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納蘭性德《詠籠鶯》賞析(含翻譯)
詠籠鶯
清·納蘭性德
何處金衣客,棲棲翠幕中。
有心驚曉夢,無計囀春風。
漫逐梁間燕,誰巢井上桐。
空將雲路翼,緘恨在雕籠。
【箋注】
1金衣客:即黃鶯,亦稱黃鳥、黃鸝,因其羽毛為黃色,故稱。
2棲棲(xīxī):奔忙不定,忙碌不安的樣子。
翠幕:綠色的紗帳,借指富貴之家。
3囀:鳥兒婉轉地叫。
4漫:隨意,不受約束。
5巢:做動詞,築巢。
6空」字意為「白白地」,生動地寫出了黃鶯雖然長著一雙可以直衝雲霄的翅膀,卻被囚禁籠中,不能展翅高飛,表達了作者渴望自一由 而不得的無奈和痛苦。
7緘恨:銜恨。
雕籠:指雕刻一精一致的鳥籠。
【譯文】
哪裡飛來的長滿金羽的鳥,
躁動難安於綠色帷幔遮蔽的鳥籠?
多想去喚醒天曉依然沉睡的人們一睹春日美景,
卻沒有辦法在春風裡自一由 飛翔婉轉啼鳴。
梁間的燕子在隨意地追逐,
瞧,又是哪一種鳥新築窩巢在井旁的梧桐?
白白生就一雙可以直衝雲霄的羽翼,
卻被囚禁在雕刻一精一致的籠子裡怨恨填胸。
這首詞運用了借物(籠鶯)抒懷(或:托物言志)、反襯(以「梁間燕」等鳥的自一由 反襯「籠中鶯」的苦悶)、對比(以美好願望與殘酷現實進行對比,想告訴人們春天的好消息卻不能自一由 飛翔,想直衝雲霄一展胸懷卻囚禁鳥籠不得自一由 )的手法,表現了作者煩厭官嘗渴望自一由 的思想感情。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一習一 武傳統,一精一於騎射。
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均有一定造詣。
納蘭容若著有《通志堂文集》二十卷,但大的的成就是在詞上。
他的詞清新婉麗,獨具真情銳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後產生過「家家爭唱」的轟動效應。
在他身後,納蘭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第一學人」,清家詞話和學者均對他評價甚高,王國維贊曰「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
容若天資穎慧,博通經史,工書法,擅丹青,十七為諸生,十八舉鄉試,二十二歲殿試賜進士出身,後晉一等侍衛,常伴康熙出巡邊塞,三十一歲時因寒疾而歿。
妻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誥贈一品夫人,婚後三年,妻子亡故,吳一江一 葉元禮親為之撰墓誌銘,繼娶官氏,賜淑人。
妾顏氏,後納一江一 南沈宛,著有《選夢詞》「風韻不減夫婿」,亡佚。
納蘭性德死時,年僅三十一歲,「文人祚薄,哀動天地」葬於京西皂莢屯。
有三子四女。
一女嫁與驍將年羹堯。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