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題解】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論色彩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

〔唐〕柳宗元

【題解】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論色彩的傳記文。

文章通過對郭橐駝種樹之道的記敘,說明「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是「養樹」的法則,並由此推論出「養人」的道理,指出為官治民不能「好煩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擾民、傷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 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願望。

這種借傳立說,因事出論的寫法,別開生面。

文章先以種植的當與不當作對比,繼以管理的善與不善作對比,最後以吏治與種樹相映照,在反覆比照中導出題旨,闡明事理。

文中描寫郭橐駝的體貌特徵,寥寥幾筆,形象而生動;記述郭橐駝的答話,莊諧雜出,語一精一而意豐。

全文以記言為主,帶記言中穿插描寫,錯落有致,引人入勝。

郭橐駝〔1〕,不知始何名。

病僂集資〔2〕,隆然伏行〔3〕,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

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

因捨其名,亦自謂「橐駝」雲。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

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4〕,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5〕。

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6〕,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

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

其蒔也若子〔7〕,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則不然。

根拳而土易〔8〕,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

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9〕,可乎?」

駝曰:「我知種樹而已,理,非吾業也。

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10〕,若甚憐焉〔11〕,而卒以禍。

旦暮吏來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12〕,督爾獲;早繅而緒〔13〕,早織而縷〔14〕;字而幼孩〔15〕,遂而雞豚〔16〕。

』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

吾小人綴饔飧以勞吏者〔17〕,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18〕。

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

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選自中華書局排印影宋刻世綵堂本《柳河東集》

郭橐駝,不知道原先叫什麼。

由於得了佝僂病,後背高高隆起,俯伏著走路,好像駱駝的樣子,所以鄉里人稱呼他「橐駝」。

橐駝聽到這個外號,說:「好得很,用它來稱呼我確實很恰當。」

於是捨棄他的原名,也自稱「橐駱」了。

他的家鄉叫豐樂鄉,在長安城的西郊。

橐駱以種樹為職業,凡是長安城的豪紳人家修建觀賞遊覽的園林,以及賣水果的商人,都爭相迎請僱用他。

看橐駱所種植的樹木,或者移栽的樹木,沒有不成活的,而且高大茂盛,果實結得又早又多。

其他種樹的人雖然偷偷地察看倣傚,都不能趕上他。

有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我郭橐駝並不能使樹木活得長久而且生長得快,只不過能夠順應樹木自然生長的規律,使它按照自己的一習一 性成長罷了。

一般說來,種植樹木的一習一 性要求是:樹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勻,移栽樹木要保留根部的舊土,搗土要細密。

這樣做了以後,不要再去動它,也不要再為它擔心,離開後就不必再去看顧它了。

樹木移栽的時候要象培育子女一樣一精一心細緻,栽好後置於一旁要象把它丟棄一樣,那麼樹木的生長規律就可以不受破壞,而能按照它的本性自然生長了。

所以我只是不妨害它生長罷了,並沒有使它長得高大茂盛的特殊本領;我只是不抑制、減少它的結果罷了,並沒有使它果實結得又早又多的特殊本領。

其他種樹的人卻不是這樣,樹根拳曲不能伸展,又換了新土,培土不是多了就是少了。

如果有與此相反的人,卻又對樹木愛得過於深厚,擔心得過了頭,早晨看看,晚上摸摸,已經離開了,還要回頭看顧。

更嚴重的,還用手指抓破樹皮來檢驗樹的死活,搖動樹根來察看栽得是松是實,這樣,樹木的本性就一天天喪失了。

雖然說是愛護樹,實際上卻害了樹;雖然說是憂慮樹,實際上卻是仇恨樹。

所以都不如我啊,我又有什麼本領呢?」

問的人說:「把你種樹的道理,轉用到為官治民上,可以嗎?」

橐駝說:「我只知道種樹罷了,為官治民,不是我的職業啊。

然而我住在鄉里,看到那些官吏喜歡不斷地發佈各種命令,好像很愛惜百姓,但最後反造成了災禍。

每天早晚,差吏來到村中喊叫:『官長命令催促你們耕田,勉勵你們播種,督促你們收割。

早點繅好你們的絲,早點紡好你們的線。

撫育好你們幼小的子女,餵養大你們的雞豬。

』一會兒擊鼓讓人們聚集在一起,一會兒敲木梆把大家召來。

我們小百姓顧不上吃晚飯、早飯來應酬慰勞差吏,尚且都沒有空暇,又靠什麼來使我們人口興旺,生活安定呢?所以都非常困苦而且疲乏。

像這樣,那就與我們行業的人一大概也有相似之處吧?」

問的人頗有感慨地說道:「這不是說得很好嗎?我問養樹,卻得到了養民的辦法。」

我記下這件事,把它作為官吏的戒鑒。

(顧偉列)

【註釋】

〔1〕橐(tuo駝)駝:駱駝。

〔2〕僂(lǚ呂):脊背彎曲,駝背。

〔3〕隆然:高高突起的樣子。

〔4〕為觀游:修建觀賞遊覽的園林。

〔5〕蕃:繁多。

〔6〕孳(zī滋):生長得快。

〔7〕蒔(shi事):移栽。

〔8〕土易:換了新土。

〔9〕官理:為官治民。

唐一人避高宗名諱,改「治」為「理」。

〔10〕長(zhǎng掌)人者:指治理人民的官長。

〔11〕憐:愛。

〔12〕勖(xu序):勉勵。

〔13〕繅(sāo騷):煮繭抽絲。

而:通「爾」,你。

〔14〕縷:線,這裡指紡線織布。

〔15〕字:養育。

〔16〕遂:長,喂大。

豚(tun屯):小豬。

〔17〕飧(sūn孫):晚飯。

饔(yōng雍):早飯。

〔18〕病:困苦。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