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題解】《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為《史記》一書撰寫的序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

〔西漢〕司馬遷

【題解】《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為《史記》一書撰寫的序言。

原序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歷敘世系和家學淵源,並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經歷;第二部分(即這裡節選的部分)利用對話的形式,鮮明地表達了作者撰寫《史記》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父親臨終前的囑托,以《史記》上續孔子的《春秋》,並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描繪、評價,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抑鬱不平之氣,表白自己以古人身處逆境、發憤著書的事跡自勵,終於在遭受宮刑之後,忍辱負重,完成了《史記》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記》一百三十篇的各篇小序。

全序規模宏大,文氣深沉浩瀚,是《史記》全書的綱領。

太史公曰(1):「先人有言(2):『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3)。

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4),繼《春秋》(5)、本《詩》(6)、《書》(7)、《禮》(8)、《樂》(9)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上大夫壺遂曰(10):「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11):『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12),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13),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14),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

故長於政;《詩》記山川、溪谷、禽一獸 、草木、牝牡、雌雄(15),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

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

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

《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16)。

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17),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18)。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故《易》曰『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故曰『臣弒君,子弒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

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

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

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

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

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

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

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

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

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壺遂曰:「孔子之時,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

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職,萬事既具,鹹各序其宜,夫子所論,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

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19),作《易》八卦。

堯舜之盛(20),《尚書》載之(21),禮樂作焉。

湯武之隆(22),詩人歌之(23)。

《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24),褒周室,非獨刺譏而已也。

』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25),封禪(26),改正朔(27),易服色(28),受命於穆清(29),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30),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

臣下百官力誦聖德,猶不能宣盡其意。

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聖而德不布聞,有司之過也。

且余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余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於《春秋》,謬矣。」

於是論次其文。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31),幽於縲紲(32)。

乃喟然而歎曰:「是余之罪也夫。

是余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33);孔子厄陳、蔡,作《春秋》(34);屈原放逐,著《離騷》(35);左丘失明,厥有《國語》(36);孫子臏腳,而論兵法(37);不韋遷蜀,世傳《呂覽》(38);韓非囚秦,《說難》、《孤憤》(39);《詩》三百篇(40),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於是卒述陶唐以來(41),至於麟止(42),自黃帝始(43)。

選自中華書局排印本《史記》

太史公說:「我的父親生前曾經說過:『自周公死後,經過五百年才有了孔子。

孔子死後,到今天也有五百年了,有誰能繼承聖明時代的事業,修正《易傳》,續寫《春秋》,本於《詩經》、《尚書》、《禮記》、《樂經》的嗎?』」他老人家的意思是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寄托在我的身上呀!小子怎麼敢推辭呢!

上大夫壺遂說:「從前,孔子為什麼要寫《春秋》呢?」

太史公說:「我曾聽董生說過:『周朝的政治衰落破敗之時,孔子出任魯國的司寇,諸侯害他,大夫們排擠他。

孔子知道他的建議不會被接受了,他的政治主張再也行不通了,於是評判二百四十二年歷史中的是是非非,以此作為天下人行動的準則,貶抑天子,斥退諸侯,聲討大夫,以闡明王道。

』孔子說:『我想把我的思想用空話記載下來,但不如通過具體的歷史事件來表現更加深刻、明顯。

』《春秋》,從上而言,闡明了夏禹、商湯、周文王的政治原則;從下而言,辨明了為人處事的綱紀,分清了疑惑難明的事物,判明了是非的界限,使猶豫不決的人拿定了主意,褒善貶惡,崇敬賢能,排抑不肖,保存已經滅亡了的國家,延續已經斷絕了的世系,補救政治上的弊端,興起已經荒廢的事業,這些都是王道的重要內容。

《易經》顯示了天地、陰陽、四時、五行的相互關係,所以長於變化;《儀禮》規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長於行動;《尚書》記載了上古先王的事跡,所以長於從政;《詩經》記載了山川、溪谷、禽一獸 、草木、雌雄、男女,所以長於教化;《樂記》是音樂所以成立的根據,所以長於調和性情;《春秋》明辨是非,所以長於治理百姓。

因此,《儀禮》是用來節制人的行為的,《樂記》是用來激發和穆的感情的,《尚書》是用來指導政事的,《詩經》是用來表達內心的情意的,《易經》是用來說明變化的,《春秋》是用來闡明正義的。

把一個混亂的社會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沒有比《春秋》更有用了。

《春秋》全書有數萬字,其中的要點也有數千。

萬物萬事的分離與聚合,都記在《春秋》裡了。

《春秋》中,臣殺君的有三十六起,亡國的有五十二個,諸侯四處奔走仍然不能保住國家政權的不計其數。

觀察他們所以會這樣的原因,都在於失去了根本啊!所以《周易》說『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因此說,『臣殺君,子殺父,不是一朝一夕才這樣的,而是長時期逐漸形成的』。

所以,一國之君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則,當面有人進讒他看不見,背後有竊國之賊他也不知道。

身為國家大臣的不可以不知道《春秋》,否則,處理一般的事情不知怎樣做才合適,遇到出乎意料的事變不知用變通的權宜之計去對付。

作為一國之君和一家之長卻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一定會蒙受罪魁禍首的惡名。

作為大臣和兒子的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一定會因為陰謀篡位和殺害君父而被誅殺,得一個死罪的名聲。

其實,他們都以為自己在幹好事,做了而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受了毫無根據的批評而不敢反駁。

因為不通禮義的宗旨,以至於做國君的不像國君,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做父親的不像父親,做兒子的不像兒子。

做國君的不像國君,大臣們就會犯上作亂;做大臣的不像大臣,就會遭到殺身之禍;做父親的不像父親,就是沒有倫理道德;做兒子的不像兒子,就是不孝敬父母。

這四種行為,是天下最大的過錯。

把這四種最大的過錯加在這些人身上,他們也只能接受而不敢推托。

所以《春秋》這部書,是關於禮義的主要經典著作。

禮的作用是防患於未然,法的作用是除惡於已然;法的除惡作用容易見到,而禮的防患作用難以被人們理解。」

壺遂說:「孔子的時代,國家沒有英明的國君,下層的賢才俊士得不到重用,孔子這才寫作《春秋》,流傳下這部用筆墨寫成的著作來判明什麼是禮義,以代替周王朝的法典。

現在,您太史公上遇英明的皇帝,下有自己的職守,萬事已經具備,都按著適當的順序進行著,太史公所論述的,想要說明什麼宗旨呢?」

太史公說:「對,對!不對,不對!不是這樣的。

我曾從先父那裡聽說:『伏羲最純樸厚道,他創作了《周易》中的八卦。

唐堯、虞舜時代的昌盛,《尚書》上記載了,禮樂就是那時製作的。

商湯、周武王時代的興隆,古代的詩人已經加以歌頌。

《春秋》歌頌善人,貶斥惡人,推崇夏、商、週三代的德政,頌揚周王朝,並非全是抨擊和譏刺。

』自從漢朝建立以來,直到當今的英明天子,捕獲白麟,上泰山祭祀天地之神,改正曆法,更換車馬、祭牲的顏色。

受命於上天,德澤流布遠方,四海之外與漢族風俗不同的地區,也紛紛通過幾重翻譯叩開關門,請求前來進獻物品和拜見天子,這些事說也說不完。

大臣百官盡力歌頌天子的聖明功德,但還是不能把其中的意義闡述透徹。

況且,賢士不被任用,這是國君的恥辱;皇上英明神聖而他的美德沒能流傳久遠,這是史官的過錯。

況且,我曾經做過太史令,如果廢棄皇上英明神聖的盛大美德不去記載,埋沒功臣、貴族、賢大夫的事跡不去記述,丟棄先父生前的慇勤囑托,沒有什麼罪過比這更大了。

我所說的記述過去的事情,整理那些社會傳說,談不上創作,而你卻把它同孔子作《春秋》相提並論,這就錯了。」

於是編寫《史記》。

過了七年,我因「李陵事件」而大禍臨頭,被關進了監獄。

於是喟然長歎:「這是我的罪過啊!這是我的罪過啊!身體被摧毀了,不會再被任用了!」退居以後又轉而深思:「《詩經》和《尚書》辭意隱約,這是作者要表達他們內心的思想。

從前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就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陳國和蔡國受到困厄,就寫作《春秋》;屈原被懷王放逐,就寫了《離騷》;左丘明眼睛瞎了,這才有了《國語》;孫臏遭受臏刑之苦,於是研究兵法;呂不韋謫遷蜀地,後世卻流傳著《呂氏春秋》;韓非子被囚禁在秦國,《說難》、《孤憤》才產生;《詩經》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聖賢之人為抒發胸中的憤懣之情而創作的。

這些人都是意氣有所鬱結,沒有地方可以發洩,這才追述往事,思念將來。」

於是,終於記述了唐堯以來的歷史,止於獵獲白麟的元狩元年,而從黃帝開始。

(王興康)

【註釋】

(1)太史公:司馬遷自稱。

(2)先人:指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

(3)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

武王死時,成王尚年幼,於是就由周公攝政(代掌政權)。

周朝的禮樂制度相傳是由周公制定的。

(4)《易傳》:《周易》的組成部分,是儒家學者對古代占筮用《周易》所作的各種解釋。

(5)《春秋》:儒家經典,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國史官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

(6)《詩》:《詩經》,儒家經典之一,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7)《書》:《尚書》,儒家經典之一,是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彙編,《禮》:儒家經典《周禮》、《儀禮》、《禮記》三書的合作。

《樂》:儒家經典之一,今已不傳。

《易傳》、《春秋》、《詩》、《書》、《禮》、《樂》,漢時稱「六藝」。

(10)壺遂:人名,曾和司馬遷一起參加太初改歷,官至詹事,秩二千石,故稱「上大夫」。

(11)董生:指漢代儒學大師董仲舒。

(12)孔子為魯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孔子在魯國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和大司寇,是年五十二歲。

司寇,掌管刑獄的官。

(13)三王:指夏、商、週三代的開國之君禹、湯、文王。

(14)陰陽:古代以陰陽解釋世間萬物的發展變化,凡天地萬物皆分屬陰陽。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五行:水、火、木、金、土等五種基本元素,古人認為它們之間會相生相剋。

(15)牝牡(pinmǔ聘母):牝為雌,牡為雄。

(16)指:同「旨」。

(17)弒(shi是):古時稱臣殺君、子殺父母曰「弒」。

(18)社稷:土神和谷神。

古時王朝建立,必先立社稷壇;滅人之國,也必先改置被滅國的社稷壇。

故以社稷為國家政權的象徵。

(19)伏羲:神話中人類的始祖。

曾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

據說《易經》中的八卦就是他畫的。

(20)堯:傳說中我國父系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領袖。

舜:由堯的推舉,繼任部落聯盟的領袖。

挑選賢才,治理國家,並把治水有功的大禹推為自己的繼承人。

(21)《尚書》載之:《尚書》的第一篇《堯典》,記載了堯禪位給舜的事跡。

(22)湯:商朝的建立者。

原是商族的領袖,後任用賢相伊尹執政,積聚力量,先後十一次出征,消滅了鄰近幾個部落。

最後一舉滅夏,建立商朝。

武: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建立者。

繼承文王的遺志,率部東攻,在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大敗商紂王部隊,建立周朝。

(23)詩人歌之:《詩經》中有《商頌》五篇,內容多是對殷代先王先公的讚頌。

(24)三代:夏、商、周。

(25)符瑞:吉祥的徵兆。

漢初思想界盛行「天人感應」之說,此曰「獲符瑞」,指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獵獲了一頭白麟,於是改元「元狩」。

(26)封禪:帝王祭天地的典禮。

秦漢以後成為國家大典。

封,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

禪,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出一塊場地祭地。

(27)正朔:正是一年的開始,朔是一月的開始;正朔即指一年的第一天。

古時候改朝換代,都要重新確定何時為一年的第一個月,以示受命於天。

周以夏歷的十一月為歲首;秦以夏歷的十月為歲首;漢初承秦制,至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04)改用「太初歷」,才用夏歷的正月為歲首,從此直到清末,歷代沿用。

「改正朔」即指此。

(28)易服色:更改車馬、祭牲的顏色。

秦漢時代,盛行「五德終始說」。

認為每一個朝代在五行中必定佔居一德。

與此相應,每一朝代都崇尚一種顏色。

所謂夏朝為水德,故崇尚黑色;商朝為金德,故崇尚白色;周朝為火德,故崇尚赤色;漢初四十年,漢人認為自己是水德,故崇尚黑色,後經許多人的抗爭,到武帝時正式改定為土德,崇尚黃色。

(29)穆清:指天。

(30)重譯:經過幾重翻譯。

喻遠方鄰邦。

款塞:叩關。

(31)遭李陵之禍:李陵,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漢名將李廣之孫,善於騎射,漢武帝時官拜騎都尉。

天漢二年(前99),漢武帝出兵三路攻打匈一奴一,以他的一寵一 妃李夫人之弟、貳師將軍李廣利為主力,李陵為偏師。

李陵率軍深入腹地,遇匈一奴一主力而被圍。

李廣利按兵不動,致使李陵兵敗投降。

司馬遷認為李陵是難得的將才,在武帝面前為他辯解,竟被下獄問罪,處以宮刑。

這就是「李陵之禍」。

(32)縲紲(leixie雷謝):原是捆一綁犯人的繩索,這裡引伸為監獄。

(33)西伯拘羑(yǒu有)裡,演《周易》:周文王被殷紂王拘禁在羑里(今河南湯陰縣北)時,把上古時代的八卦(相傳是伏羲所作)推演成六十四卦,這就是《周易》一書的骨幹。

(34)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孔子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曾周遊列國,但到處碰壁,在陳國和蔡國,還受到了絕糧和圍攻的困厄。

其後返回魯國寫作《春秋》。

(35)屈原放逐,著《離騷》:請參閱本編所選《屈原列傳》。

(36)左丘:春秋時魯國的史官。

相傳他失明以後,撰寫成《國語》一書。

(37)孫子臏(bin鬢)腳,而論兵法:孫子,即孫臏,因受一種截去兩腿膝蓋上臏骨的臏刑以後得名。

齊國人,曾與龐涓一起從鬼谷子學兵法。

後龐涓擔任魏國大將,忌孫之才,把孫臏騙到魏國,處以臏刑。

孫臏後被齊威王任為軍師,著有《孫臏兵法》。

(38)不韋遷蜀,世傳《呂覽》:不韋即呂不韋,戰國末年的大商人。

秦莊襄王時,被任為相國,封文信侯。

始皇即位,稱呂不韋為「尚父」。

他曾命門下的賓客編撰了《呂氏春秋》(又稱《呂覽》)一書。

秦始皇親政後,被免去相國職務,趕出都城,又令遷蜀,憂懼自一殺。

(39)韓非囚秦,《說難》、《孤憤》:韓非是戰國末期法家的代表,出身韓國貴族。

為李斯所讒,在獄中自一殺。

《說難》、《孤憤》是《韓非子》中的兩篇。

(40)《詩》三百篇:今本《詩經》共三百零五篇,這裡是指約數。

(41)陶唐:即唐堯。

堯最初住在陶丘(今山東定陶縣南),後又遷往唐(今河北唐縣),故稱陶唐氏。

《史記》列為五帝之一。

(42)至於麟止: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獵獲白麟一隻,《史記》記事即止於此年。

魯哀公十四年(前481),亦曾獵獲麒麟,孔子聽說後,停止了《春秋》的寫作,後人稱之為「絕筆於獲麟」。

《史記》寫到捕獲白麟為止,是有意倣傚孔子作《春秋》的意思。

(43)黃帝: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

《史記》首篇即《五帝本紀》,黃帝為五帝之首,故雲。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