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題解】這一組三篇寓言,是作者貶謫永州時所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

〔唐〕柳宗元

【題解】這一組三篇寓言,是作者貶謫永州時所寫。

題名「三戒」,可能是取《論語》「君子有三戒」之意。

文前的小序,已經點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

作者借麋、驢、鼠三種動物的可悲結局,對社會上那些倚仗人勢、色厲內荏、擅威作福的人進行辛辣的諷刺,在當時很有現實的針對性和普遍意義。

三篇寓言主題統一而又各自獨立,形象生動而又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語言簡煉而又刻劃細緻、傳神,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吾恆惡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1〕,而乘物以逞〔2〕,或依勢以干非其類〔3〕,出技以怒強〔4〕,竊時以肆暴〔5〕,然卒迨於禍〔6〕。

有客談麋、驢、鼠三物〔7〕,似其事,作〔三戒》。

臨一江一 之麋

臨一江一 之人畋〔8〕,得麋麑〔9〕,畜之。

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其人怒,怛之〔10〕。

自是日抱就犬〔11〕,一習一 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

積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12〕,牴觸偃仆〔13〕,益狎。

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14〕,然時啖其舌〔15〕。

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

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驢

黔無驢〔17〕,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18〕。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

益一習一 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

稍近益狎,蕩倚沖冒〔19〕,驢不勝怒,蹄之。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20〕,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21〕,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22〕,畏日〔23〕,拘忌異甚。

以為己生歲直子〔24〕;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禁僮勿擊鼠〔25〕。

倉廩庖廚〔26〕,悉以恣鼠〔27〕,不問。

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

某氏室無完器,椸無完衣〔28〕,飲食大率鼠之餘也。

晝纍纍與人兼行〔29〕,夜則竊嚙斗暴〔30〕,其聲萬狀,不可以寢,終不厭。

數歲,某氏徙居他州;後人來居,鼠為態如故。

其人曰:「是陰類〔31〕,惡物也,盜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

假五六貓,闔門撤瓦灌穴〔32〕,購僮羅捕之,殺鼠如丘,棄之隱處,臭數月乃已。

嗚呼!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恆也哉!

——選自中華書局校點本《柳宗元集》

我常常厭惡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慮自己的實際能力,而只是憑借外力來逞強;或者依仗勢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一交一 道,使出伎倆來激怒比他強的對象,趁機一胡一 作非為,但最後卻招致了災禍。

有位客人同我談起麋、驢、鼠三種動物的結局,我覺得與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於是就作了這篇《三戒》。

臨一江一 之麋

臨一江一 有個人出去打獵,得到一隻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飼養起來。

剛踏進家門,群狗一見,嘴邊都流出了口水,搖著尾巴,紛紛聚攏過來。

獵人一大怒,把群狗嚇退。

從此獵人每天抱了幼麋與狗接近,讓狗看了習慣,不去傷害幼麋,並逐漸使狗和幼麋一起遊戲。

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狗都能聽從人的意旨了。

幼麋稍為長大後,卻忘記了自己是麋類,以為狗是它真正的夥伴,開始和狗嬉戲,顯得十分親暱。

狗因為害怕主人,也就很馴順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時舔著自己的舌頭,露出饞相。

這樣過了三年,一次麋獨自出門,見路上有許多不相識的狗,就跑過去與它們一起嬉戲。

這些狗一見麋,又高興又惱怒,共同把它吃了,骨頭撒了一路。

但麋至死都沒有覺悟到這是怎麼回事。

黔之驢

黔中道沒有驢子,喜歡攬事的人就用船把它運了進去。

運到以後,發現驢子沒有什麼用處,就把它放到山下。

老虎看到驢子那巨大的身軀,以為是神怪出現。

就躲到樹林間暗中偷看,一會兒又稍稍走近觀察,戰戰兢兢,但最終還是識不透驢子是什麼東西。

一天,驢子大叫一聲,把老虎嚇得逃得遠遠的,以為驢子將要咬自己,極為恐懼。

然而來回觀察驢子的樣子,覺得它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

後來老虎更聽慣了驢子的叫聲,再走近驢子,在它周圍徘徊,但最終還是不敢上前拚搏。

又稍稍走近驢子,越發輕侮地開始衝撞冒犯,驢子忍不住大怒,就用蹄來踢。

老虎見了大喜,心中計算道:「本領不過如此罷了。」

於是老虎騰躍怒吼起來,上去咬斷了驢子的喉管,吃盡了驢子的肉,然後離去。

唉!驢子形體龐大,好像很有法道,聲音宏亮,好像很有本領,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點,那麼老虎雖然兇猛,也因為疑慮畏懼而終究不敢進攻;而現在卻落得這個樣子,真是可悲啊!

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執禁忌特別過分。

認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當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愛護老鼠,家中不養貓狗,也不准僕人傷害它們。

他家的糧倉和廚房,都任憑老鼠橫行,從不過問。

因此老鼠就相互轉告,都跑到某人家裡,既能吃飽肚子,又很安全。

某人家中沒有一件完好無損的器物,籠筐箱架中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東西。

白天老鼠成群結隊地與人同行,夜裡則偷咬東西,爭鬥打鬧,各種各樣的叫聲,吵得人無法睡覺。

但某人始終不覺得老鼠討厭。

過了幾年,某人搬到了別的地方。

後面的人住進來後,老鼠的猖獗仍和過去一樣。

那人就說:「老鼠是在陰暗角落活動的可惡動物,這裡的老鼠偷咬吵鬧又特別厲害,為什麼會達到這樣嚴重的程度呢?」

於是借來了五六隻貓,關上屋門,翻開瓦片,用水灌洞,獎勵僕人四面圍捕。

捕殺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

都丟棄在隱蔽無人的地方,臭氣散發了數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為吃得飽飽的而又沒有災禍,那是可以長久的嗎?

(一胡一 士明)

【註釋】

〔1〕推己之本,審察自己的實際能力。

推,推求。

〔2〕乘物以逞:依靠別的東西來逞強。

〔3〕干:觸犯。

〔4〕怒:激怒。

〔5〕竊時:趁機。

肆暴:放肆地做壞事。

〔6〕迨〔dai代)及,遭到。

〔7〕麋(mi迷):形體較大的一種鹿類動物。

〔8〕臨一江一 :唐縣名,在今一江一 西省清一江一 縣。

畋(tian田):打獵。

〔9〕麑(ni泥):鹿仔。

〔10〕怛(da達):恐嚇。

〔11〕就:接近。

〔12〕良:真,確。

〔13〕牴觸:用頭角相抵相觸。

偃:仰面臥倒。

僕:俯面臥倒。

〔14〕俯仰:低頭和抬頭。

〔15〕啖(dan但):吃,這裡是舔的意思。

〔16〕狼藉:散亂。

〔17〕黔(qian鉗):即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四川省彭水縣,轄地相當於今四川彭水、酉陽、秀山一帶和貴州北部部分地區。

現以「黔」為貴州的別稱。

〔18〕憖(yin銀)憖然:小心謹慎的樣子。

〔19〕蕩:碰撞。

倚:挨近。

〔20〕跳踉:騰躍的樣子。

?(hǎn喊):吼叫。

〔21〕類:似乎,好像。

德:道行。

〔22〕永: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縣。

〔23〕畏日:怕犯日忌。

舊時迷信,認為年月日辰都有凶吉,凶日要禁忌做某種事情,犯了就不祥。

〔24〕生歲直子:出生的年分正當農曆子年。

生在子年的人,生肖屬鼠。

直,通「值」。

〔25〕僮:童僕,這裡泛指僕人。

〔26〕倉廩(lin鄰):糧倉,庖廚:廚房。

〔27〕恣:放縱。

〔28〕椸(yi移):衣架。

〔29〕纍纍:一個接一個。

兼行:並走。

〔30〕竊嚙(nie):偷咬東西。

〔31〕陰類:在陰暗地方活動的東西。

〔32〕闔(he合):關閉。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