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子產不毀鄉校·原文·譯文·翻譯
鄭人游於鄉校1,以論執政2。
然明謂子產曰3:「毀鄉校,何如?」
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4,以議執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5,不聞作威以防怨(6)。
豈不遽止(7)?然猶防川(8):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9),不如吾聞而藥之也(10)。」
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11)。
小人實不才(12)。
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三臣(13)?」
仲尼聞是語也,曰(14):「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註釋】
1鄉校;古時鄉間的公共場所,既是學校,又是鄉人聚會議事的地方。
2執政:政事。
3然明:鄭國大夫融蔑,然明是他的字。
4退:工作完畢後回來。
5忠善:盡力做善事。
損:減少。
(6)作威;擺出威風。
(7)遽(ju):很快,迅速。
(8)防:堵塞。
川:河流。
(9)道:同「導」,疏通,引導。
(10)藥之:以之為藥,用它做治病的藥。
(11)信:確實,的確。
可事;可以成事。
(12)小人:自己的謙稱。
不才:沒有才能。
(13)二三:這些,這幾位。
(14)仲尼:孔子的字。
(孔子當時只有十歲,這話是後來加上的。
)
【譯文】
鄭國人到鄉校休閒聚會,議論執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
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怎麼樣?」
子產說:「為什麼毀掉?人們早晚幹完活兒回來到這裡聚一下,議論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壞。
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
這是我們的老師。
為什麼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力做好事以減少怨恨,沒聽說過依權仗勢來防止怨恨。
難道很快制止這些議論不容易嗎?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後把它當作治病的良藥。」
然明說:「我從現在起才知道您確實可以成大事。
小人確實沒有才能。
如果真的這樣做,恐怕鄭國真的就有了依靠,豈止是有利於我們這些臣子!」
孔子聽到了這番話後說:「照這些話看來,人們說子產不仁,北打下如估」
鄭伯克段於鄢·原文·譯文·翻譯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譯文·翻譯 齊桓公伐楚·原文·譯文·翻譯 曹劌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宮之奇諫假道·原文·譯文·翻譯 子魚論戰·原文·譯文·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譯文·翻譯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翻譯 邵工諫厲王弭謗·原文·譯文·翻譯 趙宣子論比與黨·原文·譯文·翻譯 吳子使札來聘·原文·譯文·翻譯 虞師晉師滅夏陽·原文·譯文·翻譯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