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三 慎靚王元年(辛丑、前320): 周紀三周慎靚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1]衛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資治通鑒》《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三 慎靚王元年(辛丑、前320)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三 慎靚王元年(辛丑、前320)

周紀三周慎靚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

[1]衛更貶號曰君。

[1]衛國國君再次把自己的爵位由侯降到君。

二年(壬寅、前319)

二年(壬寅,公元前319年)

[1]秦伐韓,取鄢。

[1]秦國進攻韓國,奪取鄢陵。

[2]魏惠王薨,子襄王立。

孟子入見而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勃然興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

[2]魏惠王去世,其子即位為魏襄王。

孟軻前去拜見他,離開後對別人說:「襄王的樣子就不像一個君主,和他接觸也無法產生敬畏之感。

他猛然問我:『天下怎樣才能安定?』我回答說:『統一才能安定。

』他又問:『誰能統一?』回答:『不濫殺人的人能統一。

』『誰願意讓他統一呢?』我回答說:『天下的百姓都願意。

大王您知道禾苗吧,七八月間遇上大旱,禾苗都乾枯萎一靡一。

這時天上烏雲密佈,大雨滂沱,禾苗就生機勃勃,一片蔥鬱。

這樣的勢頭,誰能阻擋!』」

三年(癸卯、前318)

三年(癸卯,公元前318年)

[1]楚、趙、魏、韓、燕同伐秦,攻函谷關。

秦人出兵逆之,五國之師皆敗走。

[1]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聯合討伐秦國,進攻函谷關。

秦國出兵迎敵,五國聯軍敗退而回。

[2]宋初稱王。

[2]宋國國君開始稱王。

四年(甲辰、前317)

四年(甲辰,公元前317年)

[1]秦敗韓師於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申差於濁澤。

諸侯振恐。

[1]秦國在魚大敗韓國軍隊,殺死八萬人,於濁澤俘虜韓軍大將和申差。

各國震驚。

[2]齊大夫與蘇秦爭一寵一,使人刺秦,殺之。

[2]齊國大夫與蘇秦爭權,派人刺殺了蘇秦。

[3]張儀說魏襄王曰:「梁地方不至千里,卒不過三十萬,地四平,無名山大川之限,卒戍楚、韓、齊、趙之境,守亭、障者不過十萬,梁之地勢固戰場也。

夫諸侯之約從,盟於洹水之上,結為兄弟以相堅也。

今親兄弟同父母,尚有爭錢財相殺傷,而欲恃反覆蘇秦之餘謀,其不可成亦明矣。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據卷衍、酸棗,劫衛,取陽晉,則趙不南,趙不南則梁不北,梁不北則從道絕,從道絕則大王之國欲毋危不可得也。

故願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鼻。」

魏王乃倍從約,而因儀以請成於秦。

張儀歸,復相秦。

[3]張儀勸說魏襄王道:「魏國地方不滿千里,士兵不足三十萬,地勢四下平坦,沒有崇關大河的險要。

防軍分別守衛與楚、韓、齊、趙接壤的邊界,用來扼守要塞的不過十萬人,所以,魏國歷來是廝殺的戰場。

各國約定聯合抗秦,在洹水結盟,作為兄弟之邦互相救援。

然而同一父母的親兄弟,有時還為爭奪錢財互相殘殺,各國之間,想靠反覆無常小人蘇秦的一番伎倆,就結成同盟,明顯是不足恃的。

大王您不與秦國結好,秦國就會發兵進攻河外,佔據卷縣、酸棗等地,襲擊衛國,奪取陽晉。

那時,趙國不能南下,魏國也不能北上,南北隔絕,就談不上聯合抗秦,大王您的國家想避免危險也不可能了。

所以我希望大王您能深思熟慮,拿定主意,讓我辭去魏國相位,回秦國去籌劃修好。」

魏王於是背棄了聯合抗秦的盟約,派張儀前往秦國去求和。

張儀回到秦國,再次出任國相。

[4]魯景公薨,子平公旅立。

[4]魯國魯景公去世,其子姬旅即位為魯平公。

五年(乙巳、前316)

五年(乙巳,公元前316年)

[1]巴、蜀相攻擊,俱告急於秦。

秦惠王欲伐蜀,以為道險狹難至,而韓又來侵,猶豫未能決。

司馬錯請伐蜀。

張儀曰:「不如伐韓。」

王曰:「請聞其說。」

儀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

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翟,去王業遠矣。」

司馬錯曰:「不然。

臣聞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

今王地小民貧,故臣願先從事於易。

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

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四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

今攻韓,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

臣請論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

齊,韓之與國也。

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弗能止也。

此臣之所謂危也。

不如伐蜀完。」

王從錯計,起兵伐蜀;十月取之。

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

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1]巴國、蜀國互相攻擊,都來向秦國告急求救,秦惠王想出兵討伐蜀國,但顧慮道路險峻難行,韓國又可能來侵犯,所以猶豫不決。

司馬錯建議他仍舊出兵伐蜀,張儀卻說:「不如去征討韓國。」

秦惠王說:「請談談你的見解。」

張儀便陳述道:「我們應該與魏國、楚國親善友好,然後出兵黃河、伊水、洛水一帶,攻取新城、宜陽,兵臨東西周王都,控制象徵王權的九鼎和天下版圖,挾持天子以號令天下,各國就不敢不從,這是稱王的大業。

我聽人說,要博取名聲應該去朝廷,要賺取金錢應該去集市。

現在的黃河、伊洛一帶和周朝王室,正好比天下的朝廷和集市,而大王您不去那裡爭雄,反倒糾纏於遠方的戎狄小族爭鬥,這可不是帝王的大業啊!」司馬錯反駁張儀說:「不對。

我也聽說有這樣的話:想要使國家富強必須先開拓疆土,想要使軍隊強大必須先讓老百姓富庶,想要成就帝王大業必須先樹立德望。

這三個條件具備,帝王大業也就水到渠成。

現在大王的國家地小民貧,所以我建議先從容易之事做起。

蜀國,是西南偏僻之國,又是戎狄之族的首領,政治昏亂,如同夏桀、商紂;以秦國大兵攻蜀,就像狼入羊群一樣。

攻佔它的土地可以擴大秦國疆域,奪取它的財富可以贍養百姓,而軍隊不須有大的傷亡就可以使蜀國屈服。

這樣,吞併一個國家而天下並不認為秦國強一暴,獲取便泛的利益天下也不認為秦國貪婪,我們一舉兩得、名利雙收,更享有除暴安良的美譽。

秦國若是攻打韓國、劫持周天子,就會臭名遠揚,也不見得有什麼實際利益。

蒙受不義之名,攻打天下人所不願攻佔的地方,那可是很危險的!請讓我細說其中的原因:周朝,是天下尊崇的王室;齊國,是韓國的親睦友邦。

周朝自知要失去九鼎,韓國自知要失去伊洛一帶領土,兩國將會齊心合力,共同謀劃,求得齊國、趙國的援助,並與有舊怨的楚國、魏國和解,甚至不惜把鼎送給楚國,把土地割讓給魏國,對此,大王您只能束手無策。

這就是我所說的危險所在。

所以,攻打蜀國才是十拿九穩的上策。」

秦惠王聽從了司馬錯的建議,起兵伐蜀,僅用了十個月就攻克全境,把蜀王降為侯,又任命陳莊為蜀國國相。

蜀國為秦國吞併以後,秦國更加富庶和強盛而輕視周圍各國。

[2]蘇秦既死,秦弟代、厲亦以遊說顯於諸侯。

燕相子之與蘇代婚,欲得燕權。

蘇代使於齊而還,燕王噲問曰:「齊王其霸乎?」

對曰:「不能。」

王曰:「何故?」

對曰:「不信其臣。」

於是燕王專任子之。

鹿一毛一壽謂燕王曰:「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能讓天下也。

今王以國讓子之,是王與堯同名也。」

燕王因屬國於子之,子之大重。

或曰:「禹薦益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於益。

啟與交一黨一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於益而實令啟自取之。

今王言屬國於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也。」

王因收印綬,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

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國事皆決於子之。

[2]蘇秦死後,他的弟弟蘇代、蘇厲也以遊說著稱於各國。

燕國相子之便崑與蘇代結為通姻親家,想謀得燕國大權。

蘇代出使齊國歸來,燕王姬噲問他:「齊王能稱霸嗎?」

蘇代回答:「不能。」

燕王又問:「為什麼?」

回答說:「他不信任臣僚。」

於是燕王把大權交給子之。

鹿一毛一壽也對燕王說:「人們稱道堯是賢明君主,就是因為他能讓出天下。

現在燕王您要是把國家讓給子之,就能與堯有同樣的名聲。」

燕王於是把國家囑托給了子之。

子之從此大權集於一身。

還有人對燕王說:「上古時禹推薦益為接班人,又任命兒子啟的屬下作益的官吏。

到老時,禹說啟不能勝任治理天下的重責,把君位傳給益。

然而啟勾結自己的一黨一羽攻擊益,很快奪取了君位。

因此天下人都說禹明著是傳天下給益,而實際上是安排兒子啟去自己奪位。

現在燕王您雖然說了把國家交給子之,但官員都是太子的人,這同樣是名義屬於子之而實權在太子手裡啊!」燕王便下令收繳所有官印,把三百石俸祿以上的官職都交給子之任命。

從此,子之面南稱王,姬噲年老,不再聽理政事,反而成了臣子,國家大事都由子之來決斷。

六年(丙午、前315)

六年(丙午,公元前315年)

[1]王崩,子赧王延立。

[1]周慎靚王去世,其子姬延即位為周赧王。

赧王上元年(丁未、前314)

周赧王元年(丁未,公元前314年)

[1]秦入侵義渠,得二十五城。

[1]秦國入侵義渠,奪取二十五個城鎮。

[2]魏人叛秦。

秦人伐魏,取曲沃而歸其人。

又敗韓於岸門,韓太子倉入質於秦以和。

[2]魏國反叛秦國,於是秦國討伐魏國,攻佔曲沃城,卻將城中百姓驅歸魏國。

又在岸門打敗韓國,韓國將太子韓倉送到秦國作為人質,以求和好。

[3]燕子之為王三年,國內大亂。

將軍市被與太子平謀攻子之。

齊王令人謂太子曰:「寡人聞太子將飭君臣之義,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國唯太子所以令之。」

太子因要一黨一聚眾,使市被攻子之,不克。

市被反攻太子。

構難數月,死者數萬人,百姓恫恐。

齊王令章子將五都之兵,因北地之眾以伐燕。

燕士卒不戰,城門不閉。

齊人取子之,醢之,遂殺燕王噲。

[3]燕國子之作國王三年,國內大亂,將軍市被與太子姬平合謀攻打子之。

齊王派人對燕太子說:「我聽說您將要整飭君臣大義,申明父子名位,我的國家願意支持您的號召,做堅強後盾。」

燕太子於是聚集死一黨一,派將軍市被進攻子之,卻沒有得手,市被反倒戈攻打太子。

國內動亂幾個月,死亡達幾萬人,人心惶惶。

此時,齊王命章子為大將,率領國都周圍五城的軍隊及北方的部隊征伐燕國。

燕國士兵毫無戰意,城門大開不守。

齊國便捕獲了子之,把他剁成肉醬。

燕王姬噲也同時被殺。

齊王問孟子曰:「或謂寡人勿取燕,或謂寡人取之。

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齊王請教孟軻:「有人建議我不要攻佔燕國,有人卻建議我乘機吞併它。

我想,以萬乘兵車的大國去進攻另一個同樣的大國,五十天就征服,這靠人的力量是作不到的,只能是天意。

現在我若不吞併燕國,上天一定會降禍怪罪。

我把燕國併入齊國,怎麼樣?」

孟軻回答說:「吞併後如果燕國人民很高興,那就吞併吧,古代有這樣做的,比如周武王。

吞併而使燕國人民氣憤,就不要吞併,古代也有這樣行一事的,比如周文王。

齊國以萬乘兵車大國征討另一個大國,那裡的百姓都捧著食品、茶水來迎接齊軍,沒有別的原因,就是為了跳出一水深火熱的戰禍啊!如果新統治下水更深,火更熱,百姓又將轉而投奔別的國家了。」

諸侯將謀救燕。

齊王謂孟子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

《書》曰:『我後,後來其蘇。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若殺其父兄,係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崑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於燕眾,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

齊王不聽。

各國策劃援救燕國。

齊王又對孟軻問道:「各國都謀劃來討伐我,怎麼辦?」

回答說:「我聽說過只佔有七十里而能統一號令天下的例子,就是商王湯。

沒聽說過擁有千里之廣的國家而總是畏懼別人的。

《尚書》說:「盼望我們的君主,他來了我們就可以獲得解救。

』現在燕國虐一待它的百姓,大王前往征服它,燕國人民認為是從水深火熱中拯救了他們,都簞食壺漿前來迎接仁義之師。

您如果殺了他們的父兄,囚捕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祖廟,掠奪他們的國寶,那可就不行了。

天下本來就畏懼齊國的強大,現在齊國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如果不施行仁政,那麼就會招致天下的討伐。

大王您應該立即下令,釋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奪燕國的財寶,與燕國民眾商議,推舉新的國君,然後離開燕國,這樣做還來得及。」

齊王卻沒有採納孟軻的勸告。

已而燕人叛。

王曰:「吾甚慚於孟子。」

陳賈曰:「王無患焉。」

乃見孟子,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聖人也。」

陳賈曰:「周公使管叔監商,管叔以商畔也。

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

曰:「不知也。」

陳賈曰:「然則聖人亦有過與?」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

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不久,燕國人果然紛紛反叛齊國,齊王歎息道:「我真慚愧沒聽孟軻的話。」

陳賈說:「大王不用擔心。」

於是他前去見孟軻,問:「周公是什麼樣的人?」

回答說:「是古代的聖人。」

陳賈又說:「周公派管叔監視商朝舊地,管叔卻在商地反叛。

難道周公預先知道管叔會反叛而仍派他去嗎?」

回答:「周公預先不知道。」

陳賈便說:「如此說來聖人也會犯錯誤嗎?」

孟軻說:「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錯誤是可以理解的。

況且古代的君子,有了錯誤就改;現在的所謂君子,有了錯誤聽之任之。

古代的君子,他的過失像日食月食,人民都看得到;待到他改正,人民便更加景仰他。

現在的君子,不但聽任錯誤不改,反而尋找托辭。」

[4]是歲,齊宣王薨,子王地立。

[4]同年,齊國齊宣王去世,其子田地即位為齊王。

二年(戊申、前313)

二年(戊申,公元前313年)

[1]秦右更疾伐趙,拔藺,虜其將莊豹。

[1]秦國派名叫疾的右更官員,率軍討伐趙國。

攻佔藺地,俘虜趙將莊豹。

[2]秦王欲伐齊,患齊、楚之從親,乃使張儀至楚,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婦,長為兄弟之國。」

楚王說而許之。

群臣皆賀,陳軫獨吊。

王怒曰:「寡人不興師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

對曰:「不然。

以臣觀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齊、秦合,齊、秦合則患必至矣。」

王曰:「有說乎?」

對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齊也。

今閉關絕約於齊則楚孤,秦奚貪夫孤國而與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張儀至秦,必負王。

是王北絕齊交,西生患於秦也,兩國之兵必俱至。

為王計者,不若陰合而陽絕於齊,使人隨張儀,苟與吾地,絕齊未晚也。」

王曰:「願陳子閉口,毋復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張儀,厚賜之。

遂閉關絕約於齊,使一將軍隨張儀至秦。

[2]秦王想征伐齊國,又顧慮齊國與楚國有互助條約,便派張儀前往楚國。

張儀對楚王說:「大王如果能聽從我的建議,與齊國廢除盟約,斷絕邦交,我可以向楚國獻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讓秦國的美一女來做侍奉您的妾婢。

秦、楚兩國互通婚嫁,就能永遠結為兄弟之邦。」

楚王十分高興,允諾張儀的建議。

群臣都前來祝賀,只有陳軫表示哀痛。

楚王惱怒地問:「我一兵未發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麼不好?」

陳軫回答:「您的想法不對。

以我之見,商於的土地不會到手,齊國、秦國卻會聯合起來,齊、秦一聯合,楚國即將禍事臨門了。」

楚王問:「你有什麼解釋呢?」

陳軫回答:「秦國之所以重視楚國,就是因為我們有齊國作盟友。

現在我們如果與齊國毀約斷交,楚國便孤立了,秦國又怎麼會偏一愛一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張儀回到秦國以後,一定會背棄對大王您的許諾。

那時大王北與齊國斷交,西與秦國生崑出怨仇,兩國必定聯合發兵夾攻。

為您算計,不如我們暗中與齊國仍舊修好而只表面上絕交,派人隨張儀回去,如果真的割讓給我們土地,再與齊國絕交也不晚。」

楚王斥責道:「請你陳先生閉上嘴巴,不要再說廢話了,等著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於是把國相大印授給張儀,又重重賞賜他。

隨後下令與齊國毀約斷交,派一名將軍同張儀前往秦國。

張儀詳墮車,不朝三月。

楚王聞之,曰:「儀以寡人絕齊未甚邪?」

乃使勇士宋遺借宋之符,北罵齊王。

齊王大怒,折節以事秦,齊、秦之交一合。

張儀乃朝,見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從某至某,廣袤六里。」

使者怒,還報楚王。

楚王大怒,欲發兵而攻秦。

陳軫曰:「軫可發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賂之以一名都,與之併力而攻齊,是我亡地於秦,取償於齊也。

今王已絕於齊而責欺於秦,是吾合齊、秦之交而來天下之兵也,國必大傷矣!」楚王不聽,使屈帥師伐秦。

秦亦發兵使庶長章擊之。

張儀回國後,假裝從車上跌下,三個月不上朝。

楚王聽說後自語道:「張儀是不是覺得我與齊國斷交做得還不夠?」

便派勇士宋遺借了宋國的符節,北上到齊國去辱罵齊王。

齊王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討好秦國,齊國、秦國於是和好。

這時張儀才上朝,見到楚國使者,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何還不去接受割地?從某處到某處,有六里多見方。」

使者憤怒地回國報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發兵攻打秦國。

陳軫說:「我可以開口說話嗎?攻秦國還不如用一座大城的代價去收買它,與秦國合力攻齊國。

這樣我們從秦國失了地,還可以在齊國得到補償。

現在大王您已經與齊國斷交,又去質問秦國的欺騙行為,是我們促使齊國、秦國和好而招來天下的軍隊了,國家一定會有大損失!」楚王仍是不聽他的勸告,派屈率軍隊征討秦國,秦國也任命魏章為庶長之職,起兵迎擊。

三年(己酋,前312)

三年(己酉,公元前312年)

[1]春,秦師及楚戰於丹陽,楚師大敗;斬甲士八萬,虜屈及列侯、執七十餘人,遂取漢中郡。

楚王悉發國內兵以復襲秦,戰於藍田,楚師大敗。

韓、魏聞楚之困,南襲楚,至鄧。

楚人聞之,乃引兵歸,割兩城以請平於秦。

[1]春季,秦、楚兩國軍隊在丹陽大戰,楚軍大敗,八萬甲士被殺,屈及以下的列侯、執圭等七十多名官員被俘。

秦軍乘勢奪取了漢中郡。

楚王又征發國內全部兵力再次襲擊秦國,在藍田決戰,楚軍再次大敗。

韓、魏等國見楚國危困,也向南襲擊楚國,直達鄧。

楚國聽說了,只好率軍回救,割讓兩座城向秦國求和。

[2]燕人共立太子平,是為昭王。

昭王於破燕之後。

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幣以招賢者。

謂郭隗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先生視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馬者,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而返。

君大怒,涓人曰『死馬且買之,況生者乎!馬今至矣。

』不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

今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於隗者,豈遠千里哉!」於是昭王為隗改築宮而師事之。

於是士爭趣燕: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

昭王以樂毅為亞卿,任以國政。

[2]燕國貴族共同推舉太子姬平為燕昭王。

昭王是在燕國被齊國攻破後即位的,他憑弔死者,探訪貧孤,與百姓同甘共苦。

自己紆尊降貴,用重金來招募人才。

他問郭隗:「齊國乘我們的內亂而攻破燕國,我深知燕國國小力少,不足以報仇。

然而招攬賢士與他們共商國是,以雪先王的恥辱,始終是我的願望。

先生您如果見到合適人才,我一定親自服侍他。」

郭隗說:「古時候有個君主派一個負責灑掃的涓人用千金去購求千里馬,那個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頭帶回。

君主大怒,涓人解釋說:『死馬您還買,何況活的呢!天下人知道了,好馬就會送上來的。

』不到一年,果然得到了三匹千里馬。

現在大王您打算招致人才,就請先從我郭隗開始,比我賢良的人,都會不遠千里前來的。」

於是燕昭王為郭隗翻建府第,尊他為老師。

各地的賢士果然爭相來到燕國:樂毅從魏國來,劇辛從趙國來。

昭王奉樂毅為亞卿高位,委託以國家大事。

[3]韓宣惠王薨,子襄王倉立。

[3]韓國韓宣惠王去世,其子韓倉即位為韓襄王。

四年(庚戌、前311)

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

[1]蜀相殺蜀侯。

[1]蜀國國相殺死封侯的國君。

[2]秦惠王使人告楚懷王,請以武關之外易黔中地。

楚王曰:「不願易地,願得張儀而獻黔中地。」

張儀聞之,請行。

王曰:「楚將甘心於子,柰何行?」

張儀曰:「秦強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

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鄭袖,袖之言,王無不聽者。」

遂往。

楚王囚,將殺之。

靳尚謂鄭袖曰:「秦王甚一愛一張儀,將以上庸六縣及美一女贖之。

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

於是鄭袖日夜泣於楚王曰:「臣各為其主耳。

今殺張儀,秦必大怒。

妾請子母俱遷江南,毋為秦所魚肉也!」王乃赦張儀而厚禮之。

張儀因說楚王曰:「夫為從者無以異於驅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

今王不事秦,秦劫韓驅梁而攻楚,則楚危矣。

秦西有巴、蜀,治船積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五百餘里,不至十日而拒關,關驚則從境以東盡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

秦舉甲出武關,則北地絕。

秦兵之攻楚也,危難在三月之內,而楚待諸侯之救在半歲之外,夫待弱國之救,忘強秦之禍,此臣所為大王患也。

大王誠能聽臣,臣請令秦、楚長為兄弟之國,無相攻伐。」

楚王已得張儀而重出黔中地,乃許之。

[2]秦惠王派人通知楚懷王,想用武關以外的地方換黔中之地。

楚王說:「我不願換地,只想用黔中之地來換張儀。」

張儀聽說後,請求秦王同意。

秦王問:「楚國要殺死你才甘心,你為什麼還要去?」

張儀說:「秦國強,楚國弱,只要大王您在,估計楚國不敢把我怎麼樣。

而且我和楚王的一寵一臣靳尚關係密切,靳尚又侍奉楚王的一愛一姬鄭袖,鄭袖的話,楚王沒有不聽的。」

於是欣然前往楚國。

楚王把他下在獄中,準備處死。

靳尚對鄭袖說:「秦王十分一寵一愛一張儀,想用上庸等六個縣及美一女來贖回他。

大王看重土地,又尊重秦國,那樣秦國的美一女將被一寵一幸,您就會遭到冷落。」

於是鄭袖日夜在楚王面前哭著哀求:「當年的事,不過是臣各為其主。

現在要是殺了張儀,秦國必定震怒。

我請求讓我們母子兩人先遷居江南,不要成為秦國刀下的魚肉。」

楚王於是赦免了張儀,還以厚禮相待。

張儀勸說楚王道:「倡導各國聯合抗秦,簡直是趕著羊群去進攻猛虎,明顯無法相鬥。

現在大王您不肯聽命秦國,秦國如果一逼一十迫韓國、驅使魏國來聯合攻楚,楚國可就危險了。

秦國西部有巴、蜀兩地,備船積糧,沿岷江而下,一天可行五百餘里,不到十天就兵臨關。

關驚動,則由此以東的各城都要修治守備,黔中、巫郡便不再是大王您的了。

秦國如果大舉甲兵攻出武關,那麼楚國的北部就成為絕地,秦兵再南攻楚國,楚國的存亡只在三個月以內,而楚國等待各國來救援要在半年以上。

坐等那些弱國來救,而忘記了強秦的威脅,我可要為大王您現在的做法擔心啊!大王如果能誠心誠意地聽我的意見,我可以讓楚國、秦國永久結為兄弟之邦,不再互相攻殺。」

楚王雖然已經得到了張儀,卻又捨不得拿黔中之地來交換,於是同意了張儀的建議,讓他離開。

張儀遂之韓,說韓王曰:「韓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菽而麥,國無二歲之食;見卒不過二十萬。

秦被甲百餘萬。

山東之士被甲蒙胄以會戰,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

夫戰孟賁、烏獲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國,無異垂千鈞之重於鳥一卵一之上,必無幸矣。

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據宜陽,塞成皋,則王之國分矣,鴻台之宮,桑林之苑,非王之有也。

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以攻楚,以轉禍而悅秦,計無便於此者!」韓王許之。

張儀便前往韓國,勸說韓王:「韓國地方險惡多山,所產五穀,不是豆子而是雜麥,國家口糧積存不夠兩年,現在軍中的士兵不過二十萬,秦國卻有甲兵一百餘萬。

崤山以東的人要披上盔甲才可以參戰,而秦國人個個赤膊便能上陣迎敵,左手提著人頭,右手夾一著俘虜。

秦國用孟賁、烏獲那些勇士們來進攻不肯臣服的弱國,正像在鳥蛋上壓下千鈞重石,無一可倖免。

大王您不肯迎一合秦國,若秦國發下甲兵占踞宜陽,扼守成皋,大王的國家就被分裂,鴻台的宮殿,桑林的園苑,就不再是您能享有的了。

為大王著想,您不如結好秦國進攻楚國,既轉嫁了禍災又取得秦國歡心,沒有比這更好的主意了!」韓王聽從了張儀的意見。

張儀歸報,秦王封以六邑,號武信君。

復使東說齊王曰:「從人說大王者崑必曰:『齊蔽於三晉,地廣民眾,兵強士勇,雖有百秦,將無柰齊何。

』大王賢其說而不計其實。

今秦、楚嫁女娶婦,為昆弟之國;韓獻宜陽;梁效河外;趙王入朝,割河間以事秦。

大王不事秦,秦驅韓、梁攻齊之南地,悉趙兵,渡清河,指博關,臨、即墨非王之有也!一柄一一日見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齊王許張儀。

張儀回到秦國報告,秦王封賞給他六個城邑和武信君的爵位。

又派他向東遊說齊王說:「主張聯合抗秦的人,必對您說:『齊國有三晉作屏障,地廣人多,兵強士勇,即使有一百個秦國,也拿齊國無可奈何。

』大王您也總是稱讚這種說法而不考慮實際情況。

現在秦、楚兩國互通婚姻,結為兄弟之國;韓國獻給秦國宜陽;魏國交出河外之地;趙王也去朝見秦王,割讓河間討好秦國。

大王若是不迎一合秦國,秦國將驅使韓國、魏國之兵進攻齊國南部,再一逼一十迫趙兵傾巢而出,渡過清河,直指博關。

那時臨淄、即墨等齊國心腹地帶可就不屬於您所有了。

等到國家遭受攻擊的那天,您再想討好秦國,也來不及了!」齊王同樣採納了張儀的建議。

張儀去,西說趙王曰:「大王收率天下以擯秦,秦兵不敢出函谷關十五年。

大王之威行於山東,敝邑恐懼,繕甲厲兵,力田積粟,愁居懾處,不敢動搖,唯大王有意督過之也。

今以大王之力,舉巴、蜀,並漢中,包一皮兩周,守白馬之津。

秦雖僻遠,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

今秦有敝甲凋兵軍於澠池,願渡河,逾漳,據番吾,會邯鄲之下,願以甲子合戰,正殷紂之事。

謹使使臣先聞左右。

今楚與秦為昆弟之國,而韓、梁稱東藩之臣,齊獻魚鹽之地,此斷趙之右肩也。

夫斷右肩而與人鬥,失其一黨一而孤居,求欲毋危得乎!今秦發三將軍,其一軍塞午道,告齊使渡清河,軍於邯鄲之東,一軍軍成皋,驅韓、梁軍於河外,一軍軍於澠池,約四國為一以攻趙,越服必四分其地。

臣竊為大王計,莫如與秦王面相約而口相結,常為兄弟之國也。」

趙王許之。

張儀離開齊國,又向西遊說趙王道:「大王帶頭聯合各國抵抗秦國,使秦兵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侵犯各國。

大王的威望在崤山以東傳揚,我們秦國十分恐懼,繕甲厲兵,積蓄糧草,時刻擔憂您的威懾,不敢放鬆警惕,唯恐大王您興兵前來問罪。

現在我們秦國托福您大王的神力,一舉攻下巴、蜀,吞併漢中,包一皮圍兩周,兵抵白馬津。

我們秦國雖然地處偏遠,然而對趙國心含憤怒已不是一天了。

如今秦國有一支不成樣子的敗甲殘兵駐在澠池,願意渡過黃河,越過漳水,進據番吾,前來邯鄲城下相會。

希望用古時甲子會戰形式,重演武王伐紂的故事。

為此,特派使臣我來通知您的左右。

現在楚國與秦國結為兄弟之邦,韓國、魏國俯首稱臣,齊國獻出盛產魚鹽的海濱之地,這就像砍斷了趙國的右臂。

被砍斷了右臂而與別人爭鬥,失去同一黨一而又孤立無援,想要不滅亡,能辦到嗎!如果秦國派出三支大軍,一支軍隊扼守午道,通知齊國渡過清河,在邯鄲之東駐軍;另一支軍隊駐紮成皋,驅使韓、魏軍隊進軍河外;第三支軍隊駐紮澠池,約定四國聯合攻趙,征服後必定四分其地。

我為大王著想,不如與秦王當面親口結下盟約,使兩國成為長久的兄弟之國。」

趙王也接受了張儀的勸說。

張儀乃北之燕,說燕王曰:「今趙王已入朝,效河間以事秦。

大王不事秦,秦下甲雲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大王之有也!且今時齊、趙之於秦,猶郡縣也,不敢妄舉師以攻伐。

今王事秦,長無齊、趙之患矣。」

燕王請獻常山之尾五城以和。

最後,張儀北上到達燕國,對燕王說:「如今趙王已經去朝見秦王,並獻出河間以迎一合秦國。

大王您不趕快結好秦國,秦國就會派甲兵到雲中、九原,驅使趙國進攻燕國,易水、長城可就不是大王您的了!況且,現在齊國、趙國就像秦國的郡縣一樣,不敢妄起刀兵相攻伐。

大王您服從秦國,就可以長年免除齊國、趙國的威脅了。」

燕王於是請張儀獻上恆山腳下的五個城以向秦國求和。

張儀歸報,未至咸陽,秦惠王薨,子武王立。

武王自為太子時,不說張儀;及即位,群臣多毀短之。

諸侯聞儀與秦王有隙,皆畔衡,復合從。

張儀回國報告,還沒到咸陽,秦惠王就去世了,其子秦武王繼位。

武王從做太子時就不喜歡張儀,等到他一即王位,郡臣中很多人便前來誹謗數說張儀的短處。

各國聽說張儀與秦王間發生矛盾,都放棄了對秦國的許諾,再次聯合抗秦。

五年(辛亥、前310)

五年(辛亥,公元前310年)

[1]張儀說秦武王曰:「為王計者,東方有變,然後王可以多割得地也。

臣聞齊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齊必伐之。

臣願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齊必伐梁,齊、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間伐韓,入三川,挾天子,案圖籍,此王業也!」王許之。

齊王果伐梁,梁王恐。

張儀曰:「王勿患也!請令齊罷兵。」

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謂齊王曰:「甚矣王之托儀於秦也!」齊王曰:「何故?」

楚使者曰:「張儀之去秦也固與秦王謀矣,欲齊、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

今王果伐梁,是王內罷國而外伐與國,而信儀於秦王也」。

齊王乃解兵還。

張儀相魏一歲,卒。

[1]張儀向秦武王建議:「為大王您考慮,東方發生事變,大王才能乘機多割得土地。

我聽說齊王十分憎恨我,我居留在哪裡,齊國必定要去攻打。

我請求讓我這個不肖之人到魏國去,齊國必定要討伐魏國,齊國、魏國正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大王便可以乘機攻打韓國,進軍三川,挾持天子,掌握天下的版圖,這是帝王大業呀!」秦王允許張儀到魏國去。

齊國果然出兵攻魏,魏王十分驚恐。

張儀安慰說:「大王不要擔心!讓我來退掉齊兵。」

於是派他的手下人到楚國,借使臣之口對齊王說:「大王把張儀托付給秦國的辦法真厲害呀!」齊王問:「怎麼講?」

楚國使者說:「張儀離開秦國本來就是與秦王定下的計謀,想讓齊、魏兩國互相攻擊而秦國乘機奪取三川地方。

現在大王您果然攻打魏國,正是對內勞民傷財,對外結仇鄰國,而使張儀重新獲得秦王的信任。」

齊王聽罷,下令退兵回國。

張儀在魏國做了一年的國相,便去世了。

儀與蘇秦皆以縱橫之術游諸侯,致位富貴,天下爭慕效之。

又有魏人公孫衍者,號曰犀首,亦以談說顯名。

其餘蘇代、蘇厲、周最、樓緩之徒,紛紜遍於天下,務以辯詐相高,不可勝紀;而儀、秦、衍最著。

張儀與蘇秦都以合縱、連橫的政治權術遊說各國,達到富貴的高位,使天下人爭相傚法。

還有個魏國人公孫衍,名號犀首,也以能說會道著稱。

其餘的蘇代、蘇厲、周最、樓緩之流,紛紜而起,遍於天下,務必以詭辯詐術一爭高下,多得舉不勝舉。

然而還要數張儀、蘇秦、公孫衍當時名聲最為顯赫。

孟子論之曰:或謂:「公孫衍張儀豈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惡足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則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富貴不能一婬一,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詘,是之謂大丈夫。」

孟軻論之曰:有人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大丈夫嗎?他一怒而使各國恐懼,安居時又能使兵火息滅。」

孟軻說:「那豈能稱得上大丈夫!君子處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帶領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潔身自好,獨行正道,富貴不能一婬一,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才能算得是大丈夫。」

揚子《法言》曰:或問:「儀、秦學乎鬼谷術而習乎縱橫言,安中國者各十餘年,是夫?」

曰:「詐人也,聖人惡諸。」

曰:「孔子讀而儀、秦行,何如也?」

曰:「甚矣鳳鳴而鷙翰也!」「然則子貢不為歟?」

曰:「亂而不解,子貢恥諸。

說而不富貴,儀、秦恥諸。」

或曰:「儀、秦其才矣乎,跡不蹈已?」

曰:「昔在任人,帝而難之。

不以才乎?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揚雄《法言》曰:有人問:「張儀、蘇秦學習鬼谷子的智術,運用合縱、連橫的道理,各自使中國得到十幾年的安定,是這樣嗎?」

回答說:「騙人術。

聖人對此十分厭惡。」

又問:「讀孔子的書而做張儀、蘇秦那樣的事,怎麼樣呢?」

回答說:「這好像有鳳凰般的嗓音卻長著凶鳥的羽一毛一,糟透了!」再問:「然而孔子的弟子子貢不正是這樣幹的嗎?」

回答說:「子貢為的是排難解紛,張儀、蘇秦為的是謀取盎貴,遊說的目的不同。」

有人問:「張儀、蘇秦能不蹈前人舊轍,也算是卓越的人才吧?」

回答說:「上古時舜帝對一奸一佞之人加以拒斥,能說不考慮才幹嗎?那種人才倒是有才,但不是我們所認為的才幹!」

[2]秦王使甘茂誅蜀相莊。

[2]秦王派甘茂誅殺蜀國國相陳莊。

[3]秦王、魏王會於臨晉。

[3]秦王、魏王在臨晉相會。

[4]趙武靈王納吳廣之女孟姚,有一寵一,是為惠後。

生子何。

[4]趙武靈王娶吳廣的女兒吳孟姚為惠後,十分一寵一愛一她,生下兒子趙何。

六年(壬子、前309)

六年(壬子,公元前309年)

[1]秦初置丞相,以樗裡疾為右丞相。

[1]秦國設置丞相職務,任命樗裡疾為右丞相。

七年(癸丑、前308)

七年(癸丑,公元前308年)

[1]秦、魏會於應。

[1]秦國、魏國在應城舉行會議。

[2]秦王使甘茂約魏以伐韓,而令向壽輔行。

甘茂令向壽還,謂王曰:「魏聽臣矣,然願王勿伐!」王迎甘茂於息壤而問其故。

對曰:「宜陽大縣,其實郡也。

今王倍數險,行千里,攻之難。

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其母織自若也。

及三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機,逾牆而走。

臣之賢不若曾參,王之信臣又不如其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

魏文侯令樂羊將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

反而論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

樂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君之力也!』今臣,羈旅之臣也,樗裡子、公孫挾韓而議之,王必聽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

王曰:「寡人弗聽也,請與子盟!」乃盟於息壤。

秋,甘茂、庶長封帥師伐宜陽。

[2]秦王派甘茂去約定魏國共同進攻韓國,又讓向壽作他的助手。

甘茂命令向壽回國對秦王說:「魏國倒是聽從了我的安排,不過我希望大王您不要進攻韓國!」秦王在息壤迎接甘茂,詢問原因,甘茂回答說:「宜陽是個大縣,其實應屬郡一級。

現在大王您下令面對多重險隘,不遠千里,發兵進攻,是很困難的。

魯國有個與曾參同姓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他的母親仍舊織布,泰然自若。

等到先後來了三個人告訴她同樣的事情,曾參母親也扔下機杼,跳牆逃走了。

我的賢良不如曾參,大王您對我的信任又不如曾參的母親,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個人,所以我怕大王您將來也會有扔下機杼的舉動。

再說當年魏文侯任命樂羊為大將進攻中山國,三年才攻下。

回來論功行賞,魏文侯向樂羊出示別人的指控書,多達一筐。

樂羊一再叩頭行禮說:『這不是我的功勞,實在要歸功於您信任啊!』現在我甘茂,是個寄居秦國的外籍人,樗裡子、公孫將來抓住韓國的事情來攻擊我,大王一定會聽信他們。

那時攻宜陽前功盡棄,結果是大王您背棄了與魏王的約定,而我遭受韓國國相公仲侈的怨恨。」

秦王說:「我不會聽他們的,可以和你起誓!」於是兩人在息壤立下誓言。

秋季,甘茂和名叫封的庶長率領大軍前去攻打宜陽。

八年(甲寅、前307)

八年(甲寅,公元前307年)

[1]甘茂攻宜陽,五月而不拔。

樗裡子、公孫果爭之。

秦王召甘茂,欲罷兵。

甘茂曰:「息壤在彼。」

王曰:「有之。」

因大悉起兵以佐甘茂,斬首六萬,遂拔宜陽。

韓公仲侈入謝於秦以請平。

[1]甘茂率軍進攻宜陽,過了五個月還沒有攻克。

樗裡子、公孫果然爭相指責他。

秦王便派人去召甘茂,想罷兵回國。

甘茂只說:「息壤還在原來的地方。」

秦王恍然大悟,說:「有這回事。」

於是征發全部兵力去協助甘茂,結果殺死韓軍六萬人,攻陷宜陽。

韓國相公仲侈只好來謝罪求和。

[2]秦武王好以力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

八月,王與孟說舉鼎,絕脈而薨;族孟說。

武王無子,異母弟稷為質於燕,國人逆而立之,是為昭襄王。

昭襄王母羋八子,楚女也,實宣太后。

[2]秦武王喜好習武較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都先後做了大官。

八月,秦王與孟說舉大銅鼎時,用力過猛,血管破裂而死。

孟說及其家族被殺。

秦武王沒有兒子,異母弟弟嬴稷在燕國做人質,國中貴族於是迎回他立為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的母親羋八子,是楚國女子,封為宣太后。

[3]趙武靈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之上。

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賢者察焉。

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趙武靈王向北進攻中山國,大兵經房子城,抵達代地,再向北直至大漠中的無窮,向西攻到黃河,登上黃華山頂,與大臣肥義商議讓百姓穿短衣胡服,崑學騎馬與射箭。

他說:「愚蠢的人會嘲笑我,但聰明的人是可以理解的。

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這樣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領地和中山國都奪過來!」於是帶頭改穿胡服。

國人皆不欲,公子成稱疾不朝。

王使人請之曰:「家聽於親,國聽於君。

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議己也。

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令行為上。

明德先論於賤,而從政先信於貴,故願慕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也。」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聞中國者,聖賢之所教也,禮樂之所用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則效也。

今王捨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願王孰圖之也!」使者以報。

王自往請之,曰:「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煩、秦、韓之邊。

今無騎射之備,則何以守之哉?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暴吾地,係累吾民,引水圍;微社稷之神靈,則幾於不守也。

先君丑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

而叔順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

於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國中的士人有不少反對,公子成假稱有病,不來上朝。

趙王派人前去說服他:「家事聽從父母,國政服從國君,現在我向人民宣傳改變服裝,而叔父您不穿,我擔心天下人會議論我徇私情。

治理國家有一定章法,總以有利人民為根本;辦理政事有一定常規,執行命令是最重要的。

宣傳道德要先針對卑賤的下層,而推行法令必須從貴族近臣做起。

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樣來完成改穿胡服的功業。」

公子成拜謝道:「我聽說,中國是在聖賢之人教化下,用禮樂儀制,使遠方國家前來遊觀,讓四方夷族學習傚法的地方。

現在君王您捨此不顧,去倣傚遠方外國的服裝,是擅改古代習慣、違背人心的舉動,我希望您慎重考慮。」

使者回報趙王。

趙王便親自登門解釋說:「我國東面有齊國、中山國;北面有燕國、東胡;西面是樓煩,與秦、韓兩國接壤,如果沒有騎馬射箭的訓練,怎麼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國倚仗齊國的強兵,侵犯我們領土,掠奪人民,又引水圍灌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城幾乎就失守了。

此事先王深以為恥。

所以我決心改變服裝,學習騎射,想以此抵禦四面的災難,一報中山國之仇。

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國舊俗,厭惡改變服裝,已經忘記了城的奇恥大辱,我對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翻然醒悟,欣然從命,趙王親自賜給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

於是,趙王正式下達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學習騎馬射箭。

九年(乙卯、前306)

<B/九年(乙卯,公元前306年)

[1]秦昭王使向壽平宜陽,而使樗裡子、甘茂伐魏。

甘茂言於王,以武遂復歸之韓。

向壽、公孫爭之,不能得,由此怨讒甘茂。

茂懼,輟伐魏蒲阪,亡去。

樗裡子與魏講而罷兵。

甘茂奔齊。

[1]秦昭王派向壽去平撫宜陽,又令樗裡子、甘茂去攻打魏國。

甘茂向秦王建議,把武遂歸還給韓國。

向壽、公孫堅決反對,但未能阻止,於是怨恨甘茂。

甘茂心中恐懼,便中斷對魏國蒲阪的進攻,逃走了。

樗裡子只好與魏國講和退兵。

結果甘茂投奔到齊國去了。

[2]趙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

林胡王獻馬。

歸,使樓緩之秦,仇液之韓,王賁之楚,富丁之魏,趙爵之齊;代相趙固主胡,致其兵。

[2]趙王進攻中山國,兵抵寧葭;又向西攻打胡人,直至榆中。

胡人的林胡王獻馬求和。

趙王歸來,派樓緩出使秦國,仇液出使韓國,王賁出使楚國,富丁出使魏國,趙爵出使齊國;命代相趙固主持胡人部落事務,召集胡兵。

[3]楚王與齊、韓合從。

[3]楚王與齊國、韓國訂立同盟。

十年(丙辰、前305)

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

[1]彗星見。

[1]天空出現彗星。

[2]趙王伐中山,取丹丘、爽陽、鴻之塞,又取、石邑、封龍、東垣。

中山獻四邑以和。

[2]趙王進攻中山國,奪取丹丘、爽陽、鴻之塞,又攻佔城、石邑、封崑龍、東垣。

中山國只好獻出四城求和。

[3]秦宣太后異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華陽君羋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涇陽君。

魏冉最賢,自惠王、武王時,任職用事。

武王薨,諸弟爭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

昭王即位,以魏冉為將軍,衛咸陽。

是歲,庶長壯及大臣、諸公子謀作亂,魏冉誅之;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居於魏,王兄弟不善者,魏冉皆滅之。

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

[3]秦國宣太后異父弟為穰侯魏冉,同父弟為華陽君羋戎;秦王的同母弟為高陵君、涇陽君。

其中魏冉最賢良,從秦惠王、秦武王時起,就擔任要職。

秦武王死後,各兄弟間爭奪王位,只有魏冉能獨力扶立秦昭王。

秦昭王即位後,任命魏冉為將軍,守衛咸陽。

當年,名叫壯的庶長及大臣、諸公子陰謀作亂,被魏冉鎮壓下去;因受到牽連,惠文後被害死,悼武王后也離開秦國流落到魏國。

與秦昭王不和的兄弟,全都被魏冉處死。

因秦昭王年幼,宣太后便親自管理國家,任用魏冉執政,使他的威勢震懾全國。

十一年(丁巳、前304)

十一年(丁巳,公元前304年)

[1]秦王、楚王盟於黃棘;秦復與楚上庸。

[1]秦王、楚王在黃棘會盟,秦國把上庸歸還給楚國。

十二年(戊午、前303)

十二年(戊午,公元前303年)

[1]彗星見。

[1]天空出現彗星。

[2]秦取魏蒲阪、晉陽、封陵;又取韓武遂。

[2]秦國攻取魏國蒲阪、晉陽、封陵;又奪去韓國的武遂。

[3]齊、韓、魏以楚負其從親,合兵伐楚。

楚王使太子橫為質於秦以請救。

秦客卿通將兵救楚,三國引兵去。

[3]齊國、韓國、魏國因為楚國背叛抗秦同盟,聯合出兵攻打楚國。

楚王派太子羋橫作為人質,向秦國求救。

秦國派名叫通的客卿率軍隊援救楚國,三國聯軍於是退走。

十三年(己未、前302)

十三年(己未,公元前302年)

[1]秦王、魏王、韓太子嬰會於臨晉,韓太子至咸陽而歸;秦復與魏蒲阪。

[1]秦王、魏王、韓國太子韓嬰在臨晉舉行會議,韓國太子又前往秦國咸陽後才歸去,秦國把蒲阪歸還給魏國。

[2]秦大夫有私與楚太子斗者,太子殺之,亡歸。

[2]秦國有個大夫私下與楚國太子爭鬥,楚太子殺了他後,逃回楚國。

十四年(庚申、前301)

十四年(庚申,公元前301年)

[1]日有食之,既。

[1]出現日全食。

[2]秦人取韓穰。

[2]秦國奪取韓國穰城。

[3]蜀守輝叛秦,秦司馬錯往誅之。

[3]蜀地郡守嬴輝反叛秦國,秦國派司馬錯前去將他處死。

[4]秦庶長奐會韓、魏、齊兵伐楚,敗其師於重丘,殺其將唐昧;遂取重丘。

[4]秦國派名叫奐的庶長聯合韓、魏、齊三國出兵攻打楚國,在重丘大敗楚軍,殺死楚將唐昧,奪取重丘。

[5]趙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齊。

[5]趙王出兵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君逃奔齊國。

十五年(辛酉、前300)

十五年(辛酉,公元前300年)

[1]秦涇陽君為質於齊。

[1]秦國涇陽君到齊國去充當人質。

[2]秦華陽君伐楚,大破楚師,斬首三萬,殺其將景缺,取楚襄城。

楚王恐,使太子為質於齊以請平。

[2]秦國派華陽君攻打楚國,大破楚軍,殺死三萬人,包一皮括楚將景缺,奪取了襄城。

楚王十分恐懼,把太子送到齊國,請求和解。

[3]秦樗裡疾卒,以趙人樓緩為丞相。

[3]秦國樗裡疾去世,任命趙國人樓緩為丞相。

[4]趙武靈王一愛一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

[4]趙武靈王一寵一愛一幼子趙何,想趁自己在世時立他為國君。

十六年(壬戌、前299)

十六年(壬戌,公元前299年)

[1]五月戊申,大朝東宮,傳國於何。

王廟見禮畢,出臨朝,大夫悉為臣。

肥義為相國,並傅王。

武靈王自號「主父」。

主父欲使子治國,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

將自雲中、九原南襲咸陽,於是詐自為使者,入秦,欲以觀秦地形及秦王之為人。

秦王不知,已而怪其狀甚偉,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主父行已脫關矣,審問之,乃主父也。

秦人一大驚。

[1]五月戊申(二十六日),趙王在東宮舉行盛大儀式,把國君之位傳給趙何。

趙何祭祀宗廟之後,登位治理政事,他屬下的大夫都成為朝廷大臣。

又任命肥義為相國,並尊稱為國君老師。

趙武靈王自稱「主父」。

趙主父想讓兒子在國中治事,身穿胡人服裝率領文臣武將去攻打西北胡人領地。

他計劃從雲中、九原向南襲擊秦都咸陽,便自己扮作使者,前往秦國,想借此來偵察秦國地形及秦王的為人。

秦王沒有覺察,事後覺得此人相貌偉岸不凡,不像是臣子能有的風度,派人急忙去追趕他;而趙主父一行已經出了邊關。

經過一番盤問調查,秦國人才知道他就是趙主父,大驚失色。

[2]齊王、魏王會於韓。

[2]齊王、魏王在韓國相會。

[3]秦人伐楚,取八城。

秦王遺楚王書曰:「始寡人與王約為兄弟,盟於黃棘,太子入質,至歡也。

太子陵殺寡人之重臣,不謝而亡去。

寡人誠不勝怒,使兵侵君王之邊。

今聞君王乃令太子質於齊以求平。

寡人與楚接境,婚姻相親;而今秦、楚不歡,則無以令諸侯。

寡人願與君王會武關,面相約,結盟而去,寡人之願也!」

[3]秦國攻打楚國,奪取八座城市。

秦王派人給楚王送信,寫道:「起初我與你約定兩國為兄弟之邦,在黃棘盟誓,派楚太子到秦國為人質,彼此關係歡洽。

不料楚太子辱殺我的重臣,不辭而別,使我無比憤慨,才派兵攻入你的境內。

現在聽說你又讓太子到齊國充當人質,以求和解。

我國與你們楚國互相接壤,結為婚姻親家,要是秦、楚關係如此惡化,就無法號令其他國家。

我想與你在武關會面,當面約定,結成友好同盟。

這是我真心的願望!」

楚王患之,欲往恐見欺,欲不往恐秦益怒。

昭睢曰:「毋行而發兵自守耳!秦,虎狼也,有並諸侯之心,不可信也!」懷王之子蘭勸王行,王乃入秦。

秦王令一將軍詐為王,伏兵武關,楚王至則閉關劫之,與俱西,至咸陽,朝章台,如藩臣禮,要以割巫、黔中郡。

楚王欲盟,秦王欲先得地。

楚王怒曰:「秦詐我,而又強要我以地!」因不復許。

秦人留之。

楚王十分為難,赴約怕落入圈套,不去又怕秦國更加惱怒。

昭睢說:「大王不能去,應該趕快調兵固守。

秦是虎狼之國,早有吞併各國的野心,決不可信任!」楚懷王的兒子羋蘭卻勸懷王去,於是懷王前往秦國。

秦王讓一位將軍假扮為秦王,在武關伏下重兵,楚懷王一到便閉上關門,把他劫持到了西邊的咸陽。

又命令懷王朝拜秦國章台宮,行屬國使臣的禮節,並一逼一十迫懷王割讓巫郡和黔中郡。

懷王要求舉行盟誓,秦王卻堅持楚國先交出割地。

楚懷王十分憤怒地斥責說:「秦王欺騙了我,還想用強一暴一逼一十迫我割地!」不再答應。

秦國便把他扣留下來。

楚大臣患之,乃相與謀曰:「吾王在秦不得還,要以割地,而太子為質於齊;齊、秦合謀,則楚無國矣。」

欲立王子之在國者。

昭睢曰:「王與太子俱困於諸侯,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詐赴於齊。

齊王召群臣謀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

齊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質而行不義於天下也。」

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與其新王市曰:『予我下東國,吾為王殺太子。

不然,將與三國共立之。

』」齊王卒用其相計而歸楚太子。

楚人立之。

楚國大臣十分震驚,互相商議說:「我們的君王扣在秦國回不來,被要脅崑割地,而太子又在齊國充當人質;如果齊國秦國一起算計我們,那楚國就完了。」

便打算擁立一位在國內的王子繼位為王。

昭睢反對說:「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外國,現在我們違背君王的意旨去立其他兒子,實在不妥當。」

於是假稱楚王去世,到齊國去要求迎回太子。

齊王召集群臣商議,有人建議:「不如扣下太子要求楚國割讓淮河以北。」

齊相說:「不可,如果楚國另立一王,我們就空有人質而落個天下指責的不義名聲。」

那人又說:「不怕,如果楚國新立一王,我們可以和新王作交易:『給我下東國,我替你殺死太子,不然的話,我們就聯合三個國家立太子為楚王。

』」但齊王還是聽從了國相的意見,歸還楚太子,楚國便立太子為楚王。

[4]秦王聞孟嘗君之賢,使涇陽君為質於齊以請。

孟嘗君來入秦,秦王以為丞相。

[4]秦王聽說孟嘗君的賢德名望,派涇陽君為齊國人質,邀請孟嘗君前來。

孟嘗君到了秦國,秦王任命他為丞相。

十七年(癸亥、前298)

十七年(癸亥,公元前298年)

[1]或謂秦王曰:「孟嘗君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哉!」秦王乃以樓緩為相,囚孟嘗君,欲殺之。

孟嘗君使人求解於秦王幸姬,姬曰:「願得君狐白裘。」

孟嘗君有狐白裘,已獻之秦王,無以應姬求。

客有善為狗盜者,入秦藏中,盜狐白裘以獻姬。

姬乃為之言於王而遣之。

王后悔,使追之。

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時尚蚤,追者將至,客有善為雞鳴者,野雞聞之皆鳴。

孟嘗君乃得脫歸。

[1]有人勸告秦王:「孟嘗君做秦國丞相,一定會先照顧齊國而後才考慮秦國,秦國實在危險!」秦王於是仍任樓緩為丞相,囚禁孟嘗君,想殺掉他。

孟嘗君派人向秦王一寵一愛一的姬妾求情,姬妾說:「我希望得到你那件白狐皮袍。」

孟嘗君確實有件白狐皮袍,但已經獻給了秦王,無法滿足姬妾的要求。

他的幕僚中有個人善於盜竊,便潛入秦宮藏庫,盜出白狐皮袍送給那個姬妾。

姬妾於是替孟嘗君說情讓秦王釋放他回國。

可是秦王又後悔了,就派人去追。

孟嘗君急急逃到邊關,按照守關制度,要等雞叫才能放行過客,而這時天色還早。

秦王派來追的人馬上就到。

幸虧孟嘗君幕僚中有人善學雞叫,四野的雞一聽他的叫一聲都引頸長鳴,孟嘗君才得以出關脫身。

[2]楚人告於秦曰:「賴社稷神靈,國有王矣!」秦王怒,發兵出武關擊楚,斬首五萬,取十六城。

[2]楚國通知秦國:「蒙上天神靈佑護,我們楚國又有君王了。」

秦王惱羞成怒,發兵出武關進攻楚國,殺五萬人,奪佔十六座城。

[3]趙王封其弟為平原君。

平原君好士,食客嘗數千人。

有公孫龍者,善為堅白同異之辯,平原君客之。

孔穿自魯適趙,與公孫龍論臧三耳,龍甚辯析。

子高弗應,俄而辭出,明日復見平原君。

平原君曰:「疇昔公孫之言信辯也,先生以為何如?」

對曰:「然。

幾能令臧三耳矣。

雖然,實難!僕願得又問於君:今謂三耳甚難而實非也,謂兩耳甚易而實是也,不知君將從易而是者乎,其亦從難而非者乎?」

平原君無以應。

明日,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辯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終必受詘。」

[3]趙王封弟弟趙勝為平原君。

平原君好養士,門下的食客常有幾千人。

其中有個公孫龍,善於作「堅白同異」的辯論考證,平原君尊他為座上賓。

孔穿從魯國來到趙國,與公孫龍辯論「奴婢有三個耳朵」的觀點,公孫龍辯解十分一精一微,孔穿無以對答,一會兒就告辭了。

第二天他再見平原君,平原君問:「昨天公孫龍的一番論述頭頭是道,先生覺得如何?」

回答說:「是的,他幾乎能讓奴婢真的長出三隻耳朵來。

說起來雖然如此,實際上是困難的。

我想再請教您:現在論證三個耳朵十分困難,又非事實;論證兩個耳朵十分容易而確屬事實,不知道您將選擇容易、真實的,還是選擇困難、虛假的?」

平原君也啞口無言。

第二天,平原君對公孫龍說:「您不要再和孔穿辯論了,他的道理勝過言辭,而您的言辭勝過道理,最後肯定佔不了上風。」

鄒衍過趙,平原君使與公孫龍論白馬非馬之說。

鄒子曰:「不可。

夫辯者,別殊類使不相害,序異端使不相亂。

抒意通指,明其所謂,使人與知焉,不務相迷也。

故勝者不失其所守,不勝者得其所求。

若是,故辯可為也。

及至煩文以相假,飾辭以相,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

夫崑繳紉爭言而競後息,不能無害君子,衍不為也。」

座皆稱善。

公孫龍由是遂詘。

鄒衍路過趙國,平原君讓他和公孫龍辯論「白馬非馬」的觀點。

鄒衍說:「不行。

所謂辯論,應該區別不同類型,不相侵害;排列不同概念,不相混淆;抒發自己的意旨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觀點,讓別人理解,而不是困惑迷惘。

如此,辯論的勝者能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勝者也能得到他所追求的真理,這樣的辯論是可以進行的。

如果用繁文縟節來作為憑據,用巧言飾辭來互相詆毀,用華麗詞藻來從偷換概念,吸引別人使之不得要領,就會妨害治學的根本道理。

那種糾纏不休,咄咄一逼一十人,總要別人認輸才肯住口的作法,有害君子風度,我鄒衍是絕不參加的。」

在座的人聽罷都齊聲叫好。

從此,公孫龍便受到了冷落。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二 顯王元年(癸丑、前368)《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三 慎靚王元年(辛丑、前320)《資治通鑒》譯注·周紀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前19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無年(辛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漢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節三年(甲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 起昭陽作噩,盡屠維單閼,凡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陽朔三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綏和二年(甲寅、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元壽元年(己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國元年(己巳、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王莽下天鳳二年(乙亥、15)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一 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23)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顯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八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九肅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一 孝殤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四 孝順皇帝下陽嘉三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五 孝質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壽三年(丁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九 孝靈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 孝靈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一 孝靈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二 孝獻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三 孝獻皇帝丙興平元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四 孝獻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五 孝獻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六 孝獻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七 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八 孝獻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已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九 孝獻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十孝獻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一 世祖文皇帝上黃初元年 (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二 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四年(癸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龍三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七 邵陵厲公中正始七年(丙寅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八 邵陵厲公下嘉平五年(癸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九 高貴鄉公下甘露元年(丙子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寧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八 孝惠皇帝下永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九孝懷皇帝中永嘉三年(己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 孝懷皇帝下永嘉六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興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五 肅宗明皇帝下太寧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六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七 顯宗成皇帝中之上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八 顯宗成皇帝中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九 顯宗成皇帝下鹹康八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昇平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五 太宗簡文皇帝鹹安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五 起昭陽單閼,盡閼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六 安皇帝己義熙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七 安皇帝庚義熙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八 安皇帝辛義熙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九 安皇帝壬義熙十一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十 安皇帝癸義熙十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三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五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六 蒼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一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五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八 東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49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九 東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十 和皇帝中興元年(辛巳、501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一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壬午、5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 高祖武皇帝二天監四年(乙酉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三 高祖武皇帝三天監七年(戊子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監十四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五 高祖武皇帝五天監十八年 (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九 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 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五 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九 太宗簡文皇帝上大寶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 太宗簡文皇帝下大寶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一 世祖孝元皇帝下承聖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二 敬皇帝紹泰元年(乙亥、5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二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三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四 臨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六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八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十 長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開皇九年(己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二年(壬《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三 高祖文皇帝中開皇二十年(庚申、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四 高祖文皇帝下仁壽四年(甲子、604《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五 煬皇帝上之下大業四年(戊辰、608《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六 煬皇帝中大業九年(癸酉、613)《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七 煬皇帝下大業十二年(丙子、61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八 恭皇帝下義寧元年(丁丑、617)《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一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上武德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中武德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上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七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八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九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中貞觀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一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二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三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四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五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六 起旃蒙單瘀十月,盡玄勣yan茂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七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龍朔《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八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鹹亨《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九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則天順聖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一 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上長壽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二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三則天順聖皇后下久視元年(庚子、《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四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中神龍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五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下景龍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六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下景雲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七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中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八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下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九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上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五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六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七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八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歷九《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歷十四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三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四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五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六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五興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七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六興元元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八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七貞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九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八貞元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九貞元八年(壬申《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一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貞元十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二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一貞元十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三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四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五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六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七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八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中長慶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九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長慶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一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中太和八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二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下開成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三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中會昌三年(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