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題解】本篇是作者為其《八愚詩》(已佚)所作的一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

唐〕柳宗元

【題解】本篇是作者為其《八愚詩》(已佚)所作的一篇序文。

序中說明了把溪、丘、泉、溝、池、堂、亭、島八物一概以「愚」題名的原由。

柳宗元雖有才能,有報國之志,但因不滿現實,不願投機逢迎,最終遭到貶黜,因而是很「愚」的;溪水雖然景色秀美,但地處荒遠,於世無用,同樣也很「愚」。

作者以「愚」自稱,以「愚」稱溪,在自嘲中反映了自己被統治者排擠、抱負不能施展的憤激之情。

灌水之陽〔1〕,有溪焉,東流入於瀟水〔2〕。

或曰:「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余以愚觸罪,謫瀟水上。

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3〕,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猶齦齦然〔4〕,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

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

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

愚池之東為愚堂。

其南,為愚亭。

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

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鹹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樂也〔5〕。

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

又峻急,多坻石〔6〕,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雲雨,無以利世。

而適類於余,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

寧武子「邦無道則愚」〔7〕,智而為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8〕」,睿而為愚者也〔9〕。

皆不得為真愚。

今余遭有道〔10〕,而違於理,悖於事〔11〕,故凡為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余得專而名焉。

溪雖莫利於世,而善鑒萬類〔12〕,清瑩秀澈,鏘鳴金石〔1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

余雖不合於俗,亦頗以文墨自一慰,漱滌萬物〔14〕,牢籠百態〔15〕,而無所避之。

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16〕,混希夷〔17〕,寂寥而莫我知也。

於是作《八愚詩》,紀於溪石上。

——選自中華書局校點本《柳宗元集》

灌水的北面有一條溪水,向東流入瀟水。

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人在這裡住過,所以這條溪水被稱為冉溪。」

也有人說:「這溪裡的水可以用來染色,根據這種性能,所以稱它為染溪。」

我因為愚昧而犯了罪,被貶謫到瀟水邊。

我喜愛這條溪水,沿著溪邊往裡走了二三里路,發現了一個景色絕佳的地方,就在這裡安了家。

古代有個愚公谷,現在我住在這條溪水旁,而溪水的名字沒有定下來,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不能不換個名稱,所以替它改名叫愚溪。

我在愚溪上游,買了個小丘,稱為愚丘。

從愚丘往東北方向走六十步,發現一處泉水,又把它買了下來,稱為愚泉。

這愚泉有六個泉眼,都出自山下平地,泉水是往上湧出來的。

六股泉水合流後,彎彎曲曲向南流去,我稱它為愚溝。

於是堆土徹石,堵住愚溝的狹窄部位,形成了一個愚池。

愚池的東面是愚堂。

它的南面是愚亭。

愚池的中央是愚島,島上美好的樹木和奇異的石頭參差錯落。

這些都是山水中的奇景,因為我的緣故,都用愚字玷辱了它們。

水是聰明人喜歡的。

現在這條溪水卻被愚字玷辱,那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來灌溉。

又險峻湍急,有許多小洲和石頭,大船無法駛入。

它幽深淺狹,蛟龍不願住在裡面,因為不能在淺水中興雲化雨,所以它對世人沒有帶來好處。

而這些卻正好與我相似,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稱呼它,也是可以的。

寧武子「在國家混亂時就裝愚」,那是聰明人故意裝作愚昧;顏回「整天聽孔子講學,從來不提相反的見解,像個愚蠢的人」,那是智力很高而在表面上顯得愚昧。

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愚笨。

現在我身逢政治清明的時世,卻違反常理,做了蠢事,所以凡是愚蠢的人,也沒有一個像我這樣愚蠢的了。

這樣,那天下就沒有誰能和我爭這條溪水,我就可以單獨佔有並給它取這個名字了。

這條溪水雖然對世人沒有帶來什麼利益,它能映照萬物;它又清秀明澈,水聲鏗鏘,像金石作響,能使愚笨的人喜逐顏開,眷戀愛慕,高興得不願離去。

我雖然不合於世俗,也頗能用寫文章來安慰自己;我描寫的各種事物象用水洗滌過一樣,鮮明生動,又能概括各種形態,無論什麼形狀都逃不過我的筆端。

我用愚昧的詩歌唱愚溪,便覺得茫茫然與愚溪不相背離,昏昏然與愚溪找到了同樣的歸宿,超越天地人間,進入了虛寂靜謐的境界,在寂靜無聲之中,忘卻了自己。

於是寫了《八愚詩》,刻在溪旁的石頭上。

(一胡一 士明)

【註釋】

〔1〕灌水:湘一江一 支流,在今廣西東北部,今稱灌一江一 。

陽:水的北面。

〔2〕瀟水:在今湖南省道縣北,因源出瀟山,故稱瀟水。

〔3〕愚公谷:在今山東省淄博市北。

劉向《說苑·政理》曾記載此谷名稱的由來:「齊桓公出獵,入山谷中,見一老翁,問曰:『是為何谷?』對曰:『愚公之谷。

』桓公問其故,曰:『以臣名之。

』」〔4〕齦(yin銀)齦然:爭辯的樣子。

〔5〕樂(yao要):喜愛,愛好。

此句語出《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6〕坻(chi池):水中的高地或小洲。

〔7〕寧武子:春秋時衛國大夫寧俞,「武」是謚號。

此句語出《論語·公冶長》:「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意謂寧武子乃佯愚,並非真愚。

〔8〕顏子:顏回,字子洲,孔子學生。

此句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2以發,回也不愚。

』」意謂顏回聽孔子講學,從不提不同看法,好像很愚笨。

但考察他私下的言行,發現他不但懂得孔子的話,而且還有所發揮,可見他不愚。

〔9〕睿(rui瑞):通達,明智。

〔10〕有道:指政治清明的時代。

〔11〕悖(bei貝):違背,逆而不順。

〔12〕鑒:照。

〔13〕鏘(qiāng槍)鳴金石:水聲象金石一樣鏗鏘作響。

鏘,金石撞擊聲。

金石,用金屬、石頭製成的鍾、磬一類樂器。

〔14〕漱滌:洗滌。

〔15〕牢籠:包羅,概括。

〔16〕鴻蒙: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一種混沌狀態,也指自然界之氣。

〔17〕希夷:指虛寂飄渺、無法感知的一—2志界。

《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