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原文及翻譯
史記
【原文】
孫子傳
孫子
孫子武者,齊人也。
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
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1]?」
對曰:「可。」
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
曰:「可。」
於是許之,出宮中美一女 ,得百八十人。
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一寵一 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
令之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
婦人曰:「知之。」
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後,即視背。」
婦人曰:「諾。」
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
於是鼓之右,婦人一大笑。
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
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
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
乃欲斬左右隊長。
吳王從台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
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
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
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遂斬隊長二人以徇。
用其次為隊長,於是復鼓之。
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
於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吳王曰:「將軍罷休就捨,寡人不願下觀。」
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
於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
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孫臏傳
孫臏
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
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
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
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一陰一使召孫臏。
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
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一陰一見,說齊使。
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
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
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
於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
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
及臨質,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
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
於是忌進孫子於威王。
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其後魏伐趙,趙急,請救於齊。
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
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
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桊,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罷於內。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沖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
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獘於魏也。」
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
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
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
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
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
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
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
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
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
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
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一弩一,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
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
讀其書未畢,齊軍萬一弩一俱發,魏軍大亂相失。
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
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吳起傳
吳起者,衛人也,好用兵。
嘗學於曾子,事魯君。
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
吳起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
魯卒以為將。
將而攻齊,大破之。
吳起
魯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
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一黨一 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
與其母訣,嚙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
遂事曾子。
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
曾子薄之,而與起絕。
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
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
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
且魯衛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
魯君疑之,謝吳起。
吳起於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
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
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
於是魏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
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
卒母聞而哭之。
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
母曰:「非然也。
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
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
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
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
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
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武侯曰:「善。」
(即封)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吳起不悅,謂田文曰:「請與子論功,可乎?」
田文曰:「可。」
起曰:「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
文曰:「不如子。」
起曰:「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
文曰:「不如子。」
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子孰與起?」
文曰:「不如子。」
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
文曰:「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屬之於我乎?」
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
公叔之僕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奈何?」
其僕曰:「吳起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
君因先與武侯言曰:「夫吳起賢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強秦壤界,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
武侯即曰:「奈何?」
君因謂武侯曰:「試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則必受之。
無留心則必辭矣。
以此卜之。」
君因召吳起而與歸,即令公主怒而輕君。
吳起見公主之賤君也,則必辭。」
於是吳起見公主之賤魏相,果辭魏武侯。
武侯疑之而弗信也。
吳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
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
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
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
諸侯患楚之強。
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一屍一而伏之。
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並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並中王一屍一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餘家。
【譯文】
孫子傳
孫子字武,是齊國人。
他以所著兵法求見於吳王闔閭。
闔閭說:「您的十三篇我已全部拜讀,可以試著為我操演一番嗎?」
孫子說「可以。」
闔閭問:「可用婦女來操演嗎?」
孫子說:「可以。」
於是答應孫子,選出宮中美一女 ,共計一百八十人。
孫子把她們分為兩隊,派王的一寵一 姬二人擔任兩隊的隊長,讓她們全部持戟。
命令她們說:「你們知道你們的心口、左手、右手和背的方向嗎?」
婦女們說:「知道。」
孫子說:「前方是按心口所向,左方是按左手所向,右方是按右手所向,後方是按背所向。」
婦女們說:「是。」
規定宣佈清楚,便陳設斧鉞,當場重複了多遍。
然後用鼓聲指揮她們向右,婦女們大笑。
孫子說:「規定不明,申說不夠,這是將領的過錯。」
又重複了多遍,用鼓聲指揮她們向左,婦女們又大笑。
孫子說:「規定不明,申說不夠,是將領的過錯;已經講清而仍不按規定來動作,就是隊長的過錯了。」
說著就要將左右兩隊的隊長斬首。
吳王從台上觀看,見愛姬將要被斬,大驚失色。
急忙派使者下令說:「寡人已知道將軍善於用兵了。
但寡人如若沒有這兩個愛姬,吃飯也不香甜,請不要斬首。」
孫子說:「臣下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於是將隊長二人斬首示眾。
用地位在她們之下的人擔任隊長,再次用鼓聲指揮她們操練。
婦女們向左向右向前向後,跪下起立,全都合乎要求,沒有一個人敢出聲。
然後孫子派使者回報吳王說:「士兵已經陣容整齊,大王可下台觀看,任憑大王想讓她們幹什麼,哪怕是赴湯蹈火也可以。」
吳王說:「將軍請回客舍休息,寡人不願下台觀看。」
孫子說:「大王只不過喜歡我書上的話,並不能採用其內容。」
從此闔閭才知道孫子善於用兵,終於任他為將。
吳國西面擊破強楚,攻入郢,北威齊、晉,揚名於諸侯,孫子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孫臏傳
孫武死後,過了一百多年又有孫臏。
孫臏出生在阿城、鄄城一帶,是孫武的後代子孫。
孫臏曾經和龐涓一起學習 兵法。
龐涓在魏國做事以後,當上了魏惠王的將軍,但自認為才能比不上孫臏,便暗中派人把孫臏找來。
孫臏到了魏國,龐涓害怕他比自己賢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去他的雙腳並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
齊國使者到大梁來,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見,進行遊說。
齊國使者覺得此人不同凡響,就偷偷地用車把他載回齊國。
齊國將軍田忌賞識他並像對待客人一樣禮待他。
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一馬 ,設重金賭注。
孫臏發現他們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
於是孫臏對田忌說:「您只管下大賭注,我能讓您取勝。」
田忌相信並答應了他,與齊王和諸公子用千金來賭勝。
比賽即將開始,孫臏說:「現在用您的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拿您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拿您的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
三場比賽完後,田忌一場不勝而兩場勝,最終贏得齊王的千金賭注。
於是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
威王向他請教兵法後,就把他當作老師。
後來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打算任用孫臏為主將,孫臏辭謝說:「受過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將。」
於是就任命田忌做主將,孫臏做軍師,坐在帶蓬帳的車裡,暗中謀劃。
田忌想要率領救兵直奔趙國,孫臏說:「想解開亂絲的人,不能緊握雙拳生拉硬扯;解救鬥毆的人,不能捲進去一胡一 亂搏擊。
要扼住爭鬥者的要害,爭鬥者因形勢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開。
如今魏趙兩國相互攻打,魏國的一精一銳部隊必定在國外一精一疲力竭,老弱殘兵在國內疲憊不堪。
你不如率領軍隊火速向大梁挺進,佔據它的一交一 通要道,衝擊它正當空虛的地方,魏國肯定會放棄趙國而回兵自救。
這樣,我們一舉解救了趙國之圍,而又可坐收魏國自行挫敗的效果。」
田忌聽從了孫臏的意見。
魏軍果然離開邯鄲回師,在桂陵地方一交一 戰,魏軍被打得大敗。
又過了十三年,魏國與趙國聯合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
齊國派田忌率領軍隊前去救援,逕直進軍大梁。
魏將龐涓聽到消息後,率軍撤離韓國趕回魏國,但齊軍已經越過邊界向西挺進了。
孫臏對田忌說:「那魏軍向來凶悍勇猛,看不起齊兵,齊軍有怯懦的名聲,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就要順著事物發展的趨勢加以引導。
兵法上說,急行軍百里與敵人爭利的有可能損失上將軍,急行軍五十里與敵人爭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趕到。
命令齊國軍隊進入魏國境內後先設十萬個灶,過一天設五萬個灶,再過一天設三萬個灶。」
龐涓行軍三天,非常高興,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進入魏國境內三天,士兵已經逃跑了一大半。」
於是丟下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輕裝一精一銳的騎兵日夜兼程地追擊齊軍。
孫臏估計他的行程,天黑應當趕到馬陵。
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又多是峻隘險阻,可以埋伏軍隊,孫臏就叫人砍去樹皮,露出白木,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
然後命令一萬名善於射箭的齊兵,隱伏在馬陵道兩旁,約定說「天黑看見點著的火就萬箭齊發」。
龐涓果然當晚趕到砍去樹皮的大樹下,見到白木上寫著字,就點火照樹幹上的字。
還沒讀完,齊軍伏兵就萬箭齊發,魏軍大亂,失去照應。
龐涓自知無計可施,敗局已定,就拔劍自刎,臨死說:「倒成就了這小子的名聲!」齊軍就乘勝追擊,把魏軍徹底擊潰,俘虜了魏國太子申回國。
孫臏也因此名揚天下,後世社會上流傳著他的《兵法》。
吳起傳
吳起是衛國人,善於用兵。
曾經向曾子求學,奉事魯國國君。
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想任用吳起為將軍,而吳起娶的妻子卻是齊國人,因而魯君懷疑他。
當時,吳起一心想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用來表明他不親附齊國。
魯君終於任命他做了將軍,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
魯國就有人詆毀吳起說:「吳起為人,是猜疑殘忍的。
他年輕的時候,家裡積蓄足有千金,在外邊求官沒有結果,把家產也蕩盡了,同鄉鄰里的人笑話他,他就殺掉三十多個譏笑自己的人。
然後從衛國的東門逃跑了。
他和母親決別時,咬著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說:『我吳起不做卿相,絕不再回衛國。
』於是就拜曾子為師。
不久,他母親死了,吳起最終還是沒有回去奔喪。
曾子瞧不起他並和他斷絕了師徒關係。
吳起就到魯國去,學習 兵法來奉事魯君。
魯君懷疑他,吳起殺掉妻子表明心跡,用來謀求將軍的職位。
魯國雖然是個小國,卻有著戰勝國的名聲,那麼諸侯各國就要謀算魯國了。
況且魯國和衛國是兄弟國家,魯君要是重用吳起,就等於拋棄了衛國。」
魯君懷疑吳起,疏遠了吳起。
這時,吳起聽說魏國文侯賢明,想去奉事他。
文侯問李克說:「吳起這個人怎麼樣啊?」
李克回答說:「吳起貪戀成名而愛好女色,然而要帶兵打仗,就是司馬穰苴也超不過他。」
於是魏文侯就任用他為主將,攻打秦國,奪取了五座城池。
吳起做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紮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
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濃液。
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後,就放聲大哭。
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濃液,怎麼還哭呢?」
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往年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裡。
如今吳將軍又給他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在什麼時候死在什麼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埃」
魏文侯因為吳起善於用兵打仗,廉潔不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將士的歡心,就任命他擔任西河地區的長官,來抗拒秦國和韓國。
魏文侯死後,吳起奉事他的兒子魏武侯。
武侯泛舟黃河順流而下,船到半途,回過頭來對吳起說:「山川是如此的險要、壯美喲,這是魏國的瑰寶啊!」吳起回答說:「國家政權的穩固,在於施德於民,而不在於地理形勢的險要。
從前三苗氏左臨洞庭湖,右瀕彭蠡澤,因為它不修德行,不講信義,所以夏禹能滅掉它。
夏桀的領土,左臨黃河、濟水,右靠泰山、華山,伊闕山在它的南邊,羊腸阪在它的北面。
因為他不施仁政,所以商湯放逐了他。
殷紂的領土,左邊有孟門山,右邊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邊,黃河流經它的南面,因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殺了。
由此看來,政權穩固在於給百姓施以恩德,不在於地理形勢的險要。
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條船的人也會變成您的仇敵啊!」武侯回答說:「講的好。」
吳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聲望。
魏國設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國相。
吳起很不高興,對田文說:「請讓我與您比一比功勞,可以嗎?」
田文說:「可以。」
吳起說:「統率三軍,讓士兵樂意為國去死戰,敵國不敢圖謀魏國,您和我比,誰好?」
田文說:「不如您。」
吳起說:「管理文武百官,讓百姓親附,充實府庫的儲備,您和我比,誰行?」
田文說:「不如您。」
吳起說:「拒守西河而秦國的軍隊不敢向東侵犯,韓國、趙國服從歸順,您和我比,誰能?」
田文說:「不如您。」
吳起說:「這幾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職位卻在我之上,是什麼道理呢?」
田文說:「國君還年輕,國人疑慮不安,大臣不親附,百姓不信任,正當處在這個時候,是把政事托付給您呢,還是應當托付給我?」
吳起沉默了許久,然後說:「應該托付給您埃」田文說:「這就是我的職位比您高的原因埃」吳起這才明白在這方面不如田文。
田文死後,公叔出任國相,娶了魏君的女兒,卻畏忌吳起。
公叔的僕人說:「吳起是不難趕走的。」
公叔問:「怎麼辦?」
那個僕人說:「吳起為人有骨氣而又喜好名譽、聲望。
您可找機會先對武侯說:『吳起是個賢能的人,而您的國土太小了,又和強大的秦國接壤,我私下擔心吳起沒有長期留在魏國的打算。
』武侯就會說:『那可怎麼辦呢?』您就趁機對武侯說:『請用下嫁公主的辦法試探他,如果吳起有長期留在魏國的心意,就一定會答應娶公主,如果沒有長期留下來的心意,就一定會推辭。
用這個辦法能推斷他的心志。
』您找個機會請吳起一道回家,故意讓公主發怒而當面鄙視您,吳起見公主這樣蔑視您,那就一定不會娶公主了。」
當時,吳起見到公主如此地蔑視國相,果然婉言謝絕了魏武侯。
武侯懷疑吳起,也就不再信任他。
吳起怕招來災禍,於是離開魏國,隨即就到楚國去了。
楚悼王一向就聽說吳起賢能,剛到楚國就任命他為國相。
他使法明確,依法辦事,令出必行,淘汰並裁減無關緊要的冗員,停止疏遠王族的按例供給,來撫養戰士。
致力於加強軍事力量,揭穿往來奔走的遊說之客。
於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併了陳國和蔡國,打退韓、趙、魏三國的進攻;向西又討伐了秦國。
諸侯各國對楚國的強大感到憂慮。
以往被吳起停止供給的疏遠王族都想謀害吳起。
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發動一騷一亂,攻打吳起,吳起逃到楚王停一屍一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一屍一體上。
攻打吳起的那幫人趁機用箭射吳起,同時也射中了悼王的一屍一體。
等把悼王安葬停當後,太子即位。
就讓令尹把射殺吳起同時射中悼王一屍一體的人,全部處死,由於射殺吳起而被滅族的有七十多家。
太史公說:社會上稱道軍旅戰法的人,無不稱道《孫子》十三篇和吳起的《兵法》,這兩部書,社會上流傳很廣,所以我不加論述,只評論他們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況。
俗話說:「能做的未必能說,能說的未必能做。」
孫臏算計龐涓的軍事行動是英明的,但是他自己卻不能預先避免刖足的酷刑。
吳起向魏武侯講憑借地理形勢的險要,不如給人民施以恩德的道理,然而一到楚國執政卻因為刻雹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可歎啊!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