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作者小傳】鮑照(414—466),字明遠,東海(今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

〔南朝·宋〕鮑照

【作者小傳】鮑照(414—466),字明遠,東海(今一江一 蘇漣水縣北)人。

出身貧寒,曾為秣陵令、中書舍人等職。

後為臨海王劉子頊前軍參軍,掌書記之任,故世稱「鮑參軍」。

宋明帝泰始二年(466),晉安王劉子勳稱帝,子頊舉兵響應,兵敗,照為亂兵所殺。

鮑照生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南朝社會,才秀人微,一生坎坷不平,所作多反映寒士對當時門閥制度的不滿,表現徭役、戰亂和人民生活的痛苦,抒寫寒士不遇的鬱憤之情和馳騁疆埸、建功立業的壯志。

題材上長於樂府和七言歌行,風格俊逸,文字勁健,是「總四家(張協、張華、謝混、顏延之)而擅美,跨兩代(晉、宋)而孤出」(《詩品》語)的優秀詩人,在當時與謝靈運、顏延之並稱「元嘉三大家」,辭賦駢文亦著稱於時。

有《鮑參軍集》。

【題解】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冬,北魏太武帝南侵至瓜步,廣陵太守劉懷之燒城逃走。

孝武帝大明三年(459),竟陵王劉誕據廣陵反,沈慶之率師討伐,破城後大肆燒殺。

廣陵十年之間二罹兵禍,城摧垣頹,瓦礫衰草,離亂荒涼。

鮑照登臨劫餘廢城(蕪城),感而作賦。

作者將廣陵山川勝勢和昔日歌吹沸天、熱鬧繁華的景象與眼前荒草離離、河梁圯毀的破敗景象進行對比,在對歷史的回顧和思索中,通過氣氛的渲染和誇張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對屠城暴行的譴責和對統治者的警告。

寓有今昔興亡之感。

語言清新遒麗,形象鮮明,風格沉鬱,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濔迆平原〔1〕,南馳蒼梧漲海〔2〕,北走紫塞雁門〔3〕。

柂以漕渠〔4〕,軸以昆崗〔5〕。

重關復一江一 之奧〔6〕,四會五達之莊〔7〕。

當昔全盛之時,車掛輕轊〔8〕,人駕肩〔9〕;廛閈撲地〔10〕,歌吹沸天〔11〕。

孳貨鹽田〔12〕,鏟利銅山〔13〕,才力雄富,士馬一精一妍〔14〕。

故能侈秦法〔15〕,佚周令〔16〕,劃崇墉〔17〕,刳濬洫〔18〕,圖修世以休命〔19〕。

是以板築雉堞之殷〔20〕,井幹烽櫓之勤〔21〕,格高五嶽〔22〕,袤廣三墳〔23〕,崒若斷岸〔24〕,矗似長雲〔25〕。

制磁石以御沖〔26〕,糊赬壤以飛文〔27〕。

觀基扃之固護〔28〕,將萬祀而一君〔29〕。

出入三代〔30〕,五百餘載,竟瓜剖而豆分〔31〕。

澤葵依井〔32〕,荒葛罥塗〔33〕。

壇羅虺蜮〔34〕,階斗麇鼯〔35〕。

木魅山鬼〔36〕,野鼠城狐,風嗥雨嘯,昏見晨趨。

饑鷹礪吻〔37〕,寒鴟嚇雛〔38〕。

伏暴藏虎〔39〕,乳血餐膚〔40〕。

崩榛塞路,崢嶸古馗〔41〕。

白楊早落,寒草前衰。

稜稜霜氣〔42〕,蔌蔌風威〔43〕。

孤篷自振〔44〕,驚沙坐飛。

灌莽杳而無際〔45〕,叢薄紛其相依〔46〕。

通池既已夷〔47〕,峻隅又已頹〔48〕。

直視千里外,唯見起黃埃。

凝思寂聽,心傷已摧。

若夫藻扃黼帳〔49〕,歌堂舞閣之基;璇淵碧樹〔50〕,弋林釣渚之館〔51〕;吳蔡齊秦之一聲 〔52〕,魚龍爵馬之玩〔53〕;皆薰歇燼滅,光沉響絕〔54〕。

東都妙姬,南國佳人,蕙心紈質,玉貌絳唇〔55〕,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窮塵〔56〕。

豈憶同輦之愉樂。

離宮之苦辛哉〔57〕?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

抽琴命操〔58〕,為蕪城之歌。

歌曰:

邊風急兮城上寒,井徑滅兮丘隴殘〔59〕。

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

——選自嘉慶一胡一 氏刻本《文選》

地勢遼闊平坦的廣陵郡,南通蒼梧、南海,北趨長城雁門關。

前有漕河縈迴,下有昆崗橫貫。

周圍一江一 河城關重疊,地處四通八達之要衝。

當年吳王劉濞在此建都的全盛之時,街市車軸互相撞擊,行人摩肩,裡坊密佈,歌唱吹奏之一聲 喧騰沸天。

吳王靠開發鹽田繁殖財貨,開採銅山獲利致富。

使廣陵人力雄厚,兵馬裝備一精一良。

所以能超過秦代的法度,逾越周代的規定。

築高牆,挖深溝,圖謀國運長久和美好的天命。

所以大規模地修築城牆,辛勤地營建備有烽火的望樓。

使廣陵城高與五嶽相齊,寬廣與三墳連接。

城牆若斷岸一般高峻,似長雲一般聳立。

用磁鐵製成城門以防歹徒衝入,城牆上糊紅泥以煥發光彩。

看城池修築得如此牢固,總以為會萬年而永屬一姓,哪知只經歷三代,五百多年,竟然就如瓜之剖、豆之分一般崩裂毀壞了。

莓苔環井邊而生,蔓蔓野葛長滿道路。

堂中毒蛇、短狐遍佈,階前野獐、鼯鼠相鬥。

木石一精一靈、山中鬼怪,野鼠城狐,在風雨之中呼嘯,出沒於晨昏之際。

飢餓的野鷹在磨礪尖嘴,寒冷的鷂子正怒嚇著小鳥。

伏著的野獸、潛藏的猛虎,飲血食肉。

崩折的榛莽塞滿道路,多陰森可怕的古道。

白楊樹葉早已凋落,離離荒草提前枯敗。

勁銳嚴寒的霜氣,疾厲逞威的寒風,弧蓬忽自揚起,沙石因風驚飛。

灌木林莽幽遠而無邊無際,草木雜處纏繞相依。

護城河已經填平,高峻的角樓也已崩塌。

極目千里之外,唯見黃塵飛揚。

聚神凝聽而寂無所有,令人心中悲傷之極。

至於彩繪門戶之內的繡花帳,陳設豪華的歌舞樓台之地;玉池碧樹,處於射弋山林、釣魚水灣的館閣;吳、蔡、齊、秦各地的音樂之一聲 ,各種技藝耍玩;全都香消燼滅,光逝聲絕。

東都洛陽的美姬、吳楚南方的佳人,芳心麗質,玉貌朱唇,沒有一個不是魂歸於泉石之下,委身於塵埃之中。

哪裡還會回憶當日同輦得一寵一 的歡樂,或獨居離宮失一寵一 的痛苦?

天運真難說,世上抱恨者何其多!取下瑤琴,譜一首曲,作一支蕪城之歌。

歌詞說:廣陵的邊風急啊颯颯城上寒,田間的小路滅啊荒墓盡摧殘,千秋啊萬代,人們同歸於死啊還有什麼可言!

(曹旭)

【註釋】

〔1〕濔迆(miyǐ迷以):地勢相連漸平的樣子。

〔2〕蒼梧:漢置郡名,治所即今廣西梧州市。

漲海:即南海。

〔3〕紫塞:指長城。

《文選》李善註:「崔貌《古今注》曰:秦所築長城,土皆色紫。

漢塞亦然,故稱紫塞。」

雁門:秦置郡名,在今山西西北。

以上兩句謂廣陵南北通極遠之地。

〔4〕柂(duo舵):拖引。

漕渠:古時運糧的河道。

這裡指古邗溝,即春秋時吳王夫差所開,自今一江一 都西北至淮安三百七十里的運河。

〔5〕軸:車軸。

昆崗:亦名阜崗、崑崙崗、廣陵崗,廣陵城在其上(見《太平御覽》卷169引《郡國志》)。

句謂昆崗橫貫廣陵城下,如車輪軸心。

〔6〕「重關」句:謂廣陵城為重重疊疊的一江一 河關口所遮蔽。

奧,隱蔽深邃之地。

〔7〕「四會」句:謂廣陵有四通八達的大道。

《爾雅·釋宮》:「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

〔8〕轊(wei衛):車軸的頂端。

掛轊,即車軸頭互相碰撞。

〔9〕駕:陵;相迫。

以上兩句寫廣陵繁華人馬擁擠的情況。

〔10〕廛閈(chan纏han翰)撲地:遍地是密匝匝的住宅。

廛,市民居住的區域。

閈,閭,裡門。

撲地,即遍地。

〔11〕歌吹:歌唱及吹奏。

〔12〕孳:蕃殖。

貨:財貨。

鹽田:《史記》記西漢初年,廣陵為吳王劉濞所都。

劉曾命人煮海水為鹽。

〔13〕鏟利:開採取利。

銅山:產銅的山。

劉濞曾命人開採郡內的銅山鑄錢。

以上兩句謂廣陵有鹽田銅山之利。

〔14〕一精一妍:指士卒訓練有素而裝備一精一良。

〔15〕侈:軼;超過。

〔16〕佚:超越。

此兩句謂劉濞據廣陵,一切規模制度都超過秦、周。

〔17〕劃崇墉(yōng擁):謂建造高峻的城牆。

劃,剖開。

〔18〕刳(kū枯)濬(jun俊)洫(xu旭):鑿挖深溝。

刳,鑿。

濬,深。

洫,溝渠。

〔19〕「圖修」句,謂圖謀長世和美好的天命。

休,美好。

〔20〕板築:以兩板相夾,中間填土,然後夯實的築牆方法。

這裡指修建城牆。

雉堞:女牆。

城牆長三丈高一丈稱一雉;城上凹凸的牆垛稱堞。

殷,大;盛。

〔21〕井幹(han寒):原指井上的欄圈,此謂築樓時木柱木架一交一 叉的樣子。

烽:烽火。

古時築城,以烽火報警。

櫓:望樓。

此謂大規模地修築城牆,營建烽火望樓。

〔22〕格:格局,這裡指高度。

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岳嵩山。

〔23〕袤(mao茂)廣:南北間的寬度稱袤,東西的廣度稱廣。

三墳,說法不一。

此似指《尚書·禹貢》所說兗州土黑墳,青州土白墳,徐州土赤埴墳。

墳為「隆起」之意。

土黏曰「埴」。

以上三州與廣陵相接。

〔24〕崒(zu族):危險而高峻。

斷岸:陡削的河岸。

〔25〕矗(chu觸):聳立。

此兩句形容廣陵城的高峻和平齊。

〔26〕御沖:防禦持兵器衝進來的歹徒。

《御覽》卷183引《西京記》:「秦阿房宮以磁石為門,懷刃入者輒止之。」

〔27〕赬(chēng稱):紅色。

飛文:光彩相照。

此謂牆上用紅泥糊滿光彩煥發。

〔28〕基扃(jiǒng迥):即城闕。

扃,門上的關鍵。

固護:牢固。

〔29〕萬祀:萬年。

〔30〕出入:猶言經歷。

三代,指漢、魏、晉。

〔31〕瓜剖、豆分:以瓜之剖、豆之分喻廣陵城崩裂毀壞。

〔32〕澤葵:莓苔一類植物。

〔33〕葛:蔓草,善纏繞在其他植物上。

罥(juan倦):掛繞。

塗:即「途」。

〔34〕壇:堂中。

羅:羅列,佈滿。

虺(huǐ悔):毒蛇。

蜮(yu育):相傳能在水中含沙射人的動物,形似鱉。

一名短狐。

〔35〕麇(jūn均):獐。

似鹿而體形較小。

鼯(wu吾),鼯鼠。

長尾,前後肢間有薄膜,能飛,晝伏夜出。

〔36〕木魅:木石所幻化的一精一怪。

〔37〕礪:磨。

吻:嘴。

〔38〕鴟(chī癡):鷂鷹。

嚇:怒叫聲,恐嚇聲。

〔39〕暴:猛獸。

〔40〕乳血:飲血。

餐膚:食肉。

〔41〕馗(kui葵):同「逵」,大路。

〔42〕稜稜:嚴寒的樣子。

〔43〕蔌(su速)蔌:風聲勁急貌。

〔44〕振:拔;飛。

〔45〕灌莽:草木叢生之地。

杳(yǎo咬):幽遠。

〔46〕叢薄:草木雜處。

〔47〕通池:城濠,護城河。

夷:填平。

〔48〕峻隅:城上的角樓。

〔49〕藻扃:彩繪的門戶。

黼(fu福)帳:繡花帳。

〔50〕璇淵:玉池。

璇:美玉。

〔51〕弋(yi益):用繫著繩子的箭射鳥。

〔52〕吳、蔡、齊、秦之一聲 :謂各地聚集於此的音樂歌舞。

〔53〕魚龍爵馬:古代雜技的名稱。

爵,通「雀」。

〔54〕「皆薰」兩句:謂玉樹池館以及各種歌舞技藝,都毀損殆盡。

薰,花草香氣。

〔55〕蕙:蘭蕙。

開淡黃綠色花,香氣馥郁。

蕙心,芳心。

紈:絲織的細絹。

紈質,麗質。

〔56〕委:棄置。

窮:盡。

〔57〕同輦(niǎn捻):古時帝王命后妃與之同車,以示一寵一 愛。

離宮:即長門宮。

為失一寵一 者所居。

兩句緊接上文,謂美人既無得一寵一 之歡樂,亦無失一寵一 之憂愁。

〔58〕抽:取。

命操:譜曲。

命,名。

操,琴曲名。

作曲當命名。

〔59〕井徑:田間的小路。

丘隴:墳墓。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