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讀後感——才子三寶
《通鑒》行文至隋煬帝一帶,曾著重寫過一個人的事跡,這個人的名字可能陌生,他的一句詩您應該知道:「空梁落燕泥」。
這句詩有多出名呢?可能會和歷史上許多無頭詩一樣,人們都聽說過,還會偶爾吟誦一二。
但若要說出這一句的出處或作者,多數人會顧左右而言他。
相似命運的詩句俯拾皆是。
比如此時正應景的「落花人獨立」,還有網上簽名必備詩:「莫問奴歸處」」花開堪折「之類。
。
。
不一而足。
我本人頭一次認得這句詩是在剛剛接觸網絡的時候。
那時候的Q一Q還很乾淨,不像現在滿眼是腦殘的火星文。
大家都很有禮貌地起一個古典的名字,引用詩詞的也很多。
給我印象最深的好友有兩個,一個叫「楊不悔」,另一個就是「空梁落燕泥」。
楊不悔的故事以後再說。
那個時候,幾乎所在男孩子的夢想都是網絡對面的那個輕舞飛揚,所以,我也曾為這位「空梁落燕泥」沉迷了好一陣子。
這句詩出自一首叫《昔昔鹽》的古詩。
昔昔鹽放在當時,應該就是夜曲的意思,講的不外是漢晉六朝時流行的怨婦心情,一個獨住的年輕婦女,獨自懷想著西北的高樓,一切事一切物都讓她想念遠方的良人。
本沒有什麼高遠的立意,只因為詞藻清麗對仗工整而積累了不少粉絲。
唐一人趙瑕「廣之」,把這首《昔昔鹽》的每一句作為主題,重新做了二十首古體詩,可見他有多閒暇。
「空梁落燕泥」這一句到了他這裡就演化成「帷卷閒窺戶,一床一空暗落泥」,從樑上掉一床一上,格調自然低了些。
可貴這位趙先生會跟隨自己的偶像進行再創作,將粉絲作到了極至,總算好過現在那些只會尖一叫的小女生們。
扯遠了。
現在這首詩的原作者終於要出場了。
他正是隋朝著名詩人薜道衡。
這位可是隋代數一數二的大才子,放到群星閃耀的盛唐也毫不含糊。
話說才子有三寶:詩好、話多、假清高。
薜先生三都佔全了,所以他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星。
先說他的詩名。
以《豫章行》為代表作的歌行體思歸詩,不輸於後來李白的作品,甚至可以在後者的詩句中找到被模仿的影子。
譬如這幾句「鴛鴦水上萍初合。
鳴鶴園中花並新。
空憶常時角枕處。
無復前日畫眉人。」
把離婦的心理刻畫得絲絲入扣。
當然也有氣勢雄渾的作品,例如《出塞詩》:「絕漠三秋幕,窮陰萬里生。
寒夜哀笛曲,霜天斷鴻聲「,此種氣魄非胸中有大丘壑者不能為。
以他的這種詩才,並且苦捱過了北周、北齊亂世,等到了新隋朝的建立,應該會迎來知識分子的春天。
的確,他在英明的隋文帝手上出入機要數年,直到有一天因罪被罷。
這個時候一個本應是他仕途中的貴人向他伸出了手。
這就是楊廣,後來的煬帝。
楊廣是位文青皇帝,當時還是晉王。
他對薜道衡這位首席詩人仰慕已久,想趁機把他招至麾下。
不料薜道衡可比他想像中的清高,他看不上楊廣的行徑,不肯屈就。
這一來就和楊廣結下了樑子。
得罪了後來的皇帝,能有好日子過嗎?
可是薜先生仍不肯消停。
人雖在野,心懷宣室,與當時名士結交遊吟之間,多有臧否人物之論。
才子之所以話多,換成現代職場的專業說法就是對自身的期望值高於現居職務的客觀定位,不平則鳴,於是才子們多有些傷時罵世之語。
雖然沒有大的害處,總會讓當權者不有些不爽。
楊廣即位之後,薜道衡偏偏作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頌》,把楊廣的父皇誇上了天。
這下楊廣不開心了,我坐在這個龍椅上,你來誇誇我,倒是要追思先帝,是何居心!有人立刻敏銳地讀出了皇帝的心思,開始羅織罪名要治薜道衡於死地。
最後的罪名是」腹非私議「,薜道衡被一逼一十自一殺。
有才的人,往往很不低調,如果恰好運氣差一點,遇上一個暴脾氣的皇帝,他的末日就到了。
前赴後繼的故事太多了,大家也不肯互相吸取教訓,一個比一個死得更有姿態。
我常想,有時候,其實就是心裡忽然的一股剛硬之氣,讓人有不理智的舉動。
我不能判斷這種氣是好是壞,至少他是才子們心裡底裡壓抑既久的原始衝動--大概我們都曾有過這種衝動,當然大多數時候會隱忍下去。
正是這一下衝動,在不恰當的時機,讓人掉了腦袋。
當然也有運氣好的。
史上第一才子蘇東坡,生在仁宗朝,當時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心腸軟,所以他可以一貶再貶,但一性一命無虞。
他要是生在煬帝時,一百個頭也給砍掉了。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