為疑兵,據箕谷;帝遣曹真都督關右諸軍軍。

亮身率大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號令明肅。

始,魏以漢昭烈既死,數歲寂然無聞,是以略無備豫;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於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應亮,關中響震,朝臣未知計所出,帝曰:「帝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正合兵書致人之術,破亮必也。」

乃勒兵馬步騎五萬,遣右將軍張督之,西拒亮。

丁未,帝行如長安。

諸葛亮揚言從斜谷取城,命令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充當疑兵,據守箕谷;明帝派遣曹真都督關右地區各軍駐紮在城。

諸葛亮親自統率大軍進攻祁山,軍陣整齊,號令嚴明。

起初,魏認為蜀漢昭烈亮劉備已經去世,幾年來沒有什麼動靜,因此放鬆了防備;而突然聽到諸葛亮出兵,朝廷和民眾都很懼怕。

於是,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都背叛魏而響應諸葛亮,關中如雷轟頂,受到震動,朝廷大臣不知不什麼對策,明帝說:「諸葛亮本來依據山險固守,現在親自前來,正合乎兵書所說招敵前來的策略,一定能夠打敗諸葛亮。」

於是統領步兵和騎兵五萬大軍,命右將軍張監管軍務,向西抵禦諸葛亮。

丁未(疑誤),明帝到達長安。

初,越太守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深加器異;漢昭烈臨終,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及出軍祁山,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以謖督諸軍在前,與張戰於街亭。

起初,越太守馬謖,才氣和抱負超過常人,喜好議論軍事謀略,諸葛亮對他深為器重;昭烈帝劉備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

諸葛亮還認為不是這樣,讓馬謖做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從白天直到黑夜。

等到出兵祁山,諸葛亮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是讓馬謖統領各軍在前,同張在街亭交戰。

謖違亮節度,舉措煩擾,捨水上山,不下據城。

張絕其汲道,擊,大破之,士卒離散。

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

收謖下獄,殺之。

亮自臨祭,為之流涕,撫其遣孤,恩若平生。

蔣琬謂亮曰:「昔楚殺得臣,文公喜可知也。

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亮流涕曰:「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揚干亂法,魏絳戮其僕。

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賊邪!」

馬謖違背諸葛亮的指揮調度,軍事行動混亂無章,放棄水源上山駐紮,不在山下據守城邑。

張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並大敗馬謖,蜀軍潰散。

諸葛亮前進沒有據點,就攻取西縣一千多人家回到漢中。

把馬謖關進監獄,殺了他。

諸葛亮親自弔喪,為他痛哭流涕,安一撫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樣恩待他們。

蔣琬對諸葛亮說:「古時候晉國同楚國交戰楚國殺了領兵的得臣,晉文公喜形於色。

現在天下沒有平定,而殺了智謀之士,難道不惋惜嗎?」

諸葛亮流著眼淚說:「孫武能夠制敵而取勝於天下的原因,是用法嚴明;所以晉悼公的弟弟揚幹犯法,魏絳就殺了為他駕車的人。

現在天下分裂,交戰剛剛開始,如果又廢棄軍法,怎麼能夠討伐敵人呢?」

謖之未敗也,裨將軍巴西王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及敗,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守,張疑其有伏兵,不往一逼一十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

亮既誅馬謖及將軍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

亮上疏請自貶三等,漢主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馬謖沒有失敗時,裨將軍巴西人王平一再規勸馬謖,馬謖不採納;等到失敗,部眾四散,只有王平率領的一千人擂響戰鼓,把守營地,張懷疑有伏兵不敢往前一逼一十近,於是王平緩緩地收擾各部散余的士兵,率領人馬返回。

諸葛亮既殺了馬謖和將軍李盛,還奪了將軍黃襲等的兵權,王平的名聲地位就特別提高和顯示出來,又提拔他為參軍,統伶部兵馬和營屯之事,官位晉陞到討寇將軍,封為亭侯。

諸葛亮上書請求自己貶降三級,漢後主任命諸葛亮為右將軍,兼理丞相的職務。

是時趙雲、鄧芝兵亦敗於箕谷,雲斂眾固守,故不大傷,雲亦坐貶為鎮軍將軍。

亮問鄧芝曰:「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

芝曰:「趙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圖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

雲有軍資余絹,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庫,須十月為冬賜。」

亮大善之。

這時趙雲、鄧芝的部隊也在箕谷戰敗,趙雲收斂部隊堅守,所以損失不大,但也因此被貶為鎮軍將軍。

諸葛亮問鄧芝道:「街亭失利,大軍敗退,兵將不再可收拾,箕谷戰敗部隊撤退,兵將依然齊整如初,是什麼原因呢?」

鄧芝說:「趙雲親自在部隊後面拒敵,軍需物資,一點都沒有拋棄,兵將沒有什麼緣由可以散亂。」

趙雲有軍資和剩餘的絹帛,諸葛亮讓用來分給將士,趙雲說:「軍事上沒有勝利,為什麼要有賞賜,這些物資請全部存入赤岸庫,等到十月用作冬季犒勞品。」

諸葛亮很贊同這個意見。

或勸亮更發兵者,亮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破賊,乃為賊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校變通之道於將來;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自今已後,諸有忠慮於國者,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足而待矣。」

於是考微勞,甄壯烈,引咎責躬,布所失於境內,厲兵講武,以為後圖,戎士簡練,民忘其敗矣。

有人勸說諸葛亮再次發兵,諸葛亮說:「大軍在祁山、箕谷的時候,都多於敵軍,但沒有打敗敵人,反而被敵人打敗,問題不在於兵少,而在於將領。

現在我打算減少兵將,顯明責罰,反思過失,將來另想變通的辦法。

如果不能這樣,即使兵多也沒有什麼用處!從今以後,凡是一心為國家分憂效忠的人,只要多多批評我的過錯,那麼大事就可以安定,敵人就可以打垮,大功就可蹺足而待了。」

於是考察有功將士,連微小的功勞也不遺漏,對壯烈之士,一一加以甄別,引過自責,把自己的過失在境內公開宣佈,練兵講武,準備將來進取。

將士一精一簡幹練,民眾忘記既往的兵敗了。

亮之出祁山也,天水參軍姜維詣亮降。

亮美維膽智,闢為倉曹掾,使典軍事。

諸葛亮出兵祁山的時候,天水參軍姜維向諸葛亮歸降。

諸葛一奶一讚賞姜維的膽識,任用他做倉曹掾,掌管軍事。

曹真討安定等三郡,皆平。

真以諸葛亮懲於祁山,後必出從陳倉,乃使將軍郝昭等守陳倉,治其城。

曹真討伐安定等三個郡,都已平定。

曹真認為諸葛亮以祁山之敗為戒,以後一定從陳倉兵,於是讓將軍郝昭等駐守陳倉,修建城池。

[3]夏,四月,丁酉,帝還洛陽。

[3]夏季,四月,丁酉(初八),魏明帝返回洛陽。

[4]帝以燕國徐邈為涼州刺史。

邈務農積穀,立學明訓,進善黜惡,與羌、胡從事,不問小餅;若犯大罪,先告都帥,使知應死者,乃斬以徇。

由是服其威信,州界肅清。

[4]明帝任命燕國人徐邈為涼州刺史。

徐邈重視農業,廣積糧食,開學校,顯明訓導,提升賢良之士,罷免邪惡之官,和羌人、胡人辦事,不計較小餅,但如犯了大罪,先報告倉們的首領,使其知道應該處死的人,然後才斬首示眾。

由此,都順服於他的聲威信譽,涼州界內安定無事。

[5]五月,大旱。

[5]五月,天大旱。

[6]吳王使鄱陽太守周魴密求山中舊族名帥為北方所聞知者,令譎挑揚州牧曹休。

魴曰:「民帥小丑,不足杖任,事或漏洩,不能致休。

乞遣親人繼箋片以誘休,言被譴懼誅,欲以郡降北,求兵應接。」

吳王許之。

時頻有郎官詣魴詰問諸事,魴因詣郡門下,下發謝。

休聞之,率步騎十萬向皖以應魴;帝又使司馬懿向江陵,賈逵向東關,三道俱進。

[6]吳王派遣番陽太守周魴秘密求助已為北方所知名的山越宗帥,想讓他們去誑誘魏揚州牧曹休。

周魴說:「山民宗帥地位低賤,不足以依賴信任,事情如有匯漏,不能使曹上鉤。

請派親信帶著我的書信去引一誘曹休,說我受到責難,害怕被殺,打算以郡歸降北方,請求派兵接應。」

吳王同意。

當時不斷有尚書郎到周魴處查究各種事情,周魴因而來到番陽郡門之下,剪下頭髮謝罪。

曹休聽到後,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接應周魴。

明帝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同時進發。

秋,八月,吳王至皖,以陸遜為大都督,假黃,親執鞭以見之;以朱桓、全琮為左右督,各督三萬人以擊休。

休知見欺,而恃其眾,欲遂與吳戰。

朱桓言於吳王曰:「休本以親戚見任,非智勇名將也。

今戰必敗,敗必走,走當由夾石、掛車。

此兩道皆險厄,若以萬兵柴路,則彼眾可盡,休可生虜。

臣請將所部以斷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割有准南,以規許、洛,此萬世一時,不可失也!」權以問陸遜,遜以為不可,乃止。

秋季,八月,吳王到達皖城,任命陸遜為大都督,賜予黃,手執馬鞭接見了他。

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

曹休知道被欺詐,仍然仗恃人多,打算就與吳國交戰。

朱桓對吳王說:「曹休本因是皇親國戚而被任用,並不是有勇有謀的名將。

今如交戰必敗無疑,敗後必逃,逃走時肯定經由夾石、掛車。

這兩條道路都很險要狹隘,如若能讓一萬士兵用柴斷路,那麼可把他的部眾全部俘虜,甚至可以生擒曹休。

請求用我的部隊斷路,若蒙上天神威,使得曹休自動投降,我們就可乘勝長一驅一直一入,進而攻取壽春,割據准南,劃分許昌、洛陽,這是萬世難逢的良機,切不可失!」孫權以此詢問陸遜,陸遜認為不可,於是沒有採取行動。

尚書蔣濟上疏曰:「休深入虜地,與權一精一兵對,而朱然等在上流,乘休後,臣未見其利也。」

前將軍滿一寵一上疏曰:「曹休雖明果而希用兵,今反從道,背湖帝江,易進難退,此兵之地也。

若入無強口,宜深為之備!」一寵一表未報,休與陸遜戰於石亭。

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道並進,沖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逕至夾石,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

尚書蔣濟上書說:「曹休深入敵方境內,與孫權的一精一銳部隊對壘,而朱然等在長江上游,正處於曹休背後,我看不出什麼有利之處。」

前將軍滿一寵一上書說:「曹休雖然明智果斷但很少用兵,這次他的行軍路線背靠湖泊,傍依長江,容易進軍,難以退卻,這是戰爭中易於受阻之地。

如果大軍進入無疆口,應該嚴加戒備。」

滿一寵一有表章還未得到答覆,曹休陸遜已在石亭開戰。

陸遜自己統率中路大軍,命朱桓、全琮分別為左、右翼,三路並進,衝擊曹休埋伏的部隊,乘勢把他們趕走了,吳軍在後追殺,直抵夾石,斬殺、生擒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驢騾車輛上萬,以及幾乎全部的軍資器械。

初,休表求深入以應周魴,帝命賈逵引兵東與休合。

逵曰:「賊無東關之備,必並軍於皖,休深入與賊戰,必敗。」

乃部署諸將,水陸並進,行二百里,獲吳人,言休戰敗,吳遣兵斷夾石,諸將不知所出;或欲待後軍,逵曰:「休兵敗於外,路絕於內,進不能戰,退不得還,安危之機,不及終日。

賊以軍無後繼,故至此,今疾進,出其不意,此所謂『先人以奪其心』也,賊見吾兵必走。

若待後軍,賊已斷險,兵中多何益!」乃兼道進軍,多設旗鼓為疑兵。

吳人望見逵軍,驚走,休乃得還。

逵據夾石,以兵糧給休,休軍乃振。

初,逵與不善,及休敗,賴逵以免。

起初,曹上書請求深入呈地以接應周魴,明帝命令賈逵率兵向東與曹休匯合。

賈逵說:「賊兵在東關沒有防備,肯定是在皖城集合部隊,曹休深入與敵作戰,必定失敗。」

於是部署各將領水路陸路同時並進,行出二百里,擒獲吳國人,說曹休大軍戰敗,吳國正派遣兵士阻斷夾石通路。

將領不知怎麼辦好,有的想等待後繼部隊。

賈逵說:「曹休對外兵敗,對內路絕,進不能戰,退不能還,正處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恐怕支持不到天黑。

敵軍因為沒有後續部隊,所以只追到夾石,現在我們急速進軍,出其不意,這就是所謂的『先聲奪人,以挫傷敵人的土氣』,敵兵看到我軍來到,一定退走。

假如我們等待後援,敵軍已將險路切斷,兵雖多又有什麼益處!」於是以加倍的速度行軍,沒途設下許多旌旗戰鼓作為疑兵。

吳國人從遠處看到賈逵部隊,驚恐撤走,曹休於是才得以返回。

賈逵據守夾石,供給曹休士兵糧草,曹休部隊才振作起來。

開始,賈逵與曹休關係不好,等到曹休失敗,依賴賈逵才得倖免於難。

[7]九月,乙酉,立皇子穆為繁陽王。

[7]九月,乙酉(二十九日),明帝立皇子穆為繁陽王。

[8]長平壯侯曹休上書謝罪,帝以宗室不問。

休慚憤,疽發於背,瘐子,卒。

帝以滿一寵一都督揚州以代之。

子[8]長平壯侯曹休上書謝罪,明帝以曹休是皇族不加追究。

曹休羞愧鬱結,背上生疽,庚子(疑誤),去世。

魏帝任命滿一寵一都督揚州,代替曹休遺缺。

[9]護烏桓校尉田豫擊鮮卑郁築,郁築妻父軻比能救之,以三萬騎圍豫於馬城。

上谷太守閻志,柔之弟也,素為鮮卑所信,往解諭之,乃解圍去。

[9]護烏桓校尉田豫進攻鮮卑人郁築,郁築的岳父軻比能前來相救,用三萬騎兵把田豫圍困在馬城上谷太守閻志是閻柔的弟弟,素來為鮮卑人所信賴,前去解釋勸導,軻比能才解圍而去。

[10]冬,十一月,蘭陵成侯王朗卒。

[10]冬季,十一月,蘭陵成侯王朗去世。

[11]漢諸葛亮聞曹休敗,魏兵東下,關中虛弱,欲出兵擊魏,群臣多以為疑。

亮上言天漢主曰:「先帝深慮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當知臣伐賊,才弱敵強;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一毛一。

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以為非計。

今賊適疲於四,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謹陳其事如左: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爭二也。

曹一操一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一逼一十於黎陽,幾敗伯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定之,此臣之未三也。

曹一操一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圖之,委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一操一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皆數十年之內,糾合四方之一精一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虛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支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一操一拊手,謂天下已定。

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一操一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

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

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11]蜀漢諸葛亮聽說曹休戰敗,魏軍東下,關中虛弱,打算出兵攻魏,群臣對能否取勝多存懷疑。

諸葛亮對漢後主進言說:「先帝深深憂慮的是漢和魏賊不能同時並立,帝王的基業不能偏安於蜀地,所以托付我討伐敵人。

以先帝的英明,度量我的才幹,當然瞭解我討伐敵人的能力不足而人強大;但是不討伐敵人,帝王的基業也會夭亡,只是坐等失敗,還不如去講座攻敵人呢!所以,托付我這一重任而不加懷疑。

我自從接受命令的那一天起,睡覺不安穩,吃飯沒滋味,想著由於要北伐敵人,應當先安定南方,所以五月渡過滬水,深入偏遠荒蠻的地區。

我不是不一愛一惜自己,是考慮到帝王的基業不可以在蜀都,所以頂著危難來繼承先帝的遺志,但議論的人認為這不是好辦法。

如今敵人剛剛在西面的祁山之役中疲憊不堪,又對吳國用兵,兵法上有乘敵人疲勞之機的說法,這正是進取的時機。

謹請讓我陳述下列事項:漢帝劉邦明如日月,謀臣智謀深遠,但也歷經危難,受過重創,危難過後,才轉而安定天下。

如今陛下比不上高帝,謀臣不如張良、陳平,而打算用持久之計取勝,坐收統一天下之利,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一個原因。

劉繇、王朗各自佔據州郡,談論安危之計,動輒引證聖人之言,然而對人疑忌滿腹,辦事眾難填胸,今年不打仗,明年不征伐,使得孫策安然地強大起來,以致於吞併江東,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二個原因。

曹一操一的智謀超過別人,指揮作戰好似孫武、吳起,但也曾在南陽被困,烏巢遇險,祁連臨危,黎陽受一逼一十,幾乎敗於伯山,差一點死在潼關,然後才篡得天下,獲一時平定;何況我才疏力弱,而想不經過危難就平定天下,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三個原因。

曹一操一五次攻打昌霸不能攻下,四次跨越巢湖不能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謀害他,委任夏侯淵而夏侯淵敗亡;先帝每每稱讚曹一操一是英才,還有這些失誤,何況我是庸才,怎能必勝!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四個原因。

自從我到了漢中,只經過一年時間,竟喪亡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無前、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都是幾十年之內,從四面八方集合起來的一精一英,不是一州所能具有;如果再過幾年,就要損失三分之二,還能用什麼去打垮敵人呢?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五個原因。

如今民眾貧困兵士疲乏,可是國家大事不可停息,國家大事不可停息,那麼原地駐守和出兵進取,付出的辛勞和費用正好相等,而不乘關中寬虛的時機進攻敵人,打算以一州之地同敵人長期對峙,這是我不敢懈怠的第六個原因。

心中難以平靜下來的是天下大事,以前先帝在楚地戰敗,當時曹一操一拍手高興,說天下已定。

然而後來先帝東連孫吳,西取益州,揮師北伐,殺了夏侯淵,這是曹一操一的失策而漢朝大業將要成功了。

但後來吳國又違背盟約,關羽敗亡,秭歸受挫,曹丕稱帝。

世上事情都是如此曲折,實在難以預料。

我只有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得失,不是我的見識所能預見的了。」

十二月,亮引兵出散關,圍陳倉,陳倉已有備,亮不能克。

亮使郝昭鄉人靳詳於城外遙說昭,昭於樓上應之曰:「魏家科法,卿所練也;我之為人,卿所知也。

我受國恩多而門戶重,卿無可言者,但有必死耳。

卿還謝諸葛,便可攻也。」

詳以昭語告亮,亮又使詳重說昭,言「人兵不敵,空自破滅。」

昭謂詳曰:「前言已定矣,我識卿耳,箭不識也。」

詳乃去。

亮自以有眾數萬,而昭兵才千餘人,又度東救未能便到,乃進兵攻昭,起雲梯沖車以臨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昭又以繩連石一靡一壓其沖車,沖車折。

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欲直攀城,昭又於內築重牆。

亮又為地突,欲踴出於城裡,昭又於城內穿地橫截之。

晝夜相攻拒二十餘日。

十二月,諸葛亮率領大軍從散關出發,包一皮圍陳倉,陳倉早已有準備,諸葛亮沒能攻下來。

諸葛亮讓郝昭同鄉人靳詳在城外遠遠地勸說郝昭,郝昭在城樓上對靳詳說:「魏國的法律,您是熟悉的,我的為人,您是瞭解的。

我深受國恩而且門第崇高,您不必多說,只有一死而已。

您回去告訴諸葛亮,就來攻打吧。」

靳詳把郝昭的話告訴了諸葛亮,諸葛亮又讓靳詳再次勸告郝昭,說「兵眾懸殊,抵擋不住,和必白白自取毀滅。」

郝昭對靳詳說:「前面已說定了,我認識您,箭可不認識您。」

靳詳只好返回。

諸葛亮自以為幾萬兵馬,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眾,又估計東來的救兵未必就能趕到,於是進軍攻打郝昭,架起雲梯,雲梯燃一燒起來,梯上的人都被燒死,郝昭又用繩子繫上石磨,擲擊漢軍的沖車,沖車被擊毀。

諸葛亮就又制做了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欄,以向城中射箭,用土塊填塞護城的壕溝,想置接攀登城牆;郝昭又在城內築志一道城牆。

諸葛亮又挖地道,想從地道進入城裡,郝昭又在城內挖橫向地道進行攔截。

晝夜攻守相持了二十多天。

曹真遣將軍費耀等救之。

帝召張於方城,使擊亮。

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問曰:「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知亮深入無谷,屈指計曰:「比臣到,亮已走矣。」

晨夜進道,未至,亮糧盡,引去;將軍王雙追之,亮擊斬雙。

詔賜昭爵關內侯。

曹真派遣將軍費耀等援救郝昭。

明帝召見在方城的張,命他攻擊諸葛亮。

明帝親自來到河南城,擺下酒席為張送行,問張:「等將軍趕到,諸葛亮是不是已經取得陳倉呢?」

張瞭解諸葛亮深入作戰缺乏糧食,屈指計算一下說:「等到我到了那裡,諸葛亮已撤走了。」

張日夜兼程趕路,還沒到達,諸葛亮的糧食已盡,領兵退去;將軍王雙追趕,被諸葛亮擊殺。

明帝頒布詔書賜郝昭關內侯的爵位。

[12]初,公孫康卒,子晃、淵等皆幼,官屬立其弟恭。

恭劣弱,不能治國,淵既長,脅奪恭位上書言狀。

侍中劉曄曰:「公孫氏漢時所用,遂世官相承,水則由海,陸則阻山,外連胡夷,絕遠難制,而世權日久;今若不誅,後必生患。

若懷貳阻兵,然後致誅,於事為難;不如困其親立,有一黨一有仇,先其不意,以兵臨之,開設賞募,可不勞師而定也。」

帝不從,拜淵楊烈將軍、遼東太守。

[12]起初,公孫康去世,他的兒子公孫晃、公孫淵都還年幼,所屬官吏擁立公孫康的弟弟公孫恭。

公孫恭才能低下,一性一格懦弱,不能冶理所轄的地區。

公孫淵已然長大,脅迫公孫恭,奪得太守之位,上書說明事情經過。

侍中劉曄說:「公孫氏為漢代所用,因而世代承襲這一職位,其水路有大海相隔,陸路有群山阻擋,對外勾結胡人,遙遠難以控制,而且世代為官,權勢日久,現在如不誅殺,以後必生禍患。

如等到他們懷有二心守險叛亂,然後再加討伐,將會更加難辦。

不如趁他剛剛即位,有一黨一羽也有仇敵,出其不意,以大軍壓境,公開懸賞招募,可以不必動兵打仗而平定。」

明帝沒有採納,封公孫淵為楊烈將軍、遼東太守。

[13]吳王以揚州牧呂范為大司馬,印綬未下而卒。

初,孫策使范典財計,時吳王年少,私從有求,范必關白,不敢志許,當時以此見望。

吳王守陽羨長,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輒為傅著簿書,使無譴問,王臨時悅之。

及後統事,以范忠誠,厚見信任,以谷能欺更簿書,不用也。

[13]吳王任用揚州牧呂范為大司馬,印信和綬帶還沒有下達,呂范就去世了。

最初,孫策讓呂范掌管財經,當時吳王孫權年少,私下向呂范借錢索物,呂范定要稟告,不敢專斷許可,為此,當時即被孫權怨恨。

後來,孫權代理陽羨長,有私下開支,孫策有時進行核計審查,功曹周谷就為孫權製造假賬,使他不受責問,孫權那時十分滿意他。

但等到孫權統管國事後,認為呂范忠誠,深為信任,而周谷善於欺騙,偽造簿冊文書,不予錄用。

三年(己酉、229)

三年(己酉,公元229年)

[1]春,漢諸葛亮遣其將陳戒攻武都、陰平二郡,雍州刺史郭准引兵救之。

亮自出至建威,淮退,亮遂拔二郡以歸;漢主復策拜亮為丞相。

[1]春季,蜀漢諸葛亮派遣部將陳戒攻打武都、陰平二郡,率領州刺史郭准領兵前去相救。

諸葛亮親自抵達建威城,郭准退去,諸葛亮於是攻下二郡回帥,漢王又委諸葛亮為丞相。

[2]夏四月,丙申,吳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黃龍。

百官畢會,吳主歸功周瑜。

綏遠將軍張昭,舉欲褒贊功德,未及言,吳主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

昭大慚,伏地流汗。

吳主追尊父堅為武烈皇帝,兄策為長沙桓王,立子從事登為皇太子,封長沙桓王子紹為吳侯。

[2]夏季,四月,丙申(十三日),吳王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號為黃龍。

文武百官都來朝會,吳王把功勞歸於周瑜。

綏遠將軍張昭,舉起板想要歌黛頌德,沒等開口說話,吳王說:「如果當初聽了張公的計議,現在已經要飯了。」

張昭極為羞愧,伏一在地上直流汗。

吳王追尊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哥哥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兒子孫登為皇太子,封長沙桓王孫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

以諸葛恪為太子左輔,張休為右弼,顧譚為輔正,陳表為翼正都尉,而謝景、范慎、羊等皆為賓客,於是東宮號為多士。

太子使侍中胡綜作《賓友目》曰:「英才卓越,超逾倫匹,則諸葛恪;一精一識時機,達幽究微,則顧譚;凝辯宏達,言能釋結,則謝景;究學甄微,游夏同科,則范慎。」

羊私駁綜曰:「元遜才而疏,子嘿一精一而狠,叔發辯而浮,孝敬深而狹。

卒以此言為恪等所惡,其後四人皆敗,如所言。

吳王任用諸葛恪為太子左輔,張休為右弼,顧譚為輔正,陳表為翼正都尉,而謝景、范慎、羊等都作為賓客,於是東宮號稱人才濟濟。

太子孫登讓侍中胡綜作《賓友目》說:「英才卓越,出類拔萃,是諸葛恪;一精一識時勢,見解深刻,是顧譚;雄辯明達,言能釋疑,是謝景;學問深邃,可與子游、子夏等同,是范慎。」

羊私下反駁胡綜說:「諸葛恪才大然而粗疏,顧譚一精一明然而殘忍,謝景善辯然而浮淺,范慎一精一深然而狹窄。」

羊終於因此言被諸葛恪等厭惡,以後這四人全都敗倒,正中羊所言。

吳主使以並尊二帝之議往告於漢。

漢人以為交之無益而名體弗順,宜顯明正義,絕其盟好。

丞相亮曰:「權有僭逆之心久矣,國家所以略其釁情者,求掎角之援也。

今若加顯絕,讎我必深。

當更移兵東戍,與之角力,須並其土,乃議中原。

彼賢才尚多,將相輯穆,未可一朝定也。

頓兵相守,坐而須老,使北賊得計,非算之上者。

昔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權通變,深思遠益,非若匹夫之忿者也。

今議者鹹以權利在鼎足,不能併力,且志望已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

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

若大軍致討,彼高當分裂其地以為後規,下當略民廣境,示武於內,非端坐者也。

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

權僭逆之罪,未宜明也。」

乃遣衛尉陳震使於吳,賀稱尊號。

吳主與漢人盟,約中分天下,以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漢,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吳王派使者到蜀國通告他已即皇帝位,提議兩國並尊二帝。

蜀漢認為與吳國結交沒有益處而且名號體制不順,應該顯明正義,斷絕友好盟約。

丞相諸葛亮說:「孫權有僭號篡逆之心已經很久了,我們國家所以不追究他的薄義寡情,是有求於他的犄角之援。

現在如果公開斷絕關係,吳國對我們仇恨必定加深,我們勢必轉移力加強東方防衛。

與吳國對抗,必須先兼併吳國國土,才能談論進取中原。

可是,吳國賢能人才還很多,文武將相,一團一結和睦,不可能一朝平定。

要是兵防守,師老兵疲,使得北敵得逞,這不是謀略之上策。

以前孝文帝對匈奴出以謙卑之辭,先帝寬容大度與吳國結盟,都是權衡形勢,隨時變通,深思長遠的利益,絕非如匹無一時忿恨用事。

而今議論的人都以為孫權的利益在於鼎足之勢,不能與我們合力,而且已經躊躇滿志,沒有北伐的願望,這樣推斷,都是似是而非。

為什麼?是他的智謀和實力不夠,所以以長江為界保全自己;孫權不能越江北上,猶如魏賊不能渡過漢水南下,不是力量有餘,並且有利也不去奪取。

若我們大軍伐魏,孫權的上策應當先是分佔魏的土地再作打算,不策當是劫掠民眾開拓疆境,在國內顯示武力,絕不會端坐不動的。

即使他不動而與我們和睦相處,我們從北伐,沒有東顧之憂,魏黃河以南的部隊為了防備吳國,也不能全部向西調動,就是這一點利益,也已經夠深遠的了。

孫權僭號篡逆之罪,不宜公開表明。」

於是派遣衛尉陳震出使到吳,祝賀孫權稱號登極。

吳王與蜀漢結盟,約定將來平分天下,以豫、青、徐、幽四州屬吳,兗、冀、並、涼四州屬漢,司州地區以函谷關界劃分。

張昭以老病上還官位及的所統領,更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食邑萬戶。

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已直言逆旨,中不進見。

後漢使來,稱漢德美,而群臣莫能屈,吳主漢曰:「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明日,遣中從事勞問,因請見昭,昭避席謝,吳主跪止之。

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屬陛下,而以陛下屬老臣,是以思盡臣節以報厚恩,而意慮淺短,違逆盛旨。

然臣愚心所以事國,志在忠益畢命而已;若乃變心易慮以偷榮取容,此臣所不能也!」吳主辭謝焉。

張昭因年老多病辭去官職,交回所轄部眾,改為輔吳將軍,班位次於三公,並改封為婁侯,食邑一萬戶。

張昭每次朝見,辭嚴氣盛,義形於色,曾以直言冒犯旨意,以後不肯來朝見。

後來,蜀漢使節來到吳國,稱讚蜀漢的美德,然而文武眾臣都不能辯倒他。

吳王歎息說:「假使張公在座,他不折不服,氣焰也會收斂,怎麼可能再自誇呢?」

次日,由宮中派遣使者部侯張昭,接著親自請見。

張昭離開席位請罪,吳王跪下阻止了他。

張昭坐定之後,仰起頭說:「以前太后、桓王沒有把老臣托付給陛下,而是把陛下托付給老臣,所以我是想竭盡臣節報答厚恩,然而見識膚淺,違逆陛下旨意。

可是,我是一片愚拙之心為國效勞,志在忠心效命而已!如若變心,想要為了榮華富貴巴結奉承,這是我不能做的。」

吳王連連辭謝。

[3]元城哀王禮卒。

[3]元城哀王曹禮去世。

[4]六月,癸卯,繁陽王穆卒。

[4]六月,癸卯(二十一日),繁陽王曹穆去世。

[5]戊申,追尊高祖大長秋曰高皇帝,夫人吳氏曰高皇后。

[5]戊申(二十六日),魏明帝追尊曹氏高祖漢大長秋曹騰為高皇帝,夫人吳氏為高皇后。

[6]秋,七月,詔曰:「禮,王后無嗣,擇建支子以繼大宗,則當纂正統而奉公義,何得復顧私親哉!漢宣繼昭帝后,加悼考以皇號;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稱引亡秦,惑誤時朝,既尊恭皇,立廟京都,又宏藩妾,使比長信,敘昭穆於前殿,並四位於東宮,僭差地度,人神弗,而非罪師丹忠正之諫,用致丁、昔魯文逆祀,罪由夏父;宋國非度,譏在華元。

其令公卿有司,深以前世行一事為戒,後嗣萬一有由諸侯入奉大統,則當明為從後之義;敢為佞邪導庚時君,妄建非正之號,以干正統,謂考為皇,稱妣為後,則股肱大臣,誅之無赦。

其書之金策,藏之宗廟,著於令典!」

[6]秋季,七月,明帝頒布詔書說:「古禮規定,王后沒有兒子時,遴選庶子繼承大宗,就應當繼承正統而奉公義,怎麼能再主個人親情!漢宣帝繼承昭帝的帝位,追加生父皇號;哀帝以封國國君身份即位,而董宏等竟然引用滅亡的秦國為例,迷惑當時朝廷,既尊稱生父為恭皇,在京城建立祭廟,又一寵一用藩國妃妾,使她和長信宮的太皇太后並相比同。

在朝廷前殿敘論親疏遠近,後宮同時並立四位太后,超越身份,毫無節制,人神都不保佑,而非難歸罪於忠正規勸的師丹,這樣就招致了丁太后、傅太后墓被王莽發掘的禍事。

自此以後,繼位君王接連傚法。

從前魯文公違反傺祀禮議,這種逆祀之罪是由於夏父胡言誘一惑;宋文公厚葬過度,大臣華元受到指責。

現在我下令公、卿、主官,深刻地以前代所行之事為戒,皇室後裔中萬一有由諸侯身份繼承帝位的,就應當明白入嗣繼承的大義。

有誰膽敢用佞邪之詞誘一惑庚媚當時君主,圖為已死的父母建立非正統尊號,干犯正統,稱已死的父親為皇,稱已死的母親為後,那麼你們這些國家重臣,要對那些佞臣誅殺不赦。

這份詔書要用金寫在簡冊上,藏在宗廟之中,載入國家法典。」

[7]九月,吳主遷都建業,皆因會,不復增改,留太子登及尚書九官於武昌,使上大將軍陸遜輔太子,並掌荊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軍國。

[7]九月,吳王遷都建業,全部承用原有的宮室王府,不再增設改建,留下太子孫登及尚書九卿在武昌,讓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並掌管荊州及豫章三郡事務,監督全國的軍政大事。

南陽劉嘗著《先刑後禮論》,同郡謝景稱之於遜,遜呵之曰:「禮之長於刑久矣;以細辯而詭先聖之教,君今侍東宮,宜遵仁義以彰德音,若彼之談,不須講也!」

南陽人劉曾經著《先刑後禮論》,同郡人高等景向陸遜稱讚這部書,陸遜呵斥說:「禮儀為首,先於刑法,已很久了,劉用繁瑣的辯解違背先聖的教化,你現在在太子一宮中任職,理應遵照仁義之禮以宣揚恩德之音,像劉那樣的言論,沒必要講!」

太子與西陵都督步騭書,求見啟誨,騭於是條於時事業在荊州界者及諸僚吏行能以報之,因上疏獎勸曰:「臣聞人君不親小事,使百官有司各任其職,故舜命九賢,則無所用心,不下廟堂而天下治也。

故賢人所在,折衝萬里,信國家之利器,崇替之所由也。

願明太子重以經意,則天下幸甚!」

太子孫登給西陵都步騭寫信,請求指教。

步騭於是把當時荊州界內情況和各官吏的品行才能一一分析報告,並上書鼓勵規勸說:「我聽說君王不親臨小事,而是讓各級官吏盡忠職守,所以舜帝任用九位賢人,自己不用再一操一心,不出廟堂而天下便行到治理。

所以賢人所在之地,能抵禦萬里之外的敵人,他們實在是國家的傑出人才,興哀的關鍵。

願使太子明曉重視,深加留意,這就是天下的大幸運了!」

張還吳迎家,道病卒。

臨困授子留箋曰:「自古有國有家者,鹹欲修德政以比隆重盛世,至於其治,多不馨香,非無忠臣賢佐也,由主不勝其情,弗能用耳。

夫人情憚難而趨易,好同而惡異,與治道相反。

《傳》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言善之難也。

人君承奕世之基,據自然之勢,一操一八一柄一之威,甘易同之歡,無假取於人,而忠臣挾難進之術,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離則有釁,巧辯緣間,眩於小忠,戀於恩一愛一,賢愚雜錯,黜陟失序,其所由來,情亂之也。

故明君之,求賢如饑一渴,受諫而不厭,抑情損欲,以義割恩,則上無偏廖之授,下無希冀之望矣!」吳主省書,為之流涕。

張回吳郡迎接家眷,中途病死去。

臨終時,將寫好的遺表交給兒子。

遺表說:「自到來主持國家的人,全都打算修行德政與太平盛世相媲美。

至於治理的結果,多不能實現,不是沒有忠臣賢能輔佐,而是由於主上不能克制自己的私情,不能任用他們。

人之常情都是畏懼艱難,趨就容易,喜好相同意見,厭惡不同意見,這與治國之道正好相反。

古書上說,『從善如同登山,從惡如同山崩』,是比喻為善多麼因難。

君王承襲祖先累世的基業,據有至尊的自然之勢,有掌握天下八種權一柄一的威嚴,喜好容易受到贊同帶來的歡快,無需聽取採納別人意見,而忠義之臣提出難以採納的方案,說出逆耳的言語,與君王不能契合,不也正當如此嗎!君王與忠臣疏遠就會出現襲痕,花言巧語之人藉機離間,君王被這點所謂有忠心搞得迷迷糊糊,迷戀於個人私恩錯一愛一,使得賢明和愚下混在一起,罷免和進用都失去標準,這種情形由來的原因,是私情作怪。

所以聖明的君王明察此情,求訪賢能如饑似渴,接受規勸而不厭煩,抑制私情,損減私俗,出於大義割捨私恩,那麼上面沒有偏頗錯廖的任用,下面也就不抱非分之想了。」

吳王讀著這封遺書,感動得流一出熱淚。

[8]冬,十月,改平望觀曰聽訟觀。

帝常言:「獄者,天下之情命也。」

每斷大獄,常詣觀臨聽之。

初,魏文師李悝著《法經》六篇,商君受之以相秦。

蕭何定《漢律》,益為九篇,後稍增至六十篇。

又有《令》三百餘篇,《決事比》九百六卷,世有增損,錯糅無常,後人各為章句,馬、鄭諸儒十有餘家,以至於魏,所當用者合二萬六千二百七十二條,七百七十三萬餘言,覽者益難。

帝乃詔但用鄭氏章句。

尚書衛覬奏曰:「刑法者,國家之所貴重而私議之所輕賤;獄吏者,百姓之所縣命,而選用者之所卑下。

王政之敝,未必不由此也;請置律博士。」

帝從之。

又詔司空陳群、散騎常侍劉邵等刪約漢法,制《新律》十八篇,《州郡令》四十五篇,《尚書官令》、《軍中令》合百八十餘篇,於《正律》九篇為增,於旁章科令為省矣。

[8]冬季,十月,魏改平望觀為聽訟觀。

明帝常說:「刑獄之事,關係天下人的一性一命。」

每次判決重要刑事案件,經常到聽訟觀臨聽。

以前,魏文侯老師李悝著《法經》六篇,商鞅接受了其中的思想以輔佐秦國,蕭何制定《漢律》,增加到九篇,以後逐漸增到六十篇。

又有《令》三百餘篇,《決事比》九百零六卷。

世代都有增加和減光,錯雜無常。

後代人又各自逐章逐句作注,有馬融、鄭玄等儒學大師十餘家,以至到了魏,能夠適用的總計有二萬六千二百七十二條,七百七十三萬餘言,閱讀愈加困難。

明帝於是詔,只採用鄭氏注。

尚書衛覬上奏說:「刑法,對於國家非常寶貴重要,但卻被人們私下議論時所輕視;監獄官吏,掌握著百姓一性一命,但卻被任用者所鄙屑。

國家敗壞,未必不是由於這一緣故。

請設置法律博士。」

明帝睬納了他的意見。

又下詔命司空陳群、散騎常侍劉邵等修改漢朝法規,制定《新律》十八篇,《州郡令》四十五篇,《尚書官令》、《軍中令》合計一百八十餘篇,雖然比蕭何《正律》九篇有所增加,但比其它附屬法令一精一減了。

[9]十一月,洛陽廟成,迎高、太、武、文四神主於鄴。

[9]十一月,洛陽皇家宗廟建成,從鄴城迎來高帝、太帝、武帝、文帝四位先祖的靈位供奉。

[10]十二月,雍丘王植徙封東阿。

[10]十二月,雍丘王曹植被遷徙,封於東阿。

[11]漢丞相帝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城於沔陽,築東城於成固。

[11]漢丞相諸葛亮把相府、軍營遷移到南山下的平原上,在沔陽縣修建漢城,在成固縣修建樂城。

四年(庚戌、230)

四年(庚戌,公元230年)

[1]春,吳主使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洲、欲俘其民以益眾,陸遜、全琮皆諫,以為:「桓王創基,兵不一旅。

今江東見眾,自足圖事,不當遠涉不一毛一,萬里襲人,風波難測。

又民易水土,必致疾疫,欲益更損,俗利反害。

且其民猶禽一獸,得之不足濟事,無之不足虧眾。」

吳主不聽。

[1]春季,吳王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兵士一萬人,渡海尋求夷洲、洲,打算俘獲當地民眾以增加民力。

陸遜、全琮都來勸止,認為「桓王創立基業時,兵士不過五百人,而今江東人已很多,足夠使用,不應當遠渡大洋,深入不一毛一之地,向萬里之外發兵襲人,海上狂風巨一浪一,難以預測。

而且民眾一旦改變水土環境,肯定會引發疾病,打算增加民力反而更加受損,打算謀利反被其害;況且當地民人猶如禽一獸,得到他們不足以事業有幫助,沒有他們也不會顯得民眾虧缺。」

吳王沒有接受。

[2]尚書琅邪諸葛誕、中書郎南陽鄧揚等相與結為一黨一友,更相題表,以散騎常侍夏侯玄等四人為四聰,誕輩八人為八達。

玄,尚之子也。

中書監劉放子熙,中書令孫資子密,吏部尚書衛臻子烈三人鹹不及比,以其父居勢位,容之為三豫。

[2]尚書琅琊人諸葛誕、中書郎南陽人鄧等互相結成朋一黨一,爭相題品吹捧,以散騎常侍夏侯玄等四人為四聰,諸葛誕等八人為八達。

夏侯玄是夏侯尚的兒子。

中書監劉放的兒子劉熙、中書伶孫資的兒子孫密、吏部尚書衛臻的兒子衛烈三人都不能與他們相提並論,但因他們的父親高居權勢之位,特別容納三人得參預題品,稱為三豫。

行司稈事董昭上疏曰:「凡有天下者,莫不貴尚敦樸忠信之士,深疾虛偽不真之人者,以其毀教亂治,敗俗傷化也。

近魏諷伏誅建安之末,曹偉斬戮黃初之始。

伏惟前後聖詔,深疾浮偽,欲以破散邪堂,常用功齒;而執法之吏,皆畏其芭勢,莫能糾,毀壞風俗,侵欲滋甚。

竊見當今年少不復以學問為本,專更以交遊為業;國士不以孝悌清修為首,乃以趨勢游利為先。

合一黨一連群,互相褒歎,以毀訾為罰戮,用一黨一譽為爵賞,附已者則歎之盈言,不附者則為作瑕釁。

至乃相謂:『今世何憂不度邪,但求人道不勤,羅之不博耳;人何患其不已知,但當吞之以藥而柔調耳。

』又聞或有使奴客名作在職家人,冒之出入,往來禁奧,交通書疏,有所探問。

凡此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雖諷,偉之罪,無以加也!」帝善其言。

二月,壬午,詔曰:「世之質文,隨教而變。

兵亂以來,經學廢絕,後生進趣,不由典謨。

豈訓導未洽,將進用者不以德顯乎?其郎吏學通一經,才任牧民,博士課試,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華不務道本者,罷退之!」於是免誕、揚等官。

行司稈事董昭上書說:「凡擁有天下的帝王,無不崇沿尊重樸實忠信之士,深惡虛偽不真之人,這是因後者毀壞教化,擾亂秩序,傷風敗俗。

近有魏諷在建安末年被誅殺,曹偉在黃初二年被處死。

俯伏思量陛下前後頒布的詔書,極為痛惡浮華虛偽,想要打破拆散明一黨一,常常因此而切齒痛恨;而執法的官吏,卻畏他們的權勢,不敢監督揭發,敗壞風俗行為,趙來越嚴重。

我暗中觀察,當今年輕人不再把作學問當作進取之本,而專門以互相結交朋友為業。

國中士人不以孝悌清廉修身為第一,而以趨炎附勢營利為先,結成朋一黨一,連成群伙,互相恭維,歎息懷才不遇,把詆毀當作懲罰羞辱,把朋一黨一讚譽看作封爵獎賞,對依附自己的人則連聲讚歎,好話說盡,對不依附自己的人則百般挑剔,以至互相說:『當今之世什麼憂慮不能消除,只怕人事關係不夠,交結一黨一友不多而已,還擔心什麼別人不瞭解自己,只要讓他聽幾句好話,就會像吃了靈丹妙藥對你溫和服貼。

』又聽說有的人還指使家中奴僕賓客冒充屬下差役,出入宮廷官府禁地,來往書信,探聽消息。

凡是這一類事情,都是法律不容許,刑罰不赦免的。

即使魏諷、曹偉的罪過,也不比他們更重!」明帝同意董昭的說法。

二月,壬午(初四),下詔說:「社會風氣的樸實和浮華,隨著教化而改變。

兵荒戰亂以來,儒家經典的教授完全荒廢,年輕人進取的途徑,不在經典,這豈不是訓導不恰當、對將提拔任用的人不突出考察品德嗎?從現在起,郎記必須通曉一種經典才可以升任地方長官,博士課的考試,擇取成績優秀者馬上錄用,華而不實、不務正道的人罷免!」於是,免去諸葛誕、鄧的官職。

[3]夏,四月,定陵成侯鍾繇卒。

[3]夏季,四月,定陵成侯鍾繇去世。

[4]六月,戊子,太皇太后卞氏殂。

秋七月,葬武宣皇后。

[4]六月,戊子(十一日),太皇太后卞氏去世。

秋季七月,安葬武宣皇后卞氏。

[5]大司馬曹真以「漢人數入寇,請由斜谷伐之;諸將數道並進,可以大克。」

帝從之,詔大將軍司馬懿溯漢水由西城入,與真會漢中,諸將或由子午谷、或由武威入。

司空陳群諫曰:「太祖昔到陽平攻張魯,多收豆麥以益軍糧,魯未下而食猶乏。

今既無所因,且斜谷阻險,難以進退,轉運必見鈔截,多留兵守要,則損戰士,不可不熟慮也!」帝從群議。

真復表從子午道;群又陳其不便,並言軍事用度之計。

詔以群議下真,真據之遂行。

[5]大司馬曹真認為:「蜀漢多次入侵,請下令由余谷出兵討伐,各將領分幾路同時並進,可以大勝。」

明帝聽從了曹真的建議,頒布詔書命大將軍司馬懿逆漢水由西城進軍,與曹真在漢中匯合,其他將領有的由子午谷,有的由武威進軍入蜀。

司空陳群勸諫說:「太祖以前到陽平攻打張魯,大量收集豆麥以增加軍糧供給,張魯沒有攻下而糧食已經缺乏。

如今既然不能就地取糧,況且斜谷地勢險陰,無論進退,都很困難。

轉運糧食肯定會被抄襲截擊,如果多留士兵據守險要之處,便會使戰士受損失,不可不深思熟慮!」明帝聽從了陳群的建議。

曹真再次上書要從子午道進攻漢中,陳群又陳述不便行一事的理由,並談到軍事費用的預算情況。

明帝下詔把陳群的議論交給曹真參考,曹真卻據此詔書隨即出動。

[6]八月,辛巳,帝行東巡;乙未,如許昌。

[6]八月,辛巳(初五),明帝向東巡行;乙未(十九曰),到達許昌。

[7]漢丞相亮聞魏兵至,次於成固赤阪以待之。

召李嚴使將二萬人赴漢中,表嚴子豐為江州都督,督軍典嚴後事。

[7]蜀漢丞相諸葛亮聽說魏軍來到,駐紮在成固、赤阪等魏軍。

讓李嚴率領二萬人趕往漢中,上表請讓李嚴的兒子李豐為江州都督,統領軍隊掌管接應之事。

會天大雨三十餘日,棧道斷絕,太尉華歆上疏曰:「陛下以聖德當成、康之降,願先留心於治道,以征伐為後事。

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

使中國無饑寒之患,百姓無離上之心,則二賊之釁可從而待也!」帝報曰:「賊憑恃山川,二祖勞於前世,猶不克平,朕豈敢自多,謂必滅之哉!諸將以為不一探取,無由自敝,是以觀兵以窺其釁。

若天時未至,周武還師,乃前事之鑒,朕敬不忘所戒。」

正值大雨不停,連降三十多天,棧道斷絕,太尉華歆上書說:「陛下以聖道而處在象成康之治一樣的盛世,希望先專心於國家的文治,把征伐作為以後的事情。

主持國家的人以民眾為基礎,民眾以衣食為根本。

如能使中原沒有飢餓寒冷之苦,百姓對上邊沒有離心離德之意,那麼吳、蜀二賊的矛盾,可以坐待其爆發!」明帝答道:「敵人憑借高山大川,太祖和世祖前世勞苦,還沒平定,朕豈敢自己吹噓,說一定消滅敵人呢?將領們以為不一一進取,二賊不可能自行敗亡,因此用兵以窺測敵人的破綻。

如果天時還沒有到來,周武王紂,會師盟津而回軍,就是前車之鑒,朕不會忘記歷史的鑒戒。」

少府楊阜上疏曰:「昔武王白魚入舟,君臣變色,動得吉瑞,猶尚憂懼,況有災異而不戰竦者哉!今吳、蜀未平,而天屢降變,諸軍始進,便有天雨之患,稽閡山險,已積日矣。

轉運之勞,擔負之苦,所費已多,若有不繼,必違本圖。

《傳》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徒使六軍困於山谷之間,進無所略,退又不得,非王兵之道也。」

少楊阜上書說:「從前周武王渡黃河伐紂,一條白魚躍入舟中,君臣險色大變,行軍得到吉祥的瑞兆,還那麼害怕,何況面對真正的災異而能不戰慄嗎?而今吳、蜀沒有平定,而上天屢次降下災變,各路大軍剛剛進發,便天降大雨之災,積沙亂石阻塞山路,已經有不少日子。

轉運軍用物資的勞累,肩挑背負的辛苦,耗費的已經很多,如果供一應不能跟上,一定事與願違。

《左傳》上說:『看到便利就進,知道困難就退,是用兵的良法。

』白白地讓大軍在山谷之間受困,進沒有什麼可以掠取,退又不可能,不是帝王之師的做法。」

散騎常侍王肅上疏曰:「前志有之:『千里饋糧,士有饑色,樵蘇後,師不宿飽,』此謂平塗之行軍者也;又況於深入阻險,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

今又加之以霖雨,山阪峻滑,眾迫而不展,糧遠而難繼,實行軍者之大忌也。

聞曹真發已逾月而行裁半谷,治道功夫,戰士悉作。

是賊偏得以逸待勞,乃兵家之所憚也。

言之前代,則武王伐紂,出關而復還;論之近事,則武、文征權,臨江而不濟;豈非所謂順天知時,通於權變者哉!兆民知上聖以水雨艱劇之故,休而息之,後日有釁,乘而用之,則所謂悅以犯難,民忘其死者矣。」

肅,朗之子也。

散騎常侍王肅上書說:「從前的書上有這樣的話:『從千里之外供給糧食,士兵諒會面有饑色,依靠就近拾柴做飯,軍隊就會經常吃不飽。

』這是說在平路行軍的情況,又何況是深入峻嶺,靠開鑿山路前進,所費勞力與平地行軍相比,一定相差百倍。

現在又加上霖雨不斷,山道崎嶇,又陡又滑,兵眾擁擠而不能展開,糧食遠在外地,難以跟上,實在是行軍的大忌。

聽說曹真發兵已過了一個月而行軍才到子午谷的半路,修路的勞動,戰士全都參加,讓敵人獨得以逸待勞,這是兵家所禁忌的。

拿古代來說,就是周武王伐紂,出了關而又退回;拿近代而論,就是武帝、文帝征伐孫權,到了長江而不渡,難道不是所謂的順天知時,隨時變通的先例嗎?百姓知道聖明的君主因為雨水造成艱難的緣故,休兵停戰,以後遇有機會,就會因此而拚力效用,那就是所謂樂意冒險,民忘其死的了。」

王肅是王朗的兒子。

九月,詔曹真等班師。

九月,下詔命曹真班師。

[8]冬,十月,乙卯,帝還洛陽。

時左僕射徐宣總統留事,帝還,主者秦呈文書。

帝曰:「吾省與僕射省何異!」竟不視。

[8]冬季,十月,乙卯(十一日),明帝返回洛陽。

當時,左僕射徐宣總管留守京師之事,明帝歸來後,主事官吏把徐宣批示後的文書呈送明帝過目,明帝說:「我審閱和僕射審閱有什麼不同!」竟然看都不看。

[9]十二月,改葬文昭皇后於朝陽陵。

[9]十二月,將文昭皇后改葬在鄴城朝陽陵。

[10]吳主揚聲欲至合肥,征東將軍滿一寵一表召兗、豫諸軍皆集,吳尋退還,詔罷其兵。

一寵一以為:「今賊大舉而還,非本意也;此必欲偽退以罷吾兵,而倒還乘虛,掩不備也。」

表不罷兵。

後十餘日,吳果更到合肥城,不克而還。

[10]吳王揚言要出兵到合肥,征東將軍滿一寵一上表奏請調兗州、豫州各軍全部集中。

吳軍不久退兵,明帝下詔停止此次軍事行動。

滿一寵一認為:「現在敵大舉進兵不戰而還,不是他們的本意。

這必定是打算偽裝退卻以使我們停止作戰準備,再倒轉回來乘虛而入,攻我不備。」

上表請求不能停止備戰。

十幾天後,吳軍果然重到合肥城下,攻不下城,只好退兵。

[11]漢丞相亮以蔣琬為長史。

亮數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給。

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

[11]蜀丞相諸葛亮任用蔣琬為長史,諸葛亮數次外出征戰,蔣琬常能籌措足夠的糧食和兵員供給諸葛亮。

諸葛亮每次都說:「蔣琬忠心而又有雅量,當是與我共同佐助帝王之業的人。」

[12]青州人隱蕃逃奔入吳,上書於吳主曰:「臣聞紂為無道,微子先出;高祖寬明,陳平先入。

臣車二十二,委棄封域,歸命有道,賴蒙天靈,得自全致。

臣至止有日,而主者同之降人,未見一精一別,使臣微言紗旨,不得上達,於邑三歎,曷惟其已!謹詣闕拜章,乞蒙引見。」

吳主即召入,蕃進謝,答問及陳時務,甚有辭觀。

侍中右領軍胡綜侍坐,吳主問何如?綜對曰:「蕃上書大語有似東方朔,巧捷詭辯有似禰衡,而才皆不及。」

吳主又問:「可堪何官?」

綜對曰:「未可以治民,且試都輦小職。」

吳主以蕃盛語刑獄,用為廷尉監。

左將軍朱據、廷尉郝普數稱蕃有王佐之才,普尤與之親善,常怨歎其屈。

於是蕃門車馬雲集,賓客盈堂,自衛將軍全琮等皆傾心接待;「惟羊及宣詔郎豫章楊迪拒絕不與通。

潘浚子翥,亦與蕃周旋,饋餉之。

浚聞,大怒,疏責翥曰:「吾受國厚恩,志報以命,爾輩在都,當念恭順,親賢慕善。

何故與降虜交,以糧餉之!在遠聞此,心震面熱,惆悵累旬。

疏到,急就往使受杖一百,促責所餉!」當時人鹹怪之。

頃之,蕃謀作亂於吳,事一黨一,亡走,捕得,伏誅。

吳主切責郝普,普怕懼,自一殺。

朱據禁止,歷時乃解。

[12]青州人隱蕃逃到吳國,上書給吳王說:「我聽說商紂王行為無道,微子先出離本國;漢高祖寬厚英明,陳平首先入境投靠。

我今年二十二歲,捨棄故土,最順於有道聖君,承蒙上天保佑,得以安全抵達,我來到此地已有數日,而主客之官把我看作一般的歸降之士,沒有再加一精一細的考察甄別,使我的一精一辟見解和美好意圖不能呈獻給陛下,再三歎息,為什麼這樣!謹到宮門呈遞奏章,乞蒙召見。」

吳王隨即召他入宮,隱蕃叩謝,回答問題和陳述時勢,極善言辭,儀態從容。

侍中右領軍胡綜在座,吳王問他印象如何?胡綜答道:「隱蕃上書語氣大,好像東方朔,乘巧敏捷、善於詭辯,好像禰衡,可是才能卻比不上。」

吳王又問:「可以擔當什麼官職?」

胡答:「不可讓他治理民眾,暫且在京都試任一個低等職務。」

吳王認為隱蕃多談刑獄之事,就任他為廷尉監。

左將軍朱據、廷尉郝普屢次稱隱蕃有輔佐帝王之才,郝普尤其與隱蕃親密友好,經常抱怨歎息隱蕃屈才。

於是隱蕃門前車馬雲集,賓客滿堂,衛將軍全琮以下等都傾心交往,只有羊和宣詔郎豫章人楊迪拒絕與隱蕃交往。

潘浚的兒子潘翥,也和隱蕃交往應酬,還贈送物品給他,潘浚聽說後勃然大怒,寫信責備潘翥說:「我受國家厚恩,志在以生命回報,你住在京師,應當心懷恭順,親近賢能,仰慕善行,為什麼和一個投降的人交往,還送給他糧食!我在遠方聽到此事,心頭震動,臉上發一熱,惆悵數十天。

信到後,趕快到信使那裡接受一百杖的責罰,立刻索回贈送的物品!」當時人們都對潘浚的做法感到奇怪。

沒多久,隱蕃圖謀在吳國叛亂,事被發覺逃走,後被捉到處死。

吳王嚴厲責備郝普,郝普極為恐懼,自一殺了。

朱據被軟禁,過一些時間才予解除。

[13]武陵五蠻夷叛吳,吳主以南土清定,召交州刺史呂岱還屯長沙漚口。

[13]武陵郡五蠻夷反叛吳國,吳王認為南方疆土安定,調交州刺史呂岱回軍駐守長沙漚口。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二 顯王元年(癸丑、前368)《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三 慎靚王元年(辛丑、前320)《資治通鑒》譯注·周紀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前19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無年(辛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漢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節三年(甲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 起昭陽作噩,盡屠維單閼,凡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陽朔三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綏和二年(甲寅、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元壽元年(己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國元年(己巳、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王莽下天鳳二年(乙亥、15)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一 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23)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顯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八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九肅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一 孝殤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四 孝順皇帝下陽嘉三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五 孝質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壽三年(丁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九 孝靈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 孝靈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一 孝靈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二 孝獻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三 孝獻皇帝丙興平元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四 孝獻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五 孝獻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六 孝獻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七 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八 孝獻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已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九 孝獻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十孝獻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一 世祖文皇帝上黃初元年 (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二 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四年(癸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龍三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七 邵陵厲公中正始七年(丙寅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八 邵陵厲公下嘉平五年(癸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九 高貴鄉公下甘露元年(丙子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寧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八 孝惠皇帝下永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九孝懷皇帝中永嘉三年(己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 孝懷皇帝下永嘉六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興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五 肅宗明皇帝下太寧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六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七 顯宗成皇帝中之上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八 顯宗成皇帝中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九 顯宗成皇帝下鹹康八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昇平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五 太宗簡文皇帝鹹安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五 起昭陽單閼,盡閼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六 安皇帝己義熙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七 安皇帝庚義熙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八 安皇帝辛義熙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九 安皇帝壬義熙十一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十 安皇帝癸義熙十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三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五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六 蒼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一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五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八 東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49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九 東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十 和皇帝中興元年(辛巳、501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一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壬午、5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 高祖武皇帝二天監四年(乙酉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三 高祖武皇帝三天監七年(戊子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監十四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五 高祖武皇帝五天監十八年 (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九 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 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五 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九 太宗簡文皇帝上大寶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 太宗簡文皇帝下大寶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一 世祖孝元皇帝下承聖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二 敬皇帝紹泰元年(乙亥、5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二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三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四 臨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六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八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十 長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開皇九年(己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二年(壬《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三 高祖文皇帝中開皇二十年(庚申、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四 高祖文皇帝下仁壽四年(甲子、604《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五 煬皇帝上之下大業四年(戊辰、608《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六 煬皇帝中大業九年(癸酉、613)《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七 煬皇帝下大業十二年(丙子、61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八 恭皇帝下義寧元年(丁丑、617)《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一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上武德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中武德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上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七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八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九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中貞觀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一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二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三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四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五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六 起旃蒙單瘀十月,盡玄勣yan茂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七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龍朔《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八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鹹亨《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九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則天順聖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一 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上長壽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二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三則天順聖皇后下久視元年(庚子、《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四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中神龍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五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下景龍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六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下景雲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七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中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八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下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九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上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五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六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七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八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歷九《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歷十四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三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四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五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六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五興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七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六興元元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八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七貞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九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八貞元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九貞元八年(壬申《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一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貞元十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二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一貞元十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三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四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五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六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七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八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中長慶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九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長慶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一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中太和八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二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下開成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三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中會昌三年(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