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渡者之言古文+翻譯+賞析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
時西日沉山,晚煙縈樹。
望城二里許,因問渡者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熟視小奚,應曰:「徐行之,尚開也;速進,則闔。」
予慍為戲,趨行。
及半,小奚僕,束斷書崩,啼未即起,理書就束,而前門已牡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敗,窮暮而無所歸宿者,其猶是也夫!其猶是也夫
順治七年冬天,我從小港出發,打算到蛟川縣城去,讓書僮用夾書的木版捆著書跟著我。
當時太一陽一已經落山,傍晚的雲霧環繞著山林。
看看離城還有兩里路,便向船夫問道:「還能趕得上南門開嗎?」
船夫仔細看了看書僮,回答道:「慢慢走還趕得上,快走就關了。」
我以為他是拿我開玩笑,心裡很生氣,就快步趕路。
走到了一半路程的時候,書僮摔了一跤,捆書的繩子斷開,書也散了,他哭哭啼啼沒有馬上起來。
等我們收拾好書,把書捆好繼續前進,城門已經關上了。
我心裡頓時豁然開朗,想起船夫說的話非常合乎事理。
天下因為急躁而導致失敗,直到天黑也無處歸宿的人,就和這一樣啊!就和這一樣啊!
賞析:
這一組文章,是用兩篇散文畫龍,又借孔孟語錄點睛:速度問題,要從實際情況衡量,能快則快,須慢就慢。
不能快卻求快,適得其反;慢慢來,作好充分準備,倒是水到渠成。
這裡的關鍵是從實際出發,充分估計事態發展的趨勢,把握事物發展過程的規律,排除鼠目寸光的干擾,作出比較科學的預見。
小到二里的路程,對於成年人來說,不緊不慢二十分鐘篤定走進城門。
但是,渡者聽到詢問,還須「熟視」瘦小的書僮再說:他的肩頭那麼嫩,他的雙腿這麼細,而他身邊的一捆書幾乎齊腰,捆紮書籍的繩子又不牢靠。
這就表明,在城門關上之前的有限時間裡,小書僮是要完全避免摔跤的折騰的;而要避免摔跤,就須徐徐走去。
看起來,速度放慢了,時間會拖長,但換來的,卻是小書僮力能勝任,尤其是不出意外,這樣,時間反倒贏回來了。
顯然,這樣的考慮是滲透著快與慢的辯證思維的,卻為毫無辯證觀點的人所不解,甚至譏之為兒戲。
大到戰爭的勝利,也不可躁急從事,而要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才能爭取得到。
夏後相在失敗以後,不是不服氣,最好明天再戰,拿出顏色給對方看看,而是分析原因,找到根子,艱苦奮鬥,戰勝自己。
在他看來,這次失敗,既然不是我方的外因(地不淺,民不寡)使然,那麼,就是我方的內因所致,具體地說,就是「吾德薄而教不善」決定了的。
——顯然,這是深切反思和深刻探討以後得出的結論。
我們可以從他日後力求改正的幾個方面想見此前的所作所為:一是無視玩物喪志,表現在貪圖享受,縱一情 娛樂,講究修飾;二是漠視道德規範,表現在待人不講禮貌,用人不講賢能。
——如此氣氛瀰漫在家庭內外,乃至部落國家,一旦發生戰爭,遭遇失敗,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所以,甘澤之敗,無異於在夏後相臉上擊一猛掌,使他在清醒以後定下了「厚德善教」的長期戰略,並以此作為回答躁急請戰者以「不可」的堅強後盾。
——這裡提出「長期」二字,請問「長」到什麼時候?應該說,在夏後相那裡,是沒有一張時間表的,總之是要長到上述各方面都撥亂反正了。
有顯著成效了,在精神和物質兩方面都有壓倒對方的優勢了,才可一戰。
所以,相對於以速戰求速勝的六卿來說,夏後相對勝利的期望要久遠得多,他甚至很有「只知耕耘,不問收穫」的味道。
哪知如此專心致志於戰略調整的結果,卻是僅僅一週年後,有扈氏自來順從,夏後相不戰而勝。
這就不能不使人信服這樣一條真理:外因只是事物發生變化的條件,內因才是事物發生變化的根據。
可惜,《小港渡者》的作者和《期年而有扈氏服》中的六卿在事情當初是認識不到這一點的。
周容對渡者的「熟視小奚」,感覺遲鈍,對渡者的回答,慍以為戲,一意趨行,直到束斷書崩,倉促之中眼看城門關閉而不得入,才在爽然自失之中感悟渡者之言近乎道,利於行,記之以誡後人。
六卿好勝心切,也一定悻悻於夏後相對他們「請復之」的不以為可,直到期年以後,內部整治得體,國力強盛,前敵不戰而服,才會擊節長歎道:天下之不以躁急自敗,反以緩國自強而勝人者,其猶是也夫,其猶是也夫!
人們在感歎之餘,才始領悟孔孟語錄並不我欺。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