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作者小傳】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

〔三國·魏〕曹操

【作者小傳】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毫縣)人。

曹丕稱帝后,追諡為魏武帝。

曹操是建安時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他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發展了自己的勢力。

初隨袁紹伐董卓,後迎獻帝遷都許昌。

先後削平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袁紹,受封丞相,實際上把持了漢朝政權。

但他能接受農民起義的教訓,採取了打擊豪強、抑制兼併、廣興屯田等一系列較為進步的政策,實行「唯才是舉」等開明的政治措施,統一了北方,且為全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魯迅稱讚他「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

曹操在文學事業上也很有地位和成就,他招集了當時的許多著名文人,形成了一個鄴下文人集一團一 ,促進了建安文學的繁榮。

他的散文寫得簡約嚴明,思想開朗,不受傳統思想和形式體制的約束,具有清峻、通脫的風格。

遺著《魏武帝集》,有明人珍本。

近人整理為《曹操集》。

【題解】本文又名《述志令》,是反映曹操思想和經歷的一篇帶有自傳性質的重要文章。

寫於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五十六歲。

於時,他完成統一北方大業後,政權逐漸鞏固,繼而想統一全國;但是孫權、劉備兩大軍事勢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脅。

他們除在軍事上聯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則抨擊曹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三國誌·吳書·周瑜傳》)。

在這種政治形勢下,曹操發佈了這篇令文,借退還皇帝加封三縣之名,表明自己的本志,反擊了朝野謗議。

文中概述了曹操統一中國北部的過程,表達了作者以平定天下、恢復統一為己任的政治抱負。

寫得坦白直率,氣勢磅礡,充滿豪氣,表現出政治家的氣度和見識。

魯迅評贊說:「在曹操本身,也是一個改造文章的祖師,可惜他的文章傳得很少。

他膽子很大,文章從通脫得力不少,做文章時又沒有顧忌,想寫的便寫出來。」

曹操今傳文賦中,此文最具這種特色,值得後人借鑒。

孤始舉孝廉〔1〕,年少,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2〕,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3〕,欲為一郡守〔4〕,好作政教〔5〕,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6〕;故在濟南〔7〕,始除殘去穢〔8〕,平心選舉,違迕諸常侍〔9〕。

以為強豪所忿,恐致家禍,故以病還。

去官之後,年紀尚少〔10〕,顧視同歲中〔11〕,年有五十,未名為老。

內自圖之,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

故以四時歸鄉里,於譙東五十里築一精一捨〔12〕,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13〕,欲以泥水自蔽〔14〕,絕賓客往來之望。

然不能得如意。

後征為都尉〔15〕,遷典軍校尉〔16〕,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17〕,欲一望 封侯作征西將軍〔18〕,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難〔19〕,興舉義兵〔20〕。

是時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強敵爭,倘更為禍始。

故汴水之戰數千〔21〕,後還到揚州更募〔22〕,亦復不過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後領兗州〔23〕,破降黃巾三十萬眾〔24〕。

又袁術僭號於九一江一 〔25〕,下皆稱臣,名門曰建號門,衣被皆為天子之制,兩婦預爭為皇后。

志計已定,人有勸術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26〕,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

後孤討禽其四將〔27〕,獲其人眾,遂使術窮亡解沮〔28〕,發病而死。

及至袁紹據河北〔29〕,兵勢強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但計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足垂於後。

幸而破紹,梟其二子〔30〕。

又劉表自以為宗室〔31〕,包藏奸心,乍前乍卻〔32〕,以觀世事,據有當州〔23〕,孤復定之,遂平天下。

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34〕。

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諱耳。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者人見孤強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評,言有不遜之志〔35〕,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36〕,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論語》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37〕。」

夫能以大事小也〔38〕。

昔樂毅走趙〔39〕,趙王欲與之圖燕〔40〕。

樂毅伏而垂泣,對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不忍謀趙之徒隸〔41〕,況燕後嗣乎〔42〕!」一胡一 亥之殺蒙恬也〔43〕,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44〕;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45〕,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46〕,過於三世矣。

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孤謂之言:「顧我萬年之後〔47〕,汝曹皆當出嫁,欲令傳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

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48〕。

所以勤勤懇懇敘心腹者,見周公有《金縢》之書以自明〔49〕,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50〕,以還執事〔51〕,歸就武平侯國〔52〕,實不可也。

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

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

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復以為榮,欲以為外援,為萬安計〔53〕。

孤聞介推之避晉封〔54〕,申胥之逃楚賞〔55〕,未嘗不捨書而歎,有以自省也。

奉國威靈〔56〕,仗鉞征伐〔57〕,推弱以克強〔58〕,處小而禽大。

意之所圖,動無違事,心之所慮,何向不濟,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

可謂天助漢室,非人力也〔59〕。

然封兼四縣〔60〕,食戶三萬〔61〕,何德堪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於邑土,可得而辭。

今上還陽夏、柘、苦三縣戶二萬,但食武平萬戶,且以分損謗議〔62〕,少減孤之責也。

——選自中華書局排印本《三國誌·武帝紀》裴松之注

我被舉為孝廉時,年紀很輕,自以為不是那種隱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無能之輩,所以想當一個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來建立自己的名譽,讓世上的人都清楚地瞭解我。

所以我在濟南任國相時,開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選拔、推薦官吏,這就觸犯了那些朝廷的權貴。

因而被豪強權貴所恨,我恐怕給家族招來災禍,所以托病還鄉了。

辭官之後,年紀還輕,回頭看看與我同年被薦舉的人當中,有的年紀已五十多歲了,還沒有被人稱作年老。

自己內心盤算,從現在起,往後再過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歲中那些剛被舉為孝廉的人相等罷了。

所以返回家鄉,整年不出,在譙縣東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棟一精一致的書房,打算在秋夏讀書,冬春打獵,只希望得到一點瘠薄的土地,想老於荒野、不被人知,斷絕和賓客交往的念頭。

但是這個願望沒有能實現。

後來我被徵召做了都尉,又調任典軍校尉,心裡就又想為國家討賊立功了。

希望得到封侯,當個征西將軍,死後在墓碑上題字說:「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

這就是我當時的志向。

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亂,各地紛紛起兵討伐。

這時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馬,然而我卻常常裁減,不願擴充;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兵多了意氣驕盛,要與強敵抗爭,就可能重新引起禍端。

所以汴水之戰時,我部下只有幾千人,後到揚州再去招募,也仍不過三千人,這是因為我本來的志向就很有限。

後來我擔任兗州刺吏,擊敗了黃巾農民軍,收編了三十多萬人。

再有袁術在九一江一 盜用皇帝稱號,部下都向他稱臣,改稱城門為建號門。

衣冠服飾都按照皇帝的制度,兩個老婆預先搶著當皇后。

計劃已定,有人勸說袁術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開宣佈。

袁術回答說:「曹公尚在,還不能這樣做。」

此後我出兵討伐,擒拿了他的四員大將,抓獲了大量部屬,致使袁術勢窮力盡,瓦解崩潰,最後得病而死。

待到袁紹佔據黃河以北,兵勢強盛,我估計自己的力量,實在不能和他匹敵;但想到我這是為國獻身,為正義而犧牲,這樣也足以留名後世。

幸而打敗了袁紹,還斬了他的兩個兒子。

還有劉表自以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進忽退,觀察形勢,佔據荊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

自己當上了宰相,作為一個臣子已經顯貴到極點,已經超過我原來的願望了。

今天我說這些,好像很自大,實是想消除人們的非議,所以才無所隱諱罷了。

假使國家沒有我,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稱帝,多少人稱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勢力強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會私下議論,說我有奪取帝位的野心,這種一胡一 亂猜測,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寧。

齊桓公、晉文公所以名聲被傳頌至今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兵勢強大,仍能夠尊重周朝天子啊。

《論語》說:「周文王雖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說是最崇高的了。」

因為他能以強大的諸侯來侍奉弱小的天子啊。

從前燕國的樂毅投奔趙國,趙王想與他圖謀攻打燕國。

樂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說:「我侍奉燕昭王,就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獲罪,被放逐到別國,直到死了為止,也不會忍心謀害趙國的普通百姓,何況是燕國的後代呢?」

秦二世一胡一 亥要殺蒙恬的時候,蒙恬說:「從我的祖父、父親到我,長期受到秦國的信用,已經三代了。

現在我領兵三十多萬,按勢力足夠可以背叛朝庭,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義,不敢辱沒先輩的教誨,而忘記先王的恩德。」

我每次閱讀有關這兩個人的書,沒有不感動得悲傷流淚的。

從我的祖父、父親直到我,都是擔任皇帝的親信和重臣,可以說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經超過三代了。

我不僅是對諸位來訴說這些,還常常將這些告訴妻妾,讓他們都深知我的心意。

我告訴他們說:「待到我死去之後,你們都應當改嫁,希望要傳述我的心願,使人們都知道。」

我這些話都是出自肺腑的至要之言。

我所以這樣勤勤懇懇地敘說這些心腹話,是看到周公有《金縢》之書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跡,恐怕別人不相信的緣故。

但要我就此放棄所統率的軍隊,把軍權一交一 還朝庭,回到武平侯的封地去,這實在是不行的啊。

為什麼呢?實在是怕放棄了兵權會遭到別人的謀害。

這既是為子孫打算,也是考慮到自己垮台,國家將有顛覆的危險。

因此不能貪圖虛名而使自己遭受實際的禍害。

這是不能幹的啊。

先前,朝庭恩封我的三個兒子為侯,我堅決推辭不接受,現在我改變主意打算接受它。

這不是想再以此為榮,而是想以他們作為外援,從確保朝廷和自己的絕對安全著想。

每當我讀到介子推逃避晉文公的封爵,申包胥逃避楚昭王的賞賜,沒有不是放下書本而感歎,以此用來反省自己的。

我仰仗著國家的威望,代表天子出征,以弱勝強,以小勝大。

想要辦到的事,做起來無不如意,心裡有所考慮的事,實行時無不成功。

就這樣掃平了天下,沒有辜負君主的使命。

這可說是上天在扶助漢家皇室,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啊。

然而我的封地佔有四個縣,享受三萬戶的賦稅,我有什麼功德配得上它呢!現在天下還未安定,我不能讓位。

至於封地,可以辭退一些。

現在我把陽夏、柘、苦三縣的二萬戶賦稅一交一 還給朝庭,只享受武平縣的一萬戶。

姑且以此來平息誹謗和議論,稍稍減少別人對我的指責吧!

(蓋國梁)

【註釋】

〔1〕孤:古代王侯自謙之稱。

曹操當時任丞相,封武平侯,故此自稱。

孝廉:漢代從武帝開始,規定地方長官按期向中央推舉各科人才,分孝廉、賢良、方正等科目,聽候使用,東漢時每年由各郡、國從二十萬人中薦舉一人,曹操被舉為孝廉時才二十歲。

孝指善事父母,廉指清廉方正。

〔2〕巖穴知名之士:指隱居而有名望的人。

漢朝風尚,儒生常故意隱居深山,抬高聲價,以待舉薦。

巖穴,山洞石室。

〔3〕海內人:這裡主要指世家豪族。

曹操出身宦官家庭,故被輕視。

〔4〕郡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即太守。

〔5〕政教:行政和教化。

〔6〕世士:世人。

〔7〕在濟南:曹操於中平元年(184)為濟南國相,職位相當於太守。

濟南國轄境在今山東濟南一帶。

〔8〕除殘去穢:曹操任濟南相時,下屬官吏多趨附權貴,貪贓枉法。

曹操奏請撤免八個縣官,下令搗毀六百多所祠廟,嚴禁祭祀鬼神,因此得罪了當時的權貴近臣。

〔9〕違迕(wǔ五):違背、觸犯。

諸:之於。

常侍:也稱中常侍,皇帝的侍從近臣,掌管宮廷文書和傳達皇帝命令。

東漢末年,中常侍改用宦官,權勢很大,地方官多逢迎他們。

〔10〕年紀尚少〔sha︸哨〕:曹操任濟南相期滿,朝廷調他為東郡太守。

他托病辭官還鄉,年方三十來歲。

〔11〕同歲:同一年被舉為孝廉的人。

〔12〕譙(qiao樵);今安徽亳縣。

曹操的故鄉。

一精一捨:指一精一致的書房。

〔13〕底下之地:低窪之地,指瘠薄的土地。

〔14〕泥水自蔽:意謂老於荒野,不求聞達。

〔15〕都尉:官名,管軍事,官階相當於太守。

〔16〕典軍校尉:武官名,掌管近衛兵,多由皇帝親信擔任。

中平五年(188),漢靈帝劉宏建立西園軍,設置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袁紹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

〔17〕討賊:指討伐地方軍閥和鎮壓農民起義軍。

〔18〕征西將軍:東漢時授征西將軍的有四人,他們對東漢王朝都立過功勞。

曹操借此述志,表示願做東漢王朝的功臣。

〔19〕董卓之難:董卓原是涼州(今甘肅、寧夏一帶)豪強,靈帝時任并州(今山西太原)牧。

中平六年(189),漢靈帝死,少帝劉辯即位,外戚何進為了消滅宦官,召董卓領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

董卓自封都尉和相國,操縱朝政。

各州郡起兵反對,成立討卓聯軍。

〔20〕興舉義兵:指初平元年(190),關東各州郡紛紛起兵討伐董卓,都自稱「義兵」。

曹操也在陳留郡己吾縣(今河南省陳留縣)招募五千人起兵討董。

董卓挾持獻帝和數十萬居民從洛陽遷都長安,沿路死人無數,洛陽被焚。

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呂布所殺。

〔21〕汴水之戰:初平元年(190),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各州郡聲稱討董,實各懷私利,又怕董卓兵強,不敢先進。

曹操獨率軍西進,與董卓部將徐榮在滎陽的汴水(今名索河,在河南省滎陽縣西南)一帶一交一 戰,因兵少無援失敗。

曹操本人被流矢所中,連夜逃走。

〔22〕揚州更募:曹操汴水戰敗後,與夏侯惇等到揚州重新召募兵丁。

東漢末年,揚州的州治在今安徽省合肥,轄今一江一 蘇、安徽一帶。

〔23〕兗(yǎn眼)州:東漢十三州之一,轄今山東西南部和河南東部。

〔24〕破降黃巾:初平三年(192),青州黃巾農民軍起義攻入兗州,殺刺史劉岱。

濟北鮑信與兗州官吏迎曹操為兗州牧。

曹操領兵攻黃巾軍於壽張(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南),追至濟北,黃巾軍三十萬被迫投降。

曹操從中挑選一精一壯,組成自己的強大軍事力量,號為「青州兵」。

〔25〕袁術:字公路,袁紹的異母弟,九一江一 郡太守,東漢末年一江一 淮一帶世族豪強大軍閥。

僭(jian見)號:盜用皇帝稱號。

建安二年(197)袁術以九一江一 太守稱帝於壽春(今安徽省壽縣)。

九一江一 :郡名,轄今一江一 蘇、安徽省南部和一江一 西省。

〔26〕露布:佈告,宣示。

〔27〕禽:同「擒」。

建安二年(197)九月,袁術攻陳(今河南省淮陽縣),曹操引兵擊之,大勝,擒斬袁術的四個部將橋蕤(rui銳)、李豐、梁綱、樂就。

〔28〕解沮(jǔ舉):瓦解崩潰。

〔29〕袁紹:字本初,袁術之兄。

建安四年(199)三月,消滅了公孫瓚,佔有黃河以北的冀、青、幽、並四州,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割據勢力。

〔30〕梟(xiāo消):即梟首,斬首而懸之示眾。

建安五年(200),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年縣東北)之戰中,以少勝多,消滅袁紹軍的主力。

兩年後,袁紹病死。

明年,其子袁譚、袁尚因爭奪冀州互相攻殺,袁譚求援曹操,袁尚始退軍。

後袁譚背叛曹操。

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又出兵擊殺其子袁譚,袁尚和他的次兄袁熙逃奔遼西烏桓。

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北征烏桓。

袁熙、袁尚又逃往遼東,九月為操部屬公孫康所殺。

曹操乃懸首示眾。

〔31〕劉表:字景升,漢皇族魯恭王劉余的後代,東漢末豪強軍閥。

獻帝初平(190—193)中任荊州刺吏。

〔32〕乍前乍卻:忽前忽後。

意喻投機。

據史載:官渡之戰,袁紹向劉表求援,劉暗與勾結,未敢出兵。

有人勸他歸附曹操,他也持觀望態度。

〔33〕當州:當地,即荊州,轄今湖北、湖南等地。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南征劉表,八月劉表病死,九月其幼子劉琮即以荊州降曹操。

〔34〕「人臣」二句:建安十三年,漢獻帝為了表彰曹操平定三郡烏桓的功績,廢太尉、司徒、司空三公,恢復西漢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制度,任曹操為丞相。

〔35〕不遜之志:不忠順的想法。

指代漢自立為皇帝。

〔36〕垂稱:垂名,稱頌。

〔37〕「《論語》雲」四句:見《論語·泰伯篇》。

〔38〕以大事小:以強大的諸侯來侍奉弱小的天子。

曹操借用《論語》中的話,表示自己擁護東漢王朝,並無奪取帝位之心。

〔39〕樂毅:戰國燕昭王時名將,曾率趙、楚、韓、魏、燕五國軍隊破齊,攻下齊國七十餘城,後封為昌國君。

昭王死,惠王立,中了齊將田單的反間計,讓騎劫代樂毅為將,樂毅恐留燕被害,於是投奔趙國。

〔40〕趙王:趙惠文王。

〔41〕徒隸:犯人和一奴一隸,此泛指地位低賤的人。

〔42〕後嗣:後代,指燕惠王。

以上「昔樂毅」以下一段,據《太平御覽》卷四二○可知,系轉引《史記》。

然今本《史記》不載。

〔43〕一胡一 亥:秦始皇嬴政的小兒子,繼始皇立,稱二世。

蒙恬(tian田):秦始皇時名將,秦統一六國後,他率兵三十萬,北擊匈一奴一,修築長城。

秦始皇死後,趙高偽造始皇遺詔,逼十使蒙恬自一殺。

〔44〕三世:蒙恬祖父蒙驁、父親蒙武、連自己共三代。

均為秦國名將。

〔45〕祖、父:指曹操的祖父曹騰和父親曹嵩。

曹騰在漢桓帝時任中常侍、大長秋(管理皇宮事宜的官),封費亭侯;養夏侯氏的孩子為子,即是曹嵩,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曹嵩生曹操。

〔46〕子桓:曹操次子曹丕的字。

〔47〕萬年:死的代稱。

〔48〕肝鬲(ge革)之要:出自內心的至要之言。

鬲,同「膈」,胸膈。

〔49〕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周成王叔。

金縢(teng騰):《尚書·周書》篇名。

其中記述武王病時,周公曾作禱辭祭告於神,請求代武王死,祭畢將禱詞封藏在金縢櫃中。

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攝政。

成王的另兩個叔父管叔、蔡叔等誹謗周公篡位,引起成王懷疑。

於是周公避居東都(現河南洛陽市)。

後來成王啟櫃發現禱詞,知其忠貞,大為感動,親自迎回了周公。

縢,封緘。

金縢密封的金屬櫃。

〔50〕便爾:就此。

委捐:放棄,一交一 出。

〔51〕執事:指朝廷統率軍隊的主管權。

〔52〕武平侯國:建安元年(196),獻帝以曹操為大將軍,封武平侯。

武平,在今河南鹿邑縣西。

〔53〕為萬安計:曹操此令公佈後,據《魏書》記載:漢獻帝在第二年,即建安十六年(211),封曹操之子曹植為平原侯,曹據為范陽侯,曹豹為饒陽侯。

〔54〕介推(cuī摧):即介子推,春秋時晉國人,曾隨晉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

後重耳回國即位,大封從亡諸臣。

介子推不言己功,偕其母隱於綿山而死。

後世又傳說重耳曾燒山要他出來做官,他堅不出山,抱木被燒而死。

〔55〕申胥:即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

伍子胥率吳軍伐楚,攻下郢都。

申包胥求救於秦,痛哭七日,終於感動了秦哀公,求得救兵,擊退吳軍。

楚昭王回到郢都,賞賜功臣。

他避而逃走,不肯受賞。

〔56〕威靈:指漢皇室祖宗的威武神靈。

〔57〕鉞(yue月):古兵器,形似大斧,也是天子出征時的一種儀仗。

皇帝授鉞給主將,即象徵代表天子出征。

〔58〕推:指揮。

〔59〕天助漢室:這是曹操表示不自居功的客氣話。

〔60〕四縣:指武平、陽夏(jiǎ甲,今河南太康縣)、柘(今河南柘城縣北)、苦(hu戶,今河南鹿邑縣東)。

〔61〕食戶三萬:受三萬戶人家所納賦稅的供養。

〔62〕分損:減少,平息。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