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

〔明〕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一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

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

積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然余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

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

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廳。

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

家有老嫗,嘗居於此。

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

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

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

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

語未畢,余泣,嫗亦泣。

余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

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

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台。

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

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

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

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

然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選自《四部備要》本《震川先生集》

項脊軒就是舊日的那間南閣子。

面積只有一丈見方,容得下一個人居住。

這是間歷經百年的老屋,泥漿滲漏,由小孔滴下,積聚的雨水,透過縫隙直往下淌。

我常想挪動一下桌子,但左看右看也沒個可以安置的地方。

屋子又是朝北的,照不進陽光,一過中午,室內就昏暗了。

我略為修補,使它屋頂不漏,前面開了四扇窗,在庭院的四周築起了圍牆,用來擋住南射的陽光,借助陽光的反射,室內才透亮起來。

又在庭院中栽種了蘭花、桂花、竹子、樹木,舊時的欄杆也因而增加了光彩。

書籍放滿了書架,大聲吟誦,晏安自得,有時則默然端坐,外界的各種聲音都聽得見。

可庭院中顯得特別寂靜,小鳥不時飛來啄食,有人來它也不飛走。

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著半個牆面,桂樹的投影,紛雜錯落,隨著風的吹拂,影子也在移動,舒緩輕盈,十分可愛。

然而我居住在這裡,可喜的事多,可悲的事也多。

在這之前,庭院南北貫通,是個完整的院子。

等到伯父、叔父們分家以後,庭院內外開了許多小門,隔牆壘得到處都是。

東家的狗衝著西家叫,來了客人得穿過廚房去吃飯,雞都棲息在廳堂上。

庭院中先是紮下籬笆,後又壘起了牆,一共變動了兩次。

我家有個老婆婆,曾經在這間屋裡住過。

她是已經去世的祖母的婢女,做過兩代人的奶娘,我母親生前待她很好。

屋子西面和內室相連,母親曾經來過,老婆婆常對我說:「那裡,就是你母親曾經站立過的地方。」

她又說:「你姐姐在我的懷裡,呱呱地哭著,娘聽到哭聲用手指敲敲房門說:『女兒冷嗎?是想吃東西嗎?』我隔著門板應聲回答」。

話還沒說完,我就哭了,老婆婆也哭了。

我從兒童時代起,一直在這項脊軒中讀書。

有一天,祖母來看我,對我說:「我的孩子,很久沒見到你的人影了,為什麼整天不聲不響地待在這兒,像個女兒家呀!」等到離開的時候,用手關上房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家的人讀書,很長時間不見成效了,這孩子的成功,那總是可以期待的吧!」一會兒,祖母拿著一塊象笏來,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間拿著上朝的,將來你用得上它。」

回想起這些往事陳跡,就像發生在昨天似的,叫人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項脊軒的東面,以前做過廚房,人們到那裡去,要從軒前經過。

我關上窗子住在裡面,時間長了,能夠憑腳步聲辨別出行人。

項脊軒共四次遭受火災,卻能不被焚燬,大概是有神靈保護的緣故。

項脊生說:巴蜀地方有個名叫清的寡一婦 ,她繼承了丈夫留下的硃砂礦,採礦獲利為天下第一,後來秦始皇築「女懷清台」紀念她。

劉備與曹操爭奪天下,諸葛亮由務農出而建立勳業。

當這兩個人還待在不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時,世人又怎麼能知道他們呢?我今天居住在這破舊的小屋裡,卻自得其樂,以為有奇景異致。

如果有知道我這種境遇的人,恐怕會把我看作目光短淺的井底之蛙吧!

我寫完了這篇志,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

她時常來到項脊軒中,向我詢問古代的事情,有時靠著桌子學寫字。

我妻回娘家看望父母,歸來後轉達她的小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有間閣子,為什麼叫閣子呢?」

又過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了,閣子也壞了,沒有修理。

又過了兩年,我因久臥病榻,心情無聊,於是叫人再次修理了這間南閣子,式樣與以前稍有不同。

然而我以後大部分時間出門在外,不常在這裡居住。

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樹,是我的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親手栽種的,現在已經長得高大挺拔,像傘一樣了。

(高建中)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