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郁離子·術使》原文及翻譯
劉基《郁離子》寓言故事
《郁離子·術使》
【原文】
楚有養狙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
旦日必部分眾狙於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或不給,則加鞭焉。
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
曰:「否也,夭生也。」
曰:「非公不得而取與?」
曰:「否也,皆得而取也。」
曰:「然則吾何假於彼,而為之役乎?」
言未既,眾狙皆悟。
其夕相與伺狙公之寢,破柵毀柙。
取其積,相攜而入於林中,不復歸。
狙公卒餒而死。
郁離子曰:「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來覺也,一理有開之,其術窮矣。」
【譯文】
楚國有一個靠養獼猴謀生的人,楚國人稱他「狙公」。
每天早晨他就在庭院向眾獼猴分配任務,派老獼猴領它們到山中採摘草木的果實,並要它們獻出十分之一的收穫供養自己,有的獼猴不給,他就用鞭子抽打。
群獼猴都害怕吃他的苦頭,不敢違抗。
一天,有只小獼猴問眾猴說:「山上的果實是狙公栽培的嗎?」
眾猴說:「不是的,是天然生長的。」
小猴又問:「沒有狙公我們就不能摘取嗎?」
眾猴說:「不是的,大家都能摘齲」小猴說:「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給他,還要被他一奴一役呢?」
話未說完,眾獼猴都省悟了。
那天晚上它們一起等狙公入睡後,就衝破柵欄,毀壞籠子,取走那些積存的果實,一起逃入森林,不再返回。
狙公因飢餓而死。
郁離子說:「人世間那些只靠權術統治百姓而不講法度的統治者,他們不就是像狙公一樣麼?由於百姓還昏昧不覺醒,他們的那一套權術還有效,一旦有人開導百姓,那麼統治者的那套把戲就沒有什麼用了。」
小議:
民不可愚,術不可使。
治理國家要靠法度,而不是權術,蒙蔽群眾使其不察內情,不明真相,只能得逞於一時,一旦大家覺醒,其權術也就一文不值了。
【註釋】
1狙(ju):即獼猴。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
』眾狙皆怒。
曰:『然則朝四而暮三。
』眾狙皆悅。」
2棰(chui):鞭打。
《韓詩外傳》卷八:「小棰則待,大杖則逃;索而使之,未嘗在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
唐·薛用弱《集異記·劉惟清》:「惟清有膂力,以所執鐵鞭連棰其背。」
清·徐士鸞《宋艷·奇異》:「君纔出門,即遭棰,勢不復可生,自經死矣。」
3假(jia):授予;給予。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史記·孔子世家》:「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漢書·循吏傳·龔遂》:「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尉安牧養焉。」
顏師古註:「假謂給與。」
4破柵(zha)毀柙(xia):柵,柵欄;柙,籠子。
5餒(nei):飢餓。
《左傳·桓公六年》:「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陸德明釋文:「餒,一奴一罪反,餓也。」
6道揆(kui):道,道術;揆,法度。
道揆。
即指法則;準則;法度。
《孟子·離婁上》:「上無道揆也,下無法守也。」
朱熹集註:「道,義理也;揆,度也。
道揆,謂以義理度量事物而制其宜。」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