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顏氏家訓·治家篇》譯文
《顏氏家訓·治家篇》參考譯文
教育感化這件事,是從上向下推行的,是從先向後施加影響的。
所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愛則弟不恭敬,夫不仁義則婦不一溫一 順。
至於父雖慈而子要叛逆,兄雖友愛而弟要傲慢,夫雖仁義而婦要欺侮,那就是天生的兇惡之人,要用刑罰殺戮來使他畏懼,而不是用訓誨誘導能改變了的。
家庭內部如果取消責罰,那孩子們的過失馬上就會出現;刑罰施用不當,那老百姓就會手足無措。
治家的寬仁和嚴格,就好比治國一樣。
孔子說:「奢侈了就不恭順,節儉了就固陋。
與其不恭順,寧可固陋。」
又說:「如果有周公那樣的才能和美德,但只要他既驕傲且吝嗇,餘下的也就不值得稱道了。」
這樣說來是可以儉省而不可以吝嗇了。
儉省,是合乎禮的節省;吝嗇,是對困難危急也不體恤。
當今常有講施捨就成為奢侈,講節儉就進入到吝嗇。
如果能夠做到施捨而不奢侈,儉省而不吝嗇,那就很好了。
老百姓生活最根本的事情,是要播收莊稼而食,種植桑麻而衣。
所貯藏的蔬菜果品,是果園場圃所出產;所食用的雞肉豬肉,是雞窩豬圈所畜養。
還有那房屋器具,柴草蠟燭,沒有不是靠種植的東西來製造的。
那種能保守家業的,可以關上門而生活必需品都夠用,只是家裡沒有口鹽井而已。
如今北方的風俗,都能做到省儉節用,一溫一 飽就滿意了。
一江一 南一帶因奢侈之風,在節儉持家方面大多比不上北方。
世上的名士,只求寬厚仁愛,卻弄得待客饋送的飲食,被僮僕減損,允諾資助的東西,被妻子剋扣,輕侮賓客,刻薄鄉鄰,這也是治家的大禍害。
裴子野有遠親故舊饑寒不能自救的,都收養下來。
家裡一向清貧,有時遇上水旱災,用二石米煮成稀粥,勉強讓大家都吃上,自己也和大家一起吃,從沒有埋怨。
京城鄴下有個大將軍,貪慾積聚得實在夠狠,家僮已有了八百人,還發誓湊滿一千,早晚每人的飯菜,以十五文錢為標準,遇到客人來,也不增加一些。
後來犯事處死,籍冊沒收家產,麻鞋有一屋子,舊衣藏幾個庫,其餘的財寶,多得無法說。
南一陽一地方有個人,深藏廣蓄,性極吝嗇,冬至後女婿來看他,他只給準備了一銅甌的酒,還有幾塊獐子肉,女婿嫌太簡單,一下子就吃盡喝光了。
這個人很吃驚,只好勉強應付添上一點,就這樣添了兩次。
下來後責怪女兒說:「你丈夫太愛喝酒,才讓你老受窮。」
等到他死後,幾個兒子為爭奪遺產,哥哥殺了弟弟。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