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原文譯文及賞析
《半山春晚即事》1
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一陰一2。
翳翳陂路靜3,一交一 一交一 園屋深4。
床 敷每小息5,杖屨或幽尋6。
惟有北山鳥7,經過遺好音8。
[1]
【註釋】
1半山:在一江一 蘇一江一 寧,由縣東門到鍾山,恰好為一半路程,故稱作半山。
春晚:即晚春,暮春。
即(jí)事:就眼前景物作詩。
2酬:報酬,贈答,這裡是「賜予,帶給」的意思。
清一陰一:清涼的樹一陰一。
3翳翳(y&igra一ve;y&igra一ve;):樹一陰一濃暗的樣子。
陂(bēi)路:湖岸,塘堤。
4一交一 一交一 :樹枝一交一 接覆蓋的樣子。
園屋:田園、房屋。
深:幽一陰一深邃。
5床 敷(fū):安置臥具。
每:每每,常常。
6杖屨(j&ugra一ve;):拄杖漫步。
或,有時。
幽尋,探尋風景之勝。
這兩句是說,常常無事休息,有時又上山看看風景。
7北山:即鍾山。
8遺(w&egra一ve;i):贈送,這裡引申為「留下」之意。
好音:美妙的叫聲。
[2]
【譯文】
晚春的風把花吹走了,帶給我一片清涼的樹一陰一。
塘堤和山園籠罩在濃密的綠蔭中,幽靜深邃。
常常設椅小坐休息,偶爾也扶杖漫步,探尋美麗的風景。
這裡萬籟無聲,只有北山上的小鳥經過時,會留下美妙的聲音。
【賞析】
半山,在一江一 蘇一江一 寧。
由縣東門到鍾山,這裡恰好為一半路程,故稱作半山。
作者力行新法失敗後,晚年退居一江一 寧,並於元豐年間(1078—1085)營建半山園,自號半山。
這首詩表現了他隱退生活的一個側面。
起首二句至為奇妙,寥寥十字,摹盡春一色 的變化,顯示了一幅綠肥紅瘦的景象。
常人寫紅花凋謝,會有惋惜之情,而使詩歌染上一層淡淡的哀愁。
此詩卻不然,詩人以積極的人生態度來表達,所以在他筆下展現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
春風是無法「缺將花去的,但若沒有這個「缺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現自然景象之變換;春風也不會「酬」與清一陰一,但若沒有這個「酬」字,就不能體現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懷。
若無此二字,詩人的達觀,春風的和煦,就不能躍然紙上了。
春風慷慨賜與清一陰一,詩人於是盡情去欣賞。
所以三、四句以「清一陰一」為本,稍作敷展。
「翳翳」,是形容樹木茂密的狀貌,「一交一 一交一 」,則是形容樹木相互覆蓋一交一 加的樣子。
只見那小路沿著山坡在茂密的樹林中蜿蜒曲折,伸向遠處,一片靜謐,在蔥蘢的深處,園屋隱約可見。
這兩句寫靜,略有唐一人常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題破山寺後禪院》)的風味。
然而常建的詩是禪寂之靜,此詩用了「翳翳」、「一交一 一交一 」,顯得更有生意。
五六句筆鋒一轉,順勢推出主體形象。
床 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
二句截取兩個生活片斷來刻畫半山園主人的風神。
或居家憑幾小憩,或尋幽拄杖獨行。
兩者雖是一靜一動,但同樣表現了詩人恬淡安寧而又欣然自樂的心境。
在此寧謐的氛圍裡,突然傳來陣陣清脆悅耳之一聲 ,抬頭看去,原是北山一鳥,掠飛而過,留下一片「好音」。
這兩句極富韻味。
北山即鍾山,六朝時周顒曾隱居於此。
此時的北山,除了詩人獨步尋幽之外,杳無人跡,只有聲聲鳥鳴,偶爾來慰其岑寂。
詩人在平夷沖淡的外表下,懷孤往之志、舉世無人相知的感慨顯示於言外。
前人評價說:「寓感憤於沖夷之中,令人不覺。」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3]
分類:未分類項