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左傳》
【題解】公元前638年,宋、楚兩國為爭奪中原霸權,在泓水邊發生戰爭。
當時鄭國親近楚國,宋襄公為了削弱楚國,出兵攻打鄭國。
楚國出兵攻宋救鄭,就爆發了這次戰爭。
當時的形勢是楚強宋弱。
戰爭開始時,形勢對宋軍有利,可宋襄公死抱住所謂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條不放,拒絕接受子魚的正確意見,以致貽誤戰機,慘遭失敗。
子魚的觀點和宋襄公的迂執形成鮮明對比。
子魚,宋襄公同父異母兄目夷的字。
他主張抓住戰機,攻其不備,先發制人,徹底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樣才能奪取戰爭的勝利。
文章前半部分敘述戰爭經過及宋襄公慘敗的結局,後半部分寫子魚駁斥宋襄公的迂腐論調:總的先說「君未知戰」,後分駁「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再駁「不禽二毛」、「不重傷」,最後指出正確的做法。
寥寥數語,正面反面的議論都說得十分透闢。
【原文】
宋公及楚人戰於泓(1)。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2)。
司馬曰(3):「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公曰:「不可。」
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陳而後擊之(4),宋師敗績。
公傷股(5),門官殲焉(6)。
國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傷(7),不禽二毛(8)。
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雖亡國之餘(9),不鼓不成列(10)。」
子魚曰:「君未知戰。
勍敵之人(11),隘而不列(12),天讚我也(13)。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敵也。
雖及一胡一 耇(14),獲則取之,何有於二毛(15)!明恥教戰,求殺敵也。
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16)。
三軍以利用也(17),金鼓以聲氣也(18)。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19)。」
──選自《十三經註疏》本《左傳》
【譯文】
宋襄公與楚軍在泓水作戰。
宋軍已擺好了陣勢,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
擔任司馬的子魚對宋襄公說:「對方人多而我們人少,趁著他們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您下令進攻他們。」
宋襄公說:「不行。」
楚國的軍隊已經全部渡過泓水還沒有擺好陣勢,子魚又建議宋襄公下令進攻。
宋襄公還是回答說:「不行。」
等楚軍擺好了陣勢以後,宋軍才去進攻楚軍,結果宋軍大敗。
宋襄公大腿受了傷,他的護衛官也被殺死了。
宋國人都責備宋襄公。
宋襄公說:「有道德的人在戰鬥中,只要敵人已經負傷就不再去殺傷他,也不俘虜頭髮斑白的敵人。
古時候指揮戰鬥,是不憑借地勢險要的。
我雖然是已經亡了國的商朝的後代,卻不去進攻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
子魚說:「您不懂得作戰的道理。
強大的敵人因地形不利而沒有擺好陣勢,那是老天父幫助我們。
敵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們發動進攻,不也可以嗎?還怕不能取勝!當前的具有很強戰鬥力的人,都是我們的敵人。
即使是年紀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該俘虜他,對於頭髮花白的人又有什麼值得憐惜的呢?使士兵明什麼是恥辱來鼓舞鬥志,奮勇作戰,為的是消滅敵人。
敵人受了傷,還沒有死,為什麼不能再去殺傷他們呢?不忍心再去殺傷他們,就等於沒有殺傷他們;憐憫年紀老的敵人,就等於屈服於敵人。
軍隊憑著有利的戰機來進行戰鬥,鳴金擊鼓是用來助長聲勢、鼓舞士氣的。
既然軍隊作戰要抓住有利的戰機,那末敵人處於困境時,正好可以利用。
既然聲勢壯大,充分鼓舞起士兵鬥志,那麼,攻擊未成列的敵人,當然是可以的。」
(陳必祥)
【註釋】
(1)宋公:宋襄公,名茲父。
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e這)城縣西。
(2)既:盡。
濟:渡過。
(3)司馬:統帥軍隊的高級長官,此指子魚。
(4)陳:同「陣」,這裡作動詞,即擺好陣勢。
(5)股:大腿。
(6)門官:國君的衛士。
(7)重(chong從)再次。
(8)禽:通「擒」。
二毛:頭髮斑白的人。
(9)寡人:國君自稱。
亡國之餘:亡國者的後代。
宋襄公是商朝的後代,商亡於周。
(10)鼓:擊鼓(進軍)。
(11)勍(qing情)敵:強敵。
勍:強而有力。
(12)隘:這裡作動詞,處在險隘之地。
(13)讚:助。
(14)一胡一 耇(gǒu苟):很老的人。
(15)何有於二毛:即「於二毛有何(愛)。」
(16)服:向敵人屈服。
(17)三軍崑:春秋時,諸侯大國有三軍,即上軍,中軍,下軍。
這裡泛指軍隊。
用:施用 ,這裡指作戰。
(18)金鼓:古時作戰,擊鼓進兵,鳴金收兵。
金:金屬響器。
聲氣:振作士氣。
(19)儳(chan讒):不整齊,此指不成陣勢的軍隊。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