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己未冬,余謁孫文定公於保定制府。坐甫定,閽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

〔清〕袁枚

己未冬,余謁孫文定公於保定制府。

坐甫定,閽啟:「清河道魯之裕白事。」

余避東廂,窺偉丈夫年七十許,高眶,大顙,白鬚彪彪然;口析水利數萬言。

心異之,不能忘。

後二十年,魯公卒已久,予奠於白下沈氏,縱論至於魯,坐客葛聞橋先生曰:

魯字亮儕,奇男子也。

田文鏡督河南,嚴,提、鎮、司、道以下,受署惟謹,無遊目視者。

魯效力麾下。

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攝中牟。

魯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騎驢入境。

父老數百扶而道苦之,再拜問訊,曰:「聞有魯公來替吾令,客在開封知否?」

魯謾曰:「若問雲何?」

曰:「吾令賢,不忍其去故也。」

又數里,見儒衣冠者簇簇然謀曰:「好官去可惜,伺魯公來,盍訴之?」

或搖手曰:「咄!田督有令,雖十魯公奚能為?且魯方取其官而代之,寧肯捨己從人耶?」

魯心敬之而無言。

至縣,見李貌一溫一 一溫一 奇雅。

揖魯入,曰:「印待公久矣!」魯拱手曰:「觀公狀貌、被服,非豪縱者,且賢稱噪於士民,甫下車而庫虧何耶?」

李曰:「某,滇南萬里外人也。

別母,游京師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

母至,被劾,命也!」言未畢,泣。

魯曰:「吾暍甚,具湯浴我!」逕詣別室,且浴且思,意不能無動。

良久,擊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辭李,李大驚曰:「公何之?」

曰:「之省。」

與之印,不受;強之曰:「毋累公!」魯擲印鏗然,厲聲曰:「君非知魯亮儕者!」竟怒馬馳去。

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至省,先謁兩司告之故。

皆曰:「汝病喪心耶?以若所為,他督撫猶不可,況田公耶?」

明早詣轅,則兩司先在。

名紙未投,合轅傳呼魯令入。

田公南向坐,面鐵色,盛氣迎之,旁列司、道下文武十餘人,睨魯曰:「汝不理縣事而來,何也?」

曰:「有所啟。」

曰:「印何在?」

曰:「在中牟。」

曰:「一交一 何人?」

曰:「李令。」

田公乾笑,左右顧曰:「天下摘印者寧有是耶?」

皆曰:「無之。」

兩司起立謝曰:「某等教飭亡素,至有狂悖之員。

請公並劾魯,付某等嚴訊朋一黨一 情弊,以懲余官!」魯免冠前叩首,大言曰:「固也。

待裕言之:裕一寒士,以求官故,來河南。

得官中牟,喜甚,恨不連夜排衙視事。

不意入境時,李令之民心如是,士心如是,見其人,知虧帑故又如是。

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沽名譽,空手歸,裕之罪也。

若明公未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歸陳明,請公意旨,庶不負大君子愛才之心與聖上以孝治天下之意。

公若以為無可哀憐,則裕再往取印未遲。

不然,公轅外官數十,皆求印不得者也,裕何人,敢逆公意耶?」

田公默然。

兩司目之退。

魯不謝,走出,至屋霤外;田公變色下階,呼曰:「來!」魯入跪。

又招曰:「前!」取所戴珊瑚冠覆魯頭,歎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

微汝,吾幾誤劾賢員。

但疏去矣,奈何!」魯曰:「幾日?」

曰:「五日,快馬不能追也。」

魯曰:「公有恩,裕能追之。

裕少時能日行三百里;公果欲追疏,請賜契箭一枝以為信!」公許之,遂行。

五日而疏還。

中牟令竟無恙。

以此魯名聞天下。

先是,亮儕父某為廣東提督,與三藩要盟。

亮儕年七歲,為質子於吳。

吳王坐朝,亮儕黃裌衫,戴貂蟬侍側。

年少豪甚,讀書畢,日與吳王帳下健兒學嬴越勾卒、擲塗賭跳之法,故武藝尤絕人云。

——選自《四部備要》本《小倉山房文集》

乾隆四年的冬天,我在保定直隸總督府拜見總督孫文定公。

剛剛坐定,守門人進來報告,說:「清河道魯之裕前來陳述工作。」

我就到東廂房去迴避,暗中看見這位魁梧的男子約七十多歲,大眼睛,寬額頭,白一胡一 須閃閃發光;講述水利情況有條有理,洋洋數萬言。

我心中十分驚異,一直不能忘記。

二十年後,魯公已經去世很久了,我在南京沈氏家中停留,與友人暢論古今,談到了魯公,座中有位客人葛聞橋先生說:

魯之裕,字亮儕,是一位奇男子。

當時田文鏡任河南總督,為政嚴厲苛刻,提、鎮、司、道及其下屬,奉命守職,極其謹慎,在進見田文鏡時,沒有人眼睛敢東張西望。

魯公就在田文鏡部下工作。

有一天,田文鏡命令魯公去摘取中牟縣李縣令的官印,並就此代理縣令。

魯公採取改裝前去的辦法,穿著粗布衣服,戴草帽,騎著驢子進入中牟縣境。

只見數百位老年人互相攙扶著在大路上歎苦發愁,魯公走上去一再行禮訊問原因,

回答說:「聽說有位魯公要來接替我們的縣令,客人您在開封知道這事嗎?」

魯公故意問:「你們問這個作什麼?」

回答:「因為我們縣令賢明,不忍心讓他離去之故。」

又走了幾里路,看見許多讀書人聚集在一起商議:「好官走了可惜,等魯公來,何不去向他申訴?」

有人就搖手說:「咄!田總督早有命令,即使有十個魯公,又有什麼辦法?何況魯公正是取代李縣令職位而來的,怎麼肯自己不做官而讓給別人呢?」

魯公聽了,心裡非常尊敬李縣令,但沒有做聲。

到了縣衙,見李縣令的相貌一溫一 良奇雅,他向魯公作揖,請魯公進去,說:「官印已經等公很久了!」魯公也向他拱手回禮,說:「我看您的形狀相貌,衣著服飾,並不是奢侈放蕩的人,而且在讀書人和老百姓中間,盛傳著您的賢名,怎麼會剛剛上任就虧空了國庫呢?」

李縣令回答:「我,是遠在萬里之外的雲南人。

與母親分別後,在京師遊學十年,才得到中牟縣令之職,因此借了俸銀迎母親到來。

母親到了,卻被彈劾去官,這是命啊!」話尚未講完,哭了。

魯公說:「我一路來受了暑熱,就準備熱水,讓我洗個澡!」說罷,就一直走到別的房間中去,一面洗澡,一面思索,內心不能不有所感動。

想了很久,他舉手敲浴盆中的水,發誓說:「如果按照常規行事,就不是大丈夫了!」於是他穿戴好衣帽向李縣令告辭,李縣令大驚,問道:「您到哪裡去?」

回答:「到省裡去。」

李一交一 給他官印,他不接受;李縣令堅決要給,說:「不要因為我而連累您!」魯公將官印鏗然一聲擲在地上,厲聲說:「您還不知道我魯亮儕的為人!」竟拍馬飛馳而去。

全縣的人民都焚香送他。

到省以後,魯公先去拜見布政司和按察司,稟告事情的前後經過。

兩司都說:「你犯了喪心病了嗎?像你這樣的做事,在別的總督巡撫面前尚且不許可,更何況是田公呢?」

第二天早上,魯公到衙門時,兩司長官已經先在了。

名片還沒有投進去,全衙門已經在傳呼魯公入內。

只見田公朝南而坐,臉色鐵青,怒氣很盛地在等著他,兩旁排列著司、道以下文武官員十餘人,田公斜著眼看魯公說:「你不管縣事而來,做什麼?」

魯公答:「有事要報告。」

問:「官印在哪裡?」

答:「在中牟縣。」

又問:「一交一 給什麼人?」

答:「李縣令。」

田公一聲冷笑,朝著左右看看說:「天下有這樣去摘印的人嗎?」

都回答:「沒有。」

兩司馬上起立向田公認罪,說:「這是我們平時沒有教誡,以致有這樣狂妄背理的官員,請您將魯之裕也一起撤職,把他一交一 給我們,讓我們來嚴厲審訊他們拉一黨一 結派作一弊 的罪行,以警戒其他官員。」

魯之裕脫下官帽,向前叩頭,大聲說道:「本來應當這樣。

只是讓我講明一下:我是一個貧寒的讀書人,因為想謀求一官半職,所以來到河南。

我能得到中牟縣令之職,高興非常,恨不能連夜就擺起儀仗,立即辦理公事。

沒有想到一入縣境,耳聞目睹李縣令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竟這樣好,士大夫對他也是一樣;等見到他本人,知道他挪用銀幣又是這樣的緣故。

假如大人您已經知道他的情況而命令我去,我為了自己沽名釣譽,而空手歸來,那是我的罪了。

如果大人您不知道他的情況而命令我去,我回來向您說明這些原因,請示大人的意旨,這樣或許可以不辜負大人愛才之心以及聖上主張以孝來治理天下的意旨。

您若是認為李縣令沒有什麼可以哀憐的,那麼我再去取印也並不遲。

不然,大人轅門外有數十名官員,都想求得一個官印而得不到,我是什麼人,敢違拗您的旨意呢!」田公聽了默然不言。

兩司給魯公遞眼色叫他退出。

魯之裕也不道謝,走了出去。

剛走到屋簷外,田公變了面色走下台階,呼叫魯之裕:「回來!」魯公之內跪下。

田公又招呼他:「向前!」然後取下自己所佩戴的珊瑚冠戴在魯公頭上,歎息著說:「奇男子!這頂冠帽應該給你戴。

沒有你,我幾乎錯誤地撤掉了賢官。

可惜給皇上的奏章已經送出去了,沒有辦法了!」魯公問:「幾天了?」

回答:「已經五天了,即使快馬也追不上了。」

魯公說:「大人有恩,我能追還。

我年輕時能一天走三百里;大人真要追還奏章,請賜給我一枝令箭作為信物!」田公應允了,於是魯公馬上就走。

過了五天,奏章追還了。

中牟縣令最後太平無事。

從此魯公名聞天下。

在此之前,魯亮儕的父親曾任廣東提督,因受三藩脅迫,與他們結了盟。

當時亮儕只有七歲,被作為人質押在吳三桂處。

吳王上朝時,亮儕穿了件黃裌衫,頭戴插有貂蟬的武官帽子侍立在旁。

他年輕英豪,讀書完畢,每天與吳王帳下的健兒學習 古秦國、越國作戰時所擺的軍陣以及擲塗泥、賭跳躍等各種武技,所以他的武藝尤其超人一等。

(黃屏)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