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1]春,正月,辛酉,大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資治通鑒》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

資治通鑒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

晉紀三十三晉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

[1]春,正月,辛酉,大赦。

[1]春季,正月,辛酉(初四),東晉實行大赦。

[2]戊辰,燕昌黎尹留忠謀反,誅;事連尚書令東陽公根、尚書段成,皆坐死;遣中衛將軍衛雙就誅忠弟志於凡城。

以衛將軍平原公元為司徒、尚書令。

[2]戊辰(十一日),後燕昌黎尹留忠陰謀叛變,被處死。

事情牽連到了尚書令東陽公慕容根、尚書段成,也都被處死。

慕容盛派中衛將軍衛雙去凡城誅殺留忠的弟弟幽州刺史留志。

任命衛將軍平原公慕容元為司徒、尚書令。

[3]庚午,魏主北巡,分命大將軍常山王遵等三軍從東道出長川,鎮北將軍高涼王樂真等七軍從西道出牛川,自將大軍從中道出髯水以襲高車。

[3]庚午(十三日),北魏國主拓跋去北方巡視,分別命令大將軍常山王拓跋遵等三支軍隊從東路向長川進發,鎮北將軍高涼王拓跋樂真等七支軍隊從西路向牛川進發,拓跋則自己帶領大軍從中路在髯水出發,準備襲擊高車部落。

[4]壬午,燕右將軍張真、城門校尉和翰坐謀反,誅。

[4]壬午(二十五日),後燕右將軍張真、城門校尉和翰因謀反罪被殺。

[5]癸未,燕大赦,改元長樂。

燕主盛每十日一自決獄,不加拷掠,多得其情。

[5]癸未(二十六日),後燕大赦,改年號為長樂。

後燕國主慕容盛每隔十天,親自審理判決一次訟事,雖然並不加以嚴刑拷打,但也能獲得很多真實情況。

[6]武威王烏孤徙治樂都,以其弟西平公利鹿孤鎮安夷,廣武公檀鎮西平,叔父素渥鎮湟河,若留鎮澆河,從弟替引鎮嶺南,洛回鎮廉川,從叔吐若留鎮浩;夷、夏俊傑,隨才授任,內居顯位,外典郡縣,鹹得其宜。

[6]南涼武威王禿髮烏孤把都城遷到樂都,派遣他的弟弟西平公禿髮利鹿孤鎮守安夷,廣武公禿髮檀鎮守西平,他的叔叔禿髮素渥鎮守湟河,另一個叔叔禿髮若留鎮守澆河,堂弟禿髮替引鎮守洪池嶺以南的地區,另一個堂弟禿髮洛回鎮守廉川,派堂叔禿髮吐若留鎮守浩。

對於其他夷族和漢族的一些賢俊傑出人士,也都根據他們的才能分別任命職務,或者在朝中官居顯要位置,或者在地方上掌管郡縣的事務,都得到了合適的安排。

烏孤謂群臣曰:「隴右、河西,本數郡之地,遭亂,分裂至十餘國,呂氏、乞伏氏、段氏最強,今欲取之,三者何先?」

楊統曰:「乞伏氏本吾之部落,終當服從。

段氏書生,無能為患,且結好於我,攻之不義。

呂光衰耄,嗣子微弱,纂、弘雖有才而內相猜忌,若使浩、廉川乘虛迭出,彼必疲於奔命,不過二年,兵勞民困,則姑臧可圖也。

姑臧舉,則二寇不待攻而服矣。」

烏孤曰:「善!」

禿髮烏孤對大臣們說:「隴右、河西,本來不過就是幾個郡大的地方,經受動亂之後,分裂成了十幾個國家,呂氏、乞伏氏、段氏這三家勢力最強大。

現在我打算去攻取他們,應該先打哪一個?」

楊統說:「乞伏氏本來是我們的一個部落,終究會歸附我們。

段業是一介書生,根本沒有什麼能力製造禍患,而且跟我們有很好的關係,進攻他不合道義。

呂光衰老不堪,他的兒子呂紹又懦弱無能。

呂纂、呂弘雖然很有才能,但內心互相猜忌。

我們如果派浩、廉川兩個郡的兵力乘虛輪流不斷地進攻,呂氏一定會疲於奔命,不超過二年,就會軍隊勞累,百姓貧因,到那時,姑臧就可以謀取了。

姑臧被我們拿下之後,乞伏氏和段氏這兩伙強盜,不用等我們去攻打就會向我們投降了。」

禿髮烏孤說:「好!」

[7]二月,丁亥朔,魏軍大破高車三十餘部,獲七萬餘口,馬三十餘萬匹,牛羊百四十餘萬頭。

衛王儀別將三萬騎絕漠千餘里,破其七部,獲二萬餘口,馬五萬餘匹,牛羊二萬餘頭。

高車諸部大震。

[7]二月,丁亥朔(初一),北魏北征的軍隊將高車的三十多個部落打得大敗,俘虜七萬多人,繳獲馬三十多萬匹,牛羊一百四十多萬頭。

衛王拓跋儀另外帶領三萬騎兵,深入沙漠一千多里,攻破了高車的七個餘部,俘虜二萬多人,繳獲馬五萬多匹,牛羊二萬多頭。

高車的各個部落非常震驚、恐慌。

[8]林邑王范達陷日南、九真,遂寇交趾,太守杜瑗擊破之。

[8]南方的林邑國國王范達攻克了東晉日南、九真兩個郡,於是進犯

交趾郡。

交趾太守杜璦領兵將他打敗。

[9]庚戌,魏征虜將軍庾岳破張超於勃海,斬之。

[9]庚戌(二十四日),北魏征虜將軍庾岳在勃海攻破了張超率領的變民部隊,並把張超斬首。

[10]段業即涼王位,改元天璽;以沮渠蒙遜為尚書左丞,梁中庸為右丞。

[10]段業即北涼王位,改年號為天璽。

任命沮渠蒙遜為尚書左丞,梁中庸為尚書右丞。

[11]魏主大獵於牛川之南,以高車人為圍,周七百餘里;因驅其禽一獸,南抵平城,使高車築鹿苑,廣數十里。

三月,己未,還平城。

[11]北魏國主拓跋在牛川以南的地方大規模打獵,讓高車人作為圍子,周圍七百多里。

這樣,他把圈子裡的走獸向南驅趕到平城,又讓高車人修築起鹿苑,鹿苑方圓達數十里。

三月,己未(初三),拓跋回到平城。

甲子,分尚書三十六曹及外署,凡置三百六十曹,令八部大夫主之。

吏部尚書崔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僕統事。

置五經博士,增國子太學生員合三千人。

甲子(初八),拓跋將原尚書三十六曹以及一些京外官署整理劃分為三百六十曹,派設八部大夫主管。

吏部尚書崔宏負責統領原來的三十六曹,像令、僕射那樣管轄事務。

又設置了五經博士,增加國子太學生的名額,共達三千人。

問博士李先曰:「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

對曰:「莫若書籍。」

曰:「書籍凡有幾何,如何可集?」

對曰:「自書契以來,世有滋益,以至於今,不可勝計。

苟人主所好,何憂不集。」

從之,命郡縣大索書籍,悉送平城。

拓跋向博士李先詢問說:「天下什麼東西最好,可以用來補益人的智慧、一精一神?」

李先回答他說:「沒有什麼能比得上書籍。」

拓跋說:「書籍一共能有多少,怎麼樣才能把它們搜集到一起呢?」

李先又回答說:「自從文字產生,一直到現在,圖書的數量每代都有發展增加,已經不可能準確統計了。

如果陛下有這方面的一愛一好,何必憂慮不能搜集呢?」

拓跋聽了他的話,命令各地郡縣大規模索求、搜集書籍,全部送到平城。

[12]初,秦王登之弟廣帥眾三千依南燕王德,德以為冠軍將軍,處之乞活堡。

會熒惑守東井,或言秦當復興,廣乃自稱秦王,擊南燕北地王鐘,破之。

是時,滑台孤弱,土無十城,眾不過一萬,鍾既敗,附德者多去德而附廣。

德乃留魯陽王和守滑台,自帥眾討之,斬之。

[12]當初,前秦王苻登的弟弟苻廣率兵眾三千人投順了南燕王慕容德,慕容德任命他為冠軍將軍,安置在乞活堡。

正趕上火星侵入井宿,有人說這種星象表示前秦應當復興,苻廣於是自稱秦王,進攻南燕北地王慕容鐘,並將他打敗。

這時,南燕慕容德駐地的滑台勢單力薄,所轄治的地方不到十個城池,軍隊也不過一萬人,慕容鍾失敗之後,依附慕容德的人一大都離開了慕容德而依附苻廣。

慕容德留下魯陽王慕容和駐守滑台,親自統帥兵眾去討伐苻廣,並把他斬了。

燕主寶之至黎陽也,魯陽王和長史李辯勸和納之,和不從。

辯懼,故潛引晉軍至管城,欲因德出戰而作亂。

既而德不出,辯愈不自安。

及德討苻廣,辯復勸和反,和不從,辯乃殺和,以滑台降魏。

魏行台尚書和跋在鄴,帥輕騎自鄴赴之,既至,辯悔之,閉門拒守。

跋使尚書郎鄧暉說之,辯乃開門內跋,跋悉收德宮人府庫。

德遣兵擊跋,跋逆擊,破之,又破德將桂陽王鎮,俘獲千餘人。

陳、穎之民多附於魏。

國主慕容寶來到黎陽的時候,魯陽王慕容和的長史李辯勸說慕容和接納他,慕容和不同意。

李辯非常害怕,就暗地裡招引東晉的軍隊來到管城,打算趁慕容德出外作戰時發動叛亂。

後來慕容德並沒有出外作戰,李辯心裡更加焦慮不安。

到這次慕容德出兵討伐苻廣,李辯再一次勸說慕容和反叛,慕容和仍然不聽,李辯便殺了慕容和,獻出滑台城,投降了北魏。

北魏國行台尚書和跋正在鄴城,便帶領一支輕裝騎兵部隊,從鄴城奔赴滑台,趕到的時候,李辯卻又後悔了,趕忙關緊城門拒絕他們進城。

和跋派遣尚書郎鄧暉前去勸說,李辯開門把和跋迎入城內。

和跋收繳了慕容德的所有姬妾宮女、府庫資財。

慕容德派兵進攻和跋,和跋反擊,把燕軍打敗,又擊敗了趕來增援的慕容德的大將桂陽王慕容鎮,俘虜了一千多人。

陳郡、穎川郡的民眾大多數便都歸附了北魏。

南燕右衛將軍慕容雲斬李辯,帥將士家屬二萬餘口出滑台赴德。

德欲攻滑台,韓范曰:「向也魏為客,吾為主人;今也吾為客,魏為主人。

人心危懼,不可復戰,不如先據一方,自立基本,乃圖進取。」

張華曰:「彭城,楚之舊都,可攻而據之。」

北地王鍾等皆勸德攻滑台。

尚書潘聰曰:「滑台四通八達之地,北有魏,南有晉,西有秦,居之未嘗一日安也。

彭城土曠人稀,平夷無,且晉之舊鎮,未易可取。

又密邇江、淮,夏秋多水。

乘舟而戰者,吳之所長,我之所短也。

青州沃野二千里,一精一兵十餘萬,左有負海之饒,右有山河之固,廣固城曹嶷所築,地形阻峻,足為帝王之都。

三齊英傑,思得明主以立功於世久矣。

辟閭渾昔為燕臣,今宜遣辯士馳說於前,大兵繼踵於後,若其不服,取之如拾芥耳。

既得其地,然後閉關養銳,伺隙而動,此乃陛下之關中、河內也。」

德猶豫未決。

沙門竺朗素善占候,德使牙門蘇撫問之,朗曰:「敬覽三策,潘尚書之議,興邦之言也。

且今歲之初,彗星起奎、婁,掃虛、危;彗者,除舊布新之象,奎、婁為魯,虛、危為齊。

宜先取兗州,巡撫琅邪,至秋乃北徇齊地,此天道也。」

撫又密問以年世,朗以《周易》筮之曰:「燕衰庚戌,年則一紀,世則及子。」

撫還報德,德乃引師而南,兗州北鄙諸郡縣皆降之。

德置守宰以撫之,禁軍士無得虜掠。

百姓大悅,牛酒屬路。

南燕右衛將軍慕容雲斬殺了李辯,率領將士的家屬共二萬多口人衝出滑台城,去投奔慕容德。

慕容德打算進攻滑台,部將韓范說:「過去魏人是客人,我們是主人;現在我們是客人,魏人卻變成了主人。

我們軍中人人都非常害怕,不可以再讓他們去打仗了。

不如先據守一個地方,自己重新創立根本基業,然後才能再籌劃考慮發展壯大進取的事情。」

部將張華說:「彭城是西楚霸王的舊都城,可以把它攻下來佔據它。」

但是北地王慕容鍾等人都勸說慕容德進攻滑台。

尚書潘聰說:「滑台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地方,北有魏,南有晉,西有秦,居住在那裡沒有一天感到是安全的。

彭城地廣人稀,一片平原,沒有什麼險要可以據守。

而且那裡是晉的舊有重鎮,未必很容易就可以攻取下來。

這地方又距長江、淮河很近,夏季、秋季降雨很多。

乘舟在水上作戰,那是吳地之人所最擅長的,而恰恰又是我們的短處。

青州既擁有二千里的肥沃土地,又擁有十多萬一精一銳的部隊,左邊有緊挨著大海的富饒,右邊有依靠高山大河的險要,廣固城是當年曹嶷所興築,地勢險峻,足可以作為帝王的都城。

三齊地方的英才俊傑,希望得到一個聖明的君主,擁戴他在世上建立宏偉的功業,已經有很長時間了。

青州刺史辟閭渾以前也曾是燕的臣子,現在應該派遣能言善辯之士趕到他那裡遊說,緊接著再派遣大軍進一逼一十,如果他不聽從我們的奉勸,擊敗他並奪取青州也不過像彎腰揀草那麼容易罷了。

得到那裡之後,封鎖關隘,養一精一蓄銳,等待時機而有所建樹,這才是陛下的關中、河內呀!」慕容德猶豫再三,委決不下。

一個叫竺朗的和尚一向善於占卜徵候,慕容德遣使牙門蘇撫前去探問,竺朗說:「我恭敬地看了他們提出的這三種策略,潘尚書的建議,才是興邦立國的言論。

而且今年年初的時候,彗星起自奎宿、婁宿,其尾掃過虛宿、危宿。

彗星的出現,乃是消除陳腐、新機將布的星象,奎宿、婁宿天區為魯國疆域,虛宿、危宿天區為齊國疆域。

應該先去奪取兗州,再去安一撫琅邪,到秋天的時候再向北攻佔齊地,這是上天的旨意呀。」

蘇撫又偷偷地問他燕國的壽命如何,竺朗根據《周易》推算之後說:「燕國將在庚戌年衰亡,壽命為一紀,並可以把王位傳給兒子。」

蘇撫回去向慕容德匯報,慕容德才率領大軍向南進發,兗州以北偏遠地區的郡縣都投降了他。

慕容德分別設置地方官員安一撫百姓,嚴禁軍隊到處虜掠搶奪。

百姓們非常高興,一路上不斷地有人送來慰勞大軍的牛肉美酒。

[13]丙子,魏主遣建義將軍庾真、越騎校尉奚斤擊庫狄、宥連、侯莫陳三部,皆破之,追奔至大峨谷,置戍而還。

[13]丙子(二十日),北魏國主拓跋派遣建義將軍庾真、越騎校尉奚斤率兵襲擊庫狄、宥連、侯莫陳三個部落,並且把它們全部擊破,追擊奔襲到大峨谷,在那裡安置了守衛部隊之後才返回。

[14]己卯,追尊帝所生母陳夫人為德皇太后。

[14]己卯(二十三日),安帝追尊他的親生母親陳夫人為德皇太后。

[15]夏,四月,鮮卑疊掘河內帥戶五千降於西秦。

西秦王乾歸以河內為疊掘都統,以宗女妻之。

[15]夏季,四月,鮮卑族疊掘部落的首領河內率他所轄屬的五千戶居民,向西秦投降。

西秦王乞伏乾歸任命河內為疊掘都統,並把自己宗族的一個女兒嫁給他做妻子。

[16]甲午,燕大赦。

[16]甲午(初九),後燕實行大赦。

[17]會稽王道子有疾,且無日不醉。

世子元顯知朝望去之,乃諷朝廷解道子司徒、揚州刺史。

乙未,以元顯為揚州刺史。

道子醒而後知之,大怒,無如之何。

元顯以廬江太守會稽張法順為謀主,多引樹親一黨一,朝貴皆畏事之。

[17]會稽王司馬道子有病,而且又嗜酒成癖,沒有一天不酩酊大醉。

他的嫡長子司馬元顯知道他在朝廷已經沒有聲望。

於是便委婉地勸說,請求朝廷解去了司馬道子的司徒、揚州刺史職務。

乙未(初十),安帝任命司馬元顯為揚州刺史。

司馬道子清醒之後知道了這件事,雖然忍不住暴跳如雷,但也沒有辦法。

司馬元顯把廬江太守、會稽人張法順作為自己的主要謀士,並且大量地引用親信,樹立一黨一羽,朝中地位顯貴的官員都以畏懼的心情對待他。

[18]燕散騎常侍餘超、左將軍高和等坐謀反,誅。

[18]後燕散騎常侍餘超、左將軍高和等人,以謀反罪被殺。

[19]涼太子紹、太原公纂將兵伐北涼,北涼王業求救於武威王烏孤,烏孤遣驃騎大將軍利鹿孤及楊軌救之。

業將戰,沮渠蒙遜諫曰:「楊軌恃鮮卑之強,有窺窬之志,紹、纂深入,置兵死地,不可敵也。

今不戰則有泰山之安,戰則有累一卵一之危。」

業從之,按兵不戰。

紹、纂引兵歸。

[19]後涼太子呂紹、太原公呂纂率軍討伐北涼,北涼王段業向南涼武威王禿髮烏孤求救,禿髮烏孤派遣驃騎大將軍禿髮利鹿孤,與楊軌一起前去救援。

段業準備迎戰,沮渠蒙遜勸阻他說:「楊軌這個人依仗著鮮卑人的強大,有對我趁機動手的野心,呂紹、呂纂此次敢於率軍深入,已經把軍隊置之死地,我們抵擋不過。

現在我們不出戰,還有像泰山那樣的安穩,出戰,就會有累一卵一之危。」

段業聽從了他的勸告,按兵不動。

呂紹、呂纂只好帶著大軍回去。

六月,烏孤以利鹿孤為涼州牧,鎮西平,召車騎大將軍檀入錄府國事。

六月,禿髮烏孤任命禿髮利鹿孤為涼州牧,鎮守西平,召回車騎大將軍禿髮檀,叫他入朝處理國家的大事。

[20]會稽世子元顯自以少年,不欲頓居重任;戊子,以琅邪王德文為司徒。

[20]會稽王的嫡長子司馬元顯,知道自己還年輕,不打算馬上擔負起國家的重大責任。

戊子(初四),朝廷任命琅邪王司馬德文為司徒。

[21]魏前河間太守盧溥帥其部曲數千家就食漁陽,遂據有數郡。

秋,七月,己未,燕主盛遣使拜溥幽州刺史。

[21]北魏前河間太守范陽人盧溥統率他手下的人幾千家到漁陽謀生,於是佔據了幾個郡的土地。

秋季,七月,己未(初五),後燕國主慕容盛派遣使節任命盧溥為幽州刺史。

[22]辛酉,燕主盛下詔曰:「法例律,公侯有罪,得以金帛贖,此不足以懲惡而利於王府,甚無謂也。

自今皆令立功以自贖,勿復輸金帛。」

[22]辛酉(初七),後燕國主慕容盛下詔書說:「法令判例規定,公、侯如果犯了罪,可以用金錢、布帛來贖罪,這不能達到懲罰罪惡的目的,卻有利於王府,因此,毫無意義。

從今往後,犯罪的人必須立功才能贖清自己的罪責,不得再收取金錢、布帛。」

[23]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連乞都卒。

[23]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連乞都去世。

[24]秦齊公崇、鎮東將軍楊佛嵩寇洛陽,河南太守隴西辛恭靖嬰城固守。

雍州刺史楊期遣使求救於魏常山王遵,魏主以散騎侍郎西河張濟為遵從事中郎以報之。

期問於濟曰:「魏之伐中山,戎士幾何?」

濟曰:「四十餘萬。」

期曰:「以魏之強,小羌不足滅也。

且晉之與魏,本為一家,今既結好,義無所隱。

此間兵弱糧寡,洛陽之救,恃魏而已。

若其保全,必有厚報;若其不守,與其使羌得之,不若使魏得之。」

濟還報。

八月,遣太尉穆崇將六萬騎往救之。

[24]後秦齊公姚崇、鎮東將軍楊佛嵩進犯東晉的洛陽,河南太守隴西人辛恭靖圍繞城池加固防守。

雍州刺史楊期派遣使節向北魏常山王拓跋遵請求援助,北魏國主拓跋派散騎侍郎西河人張濟作為拓跋遵的從事中郎前往。

楊期向張濟問道:「你們魏國去征伐中山,有多少軍士?」

張濟說:「四十多萬。」

楊期說:「就你們魏國如此的強大來說,姚崇一夥小小的羌賊實在不值得你們去消滅。

況且晉與魏之間,本來就是一家,現在既然已經結成友好關係,便不應該有什麼隱瞞的。

我這裡兵力微弱,糧草也很少,救助洛陽的事,就依賴你們魏國了。

如果洛陽可以完美無缺,對你們一定會有豐厚的報答;如果堅守不住,與其讓羌人得到,還不如讓你們得到!」張濟回國匯報了楊期的態度。

八月,拓跋派遣太尉穆崇帶領六萬騎兵前往援助楊期。

[25]燕遼西太守李朗在郡十年,威行境內,恐燕主盛疑之,累征不赴。

以其家在龍城,未敢顯叛,陰召魏兵,許以郡降魏;遣使馳詣龍城,廣張寇勢。

盛曰:「此必詐也。」

召使者詰問,果無事實。

盛盡滅朗族;丁酉,遣輔國將軍李旱討之。

[25]後燕遼西太守李朗,擔任郡守十年,在郡內威信很高,他害怕後燕國主慕容盛猜疑忌恨,因此幾次被徵召都不去。

因為自己的家眷全在龍城,沒有公開叛變,只是私下裡招引北魏大軍前來,答應統領全郡向北魏投降。

他於是派遣信使跑到龍城去稟報,誇張遼西那裡受到寇賊侵犯的形勢。

慕容盛說:「這一定是騙局。」

把那個信使召來仔細審問,果然沒有那麼一回事。

慕容盛把李朗的家人全部殺掉;丁酉(十四日),派遣輔國將軍李旱前去討伐。

[26]初,魏奮武將軍張袞以才謀為魏主所信重,委以腹心。

問中州士人於袞,袞薦盧溥及崔逞,皆用之。

[26]當初,北魏奮武將軍張袞因為才幹出眾、謀略過人而得到北魏國主拓跋的信任與重用,把他當做心腹。

拓跋向張袞詢問中州的讀書人誰比較有名,張袞薦舉了盧溥和崔逞,拓跋都加以任用。

圍中山久未下,軍食乏,問計於群臣,逞為御史中丞,對曰:「桑椹可以佐糧;飛食椹而改音,詩人所稱也。」

雖用其言,聽民以椹當租,然以逞為侮慢,心銜之。

秦人寇襄陽,雍州刺史郗恢以書求救於魏常山王遵曰:「賢兄虎步中原。」

以恢無君臣之禮,命袞及逞為復書,必貶其主。

袞、逞謂帝為貴主。

怒曰:「命汝貶之而謂之『貴主』,何如『賢兄』也!」逞之降魏也,以天下方亂,恐無復遺種,使其妻張氏與四子留冀州,逞獨與幼子賾詣平城,所留妻子遂奔南燕。

並以是責逞,賜逞死。

盧溥受燕爵命,侵掠魏郡縣,殺魏幽州刺史封沓干。

謂袞所舉皆非其人,黜袞為尚書令史。

袞乃闔門不通人事,惟手校經籍,歲余而終。

那時,拓跋圍困中山城很長時間也沒有攻克,部隊的糧食非常缺乏,向群臣詢問辦法,當時崔逞是御史中丞,他回答說:「桑椹可以用來做輔助糧食。

飛來飛去的貓頭鷹吃了桑椹而改變了叫一聲,這是詩人說的。」

拓跋雖然採納了他的意見,允許百姓用桑椹充當地租交納,但是卻認為崔逞有意侮辱輕慢自己,記恨在心。

後來後秦的軍隊進犯襄陽,東晉雍州刺史郗恢寫信向北魏常山王拓跋遵求援說:「賢兄像猛虎那樣縱橫中原。」

拓跋認為郗恢沒有遵奉君臣之間的禮法,讓張袞和崔逞代寫回信,一定要貶斥東晉的君主。

但張袞、崔逞在信中稱東晉皇帝為「貴主」。

拓跋見此,勃然大怒說:「我命令你們貶低他,你們卻稱他為『貴主』,這怎麼能和他叫我『賢兄』相比呢!」崔逞投降北魏的時候,天下正處在動亂之中,恐怕不再能遺留下後代,所以讓他的妻子張氏和四個兒子留在冀州老家,崔逞自己與最小的兒子崔賾來到平城,他的妻子張氏和四個兒子便投奔了南燕。

拓跋把這幾件事加在一起責問崔逞,下令讓他自一殺。

盧溥接受後燕的官位和命令,侵犯襲掠北魏的郡縣,又殺了北魏幽州刺史封沓干。

拓跋認為張袞所舉薦的人都不好,因此把張袞貶為尚書令史。

張袞於是從此緊閉大門,不與外邊來往,只是整天地校勘經史典藉,一年多之後去世。

燕主寶之敗也,中書令、民部尚書封懿降於魏。

以懿為給事黃門侍郎、都坐大官。

問懿以燕氏舊事,懿應對疏慢,亦坐廢於家。

國主慕容寶失敗的時候,中書令、民部尚書封懿向北魏投降。

拓跋任命封懿為給事黃門侍郎、都坐大官。

拓跋向封懿詢問燕氏政權過去的一些事情,封懿在回答時,疏略而且傲慢,也被免去一切官職,在家閒居。

[27]武威王禿髮烏孤醉,走馬傷脅而卒,遺令立長君。

國人立其弟利鹿孤,謚烏孤曰武王,廟號烈祖。

利鹿孤大赦,徒治西平。

[27]南涼武威王禿髮烏孤醉酒之後,騎馬奔馳,傷了肋骨而死。

留下遺命讓年紀大的人為國君。

國人擁立他的弟弟禿髮利鹿孤,追諡禿髮烏孤為武王,廟號烈祖。

禿髮利鹿孤下令大赦,把都城遷到西平。

[28]南燕王德遣使說幽州刺史辟閭渾,欲下之;渾不從;德遣北地王鍾帥步騎二萬擊之。

德進據琅邪,徐、兗之民歸附者十餘萬。

德自琅邪引兵而北,以南海王法為兗州刺史,鎮梁父。

進攻莒城,守將任安委城走。

德以潘聰為徐州刺史,鎮莒城。

蘭汗之亂,燕吏部尚書封孚南奔辟閭渾,渾表為勃海太守;及德至,孚出降,德大喜曰:「孤得青州不為喜,喜得卿耳!」遂委以機密。

北地王鍾傳檄青州諸郡,諭以禍福。

辟閭渾徒八千餘家入守廣固,遣司馬崔誕戍薄荀固,平原太守張豁戍柳泉;誕、豁承檄皆降於德。

渾懼,攜妻子奔魏,德遣射聲校尉劉綱追之,及於莒城,斬之。

渾子道秀自詣德,請與父俱死。

德曰:「父雖不忠,而子能孝。」

特赦之。

渾參軍張瑛為渾作檄,辭多不遜,德執而讓之。

瑛神色自若,徐曰:「渾之有臣,猶韓信之有蒯通。

通遇漢祖而生,臣遭陛下而死,比之古人,竊為不幸耳!」德殺之。

遂定都廣固。

[28]南燕王慕容德派遣使節前去遊說東晉幽州刺史辟閭渾,打算拿下幽州,辟閭渾沒有聽從他們的勸告。

慕容德派遣北地王慕容鍾率領步、騎兵共兩萬人進攻辟閭渾。

慕容德向前推進佔據琅邪,徐州、兗州的百姓歸附他的有十多萬人。

慕容德帶兵從琅邪向北進發,任命南海王慕容法為兗州刺史,鎮守梁父。

然後又進攻莒城,東晉守將任安放棄城池逃走,慕容德任命潘聰為徐州刺史,鎮守莒城。

當年蘭汗之亂時,後燕吏部尚書封孚向南投奔辟閭渾,辟閭渾向朝廷奏報,任命他做了勃海太守。

慕容德來到的時候,封孚出城投降,慕容德非常高興地說:「孤得到青州並不覺得是大喜的事,可喜的是我得到了你。」

於是,把朝廷機密要事交給封孚掌管處理。

後燕北地王慕容鍾向青州的各郡傳佈檄文,向他們申明禍福、利害關係。

辟閭渾把八千多戶居民遷徒到廣固去據守,又派司馬崔誕去戍守薄荀固,派平原太守張豁戍守柳泉。

崔誕、張豁接到慕容鐘的檄文後,都向慕容德投降。

辟閭渾非常害怕,便攜帶著妻子兒女,向北魏奔逃,慕容德派遣射聲校尉劉綱前去追趕他,追到莒城把他殺了。

辟閭渾的兒子辟閭道秀,自己去面見慕容德,請求讓他與他的父親一塊死。

慕容德歎息說:「父親雖然不忠,但是他的兒子卻能盡孝。」

特地赦免了辟閭道秀。

辟閭渾的參軍張瑛曾經為辟閭渾草擬檄文,文中措辭大多不遜,慕容德把他抓住後譴責他。

但張瑛神色自然,慢慢地說:「辟閭渾有我,就好像韓信有蒯通一樣。

蒯通遇到了漢高祖劉邦而能生存,我與陛下遭遇卻要死,與古人相比,我只能覺得是一種不幸罷了!」慕容德把他殺了。

於是,南燕定都在廣固。

[29]燕李旱行至建安,燕主盛急召之,君臣莫測其故。

九月,辛未,復遣之。

李朗聞其家被誅,擁二千餘戶以自固;及聞旱還,謂有內變,不復設備,留其子養守令支,自迎魏師於北平。

壬子,旱襲令支,克之,遣廣威將軍孟廣平追及朗於無終,斬之。

[29]後燕輔國將軍李旱,討伐李朗行進到建安,後燕國主慕容盛把他緊急召回,大臣們都不知道是什麼緣故。

九月,辛未(十八日),又派他出征。

李朗聽說他的家眷全部被殺害,便集結二千多戶居民,用以固守自己的城池,等到聽說李旱突然回去,認為後燕國內部一定出現變化,所以不再設防,只是留下他的兒子李養據守令支,自己卻去北平迎接北魏軍。

壬子(疑誤),李旱襲擊並攻破了令支,馬上又派廣威將軍孟廣平去追擊李朗,在無終追上並把他殺了。

[30]秦主興以災異屢見,降號稱王,下詔令群公、卿士、將牧、守宰各降一等;大赦,改元弘始。

存問孤貧,舉拔賢俊,簡省法令,清察獄訟,守令之有政跡者賞之,貪殘者誅之,遠近肅然。

[30]後秦國主姚興因為天災和異兆多次出現,降低名號,由皇帝改稱王,並下達詔書,命令諸公卿、將帥、地方官吏,全部降職一級。

下令大赦,改年號為弘始;安一撫一慰問孤寡之人與貧苦百姓,選舉薦拔賢才俊士;簡化緩和法令制度,清正明確地處理訴訟案件。

地方官吏有政績的獎賞,貪婪殘暴的人誅殺。

國中無論遠近,秩序井然。

[31]冬,十月,甲午,燕中衛將軍衛雙有罪,賜死。

李旱還,聞雙死,懼,棄軍而亡,至板陘,復還歸罪。

燕主盛復其爵位,謂侍中孫曰:「旱為將而棄軍,罪在不赦。

然昔先帝蒙塵,骨肉離心,公卿失節,惟旱以宦者忠勤不懈,始終如一,故吾念其功而赦之耳。」

[31]冬季,十月,甲午(十一日),後燕中衛將軍衛雙因罪被賜死。

李旱回朝之後,聽說衛雙已死,非常害怕,便拋下軍隊,隻身逃亡,到板陘之後,又回去自首認罪。

後燕國主慕容盛恢復了他的爵位和職務,對侍中孫說:「李旱作為將軍卻拋棄了自己的軍隊,他的罪過絕對是不可饒恕的。

但是過去先帝遭受挫折、流亡的時候,自己的骨肉都離心離德,公卿們失去節一操一,只有李旱一人,雖然身為宦官,卻能忠貞勤勉地護佑先帝,始終如一。

我正是感念他的這些功勞,所以才赦免他的呀!」

[32]辛恭靖固守百餘日,魏救未至,秦兵拔洛陽,獲恭靖。

恭靖見秦王興,不拜,曰「吾不為羌賊臣!」興囚之,恭靖逃歸。

自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送任於秦。

[32]東晉辛恭靖在洛陽堅守了一百多天,北魏的救援部隊仍然沒有到。

後秦軍攻克了洛陽,抓獲了辛恭靖。

辛恭靖被押解去見後秦王姚興,不肯跪拜,說:「吾決不做羌賊的臣民!」姚興把他囚禁起來,辛恭靖趁機逃了回去。

這樣,從淮河、漢水以北地區各城,有很多都請求投降,並向後秦送去擔保。

[33]魏主以穆崇為豫州刺史,鎮野王。

[33]北魏國主拓跋任命穆崇為豫州刺史,鎮守野王。

[34]會稽世子元顯,一性一苛刻,生殺任意;發東土諸郡免奴為客者,號曰樂屬,移置京師,以充兵役,東土囂然苦之。

[34]會稽王的嫡長子司馬元顯,生一性一嚴酷刻薄,對人的生死,隨一心一所一欲地處置。

他下令徵召東方各郡中解除奴戶身份而變成客戶的人,把他們稱為樂屬,遷移到京師去居住,用做後備兵源,憂愁籠罩在東方各郡的廣大土地之上,百姓深感痛苦。

孫恩因民心騷動,自海島帥其一黨一殺上虞令,遂攻會稽。

會稽內史王凝之,羲之之子也,世奉天師道,不出兵,亦不設備,日於道室稽顙跪咒。

官屬請出兵討恩,凝之曰:「我已請大道,借鬼兵守諸津要,各數萬,賊不足憂也。」

及恩漸近,乃聽出兵,恩已至郡下。

甲寅,恩陷會稽,凝之出走。

恩執而殺之,並其諸子。

凝之妻謝道蘊,奕之女也,聞寇至,舉措自若,命婢肩輿,一抽一刀出門,手殺數人,乃被執。

吳國內史桓謙、臨海太守新秦王崇、義興太守魏隱皆棄郡走。

於是會稽謝針、吳郡陸、吳興丘、義興許允之、臨海周胄、永嘉張永等及東陽、新安凡八郡人,一時起兵,殺長吏以應恩,旬日之中,眾數十萬。

吳興太守謝邈、永嘉太守司馬逸、嘉興公顧胤、南康公謝明慧、黃門郎謝沖、張琨、中書郎孔道等皆為恩一黨一所殺。

邈、沖,皆安之弟子也。

時三吳承平日久,民不習戰,故郡縣兵皆望風奔潰。

逃到海上去的孫恩因為百姓騷動不安,從海島上率領他的部眾,殺死了上虞令,進而對會稽發起了猛攻。

會稽內史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兒子,世代信奉天師道,他既不出兵也不設防戒備,只是每天去道堂上磕頭唸咒。

手下官員請求派兵出城討伐孫恩,王凝之說:「我已請來了得道大仙,借來了鬼兵把守各個險要關卡,每個地方都有幾萬鬼兵,盜賊不值得擔憂。」

等到孫恩的兵馬越來越近,才允許發兵抵敵,可是孫恩的大軍已經到了郡城之下。

甲寅(凝誤),孫恩攻克了會稽城,王凝之逃出城去,被孫恩抓住殺了,同時還殺了他的幾個兒子。

王凝之的妻子謝道蘊,是謝奕的女兒,聽說強盜來到,一舉一動跟平常一樣,從容不迫,她命令婢女們抬著她乘坐的轎子,拔一出佩刀來到家門之外,親手殺死了幾個人,才被抓住。

吳國內史桓謙、臨海太守新蔡王司馬崇、義興太守魏隱等人都放棄了郡城逃走。

一時之間,會稽人謝針、吳郡人陸、吳興人丘、義興人許允之、臨海人周胄、永嘉人張永等,以及東陽、新安等共八個郡的百姓,同時拉起隊伍,殺掉本地官員而響應孫恩。

十天之內,聚集了幾十萬人。

吳興太守謝邈、永嘉太守司馬逸、嘉興公顧胤、南康公謝明慧、黃門郎謝沖、張琨、中書郎孔道等人都被孫恩的部隊殺死。

謝邈、謝沖都是謝安的侄兒。

這時,三吳一帶過太平的日子已經很久,百姓不善於打仗,所以郡縣的守兵聽見一點風聲,便都奔逃潰散。

恩據會稽,自稱征東將軍,一逼一十人士為官屬,號其一黨一曰「長生人」,民有不與之同者,戮及嬰孩,死者什七、八。

醢諸縣令以食其妻子,不肯食者,輒支解之。

所過掠財物,燒邑屋,焚倉廩,刊木,堙井,相帥聚於會稽,婦人有嬰兒不能去者,投於水中,曰:「賀汝先登仙堂,我當尋後就汝。」

恩表會稽王道子及世子元顯之罪,請誅之。

孫恩佔據了會稽,自稱為征東將軍,一逼一十迫士人充當他的屬官,並把手下的人稱作「長生人」,百姓中如果有不跟隨他的人,就連嬰孩一起殺掉,因此,民眾死在他的刀下的有十分之七八。

他甚至把一些縣令的一屍一體剁成肉醬,集合他們自己的妻子兒女吃下去,如果拒絕吃,便被支解分一屍一。

他們路過一個地方便搶掠財物,燒燬房屋和官府的倉庫,砍伐樹木、填堵水井,民眾相隨著來到會稽聚集,有的婦女懷中有嬰兒,不能跟他們一起去的,便被投到水中,說:「恭喜你先走一步登上天堂仙境,我一定會隨後來找你的。」

孫恩向安帝上表,歷數會稽王司馬道子和他的嫡長子司馬元顯的罪狀,請求殺掉他們。

自帝即位以來,內我乖異,石頭以南皆為荊、江所據,以西皆豫州所專,京口及江北皆劉牢之及廣陵相高雅之所制,朝政所行,惟三吳而已。

及孫恩作亂,八郡皆為恩有,畿內諸縣,盜賊處處蜂起,恩一黨一亦有潛伏一在建康者,人情危懼,常慮竊發,於是內外戒嚴。

加道子黃鉞,元顯領中軍將軍,命徐州刺史謝琰兼督吳興、義興軍事以討恩;劉牢之亦發兵討恩,拜表輒行。

自從安帝即位以來,朝內朝外都是變亂叢生,石頭城以南的地區都被荊州、江州所佔據,以西的地區又全都歸豫州所專有,京口地區以及長江以北都是劉牢之以及廣陵相高雅之控制的地盤,朝廷政令所能達到、通行的地方,只有三吳這一小片地域。

孫恩作亂之後,三吳的八郡又都被孫恩攻佔,京畿幾個縣,也盜賊禍亂四起,孫恩的一黨一羽也有潛伏一在建康城中的人,因此人們心情恐懼,經常擔心會發生什麼意想不到的變亂,朝廷只好宣佈全國戒嚴,安帝加授給司馬道子黃鉞,任命司馬元顯為中軍將軍,徐州刺史謝琰兼督吳興、義興等郡軍事,來討伐孫恩。

劉牢之也出動軍隊征討孫恩,向朝廷呈上奏章之後立即出師。

[35]西秦以金城太守辛靜為右丞相。

[35]西秦任命金城太守辛靜為右丞相。

[36]十二月,甲午,燕燕郡太守高湖帥戶三千降魏。

湖,泰之子也。

[36]十二月,甲午(十二日),後燕燕郡太守高湖率部屬三千多戶居民投降北魏。

高湖是高泰的兒子。

[37]丙午,燕主盛封弟淵為章武公,虔為博陵公,子定為遼西公。

[37]丙午(二十四日),後燕國主慕容盛封他的弟弟慕容淵為章武公,慕容虔為博陵公,封他的兒子慕容定為遼西公。

[38]丁未,燕太后段氏卒,謚曰惠德皇后。

[38]丁未(二十五日),後燕皇太后段氏去世,謚號叫惠德皇后。

[39]謝琰擊斬許允之,迎魏隱還郡,進擊丘,破之,與劉牢之轉斗而前,所向輒克。

琰留屯烏程,遣司馬高素助牢之,進臨浙江。

詔以牢之都督吳郡諸軍事。

[39]東晉徐州刺史謝琰擊殺了許允之,迎接魏隱回到了郡城,然後進軍,襲敗丘。

謝琰與劉牢之邊戰邊前進,所到之處,每攻必克。

謝琰留在烏程屯紮,派遣司馬高素前去為劉牢之助戰,開進到浙江附近。

這時,朝廷下詔,任命劉牢之都督吳郡諸軍事。

初,彭城劉裕,生而母死,父翹僑居京口,家貧,將棄之。

同郡劉懷敬之母,裕之從母也,生懷敬未期,走往救之,斷懷敬一乳一而一乳一之。

及長,勇健有大志。

僅識文字,以賣履為業,好樗蒲,為鄉閭所賤。

劉牢之擊孫恩,引裕參軍事,使將數十人視覘賊。

遇賊數千人,即迎擊之,從者皆死,裕墜岸下。

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裕所殺傷甚眾。

劉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尋之,見裕獨驅數千人,鹹共歎息。

因進擊賊,大破之,斬獲千餘人。

當初,彭城人劉裕生下來後,母親便死了。

他的父親劉翹客居京口,家境貧苦,想把他扔掉。

同郡人劉懷敬的母親是劉裕的姨母,她生下劉懷敬還不到一年,便來到劉裕的家把劉裕救了下來,斷了劉懷敬的一奶一來餵養劉裕。

劉裕長大後,異常勇武健壯,胸懷遠大志向。

他識字不多,依靠販賣鞋子維持生計,又一愛一好樗蒲這種賭一博遊戲,被同村的人們所輕視。

劉牢之征討孫恩,把劉裕徵召來任參軍事,派他帶幾十個人去探聽變民軍隊的動靜。

遇上一支數千人的變民軍隊,便立即迎上前去攻擊,跟他同來的士兵全部被殺死,劉裕跌進岸下。

變民士兵來到河岸邊準備下去,劉裕奮勇地揮舞長桿大刀,仰面朝上砍殺了數名敵人,才得以重新登上岸來,仍然大聲吼叫著追殺敵人,敵人全部逃走。

劉裕殺死

殺傷的人非常之多。

劉敬宣奇怪劉裕為什麼

這麼久沒有回來,帶著兵出去尋找他,正好看見劉裕一個人驅趕砍殺幾千人的敵兵,大家同聲感歎,於是趁機衝上前去一起追殺變民軍隊,將他們打得大敗,斬殺的與抓獲的加走來有一千多人。

初,恩聞八郡響應,謂其屬曰:「天下無復事矣,當與諸君朝服至建康。」

既而聞牢之臨江,曰:「我割浙江以東,不失作句踐!」戊申,牢之引兵濟江,恩聞之曰:「孤不羞走。」

遂驅男一女二十餘萬口東走,多棄寶物、子女於道,官軍競取之,恩由是得脫,復逃入海島。

高素破恩一黨一於山陰,斬恩所署吳郡太守陸、吳興太守丘、餘姚令吳興沈穆夫。

當初,孫恩聽說八個郡的變民起來響應他,對他的僚屬說:「天下再也不會有什麼大事了,我將與諸位一起穿著朝廷的官服,到建康去。」

不久聽說劉牢之帶兵來到浙江邊上,他說:「我即使割據浙江以東的地區,不失作越王勾踐。」

戊申(二十六日),劉牢之帶領大軍渡過浙江,孫恩聽說後說:「我並不覺得逃走就是羞辱。」

於是驅趕裹脅男一女百姓二十多萬人向東逃走,一路上扔掉了許多金銀財寶和婦女孩童,官軍在路上競相爭搶揀取他們扔下的東西,孫恩因此才得以逃脫,再一次跑進了海島。

高素在山陰擊敗了孫恩的一黨一羽,殺了孫恩委任的吳郡太守陸,吳興太守丘、餘姚令吳興人沈穆夫。

東士遭亂,企望官軍之至,既而牢之等縱軍士暴掠,士民失望,郡縣城中無復人跡,月餘乃稍有還者。

朝廷憂恩復至,以謝琰為會稽太守、都督五郡軍事,帥徐州文武戍海浦。

東部地區的幾個郡遭逢戰亂,盼望朝廷官軍到來。

不久,劉牢之等人放縱軍士大肆搶掠,士人、百姓大失所望,各郡各縣城中再也看不見人的蹤跡,一個多月之後才漸漸有人回來。

朝廷擔心孫恩再來,任命謝琰為會稽太守、都督五郡軍事,統率他的徐州舊部文武官員在東海沿線統駐防戍守。

以元顯錄尚書事。

時人謂道子為東錄,元顯為西錄;西府車騎填湊,東第門可張羅矣。

元顯無良師友,所親信者率皆佞諛之人,或以為一時英傑,或以為風一流名士。

由是元顯日益驕侈,諷禮官立議,以己德隆望重,既錄百揆,百揆皆應盡敬。

於是公卿以下,見元顯皆拜。

時軍旅數起,國用虛竭,自司徒以下,日廩七升,而元顯聚斂不已,富逾帝室。

安帝任命司馬元顯錄尚書事。

當時的人稱司馬道子是東錄,司馬元顯是西錄。

西錄府門前車馬擁擠不堪;東錄府門前卻冷落得可以張開羅網捕雀。

司馬元顯沒有一個正派的老師或者朋友,他親信的人都是阿諛一奸一佞的小人,有的說他是舉世無雙的英傑,有的說他是風一流瀟灑的名士。

從此,司馬元顯是一天比一天驕縱奢侈,竟暗示禮官提議,說因為他自己德一性一隆斑,深孚眾望,既然已經統領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便應該對他示敬。

從此公卿以下的所有官員,見到司馬元顯都實行跪拜之禮。

當時軍隊幾次征伐,國庫空虛枯竭,司徒以下的官員,每天只能領七升糧食,但司馬元顯卻仍然不停地搜刮民財、聚斂錢物。

其富有竟然超過帝室。

[40]殷仲堪恐桓玄跋扈,乃與楊期結昏為援。

期屢欲攻玄,仲堪每抑止之。

玄恐終為殷、楊所滅,乃告執政,求廣其所統;執政亦欲交構,使之乖離,乃加玄都督荊州四郡軍事,又以玄兄偉代期兄廣為南蠻校尉。

期忿懼。

楊廣欲拒桓偉,仲堪不聽,出廣為宜都、建平二郡太守。

楊孜敬先為江夏相,玄以兵襲而劫之,以為諮議參軍。

[40]殷仲堪擔心桓玄過於專橫暴戾,就與楊期結成姻親,互為助援。

楊期幾次打算進攻桓玄,每次都是殷仲堪竭力阻止。

桓玄也恐怕自己最終被殷仲堪、楊期剿滅,於是向朝中的掌權者要求擴大他所統領的地區。

朝中掌權者也打算在他們之間製造矛盾,使他們的聯盟解體,於是加任桓玄為都督荊州四郡軍事,同時,讓桓玄的哥哥桓偉代替楊期的哥哥楊廣做了南蠻校尉。

楊期既氣憤又害怕。

楊廣本想拒絕桓偉前來接任,但殷仲堪不允許,把楊廣調出做宜都、建平兩個郡的太守。

楊孜敬原來是江夏相,桓玄派兵去襲擊,並劫持了他,任命他做了自己的咨議參軍。

期勒兵建牙,聲雲援洛,欲與仲堪共襲玄。

促堪雖外結期而內疑其心,苦止之;猶慮弗能禁,遣從弟屯於北境,以遏期。

期既不能獨舉,又不測仲堪本意,乃解兵。

楊期整頓部隊,建立軍旗,聲稱要去援救洛陽,打算與殷仲堪一起去進攻桓玄。

殷仲堪雖然外表是與楊期結交,內心裡卻懷疑他的用心,所以對楊期苦苦勸阻,還擔心不能阻止楊期的行動,又派遣他的堂弟殷去北部地區駐紮,用來遏止楊期。

楊期既無法自己獨立起事,又推測不出殷仲堪的真實用意,只好停止行動。

仲堪多疑少決,諮議參軍羅企生謂其弟遵生曰:「殷侯仁而無斷,必及於難。

吾蒙知遇,義不可去,必將死之。」

殷仲堪生一性一多疑,辦事缺少決斷。

他的諮議參軍羅企生對他的弟弟羅遵生說:「殷侯為人仁慈,卻優柔寡斷,一定會遭逢大難。

我承蒙他的知遇之恩,在道義上是不能離開他的,將來一定會因他而死。」

是歲,荊州大水,平地三丈,仲堪竭倉廩以賑饑民。

桓玄欲乘其虛而伐之,乃發兵西上,亦聲言救洛,與仲堪書曰:「期受國恩而棄山陵,宜共罪之。

今當入沔討除期,已頓兵江口。

若見與元貳,可收楊廣殺之;如其不爾,便當帥兵入江。」

時巴陵有積穀,玄先遣兵襲取之。

梁州刺史郭當之官,路經夏口,玄詐稱朝廷遣為己前鋒,乃授以江夏之眾,使督諸軍並進,密報兄偉令為內應。

偉遑遽不知所為,自繼疏示仲堪。

仲堪執偉為質,令與玄書,辭甚苦至。

玄曰:「仲堪為人無決,常懷成敗之計,為兒子作慮,我兄必無憂也!」

這一年,荊州暴雨成災,洪水氾濫,平地的水達三丈。

殷仲堪把府庫中的儲備糧食全部拿出來賑濟饑民。

桓玄打算趁他內部空虛的時候征討他,於是發動軍隊向西進發,也聲言要去救助洛陽,並給殷仲堪寫信說:「楊期接受國家的恩一寵一,但是放棄帝王的墳墓陵寢不管,我們應該一起向他興師問罪。

現在應當進入沔水討伐楊期,我已經在沔水入長江口這一帶集結了兵力。

如果你的看法與我沒有差別,可將楊廣抓起來殺掉;如果不這樣做,我就要率大軍進入長江,攻擊江陵。」

這時,巴陵還有積存的糧食,桓玄首先派兵去襲擊奪取。

梁州刺史郭銓正趕去上任,途中經過夏口,桓玄騙殷仲堪說,朝廷派遣郭銓擔任自己的前鋒,於是把江夏的部隊全部交給他管理,並讓他監督統領各支隊一起前進,暗中又告訴他的哥哥桓偉作為內應。

桓偉既驚慌又害怕,不知道應該幹些什麼,後來把桓玄的密信送交給殷仲堪看。

殷仲堪扣下作為人質,命令他給桓玄寫信,文辭淒苦到極點。

桓玄說:「殷仲堪為人沒有決斷,常常在打仗之前患得患失、計較成敗,為自己的兒子考慮,留後路,我哥哥一定安全,不必憂慮。」

仲堪遣殷帥水軍七千至西江口,玄使郭銓、苻宏擊之,等敗走。

玄頓巴陵,食其谷;仲堪遣楊廣及弟子道護等拒之,皆為玄所敗。

江陵震駭。

殷仲堪派殷率領水軍七千人到達西江口,桓玄派郭銓、苻宏進攻他,殷等敗走。

桓玄駐紮在巴陵,吃的是殷仲堪留下的糧食。

殷仲堪派遣楊廣和自己的侄兒殷道護等人帶兵抵抗,全部被桓玄打敗。

江陵一帶為此大為震驚恐懼。

城中乏食,以胡麻廩軍士。

玄乘勝至零口,去江陵二十里,仲堪急召楊期以自救。

期曰:「江陵無食,何以待敵!可來見就,共守襄陽。」

仲堪志在全軍保境,不欲棄州逆走,乃給之曰:「比來收集,已有儲矣。」

期信之,帥步騎八千,一精一甲耀日,至江陵,仲堪唯以飯餉其軍。

期大怒曰:「今茲敗矣!」不見仲堪,與其兄廣共擊玄;玄畏其銳,退軍馬頭。

明日,期引兵急擊郭銓,幾獲之;會玄兵至,期大敗,單騎奔襄陽。

仲堪出奔城。

玄遣將軍馮該追期及廣,皆獲而殺之,傳首建康。

期弟思平,從弟尚保、孜敬逃入蠻中。

仲堪聞期死,將數百人將奔長安,至冠軍城,該追獲之,還至柞溪,一逼一十令自一殺,並殺殷道護。

仲堪奉天師道,禱請鬼神,不吝財賄,而嗇於周急;好為小惠以悅人,病者自為診脈分藥;用計倚伏煩密,而短於鑒略,故至於敗。

江陵城中缺乏糧食,只能把胡麻發給士兵充飢。

桓玄乘勝到達零口,距離江陵只有二十里遠。

殷仲堪急忙寫信召請楊期前來救援自己。

楊期卻說:「江陵沒有糧草,用什麼來對付敵人!你可以屈尊到我這裡來,我們一起據守襄陽。」

殷仲堪的願望在於保全自己的部隊和地盤,不打算放棄自己的州屬到別處流亡,於是欺騙楊期說:「最近我們徵集到了許多糧草,已經有所儲備了。」

楊期相信了他,率步、騎兵共八千人,兵士一精一壯,鎧甲閃光,到達江陵後,殷仲堪只能用一些米飯來犒餉他的軍隊。

楊期十分生氣地說:「這一次必敗無疑了!」連殷仲堪也不去會見,便與他的哥哥楊廣一起向桓玄發動進攻。

桓玄害怕他的銳氣,把部隊退到馬頭。

第二天,楊期又帶兵緊急攻打郭銓,幾乎抓到了郭銓,恰好趕上桓玄的兵馬來到,楊期軍隊大敗潰散,他一個人騎著馬逃奔襄陽。

殷仲堪也逃奔城。

桓玄派遣將軍馮該追捕楊期和楊廣,把他們全部抓住殺掉了,又把他們的人頭送到建康。

楊期的弟弟楊思平,堂弟楊尚保、楊孜敬逃到蠻族地區。

殷仲堪聽說楊期已死,帶著幾百人正要投奔長安,走到冠軍城,馮該帶兵追上並把他抓了起來,回到柞溪,一逼一十迫他自一殺,並且殺死了殷道護。

殷仲堪也信奉天師道,向鬼神祈禱祭祀從不吝惜錢財,對周濟急需幫助的人卻過於小氣。

他喜歡用一些小恩惠來取得別人的歡心,遇到有病的人親自為他把脈診治,開方分藥。

他工於心計,使用計謀時過於煩瑣縝密,但是卻缺乏遠見卓識和雄才大略。

所以導致慘敗。

仲堪之走也,文武無送者,惟羅企生從之。

路經家門,弟遵生曰:「作如此分離,何可不一執手!」企生旋馬授手,遵生有力,因牽下之,曰:「家有老母,去將何之?」

企生揮淚曰:「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養,不失子道。

一門之中,有忠與孝,亦復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於路待之,見企生無脫理,策馬而去。

及玄至,荊州人士無不詣玄者,企生獨不往,而營理仲堪家事。

或曰:「如此,禍必至矣!」企生曰:「殷侯遇我以國士,為弟所制,不得隨之共殄丑逆,復何面目就桓求生乎!」玄聞之怒,然待企生素厚,先遣人謂曰:「若謝我,當釋汝。」

企業曰:「吾為殷荊州吏,荊州敗,不能救,尚何謝為!」玄乃收之,復遣人問企生欲何言。

企生曰:「文帝殺嵇康,嵇紹為晉忠臣,從公乞一弟以養老母!」玄乃殺企生而赦其弟。

殷仲堪逃走的時候,文武官員沒有出來送行的人,只有羅企生一個跟他走。

羅企生路過家門時,他的弟弟羅遵生說:「我們現在這樣分別,怎麼能不握一下手?」

羅企生把馬轉回來,伸手給弟弟,羅遵生非常有力,所以把他從馬上拉了下來,說:「家裡還有年邁的母親,你要跑到哪裡去?」

羅企生有甩了一把眼淚說:「今天這事,我一定是要去死了。

由你供養老母,不會失去兒子的孝道。

我們一家之中,既有忠於主上的,也有盡孝道的,這還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羅遵生把他抱得越發緊了。

殷仲堪在路上等著,看到羅企生根本沒有掙脫的希望,就獨自打馬走了。

桓玄來到這裡的時候,荊州的人士沒有不去拜見桓玄的,只有羅企生一個人不去,卻在料理殷仲堪家裡的事。

有人說:「你這樣做,一定會大禍臨頭!」羅企生說:「殷侯用對待國家棟樑那樣的厚禮來對待重用我,我只是被弟弟牽制,才不能跟他一起去殺滅那些醜惡的叛逆之徒,還有什麼臉面去桓玄那裡,乞求保全一性一命呢!」桓玄聞聽了這番話,很生氣,但對待羅企生一直很好,他先是派人告訴羅企生說:「你如果向我道歉,我就會放過你。」

羅企生卻說:「我是殷仲堪手下的一員官吏,殷仲堪失敗,我不能救助他,還有什麼可以道歉的呢?」

桓玄這才把他抓了起來,又派人去向羅企生還有什麼話想說,羅企生說:「文帝殺了嵇康,他的兒子嵇紹卻是晉朝的忠臣。

我只向你請求,留下我的一個弟弟,讓他侍奉我的老母!」桓玄於是殺了羅企生,而赦免了他的弟弟。

[41]涼王光疾甚,立太子紹為天王,自號太上皇帝;以太原公纂為太尉,常山公弘為司徒。

謂紹曰:「今國家多難,三鄰伺隙,吾沒之後,使纂統六軍,弘管朝政,汝恭己無為,委重二兄,庶幾可濟;若內相猜忌,則蕭牆之變,旦夕至矣!」又謂纂、弘曰:「永業才非拔亂,直以立嫡有常,猥居元首。

今外有強寇,人心未寧,汝兄弟緝睦,則祚流萬世;若內自相圖,則禍不旋踵矣!」纂、弘泣曰:「不敢。」

又執纂手戒之曰:「汝一性一粗一暴,深為吾憂。

善輔永業,勿聽讒言!」是日,光卒。

紹秘不發喪,纂排閣入哭,盡哀而出。

紹懼,以位讓之,曰:「兄功高年長,宜承大統。」

纂曰:「陛下國之塚嫡,臣敢一奸一之!」紹固讓,纂不許。

[41]後涼王呂光病勢沉重,立太子呂紹為天王,自己號稱太上皇帝,並任命太原公呂纂為太尉,常山公呂弘為司徒。

他對呂紹說:「現在國家正處在多災多難的時候,禿髮氏、乞伏氏和段氏這三個強鄰,正在等待時機吞併我們。

我死之後,讓呂纂統領六軍,呂弘主管朝廷政事,你自己恭順謹慎地坐在那裡,不做什麼事,只把大權交給兩位哥哥,或許可以渡過難關。

如果在自己內部互相猜疑忌恨,家門內的大禍,早晚會發生!」又對呂纂、呂弘說:「呂紹他不是具有撥亂反正之才的人,只因為讓嫡出兒子即位符合常規,苟且居於君位。

現在外有強大的敵人,人心又動盪不平,你們兄弟之間如果能緊密聯合,一精一誠一團一結,皇位就可以流傳萬代。

如果內部互相圖謀,大禍就在轉眼之間!」呂纂、呂弘都哭著說:「我們不敢。」

呂光又抓住呂纂的手,特別告誡他說:「你一性一格粗一魯暴躁,是我最擔憂的。

你一定要好好地輔佐呂紹,千萬不要聽別人的挑拔離間啊!」這天,呂光去世。

呂紹封鎖消息,暫時不辦喪事。

呂纂推開東側小門,進去慟哭不已,發洩完心中的哀痛才出來。

呂紹很害怕,要把皇位讓給他,說:「兄長功勞既高,年紀又大,應該繼承皇位。」

呂纂說:「陛下是國家的嫡子,臣怎麼敢干犯呢!」呂紹堅持讓位,呂纂只是不答應。

驃騎將軍呂超謂紹曰:「纂為將積年,威震內外,臨喪不哀,步高視遠,必有異志,宜早除之。」

紹曰:「先帝言猶在耳,柰何棄之!吾以弱年負荷大任,方賴二兄以寧家國,縱其圖我,我視死如歸,終不忍有此意也。

卿勿復言!」纂見紹於湛露堂,超執刀侍側,目纂請收之,紹弗許。

超,光弟寶之子也。

驃騎將軍呂超對呂紹說:「呂纂當大軍的統帥已經很多年,聲威震撼內外,面對老父親的喪事,他並不悲哀,反而昂首闊步,心中一定有叛逆的想法,應該早點把他除掉。」

呂紹說:「先帝說的話好像還在耳邊迴響,我怎麼能不聽呢!我以這麼小的年齡來擔負國家的大任,正要依賴兩位哥哥的幫助,而使國家安定,縱然他們真的要圖謀我,我也視死如歸,怎麼也不忍心有這種想法。

你不要再說了!」呂纂到湛露堂拜見呂紹,呂超手裡拿著刀侍立在呂纂的身旁,用眼睛示意呂紹允許自己把呂纂抓起來,呂紹不答應。

呂超是呂光的弟弟,呂寶的兒子。

弘密遣尚書姜紀謂纂曰:「主上闇弱,未堪多難;兄威恩素著,宜為社稷計,不可徇小節也。」

纂於是夜帥壯士數百逾北城,攻廣夏門,弘帥東苑之眾斧洪範門。

左衛將軍齊從守融明觀,逆問之曰:「誰也?」

眾曰:「太原公。」

從曰:「國有大故,主上新立,太原公行不由道,夜入禁城,將為亂邪?」

因一抽一劍直前,斫纂中額,纂左右禽之。

纂曰:「義士也,勿殺!」紹遣虎賁中郎將呂開帥禁兵拒戰於端門,呂超帥卒二千赴之,眾素憚纂,皆不戰而潰。

纂入自青角門,升謙光殿。

紹登紫閣自一殺。

呂超奔廣武。

呂弘秘密派尚書姜紀對呂纂說:「主上昏庸懦弱,承受不住災難。

大哥威望恩德向來都很著名,應該為國家社稷考慮,萬萬不可拘泥小節呀。」

呂纂於是當天夜裡,帶領幾百個身強力壯的兵士翻躍過北城,進攻皇城的廣夏門。

呂弘也帶著東苑的兵眾,用斧頭砍開皇城的洪範門。

左衛將軍齊從據守融明觀,迎面喝問對面的來人說:「誰?」

眾人說:「太原公。」

齊從說:「國家正面臨大的變故,主上剛剛即位,太原公不從正道上行走,深更半夜深入禁城,難道要謀反叛亂嗎?」

於是,一抽一出佩劍迎上前來,砍殺呂纂,砍中了他的前額,呂纂的左右侍從把齊從抓住。

呂纂說:「真是忠義的好漢,不要殺他!」呂紹派遣虎賁中郎將呂開率領宮廷禁軍,在端門抵抗他們,呂超也率兵士二千人趕到。

兵士們一向都很害怕呂纂,沒有交手便自行潰散。

呂纂從青角門進入禁城,登上謙光殿。

呂紹逃到紫閣自一殺。

呂超逃奔廣武。

纂憚弘兵強,以位讓弘。

弘曰:「弘以紹弟也而承大統,眾心不順,是以違先帝遺命而廢之,慚負黃泉!今復逾兄而立,豈弘之本志乎!」纂乃使弘出告眾曰:「先帝臨終受詔如此。」

群臣皆曰:「苟社稷有主,誰敢違者!」纂遂即天王位。

大赦,改元咸寧,謚光曰懿武皇帝,廟號太祖;謚紹曰隱王。

以弘為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大司馬、車騎大將軍、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改封番禾郡公。

呂纂要把皇位讓給呂弘。

呂弘說:「我因為呂紹作為弟弟卻繼承國家的大業,大家心裡不會暢順,才違背先帝的遺命,把他廢黜,不惜愧對九泉之下的父親!現在如果再越過哥哥而當皇帝,那哪裡是我呂弘的本來的願望啊!」呂纂才讓呂弘出宮告訴眾人,說:「先帝臨終的時候,我們接受了詔書,要我們這樣做。」

文武大臣們都說:「只要國家社稷有人主持,我們誰敢違背!」呂纂於是即天王位。

下令大赦,改年號為咸寧,追諡呂光為懿武皇帝,廟號太祖;追諡呂紹為隱王。

他又任命呂弘為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大司馬、車騎大將軍、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改封他為番樂郡公。

纂謂齊從曰:「卿前斫我,一何甚也!」從泣曰:「隱王,先帝所立;陛下雖應天順人,而微心未達,唯恐陛下不死,何謂甚也!」纂賞其忠,善遇之。

呂纂對齊從說:「你前次砍我,豈不是太過分了嗎?」

齊從流著淚說:「隱王是先帝所立。

陛下雖然應合天理順乎人心,我區區之心沒有想通,因此,怕的只是砍不死陛下,怎麼能說是過分了呢?」

呂纂賞識他的忠誠,待他很好。

纂叔父征東將軍方鎮廣武,纂遣使謂方曰:「超實忠臣,義勇可嘉;但不識國家大體,權變之宜。

方賴其用,以濟世難,可以此意諭之。」

超上疏陳謝,纂復其爵位。

呂纂的叔父、征東將軍呂方鎮守廣武。

呂纂派遣信使去對呂方說:「呂超確實是忠臣,他的道義與勇武,都值得嘉許。

但是他不瞭解國家大事,也不懂得通達地考慮問題。

我現在正要倚重任用他,共同渡過國家的難關。

你可以把我的這些意思轉告他。」

呂超上疏奏訴歉疚之意,呂纂恢復了他的爵位。

[42]是歲,燕主盛以河間公熙為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左僕射,領中領軍。

[42]這一年,後燕國主慕容盛任命河間公慕容熙為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左僕射,兼中領軍。

[43]劉衛辰子文陳降魏;魏主妻以宗女,拜上將軍,賜姓宿氏。

[43]原匈奴部落首領劉衛辰的兒子劉文陳,投降北魏。

北魏國主拓跋把一個同族的女兒嫁給他,任命他為上將軍,賜他姓氏為宿。

四年(庚子、400)

(庚子,公元400年)

[1]春,正月,壬子朔,燕主盛大赦,自貶號為庶人天王。

[1]春季,正月,壬子朔(初一),後燕國主慕容盛實行大赦,並貶低了自己的名號,稱為庶人天王。

[2]魏材官將軍和跋,襲盧溥於遼西,戊午,克之,禽溥及其子煥送平城,車裂之。

燕主盛遣廣威將軍孟廣平救溥不及,斬魏遼西守宰而還。

[2]北魏材官將軍和跋,在遼西向叛將盧溥發起進攻。

戊午(初七),攻克,俘獲了盧溥和他的兒子盧煥,押送到平城,用車裂把他們處死。

後燕國主慕容盛派遣廣威將軍孟廣平前去救盧溥,沒有趕上,只斬了北魏國的遼西地方官吏,便回去了。

[3]乙亥,大赦。

[3]乙亥(二十四日),東晉實行大赦。

[4]西秦王乾歸遷都苑川。

[4]西秦王乞伏乾歸把都城遷到苑川。

[5]禿髮利鹿孤大赦,改元建和。

[5]禿髮利鹿孤實行大赦,改年號為建和。

[6]高句麗王安事燕禮慢;二月,丙申,燕王盛自將兵三萬襲之,以驃騎大將軍熙為前鋒,拔新城、南蘇二城,開境七百餘里,徙五千餘戶而還。

熙勇冠諸將,盛曰:「叔父雄果,有世祖之風,但弘略不如耳!」

[6]高句麗王高安對待後燕的禮數有些怠慢,二月,丙申(十五日),後燕國主慕容盛親自帶領三萬兵馬前去襲擊,任命驃騎大將軍慕容熙為前鋒,攻克新城、南蘇兩座城池,擴大疆界七百多里,遷移裹脅五千多戶居民之後回師。

慕容熙的勇一猛驃悍超出眾將領,慕容盛說:「叔父英雄果決,真有世祖的風度,不過在宏圖大略方面稍遜一籌!」

[7]初,魏主納劉頭眷之女,一寵一冠後一庭,生子嗣。

及克中山,獲燕主寶之幼一女。

將立皇后,用其國故事,鑄金人以卜之,劉氏所鑄不成,慕容氏成,三月,戊午,立慕容氏為皇后。

[7]當初,北魏國主拓跋納娶匈奴部落首領劉頭眷的女兒,在所有的後宮妃嬪中,她最受一寵一愛一,生下了兒子拓跋嗣。

攻克後燕都城中山的時候,拓跋又抓獲、收娶了後燕前國主慕容寶最小的女兒。

拓跋準備把她立為皇后,便遵照他們民族部落的傳統,鑄塑金人以卜問天意。

劉氏沒有鑄成。

慕容氏鑄成了。

三月,戊午(初八),拓跋正式立慕容氏為皇后。

[8]桓玄既克荊、雍,表求領荊、江二州。

詔以玄為都督荊·司·雍·秦·梁·益·寧七州諸軍事、荊州刺史,以中護軍桓為江州刺史。

玄上疏固求江州;於是進玄督八州及揚·豫八郡諸軍事,復領江州刺史。

玄輒以兄偉為雍州刺史,朝廷不能違。

又以從子振為淮南太守。

[8]桓玄攻克了荊州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二 顯王元年(癸丑、前368)《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三 慎靚王元年(辛丑、前320)《資治通鑒》譯注·周紀四 赧王中十八年(甲子、前297)《資治通鑒》譯注·周紀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一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資治通鑒》翻譯·秦紀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前19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無年(辛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四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天漢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節三年(甲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八 中宗孝宣皇帝中神爵元年(庚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 起昭陽作噩,盡屠維單閼,凡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陽朔三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永始四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五 孝成皇帝下綏和二年(甲寅、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七 孝哀皇帝下元壽元年(己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二十九王莽中始建國元年(己巳、9)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王莽下天鳳二年(乙亥、15)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一 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23)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四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建武六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 顯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八肅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三十九肅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一 孝殤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三 孝安皇帝下延光四年(乙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四 孝順皇帝下陽嘉三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五 孝質皇帝本初元年(丙戌、14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壽三年(丁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1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四十九 孝靈皇帝上之下熹平元年(壬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 孝靈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一 孝靈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二 孝獻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三 孝獻皇帝丙興平元年(甲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四 孝獻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五 孝獻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六 孝獻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七 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一年(丙戌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八 孝獻皇帝辛建安十四年(已丑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五十九 孝獻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白話版《資治通鑒》txt·漢紀六十孝獻皇帝癸建安二十二年(丁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一 世祖文皇帝上黃初元年 (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二 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四年(癸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龍三年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七 邵陵厲公中正始七年(丙寅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八 邵陵厲公下嘉平五年(癸酉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九 高貴鄉公下甘露元年(丙子柏楊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魏紀十 元皇帝下景元三年(壬午、2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泰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太康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太康十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五 孝惠皇帝上之下元康九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寧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七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八 孝惠皇帝下永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九孝懷皇帝中永嘉三年(己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 孝懷皇帝下永嘉六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興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興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五 肅宗明皇帝下太寧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六 顯宗成皇帝上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七 顯宗成皇帝中之上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八 顯宗成皇帝中之下鹹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十九 顯宗成皇帝下鹹康八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 孝宗穆皇帝上之下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一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二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昇平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四 海西公下太和四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五 太宗簡文皇帝鹹安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六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二十九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三 安皇帝丙隆安三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五 起昭陽單閼,盡閼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六 安皇帝己義熙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七 安皇帝庚義熙五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八 安皇帝辛義熙七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三十九 安皇帝壬義熙十一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晉紀四十 安皇帝癸義熙十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二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元嘉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三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五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五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三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六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十九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七 太祖文皇帝中之下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九 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 世祖孝武皇帝上孝建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三 太宗明皇帝上之下泰始二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五 太宗明皇帝下泰始七年(古文版《資治通鑒》在線閱讀·宋紀十六 蒼梧王下元徽四年(丙辰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一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二年(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三 世祖武皇帝中永明八年(庚午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四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五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七 高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八 東昏侯上永元元年(己卯、49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九 東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txt·齊紀十 和皇帝中興元年(辛巳、501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一 高祖武皇帝天監元年(壬午、5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 高祖武皇帝二天監四年(乙酉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三 高祖武皇帝三天監七年(戊子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監十四年(乙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五 高祖武皇帝五天監十八年 (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七 高祖武皇帝七普通七年(丙午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八 高祖武皇帝八大通二年(戊申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九 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 高祖武皇帝十中大通二年(庚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二 高祖武皇帝十二中大通五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四 高祖武皇帝十四大同四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五 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十九 太宗簡文皇帝上大寶元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 太宗簡文皇帝下大寶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一 世祖孝元皇帝下承聖二年白話版《資治通鑒》電子書·梁紀二十二 敬皇帝紹泰元年(乙亥、5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一 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二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三 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四 臨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五 高宗宣皇帝上之下太建四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六 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八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司馬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陳紀十 長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5《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一 高祖文皇帝上之上開皇九年(己酉《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開皇十二年(壬《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三 高祖文皇帝中開皇二十年(庚申、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四 高祖文皇帝下仁壽四年(甲子、604《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五 煬皇帝上之下大業四年(戊辰、608《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六 煬皇帝中大業九年(癸酉、613)《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七 煬皇帝下大業十二年(丙子、616)《資治通鑒》在線閱讀·隋紀八 恭皇帝下義寧元年(丁丑、617)《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一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上武德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中武德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上武德二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七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上武德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八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下之下武德九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九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中貞觀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上之下貞觀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一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二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中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三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中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四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上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五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下之下貞觀《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六 起旃蒙單瘀十月,盡玄勣yan茂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七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上龍朔《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八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鹹亨《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十九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則天順聖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一 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上長壽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二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三則天順聖皇后下久視元年(庚子、《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四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中神龍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五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下景龍二《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六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下景雲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七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中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八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下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二十九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上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五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六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中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七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三十八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歷九《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歷十四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三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四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五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六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五興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七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六興元元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八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七貞元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四十九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八貞元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德宗神武聖文皇帝九貞元八年(壬申《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一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貞元十年(甲《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二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十一貞元十七《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三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四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上《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五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六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中《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七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下《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八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中長慶元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五十九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長慶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一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中太和八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二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下開成三年(《資治通鑒》白話版·唐紀六十三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中會昌三年(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