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題解】這是一篇寓言性質的文章,由前半段的序文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古文觀止》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

古文觀止

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

〔唐〕柳宗元

【題解】這是一篇寓言性質的文章,由前半段的序文和後半段的騷體詩組成。

文章通過對猿和猢猻善惡不同的品德的描寫,借此影喻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集一團一 和以宦官、藩鎮為主體的守舊頑固勢力之間勢不兩立的矛盾鬥爭。

作者滿腔熱情地讚頌了革新集一團一 美好的品德行為,無情地鞭撻了頑固守舊勢力排斥異己、禍國殃民的種種罪行。

文末還對妍媸不分,縱惡為非的最高統治者提出嚴正的責問,表現了一個失敗的改革者難得的信心和勇氣。

猿、王孫居異山,德異性,不能相容。

猿之德靜以恆,類仁讓孝慈〔1〕。

居相愛,食相先,行有列,飲有序。

不幸乖離,則其鳴哀。

有難,則內其柔弱者。

不踐稼蔬。

木實未熟,相與視之謹;既熟,嘯呼群萃,然後食,衎衎焉〔2〕。

山之小草木,必環而行遂其植。

故猿之居山恆郁然。

王孫之德躁以囂,勃諍號呶〔3〕,唶唶彊彊〔4〕,雖群不相善也。

食相噬嚙,行無列,飲無序。

乖離而不思。

有難,推其柔弱者以免。

好踐稼蔬,所過狼藉披攘。

木實未熟,輒齕咬投一注〔5〕。

竊取人食,皆知自實其嗛〔6〕。

山之小草木,必凌挫折挽,使之瘁然後已。

故王孫之居山恆蒿然。

以是猿群眾則逐王孫,王孫群眾亦齰猿〔7〕。

猿棄去,終不與抗。

然則物之甚可憎,莫王孫若也。

余棄山間久,見其趣如是,作《憎王孫》雲。

湘水之浟浟兮〔8〕,其上群山。

一胡一 茲郁而疲彼兮,善惡異居其間。

惡者王孫兮善者猿,環行遂植兮止暴殘。

王孫兮甚可憎!噫,山之靈兮〔9〕,一胡一 不賊旃〔10〕?

跳踉叫囂兮,沖目宣齦〔11〕。

外以敗物兮,內以爭群。

排斗善類兮,嘩駭披紛。

****民食兮,私己不分。

充嗛果腹兮,驕傲歡欣,嘉華美木兮碩而繁,群披競嚙兮枯株根。

毀成敗實兮更怒喧,居民怨苦兮號穹旻〔12〕。

王孫兮甚可憎!噫,山之靈兮,一胡一 獨不聞?

猿之仁兮,受逐不校;退優遊兮,唯德是效。

廉、來同兮聖囚〔13〕,禹、稷合兮凶誅〔14〕。

群小遂兮君子違〔15〕,大人聚兮孽無餘〔16〕。

善與惡不同鄉兮,否泰既兆其盈虛〔17〕。

伊細大之固然兮,乃禍福之攸趨〔18〕。

王孫兮甚可憎!噫,山之靈兮,一胡一 逸而居?

——選自中華書局校點本《柳宗元集》

猿和猢猻群居在不同的山上,彼此德行不同,雙方不能相容。

猿的德行文靜穩重,都能仁愛謙讓、孝順慈善。

它們群居時互相愛護,吃東西互相推讓,行走時排成行列,飲水時遵守秩序。

如果有的不幸失散離群,它就發出哀傷的鳴叫。

假如遇到災難,就把弱小的幼猿保護起來。

它們不踐踏莊稼蔬菜。

樹上的果子還未成熟時,大家共同小心看護著;果子成熟之後,便呼叫同伴聚齊,這才一同進食,顯得一派和氣歡樂的樣子。

它們遇到山上的小草幼樹,一定繞道行走,使其能順利生長。

所以猿群居住的山頭,經常是草木茂盛鬱鬱蔥蔥的。

那猢猻的德行暴躁而又吵鬧,整天爭吵嚎叫,喧鬧不休,雖然群居卻彼此不和。

吃東西時互相撕咬,行走時爭先恐後,飲水時亂成一一團一 。

有的離群走散了也不思念群體。

遇到災難時,便推出弱小的而使自己脫身。

它們喜歡糟蹋莊稼蔬菜,所過之處一片狼藉。

樹上的果子還未成熟,就被他們亂咬牙扔。

偷了人們的食物,都只知塞滿自己的腮囊。

遇到山上的小草幼樹,一定要摧殘攀折,直到毀壞乾淨才肯罷休。

所以猢猻居住的山頭經常是草木枯萎一片荒涼的。

因此猿群眾多時就把猢猻趕跑,猢猻多的時候也咬猿。

猿就索性離去,始終不同猢猻爭鬥。

因而動物中再沒有比猢猻更可惡的了。

我被貶到山區很久了,看到猢猻這樣的行為,就寫了這篇《憎王孫文》。

湘一江一 一江一 水長又長啊,兩岸起伏儘是山。

為什麼這座山草木茂盛而那座山光禿荒涼啊,因為善類和惡類分別聚居在這兩座山上。

兇惡的是猢猻啊,善良的是猿,繞道而行讓草木順利生長啊制止暴殘。

猢猻啊太可憎!咳,山上的神靈啊,為什麼不把它們斬盡殺完?

那猢猻亂跳狂叫啊,瞪眼露牙。

對外毀壞東西啊,對內爭奪打架。

排擠打擊善良的猿類啊,喧嘩驚擾亂如麻。

偷得百姓的食物啊,只肥自己不分給人家。

塞滿兩頰填飽肚子啊,得意洋洋自高自大。

好花美樹啊粗大又茂盛,群猴爭折競咬啊變成死樹枯根。

毀壞了成果啊更加暴怒喧闐,百姓怨恨痛苦啊呼叫蒼天。

猢猻啊太可憎!咳,山上的神靈啊,為什麼只有你聽不見?

猿的仁慈正直啊,遭受驅逐也不計較;從容不迫地退避啊,只把美好的德行來倣傚。

飛廉和惡來勾結起來啊,聖人周文王就被囚禁;大禹與後稷攜手合作啊,「四凶」就被剷除。

小人們一旦得勢啊君子就會遭殃,有德行的人聚在一起啊壞人就會完蛋。

善與惡不能共處啊,倒霉還是幸運得視雙方力量的強弱而定。

弱肉強食是事物的必然規律啊,弱得禍強得福大勢所趨。

猢猻啊太可憎!咳,山上的神靈呀,為什麼你竟安逸地閒居?

(汪賢度)

【註釋】

〔1〕類:都,大抵。

〔2〕衎(kan看)衎:和氣歡樂的樣子。

〔3〕勃諍:相爭。

號呶:號叫。

〔4〕唶(ze責)唶:大聲呼叫。

彊彊:相隨的樣子。

〔5〕齕(he合):咬。

〔6〕嗛(qiǎn淺):猴類兩頰內藏食物的皮囊。

〔7〕齰(ze責):咬。

〔8〕浟(you油)浟:水流的樣子。

〔9〕山之靈:山神(影射當時在位的唐憲宗)。

〔10〕賊:誅殺。

旃(zhān沾):「之焉」二字的合音。

〔11〕宣齦(yin銀):露出牙根肉。

〔12〕穹呅(qiongmiān窮民):蒼天。

〔13〕廉、來:指飛廉和惡來,相傳是殷紂王的臣子。

聖:指周文王。

囚:周文王曾被殷紂王囚禁在羑(yǒu友)裡(今河南牖城)。

〔14〕禹、稷:夏禹和後稷,是舜向堯推薦的二位賢臣。

凶:指「四凶」,相傳是被舜放逐的四個惡人渾敦、窮奇、檮杌(taowu桃務)、饕餮(tāotie濤帖)。

〔15〕遂:得逞。

違:遭殃。

〔16〕孽:妖害。

〔17〕否(pī披):惡運、倒霉。

泰:好運、順利。

〔18〕攸:所。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古文觀止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晉獻文子室成·原文·譯文·翻譯苛政猛於虎·原文·譯文·翻譯蘇秦以連橫說秦·原文·譯文·翻譯范雎說秦王·原文·譯文·翻譯鄒忌諷齊王納諫·原文·譯文·翻譯馮諼客孟嘗君·原文·譯文·翻譯觸龍說趙太后·原文·譯文·翻譯樂毅報燕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逍遙游·原文·譯文·翻譯庖丁解牛·原文·譯文·翻譯秋水(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勸學(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諫逐客書·原文·譯文·翻譯會稽刻石·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梁王書·原文·譯文·翻譯過秦論(上)·原文·譯文·翻譯治安策(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貴粟疏·原文·譯文·翻譯上書諫獵·原文·譯文·翻譯項羽本紀(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周亞夫軍細柳·原文·譯文·翻譯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譯文·翻譯屈原列傳·原文·譯文·翻譯滑稽列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太史公自序(節選)·原文·譯文·翻譯報任安書·原文·譯文·翻譯答蘇武書·原文·譯文·翻譯報孫會宗書·原文·譯文·翻譯蘇武傳·原文·譯文·翻譯霍光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論盛孝章書·原文·譯文·翻譯登樓賦·原文·譯文·翻譯讓縣自明本志令·原文·譯文·翻譯前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後出師表·原文·譯文·翻譯洛神賦·原文·譯文·翻譯與山巨源絕交書·原文·譯文·翻譯陳情表·原文·譯文·翻譯蘭亭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翻譯桃花源記·原文·譯文·翻譯五柳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班超傳(節選)·原文·譯文·翻譯獄中與諸甥侄書·原文·譯文·翻譯蕪城賦·原文·譯文·翻譯登大雷岸與妹書·原文·譯文·翻譯別 賦北山移文·原文·譯文·翻譯答謝中書書·原文·譯文·翻譯與陳伯之書·原文·譯文·翻譯與宋元思書·原文·譯文·翻譯三 峽哀江南賦序·原文·譯文·翻譯諫太宗十思疏·原文·譯文·翻譯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譯文·翻譯滕王閣序·原文·譯文·翻譯與韓荊州書·原文·譯文·翻譯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原文·譯文·翻譯弔古戰場文·原文·譯文·翻譯右溪記·原文·譯文·翻譯原道·原文·譯文·翻譯原毀·原文·譯文·翻譯雜說(四)·原文·譯文·翻譯師說·原文·譯文·翻譯進學解·原文·譯文·翻譯諱辯·原文·譯文·翻譯送孟東野序·原文·譯文·翻譯送李願歸盤谷序·原文·譯文·翻譯送董邵南序·原文·譯文·翻譯張中丞傳後敘·原文·譯文·翻譯藍田縣丞廳壁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十二郎文·原文·譯文·翻譯祭鱷魚文·原文·譯文·翻譯柳子厚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陋室銘·原文·譯文·翻譯駁復仇議·原文·譯文·翻譯桐葉封弟辨·原文·譯文·翻譯段太尉逸事狀·原文·譯文·翻譯捕蛇者說·原文·譯文·翻譯種樹郭橐駝傳·原文·譯文·翻譯憎王孫文·原文·譯文·翻譯三戒(並序)·原文·譯文·翻譯愚溪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鈷鉧潭西小丘記·原文·譯文·翻譯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原文·譯文·翻譯小石城山記·原文·譯文·翻譯阿房宮賦·原文·譯文·翻譯書褒城驛壁·原文·譯文·翻譯英雄之言·原文·譯文·翻譯待漏院記·原文·譯文·翻譯黃岡竹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岳陽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朋黨論·原文·譯文·翻譯釋秘演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梅聖俞詩集序·原文·譯文·翻譯醉翁亭記·原文·譯文·翻譯秋聲賦·原文·譯文·翻譯與高司諫書·原文·譯文·翻譯袁州州學記·原文·譯文·翻譯辨奸論·原文·譯文·翻譯心術·原文·譯文·翻譯張益州畫像記·原文·譯文·翻譯愛蓮說·原文·譯文·翻譯寄歐陽舍人書·原文·譯文·翻譯墨池記·原文·譯文·翻譯諫院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讀孟嘗君傳·原文·譯文·翻譯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譯文·翻譯游褒禪山記·原文·譯文·翻譯傷仲永·原文·譯文·翻譯答司馬諫議書·原文·譯文·翻譯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原文·譯文·翻譯留侯論·原文·譯文·翻譯賈誼論·原文·譯文·翻譯喜雨亭記·原文·譯文·翻譯超然台記·原文·譯文·翻譯石鍾山記·原文·譯文·翻譯方山子傳·原文·譯文·翻譯日喻說·原文·譯文·翻譯答謝民師書·原文·譯文·翻譯潮州韓文公廟碑·原文·譯文·翻譯前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後赤壁賦·原文·譯文·翻譯上樞密韓太尉書·原文·譯文·翻譯六國論·原文·譯文·翻譯黃州快哉亭記·原文·譯文·翻譯書洛陽名園記後·原文·譯文·翻譯金石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指南錄後序·原文·譯文·翻譯登西台慟哭記·原文·譯文·翻譯送秦中諸人引·原文·譯文·翻譯送何太虛北遊序·原文·譯文·翻譯大龍湫記·原文·譯文·翻譯閱江樓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東陽馬生序·原文·譯文·翻譯大言(又名尊盧沙)·原文·譯文·翻譯賣柑者言·原文·譯文·翻譯司馬季主論卜·原文·譯文·翻譯書博雞者事·原文·譯文·翻譯越巫·原文·譯文·翻譯吳士·原文·譯文·翻譯移樹說·原文·譯文·翻譯醫戒·原文·譯文·翻譯裡婦寓言·原文·譯文·翻譯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原文·譯文·翻譯瘞旅文·原文·譯文·翻譯送宗伯喬白巖序·原文·譯文·翻譯說琴·原文·譯文·翻譯滄浪亭記·原文·譯文·翻譯項脊軒志·原文·譯文·翻譯寒花葬志·原文·譯文·翻譯答茅鹿門知縣二·原文·譯文·翻譯任光祿竹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朱碧潭詩序·原文·譯文·翻譯青霞先生文集序·原文·譯文·翻譯葉子肅詩序·原文·譯文·翻譯豁然堂記·原文·譯文·翻譯報劉一丈書·原文·譯文·翻譯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原文·譯文·翻譯又與焦弱侯·原文·譯文·翻譯贊劉諧·原文·譯文·翻譯牡丹亭記題詞·原文·譯文·翻譯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徐文長傳·原文·譯文·翻譯虎丘·原文·譯文·翻譯浣花溪記·原文·譯文·翻譯游黃山日記(後)·原文·譯文·翻譯核舟記·原文·譯文·翻譯陶庵夢憶序·原文·譯文·翻譯西湖七月半·原文·譯文·翻譯柳麻子說書·原文·譯文·翻譯五人墓碑記·原文·譯文·翻譯獄中上母書·原文·譯文·翻譯張南垣傳·原文·譯文·翻譯九牛壩觀觝戲記·原文·譯文·翻譯原君·原文·譯文·翻譯廉恥·原文·譯文·翻譯與友人論門人書·原文·譯文·翻譯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原文·譯文·翻譯李姬傳·原文·譯文·翻譯吾廬記·原文·譯文·翻譯大鐵椎傳·原文·譯文·翻譯傳是樓記·原文·譯文·翻譯江天一傳·原文·譯文·翻譯口技·原文·譯文·翻譯閻典史傳·原文·譯文·翻譯書左忠毅公逸事·原文·譯文·翻譯獄中雜記·原文·譯文·翻譯游萬柳堂記·原文·譯文·翻譯梅花嶺記·原文·譯文·翻譯祭妹文·原文·譯文·翻譯書魯亮儕·原文·譯文·翻譯萬斯同先生傳·原文·譯文·翻譯登泰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袁隨園君墓誌銘·原文·譯文·翻譯哀鹽船文·原文·譯文·翻譯出關與畢侍郎箋·原文·譯文·翻譯游廬山記·原文·譯文·翻譯謝南岡小傳·原文·譯文·翻譯閒情記趣(節選)·原文·譯文·翻譯記棚民事·原文·譯文·翻譯游小盤谷記·原文·譯文·翻譯病梅館記·原文·譯文·翻譯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譯文·翻譯觀巴黎油畫記·原文·譯文·翻譯記超山梅花·原文·譯文·翻譯湖之魚·原文·譯文·翻譯鄒容傳·原文·譯文·翻譯馮婉貞勝英人於謝莊·原文·譯文·翻譯少年中國說·原文·譯文·翻譯讀書筆記讀後感「精編簡版」中國古文史讀後感一封牆外青年的家書讀後感我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