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
〔明〕王世貞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
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
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
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
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
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
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與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市,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
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
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藺相如完璧歸趙,人人都稱讚他。
但我不敢苟同這一看法。
秦國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詐趙國以勒索和氏璧。
這時說它要得到璧是實情,而不是借此以窺視趙國。
趙國知此實情就不給,不知此實情就給;知此實情而懼怕秦國就給,知此實情而不懼怕秦國就不給。
這只要兩句話就能解決了,為何既懼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而且秦國想要得到玉璧,趙國不給,雙方都沒有什麼是非曲直可言。
趙國送去玉璧而秦國不給城,其曲在秦。
秦國給城而趙國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趙。
要想使秦國理屈,則不如放棄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則不如不給。
秦王既然按照地圖劃給了城池,又設九賓之儀典,齋戒之後才接受玉璧,其勢已是不得不給城的了。
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給城,相如便可上前陳述:「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會給城的。
這璧不就是趙國的一塊玉璧嗎?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國的寶物。
現在假如大王以一塊璧的緣故,而拋棄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會深深怨恨大王象草芥一樣拋棄了他們。
大王不給城,而騙去了趙國的璧,為了一塊璧的緣故而失信於天下,我請求死在這裡,以表明大王的失信。」
這樣,秦王未必不歸還玉璧。
而當時為什麼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離,從而使理直的一方歸於秦國呢!當時秦國並不想與趙國關係破裂啊。
假如秦王怒斬相如於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萬大軍逼十臨邯鄲,責問璧的去向以及趙國的失信,一次獲勝可使相如滅族,再次獲勝玉璧終究還得屬於秦國。
因此我說,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
至於他在澠池對秦國的強硬較量,以柔韌使廉頗慚悟,就越來越顯得高妙了。
而他之所以能完璧歸趙,的確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耿百鳴)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