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僕竊聞君子處己,不欲自恕而苛責他人以非其道。今執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

〔清〕侯方域

僕竊聞君子處己,不欲自恕而苛責他人以非其道。

今執事之於僕,乃有不然者,願為執事陳之。

執事,僕之父行也。

神宗之末,與大人同朝,相得甚歡。

其後乃有欲終事執事而不能者,執事當自追憶其故,不必僕言之也。

大人削官歸,僕時方少,每侍,未嘗不念執事之才而嗟惜者彌日。

及僕稍長,知讀書,求友金陵,將戒途,而大人送之曰:「金陵有御史成公勇者,雖於我為後進,我常心重之。

汝至,當以為師。

又有老友方公孔炤,汝當持刺拜於床 下。」

語不及執事。

及至金陵,則成公已得罪去,僅見方公,而其子以智者,僕之夙一交一 也,以此晨夕過從。

執事與方公,同為父行,理當謁,然而不敢者,執事當自追憶其故,不必僕言之也。

今執事乃責僕與方公厚,而與執事薄。

噫,亦過矣。

忽一日,有王將軍過僕甚恭。

每一至,必邀僕為詩歌,既得之,必喜,而為僕貰酒奏伎,招游舫,攜山屐,殷殷積旬不倦。

僕初不解,既而疑以問將軍。

將軍乃屏人以告僕曰:「是皆阮光祿所願納一交一 於君者也,光祿方為諸君所詬,願更以道之君之友陳君定生、吳君次尾,庶稍湔乎。」

僕<bzgwgz_016/bz>容謝之曰:「光祿身為貴卿,又不少佳賓客,足自娛,安用此二三書生為哉。

僕道之兩君,必重為兩君所絕。

若僕獨私從光祿游,又竊恐無益光祿。

辱相款八日,意良厚,然不得不絕矣。」

凡此皆僕平心稱量,自以為未甚太過,而執事顧含怒不已,僕誠無所逃罪矣!

昨夜方寢,而楊令君文驄叩門過僕曰:「左將軍兵且來,都人洶洶,阮光祿揚言於清議堂,雲子與有舊,且應之於內,子盍行乎。」

僕乃知執事不獨見怒,而且恨之,欲置之族滅而後快也。

僕與左誠有舊,亦已奉熊尚書之教,馳書止之,其心事尚不可知。

若其犯順,則賊也;僕誠應之於內,亦賊也。

士君子稍知禮義,何至甘心作賊!萬一有焉,此必日暮途窮,倒行而逆施,若昔日乾兒義孫之徒,計無復之,容出於此。

而僕豈其人耶,何執事文織之深也!

竊怪執事常願下一交一 天下士,而展轉蹉跎,乃至嫁禍而滅人之族,亦甚違其本念。

倘一旦追憶天下士所以相遠之故,未必不悔,悔未必不改。

果悔且改,靜待之數年,心事未必不暴白。

心事果暴白,天下士未必不接踵而至執事之門。

僕果見天下士接踵而至執事之門,亦必且隨屬其後,長揖謝過,豈為晚乎?而奈何陰毒左計一至於此!

僕今已遭亂無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

獨惜執事忮機一動,長伏草莽則已,萬一復得志,必至殺盡天下士以酬其宿所不快,則是使天下士終不復至執事之門,而後世操簡書以議執事者,不能如僕之詞微而義婉也。

僕且去,可以不言,然恐執事不察,終謂僕於長者傲,故敢述其區區,不宣。

——選自《四部備要》本《壯悔堂文集》

我私下聽說,有德行的人處世立身,不應自我寬容而對別人卻苛求責備,從而反對別人的政治主張。

如今閣下對於我,可不是這樣,願為閣下陳述之。

閣下是我的父輩,神宗末年,跟家父一起在朝廷任職,想處得頗為融洽。

而後雖然始終想為閣下效勞而不能,閣下自己應當追憶其中的原委,不必我再贅述。

家父被削職歸里時,我還年少,每次侍奉左右,家父沒有不憶念閣下的才華,而整日嗟歎惋惜不已。

到我年紀稍大一些,開始懂得讀書上進,便前往金陵尋朋訪友。

臨上路時,家父為我送行並叮囑說:「金陵有位御史名叫成勇,雖然對我來說是後輩,但我內心卻很器重他。

你到金陵後,應當以他為師。

還有一位老朋友方孔炤,你應當帶上名片去拜訪他於床 前。」

談話中未提及閣下。

待我到了金陵,成勇公已因得罪朝廷而離開了,僅見到方公,而他的兒子方以智,是我的故一交一 ,因此朝夕相處,過往密切。

閣下和方公都是我的父輩,理應前往拜謁,然而我卻不敢,閣下應當自己追憶其中的原因,不必我多言。

如今閣下卻責備我與方公情深意厚,而對閣下疏遠。

噫,也太過份了!

有一天,忽然有位王將軍來拜訪,態度十分謙恭。

以後每次來到,總要邀我寫詩,得到之後,總顯得那樣高興,然後為我買酒和邀請歌妓演奏,並呼來遊船,帶上登山的鞋,一起遊山玩水。

態度極其懇切,連續多天而無倦色。

起初我不瞭解他的目的,後來因生疑而追問王將軍。

於是,王將軍屏退左右告訴我說:「這都是因為阮大鋮希望與你結一交一 的緣故。

阮大鋮近來正受到諸位的辱罵,希望你再和好友陳定生君、吳次尾君說情,幸能略加洗刷。」

我嚴肅地辭謝他說:「阮大鋮身居高位,又不缺少貴賓佳客,足以供自己玩樂,哪裡需要用上這二、三位書生呢?如果我把你們的要求說給陳定生、吳次尾聽,一定會再次被他們兩位所拒絕。

假若我私下獨自和阮大鋮一交一 游,只怕對阮大鋮又毫無益處。

八天來承蒙盡心款待,可謂情深意厚,然而卻不得不一刀兩斷。」

這一切我平心思量,自以為並無過份之處,而閣下卻一直感到怨怒不已,那我的確無法逃避其罪責了!

昨天夜裡剛剛睡下,楊文驄縣令敲門進來對我說:「左良玉的部隊將要到來,都城裡人們惶惶不安,阮大鋮在清議堂揚言說,你跟他是老一交一 情,而且和他內外相接應。

你為何不趕快離開!」我才曉得閣下不單怨怒而已,而且懷恨在心,欲使我滅族而後快。

我和左良玉固然是老相識,但已遵照熊尚書的教誨,寫信制止他東下,可他的心事尚不得而知。

倘使他冒犯朝廷,那就是賊;如果我的確在內接應,也同樣是賊。

有志節操守的人都略知禮義,何至於心甘情願作賊!萬一有這樣的人,必定是那些日暮途窮、倒行逆施,猶如往昔魏忠賢的乾兒義孫之流,無計可施,或許出此下策,而我豈是這種人?為何閣下給我羅織如此深重的罪名!

我私下感到奇怪的是,閣下常常表示希望結一交一 天下名士,卻反覆無常坐失機會,以至於嫁禍於人使之滅族,這是很違背初衷的。

倘使一旦回憶天下名士之所以遠離閣下的緣故,未必不感到後悔,感到後悔則未必不改。

果真感到後悔而加以改正,只要靜待數年,閣下的心事未必不會顯露出來。

心事果真顯露之後,天下名士未必不會接踵而來。

我果真見到天下名士接踵投靠到閣下的門下來,也一定尾隨在後,陪禮謝罪,恐怕還不為晚。

閣下何至於籌劃出如此陰險毒辣的下策!

由於遭受戰亂,我如今已無家可歸。

如乘上小舟浪跡江湖,安置一己之身並不難。

只痛惜閣下已萌生忌恨之心,要是長久隱居民間則已,萬一又得志上台,必將殺盡天下之名士,來報復你以往的積怨,那末這就使天下名士終於不再投奔閣下之門。

而後代操筆著書以評論閣下的人,也不可能像我這樣寫得文詞謙恭而意思委婉了。

我暫且離開這裡,可以什麼也不說,然而只恐閣下不能明察原委,以為我對長者態度傲慢,所以才敢於向閣下坦露自己的懇切之情,言不盡意。

(高章采)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