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唐太宗"五事"治天下(原文及譯文)
唐太宗在翠微殿,問侍臣:「自古以來的帝王,雖平定中原華夏,但不能使西北方少數民族臣服。
我才能不超過古代帝王,而成績比他們大,不知什麼原故。
請你們坦率說說。」
群臣都說:「陛下功德像天地一樣廣大,其他萬事萬物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唐太宗說:「不能這麼講。
我之所以有如此功勞,不過做到五條罷了:一是自古帝王多忌妒勝過自己的人,我見別人優點,把它當作自己的優點對待,好像自己優點一樣。
二是每人的行為能力,不能十全十美,我棄其短取其長。
三是一般的君主,看到好的,恨不得把他抱在懷中;看到不好的,恨不得把他推到深淵之中。
而我見賢才,則尊敬他;見表現不好的人,則從愛護的角度教育他。
使賢與不賢的人都各得其所。
四是君主多半不喜別人當面批評,對直言者暗中加害或公開打擊,沒有那個朝代不這樣。
而我即位以來,直言者比比皆是,沒有一人因此而免職。
五是傳統以漢族為貴,歧視少數民族,而我獨一視同仁加以愛護,所以少數民族依靠我,像依靠父母一樣。
以上五條,是我能有今天成就的原因。」
原文:
上御翠微殿,問侍臣曰:「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
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自不諭其故,諸公各率意以實言之。」
群臣皆稱:「陛下功德如天地,萬物不得而名言。」
上曰:「不然。
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
自古帝王多疾勝己者,朕見人之善,若己有之。
人之行能,不能兼備,朕常棄其所短,取其所長。
人主往往進賢則欲置諸懷,退不肖則欲推諸壑,朕見賢者則敬之,不肖者則憐之,賢不肖各得其所。
人主多惡正直,一陰一誅顯戮,無代無之,朕踐祚以來,正直之士,比肩於朝,未嘗黜責一人。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顧謂褚遂良曰:「公嘗為史官,如朕言,得其實乎?」
對曰:「陛下盛德不可勝載,獨以此五者自與,蓋謙謙之志耳。」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