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公鼐傳》譯文
公鼐,字孝與,蒙一陰一人。
曾祖父公奎躋,是湖廣副使。
父親公家臣,是翰林編修。
公鼐考取萬曆二十九年(1600)的進士,改任庶吉士,授職為編修。
升任左諭德,擔任東宮的講官。
晉陞為左庶子,稱病回鄉。
光宗登基,召見並任命他為國子監祭酒。
熹宗時提拔他任詹事,他上奏說:「近來聽說南北的臣僚,議論先帝去世之事,跡象怪異,話語大都隱晦。
擔心它在里巷中訛傳,成為湘山野錄類的稗說,我暗暗痛心於此事。
皇祖過去健在,原本沒有冊立愛子的心思。
只因為大典很遲,因此在回頭考慮冊立事以後,有了同時分封三王的事。
《憂危..議》以後,出現與國家根本相關連的事情。
等到龐、劉的邪惡一陰一謀,張差的廷擊案,但逆亂已到了極點。
我曾經擔當宮中幕僚,目睹了狂妄一陰一謀的醞釀,認為歸向東宮的是小人,不歸向東宮的是君子。
全部清除清廉的朝廷大臣,暗地除去太子的羽翼。
追索勾連,干擾政紀禍亂綱常。
現在回想起來,依然寒心。
大臣愛戴君主,保存真實不容虛偽。
現在即將編纂實錄,請求將光宗的事跡,另編一部。
所有在一月份的明綸善政,應該大書特書;對於那些聽見的不同說法及後宮委曲的奧妙之事法,也都應直筆指責、陳述,編成信史。
我雖然不賢,竊思自己敢於擔當此任。」
奏疏呈入宮中,皇帝不同意。
天啟元年(1621),公鼐因為改元才達半年,言官就有十多人遭譴責,上奏誠懇勸諫,並且規勸諷刺輔佐大臣。
違背了聖旨,遭責備。
不久調任禮部右侍郎,協助掌管詹事府,擔任實錄副總裁。
公鼐好學見聞廣博,磊落有器量見識。
看到魏忠賢禍亂政綱,稱病回鄉。
起初,廷議起用李三才沒有裁決,公鼐揚言說:「現在封封疆倚重的人,大都路途遙遠沒有到任。
李三才一向以謀略見長,家臨近京師,早上發出命令他晚上就可以趕到。」
侍郎鄒元標促使他極力陳述,因為言路執持而終止。
後來御史葉有聲論說公鼐與李三才為姻親,徇私妄自舉薦,於是被削職在家閒居。
不久去世。
崇禎初年,恢復官職賞賜撫恤,謚號文介。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